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中复习专项练习(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人教_新目标版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50分钟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120多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展正在各地巡展,行草隶篆、水墨油画,将这些知名艺术家的情趣和修养,从一个侧面传递给观众,确实值得一看。

但是,算一算他们的岁数,你也会心存遗憾,他们大都年过花甲,乃至耄耋之年,而年轻一代寥寥无几,尤其那些当下正红的年轻表演明星们基本阙如。

或许他们没有时间参加这一盛会,或许书画艺术需要岁月的积淀,可是,他们的文化情趣平时又体现在哪里呢?无论创作还是表演,文化情趣很关键,一代代艺术家身体力行,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是许多老一代电影、音乐、戏剧名流的基本功,学贯中西更是他们知识储备的特征。

去年辞世的于是之就是戏剧演出的大家,但他的散文功底、书法功力和深厚学养也是公认的,正因为这种底蕴,让于是之的表演充满魅力,有口皆碑。

可以说,具备了多种文化情趣,拥有了广博的知识,不但有助于领悟把握艺术,还可以为人生带来丰富的意蕴,不至于老在那里空虚烦躁,尤其是压力和烦闷难以排解时,在文化情趣的滋润下,就有可能顺利地疏通。

其实,当下很多明星的学历并不比老一代艺术家弱,读完大学本科的很普遍,读过研究生甚至出洋留学的也不少见,但不知为什么,一说起文化情趣,好像大多不如前辈。

写字,除了经过精心设计的那个谁也认不出来的签名外,很多人只要拿起笔,往往都是蛇首豸行;绘画,大约许多人还从来没有走进过美术馆和博物馆呢;而且,更有不少唱歌的却不了解戏剧,也有身在戏剧行当的却又不懂歌剧和交响乐,还有演影视的居然不明白文学为何物。

另外,将艺术仅仅当做技术的也大有人在,这样的技术只适合在公众场合炫耀,而不可能转化为修养与情趣。

今天身在演艺界的人们,其国际交流的环境、掌握现代技术的水准、生活样式的多姿多彩,都远超过老一代人,只是他们的文化视野实际并不比前辈宽广,对人生的认知也十分狭窄,这恐怕与轻视文化情趣有直接的关系。

川师附中高二期中试卷语文

川师附中高二期中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摇曳生姿稳操胜券B. 脱颖而出气喘吁吁眉清目秀C. 负荆请罪风餐露宿毛骨悚然D. 倾国倾城鸡犬升天气壮山河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增设多种兴趣小组。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她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B. 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明白了他的心意。

C. 他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演讲,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D. 那个问题他一直没有回答,这让我感到非常疑惑。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个问题上,他的看法与大多数人截然不同。

B. 她的文章语言流畅,逻辑严密,令人信服。

C. 虽然他身患重病,但仍然乐观地面对生活。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涉及历史,还涵盖了科技。

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文章一: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从智能家居到自动驾驶,从在线教育到医疗诊断,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隐私泄露、失业问题等。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分)(2)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

(6分)文章二:青春的奋斗青春是一段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时光,也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奋斗,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1)请从文章中找出两个体现青春奋斗精神的例子。

(4分)(2)结合你的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加有意义。

(6分)三、古诗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题
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急需使用CRISPR保护粮食和农产品免受新细菌的侵害。基因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基因编辑会影响我们吃的食物,因为食物基因被编辑以后,食物有可能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可以在杂货架上保存更长时间。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Francis Mojica首先发现的CRISPR—Cas9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
B. 当科学家从细菌中取出CRISPR—Cas9,再引入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剪切DNA便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DNA的可能。
C.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D.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能够扩大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古典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C.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D.在广泛的意义上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 (1)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 (1)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B.甲胄.(zhòu) 迥.乎(jiǒng) 蹂躏.(lìn) 燧.木取火(suìā)C.寒暄.(xuān) 烟霭.(ǎi)夯.筑(hān) 间.或一轮(jiān)D.脊鳍.(qí)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B.炮烙和煦心扉胡诌C.褐色绮辉暗然胆窃D.青冢房檩惊闺一撮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历史,历史;现实,现实;理想,理想;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有些人外语讲得不好,怕人笑话,而讲普通话时南腔北调....,词不达意,都不以为然。

C.老人用那幸福的笑容和感谢的泪水,向我们无言的诠释着十八年风雨不能泯灭..的人间真情。

D.电视剧《父子情深》通过曲折的情节、感人的局面,讲述了一对反目成仇的父子破.镜重圆...的故事。

5.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山色逐渐变淡,山形逐渐柔和,很有一伸手就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C.借着朦胧的月色,小提琴曲《梁祝》水一样地从他的心头流过。

D.那歌声越唱越高,仿佛一线钢丝抛入云际。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2023北京人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人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教师版)

2023北京人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2023-10-31 说明:本试卷共七道大题,27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合理安排作答时间与顺序,保证作文能够完成,并将所有答案对应题号填涂、作答在答题卡上。

Ⅰ卷(共100分)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觉.悟 (jué ) 给.(jì)养古刹.(shà) 谆.(zhūn)谆教诲B.怪癖.(pǐ) 悼.(dào)念露. (lù) 营幡.(pān)然醒悟C.麻痹.(bì) 佣.(yōng)金桅.杆(wéi) 窘态必露.(lòu)D.强劲.(jìng) 游弋. (yì) 氛.围(fēn) 大难.(nàn)临头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癫簸广袤悬崖勒马沉疴积弊B.杜纂逾越参差不齐巍然成风C.殒命校准相濡以沫呱呱坠地D.残骸萃炼孑然一身时来运转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闻也叫消息,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

新闻主要的特征通常有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

新闻报道《别了,“不列颠尼亚”》表现了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

B.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家提出了“仁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等观点。

在百家争鸣时期,有“非道即墨”之称。

C.托尔斯泰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是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人间喜剧》和《复活》。

“心灵辩证法”是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不同于其他心理描写大师的突出特点。

D.《老人与海》是由美国现代小说家海明威创作的长篇小说,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一曲打不败的失败者的赞歌.4、下列文句中,依序而填,最适当的选项是()(3分)这本名著的作者究竟是谁,一直 (甲) ,莫哀一是,但对它的文学价值与艺术成就,大家却都(乙) 加以推崇,毫无争议。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题高二语文分值100分时量120分钟命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一、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寒伧(chen)搭讪.(xiān)攫.取(jué)丛冢.(chǒng)B.赝.品(yàn)着.凉(zhuó)证券.(juàn)誊.写(téng)C.滞.钝(zhì)晕眩.(xuán)矜.夸(jīn)惬.意(jiá)D.打烊.(yàng)尴.尬(gān)轶.事(yì)乖角.儿(ju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慷概吝啬自残形秽亮澄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熟喑亵渎变幻无常笑嬉嬉管中窥豹,略见一斑C.荟萃纨绔得意扬扬暖烘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D.仰慕闲暇琐然无味梳装匣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宽以待人会使人人都喜欢与你交往,所以,宽以待人是为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②任何物质产品,都会因消费而,而知识却在“消费”中永生。

③如果没有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④父亲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在外国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

A.处世消失体味刮目 B.处事消逝体味刮目C.处世消失体验侧目 D.处事消逝体验侧目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对于“无人监考”的建议,同学们见解不一,议论纷纷,无.所适从...,学生会准备组织大家认真讨论一下。

B.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C.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D.这事你现在做不了,就不要勉为其难....,以后有条件再做也不迟。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S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S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S版)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30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_____国有资财。

②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____革命文物。

③近来,一些用人单位在看重求职者学历、工作年限等“硬件”的同时,愈来愈重视求职者的、德行、操守等“软件”。

A、侵吞收集品行B、鲸吞收集品行C、鲸吞搜集品性D、侵吞搜集品性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B.就日本名古屋市长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危言危行,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支持南京市做出暂停与名古屋市官方交往的决定。

C.金阳新区一些居民违建之风抬头,部分业主占用公用场地非法搭建,或楼顶加层,或凌空搭建,这些违法建筑如雨后春笋,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D.他生前身无长物,家里连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着实让人动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除了体育本身的价值功能外,足球运动还对改善经济文化建设、增进国际交往和提升国家软实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7年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明天将发布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经济数据。

C.过去,他留给我的印象,只不过是做事圆滑,为人不诚恳,但总还不得不接受组织纪律的约束;没想到几年不见,他居然变得有点儿玩世不恭了。

D.由于电视、电脑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体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晨间听蝉,想其洁。

蝉亦是禅。

①高据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②似远似近,又似有似无③蝉该是有翅之族的隐士吧④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中分外轻逸⑤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了悟⑥一段蝉唱之后,自己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A. ④②①③⑥⑤B.④⑥②⑤③①C.③④⑤⑥②①D.③①④②⑥⑤5、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 )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实用一篇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实用一篇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实用一篇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前复习题及答案 1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玷辱(zhān) 央浼(měi) 不省得(xǐng) 锱铢必较(zhī)B. 怔住(zhèng) 岑寂(cén) 削铅笔(xuē) 战战兢兢(jìng)C.下乘(chéng) 蕴藉(jí) 捣衣诗(dǎo) 咬文嚼字(jué)D.讥诮(qiào) 闷热(mēn ) 乱糟糟(zāo) 垂涎三尺(xián)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盘缠迤逦仗义直言没精打彩B.噩梦撮和心荒意乱唉声叹气C.帷幕流弊陈词滥调刻苦自励D.干躁宣染得鱼忘筌学富五车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构思新颖,________ ,值得一看。

②《每日秀》以离奇、轻松的特有风格报道突发事件,在众多新闻栏目中___ 。

③无锡的梅园,面临太湖,以山饰梅,。

A.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落窠臼B.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C.不落窠臼独树一帜别具一格D.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青运会是全国瞩目的一场青年运动盛会,也是全国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的大检阅。

B.__来,我国各地日渐增多的灰霾天气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灰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C.“一带一路”是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中国外交重心,表达了中国希望与全球,尤其是欧亚国家分享国家崛起红利。

D.“余额宝”是由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打造的一项全新的余额增值服务,这类产品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与利率没有市场化、存在较大的存款差价有莫大关系。

5.依次填入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2分)如何弥合社会信任链条,是摆在微博面前的现实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专项练习•诗歌鉴赏(2012-4 )一、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有以静衬动,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以有声衬无声,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有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⑵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⑶对比。

(4)白描。

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⑷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5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4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1 )第二句中的“独”字对全篇的结构有怎样的作用?答:第二句中的“独”字,对全篇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它既是对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对下句“想”字的伏笔。

(2)第四句采用了怎样的方法?收到怎样的效果?第四句以景结情。

寄想像于故园的寒食景色,烘托出想念诸弟之情,使人感到情深意远,蕴藉有味。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

题扬州禅智寺杜牧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第4页共11页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这首诗的二、三联很讲究炼字,请选取其中的“满”和“生”,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满”字写出了青苔之盛而来人之稀;“生”字以动写静,情态俱备。

皆渲染了环境的空寂凄清。

(2)联系全诗,简析首尾两句的表现手法,并简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首句的“蝉噪”和末句的“歌吹”都是写声写动,目的是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衬哀,这种对照和反衬,更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

山店卢纶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注]隔秋云。

注松火:即燃烧松木以照明的火。

(1)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试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

答:诗中先写听到山犬吠,然后写看到远处的几家松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巧妙地暗示了山店就在前面。

(2)全诗写景状物中隐含了叙事,从中反映出诗人心情的变化。

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前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急匆匆地赶路,天色将晚而不见有店,内心感到焦急。

第三句写听到狗叫声,说明前面有人家了,诗人内心充满希望。

末句写望见隔着秋云的山店,那松火虽远却让诗人十分欣喜。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冋题。

晚次鄂州[注]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第5页共11页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本诗是肃宗至德年间(756~758 )诗人避乱南游期间晚泊鄂州时所作。

(1)首联中“犹是”一词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犹是”意为“还是、仍旧有”,写出诗人急不可待(或归心似箭)的归乡之情。

(2)尾联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有什么作用?抒发了感时伤乱的情怀,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使本诗具有更深广的社会意义。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3分)【答案】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

【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

既然是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

(3分)【答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

(每点1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

“事事幽”统摄全诗,幽,僻静、安闲之意。

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

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第三联,写妻子“画纸” ,稚子“敲针” ,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

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

(4分)【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 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2 分)【解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情感总的来说是安闲的,为什么尾联转为凄清。

要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扣住文本,还要联系作者身世。

“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但有”,只要有。

只要有老朋友的接济,就能过上安闲的日子,心愿已足,不复他求,由此可见生活的窘迫凄苦。

为何这样?联系诗后注解,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经济窘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