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上册《卖白菜》教案

合集下载

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

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

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卖白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卖白菜》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拟写故事梗概,熟知故事内容,理清故事的主要情节;2、通过找出或补写出故事中母亲“流泪”的细节,把握故事中塑造的母亲形象;3、了解、学习、掌握莫言在《卖白菜》中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难点:1、通过找出或补写“流泪”的细节,把握故事中塑造的母亲的形象;2、了解、学习、掌握莫言在《卖白菜》中讲故事的基本技巧。

教学过程:一、初步引入故事同学们,说到莫言你会想到?是的,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作了一篇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在演讲的结尾,他这样讲道:“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奖。

”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莫言《卖白菜》的故事。

(板书课题:卖白菜)二、读故事、写梗概、理情节莫言自我评价说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那么,莫言在《卖白菜》这篇文章里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课前已经布置了同学们预习,现在请一位同学们来读一读他的故事梗概。

预设:1967年冬天,母亲因为家庭贫困,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卖掉家中仅剩的三颗白菜。

“我”在集上因为多算了买白菜老太太一毛钱,结果白菜被退回。

母亲因为“我”的不诚实留下了眼泪。

学生复述故事时,注重评价。

评价标准:完整、准确、简明、流畅。

三、读故事、寻技巧、凸形象刚刚同学们在故事梗概中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因为我多算一毛钱。

那么,我为什么要多算老太太一毛钱呢?预设:老太太买白菜时的行为让我感到厌恶。

追问:具体从哪里可以看出来?【ppt显示】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下来。

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卖白菜教案范文

卖白菜教案范文

卖白菜教案范文
教案名称:卖白菜
教学目标:
1.了解白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2.学习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前赚钱的意识。

教学内容:
1.白菜的种类和产地。

2.白菜的保存方法和营养价值。

3.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教学准备:
1.准备白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卖白菜的模拟环境。

3.准备卖白菜的实际场景。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白菜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白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

第二步:讲解
1.介绍白菜的种类和产地。

2.讲解白菜的保存方法和营养价值。

3.探讨卖白菜的方式和技巧。

第三步:实践
1.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模拟环境中实际体验卖白菜的过程。

2.学生可以自行决定卖白菜的价格和销售方式。

3.学生可以与同学进行竞争,看谁能卖出更多的白菜。

第四步:总结
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卖白菜的经验和教训。

2.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3.教师给予学生肯定和建议。

教学延伸:。

有关卖白菜教案4篇

有关卖白菜教案4篇

If you are doing your best,you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failur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有关卖白菜教案4篇卖白菜教案篇1《卖白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2.精读课文,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品味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语文学习方法介绍:精读和略读。

【教学难点】抓住矛盾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浏览全文,梳理课文思路。

教师指导学生浏览全文,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给课文划分层次,大致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__的高潮和结局是放在一起写的,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作重点点拨和指导。

一、解题一段辛酸的往事,几番痛苦的回忆,“糠菜半年粮”的时代虽然远去,但是想起心头的往事至今依然让“我”沉痛。

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

《卖白菜》是莫言忆旧系列作品中的一篇。

二、作家作品莫言(1956—)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县人。

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金发婴儿》和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等。

其中《红高粱》获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金熊奖”。

他的小说创作不拘一格,不泥成规。

他认为:“伟大的作品毫无疑问是伟大灵魂的独特的陌生的运动轨迹的纪录,由于诡计的奇异,作家的灵魂烛光就照亮了未被别的烛光照亮过的黑暗”(莫言《天马行空》)。

这,反映了他的美学追求。

三、语文学习方法:精读和略读所谓精读,就是仔细认真地读,精心研读文本,目的在于求深求通,对读物作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

古人对精读有过专门的阐述:“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卖白菜教案(含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卖白菜教案《卖白菜》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生字词,能够熟读课文;2.简要了解莫言及其作品;3.划分文章段落,明确小说要素;4.初步体会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划分段落,明确小说要素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文章主题教学方法:朗读,引导,探究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知道我国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谁吗?(莫言)是的,是莫言。

在你们映像中,他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儒雅,有文化,有身份有地位,甚至是有钱的。

)你或许无法想象,就是这样一个如今我们看起来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也曾为了三棵白菜而哭泣。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课《卖白菜》,让我们一起走进莫言曾经那疼痛的岁月,领悟母亲教给我们的人生真谛。

二、预习课文,初识生字1.给同学们10分钟时间读课文,读出声音;2.注意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根据注释标注出来;3.标好段落三、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亦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

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

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2013年担任网络文学大学名誉校长。

2016年12月,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11月,莫言获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同年12月,凭借作品《天下太平》,获“2017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的短篇小说奖。

莫言因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

据不完全统计,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经被翻译成40种语言。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

《卖白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分组表演等形式,能够深入探讨故事中的主题思想;3.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能够充分感受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否深刻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能否充分表现表演任务中人物性格特征。

四、教学方法1.解说讲授法;2.课堂讨论法;3.分组表演法;4.自主阅读法。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教师以“买菜”为话题,进行自由谈论,调动学生注意力。

2. 教学环节(40分钟)(1)故事情节的理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画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故事情节;2.学生听取教师简要介绍后,通过问题提问法,进一步理解故事情节。

(2)人物性格特征的掌握(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全面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内分析,进行讨论和总结。

(3)主题思想的深入探讨(10分钟)1.教师以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探究故事中的主题思想;2.学生结合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进行讨论和总结。

(4)分组表演(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表演任务;2.表演内容要求:能够充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传递主题思想。

3. 总结和巩固(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点拨,帮助学生强化掌握教学重难点;2.学生通过课堂自主阅读,进一步体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六、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分组表演等);2.学生的小组讨论质量;3.学生自主阅读、文学素养的提高。

七、教学反思针对难点环节,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和点拨,提高学生的理解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需要多方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学素养的提高。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

卖白菜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的历史和特点引发学生对白菜种植和销售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介绍白菜的起源和种植历史讲解白菜的品种和特点探讨白菜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1.3 教学活动:展示白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菜的特点分享白菜的历史和种植故事邀请专家讲解白菜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介绍第二章:白菜种植技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的种植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2.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的播种时间和地点选择介绍白菜的种植步骤和注意事项探讨白菜的病虫害防治方法2.3 教学活动:观看白菜种植的视频教程进行白菜种植的实地操作演示分组讨论白菜种植的注意事项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第三章:白菜销售策略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的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培养学生制定销售策略的能力3.2 教学内容:分析白菜市场的供需情况介绍白菜的销售渠道和促销方法探讨白菜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策略3.3 教学活动:调查白菜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渠道小组合作制定一份白菜销售计划第四章:白菜营销活动策划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营销活动的策划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4.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营销活动的策划流程和关键要素介绍白菜营销活动的形式和创意方法探讨白菜营销活动的实施和评估方法4.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策划一份创新的白菜营销活动进行白菜营销活动的模拟实施和评估第五章:白菜营销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2 教学内容:分析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讲解白菜营销的关键要素和成功因素探讨白菜营销的挑战和未来发展5.3 教学活动:展示白菜营销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小组合作分析白菜营销的成功因素和挑战进行白菜营销的未来发展趋势讨论第六章:白菜销售渠道探索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销售的不同渠道及其特点培养学生选择和利用销售渠道的能力6.2 教学内容:介绍传统的白菜销售渠道,如批发市场、菜市场探讨现代的白菜销售渠道,如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分析不同销售渠道的优势和劣势6.3 教学活动:调查和分享不同销售渠道的案例和经验分析不同销售渠道对白菜销售的影响因素小组合作制定适合当地白菜销售的渠道策略第七章:白菜品牌建设与推广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白菜品牌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进行品牌推广的策略制定能力7.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和步骤介绍白菜品牌推广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探讨白菜品牌形象塑造和价值传播的策略7.3 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策划白菜品牌的推广活动进行白菜品牌的模拟推广和效果评估第八章:白菜销售数据分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白菜销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基于数据做出销售决策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数据的收集途径和工具探讨白菜销售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和意义8.3 教学活动:学习使用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如Excel、Google表格小组合作收集和分析本地白菜销售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销售策略的建议第九章:白菜销售谈判技巧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白菜销售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进行销售谈判的能力9.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谈判的重要性和原则介绍白菜销售谈判的技巧和策略探讨白菜销售谈判中的沟通和协商技巧9.3 教学活动:学习销售谈判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进行模拟销售谈判的角色扮演第十章:白菜销售伦理与客户服务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白菜销售中的伦理原则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讲解白菜销售中的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探讨白菜销售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和售后服务10.3 教学活动:学习销售伦理和客户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案例小组合作制定客户服务策略和售后服务流程进行模拟销售场景的角色扮演,实践销售伦理和客户服务技巧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课程导入:重点关注学生对白菜的历史和特点的兴趣引导,以及白菜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的探讨。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

《卖白菜》教案设计(原创)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故事背景介绍讲解《卖白菜》的故事背景,介绍作者及作品相关情况。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1.2 故事梗概概括性地讲述《卖白菜》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强调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为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做铺垫。

第二章:故事情节分析2.1 情节梳理详细讲解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变化。

2.2 情节解读对故事中的重要情节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后的意义。

分析故事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主要人物介绍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之间的relationships 和互动。

3.2 人物心理解读讲解人物在故事中的心理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人物行为的动机。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主题提炼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主题,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开放式讨论。

4.2 主题拓展将故事中的主题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思考故事对现实的意义。

布置相关的写作或讨论作业,让学生深入探讨故事主题。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故事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点。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或电影,让学生进行延伸阅读和观看。

第六章:文学技巧分析6.1 写作手法分析故事中使用的写作手法,如叙述视角、叙述节奏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写作手法来表现人物和主题。

6.2 修辞手法讲解故事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引导学生理解修辞手法对故事表达效果的作用。

第七章:文化背景探讨7.1 时代背景讲解故事所处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卖白菜 教案

卖白菜 教案

卖白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白菜的特点、生长环境、种植技巧等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农业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到白菜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白菜种子、土壤、花盆/花床、喷壶、放大镜等。

2. 学具准备:PPT、视频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呈现白菜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白菜,让学生谈谈对白菜的认识和了解。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白菜的特点、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对白菜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实践操作(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同学分别拿到土壤、花盆和白菜种子。

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土壤倒入花盆中,然后种植白菜种子,并轻轻浇水。

同时,老师提醒学生注意培养观察能力,观察白菜的生长情况。

4. 观察记录(10分钟)学生观察种植的白菜,使用放大镜观察白菜的叶片、根部等细节,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5. 分享交流(15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所观察的白菜情况,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体会。

6. 总结归纳(5分钟)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整个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归纳白菜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利用白菜资源。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白菜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记录,学生对白菜的生长过程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同时,通过分享交流和总结归纳,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白菜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他们对农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六、延伸拓展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蔬菜的种植过程和技巧,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培养农业科学素养。

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根据实践操作和观察记录结果,写一份观察报告,包括白菜的生长情况、观察到的特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入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

童年是伴随着歌声、伴随着阳光的。

然而,著名作家莫言的童年记忆却是“黑暗、恐怖和饥饿”,以及那一次终身难忘的经历——卖白菜。

二、阅读文章,整体感知(一)温故知新: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解析:环境、情节、人物形象2.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什么?解析:交代社会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小说的人物描写有哪些?解析: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二)旧知新用:1.阅读小说,划出小说情节发展各阶段。

解析:开端(第1—9自然段):年关已近,为贫困所迫的母亲下决心卖掉原本要留着过年包饺子的那三棵白菜。

发展(第10—26自然段):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的过程。

结局(第27—31自然段):因为我多要了买主的一毛钱,白菜被退回,母亲流泪了,这眼泪让我终身难忘。

2.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里?解析:70年代极度贫穷的农村,将近年关的时候。

3.小说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解析:母亲是一个善良、坚强、诚信的人。

三、研读文章,把握人物形象(一)阅读小说开端部分并思考:1.“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①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解析: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②这段描写刻画了母亲什么样的心理变化?解析:犹豫不决——苦着脸、心事重重、时而揭开、掀动、时而拉开、扒拉无可奈何——叹息、瞥一眼、锁定、端详痛下决心——终于下了决心③小说极力描写母亲下决心卖白菜时的心理变化,有何作用?解析:表现母亲家庭的极度贫困、窘迫,衬托母亲的坚强。

2.为什么我会为母亲卖白菜的决定而哭?解析:①因为那三棵白菜原是准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②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

3.“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为什么这里要详细地列出白菜的数字?解析:表现我对白菜的珍惜之情。

(二)阅读小说发展部分并思考:1.“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然后她就颠着小脚,乍着两只胳膊,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

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但还没有断利索,有几绺筋皮联络着。

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①母亲对我的打骂和我的哭泣表现了什么?解析:表现了这几棵白菜在我、在母亲甚至在整个家庭中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家里唯一可以变卖的东西了。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贫困。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白菜在母亲心目中的分量?解析:颠着小脚、小心翼翼、十分匆忙、抱2.“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

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

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

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

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①这段文字刻画了一个非常挑剔的老太太形象。

②小说为何要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解析:写这个挑剔的老太太,一是衬托了母亲的善良;二是推动情节的发展:激起我对老太太的“恶感”,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埋下伏笔。

3.“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叠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母亲也一张张地点数着。

”“一张张地数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解析:表现了极度贫困中的人们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三)阅读结尾部分并思考.1.母亲为什么流泪?从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解析:母亲是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所以流下了眼泪。

这里可以折射出母亲诚信的高贵品质。

2.小说开头部分写道:“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那时的母亲面对困境,一筹莫展,却为什么不流泪?解析:这体现了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无论如何贫困,她都能挺过去。

3.母亲“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里包含了哪些复杂的情感?解析:责备、失望、伤心、痛心、期待。

4.我为什么终生难忘母亲的眼泪?解析:坚强的母亲因为我不诚信的行为而第一次流了泪,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也让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促使我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始终坚持奉行诚信。

四、拓展思考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

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该文章转自[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0904/88274.asp【简评】莫言的文字朴实,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文中讲述了特殊年代里农民生活的艰辛与酸楚,但坚强的脊梁却支撑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母亲高尚的人格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时至今日仍然刻骨铭心。

《卖白菜》读报设计李燕《语文报·初二版》转载了莫言的《卖白菜》,重读莫言的《卖白菜》,再次被深深触动。

在那个饥饿的时代,在那个贫穷的时代,白菜饺子是怎样的一种奢望。

我们也许根本没想到过白菜饺子有什么好吃,但它却曾经在一个12岁的眼里是最好的吃的东西。

小说的情节虽然很简单,语言也很朴素,但当我再读到文章最后时也已是泪眼婆娑了。

相信大家读后,也会像作者一样心中沉痛不已。

【思想内容导读】除去浮华写本真《卖白菜》这篇小说不是对现在生活的精细的描摩,也不是对未曾经历过的历史的大胆虚构,而是聚焦于一段那段非常特殊的岁月,这段日子对作者本人来说记忆尚存,它不算是眼下,又尚未滑入久远的过去。

对于这段往事,作者是以一种孩子的真切和成人的冷静态度,些微的温情,把改革前或初期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本真自然的呈现给我们的。

一、真实的历史莫言的《卖白菜》,开篇就把背景交代得清清楚楚,是“1967年冬天”,一个任何中国成年人都知道是什么时代的时代:贫穷、饥饿……。

莫言写的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象那个装白菜的“结满了霜花的腊条篓子”一样,真实得不敢肆意想象,不许魔幻,只能是本真的再现现实。

二、真实的生活《卖白菜》小说语言平实、干净,故事也真实简单得要命。

故事里有一个家,但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家,家里似乎只有“我”和母亲相依为命,一同侍侯地里的白菜,一同去卖菜。

眼看就快过年了,无比激动的盼望之情在“我”心里已贮藏很久了。

但母亲为了换钱不顾我的哭闹依然决定卖掉最后的三颗白菜。

这个决定尽管残酷但也真实的反映了“我”家的生活境况。

集市上,遇到一个挑剔的孤寡老太太来买白菜,当“我”见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很是伤心和气恼,最后“我”赌气多算了她一毛钱。

小说中的“我”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但这却源于“我”对那棵小白菜的特殊感情和老太太苛刻的举动。

等我放学回到家,已经卖掉的白菜又回到了家,母亲“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最后母亲哭了,小说的结尾是这样一句话,“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读着这篇小说,仿佛在想象中真实的体验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年代的北方农村,那彻骨的冷,和彻骨的穷。

三、真实的情感不舍情:从播种的那一刻起,那颗小白菜就和作者结下了不解之情。

它的弱小让无知的作者给它施了很多肥料,幸亏,它在母亲的抢救下,它活了过来。

它就象是作者看着长大的孩子。

作者说:“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如今,它就要成为别人桌上的佳肴了。

所有的期望都在这一刻化为泡影,失望、不解、疑惑、不敢相信……作者对它充满了回忆,充满了喜爱,充满了不舍。

自责情:刺骨的寒冷使作者将小白菜跌落在地,无论无意还是有意,这都是不应该的。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看着母亲那因过度劳累和艰难生活而再也伸不直的背,作者也只能流泪了。

“我”的自责之情相信所有人都能够体会。

懊悔情:这次悔恨让“我”至今想起仍沉痛不已。

本是心头肉的小白菜,却被人指责;本就瘦弱的小白菜,却被剥了又剥;本来诚实善良的母亲,却被人怀疑。

这都是一个买菜老老太太的所作所为。

“我”心中的愤怒之火暗暗燃起。

你既如此,我又何必诚信呢?再加之生活的贫穷,算钱时给她多算了一毛。

不料此事被揭穿,母亲这次哭了。

母亲的诚信被“我”摧毁了,她彻底感到悲伤,“我”的内心更是无限的懊悔【学点指津】本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技巧,下面我们只择其中最突出的两个方面来作一下探讨和学习。

一、细节助推波澜细节凝聚情感作文必须重视细节,如果不善于捕捉细节并合理利用的话,那么我们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单薄。

可能无力承载浓厚的情感,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更谈不上去感动别人。

《卖白菜》这篇文章多处运用了细节描写。

文章开头“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

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这个细节描写可见母亲是在无计可施、万般无奈的时候做出了要卖掉最后三颗白菜的决定的。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

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透过此处描写,我们看到了倔强母亲慈爱的一面。

“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老太太”的撕扯那棵小白菜的同时作者也感觉是在撕扯自己的心似的,这个细节为下文多算她一毛钱埋下了“厌恨”的种子。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这两行泪水也深深地烙在了作者的心底。

二、巧设冲突彰显性格《卖白菜》这篇文章处处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就是在这些冲突中塑造了一个虽然生活在贫困交加的时代,但依然坚强、慈爱、倔强和信守诚信的伟大母亲的形象。

文章开头在决定是否卖这最后的三颗白菜的时候,母亲内心是很矛盾,母亲何尝不想留下它们过年,但家里实在是穷啊。

为了不让“我”哭,她恼怒地喝斥我,用“凛冽的声音”教训我,但是看到“我”手上的冻疮时,又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强调”对我说话,从“我”和母亲的对话中看出了她既有倔强的一面也有慈爱的一面。

在集市上,“我”和那个个挑剔的孤寡老太太来之间的语言冲突是最激烈的了,看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我”的心中的愤怒之火暗暗燃起,作者在算钱时给她多算了一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