高校自然科学类论文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高校科研预算绩效评价模型的研究

基金项目:(桂会学〔2020〕11 号)
50
ACCOUNTING LEARNING
三、高校科研预算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科研经费是评估科研资源、科研实力的关键指标,一方面国 家对高校科研的投入连年增长,另一方面学术不端、贪污腐败等 科研违规行为层出不穷。科改举措为科研“松绑”,赋予了科研 单位和团队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但松绑并非意味着可以脱离监 管。实施科研预算绩效评价有助于引导高校科研工作朝着提高创 新质量、促进成果转化的方向发展,优化高校科研资源配置,减 少重复投入与浪费,遏制盲目争抢科研经费的歪风,培养对科研 经费的敬畏之心,树立科研预算“够用就好,滥用违法”的良好 风气。科研预算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与完善,也为高校领导进行 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科学评价高校科研项目,有助于促 进国家科技计划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推进国家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
二、科研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检索文献和报道,较少有国内外对科研预算的绩效评价 研究,多为科研绩效研究。国外科研绩效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影响 科研绩效配置行为因素分析、对科研活动的成果和研究环境等要 素的审查、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等方面,以此来检查高校 科研质量或评定科研等级,澳大利亚评价高校科研数量、质量、 应用和声誉四个方面以确定重点资助的院校和学科。
目管理的特点和指标设计原则,选取 5 个一级指标(维度)。其 中,预算管理指标属于财务维度,评价预算完成情况;科研成果 指标属于客户维度,评价项目成果、社会效益及承担单位的科研 质量水平;成果转化指标属于内部业务流程维度,评价科研成果 的应用能力;人才培养指标属于学习成长维度,评价项目研究的 过程中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科研诚信指标是否决类考核指 标,对有科研违规行为实行倒扣分,对产生重大不良影响的实行 一票否决。各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共同构成“4+1”维度的科研 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高等教育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而高校科研机构是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
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对于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现状、绩效评价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高校科研机构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高校科研机构的发展现状高校科研机构是高校重要的科研平台,承担着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产出的重视和投入,高校科研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科研实力逐渐增强。
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与此高校科研机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科研机构的管理体制相对僵化,难以适应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影响了科研机构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一些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科研成果的价值实现的效率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对于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绩效评价的意义和方法绩效评价是对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励潜能。
通过对科研机构绩效的评价,可以发现科研机构在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激励科研机构不断改进,提高科研绩效;(2)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评估科研机构的资源投入和成果产出的效率,以便更加合理地配置科研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
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是评价科研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的社会效益。
绩效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进行综合、系统的分析,通过专家评审、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评价科研机构在科研规划、课题选择、团队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绩效情况。
定性评价具有全面性、深度性的优势,但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高校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是衡量科研成果和投入的重要指标,对于高校科研管理和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构建与分析,从项目目标、科研成果、资源投入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高校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要以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为基础。
科研项目目标的设定应当明确、具体,并且能够量化和衡量。
常见的科研项目目标包括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影响力,以及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等。
因此,在评价绩效时应考虑项目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程度如何,进而评估项目的贡献度和效果。
科研成果是衡量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的重要指标。
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其产出量和质量反映了科研项目的价值和创新性。
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项目,可以采用学科评价体系,比如SCI/SSCI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专利授权数量等指标,衡量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资源投入是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资源投入包括经费、人力和设备等方面,反映了高校对于科研项目的支持程度和投入情况。
常见的指标包括项目经费的规模和使用情况,项目人员的数量和配置情况,以及项目所需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情况等。
通过评估资源投入的充分程度和合理性,可以评价科研项目在条件保障上的情况和效果。
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还应考虑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指标。
科研项目不仅是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重要平台。
因此,评价科研项目的绩效还应关注项目对研究生培养和科研人才成长的贡献。
可以通过论文发表、研究生培养数量和质量等指标,评价项目对于人才培养的支持与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综合考虑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质量、资源投入的合理性和充分程度,以及对人才培养的贡献情况。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科研项目的绩效,为科研管理和效益提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课题研究论文: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109042 高等教育论文民办高校绩效评价模型研究民办高校教育评价是一个多指标、多属性并且具有模糊性的综合评价过程。
综合评价是指综合考虑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或系统对其进行总的评价。
在实际应用中,评价的对象往往受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具有模糊性,将模糊理论与经典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得到的评价方法称为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将使结果尽量客观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值的分配主要靠人的主观判断,因素过多时就很难准确分配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权向量来建立评价模型能够使权重分配更合理。
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对民办高校教育综合评价能够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其绩效状况。
一、模糊综合评价原理(一)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设U={u1,u2,...,un}为待评价对象的n个指标构成的集合,称为指标集。
设V={v1,v2,...,vm}为m个评语(或等级)构成的集合,称为评语。
由于各种指标所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一样,可用权重W=(w1,w2,...,wn)来描述,它是指标集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又称权向量。
对于每一个指标Ui 单独作出的一个评判f(Ui),可看作是U到V的一个模糊映射f,由f可诱导出U到V的一个模糊关系Rf,由Rf可诱导出U到V的一个模糊线性变换TR(A)=A○B=B。
它是评判集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即为综合评判。
(U,V,R)构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U,V,R是此模型的三个要素。
上述的模型属于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实际上,有许多复杂问题,不仅要考虑的因素多,同时各种因素往往又具有不同的层次。
这种情况下要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本文是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来建立高校教育绩效评价模型。
二、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权向量的原理与步骤首先建立优先关系矩阵。
在模糊层次分析中,优先关系矩阵是每一层次中的因素针对于上层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两两比较建立的矩阵,也称为模糊互补矩阵。
作因素间的两两比较判断时,采用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定量表示,则得到的模糊优先关系矩阵A=(aij)n×m其具有如下性质:依据上面的数字标度,因素x1,x2,...,xn相互进行比较,则得到如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接下来,将优三、民办高校教育绩效评价模型(一)确立评价指标层次及评语集。
面向绩效评价的绩效管理模型研究

面向绩效评价的绩效管理模型研究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和竞争力,也对员工的发展和激励起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绩效管理被广泛应用,并且不断演进出各种模型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一种面向绩效评价的绩效管理模型,并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绩效管理模型需要将绩效评价作为核心。
绩效评价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量化评估,通过评价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贡献和能力。
采用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是绩效管理的前提。
一个具体的模型是MBO(管理目标法),它将员工的目标和组织目标相结合,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指标,实现绩效的量化评估,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效率。
其次,绩效管理模型应该考虑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绩效评价往往只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和行为的因素。
然而,只有综合考虑结果、过程和行为,才能全面地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
因此,绩效管理模型需要引入综合评价的观念,将结果、过程和行为纳入评价体系,并赋予不同权重。
例如,结果可以通过完成的项目数量、质量、效益等来评价,而过程和行为可以通过工作方法、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等来评价。
这样的多元化评价标准能够更好地反映员工的全面能力和潜力。
第三,绩效管理模型需要关注员工发展和激励。
绩效评价不仅是对员工工作的反馈,也是对员工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持。
绩效管理模型应该将评价结果与员工的培训和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为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机会和资源。
此外,绩效管理模型还应该设定激励机制,以激励员工实现目标,并进一步提高绩效。
例如,可以设立奖励制度,给予出色表现的员工一定的奖金或晋升机会。
这样的激励机制能够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另外,绩效管理模型还应该注重员工参与和沟通。
绩效管理不应该是单向的评价,而是需要员工参与其中,共同制定目标和评价标准。
员工参与可以提高评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能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此外,绩效管理模型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员工对评价结果的理解和反馈。
基于高校科研绩效及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比较与实证研究

Ke r s i n v t n c p i t y wo d : n o ai a a l y;mo e o a s n;e au t n;e i c t d o b i d lc mp r o i v l ai o mp r a su y il
务社 会 和开 展 交 流 合 作 的 属 性 。我 国科 技部 、教 育 部等部委于 20 年联合发布了 《 03 关于改进科学技术 评价工作 的决 定》 的重要 文件 ,科 技 部又 出 台 了 《 科学技术评价办法 ( 试行 ) 等从宏观层面对 国家 》 科 学 技 术 进 行 评 价 。 国 内 外 学 者 较 多 的 是 从 定 性_ 4和定量 两方面对高校 的科研绩效或 者科 l - 技创 新能 力 或科 技 产 业 化 等 方 面 开 展研 究 。如 针对 我国不同地 区高校科 技 创新 的制度效率与规模 效率 、科技创新效率开展 比较研究。有从高校的社
( 21 G 0 1—0 ) 6
10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朱建育等 :基于高校科研绩效及 创新 能力评价 的模 型比较与实证研究
会 功能 出 发 ,通 过 科 研 实 效 研 究 和 科 技 创 新 能 力 、 服务 社会 等指标 ,如 :注 重科 技 活动 的 目的和 内容 , 对 于创新 的能 力 和成 果 转 化 等 以及 对 于 资源 投 入 和
收稿 日期 :2 1 0 2—0 0 1— 9,修回 日期 :2 1 0 0 0 2— 3— 9 基金项 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基金 “ 地方高校科技成 果转化若 干问题 的研究 ” (9 S0 ) 0 Y 4 3 ;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 “ 理工类研 究生 知识 产权教 育研究 ” ( X 0 20 ;上海 应用 技术 学 院高 教研 究基 金 “ 强科 研 管理研 究 ,提 升实 施重 大基 金项 目能力 ” C 2 10 9) 加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绩效评价是一种对组织、部门以及个人工作质量的评估方法。
在高校的科研机构中,绩效评价是对科研成果、研究团队、科研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是对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绩效评价的定义入手,探讨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
一、绩效评价的定义绩效评价是对某一机构、部门或个人所达到的成果和工作质量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的过程。
绩效评价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深入了解其工作成果,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优化科研管理模式和绩效评价制度,推动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高校科研机构是面向社会开展科研项目,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
因此,对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科研成果科研成果是高校科研机构的核心,是评估其绩效的重要依据。
科研成果包括科研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等,这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反映了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和成果价值。
2. 研究团队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团队是科研成果的主要来源。
科研团队的规模、学科结构、研究方向、成员素质等是评估绩效的重要指标。
科研机构应该注重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激励优秀人才的创新精神,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
3. 科研经费使用科研经费是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的重要保障,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是评估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科研机构应该优化科研经费的管理模式,着重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和转化成果的实际效益。
1. 量化指标法量化指标法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方法,适用于对科研成果、研究团队和经费使用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估。
该方法通过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计算相应的数据指标,并据此对高校的绩效水平进行评价。
2. 专家评估法专家评估法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方法,适用于对科研团队的学术水平、研究方向、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
该方法通过邀请具有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评估专家,针对性地对研究团队进行综合评估。
3. 公众评价法公众评价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方法,适用于对高校科研机构的社会形象、社会责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评价。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速,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逐渐成为学术界和管理界关注的焦点。
科研机构作为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其绩效评价不仅关系到高校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应用效果,以及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因此,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具有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特点。
从绩效评价的维度来看,包括学术成果、科学贡献、管理水平等方面。
其中,学术成果是科研机构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得科研项目、科技奖励等。
科学贡献是指科研机构在学科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做贡献。
管理水平则是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管理能力。
从绩效评价的层次来看,主要包括机构层面、团队层面和个人层面。
在高校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个合理、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出科研机构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够指导科研机构的发展方向和优化管理。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围绕机构战略及其定位、科研规划、团队构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并要考虑到社会和政府的需求。
在高校科研机构绩效评价中,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是一个尤为关键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量化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机构绩效,但也需要注意量化指标间的互动,以及评价指标间的权重分配。
此外,还要注意指标的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科技创新的快速变化。
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依托学术评价体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量化模型和专家判断相结合等方式。
同时,要加强与行业、企业、政府等社会各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以达到良好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价需要做好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设计、量化方法的应用以及评价过程的科学合理性等方面的工作,以最终达到提高科研机构整体水平的目的,同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果,进而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de et h h i bo g t ytev l iee c f n u n fc r e i igi d f e t u jcs n iee t m r c — a 盯 C w i ru h b h a e d frn e f e t at s x t ie n s b t a d d rn e ba h c s u f o il o s n n f r e i f n m ns n e esn u j t S a et nf s it. e t u d r h a l s be , Oi h scr i a i l y t e c t a e bi
原明亭 ,丁军航
( 岛大学 1 科研 处;2 动化工程 学院 ,山 东青岛 2 67 ) 青 . .自 60 1
摘要 :科研 量化是一般普通 高校进行科研 考核及奖励 的行之 有效的 方法。论 文依从 定性 和定量原 则 .对综合性 高校 自然科 学类 论 文 量化 进行 研 究 ,利 用 归一 化 方 法 ,形 成 期 刊 相 对 影 响 因子 ,建 立 量 化 模 型 ,从 学 校 层 面体 现 量化模型的协调性 、统一性 ,克服不 同学科 、同一学科 下不 同分 学科 影响 因子值 差异带 来的量化影响 ,具有
一
定 的 可行 性 。
关 键 词 :绩 效评 价 ; 归一 化 ;影 响 因子 ;科 技 期 刊 中 图 分 类号 :C 3 . 9 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St i so Pe f m a c a u to o lo ud e n r or n e Ev l a i n M de fUni e ste t a c e e e e v r iisNa ur lS inc sTh s s
Ke r s ef a c vlao ; o ai d i atat ;ehooyjunl ywod :pr r neeautn nr le ;mpc f o t nlg ra o m i m z c r c o
对 科研 工作 者 的 论 文进 行 评 价 ,主要 应 用 在 以 下几个 方 面 :一 是 用 于 学 校 年度 科 研 奖 励 ,在 每 个 科研 年度 ,学校 按 照 一定 规 则 对 上 一 年度 完 成 的纵 横项 项 目、成果 、政 府 科 技 奖 励 等 进行 评 价 ,满 足 定要 求 的 给 与 资 金 奖 励 , 以促 进 学 校科 研 发 展 , 推 动学科 建设 和 服 务社 会 的能 力 ;二 是 在 学 校人 才 工 程如 校特聘 教 授工 程 及 每 年 的职 称 评 定 中给 出一 个 量化 分值 ,便 于 比较 分 析 。而论 文是 科 研 成 果 的 大头 ,因学 科差 异 、基 础 研 究 和 应 用研 究 的差 异 等 多种 因素 ,是评 价 中最 复杂 、最 困难 的一 项工作 。 而科研 政 策 具有 很 强 的 引导 作 用 ,所 以制 定 合 理 的符合 校情 的论 文评 价 模 型 显 得尤 为重 要 。本 文 是 对 自然 科 学 类 论 文 绩 效 评 价 模 型 所 进 行 的 一 些
高评 价手 段 。 ( )定性 与 定 量 相 结 合 原 则 。 在 学 校 层 面 上 , 4 科研管 理量化 不 是 对论 文 的学 术 水 平 进 行 同 行专 家 评议 ,而是确 定 出论 文对 学 校 发 展 的 重要 性 ,结 合 论文所发期刊 的评价指标 ,建立量化模型 ,进行量 化处 理 。
科技 管 研 究
S in e a d r t noo y Ma a e n s ac ce c n r h lg n g me tRe e r h e
文 章 编 号 :10 7 9 ( 0 1 1 0 2 0 00— 65 2 1 ) 2— 0 4— 3
高校 自然科学类论文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一
( )协调 性 原则 。一是 科 研 管 理及 评 价 要 与 学 2 校相关 业务 的激励 措 施 相 协 调 ,如 教学 、学术 资源 等 ,以免挫 伤 教 师 从 事教 学 、学 科 建设 、重 点基 地 建设 的积极 性 。全 校 应 协调 一 致 ,量 化 时 应 平 等待
遇 ,不能 只顾部 门利益 。 ( )可 操 作 性 。易 于理 解 、易 于 计 算 ,易 于 提 3
YU n t g,DI AN Mi gi n NG u h n Jna g
( iga nvr t,Qndo 60 1 C i ) QndoU i sy iga 6 7 , h a ei 2 n
Abt c:Q ati t no i ti rsac rd co e e l n f ci e o rassm n adr a si sr t u nf ai f c nic eerhpou tni agnr deet em t df ses et n e r a ic o se f i S aa f v h o w d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