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
某船闸课程设计文件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一、资料设计

(1)航道等级:Ⅱ级

(2)建筑物等级:闸室,闸首,闸门按Ⅱ级建筑物设计;导航建筑物按Ⅲ-Ⅳ级建筑物设计;临时建筑物Ⅳ级。

(3)设计船型:根据调查,该河段近、远期船型资料见表一。

表一 船型资料

(4)货运量

近期:1200万吨/年;远期:2200万吨/年。 (5)通航情况

通航期N =352天/年,每天过闸次数n=8,客轮及工作船每天过闸次数0n =6,船只装载量利用系数α=0.84,货运量不均匀系数β=1.30,船闸昼夜工作时间t =21小时,一般船速V=9.5km/小时,空载干弦高度(最大)取1.5m 。

船型

顶(拖)轮马力 长×宽×吃水(m ) 驳船

长×宽×吃水(m ) 船队 长×宽×吃水

(m )

备注

一顶+2×2000 370马力 75×14×(2.6-2.8) 185×14×(2.6-2.8)

远期船型

一顶+2×1000 270马力 62×10.6×(2.0-2.2)

151.5×10.6×(2.0-2.2)

远期船型

一拖+4×500 270-27.5×6.1×2.46

53×8.8×1.9 239.5×8.8×2.46

近期船型

一拖+12×100 250-23×4.9×1.

85

24.85×5.24×1.85 321.2×5.2×1.85

近期船型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2、地质资料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得知,地基无不良地质构造情况,地层分布近似水平,地基土表层至▽7.0m以上为重壤土,厚约1.5~3m,其下▽7.0~6.0m为轻砂壤土,厚约1.0m,▽6.0m以下为亚粘土,土壤物理性质见表1-2。

表二各种土壤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土壤名称

容重(T/m3)

比重

G(T/m3)

内摩擦角

(°)

含水量

W(%)

粘结力

C

kg/cm2

渗透系数

K,cm/s

承载力[σ]

kPacm2

天然土干土

重壤土18.91 14.7 26.17 23.0 28.4 53.90 4.8×10-6225.4 轻砂壤土19.11 14.9 26.17 27.5 28.3 22.524 1.03×10-5313.6 亚粘土19.01 15.29 26.85 26.0 24.4 56.84 1.0×10-7294.0

3、水文气象资料

特征水位:

上游设计洪水位:▽12.2m

上游最高通航水位:▽11.2m

上游最低通航水位:▽8.5m

下游最高通航水位:▽9.0m

下游最低通航水位:▽7.2m

下游校核低水位:▽6.8m

检修水位:上游▽10m;下游▽8.0m

气象资料:降雨量及气温资料从略。风力:冬天盛行东北风,夏天盛行东南风,最大风力设计8级,校核12级。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4、其他资料

船闸上有公路桥,宽10m ,桥下净空为7m 。

二. 设计内容

2.1 船闸闸型选择

初步拟定船闸为单级、单线船闸。

根据已有设计资料,对船闸的各种型式进行比较,依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3.2.1和3.3.3,水头小于30米。 2.2 船闸的平面尺寸 2.2.1 船闸的有效尺度设计

(1)船闸的有效尺度应满足的要求

①船闸设计水平年内各阶段的通过能力应满足过船闸船舶总吨位数量和客货运

量的要求。

②应满足设计船对能一次过闸。

③满足现有运输船舶和其他船舶的过闸的要求。

(2)船闸闸室的有效长度

f c x l l +=L

船闸基本尺度计算表

组合情况 船队长度 富裕长度 有效长度 船队宽度(m ) 富裕宽度(m ) 有效宽

度(m ) 比例%

一顶22000+? 185 13.1 198.1 21.2 1.06 15.06 30 一顶21000+? 2列并排 160 11.6 171.6 21.2 1.36 22.56 50 一顶22000+? 一拖+10012?

172.1

7.16

179.3

21.1

1.34

22.34

20

l 2c

k

L ?+=L

Lk ——闸室有效长度,m ; Lc ——最大设计船队长度,m ;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富裕长度,m 。顶推船队>=2+0.06Lc ,拖带船队>=2+0.03Lc ,机动

驳船和其他驳船>=4+0.05Lc 。

根据上表,结合相应的设计规范,取闸室有效长度为210m ,考虑到镇静段长度20m ,闸室取230=L K m 。

(3)船闸闸室的有效宽度

b 2b

c k

?+=∑B

B

k

——有效宽度,m ;

∑bc ——最大设计船队长度,m ;

b ?——富裕宽度,m 。

B b c '

1n 025.0b )(-+?=?

b ?——富裕宽度的附加值,m ;b '

?一般为1.0-1.2m ;

B

C

——单船宽度,m 。

n —闸室中船舶的列数。 闸室有效宽度取23Bk =m 。

(4)船闸门槛最小水深

由最大船舶吃水得到槛上水深 1.5 2.8 4.2Hc >?=m ,考虑到二级航道标准及预留一定的富裕,取槛上水深 5.0Hc =m 。 (5)选用闸室标准有效尺度

根据上述描述,确定闸室尺度为m 0.5m 23m 230?? 2.2.2 线数型选择

根据调查所得的资料,分析该河段近、远期船型资料,定该船闸为单线船闸。

2.2.3 级数型选择

l ?l ?l ?l ?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根据已有设计资料,对船闸的各种型式进行比较,依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3.2.1和3.3.3,水头小于30米,船闸定位单级船闸。

2.2.4 船闸各部位高程

(1)闸首墙顶部高程:

上闸首墙顶高程=上闸门门顶高程+结构安装高度=12.7+1=13.7m

下闸首墙顶高程=下闸门门顶高程+结构安装高度=11.7+1=12.7m

(2)闸室墙顶部高程:

闸室墙顶高程=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超高(空载干舷)11.2+1.5=12.7m。闸顶设1.0m胸墙,则实体墙顶高程取11.7m。

(3)船闸闸门门顶高程:

上闸首门顶高程=上游校核洪水位+安全超高=12.2+0.5=12.7m

下闸首门顶高程=上游最高通航水位+超高=11.2+0.5=11.7m

(4)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及引航航堤顶高程:

上游导航建筑物顶高程=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超高(空载干弦)=11.2+1.5=12.7m

上游引航道底高程=上游最低通航水位-引航道的最小水深=8.5-5=3.5m (5)闸首门槛、闸室底板和引航道底高程:

上闸首门槛高程=上游最低设计通航水位-门槛水深8.5-5=3.5m

下闸首门槛高程=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门槛水深=7.2-5=2.2m

闸室底高程=MIN(上闸首门槛高程,下闸首门槛高程)=2.2m

下游引航道底高程=下游最低通航水位-引航道最小水深=7.2-5=2.2m

下游引航道顶高程=下游最高通航水位+超高(空载干弦)=9.0+1.5=10.5m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2.2.5 引航道尺度

(1)引航道的平面布置

引航道的作用在于保证船舶安全、顺利地进出船刚,供等待过闸的船舶安全停泊,并使进出闸的船舶能交错避让。引航道的平面布置,直接影响船舶进出闸的时间,从而影响船闸的通过能力。在确定引航道的平面布置时,应根据船闸的工程等级、线数、设计船型船队、通过能力等,结合地形地质、水流、泥沙及上下游航道的条件综合考虑。根据地形条件、开挖工程量等,引航道型式采用反对称式。

(2)引航道尺度

①引航道长度: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导航段:c 1l l ≥,c l 为顶推船队全长,1顶20002?+级船队长185c l =m ,取

190c l =m 。

调顺段:()()2 1.5~2.0277.5~370c l l ≥=m ,取320l 2=m 。 停泊段:3c l l ≥(主要考虑拖带船队长1.172≥m ,取190m 。

过渡段:410l g B ≥?,

B ?为引航道宽度与航道宽度之差,二级航道宽为70m.引航道宽度

由计算为70m ,70700B ?=-=,40l =。

制动段:5l 用5c l l α=估算,α为船队进入口门航速,一般取2.5~4.5,则

5 3.0185555l =?=m 。

则引航道直线段的总长度=++=321l l l l 190+320+190=700m 。

②引航道宽度:考虑到河流上船舶较多,取两侧靠船,设计最大船宽6.10b c1=m ,

一侧等候过闸的船队总宽114c b =m ,另一侧等候过闸的船队宽度6.10b 2c =,

c 1.5b b 2=?,则

53m 10.626.016.016.01b 2b b b 2c 1c c 0=?+++=?+++=B

③引航道水深:引航道水深应满足0/ 1.4~1.5H T ≥,其中T 为设计船队满载吃

水,取 2.8T =m ,则0 1.5 2.8 4.2H ≥?=m ,取5.40=H m 。

④引航道弯曲半径 :引航道直线段为弯曲航道时,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最小限值。根据船舶的性能,航道的最小弯曲半径可按如下所述采用。 顶推船队和机动驳。 本船闸为II 级船闸,则:R ≥4

C

L 故 R ≥4?172.1=688.4m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拖带船队:

由为II 级船闸则:R ≥5C L 故 R ≥4?185=740m

C L --设计最大船队长或最大船长(m)

考虑口门和连接段水流、风浪等的影响,其半径加上上C L ,所以引航道的转弯半径R=740+185=925m ⑤引航道弯道加宽

引航道的弯道加宽值 ,应按式(6-17)计算,如果弯道中心角大于 , 值得适当加大。当无实船试验资料时,应根据水流等的具体条件,引航道弯道加宽值可按下式计算:

022B R L B C

+=?m

8.177892521852=+?=?B

所以引航道弯道加宽取18m L —设计最大船队或最大船长(m); R —最小弯曲半径(m); B —引航道宽度(m)。

引航道内不宜有小河、溪沟汇入,当难以避免时,应采用工程措施,满足航行要求。

2.2.6 引航道内导航和靠船建筑物的布置

闸室、引航道等处的靠船建筑物靠船一侧,设置龛式系船柱。系船柱不突出墙面。

闸室墙、引航道等靠船建筑物的顶部设置同定系船柱。在闸室内的布置,首尾系船柱距闸室的有效长度两端距离为10m ;在闸室墙墙面上设置同定系船柱其纵向间距为1.5m ,横向间距为15m ;另外在闸室墙上每隔40m 设置浮式系船柱。

2.2.7 口门区和连接段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口门区和连接段平面布置原则

引航道口门区是指引航道隔流堤头部分外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口门区位于引航道口门外具有一定长度、宽度范围内的通航水域。

当口门区不能与主航道直接平顺衔接时,应设置连接段。连接段航道是指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末端与河道主航道之间的连接段,其目的是保证船舶、船队安全地从河流主航道或引航道内驶入引航道或河流主航道时,必须要设置连接段航道。

2.3 船闸在枢纽中的布置

根据《航道工程》课本,船闸的总体布置必须保证船舶、船队在同行期内安全通畅过闸,并有利于运行管理和检修。

本次设计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宜位于深泓线一侧,与主航道平顺连接。为减小占地面积,减少工程量,采用闸坝并列式布置,船闸闸室宜布置在挡水建筑物下游。

2.4 船闸通过能力

(1)舶(队)进出闸时间

船舶(队)进出闸时间,可根据其运行距离和进出闸速度确定。对单向过闸和双向过闸方式应分别计算。

单向进闸距离是船舶(队)自引航道中停靠位置(距闸首70m)至闸室内停泊处之间的距离,单向出闸距离为船舶(队)自闸室内停泊处至船尾驶离闸首之间的距离;双向进闸距离是船舶(队)自引航道中停靠位置至闸室内停泊处之间的距离,双向出闸距离为船舶(队)自闸室内停泊处至双向过闸靠船码头的距离;

L=210+70+25=305m;

单向进闸距离

1

L=210+20+25=255m;

单向出闸距离

4

双向进闸距离'

L=190+320+25+210=745m;

1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双向出闸距离'4L =190+320+25+210+20=765m 。 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查得:

单向进闸0.5v =m/s 单向出闸7.0=v m/s 双向进闸7.0=v m/s 双向出闸0.1=v m/s 则单向进闸min 2.1060x 5.0305t 1==

,单向出闸min 1.660

x 7.0255

t 4==

双向进闸min 8.1760x 7.0745t '1

==,双向出闸min 6.1160

x 0.1765

t '4==

(2)闸门的启、闭时间2t

闸门的启、闭时间与闸门型式和闸首口门宽度有关,当闸首口门宽度

20~30m 时,2t 约为2~3min ,取2.5min

(3)闸室灌、泻水时间3t

船闸灌泻水时间与水头、输水系统型式、闸室尺度有关,取min 0.9t 3= (4)船舶(队)进出闸门间隔时间5t 船舶(队)进出闸门间隔时间取5.0min

则:单向过闸时间min 3.45t 2t t 2t 4t 543211=++++=T

双向过闸时间min 8.106t 4t 2t 2t 4t 25'432'

12=++++=T

实际上,由于上行与下行船舶(队)均难以保证到闸的均匀性在设计中一般采用船舶(队)单向过闸与双向过闸所需时间的平均值来计算昼夜过闸次数,过闸时间

min 35.49)2/8.1063.45(2/1212/121=+=??

?

+ ??=T T T

船闸□平均过闸次数

5.2535

.4960

2160

n =?=

?=

T

τ取26次 船闸年通过能力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β

α

NG )

(0n n p -= 式中:0n —日非运客、货船过闸次数,取=0n 2

N —年通航天数(352天)

G —次过闸的平均载重吨位

α—舶装载系数(0.84) β—运量不均匀系数(1.30)

4000*30%4000*50%3200*20%3840G =++=吨

吨4401012001014.209630

.184

.03840352)

226()

n n (p ?>=?=??-=?

NG 吨

满足通过能力的要求 2.5 船闸耗水量

根据相应的规范可查的: 单级船闸单向一次过闸用水为

30'0m 5.282220.52321017.117.1=???==H B L V C C Bc--闸室有效宽度

'c L --闸室水域长度

单级船闸双向一次过闸用水量为V0'=0.5 V0 过闸用水量取单、双向过闸的平均值,即

30m 2119175.0==V V 2.6 船闸输水系统

2.6.1 船闸输水系统基本要求及停泊标准

⑴船闸输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尽量缩短灌水和泄水时间。

2)船舶、船队在闸室内的停泊条件和引航道内的停泊和航行条件。 3)船闸各部位在输水过程中不致由于水流冲刷、空蚀、振动等造成破坏。 对有双向水头、多线船闸或船闸与升船机共用引航道、多级船闸补溢水、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设置中间渠道、省水、防咸等要求的船闸,还应满足各自特殊的要求。

⑵船舶的停泊标准:船舶停泊条件就是船闸在输水过程中,有系船缆绳承受拉力所反映的闸室或引航道内停靠船舶的泊稳条件。在船闸灌泄水过程中,水流对停泊在闸室内和靠泊在引航道内的船舶的作用力是不能忽略的。过闸时,船舶是靠船上缆绳系泊在系船设备上,水流对船舶的作用力将通过系船缆绳、系船柱等系船设备所承受,其中系缆绳是其中最薄弱的部分,最容易破坏。过闸船舶的停泊平稳情况,通常以闸室灌泄水过程中水流对过闸船舶的作用力,即过闸船舶的系船缆绳所受拉力的大小为衡量指标。因此,过闸船舶系船缆绳所受的拉力,也就是说作用在过闸船舶上的水流作用力不应超过系船缆绳最大拉力的允许值。作用在过闸船舶上的水流作用力通过经验公式估算,可查相关规范。

允许缆绳拉力值可由缆绳破坏强度和安全系数确定。将缆绳的破断力除以安全系数就可得到系船缆绳允许受力值。对排水量为500t及500t以上船舶的安全系数可取4。对500t以下船舶,考虑到系船缆绳与船闸交角的变化较大等因素影响,将船舶缆绳安全系数适当提高,对50t及以下船舶允许系缆力的安全系数取为8,而500t到50t的安全系数定在4?8之间线性变化。

闸室与引航道内停泊船舶的允许系缆力,可按《航道工程》课本表6-8采用。表中所列允许系缆力是根据上述原则计算所得。

2.6.2 船闸输水系统型式选择

拟选用集中输水系统,环形短廊道输水

2.6.3 输水系统运转安全技术指标和要求

对只设有固定系船设备的船闸,闸室灌泄水时的最大水面升降速度不应大于5~6cm/s,设有浮式系船柱时,可不受此限制。

船闸灌泄水时,引航道内非恒定流的水面波动、比降及流速等水力特性,除应满足航道内船舶、船队停泊条件标准外,尚应满足船舶、船队在引航道内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的航行条件和停靠码头的操作要求。引航道内水面的降低应保证航行船舶的富裕水深。上游引航道中最大纵向流速应不 大于0.5?0.8m/s 。下游引航道中应不大于0.8?l.Om/s 。但在上游引航道码头处应不大于0.5m/s 。船闸正常运转时,输水系统各部位不宜出现负压,在特殊情况下,其局部压力不 宜产生超过3mH2 O 的负压。输水廊道中的流速不宜大于15m/s 。当流速超过15m/S 或含沙 量较大的水流,应采取防护措施。输水系统进水口水面不应产生有危害性的串状吸气漩涡。

2.6.4 集中输水或分散式输水系统 集中输水与分散式输水系统选择:

输水系统可分为集中输水系统和分散输水系统两大类。判别系数 假定采用集中,则

27

.0k =p

x x P L HB K T 3==min

0.9232300.527.03≈??? ,h=11.2-7.2=4.0m

5.30.40.40.8>===

H T m

式中:m —判别系数 H —设计水头(m) T — 闸室灌水时间(min)

采用集中输水系统,结合已建船闸的输水型式采用环形短廊道输水。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集中式输水系统的布置原则,可初步确定输水系统的尺寸。

二级文件管理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二级文件管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二级文件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一、设计目的

二、设计内容 为linux系统设计一个简单的二级文件系统。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至少4条); login 用户登陆 dir 列文件目录 create 创建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read 读文件 write 写文件 rename 重命名 (2)列目录时要列出文件名、物理地址、保护码和文件长度; (3)源文件可以进行读写保护。 三、程序设计 1、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作为文件存储器,在其上实现一个多用户多目录的文件系统。 2、文件物理结构可采用显式链接或其他方法。 3、磁盘空闲空间的管理可选择位示图或其他方法。如果采用位示图来管理文件存储空间,并采用显式链接分配方式,则可以将位示图合并到FAT中。 4、文件目录结构采用多用户多级目录结构,每个目录项包含文件名、物理地址、长度等信息,还可以通过目录项实现对文件的读和写的保护。 5、设计一个较实用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要求提供以下相关文件操作:用户登录、创建目录、删除目录、创建文件、删除文件、读文件、写文件、重命名、退出。 四、源代码 1、FileSystem.h #define DIR_LENGTH 1024 //路径最长可达100字节 #define MAX_WRITE 1024*128 //写入文字可达128k字节 #define MEM_D_SIZE 1024*1024 //1M磁盘空间 #define DISKSIZE 1024 //磁盘块的大小 1K #define MSD 5 //最大子目录数 5 #define DISK_NUM MEM_D_SIZE/DISKSIZE //磁盘块数目 1024=1M/1K #define FATSIZE DISK_NUM*sizeof(struct FatItem) //FAT表大小1024*8=8K #define MOFN 5 //最大文件打开数 5 #define ROOT_DISK_NO FATSIZE/DISKSIZE+1 //根目录起始盘块号 9 #define ROOT_DISK_SIZE sizeof(struct Direct) //根目录大小 196 #define LOGIN 15 #define NAME_LONG 1 #define NOT_EXSIT -1

文件传输协议的(C语言)实现

课程设计:FTP的设计与实现 一、目的 Internet提供了很多类型的网络服务,这些服务实际上都是应用层的服务。FTP服务是基于TCP协议的网络服务。 文件传送是各种计算机网络都实现的基本功能,文件传送协议是一种最基本的应用层协议。通过完成一个文件传送协议FTP的实现,学会利用已有网络环境设计并实现简单应用层协议,掌握TCP/IP网络应用程序基本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巧。 二、内容和要求 每两人一组,分别实现FTP协议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 客户端程序具有文件列表、下载文件、上传文件等常用功能。服务器程序支持改变工作目录、文件列表、下载文件等常用的服务。 因为FTP协议比较复杂,为了简单起见,客户端只实现FTP客户端协议的一个子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功能: ●连接到指定的FTP服务器; ●断开和主机的连接; ●进入子目录; ●退出子目录; ●列出服务器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从服务器下载指定的文件到本地(可以同时指定多个文件连续下载) ●从本地上传指定的文件到服务器 实现以上几个功能时会涉及到下面的几个FTP命令: ●USER username ●PASS password ●CWD directory-name ●PORT host-port ●TYPE A or I ●RETR filename

●STOR filename ●LIST directory 用户界面应该能够为程序输入下面的信息: ●服务器主机名 ●用户名、口令 ●数据的传送类型 ●要进入的服务器目录 ●要下载的远程文件名 ●要上载的本地文件名和远程文件名 同时,界面也为用户输出以下的信息: ●FTP服务器上的文件和目录列表 ●从服务器返回的应答 使用Socket进行Client/Server程序设计的一般连接过程是这样的:Server端Listen(监听)某个端口是否有连接请求,Client端向Server端发出Connect(连接)请求,Server端向Client端发回Accept(接受)消息。一个连接就建立起来了。Server端和Client端都可以通过Send,Write等方法与对方通信。 对于一个功能齐全的Socket,都要包含以下基本结构,其工作过程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的步骤: (1)创建Socket; (2)打开连接到Socket的输入/出流; (3)按照一定的协议对Socket进行读/写操作; (4)关闭Socket. 第三步是程序员用来调用Socket和实现程序功能的关键步骤,其他三步在各种程序中基本相同。 /****************client.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pragma comment(lib,"ws2_32.lib") #define DEFAULT_PORT 2302 #define DEFAULT_BUFFER 2048 #define DEFAULT_MESSAGE "This is a test of the emergency \ broadcasting system" char szServerip[128], // Server to connect to szMessage[1024]; // Message to send to sever int iPort = DEFAULT_PORT; // Port on server to connect to //DWORD dwCount = DEFAULT_COUNT; // Number of times to send message BOOL bSendOnly = FALSE; // Send data only; don't receive int dirfun();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教案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教案 ——章锦小学刘雪 一.教学目标 了解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就是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新建、重命名、移动等;掌握文件新建、重命名、移动的基本操作和各种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新建、重命名文件夹 (2)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3)学会撤销错误操作 2.能力目标 以具体的任务为驱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实际动手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系列实践任务,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管理意识和规范有序整理文件和文件夹的习惯。 三.课时 1课时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1)新建、重命名文件夹 (2)移动文件或文件夹 (3)学会撤销错误操作

难点:掌握移动文件或文件夹的各种方法 五.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房 软件准备: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教学用幻灯片及相关练习文件(文件夹)。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讲练结合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动画1:随着神州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圆满成功,人类逐渐实现了探索太空的目标。大飞鸟博士邀请图图去太空旅行,出发前图图遇到了他的烦恼:不知道如何收拾杂乱无章的太空舱。我会问学生:“如何帮助图图快速的整理好?”学生通过思考对物品要分类摆放有了一定的认识,体会到不良习惯会对学习和生活带来麻烦。 播放动画2:图图的电脑中文件太乱导致飞船能量不足无法飞行,我会问学生:“电脑中的文件能不能像物品一样分类整理,可以分为几类我分类的文件电脑里没有抽屉也没有柜子,我要把文件放在哪里呢”学生意识到要建立一个文件夹。这一环节既加强对文件的分类概念,又引出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新建文件夹 新授

实验 文件管理(二)

实验六:文件系统 一、目的要求 1、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要求设计一个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等命令。 二、例题: ①设计一个10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个文件。 ②程序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目录[MFD])和用户文件目录(UED)。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了运行文件目录(AFD)。 ③为了便于实现,对文件的读写作了简化,在执行读写命令时,只需改读写指针,并不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④算法与框图: a、因系统小,文件目录的检索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 b、文件保护简单使用了三位保护码:允许读写执行、对应位为1,对应位为0,则表示不允许读写、执行。 c、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设计结构如下: Ⅰ、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MFD、UFD) Ⅱ、打开文件目录(AFD)(即运行文件目录)

三、调度算法的流程图 四、文件管理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typedefstructufd { char filename[10];/*文件名*/ char procode[8];/*属性*/

int length;/*文件长度*/ structufd *nextfile;/*指向下一个文件*/ }UFD; typedefstructmfd { char username[10];/*用户名*/ structufd *link;/*指向该用户的第一个文件*/ }MFD; typedefstructprotected_flag { char code[4]; }PRO; typedefstructafd/*运行文件目录*/ { char filename[10];/*打开文件名*/ charprocode[4]; intrwpointer;/*读写指针*/ }AFD; PRO flag[3]={"100",/*只读*/ "110",/*读写*/ "001"/*可执行*/ }; UFD *rw_pointer;/*读写指针*/ AFD *afd=NULL; MFD filesystem[10]; intnum;/*当前用户个数*/ voiddisplayallfile() { inti; UFD *p; for(i=0;ifilename); printf("文件属性: %s\t||",p->procode); printf("文件长度: %d\n\n",p->length); p=p->nextfile; } }

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FTP)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协议,它使得我们能够在网络上方便地传输文件。早期FTP并没有涉及安全问题,随着互连网应用的快速增长,人们对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在介绍了FTP协议的基本特征后,从两个方面探讨了FTP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协议在安全功能方面扩展;协议自身的安全问题以及用户如何防范之。 1. 简介 1.1 FTP的一些特性 早期对FTP的定义指出,FTP是一个ARPA计算机网络上主机间文件传输的用户级协议。其主要功能是方便主机间的文件传输,并且允许在其他主机上进行方便的存储和文件处理。[BA72]而现在FTP的应用范围则是Internet。 根据FTP STD 9定义,FTP的目标包括:[PR85] 1) 促进文件(程序或数据)的共享 2) 支持间接或隐式地使用远程计算机 3) 帮助用户避开主机上不同的 4) 可靠并有效地传输数据 关于FTP的一些其他性质包括:FTP可以被用户在终端使用,但通常是给程序使用的。FTP中主要采用了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PJ81],和Telnet 协议[PJ83]。 1.2 重要历史事件[PR85] 1971年,第一个FTP的RFC(RFC 114)由A.K. Bhushan在1971年提出,同时由MIT 与 Harvard实验实现。 1972年,RFC 172 提供了主机间文件传输的一个用户级协议。 1973年2月,在长期讨论(RFC 265,RFC 294,RFC 354,RFC 385,RFC 430)后,出现了一个官方文档RFC 454。 1973年8月,出现了一个修订后的新官方文档 RFC 542。确立了FTP的功能、目标和基本模型。当时数据传输协议采用NCP。 1980年,由于底层协议从NCP改变为TCP,RFC 765 定义了采用TCP的FTP。 1985年,一个作用持续至今的官方文档RFC 959(STD 9)出台。

西江某水利枢纽船闸总体设计

航道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西江某水利枢纽船闸总体设计 目录 1. 设计基础资料 (3) 1.1设计依据 (3) 1.2设计标准、规范 (3) 1.3设计背景 (3) 1.4设计资料 (4) 1.5设计船型 (4) 2.船闸总体设计 (5) 2.1船闸基本尺度的确定 (5) 2.1.1闸室有效长度 (5) 2.1.2闸室有效宽度 (6) 2.1.3船闸门槛最小水深 (7)

2.1.4船闸最小过水断面的断面系数 (7) 2.1.5闸首长度 (8) 2.2船闸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9) 2.2.1闸门门顶高程 (9) 2.2.2闸室墙顶高程 (9) 2.2.3闸首墙顶高程 (10) 2.2.4闸首槛顶高程 (10) 2.2.5闸室底板顶部高程和引航道底部高程 (10) 2.2.6导航和靠船建筑物顶部高程 (11) 2.2.7引航道堤顶高程 (11) 2.3引航道平面布置及尺度确定 (12) 2.3.1引航道平面布置 (12) 2.3.2引航道尺度 (12) 2.4船闸通过能力计算 (14) 2.4.1船队进出闸时间 (14) 2.4.2闸门启闭时间 (14) 2.4.3闸室灌、泄水时间 (15) 2.4.4船舶、队进出闸门间隔时间 (15) 2.4.5船闸通过能力 (15) 2.5船闸耗水量计算 (16) 3.闸首、闸阀门及输水系统选择 (17) 3.1闸门的选型及基本尺度计算 (17) 3.1.1门扇长度l n (17) 3.1.2门扇厚度t n (17) 3.2输水系统初步设计 (17) 3.2.1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面积 (18) 3.3闸首结构初步设计 (18) 3.3.1闸首布置及构造 (18) 3.3.2边墩设计 (19) 4.闸室结构形式初步设计 (19) 5.船闸总体布置原则 (19) 6.船闸布置图 (20) 6.1船闸总平面布置图(附图1) (20) 6.2船闸纵断面布置图(附图2) (20)

《文件管理好帮手―――资源管理器》教学设计

七年级第四课 《文件管理好帮手―――资源管理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B版)第四课《文件管理好帮手——资源管理器》。资源管理器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管理器的功能很强大,使用方便,可用于查看系统文件和资源,完成对文件的多种操作。应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本节课是本册书中承上启下的一课,它是学生由认识电脑到使用电脑关键性的一课,所以说学好本课十分重要。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接触过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他们对计算机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但对计算机还有一定的神秘感。七年级学生合作探究的经验较少,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养成。由于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内容枯燥,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用“游戏激趣”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愿望并将其转化为动力,让他们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资源管理器界面。 2、会在资源管理器中完成文件夹的建立,文件/文件夹的重命名、移动、复制、搜索、删除等操作。【过程与方法】 采用“游戏激趣”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尝试操作,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条理地管理计算机文件和文件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对信息进行有条理的分类管理,可以使学习生活更轻松;提高学生规范化管理生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新建、重命名、移动、搜索、复制、删除文件/文件夹等操作方法。 难点:使用资源管理器来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五、教学方法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文件系统管理)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Array文件系统管理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3年1月8日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制 文件系统管理 一、实验目的 模拟文件系统的实现的基本功能,了解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文件系统的管理方法看,加深了解文件系统的内部功能的实现。通过高级语言编写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系统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编程模拟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实现文件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功能。在用户程序中通过使用文件系统提供的create,open,read,write,close,delete等文件命令,对文件进行操作。 以下报告主要包括: 1.可行性分析 2.需求分析 3.概要设计

4.详细设计 5.测试 6.总结 三、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对于图形编程还不了解,但是经过本学期的三次实验的练习,可以设计好命令操作界面。利用大二期间学习的数据结构可以模拟出此课程设计的要求。 2、经济可行性 课程设计作为本课程的练习及进一步加深理解。与经济无关,可以不考虑。(零花费,零收益) 3.法律可行性 自己编写的程序,仅为练习,不作其他用途,与外界没什么联系,可行。 四、需求分析 编写程序实现文件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 1、实现无穷级目录管理及文件管理基本操作 2、实现共享“别名” 3、加快了文件检索 五、概要设计 为了克服单级目录所存在的缺点,可以为每一位用户建立一个单独的用户文件目录UFD(User File Directory)。这些文件目录可以具有相似的结构,它由用户所有文件的文件控制块组成。此外,在系统中再建立一个主文件目录MFD (Master File Directory);在主文件目录中,每个用户目录文件都占有一个目

船闸设计实例

渠化工程课程设计木厂船闸工程设计 姓名: 学号: 年级: 班级: 学院: 完成时间: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自然条件 1.1地理位置 北运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北部,西界为永定河,东界为潮白河,南至海河,流域面积6166km2,其中山区面积为952km2,平原面积5214km2。以北京市通州区北关闸为界,北关闸以上称温榆河,以下始称北运河,河道全长141.9km。本次工程研究范围自北关闸至北辰区的屈家店闸,全长127km。 1.2河流水系 北运河是海河北系的重要行洪排涝通道,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北关闸闸上辟运潮减河,分泄部分洪水,在榆林庄闸纳凉水河和凤港减河,至木厂闸闸上又辟有青龙湾减河入潮白新河,土门楼以下纳龙凤新河,在筐儿港与北京排污河相交叉,屈家店闸上纳永定河洪水入永定新河,进入天津市区后纳子牙河,至大红桥入海河。 1.3气象 北运河流域属东亚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多年平均气温11.3℃~12.7℃,1月份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5.0℃~-5.3℃,7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5.8℃~26.1℃。无霜期206d左右,最大冻土深度62 cm~70c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51小时~2744小时。多年平均风速为3.0~3.5m/s,历年最大风速24 m/s。多年平均蒸发量1133mm~1200mm。多年平均降雨量561~585mm,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80%~85%,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7、8月份。降雨年际变化也很明显,丰枯比达数倍之多。 1.4水文 根据1956~2005年共50年实测资料统计,通县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940万m3,最大年径流量为145895万m3(1956年),最小年径流量为7576万m3(1981年)。 榆林庄站位于凉水河上,设立于1956年,控制流域面积684 km2,至今有连续的水文观测资料,2001年以前为汛期站。榆林庄站2005年实测径流为21172万m3。

高中信息技术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教案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教案 浙教版 班级: 2013教育技术学 姓名:刘德科 学号:20130401041004

[教学目标]: 了解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就是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复制、移动、删除及重命名等;掌握文件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的基本操作和各种方法。 [知识目标]: 掌握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并巩固路径的概念。 [课时]:1课时 [重点]:掌握用鼠标左键或右键进行移动和复制的操作。 [难点]:区分同盘与异盘移动与复制的差别 [教学准备]: 硬件准备:计算机房 软件准备:多媒体广播教学系统、教学用幻灯片及相关练习文件(文件夹)。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交流讨论式、讲解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文件和文件夹是操作系统组织信息资源的基本形式。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如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就是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也就是对文件和文件夹的一些基本操作:复制、移动、删除和重命名。由于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是一致的,我们就以文件的操作为例。 [新授] 一、复制文件 完成每种功能的方法都不止一种,这里介绍四种方法: 1、使用快捷菜单 步骤如下: (1)用右键单击要复制的文件,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 (2)打开目的文件夹。 (3)在目的文件夹内的空白处,单击一下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 复制过程开始,如果文件比较大,将出现一个显示复制的进度的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2、使用“发送到”命令 如果要把文件从硬盘上复制到U盘或MP3上,可以使用“发送到”命令,具体步骤如下:

文件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题目:文件管理系统 1、课程设计选题 (3) 1.1主要设计内容 3 1.2主要设计思路 3 2、课程设计需求分析 3 3、概要设计 (4) 3.1整体设计框架 4 3.2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4 4、系统实现 5 4.1原理 6 4.2各模块算法思想 6 4.3流程图描述 9 4.4代码描述 10 5、系统测试 11

5.1系统主界面 11 5.2子系统功能测试 11 6、总结 19 7、参考文献样式 19 1、课程设计选题 1.1主要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主要是用C语言编写,设计的是一个模拟的多用户多级目录的文 件管理系统。通过具体的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文件的物理结构、目录结构和文 件操作的实现,加深对文件系统内部功能和实现过程的理解。 1.2主要设计思路 首先系统要完成初始化的任务,建立起整个系统,等待用户注册,注册成功后,用户登录模块,对用户的用户名进行验证,如果用户登录成功,则系统进入 等待用户输入的状态,用户选择相应指令后,系统按照即定方式处理用户请求, 用户退出后,系统转入登录模块,等待下一位用户的登录。 2、课程设计需求分析 本系统为多用户多级目录的文件管理系统,用户可以根据所注册的用户名登 陆来对文件或是文件进行操作。多用户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需求,同时 也起到了很好的保密作用。 文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按名存取的功能,以使得用户能透明地存储访问文

件。为了实现按名存取,文件需要对文件存储设备进行合理的组织,分配;对存储在文件存储设备上的文件进行保护,保密和提供共享的手段。另外,文件系统还要提供检索文件或文件中记录的手段,文件系统就是完成上述功能的一组软件和数据结构的集合。 模拟一个文件管理系统,要完成对文件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基本操作有文件、文件夹的打开、新建、删除和读取写入文件,创建更改目录,列出目录内容等信息。系统建立了文件目录树,存储文件系统中的所有文件。对于用户名下的文件,用文件目录树的分枝来存贮。 采用命令行操作界面很直观,也方便用户进行操作,用户只要按照操作界面所显示的命令来操作就行了。 因为存在着同一个目录下不能有同名文件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文件的基本操作时要考虑到在已经有的文件中是否有同名文件,有的话则输出提示信息。 3、概要设计 3.1整体设计框架 系统初始化界面是由用户注册,用户登录,退出系统三个模块组成。用户登录模块再由创建用户,进入目录,删除用户,显示所有用户,显示位示图,修改用户资料几大模块组成。然后各个模块再由一些小模块组成。其中创建文件,打开关闭文件,读写文件等文件操作模块包括在进入目录模块里面。 3.2各模块的基本功能 3.21系统初始化 系统的初始化包括初始化了磁盘的空间即位示图、一个管理员用户 3.22用户注册模块 用户可以在这里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的最大长度都为10个字节,如果用户名不重复的话,则注册成功,用户的权限默认为一般用户。

船闸设计开题报告

船闸设计开题报告 导语: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下面是由整理的关于船闸设计开题报告。欢迎阅读! 题目乌江银盘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 学院 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是我校港航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它既是本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本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 船闸是克服河流上建坝或天然形成的集中水位差的一种水工建筑物,它是由上下闸首、闸门、闸室等组成。闸室灌水和泄水,使水位升降,像一种特殊的水梯,但它不像普通电梯和升船机那样靠电力升降。船闸的闸首、闸室都是固定不动的水工建筑物,由闸首、闸门、闸室围成固定不动的闸箱,起挡水作用。船舶过闸时,由廊道和阀门构成的输水系统向闸室灌水,闸室水位上升;闸室向外泄水,闸室水位降落。停在闸室的船舶靠水的浮力,随闸室水位升降,与上游或下游水面齐平,达到克服水位差的目的,通常称过坝建筑物。因船舶过

闸是由水的浮力来升降的,因此,营运的费用比较低,是过船建筑物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本次毕业设计选题是银盘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设计,通过这次船闸输水系统设计可以让我们,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训练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其计算能力、绘图能力、论文撰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和合作精神;初步掌握港航工程设计工作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敢于创新,并能正确地将独创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养成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事实求实的工作作风。 乌江是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源于贵州省乌蒙山东麓,横贯贵州全境和渝东南,流经重庆市的酉阳、彭水、武隆、涪陵,河流全长1070km(干流全长710km),总落差2124m,流域面积87920km2,多年平均流量169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534亿m3。乌江重庆境内河段长约188km,总落差105.49m,平均比降0.56%,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 拟建银盘水利枢纽位于乌江下游,距涪陵乌江河口里程约93km。枢纽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防洪等。枢纽主体工程由电站、船闸和泄洪闸等部分组成,大坝正常蓄水位215m,相应库容14.44亿m3。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150MW,总装机容量600MW,最大水头36.5m,最小水头8.8m,额定水头26.5m,多年平均有效发电量26.54亿度,建成后可向重庆电网提供大量电力。电站建成后,可渠化彭水~

文件和文件夹管理教案

课题:第四章Windows XP文件和文件夹管理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进一步理解文件、文件夹的概念及他们的命名规则。 2、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重命名、移动、复制、粘贴多种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管理能力。 2、能够通过自己主动的分析与判断在众多的操作方法中,找出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移动和复制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科学地管理文件与文件夹。 教具:多媒体教室 教法: 1、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利用word来创建空白word文件引入新课 一、新建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在D盘上创建如下所示的文件夹:D:\AA D:\ BB D:\ CC D:\ DD 方法:(1)菜单:“文件”→“新建” (2)快捷菜单:右击选定窗口的空白处,选择“新建” (3)工具创建法 (4)使用文件和文件夹任务窗格,可以利用创建一个新文件夹链接创建文件夹二、重命名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把D盘的D:\下AA文件夹更名“文档”,BB更名图片,CC更名MP3 ,DD改为影视。 方法:(1)菜单:单击“文件”→“重命名” (2)快捷菜单:右击对象,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 (3)鼠标单击两次文件或文件夹的“名字区” 三、复制、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任务:把我的文档中文件移动到D盘的D:\ 相对应文件夹中 1、移动、复制的概念: (1)移动:将所选文件或文件夹从某一磁盘(文件夹)移动到另一磁盘(文件夹)中。(2)复制:将所选文件或文件夹从某一磁盘(文件夹)移动拷贝到其它磁盘或同一磁盘的文件夹(若是同一文件夹,则需注意复制时的文件名不同。) 2、复制、移动的基本原理: (1)移动:选定对象--[剪切]CTRL+X--选定目标地--[粘贴]CTRL+V (2)复制:选定对象--[复制]CTRL+C--选定目标地--[粘贴]CTRL+V 3、操作方法:选定对象后讲解 (1)使用任务窗格:在文件夹窗格中单击“移动所选项目”或“复制所选项目”链接打开“移动项目”或“复制项目”对话框,单击目标文件夹,单击移动或复制按钮

个人档案管理课程设计

华北科技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 班级: 计算机B08-1 姓名: 胡诗招 学号: 200807014102 设计题目:个人档案管理文件 设计时间:2010年6月23号_至 2010年7月2号 _ 指导教师:______ 李冬艳_ ___________ 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阅成绩:____评阅教师:_____

一、课程设计目的 进行程序设计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通过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达到能独立阅读、编制和调试一定规模的汇编语言程序的水平。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要求编写并调试通过一个小型软件,实现对软件或硬件的操作。 2.遵循模块化、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3.要求程序必须正确。 4.程序简明易懂,多运用输入输出提示,出错信息及必要的注释。 5.要求程序结构合理,语句使用得当。 6.适当追求编程技巧和程序运行效率。 三、课程设计题目: 个人档案管理文件 四、课题分析 程序开始时,先建立判断是否存在文件,如果不存在,就创立文件。然后随便输入i,l,q中任意一个字母,然后跳到相应的子程序,输入i诗,跳到输入的子程序,输入相应的数据,保存到文件里。当输入l时,保存在文件里的数据就会显示,每个学生的信息显示一行。当输入q时,直接关闭文件,程序结束

4-船闸总体设计

第四章 船闸总体设计 第一节 船闸规模 一、船闸基本尺度 船闸基本尺度是指船闸正常通航过程中,闸室可供船舶安全停泊和通过的尺度,包括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 闸室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水深必须满足船舶安全进出闸和停泊的条件,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船闸设计水平年内各阶段的通过能力满足过闸船舶总吨位数量和客货运量要求; (2) 满足设计船队,能一次过闸; (3) 满足现有运输船舶和其他船舶过闸的要求。 1.闸室有效长度 闸室有效长度,是指船舶过闸时,闸室内可供船舶安全停泊的长度。闸室有效长度起止边界按下列规则确定: 它的上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下游界面(图4-1):帷墙的下游面;上闸首门龛的下游边缘;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的末端;其他伸向下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下游边缘。 它的下游边界应取下列最上游界面(图4-1):下闸首门龛的上游边缘;防撞设备的上游边缘;双向水头采用头部输水时镇静段长的一端;其他伸向上游构件占用闸室长度的上游边缘。 图4-1 船闸有效长度示意图 闸室有效长度x L 等于设计最大船队长度加富裕长度,即 f c x l l L += (4-1) 式中 x L —— 闸室有效长度(m ), c l —— 设计船队、船舶计算长度(m );当一闸次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单列过闸 时,为设计最大船队、船舶长度;当一闸次有两个或多个船队船舶纵向排

列过闸时, 则等于各设计最大船队、船舶长度之和加上各船队、船舶间 的停泊间隔长度; f l —— 闸室的富裕长度(m ),与船队的尺度、队型和吨位有关,是确定闸室有效 长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根据船闸实践和船舶操纵性能,可取: 对于顶推船队:c f l l 06.02+≥; 对于拖带船队:c f l l 03.02+≥; 对于机动驳和其他船舶:c f l l 05.04+≥。 2.闸室有效宽度 闸室有效宽度,是指闸室内两侧墙面最突出部分之间的最小距离,为闸室两侧闸墙面间的最小净宽度。对于斜坡式闸室,其有效宽度为两侧垂直靠船设施之间的最小距离。 闸室有效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f c x b b B +=∑ (4-2) c f b n b b )1(025.0-+?= (4-3) 式中:x B —— 船闸闸首口门和闸室有效宽度(m ); ∑c b ——同一闸次过闸船舶并列停泊于闸室的最大总宽度(m )。当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舶单列过闸时,则为设计最大船队或船舶的宽度c b ; f b ——富裕宽度(m ); b ?——富裕宽度附加值(m ) ,当c b ≤7m 时,b ?≥1m ;当c b >7m 时,b ?≥1.2m ; n ——过闸停泊在闸室的船舶的列数。 值得注意的是:闸室的有效宽度应不得小于按公式计算的值,并宜根据计算结果套用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中规定的8m 、12m 、16m 、23m 、34m 宽度。 3.门槛最小水深 门槛最小水深指在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门槛上的最小深度,与船舶(队)最大吃水和进闸速度有关,对船舶(队)操纵性和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船闸运用和模型试验表明,增加富裕深度比增加富裕宽度有利。船舶(队)进、出闸时水被挤出或补充主要从船底下流入,如富裕深度小了,则影响水量的补充,增加船舶下沉量。我国船闸设计规范采用门槛水深大于等于设计最大船舶(队)满载吃水的1.6倍,即: T H ≥1.6 (4-4) 式中 H ——门槛最小水深(m ) T ——设计船舶、船队满载时的最大吃水(m )。

文件管理教学设计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濉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彭峰

《文件管理》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学会了桌面上常用图标的使用。部分学生在课余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往往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少,同时他们对如何科学地组织和管理文件资料,缺乏系统的、理性的认识。另有一部分学生课余较少使用电脑,对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没有什么基础,致使学生的差异比较明显。 二、教材分析 1、本节的主要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主要介绍了文件、文件标识符的概念,WindowsXP组织管理文件的方式,文件的新建、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本节容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文件组织管理的方式;文件复制和移动的区别及其操作。 难点:文件命名及使用规则,文件标识符及路径。 3、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Windows XP文件管理的方法及其特点,了解常用文件类型;

(2)熟悉Windows XP文件命名及使用规则,理解路径和文件标识符的概念; (3)熟悉使用“资源管理器”检索计算机容的方法和步骤; (4)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5)新建、复制、移动、删除、恢复文件和文件夹的含义并学会其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使学生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查看计算机的信息、组织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及文件命名的操作; (2)通过展示“目录树”的图例,引导学生观看和了解WindowsXP下文件放置的方式,体验Windows组织、管理文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勤于动手、主动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 (4)有意识地引导和要求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注意遵守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任地、健康地、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的教学实施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自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文件的相关概念和文件的科学管理、操作方法。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探究尝试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和情境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操作系统文件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文件管理 专业班级:网络工程1301 学号: 姓名: 2015 年6 月16 日

实验一文件管理 一、实验目的 文件管理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应独立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掌握它们的实施方法,加深理解课堂上讲授过的知识。 二、预备知识 1.VS2010的使用 2.C#的学习 3.文件主目录与子目录的理解 三、实验容与步骤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要求设计一个10 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 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 个文件。系统能够检查打入命令的正确性,出错时能显示出错原因。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例如只能执行,允许读等。在每次打开文件时,根据本次打开的要求,在此设置保护级别,即有二级保护。文件的操作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 等命令。 所编写的程序应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前者应包含文件主及它们的目录区指针;后者应给出每个文件占有的文件目录,即文件名,保护码,文件长度以及它们存放的位置等。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运行文件目录(AFD),在文件打开时应填入打开文件号,本次打开保护码和读写指针等。 程序流程图:

逻辑设计: 使用线性数组表表示MFD,泛型数组表示UFD,每个元素包括用户ID、保存的文件数、再使用线性表表示文件信息,每个元素包括文件名,文件属性(保护码),文件的状态等信息。 物理设计: //主目录 private FileUser[] mfd; //当前用户 private FileUser currentuser; ///

/// 文件 /// public class FileObject { public string filename; public int size=20; public int read=0; public int write = 0; public string author; } /// /// 文件系统用户 /// public class FileUser { public string username;

水运工程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船闸总体设计规范)

水运工程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CZ1) CZ1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 1.0.4 船闸总体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以河流航运规划和航道定级为依据,并与枢纽总体设计相协调,处理好通航与水利、水电、过木、过鱼和城市建设的关系,做到水资源综合利用,远近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节约用地,节约能源。 1.0.5 船闸设计应做好环境保护,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指标等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消防和安全的技术措施及其设施的选择与配套,应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0.7 船闸总体设计必须依据可靠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及经济等基本资料,确保工程质量。2.1.1 船闸应按设计最大船舶吨级分为7 级,其分级指标见表2.1.1。 船闸分级指标表2.1.1 注:设计最大船舶吨级系指通过船闸的最大船舶载重吨(DWT);当为船队通过时,指组成船队的最大驳船载重吨(DWT)。 3.1.1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船闸级别与建设规模,应依据船闸所在航道的定级或规划等级,近期与远期客货运输量、船型、船队的情况,地形、地质、水文以及施工条件,近期、远期和设计水平年内各个不同时期的运输要求等,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综合分析确定。 3.1.2* 船闸的设计水平年应根据船闸的不同条件采用船闸建成后的20~30 年。 3.1.4* 船闸的有效长度、有效宽度和门槛最小水深,必须满足船舶安全进出闸和停泊的条件。3.1.7* 当闸室墙底设置护角时,护角在闸室有效宽度内的高度,不得影响船舶、船队的安全。3.1.9* 船闸门槛最小水深应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至门槛顶部的最小水深,并应满足设计船舶、船队满载时的最大吃水加富裕深度的要求,可按式(3.1.9)计算。 4.1.1 船闸上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校核高水位、校核低水位、检修水位和施工水位,应根据水文特征、航运要求、船闸级别、有关水利枢纽和航运渠化梯级运用调度情况,考虑航道冲淤变化影响、两岸自然条件和综合利用要求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 4.2.1 船闸挡水前缘闸首的闸门顶部高程应为上游校核高水位加安全超高确定。对溢洪船闸的闸门顶部高程应为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安全超高。 4.2.2 船闸非挡水前缘闸首的闸门顶部高程应为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安全超高。 4.2.3 船闸闸门顶部最小的安全超高值,I~Ⅳ级船闸不应小于0.5m,V~ⅥI 级船闸不应小于0.3m,对于有波浪或水面涌高情况的闸首门顶高程应另加波高或涌高影响值。 4.2.4 船闸闸首墙顶部高程应根据闸门顶部高程和结构布置等要求确定,并不得低于闸门和闸室墙顶部高程。位于枢纽工程中的船闸,其挡水前缘的闸首顶部高程应不低于与相互连接的枢纽工程建筑物挡水前缘的顶部高程。 4.2.5 船闸上、下闸首门槛的高度应有利于船闸运用和检修,顶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值减去门槛最小水深值。 4.2.6 船闸闸室墙顶部高程应为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值,超高值不应小于设计过闸船舶、船队空载时的最大干舷高度。 4.2.7 船闸闸室底板顶部高程不应高于上、下闸首门槛顶部高程。 4.2.8 船闸上、下游导航和靠船建筑物的顶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值,超高值不宜小于设计过闸船舶、船队空载时的最大干舷高度。 4.2.9 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和口门区及连接段的底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减去引航道设计最小水深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