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推广银行贷记卡业务发展的建议
关于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的思考与建议【摘要】当前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
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导致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的原因主要包括政策支持不足、贷款产品和服务模式不合理、风险管理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贷款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强风险管理等建议。
在未来,农村信用社需要更加注重实体贷款投放,提高贷款效率,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思考,希望能够为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政策支持、贷款产品、服务模式、风险管理、贷款效率、发展方向、农村金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向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责。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实体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存在乏力的现象。
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逐渐放缓,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较低,利用率不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如何提高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的效率和质量,成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导致投放乏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的现象愈发突出,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深入研究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的原因,探索解决之道,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农村信用社实体贷款投放乏力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当前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信用卡功能创新的若干思考

信用卡 在 农村金 融 市场 中发展 滞后 的原 因有 二 :一是 由于 被现行 的信 用卡 产 品的定 位所 限制 , 目前信 用卡 主要
定 位于 消费 型产 品 ,不具有 小额 贷款 的性 质 ;二 是信 用卡 在 农村 能否 产生效 益 及能 否有效 控制 风 险的 问题 。本文 就
好 的特 点 ,而 经过 功能 创新 后 的信 用卡 产 品则可 以达 到这
可 分 的 ,以往都 是 以扶 贫 贷款 、综合 开发 贷款 、专项 贷款
等 方式 将 资金 投入 农村 市场 ,但 收效 甚微 。其 原 因是 ,在 农 村金 融市 场 中没 有形成 科学 有效 的机 制 和适 合的金 融产
品。特 别是 农村 贫 困地 区 , 目前面 临 的不是 金 融机构 在资 金 量上 投入 的缺 乏 ,而是 如何 投入 的 问题 ,农村 市场 缺乏 符 合地 方特 色 、适 合 农 户和微 小 乡镇企 业 的金 融产 品。这 种 产品 必须具 有 方便 快捷 、流 动性 强 、安全性 高 和效 益较
二 .信用卡功能创新面临的障碍
受限于 信用卡 和 个人 贷款业 务 中现行 的规章 制 度 ,主要有 四个方面 的问题 。第一是 贷款期 限 , 照中国人 民银 行 ( 按 ( 信
我们必 须用客 观和 实事求是 的态度 来对待这 个 问题 。目前 ,
1 业务制度障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信用卡功能创新 各商 业银 行都在 个人 循环 贷款 领域试 图进 行一 些 尝试 ,一 .
济较 发达 的城 市和地 区 ,而对 经 济较落 后 的广 大农 村则 少 有 问津 。诚 然 ,作为 商业 银行 其主 要 经营 目标是 实现 股 东 权益 最大 化 ,但 这并 不意 味 着经 济较落 后 的农村 市场 就 不 具备 信用卡 业 务的 准入 条件 ,问题 的关 键是 ,在 农村 金 融 市场发 展信用卡 业 务如何 实现利润 最大 化和风 险最小 化 。
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垂虹贷记卡章程

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垂虹贷记卡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吴江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本行”)贷记卡业务,保障客户及本行的合法权益,促进贷记卡业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本章程所称垂虹贷记卡是指本行向社会公开发行,记录持卡人账户相关信息,具备本行授信额度和透支功能,并为持卡人提供相关银行服务,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境外使用,以人民币结算的信用支付工具。
第三条垂虹贷记卡具有信用消费、存取现金、转账结算等功能,本章程另作限制性规定的除外。
第四条垂虹贷记卡按发卡对象不同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其中个人卡又分为主卡和附属卡;按持卡人资信状况不同分为金卡(含白金卡、黑金卡等)和普通卡。
第五条本行、持卡人、特约商户(标有“银联”受理标识的特约商户)及其他当事人在办理垂虹贷记卡业务时,应共同遵守本章程。
第六条本章程涉及的部分名词遵从如下定义:授信额度指本行根据持卡人的资信状况等一定标准为其核定的、持卡人在贷记卡有效期内可循环使用的、因用卡而对本行产生的交易本金欠款的最高限额。
交易日指持卡人实际用卡消费、取现或转账的日期。
银行记账日指本行在持卡人发生交易后将交易款项记入其垂虹贷记卡账户,或根据规定将有关费用记入其垂虹贷记卡账户的日期。
账单日指本行每月对持卡人的累计未还消费交易本金、取现交易本金、费用等进行汇总,结计利息,并计算出持卡人应还款额的日期。
到期还款日指本行规定的持卡人应该偿还其全部应还款额或最低还款额的最后日期。
还款日指持卡人实际向本行偿还其欠款的日期。
全部应还款额指截至当前账单日,持卡人累计未还的费用、消费和取现本金以及利息等的总和。
最低还款额指持卡人在到期还款日(含)前偿还所使用全部消费交易本金有困难时本行规定的还款金额。
包括:上期结余欠款及在本期的利息、本期费用、本期全部取现本息、本期未还消费本金的 10% 等。
免息还款期指在持卡人于到期还款日(含)前偿还全部应还款额的前提下,消费交易可享受的免息待遇时间,即:自银行记账日至还款日的时间。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制度》的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农业银行•【公布日期】1999.09.07•【文号】农银发[1999]117号•【施行日期】1999.09.01•【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制度》的通知(1999年9月7日农银发[1999]1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直属分行:为进一步规范银行卡业务管理,保证其健康、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的精神和农业银行的实际,总行在对原《中国农业银行金穗卡业务管理办法》(农银发[1996]232号)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执行中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请及时报告总行(银行卡部)。
附: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国农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的需要,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规范银行卡业务操作,维护农业银行和持卡人、特约单位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银行卡业务包括农业银行办理的金穗卡各项业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开展的银行卡业务联合及代理境外发卡机构发行的信用卡收单业务。
金穗卡是指中国农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理财服务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农业银行发行的所有卡基产品均称金穗卡。
各分支机构未经总行批准不得发行金穗卡。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办理银行卡业务的中国农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分类及定义第四条金穗卡包括金穗信用卡和金穗借记卡。
金穗卡按结算币种不同分为人民币卡、外币卡;按发行对象不同分为单位卡(商务卡)、个人卡;按信用等级不同分为金卡、普通卡;按信息载体不同分为磁条卡、IC芯片(智能)卡(以下简称智能卡);按卡片使用国际商标不同分为金穗万事达系列卡、金穗威士系列卡。
全面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修改版]
![全面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fab3ebfc4ffe473268ab80.png)
第一篇:全面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全面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银行卡便民取现服务是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落实中央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创新之举,该项业务依托简单、易操作的“银行卡+电话POS”进行创新,延伸了银行金融服务触角,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便利地支取各种涉农补贴等小额资金,便利了农民支付,契合了农村支付需求。
但随着该项业务的深入开展,其面临的风险制约因素也日益显现,如何防范和控制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风险,真正将这项惠农、便农的民生实事工程落到实处,是各级人民银行大幅推广助农取款业务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结合XX市助农取款服务推广运行实践,剖析全面推广助农取款服务面临的风险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助农取款推广工作有所裨益。
一、XX市助农取款服务推广实践XX市地处苏北,为传统的农业大市,下辖三区四县71个农村乡镇、1432个行政村、111万户农村家庭、410万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银行营业网点167个,平均每个乡镇只有银行网点2.29个,每个乡镇银行网点服务2.45万农业人口,随着国家粮食补贴、新农保等惠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农村银行网点柜面支取涉农补贴等取款压力日益不堪重负。
再加上XX市经济欠发达,农村多为留守人口,往返银行网点路途较远尤为不便,农村居民对就近小额取款、查询以及消费等基本的金融服务有着迫切需求。
人行XX中支2011年4月份在灌云县成功组织推广助农取款业务试点后,2012年总结经验在全市全面推广,截止2012年8月末,已在全市1347个行政村设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1500个,取款交易笔数20107笔,取款金额700万元,查询33977笔,快速实现了取现服务点在全市乡镇行政村的全覆盖,其主要做法是:(一)建立机制,组织发动,推动银行卡助农取款试点早开展一是序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发动。
为了稳步推进助农取款业务,人行XX中支不仅及早召开助农取款动员会和工作任务分解会议,对助农取款推广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专题部署;还及时召开助农取款推广工作座谈会,分析并协调解决助农取款推广问题;助农取款2011年在灌云县成功试点推广后,及时召开助农取款现场推进会,及时交流工作经验,以点带面,为下一步全市的全面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商银行发展建议及意见

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建议近年伴随国家对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其经历过一段起点低、速度快、成效大的发展历程。
当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由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形式等部分组成,农商行是农村金融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要想发展农村经济,支持区域发展,在新农村建设、扶助区域中小企业发展、区域商业商贸等方面要加大力度,而农商行就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已经看到农村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成效,然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还存在很多问题,发展状况不平衡、经营中也面临诸多风险和其他外部不确定因素,所以研究农商行的发展模式及成长性影响因素,对保持农商行的积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商行发展模式1.维持本土经营模式。
本土经营模式可以描述为,在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地借助本地资源坚持开展经营活动是指农村商业银行坚持在注册地所在县(市)域开展经营活动,依托本地资源,结合辖内经济发展特点及客户需求,开发适合本地城乡经济不同层次需求的金融产品,全力打造“接地气”的银行。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农商行可以在尚未饱和、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本地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熟悉的地缘、人脉、口碑等等优势,同时在充分调研市场的基础上,深挖客户需求,优化整合资源,得以在扩大资产规模的同时控制经营风险,最终实现地方的经济发展与自身的体量扩张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状态。
2.设立异地分支机构。
银监会颁布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实施办法》逐渐放宽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地域经营的监管限制,在制度上打开了农商行设立异地支行的大门。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降低了农商行的经营风险,使农商行实现了服务区域多样化和地域客户所属行业的多元化,并能根据当地经济特点推出特色产品吸引更多优质客户。
3.直接参股模式。
直接参股模式可以描述为,农商行直接向异地农村金融银行机构投入资金,通过参股的方式输出管理,与被投资农村金融银行机构以股权合作为基础逐步平稳开展有序经营工作,实现了跨地区经营。
关于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业务的对策建议

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拓宽农村小额贷款用途,既要支持传统农业,也要支持现代农业;既要支持单一农业,也要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各产业;既要满足农业生产费用融资需求,也要满足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流通等各个环节融资需求;既要满足农民简单日常消费需求,也要满足农民购置高档耐用消费品、建房或购房、治病、子女上学等各种合理消费需求;既要满足农民在本土的生产贷款需求,也要满足农民外出务工、自主创业、职业技术培训等创业贷款需求。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肩负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三大功能。杠杆功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贷款难的困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又促进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营状况的改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通过办理该业务推动县域以下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长足发展。政策性支农功能。在我国,小额信贷扶持的主要是社会的弱势产业,服务对象普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额小面广量大,管理高,很大程度上承担起党和政府的政策性支农服务功能,带有一定的扶贫性质,这也是国有商业纷纷从农村撤走机构的基本原因。社会保障功能。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小额扶贫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等社会保障性质的贷款,大多通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小额贷款的方式进行发放。在操作上采用“政府+银行+扶贫组织”的运作模式,小额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扶贫组织的责任。
(二)明确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发展政策型或商业型或政策所在地信用社改革模式、金融机构的性质,因地制宜的开展“政策型”小额信贷、“政策、商业结合型”和“商业型”小额信贷,实现政府扶贫和小额信贷经营的分工与协调。依据不同功能定位来确定小额信贷组织创立的主体、资金来源、信贷产品设计、风险监管等一系列问题。
(九)完善小额贷款激励约束机制
农商银行如何推动信贷业务高质量发展

1引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以极高的战略视野和历史洞察,深度阐释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本质特征,明确了金融工作怎么看、如何干,为相关人员做好金融各领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如何有效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直以来,SX 农商行都在积极探索,为彻底解决“脱实向虚”“垒大户”“挣快钱”导致的方向不清、风险集聚、管理落后等问题,SX 农商行以信贷转型为核心抓手,推动改善信贷资产结构和质量,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助推全省经济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2背景情况2.1基本情况SX 农商行是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存款规模突破“一万亿元”的金融机构。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该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不动摇,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深耕县域,持续加大支农支小支实力度。
截至2023年末,该行资产规模和存贷款余额、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普惠涉农贷款余额均位居全省金融机构第一,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2.2面临的外部金融环境当前,全球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复苏动能逐渐放缓,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在全球范围内加速重组,外部发展环境困难增多。
在金融领域,西方发达国家利率水平仍居于高位,全球通胀高企,“黑天鹅”“灰犀牛”交替冲击。
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仍在显现。
同时,中央对金融体制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成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严监管、强监管、细监管的趋势更加明显。
2.3存在的内部制约因素第一,国有大行金融服务持续下沉,市场之争愈加激烈。
随着国有和股份制银行持续下沉服务,凭借资金成本优势和科技服务力量,在县域市场迅速布局,“量增价降质升”的特征非常明显,为SX 农商行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
第二,县域金融机构服务定力耐力不足,信贷资产结构调整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