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合集下载

急回特性微教案

急回特性微教案
急回特性的意义是,节省非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圆的动态运动图。
A-B慢速前进;B-A快速退回。
(PPT第3页)
曲柄摇杆机构的动态运动图。声音、字幕、标注等多种教学手段辅助,突破教学难点。
(PPT第4页-第页)
以生动的动画效果图,揭示急回特性的本质,帮助理解急回特性的概念。
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讲解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微课教案授课教师姓名张海燕微课名称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授课教师姓名张海燕微课名称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教学内容专业模具教学内容专业模具课程或学科机械基础课程或学科机械基础教材版本机械基础第五版所属章节第七章第三节教材版本机械基础第五版所属章节第七章第三节微视频与微课件的操作说明本微课使用camtasiastudio80录制生成为mp4格式文件大小约17m播放微课程文件夹下的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
教学难点
曲柄摇杆机构急回特性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内容
画面
设计目的
内容
画面
设计目的
一、片头
(10″)
内容:片头醒目标题,音乐动画等形式吸引主题,提高学习的兴趣。
PPT第1页
二、正文讲解
()
设疑导入:观察刨床的刨刀前后运动是否相同呢?提出急回运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牛头刨床
动画
(PPT第2页)
1.通过直观观察,体验急回运动效果。
录制工具和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录屏软件+PPT
设计思路
1.通过设疑引入知识点,引入生产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分步演示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过程,探究式学习急回特性产生的原因
3.总结归纳所学知识。

等距螺纹切削指令(G32)微课教学设计

等距螺纹切削指令(G32)微课教学设计
1、G32指令的功能、作用是什么,还记得吗?
2、G32指令的格式是这样的:
3、G32指令的走刀路径:轴向切削(G00完成径向进刀--快速退刀-快速返回)
4、G32指令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第9张PPT
38秒
九、拓展学习
1、想一想
G32指令的起刀点如何设置?
2、做一做
(2)G32 X(U)_ Z(W)_ F_;中F_表示( )
绝对编程时,用地址字X、Z表示
增量点的X轴坐标值, 是直径值
Z后面的数值为螺纹切削终点的Z轴坐标值
U后面的数值为螺纹切削终点相对于起点在X轴的坐标增量,是直径值
W后面的数值为螺纹切削终点相对于起点在Z轴的坐标增量
F表示直线螺纹的导程。如果是单线螺纹,则为直线螺纹的螺距可省略输入。
第4张PPT
56 秒
五、G32指令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进刀(GOO完成)
螺纹加工(G32完成)
退刀(G00完成)
返回(G00完成)
第5张PPT
20秒
六、编程实例
已知螺纹切削导入距离为4,导出距离为0,螺距为2,试用G32指令编写如图所示圆柱螺纹加工程序。
编程如下:
这是螺纹加工部分的程序,主要描述刀具快速到达螺纹加工起点后的加工程序段,现在你我一起逐条解释各程序段。
设计思路
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G90、G94单一循环指令的功能,格式、运动轨迹及其应用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对G32螺纹切削的认识还比较陌生,鉴于G32在螺纹切削中的重要性,我们设计了这个微课。思路是:首先介绍G32车刀的功能、作用,让学生对G32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介绍G32的格式及其各参数的含义,并用视频演示它的走刀轨迹,增进学生的理解,接着用实例讲解G32的编程方法并讲解相关知识及其注意事项,使学生能够掌握G32的应用方法,最后通过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布置课后作业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本次课的内容。当老师和学生学习等距螺纹切削指令(G32)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螺纹切削加工时也可以参考此微课。

初中物理微型课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微型课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微型课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

2. 使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学知识分析和解简单的机械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2. 杠杆的平衡条件3. 滑轮和斜面的原理4. 简单机械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教学难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推导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简单机械的奥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采用练习法,巩固学生对简单机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简单机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简单机械的分类: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简单机械,并展示图片或实物。

3. 演示实验:进行现场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4.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探讨简单机械的平衡条件和工作原理。

5. 知识拓展:介绍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4.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简单机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全体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进步。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①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①

[摘要]新工科建设发展促进产业的升级与革新,新时代需要一大批能满足行业需求和国家标准的工程技术人才。

针对机械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和重塑升级课程体系结构和内容,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模式;建立配套的多元评价机制;内培外引、专兼结合,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性人才,为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性人才[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06-0121-04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①喻菲菲1,钟慧多2,邢晓婷1,龚永康3,杜灿谊3(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机电学院,广东广州510665;2.广东省岭南工商第一技师学院汽车学院,广东广州510800;3.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65)一、引言在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新经济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背景下,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结构和人才规格发生了巨大转变,学科结构与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重构,工科教育面临着时代挑战亟待变革。

在此背景下,机械类专业是我国现有传统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其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与新工科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异,这阻碍了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发展,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工科人才,满足新时代的需求。

二、新工科的内涵新工科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是以“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与新产业为背景的一个动态概念。

较之传统工科,新工科泛指产生时间较短,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工程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标准、组织运行机制和支持服务体系的新兴工科专业领域。

机械基础教案(模板)

机械基础教案(模板)

05
06
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和制作成果。
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实验报告
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 记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部分。
课程设计成果展示
各小组需将设计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设计方案、制作过程、功能演示和成果评 价等。展示形式可以是PPT、视频或实物等。同时,学生需提交完整的设计报告 和成果展示材料。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实验和课程设计等环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机械工程 领域的发展需求。
课程内容与结构
机械工程基本概念
介绍机械工程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发 展历史等。
经验设计
根据同类产品已有的设计经验,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改进和优化。
试验设计
通过试验手段探索设计方案,验证设计理论 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优化设计原理及应用
优化设计原理
数学规划方法
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目标函数的 极值,得到最优设计方案。
运用数学规划理论和方法,建立优化数学 模型,通过计算机求解得到最优解。
机构运动学分析
机构运动学概述
机构运动学是研究机构运动规律的学 科,主要研究机构的位置、速度和加 速度等运动参数。
机构位置分析
通过机构的几何关系,确定机构中各 构件的相对位置。常用方法有解析法 和图解法。
机构速度分析
研究机构中各点的速度以及构件间的 相对速度。通过速度瞬心法、速度多 边形等方法进行分析。
多目标优化方法
智能优化算法
针对多个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寻求综合最 优方案。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师范生教学技能综合集成“一站式”评价模式与应用 黄莉敏 湖北科技学院 研究 个体心理资本与亲密恐惧的关系: 基于心理安全感 中介作用研究 卢会醒 湖北科技学院
仿真翻译项目提高学译员能力研究——基于地方文化 吴咏花 湖北科技学院 英译视角的探讨 李嘉慧 湖北科技学院 张黎娜 湖北科技学院
1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122 123 我国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研究-以咸 宁市为例
127 基于卓越英语教师培养的案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岑海兵 黄冈师范学院 128 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 周海琼 黄冈师范学院 —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 王 王 沂 湖北理工学院 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12—
编号
课题名称
负责人
申报单位
42 MOOC视角下高校优质课程资源整合及共享机制研究 43
关高峰 长江大学
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 伍廉松 长江大学 践行研究 殷亚林 江汉大学 王 雯 江汉大学
44 高校微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45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的路径与发展对策研究 46 高等学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47 武汉市寄宿制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48 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方式变革的研究 49 50 51 52
王远坤 湖北经济学院 彭 芸 湖北经济学院
严红英 湖北警官学院 宋福荣 湖北警官学院 胡卫红 湖北警官学院
公安类专业《刑事证据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改 袁周斌 湖北警官学院 革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工 赵高彩 武汉体育学院 作实效性研究 洪晓彬 武汉体育学院 胡家浩 武汉体育学院 汪明春 武汉体育学院 李光军 武汉体育学院 高 平 武汉体育学院 蕾 武汉体育学院

机械类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机械类专业《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 学 园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机械 类专业《 机原理 与接 口技术》 学改革的探讨 微 教
邹 甲 . 程 红
10 8 ) 0 0 3
统 的 整 体 概 念 .使 学 生 具 有 应 用 微 机 系 统 进 行 软 硬 件
开 发 的 初 步 能 力 本 课 程 教 学 目前 采 用 的 还 是 传 统 的 通 用 微 机 教 学 、 绕 微 型 计 算 机 原 理 和 应 用 主 题 . Itl 8 P 围 以 ne x 6 C U
为 主 线 . 统 介 绍 微 型 计 算 机 的基 本 知 识 和基 本 组 成 . 系
Itl 8 P ne x 6 C U的 指 令 系 统 和 汇 编 语 言 程 序 设 计 基 本 方
机 中 的使 用 等 可 以删 去
在 对 机 械 专 业 《 机 原 理 与 接 口技 术 》课 程 的 内 微
( 国矿 业 大 学 机 电 与信 息 工 程 学 院 ,北 京 中
摘 要 :在 《 机 原 理 与 接 口技 术 》 程 教 学 改 革 的 实践 中 , 对机 械 类 专 业 教 学 大纲 及 专  ̄ - - 微 课 针 _ ̄ / l k X结
构 , 整 课 程 教 学 内容 体 系 , 机 地 结合 理 论 和 实践 部 分 的 内容 , 对 实践 环 节和 考 核 方 式 调 有 并 等 方 面进 行 改 革 和 实践 . 够 提 高 学 生 的创 造 能 力 、 析 和 解决 问题 的 能 力 , 果 良好 。 能 分 效 关键 词 : 机 原 理 与接 1 技 术 : 械 类 专 业 ; 学 改 革 微 2 ' 机 教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如何应用微课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如何应用微课

[摘要]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因为机械制图的内容抽象而且比较复杂,一直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广大专业教师也为此而头疼。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延伸应用,信息技术为教学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微课作为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代表,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指导和强化作用。

微课走进中职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制图的步骤更加清晰,更好地对知识有所了解,轻松地让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学习内容。

就微课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职机械;机械制图;微课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21-0078-02微课是以录制视频的形式把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记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视频一般为5~10分钟,是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微课可以更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教学的核心内容,既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也有助于教师掌握教学的节奏。

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是不知所云,将微课带进中职机械制图课堂,通过精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新颖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一、微课的概念及价值微课就是微型视频课程的简称,围绕知识点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展示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微课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师在设计微课教学的时候,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制作,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掌握情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学习状况,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难兼顾这么多的问题。

微课教学利用短视频给学生进行展示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找到学习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微课把抽象的知识进一步具体化,利用直观的画像、视频等方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普及和广泛分布,微课教学已经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教学。

二、微课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优势所在(一)将知识点细化处理微课能够把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把大量的知识点分拆成小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进而提高机械制图的学习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研究机械专业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应用
方 茜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摘要】机械专业教学模式,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在不断革新。

授课者从课堂板书逐步改革,幻灯片展示、超链接动画、幕课等等,微课也越来越受到认可。

微课在机械专业教学上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授课者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便于学习者更好利用学习时间。

本文从微课优点着手,归纳了机械专业微课的设计原则,阐述了其机械专业教学的中具体应用,对机械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机械专业教学;微课;微课设计
众所周知,机械专业课程涉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

传统授课方式为了给学生尽可能灌输全面的基本知识,使得课堂内容变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学生兴趣缺失,不利于学习者高效学习。

而改革后的幕课,利用幻灯片生动化学习内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丰富课程形式,提高学生兴趣,但仍受制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无法将庞大的信息量逐一细讲,使得学习者迷失在过载的知识中,顾此失彼,无力消化,极大降低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而随着微信、微博、微电影一起涌进我们现代生活的“微课”,可以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微课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多种资源,以微视频为载体,运行于网络的学习方式。

因其量小质高,短小精悍,可针对独立的知识点或是技能点进行分析,有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所求知识,效率高,而成为一种流行且有效的教学方式。

一、机械专业教学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流行得益于其极具优势的特点,时间短、容量小而精、针对性强、互动体验好。

(一)微课授课时间短
微课的内容大多是针对单个知识点,进行疑难攻破,时间大多在5~10分钟之间。

据统计,现在学习者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时间越来越短,约15分钟。

因此,微课的短时间授课更益于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

(二)微课容量小,内容精炼、针对性强
微课内容相较于传统网课视频,体量很小。

学习者可以利用各种客户端在零碎的时间进行学习,方便高效。

微课内容只需针对特定知识点。

学习者可以有的放矢的选择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针对性学习和练习,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

(三)互动体验好
微课资源众多,不仅可以针对知识点本身讲解,还可以配套实例显示、课后测试、问答解读等内容。

使得授课者和学习者能更好的互动交流,彼此进步。

二、机械专业教学微课的设计原则
微课的教学方式是有益于机械专业教学的改革,但是不够优质的微课内容则会使微课失去其优势。

当前较多授课者对于微课本身特点的认识仍不够,导致较多的微课内容并没有“内涵”,无法达到微课辅助教学的效果。

因此,机械专业教学微课的设计应结合机械学习内容本身特点,尽量依靠以下原则。

(一)以学习者为本
学习者是微课的受众群。

微课的设计一定要以学习者需求为设计基础,构建符合机械专业科目教学要求又满足学习者学习要求的微课资源,激发学习者的浓厚兴趣。

相关微课资源可以围绕知识内容、关键点练习、应用测试、互动讨论等活动,为学习者提供高效的学习氛围。

(二)着手于“微”
微课作为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种教学新方法,应着手于“微”。

将大块知识碎片化、网络化、轻装化是微课设计的另一原则。

简短有内涵的视频的时间短,利于学习者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知识补充,强化基础知识学习效果。

使学习者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查漏补缺,逐步突击。

(三)注重实践,书本与实训有效结合
机械专业教学知识点多,且很多内容较为抽象,如制图,模具加工等方面。

利用微课资源可将整条工艺分化为具体步骤,并配以相关动画或者实际产线展示,更加形象生动。

(四)加强授课者和学习者的互动交流
机械专业教学微课的设计还应注重学习者的反馈。

通过课后微课学习补充反馈,可以加强授课者的教学质量。

同时授课者和学习者相互交流学习,可以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三、机械专业教学微课的应用
目前,微课已经被用于机械专业的很多基础课目中,像是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加工等。

因为这些科目都是机械专业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涉面广、内容多,不仅要介绍金属材料热处理、机械制造工艺等知识,还要学习者掌握金属冷热加工工艺及设备等,并运用到实际岗位中。

学习者需要掌握严密理论知识体系,并将所学知识付诸生产实践中,学会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识图绘图的专业技能。

很多学习者反映此类课程的学习难度很大。

而微课的引入,使得类似机械制图抽象的知识点、机械加工庞大的知识量等很多尖锐的问题变得易解决。

授课者可以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将知识内容、实践展示动画、课后习题讲解等内容肢解成一个个有趣的微课资源,鼓励学习者利用课下零碎时间消化和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者的兴趣。

甚至可以将微课内容转化为二维码,让学习者随“扫”随学,随学随练。

总之,将微课应用于机械专业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方法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微课可以将把授课者从传统的课堂灌输模式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对于学习更主动的。

还可以较好的利用学习者课后零碎时间,将学习融入到学生的娱乐方式中,减少学生对于学习的排斥心理。

参考文献
[1]董千里.物流信息平台的区分级规划构建[J].广西大学学报,2008(02).
[2]李学军,张明玉.基于SOA的物流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
物流技术,2007(01).
作者简介:方茜(1988.06—),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材料学、教育教学。

· 7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