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白龟山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白龟山湿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总论1.1 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河南平顶山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1.1.2 项目主管单位:平顶山市林业局1.1.3 项目建设单位:平顶山市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1.1.4 法人代表:李建成1.1.5 项目性质:国有、新建、生态工程、公益性事业1.1.6 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白龟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平顶山市西南6km处,属沙河上中游地区,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42′14″~33°45′45″,东经113°02′31″~113°14′45″之间。

涉及平顶山市的湛河区、新华区和鲁山县3个县(区)的7个乡镇、28个行政村。

湿地保护区的管理点、检查站沿保护区北界和保护区西南界设立;界桩、界碑和管护标牌在保护区试验区边界设立;湿地恢复工程以及科研工程中的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分布在保护区内;管理中心、管理站、宣教、科研等工程在保护区外建设。

1.1.7 建设内容及规模(1)保护与恢复工程完成保护区3个管理站、7个检查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2080m2;完成界碑、界桩及标牌设臵,总数150个(块);在新华区设臵防火瞭望塔1个,配备防火车1辆,防火设备80套,建立管护码头3个,配备水上巡逻艇3艘。

在管理中心设臵野生动物救护站,建筑面积200m2,笼舍500m2,购臵救护设备1套;在越冬侯鸟集中分布区建立3处野外给饲站,每个给饲站建贮藏室15m2;设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站,建筑面积200m2,购臵疫源疫病及病虫害防治监测设备1套,监测车1辆。

实施退耕还滩60hm2,种植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恢复植被110hm2,封滩育草100hm2。

(2)科研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科研站,建筑面积共300m2,辅助建筑工程80m2,购臵科研设备、信息设备、标本制作及保管设备各1套。

(3)宣教工程:在管理中心设立宣教培训中心,建筑面积200m2,辅助设施80m2,购臵宣教设备1套。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白龟湖湿地公园是一个美丽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蕉岭镇,面积约为5000亩,是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该湿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并有许多多年生动植物和野生动物。

因此,白龟湖湿地公园被视为一个自然绿色宝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欣赏自然之美和体验自然。

本次调研报告旨在探索白龟湖湿地公园的基本信息,解析其发展模式、运营和管理模式,以及提出改进方案,增强其发展潜力。

一、基本信息(一)地理位置白龟湖湿地公园位于惠州市惠阳区蕉岭镇,距离市中心约80公里。

(二)历史背景白龟湖湿地公园成立于2005年,是国家AAAAA级景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

目前,该地区已成为广东省仅有的受保护的天然湿地之一。

(三)自然特征白龟湖湿地公园是广东省最大的天然低海拔湖泊之一,出入白龟湖湿地公园需要船,面积约为5000亩。

岸线长达30公里,有数个独立的小岛,围绕湖畔和岛屿生长着丰富的动植物,植物有荷花、象草、四季蔷薇、竹林等;动物有水鸟、鲤鱼、鲢鱼、虾、蟹等。

景区内沼泽、湖泊和江河等不同湿地类型共同构成了现代广东省天然湿地的特色。

二、发展模式(一)经济模式湿地公园经济模式主要是旅游经济和湿地生态经济。

湿地公园通过湿地旅游来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同时,湿地公园还充当了一种湿地生态经济的演绎者,这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显现出极大的成果。

(二)组织模式白龟湖湿地公园的组织模式是“公司经营+政府监管”模式。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模式,由私人投资和现代管理技术主导,同时政府通过立法监管以保证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三、运营与管理(一)管理人员与管理体系白龟湖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是湿地管理处机构,该机构属于惠阳区人民政府。

除了机构本身的建设,还有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他们从事着区域管理和生态保护工作。

(二)发展规划目前,白龟湖湿地公园正在积极推进一项名为“美好湿地公园”的发展规划,该计划旨在推动该公园的开发并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白龟湖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白龟湖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

白龟湖保护与利用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白龟湖位于中国的四川省巴中市,是一片纯净的天然湖泊。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白龟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研究者。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白龟湖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

因此,我们进行了白龟湖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旨在寻找解决方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2. 调研内容2.1 湖水污染白龟湖水质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威胁。

我们发现,湖岸周围的农田使用了大量的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径流进入湖泊,污染了湖水。

此外,大量游客涌入湖区,有些人在湖中投放垃圾,进一步加剧了湖水的污染。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农田管理,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湖区的巡逻和管理,禁止在湖中投放垃圾。

2.2 生态破坏白龟湖周围的山地森林遭受了过度砍伐的威胁。

我们亲眼目睹了许多树木被砍伐和山体滑坡的情景。

这不仅对湖泊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还加大了泥沙淤积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为了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我们建议加强对周边森林的保护,限制过度砍伐和违法的滥伐行为,并推动植树造林活动,恢复湖泊周围的自然生态。

2.3 旅游开发白龟湖作为旅游景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发现湖岸周围建设了大量的酒店、商场和娱乐设施,导致水域利用率低、景观受损。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开发,我们建议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规划,保留湖区的自然景观;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3. 政策建议基于我们的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以促进白龟湖的保护与利用。

1. 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定期监测湖水质量,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建立湖区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2. 强化森林保护,制定限制砍伐和滥伐的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森林恢复和植树造林;3. 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合理控制旅游规模,注重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4. 加强政策协调和跨部门合作,形成多部门共同管理白龟湖的合力,解决分散管理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在湿地公园调研工作总结

在湿地公园调研工作总结

在湿地公园调研工作总结
近日,我有幸参与了湿地公园的调研工作,对该公园的环境、生态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在此,我将对这次调研工作进行总结,分享一些我所得到的观察和体会。

首先,湿地公园的环境十分优美,清澈的湖水、茂密的湿地植被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让人流连忘返。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非常稳定,各种植物和动物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

这充分体现了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和管理。

其次,湿地公园的管理工作也值得肯定。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公园管理部门对湿地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加强巡逻和监测,有效地防止了非法捕捞、破坏湿地植被和动物的行为。

此外,公园管理部门还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和科普宣传活动,提高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然而,我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湿地公园的游客服务设施相对简陋,缺乏便利设施和娱乐设施,影响了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此外,湿地公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还有待加强,很多人对湿地公园的存在和意义并不了解,导致游客数量相对较少。

综上所述,湿地公园的调研工作让我对湿地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看到了湿地公园在生态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成绩和不足。

我相信,只要公园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湿地公园一定能够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希望我所得到的调研结果能够对湿地公园的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浅谈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浅谈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景观设计
浅谈 白龟 湖 国家湿地公 园景观设计
冯 蕊 陈科铭
性 的植物为主 。植 物以乔 、 灌、 草、 藤, 配置成 复层混交植物 群落 , 利于湿地 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 , 保 持生态 系统 的稳定 与平衡 。 乔木如垂柳 、 栾树 、 香樟 、 等; 灌木如海桐 、 黄杨等 ; 草本 如狗尾草 、 野菊 、 蒲公 英等 ; 藤本 如美丽悬 钩子 、 多花蔷薇 等。 这些植物都具 有较强 的适应性 , 能在 比较贫瘠 的土壤条 件下 , 迅速生长 , 形成植 物群落 , 达到保持水土 , 恢复湿地 自 然生 态 环 境 的 目的 。 3科普宣教区植物景观设计 科普宣教 区是进行普及科学知识 、宣传环保 意识的主 要 区域 。 该区包括湿地 功能展示 区、 湿地宣教区和湿地植物 园三部分 。 3 . 1 湿 地 功 能展 示 园 该 区是游客在公园中体验湿地功能的区域。植物选择 时以抗性强 , 对水体有净化作用的乡土树种为主 , 可 以向游 客展示湿地植物进化水 体的功能 。 植 物配置选用岸边喜水植物 , 以及挺水 、 浮水 、 沉水植 物形成从 陆地到水 中的复层植物群落 。如岸边喜 水植 物可 选用垂柳 、 水杉 、 等; 挺水植物可选用芦 苇 、 慈菇等 ; 浮水植 物可选用浮萍 、 满 江红等 ; 沉水植物可选用黑藻 、 金鱼藻等。 3 . 2湿 地 宣教 区 该 区是游客进入公园后体验 的第一个功能区 ,所 以植 物 配 置上 以观 赏 价 值 较 高 的植 物 为 主 ,营 造 成 一个 鸟语 花 香的游 园 , 使游人 置身其 中真切的感 受到大 自然的美丽。 内 设科普宣教 中心 、 观鸟屋和观两栖动物廊 。 该 区域植物配置 , 选用观赏价值高的乔 、 灌、 草、 藤 进行 群落配置 。如乔木可选用春天开花 的玉兰 、 迎春 ; 夏天开 白 花 的 女贞 ; 秋 天 开 花而 且 具 有 花 香 的 桂花 、 秋 天 叶 色 变 黄 的 银杏、 栾树等、 秋天叶色变红 的盐肤木 、 漆树等 。 同时选用一 些常绿乔 木如罗汉松 、 雪松、 油松 等 ; 灌木如 红叶石楠 、 海 桐、 山麻杆 ; 草本如 飞燕草 、 百 日草 、 葱兰 ; 藤本 如络石 、 紫 藤、 爬 山虎等。 3 . 3湿 地 植 物 园 结合不 同植物资源的生态 习性及观赏特色 ,将本 区分 为芳香园 、 药用 园 、 湿生园和湿地花境 , 不同分 区依据植 物 的种类及游赏需要规划不同的植物配置策略。 3 . 3 . 1 芳香 园 该 园是观赏具有芳香性植物 的专类园。植物配置 以选 用具有芳香 的植物为主。 如乔木香樟 、 桂花等 ; 灌木如海桐 、 腊梅等 ; 草本如葱 兰、 薄荷等 ; 藤本如多花蔷薇 、 金银花等 。 3 . 3 . 2 药用 园 该 园是展示具有药用价值植物 的专类园。植 物配置 以 选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 物为 主。 如牛膝 、 枸杞 、 银杏夏枯草 、 益母 草、 金银 花、 菊花 、 杜仲等。 来自3 . 3 . 3 湿 生 园

王伟0白龟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王伟0白龟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白龟湖湿地公园区域的划分
(1)核心区:根据保护对象在保护区的分布状况和生态环境现状,将自然保护区的中心部, 即沙河入库口至花山以西部分保护区划为核心区,面积1706hm2,占保护区面积的25.85%。 核心区四至边界为:西至鲁山县界,东至花山与赵庄连线西700m处,北界与保护区边界相距 300-600m,南界与保护区边界相距300-900m,具体边界以核心边界转点连线为界。 (2)缓冲区:面积771hm2,占保护区面积的11.68%,呈带状分布于核心区外围,带宽300 -900m,缓冲区边界由核心、保护区边界以及与之相邻的实验区边界共同构成。具体边界以 相应边界转点坐标连线为界。
保护湿地的有效措施
环保局袁主任所讲的九条措施:
1、湿地生态修复,设三个区,在沙河、澎河和应河建人工湿地,保障流入白龟山水库的水安全。 2、生态补偿机制,为三个区分配任务、确定目标,对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即能够保障水质达标的 单位奖励,对不能顺利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处罚。 3、在上游尧山,由于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也越来越多,附近的农家乐及旅馆和饭店造成很大污 染。为了保障旅游业的发展就在上游做了生态修复,先把水预处理之后,达到标准了再排放。
2.水分条件 湿地在蓄水,涵养地下水,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 3.物质生产与大气组分
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够吸收大
量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
实习期间的所见所闻
袁主任和余老师的讲解
湿地栏杆以及护栏
湿地公园的警示标志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的芦苇荡
湿芦苇群落、水烛(蒲草)群落、莲群落、蔗草、莎草群落、眼子菜群落、浮 萍、紫背浮萍群落、黑藻群落、菹草、茨藻群落、野菱群落等。

湖公园调查报告

湖公园调查报告

湖公园调查报告篇一: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白龟湖湿地公园考察报告院别: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环境设计姓名:刘璐颖学号: 161413150指导教师:陈玉兴XX年 11 月 05 日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161413150刘璐颖一、场地设计总述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1、建筑物、构筑物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

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程系统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在场地景观营造中,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

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二、平西湖概况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距市中心9公里,东经112°50′至113°15′及北纬33°40′至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

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平西湖坝长公里,高米,顶宽6米。

散落在荡漾碧波中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组成有名的白龟沙洲。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白龟湖湿地公园调研报告一、引言湿地是自然界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对于维护水环境、净化空气、调控气候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而其中一部分湿地被筹建为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深入了解白龟湖湿地公园的运营管理情况、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市民对湿地公园的需求,为湿地公园的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发放问卷并对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三、湿地公园简介白龟湖湿地公园位于某市郊区,占地面积约1000亩,是一个集湖泊、湿地、森林等多种生态环境为一体的公园。

公园内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湿地植被、鸟类等生物资源,是市区居民绿色休闲的首选之地。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1. 公园运营管理情况调研发现,白龟湖湿地公园的运营管理较为规范,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公园的保洁、绿化、安全等工作。

公园的道路清洁、绿化养护的情况较好,游客的评价也较为正面。

2. 生态环境状况实地考察显示,湿地公园的湖泊水质较为清澈,湿地植被茂盛,动植物种类丰富。

特别是冬季,白龟湖湿地成为众多鸟类的越冬地,吸引了大量鸟类爱好者前来观鸟。

然而,也有部分游客对于湖泊水质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

3. 市民对湿地公园的需求调查发现,市民对湿地公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亲近自然、锻炼身体等方面。

市民希望公园增设更多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举办更多的生态教育活动和湖滨音乐会等文化活动。

五、改进建议1. 加强湖泊水质保护:增加水质监测频次,及时处理湖泊污染问题,加强公众对水质保护的宣传教育。

2. 丰富公园功能:增设更多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满足市民群众的不同需求。

举办更多生态教育活动、文艺演出等,提升公园的文化内涵。

3. 强化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湿地植被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龟湖湿地公园考察
报告
院别: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环境设计
*名:***
学号: ********* 指导教师:***
2015年 11 月 05 日
平西湖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161413150刘璐颖一、场地设计总述
场地设计从广义的所指对象来看指对基地内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进行设计;从工作内容上看,
场地设计可以看做是包括用地选择,项
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建筑物,交通,绿
化,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布局及交通,绿
化和工程设施等方面的设计活动。

场地的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通常是核心要素,对场地起控制作用。

2、交通系统
道路、停车场、广场等构成交通系统。

主要解决场地内个组成部分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

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3、工程系统
指工程管线及工程设施、工程构筑物。

4、绿化
在场地景观营造中,植物是及其重要的元素。

首先是生态所要求的,二是环境品质即景观性所要求的——使环境充满生机和美感。

5、环境设施
①公共系统设施(标识、休息、游乐、卫生、交通、照明、商业等)
②景观系统设施(景观小品、雕塑、植物景观灯)
二、平西湖概况
白龟山水库景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心市区西南约6公里处的白龟山水库,是一座碧波浩淼的人工湖泊,既有湖的秀姿,又有海的气魄,取名"平西湖",是人们游憩览胜之所。

(一)地理位置分析
平西湖,又名“白龟山水库”,
位于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沙河本
干上,大坝位于平顶山市西南郊,
距市中心9公里,东经112°50′
至113°15′及北纬33°40′至
33°50′之间,因拦河坝和顺河坝
(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
名。

上游有昭平台水库,控制区间
流域面积1380平方公里。

白龟山水库,因拦河坝和顺河坝(副坝)相接处有一白龟山而得名。

(二)自然状况分析
平西湖坝长1.64公里,高23.6米,顶宽6米。

散落在荡漾碧波中的十几座沙洲,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时沉时浮,闪现灿灿银光,
组成有名的白龟沙洲。

北岸绿荫丛中掩映着工人疗养院,沿湖而建,各式建筑依山临水,风格迥异,颇具水乡风味。

(三)自然资源分析
平西湖周围环境绿化面积
大,湖内鱼类品种繁多,根据
2004年对白龟山水库渔获物的
统计分析及生物学鉴定,发现白
龟山水库现有鱼类27种,另外
平西湖也是平顶山市内最大的湿地公园,内有植物及动物种类繁多,就有很大的考察调研意义。

(四)主要景点分析
南岸的宋寨村,是清代文学家、《歧路灯》作者李绿园的故里。

村旁的鱼陵山上,有大小墓葬70余座,为战国、西汉古墓群。

水库西北的滍阳(包括库区部分)为古应国故城,城西门外的滍阳岭,是西周应国贵族墓地。

平顶山“鹰城”的称号也是由此得来的。

(五)场地分布范围分析
景观区自东向西有水湾公
园、东留村旧村改造商业街、凤
凰山水上乐园、紫金山水湾度假
区、水上船文化博物园、中心区
湖滨公园、湿地候鸟生态园、鱼
米之乡观光园、应国墓保护公园
等十个风景旅游区;还有连接香山寺、城区、平西湖的四条南北向绿化生态廊道及道路景观带。

同时市区及周边还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如鲁山的石人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郏县的三苏坟,叶县的叶公祠,汝州的风穴寺,舞钢的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建设现代化滨水生态旅游城市提供了得天独厚得条件。

三、景观功能划分
平西湖规划在强调功能
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的同
时,还注重对自然景观的利用
和人文景观的塑造。

新城区生
态景观可用“一轴两片三点两
横四纵”来概括。

一轴指香山
寺、中心公园、中心广场、白龟沙洲景观轴;两片指北部香山寺和南部平西湖风景区;三点指东部森林公园、中心公园、西部休闲公园;两横指北边道路防护林景观带和南边临水湖滨生态休闲景观带;四纵是指南北向的生态廊道。

新区风景旅游区主要包括香山寺风景区、平西湖风景区和新城区风景区。

(一)景观水体
场地及周围环境水系分布:一定规模的水体如河流、湖泊、溪水、池塘等一般均可成为环境构成中的积极因素,不仅极大地丰富基地景观,而且有利于改善基地生态环境条件。

平西湖周围的水景主
要分为人造水景和自然水
景,其中人造水景的内容居
多,人造水景中的景观有大
型旱地喷泉,景观桥,人造
湖和人造溪流等。

大面积的
水面视野开阔、坦荡,有衬托驳岸和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

当水面不大,但水面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水面仍可作倒影岸边景物的作用,以扩大和丰富空间。

水景具有将不同的园林空间、景点连接起来产生整体感的作用,将水具有能将不同平面形状和大小的水面统一在一个整体环境之中的能力。

无论是动态的水还是静态的水,都能因共同具备水景的特征而产生整体的统一。

喷泉、跌水等动态水景因其变化的形态和声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吸引游人的视线。

在设计中除了要处理好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外,还要考虑它们所处的位置。

应将水景放在空间的中心或视线的焦点上,或容易被人发现和观赏的地方。

(二)景观植物
平西湖的景观植物在平西湖周边有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
1、观赏及造景作用,起到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和装饰周围景观的作用。

2、保护和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

3、影响游人情绪,增强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三)地形地貌
地形是基地的形态基础。

基础的坡度情况,即地势走向变化的情况,坡度的大小等是基地形态的基本特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设计。

(四)景观道路铺装
道路分类,根据在风景区内所起的作用不同,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①主干路
主干路指在风景区中结合自然景观的旅游游览路线,一般从风景区入口通向整个景区的各个主景区、广场、公共建筑、观景点、服务功能区、管理区,形成整个景区
的骨架和环路,组成引导游览的
主干路线,风景区内主干路的等
级一般较高,宽度在7~20m之
间。

②次干路
次干路是主干路的辅助道
路,成支架状连接风景区内各景点,车辆可以单向通过,承担风景区内游览、生产管理和运输产生的交通。

道路宽度一般为主干路的一半左右,线形指标比主干路要低。

③园路
园路是风景区道路系统的末梢,一般为供游人休息、散步、游览的通幽小径。

可通达风景区内各个角落,是到广场、景点的捷径,园路的宽度一般在1.0~2.0m之间,多选用简洁、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或者条砖层铺或用水泥仿塑各类仿生预制板块,并用材料组合以表现其光彩与质感。

园路的功能除了提供行人交通之外,他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为风景区增添了情趣,形成了独有的景观特色,在交通上是主干路和次干路的重要补充。

四、生态功能分析
(一)气候
场地布局应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建筑物采用大片分散,小片集中的布置方式适应了平顶山的气候特点。

场地布局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建筑物布局应考虑到广场、活动场地、庭院等室外活动的区域的朝阳或背阴的需要,考虑到夏季通风路线的形成。

平顶山市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

因此,平西湖的设计中常采用四季常青的植物作为设计中常用的植物种类。

(二)水库湿地
平西湖系白龟山水库湿地位于
白龟山水库大坝以上沙河流域,自然
保护区总面积66平方千米,周围积
聚了众多鸟类和水生陆生动物,这样
的湿地景观给平西湖制造了一个很好的自然湿地公园环境。

种类繁多的生物群也为公园的湿地景观增添了许多生机和乐趣。

五、总结分析
平西湖附近景色优
美,一年四季皆有景赏,
植物种类多样,水景动静
相结合,交通便利,沁水
性设计合理,增加人与自
然的融合性,是一个放松
休闲的好去处。

但是仍有不足,要园林中座椅摆放较少,供人们休息的地方不多;景区距离湖水过近,在很大程度上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开发的很多地方水体是封闭状态,长时间静置容易造成水体富养化,造成水草横生,水体污染;水体景观过多采用旱地,在很大程度让增加了水体的蒸发量,造成水资源的流失。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