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七里峡游记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作者:史清茂姜照勇王成武曹锋来源:《当代旅游》2019年第02期摘要:四川旺苍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峡峡谷发育于志留系下统小河坝组,主要岩性为绿灰色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夹生物灰岩薄层或透镜体。
其中七里峡峡谷奥陶系上统宝塔组灰岩,发育龟裂纹构造,俗称龙背石。
该组岩性及厚度比较稳定,龟裂纹特征清楚,易于识别,俗称龙背石。
其特征独特,纹理清晰,美观奇妙,在地层中较少发育,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和地质科学价值。
关键词:米仓山;七里峡;龙背石;旅游价值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旺苍县境内,总面积23400公顷,为中国南北自然分界线——秦岭至大巴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区始建于1997年,2006年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米仓山——大巴山山脉西段南坡,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境的东北部,嘉陵江支流东河的源头地带。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2°29′-32°41′,东经106°24′-106°39′。
在行政区域上,包括鼓城乡北部的鼓城、金竹、跃进、关口等4个村和檬子乡的柏杨、店坪2个村。
四川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其内部森林密布,种类众多,自然生态环境独特奇异,包含小龙潭、七里峡等典型地质资源。
周边地区的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包括历史遗迹、宗教文化遗迹、红军文化遗迹和民俗文化传统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是观光、休闲、度假、科学考察、领略独特民俗风情的绝佳去处。
一、地质背景米仓山中多数山体为圆锥状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峰丛地貌景观,站在山体南麓北望,一列列酷似囤围般的山峰高耸入云。
米仓山的峰丛看上去与广西、贵州一带的类似,但峰丛多发育在山脉之上,而贵州、广西的峰丛则主要生长在盆地之中。
构成米仓山岩层主体的是花岗岩、变质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
米仓山主峰光雾山海拔2507m,峰体浑圆,这是花岗岩球状风化、寒冻风化的综合结果。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是一处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和地质意义。
一、旅游价值1. 独特的地貌景观:七里峡龙背石地处漫长的山水画卷中,被滚滚流水雕刻着深深的峡谷,峡谷两侧是耸立的峭壁和陡峭的悬崖,高低错落、堆砌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在七里峡中,龙背石像是一个巨大的龙脊,屹立不倒,巨大的石壁展开来,龙背石山体绵长,拔地而起,更显得磅礴恢弘。
静立在龙背石之下,仿佛进入巨龙怀抱之中,成为一种非常特别的景观体验。
2. 历史文化内涵:七里峡龙背石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还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龙背石上有着大量的石刻和浮雕,有民间传说,也有历史文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隶书刻成的“七里峡”三个大字。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古老的遗址、碑刻和寺庙,如温泉寺、龟峰寺、锦屏关等,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都展现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3. 生态环境优美:七里峡龙背石地区坐落于长江上游上游,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四季分明。
青山碧水、鸟语花香,山中溪流纵横,瀑布飞溅,让人沉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
二、地质意义1. 地质结构特别:龙背石属于青脊红层,由灰色、黄色的沉积物构成,平均地层厚度在50米左右。
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地表上形成了一道高大的石壁,长达5000多米,宽度在12至28米之间,高出地面超过百米。
2. 地质景观独特:龙背石是一处典型的峡谷地貌,龙背石的地质地貌独特,是国内外石景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被誉为“天然奇观,石质标本,神奇之境”。
3. 地质文化价值:龙背石是华夏文明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百年文化和地质遗产的结合。
它不仅是一处地质奇观,更是稠州、巴蜀文化的代表之一,其灵秀、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万物生灵,都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结合。
总之,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和地质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了解地质知识,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人文的博大精深。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是一道天然奇观,又称"龙背岩",由于其石壁如龙背而得名。
它位于旺苍县的七里峡,与芙蓉峡、三峡并称四川三大峡谷,是四川旅游的重要景点之
一。
龙背石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丽的自然景观
龙背石的石峰形态千姿百态,独具匠心。
它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构成了一幅壮观、
神秘的自然画卷。
在峡谷中漫步,人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沉醉在独特
的自然景观中。
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龙背石是千百年来自然地形与历史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
据考证,龙背石的形成与地
壳运动、海洋沉降、巨浪侵蚀等地质现象有关,它见证了亿万年的地质历史。
同时,这里
还留下了许多以前的文化遗迹,如汉代道路遗址、明代烽火台、清代宝塔等,历史文化底
蕴深厚。
三、独特的地质意义
龙背石具有独特的地质结构和地质过程,是研究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重要实验场。
它
的形成涉及到古地壳构造、堆积作用、火山岩浆活动、地表风化和水侵蚀等多种地质过程,是研究地球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矿产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
总之,旺苍七里峡龙背石作为四川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既有着自然景观的美丽,又
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质意义,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性和科学研究价值。
七里峡黑龙洞作文

七里峡黑龙洞作文端午回家的路上,我们一行六人,一路欢声笑语,也不知道怎么,就聊到了我们每次都要经过,听别人说了很多次却从未去过的秘境——黑龙洞。
相传在很久以前,洞中住着条黑龙,有一天,黑龙得道升天,留下了这个空空的溶洞,人们为了祈求黑龙能够庇佑自己,便修了庙来祭拜,并把黑龙尊称为“黑龙爷”,黑龙洞就此诞生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番商量之后,邱老师说:“等收假回来的那个星期,咱们一起去吧!”我们十分愉快的答应了。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周末,周六一大早,我就被着急的敲门声从睡梦中叫醒,老余来叫我们几个“起床困难户”起床了。
虽然很想再在床上赖一会,但一想到就连我们学校的“睡仙”——老余,都起来了,还被他叫醒,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便挣扎着起了床。
目测外面的光线,大概五点吧,平时的这个点大家都还在睡,所以,清早的校园显得格外安静!几番收拾和呐喊,我们在太阳出来之前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出发了。
因为修路的缘故,车子很颠簸,到了镇上,吃过早饭,又再次踏上征途。
从赵川到十里坪,我们大概走了半小时,而传说中的圣地就位于十里坪境内。
终于,我们就快到了。
车子在一座桥的一头转个弯开进了一条乡间小路上,由于路两边杂草丛生,让原本看起来本就不宽的小路显得更加狭窄。
自从进入这条小路,车子就一直在不停地拐弯,我们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感慨:真是曲径通幽啊!车子在小路上行进着,两边的青山默默地看着我们,只有山间的小溪和林中的鸟儿在动听的唱歌,就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
不知道转了多少弯后,我们终于到了山脚下。
停稳车子,带上装备,我们已经迫不及待了。
老余兴奋地冲在最前面,邱老师虽已年过半百,但走起路来如同流星赶月,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慢。
我走在最后,边走边拍照片,为的是当时间流逝,让记忆依旧得以保存。
上山的道路并不平坦,只有一小段是人工修建的台阶,其余都是山路。
从山脚到山顶,约莫有二里路,我们走走停停,用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爬到目的地。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是一处以七里峡唯一的一块龙背石为标志的旅游胜地,它具有
独特的旅游价值和地质意义。
从旅游价值方面来看,七里峡龙背石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七里峡是
一条险峻而幽美的山谷,河水激荡在两岸,形成了壮观的峡谷风光。
而龙背石则是山谷的
一大特色,其独特的形状和壮观的规模使得它成为七里峡的地标,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
来观赏。
游客们可以在观赏龙背石的欣赏到周围的自然景观,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
丽。
七里峡龙背石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七里峡曾是古代的游牧民族居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老的文化遗迹。
游客们
可以在观赏景观的一窥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
这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弘
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旅游价值之外,七里峡龙背石还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地质学家的研究发现,七
里峡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是一处典型的构造地质景观。
龙背石是由白垩纪的石灰岩经过
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的,它既是地质构造的产物,也是地质演化的见证。
这对于研究地球
的演变过程、探索地质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和地质意义。
它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丰
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同时也为研究地球的演变过程、探索地质成
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地质景观,也是一处备受游客关注的旅游景点。
龙背石是指岩层中长岭状的地形,与鹤峰石林、千佛岩、张家界等旅游胜地齐名,其旅游价值和地质意义不容小觑。
一、旅游价值:1、独特景观:龙背石独具特色的岩石地貌,形态各异,挺拔而狭长,状如巨龙蜿蜒而上,让人惊叹不已。
2、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内设施齐全,风景秀美,游客可以在景区内游览,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色,远离喧嚣,在这里度过一个轻松的假期。
3、探险: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复杂,也为各种探险活动提供了机会,如攀岩、漂流等,极具挑战性。
4、文化交流:旺苍七里峡龙背石自然风光与特色文化相结合,游客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体验当地的风俗习惯。
二、地质意义:1、龙背石的形成:在四川旺苍七里峡,中扬子地区落山盆地南缘山脉与中条山之间的花岗质顶底界面上,由于不同的生命力和环境条件,使得顶底岩体在侵入固化期呈不同状态,从而在侵入和侵入固化过程中,形成长岭状地形,即龙背石。
因此龙背石也被称为生命力之石。
2、地质研究价值:旺苍七里峡龙背石记录了地球发生过的一些重要的地质事件,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它的形成和演化是关于板块构造演化等地球科学的重要证据。
3、保护与开发:龙背石的保护是对地球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
但也要合理开发利用,使之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更好地服务于地球科学研究和旅游业发展。
旺苍七里峡龙背石既有旅游价值,又有地质意义,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尊重、保护和合理利用它,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到这一独特的地质景观,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苍王峡游记

苍王峡游记春暖咋寒,朝阳初升。
我们一行人从旺苍县城出发,乘车沿河而上,行进两小时就来到了万山乡的地界。
山势陡峭,公路在峡谷中蜿蜒,两边的峭壁垂直悬挂,壁上留下常年因雨水流逝的痕迹,显现出黄褐相间的斑斓,与悬挂在崖顶的绿色植被相应成趣,增添了山林的原始与古朴。
柏油公路蜿蜒盘旋在绿山重岭之间,站在山脚仰望,红白相间的公路栏杆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偶尔能听见头上汽车的轰鸣,相遇时,居然要在十多分钟后。
山林的生灵被汽车的马达惊扰,一只锦鸡突然落在车前三四米处,那艳丽的色彩让人眼睛为之一亮,长长的尾羽瞬间消失在丛林之中。
来到了苍王峡景点接待处。
视野开阔,真有“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山峦环抱着一个小小的盆地,一座两层楼的景点接待中心映入眼睑,白色的墙壁,青色的沟瓦,大气的玻璃门窗,造就了苍王峡峡顶的一颗“明珠”。
接待中心的正前方,一座五米见高的仓颉雕像高高直立,树皮裹身,长发披散,炯炯有神的双目透出智慧的神色,简洁的介绍让身为旺苍人的我,倍感孤陋寡闻。
接待中心左前方是一个人工草坪,也许这里的春天来得迟的缘故,枯黄的小草厚厚地平铺在那里,犹如厚厚的棉被,又似软弱的地毯。
走进草坪,软软的,一阵莎莎莎莎的脚步声让人心存温情。
躺下,肆无忌惮,让整个身心沉浸于草丛中。
眯虚着眼,望着蓝天白云,全身轻飘飘的,神情悠然,身体似乎缓缓上升,犹如躺在白云上一般。
身子被什么碰了一下,猛然回神,原来是打滚的同伴滚过来了。
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让我意识到什么,夺过相机一看,忍俊不禁。
几乎都是四仰八叉,有的居然躺在了他人的脚下;有的头顶着头,手托着手;有的脚蹬着人家的脸,真是一幅百俊图!我们顺着人工修筑的水泥路拾级而上,来到了接待中心的右后边。
顺着山势,应着溪流,人工打造的梯级溪流一直延伸到山脚。
抬眼上望,四十多米高的悬崖矗立眼前,山顶两座紧靠的山形成一个狭窄的山谷,挤出一道白色的清泉,从绿色植被中倾泻而下。
碰着半壁上的岩石,水花四溅,犹如撒下的珍珠。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

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及地质意义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是一处融合了旅游价值与地质意义的独特景点,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境内,是一处自然地质奇观,也是一处非常适合旅游观光的风景名胜区。
龙背石景区是由七里峡、悬空寺、鬃狮山、小遗海等景点组成,其中的龙背石更是该景区的招牌景点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的旅游价值和地质意义。
我们来谈一谈龙背石的旅游价值。
龙背石景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秦巴山脉,是一处以“雄、奇、险、峻”著称的自然景观。
龙背石景区山峦重叠,峡谷纵横,悬崖峭壁,蔚为壮观。
其中的龙背石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它是一块巨大的石板,形似龙背,长150米,宽30米,厚10米,呈现出一种龙脊高耸的形态。
龙背石周围山峦叠翠,瀑布飞流,景色如诗如画,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特别是在日出或日落时分,阳光照射在龙背石上,更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留连往返。
龙背石还有着深厚的地质意义。
龙背石是由花岗岩构成的,花岗岩在地质学上属于火成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之一。
而七里峡是一条幽深的峡谷,峡谷中的岩壁悬崖险峻,河水湍急激流,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结果。
龙背石形成于冰川时代,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裂隙和岩石风化剥蚀的结果。
正是因为这些地质构造运动的结果,才造就了如今壮美的龙背石景观。
龙背石可以作为地质学者和地质爱好者的研究对象,对于地质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以上的旅游价值和地质意义之外,四川旺苍七里峡龙背石还具有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环境。
龙背石景区周围绿树成荫,花草丛生,还分布着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
这里生长着松树、竹子、桃花、杜鹃等多种植物,还分布着猴子、狍子、山羊等多种野生动物。
所以,龙背石景区不仅可以让游客领略自然的壮美风光,还可以让游客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
在旅游服务方面,龙背石景区也极为完善。
景区内配有停车场、观景台、环境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还有各种餐饮、住宿和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广师83.5级旺苍同学会38人于8月7日早上8点从红军城出发,乘坐8两豪华小车,沿着东河迤逦而上,8辆小车如8只甲虫在崎岖蜿蜒的山谷中爬行,不一会儿眼前便出现了“群山万壑赴东河,天门中断楚江开”的奇景。
放眼望去群山叠翠、千回百转、云蒸霞蔚、烟雾缭绕,似有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车队行驶期间,似穿梭于画廊之中。
一路上巨幅宣传画格外醒目,洪灾洗劫的痕迹随处可见。
沿途经过英萃,国华、蒙子、鼓城四镇,同窗好友戏言我们是一天行程最多、速度最快的游者。
半天游了英国、蒙古两个国家。
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别具风光的鼓城。
北京城的“古”在于它的胡同,西安古城的“古”在于它的城墙,阆中古城的“古”在于它的院落,而鼓城的“古”和昭化古城的“古”有异曲同工,虽古朴典雅、美丽精工,可惜现代人为的因素多了点。
“米仓山自然风景区”的巨大牌坊矗立面前。
进入景区那百折千回,车程再半小时便到了景区,
陡峭盘桓的旅游公路就让人瞠目,可谓千崖万转路不定,百步九折萦岩峦。
车程十多分钟就真正进入景区了。
这里只有一个很小的停车场,“七里峡”三字刻在一米多高的花岗石上,显得小气了点。
踏上人工石级,顿感两山簇拥,茂竹修林,阴翳避日,古木参天,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林间到处留下了参差斑驳的倩影。
虽是七月流火,但穿行期中。
顿感惠风和畅,清风徐来,格外凉爽。
沿着峡谷,傍着崖壁,一路上泉水泠泠作响,夏蝉啾啾和鸣,巨大的万籁交响乐在这里举行。
沿途数不清的大小瀑布更是让人流连忘返,目不暇给,惊险叫绝。
最让人注目的属玉女泉了,其实她只不过是在二十多米高的岩上泻下的一股不大的山泉。
由于长期的冲噬,水出口处形成一个大约直径一米多的不封闭的洞穴,那名字非人的想象力丰富是难以挂上钩的。
一路上景点很多,整个游程需四个多小时才到的了鼓山,我们游程不及三分之一,由于时近正午,天气酷热,我们不能流觞曲水,尽游者之乐,只得悻悻返回。
返回途中我们观赏了“夫妻树”。
其实是两根相距三米左右根部相连的不知名的两颗长在大石上的树。
再沿着石级直下500米便到了端公潭了,这里倒值得一看,四围的崖壁簇拥着一个巨大的水潭,人处其中,才真正懂得井底之蛙的含义,仰望苍穹,巨大的瀑布从百多米高的崖上飞泻而下,犹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湍瀑布争喧豗,冰崖转石万壑雷,气势够宏伟的了。
这时才真正明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走出景区,豁然开朗。
来到游人中心午餐。
最富特色的属“蒙子鱼”了,吃在嘴里滑滑的,嫩嫩的,好一个“爽”字了得!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
接待中心小憩后已经四点多了。
我们穿过广场便进入了“小龙潭”风景区,脚踏石级,倚着崖壁,这里杨柳夹堤,曲径通幽。
山泉作伴,百鸟同行,别有一番风味。
二十分多钟就到了尽头,仰望: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巨瀑飞泻、飞湍似箭、猛浪若奔,似龙吟熊咆、狮吼虎啸,煞是壮观。
留影眷念无穷尽,迷水倚石忽也暝。
天色将晚,该上归途了。
七里峡确实是一个好去处,尤其是“围城”中的人理想去处。
一切是纯天然的,全是大自然的伟力,真正的天造地设。
“剑门天下雄”在于他的名气,“峨眉天下秀”少不了道观、古刹的点缀,“青城天下幽”离不开亭台楼阁、水榭歌台的映衬,而七里峡才真正的体现了“幽、静、奇、自然”,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沿途没有其他景区的嘈杂喧嚣,更没有坐商行贾恼人的推销、叫卖。
置身其中,物我两忘,一切都交给了大自然。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极视听之娱,静者,心也!羡长江之无穷,渺沧海之一粟,金钱美女、名利纷争、昙花一现,人就要虚怀若谷、有容乃大、心如止水、幸哉乐也!
二零一零年八月八日于白中
<p align=right>蒲茂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