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报告——胰岛素对小鼠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对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obVious plateau phase,me dose.rcsponse curve showed a linear relation wlth tlle
by汕cutaneous blood Sugar leVd in rallge of 2.1-9.2 mm01/L
1njection·
Under given condition nlat subcutaneous dose 20%more nlall Intrapentoneal
关键词:胰岛素,腹腔给药,2型糖尿病,脂代谢,氧自由基
Abstract
Insulin is a promising dmg whiCh is也e most e伍caciolls while wim the lowest cost.Subcutaneous wrhich is the conventional route of insulin adminis仃ation has maIly
det锄ing manifeStation.This p印er focused 0n
the dia研eIlces of酉ycemla contl.0l,
liDid and丘ee radicals metabolism by ChroIlic exogenous insulin deliVe叮eimer by nle
i砷Faperitoneal or by the subcutaneous route.The res_ults have Ⅵtal c11mcaI
si嘶ficance of aVoiding and postpoIling occurrence,deVelopmellt of compllcatlons' also call provide a b甜er route of adminis跏ion for diIlical trea触咖·

胰岛素兴奋实验报告

胰岛素兴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作用;2. 掌握胰岛素兴奋实验的基本操作;3. 分析胰岛素兴奋实验的结果,探讨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胰岛素兴奋实验通过给动物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观察动物血糖变化及临床症状,以了解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胰岛素;3. 胰岛素注射器;4. 血糖仪;5. 生理盐水;6. 实验记录表。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准备:选取健康小鼠若干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分组:实验组小鼠按体重给予一定量的胰岛素,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 血糖测定:在实验前后,分别用血糖仪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水平。

4. 观察记录: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实验过程中的行为变化,如精神状态、活动能力、呼吸频率等。

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血糖变化及临床症状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实验组小鼠在血糖降低过程中出现精神萎靡、活动能力下降、呼吸频率加快等临床症状。

3. 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不明显。

六、实验分析1. 胰岛素兴奋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 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可能与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有关。

3. 实验组小鼠在血糖降低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提示胰岛素兴奋实验对动物具有一定的应激作用。

七、实验结论1. 胰岛素兴奋实验成功证明了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2. 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并出现临床症状,提示胰岛素兴奋实验对动物具有一定的应激作用。

3. 本实验为胰岛素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八、实验讨论1. 胰岛素兴奋实验在动物实验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实验结果可能受到动物个体差异、实验操作等因素的影响。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

胰岛素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胰岛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调节血糖水平的机制。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一组小鼠,使其进食高糖饲料2周,使其体重和血糖水平均达到一定水平。

2. 实验分组: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

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3. 给予胰岛素注射:对实验组小鼠进行胰岛素注射,剂量根据体重调整,使其达到一定的胰岛素水平。

4. 测量血糖水平:使用血糖仪测量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并在注射胰岛素后的一定时间间隔内再次测量血糖水平。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每只小鼠的体重、血糖水平以及注射胰岛素后的血糖变化情况,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实验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注射胰岛素后的一段时间内,血糖水平明显下降。

这表明胰岛素的作用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降低。

2. 血糖平衡机制: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使其转化为能量,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胰岛素还抑制肝脏的糖原合成,减少葡萄糖的释放,进一步维持血糖平衡。

3. 实验组小鼠体重变化: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在注射胰岛素后体重略有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使能量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4. 个体差异与胰岛素敏感性: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部分实验组小鼠对胰岛素的应答更为明显,即血糖降低更为显著,体重下降更为明显。

这说明不同个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能存在差异。

结论:通过该实验,我们验证了胰岛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减少葡萄糖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此外,胰岛素的作用还可能与体重的调节相关。

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也可能存在差异。

实验的局限性与展望: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仅使用了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人体。

因此,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可以考虑使用更多种类的动物或进行临床实验,以更好地理解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肌内注射实验报告结论

肌内注射实验报告结论

肌内注射实验报告结论
肌内注射实验是通过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观察其吸收、分布和药效的实验。

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进行肌内注射,观察了不同速度下对比胰岛素的吸收与降血糖效果。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速度对肌内注射吸收的影响:在本实验中选择了不同速度进行注射,其中较快速度下胰岛素的吸收较快,而较慢的速度下胰岛素的吸收较慢。

这是因为注射速度不同会导致药物在注射部位的分布和扩散速度不同,进而影响吸收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较快速度下胰岛素能更快地进入血液循环,开始发挥作用。

2. 速度对药效的影响:本实验观察了胰岛素注射后对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较快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效果更好,能较快降低小鼠血糖水平。

而较慢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则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较慢,甚至无明显降低。

这是因为注射速度不同导致药物进入循环系统的时间不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也会因此发生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较快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能更快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

3. 肌内注射的优点:肌内注射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其优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注射部位丰富的血运,能够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二是避免了胃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从而减少了药物的分解和转化,提高了药效。

综上所述,肌内注射速度的选择会对药物的吸收和药效产生影响。

较快速度下注射的胰岛素能更好地吸收并快速降低血糖水
平。

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注射速度,以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

姓名:学号:实验报告说明:1、实验报告务必独完成,对抄袭者将按不及格处理;2、实验报告的格式请按下面的各项要求来填写,不要改动;3、正文字体统一用“仿宋-GB2312”、,小四号,单倍行距,小标题加黑;4、下面的“替换这里”字体底纹在完成后去除;5、实验报告按时上传,上传时文件名统一按照网上说明来命名;实验名称: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同组姓名:实验日期:室温:气压:成绩:教师:一、实验结果(一)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1、小白鼠的低血糖效应:给两只小白鼠注射胰岛素,23分钟后,两只小鼠均出现不爱活动,接着出现四肢无力、痉挛等惊厥反应。

立即给一只小鼠腹腔注射50% 葡萄糖溶液,另一只不注射,注射了葡萄糖的小鼠很快恢复了正常,而未注射的仍出现惊厥现象。

2、金鱼的低血糖效应:将二条金鱼放入A(即胰岛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两条金鱼的活动都有所减弱。

将其中一条移入B(葡萄糖溶液)中,可以观察到:在葡萄糖溶液中的金鱼,其活动明显比在胰岛素溶液中的强。

(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结果收缩压:96mm 舒张压:72mm二、分析与讨论(一)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通过促进肝细胞、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贮存,抑制糖异生和肝组织葡萄糖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它是调节机体血糖的重要激素之一,能促进组织的合成代谢、促进全身组织特别是肌肉、肝和脂肪组织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

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将引起血糖下降。

严重时可导致动物出现惊厥、肌肉抽搐、休克等低血糖现象。

当出现低血糖效应时,及时给动物补充血糖,可以缓解惊厥休克症状。

而补充血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实验动物注射葡萄糖,当血糖为大脑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后,出现的低血糖休克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或是消除。

(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结果动脉血压: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加的侧压力。

收缩压(高压):是指当人的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此时内壁的压力称为收缩压。

胰岛素对小鼠胚胎发育及其组织中IGF-1表达的影响

胰岛素对小鼠胚胎发育及其组织中IGF-1表达的影响
的2 - c e l l 胚胎 总数 X 1 0 0 %
f r e e ) 2 g l ,Mg C 1 2 ( 2 5 m mo l / L ) 0 . 4 5 g l ,d NT P Mi x

பைடு நூலகம்
1 材料 与方 法
1 . 1 实验 动物
[ 收稿 日期] 2 0 0 7 — 0 5 — 0 9
[ 作者简介] 高
ml 的 KOS M 培 养液 中继
续 培养 至囊 胚 期 、而对 照 组 则在 同 样 的 KOS M 液
中培 养 至囊 胚 期 。
[ 基 金 项 目] 一 卜 海 市科 委 基 础 研 究项 同( NO . 0 5 4 9 0 9 0 0 1 )
小 鼠早期胚胎发育 过程 中需要有 多种因子 的参 与 。胰 岛素就 是其 中之 一 。有报 道 【 卜: 】 称在 小 鼠子
8 周龄 S P F 级I C Rd  ̄ 鼠( 购_ 丁中国科 学院上海 实 验 动物 中 t  ̄ , [ S C XK ( 沪) 2 0 0 3 — 0 0 0 3 ] , 体重2 8  ̄3 0 g 。 1 . 2 胚 胎 的体外操 作 及培 养 1 . 2 . 1 超 数 排 卵 、收 集 实 验母 鼠腹腔 注射 P MS G ( 8 I U/ 只) ,4 8 h后腹 腔 注 射 h C G( 8 I U/ 只) ,然后 与 正常 公 鼠合 笼( 雌 雄 比例 :1: 1 ) ,第 2天 早上检 查 有 无 阴栓 。对 有 阴栓 的作 为供 体 鼠, 于第 2天 ( 见栓 当大 算作 0 . 5 d ) 颈椎脱 臼处死 ,无菌 条件下冲 取2 一细胞 胚 胎 。
胰 岛素对小 鼠胚胎发育及其
组 织 中I GF . 1 表 达 的影 响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生理实验11-2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生理实验11-2

胰岛素致低血糖效应一:实验目的了解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的机能二:实验原理胰岛素是调节机体血糖的激素之一,当体内胰岛素含量增高时,便引起血糖下降,动物出现惊厥现象。

三:实验过程◆实验动物与器材小白鼠(4只),1ml注射器,鼠笼,胰岛素溶液(2U/ml),50%葡萄糖溶液,酸性生理盐水◆实验方法与步骤1、取4只小白鼠称重后,分实验组2只和对照组2只2、给实验动物腹腔注射胰岛素溶液(0.1ml/10g体重)3、将两组动物都放在室温环境下,并记录时间,注意观察并比较两组动物的神态,姿势及活动情况4、当实验组动物出现角弓反张、乱滚等惊厥反应时,记录时间,并立即给其中两只皮下注射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另两只不予抢救5、比较注射葡萄糖的动物以及出现惊厥并未抢救的动物的活动情况,并分析结果6、试验结束后,试验动物全部断颈处死。

◆数据记录如下:第一组注射胰岛素后12分钟呼吸变急促28分钟角弓反张35分钟僵直43分钟死第二组注射胰岛素后25分钟角弓反张,马上注射葡萄糖,很快恢复平静四:思考题1、正常机体内胰岛素如何调节血糖水平?答:胰岛素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肝脏和肌肉糖原的合成及贮存,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脂肪酸并贮存于脂肪组织中,上述作用使血糖水平降低。

2、试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胰岛素是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一旦某种原因引起胰岛素缺乏,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将发生障碍,由于代偿机制,血糖浓度将升高,如超过肾糖阈,尿中将出现葡萄糖。

治疗方法:只要按时注射胰岛素即可。

五:讨论◆注射胰岛素后,报纸上出现一滩血迹,可能为注射时刺伤内脏所致,单个只小鼠身上均无血迹。

◆实验中被小鼠咬伤,故未完成实验,试验数据和现象均为同组实验者提供。

血糖小鼠实验报告

血糖小鼠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血糖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小鼠血糖测定的操作技能。

3. 研究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血糖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胰岛素是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本实验通过测定小鼠血糖浓度,观察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小鼠血糖的影响,以了解血糖调节的机制。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动物:健康雄性小鼠10只,体重20-25g。

2. 试剂:胰岛素、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肝素钠、血糖测定仪、注射器、剪刀、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动物分组:将10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胰岛素组、肾上腺素组。

2. 胰岛素组:在实验前1小时,给胰岛素组小鼠腹腔注射0.1U/kg胰岛素,对照组和肾上腺素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 肾上腺素组:在实验前1小时,给肾上腺素组小鼠腹腔注射0.1mg/kg肾上腺素,对照组和胰岛素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4. 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实验前10分钟,给所有小鼠静脉注射2%葡萄糖溶液0.1ml/10g体重。

5. 血糖测定:实验开始后,用肝素钠抗凝,采集小鼠耳缘静脉血,用血糖测定仪测定血糖浓度。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小鼠血糖浓度的差异。

五、实验结果1. 正常对照组小鼠血糖浓度为(4.5±0.5)mmol/L。

2. 胰岛素组小鼠血糖浓度为(2.1±0.3)mmol/L,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浓度明显降低(P<0.05)。

3. 肾上腺素组小鼠血糖浓度为(6.2±0.6)mmol/L,与对照组相比,血糖浓度明显升高(P<0.05)。

六、实验结论1. 胰岛素可以降低小鼠血糖浓度,证实了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2. 肾上腺素可以升高小鼠血糖浓度,证实了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日期:
同组者:实验序号:
实验题目:胰岛素对于小白鼠的影响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过量胰岛素对小白鼠引起的低血糖效应,说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

实验要求:小白鼠在实验前需经过饥饿处理,稀释胰岛素的生理盐水要偏弱酸性
实验原理: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实验对象:小白鼠若干
实验器材:大烧杯、小鼠笼、镊子、1mL注射器、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及步骤:1.将6只老鼠分为两组,每组3只,第一组为
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2.向实验组小白鼠注射0.3ml胰岛素溶液,并向对照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组小白鼠神态、姿势及活动状况。

4.待一组小白鼠出现反应后对其注射0.3ml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实验组的小白鼠注射胰岛素后由活跃逐渐变为平静最后基本不活动,部分甚至出现发抖等现象,注射葡萄糖后逐渐恢复;对照组的小白鼠无明显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