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精品管理资料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精品管理资料

思考与练习1。

随机误差项u包括哪些内容?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定?3.证明公式(2.16)、公式(2。

17)。

4.理解样本决定系数的含义。

5.若我们搜集两个变量的历史资料如下:(1)绘制散点图;(2)x与y之间是否大致呈线性关系?(3)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回归方程;(4)求回归标准误差ˆ ;(5)给出回归系数的置信度为95%的区间估计;(6)给出回归方程的方差分解表;(7)计算x与y的决定系数;(8)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

6。

美国各航空公司业绩的统计数据公布在《华尔街日报1999年年鉴》(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lmanac 1999)上.航班正点到达的比率和每10万名乘客投诉的次数的数据如下。

(1)求出描述投诉率是如何依赖航班按时到达正点率的的回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对估计的回归方程的斜率作出解释.(3)如果航班按时到达的正点率为80%,估计每10万名乘客投诉的次数是多少?7.下面是对某个案例分析的EViews输出结果。

该案例的回归分析结果是否理想?为什么?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5/28/03 Time: 10:25Sample: 1991 2000Prob。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C 32.22076 33。

20478 0。

970365 0。

3603X 0.800953 1.260800 0。

635273 0。

5430 R—squared 0。

048024 Mean dependent var 48.40000Adjusted R-squared -0。

070973 S.D. dependent var 65。

10368S.E 。

of regression 67.3743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

计量经济学书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书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书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作业答案3、解:(1)407181114616657937536164922221..xn x y x n y x ˆii i==⨯-⨯⨯-=--=β∑∑5054640719375310...x ˆy ˆ-=⨯-=β-=β 所以,样本回归方程为ii i x ..x ˆˆy ˆ4071505410+-=β+β= 回归系数1β的经济意义:价格每上涨(或下跌)一个单位,企业销售额平均提高(降低)1.407个单位。

(2)222222181111μμμσ=σ-=σ-=β∑∑ˆˆxn x ˆ)x x()ˆ(D ˆi i222222222081616111μμμσ+=σ-+=σ-+=β∑∑ˆ)(ˆ)xn x x n (ˆ))x x (x n()ˆ(D ˆi i 而()21693753616492407197531652622212222-⨯⨯--⨯-=--β--=-ε=σ∑∑∑μ).(.).(n )y x n y x (ˆy n yn ˆii ii396814398160936277...=-=1040396881181121..ˆ)ˆ(D ˆ=⨯=σ=βμ256439688161618161612220..)(ˆ)()ˆ(D ˆ=⨯+=σ+=βμ (3) 以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0=β183225645054000...s ˆt ˆˆ-=-=β=ββ;370410404071111...s ˆt ˆˆ==β=ββ 而临界值14482142975021.)(t )n (t.==-α-可以看出0βˆt 、1βˆt 的绝对值均大于临界值,说明回归参数0β、1β是显著的。

(4)求1β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69104071104014482407121211.....)ˆ(D ˆ)n (t ˆ±=⨯±=β-±βα- 即(0.716,2.098) (5)求拟合优度2R5770936277398160221222...y n y)y x n y x (ˆ)y y()y y ˆ(SSTSSRR iii ii ==--β=--==∑∑∑∑拟合优度57.7%不高,说明价格只能解释企业销售额总变差的58%左右,还有42%左右得不到说明。

陈强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陈强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陈强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其研究目的是基于对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揭示经济规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对经济现象进行观测、记录,得到的数据资料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是计量经济研究的手段和工具。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只有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对随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值称为概率,其取值介于0到1之间,通常记为P(A)。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概率的定义主要包括古典概率、统计概率和主观概率3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古典概率和统计概率的定义尽管很不大相同,但它们都属于主观概率。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9.正态分布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它在统计和计量经济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0.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所对应的图形简称非正态曲线。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数学期望又称均值。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2.对于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X,Y),在X取某一个定值的条件下求Y的数学期望,称此期望为给定X条件下的Y的条件数学期望或条件期望,记作E(Y|x)。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3.随机变量X的方差表达了X的取值与其数学期望的偏离程度,是衡量X取值分散程度的一个尺度。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4.偏度是对随机变量分布对称性的度量。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5.峰度是度量随机变量分布中间部分的陡峭程度及两端尾部的厚重程度,也可以简单当作分布平坦性的度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6.总体是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一部分。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自动化水平问题
□节能降耗问题
□安全环保问题
□职业卫生问题
□其他问题
序号
项目
估算金额(万元)
备注
1
设计费
2
设备投资
3
电器仪表投资
4
土建投资
5
安装费
6
材料费
7
流动资金
8不可Βιβλιοθήκη 见费用9合计序号
工作内容
第一月
第二月
第三月
第四月
第五月
第六月
第七月
第×月
1
初步设计
2
施工图设计
3
设备及施工招标
4
土建施工设备安装
5
试生产
6
工程竣工验收
7
正式投产
8
项目评价
(一)
(二)
(三)
(四)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项目信息
方案名称
xx技改
工程名称
xxxxx工程
专业名称
大修技改方案
编制单位
xx厂xx车间
所属公司
xx公司
项目负责人
xx
编制人
xx
审批人
审核人
编制日期
xxxx
改造目的
□资产闲置问题
√产品质量问题
□产能问题
√产品结构问题
√工艺问题
√装备技术问题

计量经济学-参考答案

计量经济学-参考答案

一、解释概念:1、多重共线性:是指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

2、SRF:就是样本回归函数。

即是将样本应变量的条件均值表示为解释变量的某种函数。

3、解释变量的边际贡献:在回归模型中新加入一个解释变量所引起的回归平方和或者拟合优度的增加值。

4、一阶偏相关系数:反映一个经济变量与某个经济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时,剔除另一个变量对它们的影响的真实相关程度的指标。

5、最小方差准则:在模型参数估计时,应当选择其抽样分布具有最小方差的估计式,该原则就是最佳性准则,或者称为最小方差准则。

6、OLS:普通最小二乘估计。

是利用残差平方和为最小来求解回归模型参数的参数估计方法。

7、偏相关系数:反映一个经济变量与某个经济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时,剔除其它变量(部分或者全部变量)对它们的影响的真实相关程度的指标。

8、WLS:加权最小二乘法。

是指估计回归方程参数时,按照残差平方加权求和最小的原则进行的估计方法。

9、U t自相关:即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逐项值之间的相关。

即Cov(U t,U s)≠0 t ≠s。

10、二阶偏相关系数:反映一个经济变量与某个经济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时,剔除另两个变量对它们的影响的真实相关程度的指标。

11、技术方程式:根据生产技术关系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

13、零阶偏相关系数:反映一个经济变量与某个经济变量的线性相关程度时,不剔除任何变量对它们的影响的相关程度的指标。

也就是简单相关系数。

14、经验加权法:是根据实际经济问题的特点及经验判断,对滞后经济变量赋予一定的权数,利用这些权数构成各滞后变量的线性组合,以形成新的变量,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的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修正估计方法。

15、虚拟变量:在计量经济学中,我们把取值为0和1 的人工变量称为虚拟变量,用字母D表示。

(或称为属性变量、双值变量、类型变量、定性变量、二元型变量)16、不完全多重共线性:是指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的近似的线性关系。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第⼀章绪论(⼀)基本知识类题型 1-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2.简述当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动向。

1-3.计量经济学⽅法与⼀般经济数学⽅法有什么区别?1-4.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经济统计学的结合?试述三者之关系。

1-5.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是⼀门经济学科?它在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作⽤和地位是什么? 1-6.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1-7.试结合⼀个具体经济问题说明建⽴与应⽤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1-8.建⽴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9.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领域?各⾃的原理是什么?1-10.试分别举出五个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数据,并说明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数据有和异同?1-11.试解释单⽅程模型和联⽴⽅程模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12.模型的检验包括⼏个⽅⾯?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1-13.常⽤的样本数据有哪些?1-14.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随机误差项?简述随机误差项形成的原因。

1-15.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哪些类型的关系式不存在估计问题? 1-16.经济数据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作⽤是什么?1-17.下列假想模型是否属于揭⽰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什么?⑴其中为第t 年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亿元)、为第t 年城镇居民可⽀配收⼊总额(亿元)。

⑵其中为第(1 t )年底农村居民储蓄余额(亿元)、为第t 年农村居民纯收⼊总额(亿元)。

1-18.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1)其中,为第t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为第t 年居民收⼊总额(亿元)(城镇居民可⽀配收⼊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总额之和),为第t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2)t t Y C 2.1180+=其中,C 、Y 分别是城镇居民消费⽀出和可⽀配收⼊。

(3)t t t L K Y ln 28.0ln 62.115.1ln -+=其中,Y 、K 、L 分别是⼯业总产值、⼯业⽣产资⾦和职⼯⼈数。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计量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P44 . 2(1)线性回归模型有哪些基本假设?违背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是否就不可估计?答: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实际是针对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假设)是:解释变量是确定性变量,而且解释变量之间互不相关;随机误差项具有 0 均值和同方差;随机误差项在不同样本点之间是独立的,不存在序列相关;随机误差项与解释变量之间不相关;随机误差项服从 0 均值、同方差的正态分布。

违背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还是可以估计的,只是不能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

(2)根据普通最小二乘原理,所估计的模型已经使得拟合误差达到最小,为什么还要讨论模型的拟合优度问题?采用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方法,虽然保证了模型最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但是,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做得最好的并不一定就是高质量的,普通最小二乘法所保证的的最好拟合,是同一个问题内部的比较,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所表示的优劣是不同问题之间的比较。

(3)R2检验与F 检验的区别与联系拟合优度是指这个模型对于数据来说,解释变量能够解释被解释变量的程度,F 说明的是整个模型中所有的解释变量的显著程度,和T 值是对应的 (4)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联系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研究在专业上有一定联系的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直线关系以及如何求得直线回归方程等问题,需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

从研究的目的来说,若仅仅为了了解两变量之间呈直线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宜选用线性相关分析;若仅仅为了建立由自变量推算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宜选用直线回归分析。

从资料所具备的条件来说,作相关分析时要求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如:人的身长与体重、血硒与发硒);作回归分析时要求因变量是随机变量,自变量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般变量(即可以事先指定变量的取值,如:用药的剂量)。

在统计学教科书中习惯把相关与回归分开论述,其实在应用时,当两变量都是随机变量时,常需同时给出这两种方法分析的结果;另外,若用计算器实现统计分析,可用对相关系数的检验取代对回归系数的检验,这样到了化繁为简的目的。

计量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解答练习题2.1 为了研究深圳市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得到以下数据:资料来源:《深圳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1)建立深圳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对GDP 的回归模型;(2)估计所建立模型的参数,解释斜率系数的经济意义;(3)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4)若是2005 年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600 亿元,确定2005 年财政收入的预测值和预测区间(α= 0.05)。

2.2 某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利润的数据(单位:万元)列于下表: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研究与发展经费10 10 8 8 8 12 12 12 11 11利润额100 150 200 180 250 300 280 310 320 300 分析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与利润额的相关关系,并作回归分析。

2.3 为研究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以货币与准货币M2 表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相互依存关系,分析表中1990 年—2001 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有关数据:货币供应量(亿元) 年份M2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DP1990 1529.3 18598.4 1991 19349.9 21662.5199225402.226651.9199334879.834560.5199446923.546670.0199560750.557494.9199676094.966850.5199790995.373142.71998104498.576967.21999119897.980579.42000134610.388228.12001158301.994346.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第51 页、第662 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对货币供应量与国内生产总值作相关分析,并说明分析结果的经济意义。

2.4 表中是16 支公益股票某年的每股帐面价值和当年红利:根据上表资料:(1)建立每股帐面价值和当年红利的回归方程;(2)解释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3)若序号为6 的公司的股票每股帐面价值增加1 元,估计当年红利可能为多少?2.5 美国各航空公司业绩的统计数据公布在《华尔街日报1999 年年鉴》(The Wall Street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设销售收入,,,,,,,,,12个月的有关资料计算出以下数据:(单位:万元) 2()425053.73tXX -=∑ 647.88X = 2()262855.25tY Y -=∑ 549.8Y =()()334229.09tt XX Y Y --=∑(1) 拟合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并对方程中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作出解释。

(2) 计算可决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3) 对2β进行显著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

(4) 假定下年1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其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练习题2.7参考解答:(1)建立回归模型: i i i u X Y ++=21ββ用OLS 法估计参数: 222()()334229.09ˆ0.7863()425053.73iiiiiiX X Y Y x yX X xβ--====-∑∑∑∑12ˆˆ549.80.7863647.8866.2872Y X ββ=-=-⨯= 估计结果为: ˆ66.28720.7863i iY X =+ 说明该百货公司销售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说来销售成本将增加0.7863元。

(2)计算可决系数和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可决系数为:22222222222ˆˆˆ()0.7863425053.73262796.990.999778262855.25262855.25i i iiiiy x x R y yyββ===⨯===∑∑∑∑∑∑由 2221i iery=-∑∑ 可得222(1)ii eR y =-∑∑222(1)(10.999778)262855.2558.3539ii eR y =-=-⨯=∑∑回归估计的标准误差: ˆ 2.4157σ===(3) 对2β进行显著水平为5%的显著性检验*222^^22ˆˆ~(2)ˆˆ()()t t n SE SE βββββ-==-^22.4157ˆ()0.0037651.9614SE β==== *2^2ˆ0.7863212.51350.0037ˆ()t SE ββ===查表得0.05α=时,0.025(122) 2.228t -=<*212.5135t =表明2β显著不为0,销售收入对销售成本有显著影响.(4) 假定下年1月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利用拟合的回归方程预测其销售成本,并给出置信度为95%的预测区间。

ˆ66.28720.786366.28720.7863800695.3272i iY X =+=+⨯=万元 预测区间为:2ˆˆF F Y Y t ασ=m695.3272 2.228 2.4157695.3272 1.9978F Y =⨯=m m 3.1为研究中国各地区入境旅游状况,建立了各省市旅游外汇收入(Y ,百万美元)、旅行社职工人数(X1,人)、国际旅游人数(X2,万人次)的模型,用某年31个省市的截面数据估计结果如下:ii i X X Y 215452.11179.00263.151ˆ++-= t=(-3.066806) (6.652983) (3.378064)R 2=0.934331 92964.02=R F=191.1894 n=31 (1) 从经济意义上考察估计模型的合理性。

(2) 在5%显著性水平上,分别检验参数21,ββ的显著性。

(3) 在5%显著性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整体显著性。

练习题3.1参考解答 有模型估计结果可看出: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均与旅游外汇收入正相关。

平均说来,旅行社职工人数增加1人,旅游外汇收入将增加0.1179百万美元;国际旅游人数增加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增加1.5452百万美元。

取05.0=α,查表得048.2)331(025.0=-t因为3个参数t 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大于048.2)331(025.0=-t ,说明经t 检验3个参数均显著不为0,即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分别对旅游外汇收入都有显著影响。

取05.0=α,查表得34.3)28,2(05.0=F ,由于34.3)28,2(1894.19905.0=>=F F ,说明旅行社职工人数和国际旅游人数联合起来对旅游外汇收入有显著影响,线性回归方程显著成立。

4.5 克莱因与戈德伯格曾用1921-1950年(1942-1944年战争期间略去)美国国内消费Y 和工资收入X1、非工资—非农业收入X2、农业收入X3的时间序列资料,利用OLSE 估计得出了下列回归方程:37.107 95.0 (1.09) (0.66) (0.17) (8.92) 3121.02452.01059.1133.8ˆ2==+++=F R X X X Y括号中的数据为相应参数估计量的标准误差。

试对上述模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题4.5参考解答:从模型拟合结果可知,样本观测个数为27,消费模型的判定系数95.02=R ,F 统计量为107.37,在0.05置信水平下查分子自由度为3,分母自由度为23的F 临界值为3.028,计算的F 值远大于临界值,表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

模型整体拟合程度较高。

依据参数估计量及其标准误,可计算出各回归系数估计量的t 统计量值:01238.1331.0590.4520.1210.91, 6.10,0.69,0.118.920.170.661.09t t t t ========除1t 外,其余的j t 值都很小。

工资收入X1的系数的t 检验值虽然显著,但该系数的估计值过大,该值为工资收入对消费边际效应,因为它为1.059,意味着工资收入每增加一美元,消费支出的增长平均将超过一美元,这与经济理论和常识不符。

另外,理论上非工资—非农业收入与农业收入也是消费行为的重要解释变量,但两者的t 检验都没有通过。

这些迹象表明,模型中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不同收入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掩盖了各个部分对解释消费行为的单独影响。

5.1 设消费函数为i i i i u X X Y +++=33221βββ式中,i Y 为消费支出;i X 2为个人可支配收入;i X 3为个人的流动资产;i u 为随机误差项,并且222)(,0)(i i i X u Var u E σ==(其中2σ为常数)。

试解答以下问题:(1)选用适当的变换修正异方差,要求写出变换过程;(2)写出修正异方差后的参数估计量的表达式。

练习题5.1参考解答:(1)因为22()i i f X X =,所以取221i iW X =,用2i W 乘给定模型两端,得 312322221i i iii i i Y X u X X X X βββ=+++ 上述模型的随机误差项的方差为一固定常数,即22221()()i i i iu Var Var u X X σ==(2)根据加权最小二乘法,可得修正异方差后的参数估计式为***12233ˆˆˆY X X βββ=--()()()()()()()***2****22232322322*2*2**2223223ˆi i i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W y x W x W y x W x x W x W x W x x β-=-∑∑∑∑∑∑∑()()()()()()()***2****23222222332*2*2**2223223ˆi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Wy x W x W y x W x x W x W x W x x β-=-∑∑∑∑∑∑∑其中22232***23222,,i ii ii i iiiW X W X W Y XXYWWW ===∑∑∑∑∑∑******222333i i i i i x X X x X X y Y Y =-=-=-6.2 在研究生产中劳动所占份额的问题时,古扎拉蒂采用如下模型模型1 t t u t Y ++=10αα模型2 t t u t t Y +++=2210ααα其中,Y 为劳动投入,t 为时间。

据1949-1964年数据,对初级金属工业得到如下结果:模型1 t Y t0041.04529.0ˆ-=t = (-3.9608)R 2 = 0.5284 DW = 0.8252模型2 20005.00127.04786.0ˆt t Y t+-= t = (-3.2724)(2.7777)R 2 = 0.6629DW = 1.82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t 统计量。

问:(1)模型1和模型2中是否有自相关;(2)如何判定自相关的存在?(3)怎样区分虚假自相关和真正的自相关。

练习题6.2参考解答:(1)模型1中有自相关,模型2中无自相关。

(2)通过DW 检验进行判断。

模型1:d L =1.077, d U =1.361, DW<d L , 因此有自相关。

模型2:d L =0.946, d U =1.543, DW>d U , 因此无自相关。

(3)如果通过改变模型的设定可以消除自相关现象,则为虚假自相关,否则为真正自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