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第三章%20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1]

合集下载

工程测量第3章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工程测量第3章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步骤和方法
收集资料
收集工程项目的相关 资料,包括工程规模、 地理环境、施工要求 等。
确定布网方案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 和要求,确定合适的 布网方案,包括控制 点的位置、密度、精 度等。
实地踏勘
对选定的控制点进行 实地踏勘,了解地形、 地物、交通等情况, 以便于施工和后期维 护。
控制点测量
数据整理与校核
02
数据转换与处理
03
数据可视化与分析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校 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将观测数据转换为统一坐标系下 的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 如平差计算等。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图像等 形式进行可视化,并进行相关分 析。
控制网的精度分析与评定
精度指标
01
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如点位中误差、相对
按照规定的测量方法 和精度要求,对控制 点进行测量,获取准 确的地理坐标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包括平差计 算、精度评定等,以 确保控制网的精度和 可靠性。
02
工程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投 影
坐标系及其分类
地理坐标系
以地球赤道面为基准,用于描 述地球上点的位置,通常采用
经纬度表示。
兰勃特投影
将椭球面上的点按照一定的数学公式 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常用于大比例 尺地图制作。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将地球表面的一部分投影到平面上的 方法,常用于全球范围的海图制作。
墨卡托投影
将地球表面全部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常用于航海和航空导航图制作。
坐标系的转换与联测
坐标系转换
将不同坐标系下的点进行坐标转换,以便统一使用某个坐标 系进行测量和计算。

工程测量学:第 3 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工程测量学:第 3 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x、y方向的2平移 方向的2 2平移、1绕Z旋转 平移、 2平移、1旋转、1缩放 平移、 旋转、 3在x、y、z方向平移,1 方向平移, 绕z旋转 3平移、1旋转、1缩放 平移、 旋转、 3平移、3绕x、y、z旋转 平移、 3平移、3旋转、1缩放 平移、 旋转、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若将全部网点的坐标作为未知数, 若将全部网点的坐标作为未知数,则表现为观测值和坐标 值之间的联系不固定, 值之间的联系不固定,这将产生平差线性模型的图像矩阵 A的秩亏。法方程矩阵N将出现秩亏 的秩亏。法方程矩阵N
d = u − r ,u为坐标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观测了基线向量,需要三个平移, 观测了基线向量,需要三个平移,三个旋 转,一个缩放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精度准则
总体精度、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未知数函数的精度、 总体精度、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未知数函数的精度、 主分量、 主分量、准则矩阵
观测了水平方向,需要X 观测了水平方向,需要X、Y方向两个 平移,一个绕Z轴的旋转, 平移,一个绕Z轴的旋转,一个缩放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观测了边长和天顶角或边长和水平方向或边长、 观测了边长和天顶角或边长和水平方向或边长、天顶角 以及水平方向,需要X 以及水平方向,需要X、Y、Z方向三个平移,一个绕Z轴 方向三个平移,一个绕Z 的旋转 在同一铅直面内,从天 在同一铅直面内, 顶方向与倾斜视线之间 的夹角, 的夹角,称为天顶角
S1

2011工程测量习题解析

2011工程测量习题解析

工程测量学习题第一章工程测量学概述1、土木工程建设分为几个阶段,在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

1)规划设计阶段主要是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2)施工建设阶段按照设计要求在实地准确地标定建(构)筑物各部分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作为施工和安装的依据3)竣工后运营管理阶段竣工测量以及为监视工程安全状况的变形监测与维修养护等测量工作。

2、工程测量研究对象及特点是什么?研究对象:建筑工程和机器设备特点:工程测量作用性强,研究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

3、工程测量的任务。

\为各种服务对象提供测绘保障,满足他们所提出的各种要求4、工程测量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动力:大型特种精密工程方向:精密工程测量第二章工程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1、在工程建设中各个阶段使用地形图的区别。

规划设计阶段主要采用小比例尺地形图,如1:1万及以上,满足工程初步设计要求;施工建设阶段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如1:2000,提供详细的点位坐标;竣工阶段根据工程要求主要内容详测比例尺大些,次要内容简测相应比例尺小些。

2、给定一个测区范围,要求测绘该地区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请给出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方案、作业过程等。

1)项目概述:项目来源,内容,目的2)测区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3)执行标准和文件:法律法规等4)主要技术指标:坐标系统,比例尺等5)技术设计书编写6)控制测量7)野外数据采集8)地形图的编辑,整饰与输出9)质量检查与验收10)编写技术总结,提交相关资料3、水深地形图和陆地地形图的区别,深度基准的概念及确定。

如何设计测深线。

水深地形图是从水深来描述水下地面点的竖向位置陆地地形图是从高程来描述水下地面点的竖向位置深度基准面试水深计算的起算面。

从1956年开始我国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在内河及湖泊采用最低水位,平均低水位或设计水位等作为深度基准面。

测深断面线的方向一般与河流主流或者岸线垂直,在河道转弯处,可布设成扇形。

测深断面线一般规定在图上每隔1-2cm布设一条,测深点的间距一般在图上为0.6-0.8cm4、竣工测量的目的1)在新建或扩建的工程中,为了检验设计的正确性,阐明工程竣工的最终成果2)为工程扩建或者改建提供依据3)为满足新建工程建成投产后进行生产管理和变形观测的需要。

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

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

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工程项目都会使用到工程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是一个用于地形测量和工程建筑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水利工程和交通工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如何优化工程控制网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工程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减少测量成本,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好的保障,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文将介绍工程控制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分析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一种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二、工程控制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工程控制网是用于工程测量和建筑的一种基础设施,由一系列控制点构成,主要用于测量和定位工程项目的各个部分。

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网可以提供精确的水平和垂直控制,以确保工程施工的精度和准确度。

同时,工程控制网也是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用于地图制图、地形测量、环境监测等方面。

三、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复杂化,对工程控制网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传统的工程控制网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控制点过于密集、控制点分布不均匀、控制点传递效率低等。

这些问题导致工程测量成本高、效率低,无法满足现代工程项目的需求。

因此,需要对工程控制网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精度和效率,降低测量成本。

目前,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四、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GPS(全球定位系统)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两种现代化的测量技术,它们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基于GPS和GIS技术的工程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点选取和布设在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控制点的选取和布设。

传统的控制点布设是靠人工判断和摸索,容易出现偏差和误差。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控制网布设及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一、控制网的布设⑴制网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案A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遵循下列原则:首级控制网的布设,因地适宜,且适当考虑发展,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时,同时考虑联测方案。

首级控制网的等级,应根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确定。

B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在满足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不大于2.5cm/km的要求下,做下列选择:小测区或有特殊精度要求的控制网,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在已有平面控制网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坐标系统C平控制网形式:根据桥梁跨越宽度、地形条件,可布设如下形式:选择控制点要求:尽可能使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提高桥轴线精度。

或将桥轴线的两个端点纳入网内,间接求算桥轴线长度。

交会角不致太大或太小(图形刚强),地质条件稳定,视野开阔, 便于交会墩位。

控制点要埋设标石,刻有“十”字的金属中心标志。

当兼作高程控制点使用时,中心顶部应为半球状。

控制网基线精度:高于桥轴线精度2~3倍根据已知条件以及经济因素,采用导线布置控制网,等级为四级。

精密导线的布置形状平面控制测量中精度导线的布置形状一般为:直伸形,曲折形, 闭合环形和主副导线环形等。

三角大地四边双大地四边三角⑵控制网布设应考虑的因素布设控制网时,可利用桥址地形图,拟定布网方案,并仔细研究桥梁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设计图及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踏勘选点。

点位布设满足以下要求:①图形应简单②控制网的边长一般在0.5~1.5倍河宽的范围内变动。

③使桥轴线与控制网紧密联系。

④所有控制点不应位于淹没地区和土壤松软地区,尽量避开施工区、堆料区及受交通干扰区。

便于观测和保存二、现场测量控制现场放线时候要注意复测,放完线通过拉距离及换人测量等避免出错,而且还要通过下面所述的控制现场测量成果精度。

工程测量学授课教本资料精

工程测量学授课教本资料精

第十二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测量(5 学时)
教学内容
§12.1 概述 §12.2 大型工业厂区的控制和施工测量和施工测量 §12.3 市政工程测量 §12.4 高层和高耸建筑物测量 §12.5 文物和古建筑测量
教学重点 高层和高耸建筑物测量
第十三章 地下工程测量(6 学时)
教学内容
§13.1 地下工程的种类、特点及对测量的要求 §13.2 隧道贯通误差预计 §13.3 地面和地下控制测量 §13.4 联系测量 §13.5 陀螺经纬仪及定向测量 §13.6 隧道施工与竣工测量
每次课布置习题和思考题供学生复习时参考,进行两次课间实习。
《工程测量学》教案
课程名称
工程测量学
授课专业
测绘工程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 )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
课程教学
二、教案编写说明 1、 因在准备本课程的 PPT 时,内容做得比较充分、详细,基本上包含本课程在课堂上要
讲授的全部内容,故 PPT 的片子可作为本教案的参考。 2、本教案的要点主要包括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对本课程的课堂教学起指导作用。 3、本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并布置习题和作业(分 3 次上交,作为平时成绩),
第二章 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与信息管理 (3 学时)
教学内容
§2.1 工程勘测设计阶段测量工作 §2.2 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 §2.3 工程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 §2.4 工程建设中的测量信息管理
教学重点 工程建设三阶段中的测量工作,测量信息管理。
第三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5 学时)

3_%E7%AC%AC%E4%B8%89%E7%AB%A0%20%E5%B7%A5%E7%A8%8B%E6%8E%A7%E5%88%B6%E7%BD%91%E5%B8%83%E8%AE%BE%E7%9

3_%E7%AC%AC%E4%B8%89%E7%AB%A0%20%E5%B7%A5%E7%A8%8B%E6%8E%A7%E5%88%B6%E7%BD%91%E5%B8%83%E8%AE%BE%E7%9

2007-5-9
5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按网形分: 三角网 导线网 混合网 方格网
2007-5-9
6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按施测方法划分: 测角网 测边网 边角网 GPS网
2007-5-9
7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按坐标系和基准划分: 附合网(约束网) 独立网 经典自由网 自由网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5.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准则
λ λ
m ax m in
1
λmax λmin min
2007-5-9
24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二、 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 三、 未知数函数的精度 四、 主分量 五、 准则矩阵
2007-5-9
25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3.3.1.2 可靠性准则
2007-5-9
15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3.2.1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
(1)约束网:具有多余的已知数据。 (2)最小约束网(经典自由网):只有必要的已 知数据。 (3)无约束网(自由网):无必要的已知数据。
2007-5-9
16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表3-1 各种工程控制网的基准秩亏和基准参数
第三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2007-5-9
1
第三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
工程控制网的作用和分类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典型工程控制网 控制点的埋石与标志 控制测量内外业一体化
重点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2007-5-9 2

注册测绘师-综合-第三章第2节-工程控制网建立

注册测绘师-综合-第三章第2节-工程控制网建立

第2节工程控制网建立大纲要求:工程控制网的设计重点:工程控制网的坐标系选择、工程控制网的施测方法、《工程测量规范》知识点一:工程控制网的分类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三维控制测量;按照用途,工程控制网可分为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安装控制网和变形监测网。

(1)按照网点性质,可分为一维网(水准网、高程控制网)、二维网(平面控制网)、三维网;(2)按照网形,可分为三角网、导线网、混合网、方格网等;(3)按照施测方法,可分为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等;(4)按照坐标系和基准,可分为附合网(约束网)、独立网、经典自由网、自由网等;(5)按照其他标准,还可分为首级网、加密网、特殊网、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桥梁控制网、建筑方格网)等。

知识点二:工程控制网的特点测图控制网精度取决测图比例尺。

1.隧道控制网的点位布设要保证隧道两端都有控制点;2.桥梁控制网要求纵向精度高干其他方向精度;3.投影面的选择应满足“控制点坐标反算的两点间长度与实地两点间长度之差应尽可能小”;隧道控制网的投影面一般选在贯通平面上,或选在放样精度要求最高的平面上;知识点三:工程控制网建立过程(了解)工程控制网建立过程如下:(1)设计。

(2)选点埋石。

(3)观测。

(4)平差计算。

知识点四:工程控制网设计步骤工程控制网的设计步骤如下:(1)根据控制网建立目的、要求和控制范围,经过图上规划和野外踏勘,确定控制网的图形和参考基准(起算数据);(2)根据测量仪器条件,拟定观测方法和观测值先验精度;(3)根据观测所需的人力、物力,预算控制网建设成本;(4)根据控制网图形和观测值先验精度,估算控制网成果精度,改进布设方案;(5)根据需要,进行控制网优化设计。

知识点五:工程控制网的坐标系选择在满足工程精度的前提下,工程控制网一般采用国家统一的3°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题)当不能满足工程对高斯投影长度变形的要求(通常不大于2.5 cm/km)时,可以自定义中央子午线和投影基准面,建立任意带的独立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但应与国家坐标系衔接,建立双向的坐标转换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3.2 模拟法优化设计
2.基于可靠性的模拟优化设计法 要点和步骤: 1)网的初始方案应对所有可能观测的边和方 向进行全测,是一个“肥网”或“密网”。 2)观测值之间的精度相差不要太大,边角间 的精度应基本匹配。 3)观测精度应选取仪器所能达到的最高精 度,使优化时有降低的余地。
2007-5-9 46
2007-5-9 26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提高实现质量的办法 • 对网进行第二次独立观测(复测) • 布网时事先考虑用独立的附加观测值来 控制网的结构(较常用)
2007-5-9
27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内部可靠性 内部可靠性是假设控制网中只有一个观测 值 li 包含粗差 ∇ li 且观测值粗差主要由某种系统 性影响或点的变动所引起的假设情况下导出的。
⎡ ⎤ ∇ xi = Qxx AT P ⎢∇ 0li ⎥ ⎢ 0 ⎥ ⎣ ⎦
0
∇xi = QXX aiT pi ∇ 0li
2007-5-9 33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3.3.1.3 灵敏度准则
对变形监测网,定义为在给显著水平α 0和检验功效 β0 下,周期平差结果统计检验时,能发现位移向量的下界值。灵 敏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对于不同的变形向量具有不同的下界 值。 一般将变形向量用表示其大小的模 a 和表示其方向的单位 向量 g 来表示,即
2007-5-9 10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3.1.3 测图控制网 作用:控制测量误差的累积; 保证图上内容的精度均匀; 相邻图幅正确拼接。
2007-5-9
11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3.1.4 施工控制网
三角、边角网 导线网 建筑方格网 GPS网 GPS网与地面网相结合的混合网
2007-5-9
l ' = l + ∇l
2007-5-9 28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vi = −(QVV P)ii ∇li = −ri∇li
ri 为矩阵 (QVV P)主对角线上的元素
r = Σ ri = n − u = tr (Qvv P )
i −1 n
2007-5-9
29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p
i =1
2007-5-9
n
i
= min
36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 即用观测值的权的总和最小作为费用准则。据统 计,网的测量费用于网的计算费用相比,后者不到 8%。通过优化设计,增加微不足道的设计计算费 用,可显著降低测量费用。 • 不难理解,精度愈高,观测值的权愈大,则建网费 用愈高;同样,多余观测数愈多,网的可靠性提 高,也要以增加费用为代价。
2007-5-9
35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3.3.1.4 费用准则
• 控制网的费用一般包括用于设计、造标埋石、交通运输、仪 器设备购置、观测、计算、检查等各项费用。 • 网的设计有两个原则: 最大原则(费用一定,网的质量最好) 最小原则(质量满足要求,费用最小) • 建网费用常用观测值权的函数来度量,如
特点: • 通常是一种微型边角网,边长从几米至一百多米 • 整个网由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基本图形组成 • 精度要求很高,其测量精度有时要达到计量级
2007-5-9
15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3.2.1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
(1)约束网:具有多余的已知数据。 (2)最小约束网(经典自由网):只有必要的已 知数据。 (3)无约束网(自由网):无必要的已知数据。
2007-5-9 31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4)对于独立网来说,观测值的内部可靠性是与基 准的位置无关的不变量。 5)一个好的控制网,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应大 于0.3。
2007-5-9
32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外部可靠性 未被发现的模型误差对于点位坐标或其函数的 影响具有更大意义。对于观测值中只含一个粗差 的情形,未被发现的粗差 ∇ o li 对未知数向量的影 响可表为
2007-5-9
16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表3-1 各种工程控制网的基准秩亏和基准参数
2007-5-9
17
3.2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3.2.2 工程控制网基准的建立方法
测图控制网多为约束网,总是选国家或城市 坐标系(含平面和高程)下的已知点坐标为 其基准。
2007-5-9
18
3.1.5 变形监测网
要点: • 变形监测网由参考点和目标点组成; • 变形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的选取原则; • 对变形监测网应作同时顾及精度、可靠性、 灵敏度以及费用进行监测网的优化设计; • 对变形监测网都要进行重复观测。
2007-5-9 14源自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3.1.6 安装测量控制网
d =|| d || ⋅ g = ag
灵敏度用 a 来度量,它与单位向量 g (又称形式向量)有关。 愈小,灵敏度愈高。 a
2007-5-9 34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 在变形监测网设计中,除考虑精度、可靠性和费用 等准则外,要求所布设的网对需要监测的变形向量 具有尽可能高的灵敏度。
• 灵敏度实质上是特殊方向上的网点精度的反映,网 的灵敏度愈高,所要求的观测值的精度也愈高。
tr ( Σ x x ) = ∑ λ ii ⇒ m in
i =1
u
4.平均精度准则
σ
x
1 = tr ( Σ xx ) u
23
2007-5-9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5.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准则
λ λ
m ax m in

1
λmax − λmin ⇒ min
2007-5-9
24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ri
为观测值 li 的多余观测分量,定义为观测值
的内部可靠性。
ri 反映控制网发现观测值 li 中粗差的能力。 ri 愈大,通过统计检验,能发现该观测值中粗差
的下界值 ∇ 0 l i愈小;
2007-5-9
30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多余观测分量的特点: 1)0 ≤ ri ≤ 1。 2)观测值的内部可靠性与其精度成反比。 对于一个确定的网和设计方案,观测值的精 度愈高,则其可靠性愈低,愈不可靠;观测值的 精度愈低,愈可靠。 3)多余观测数愈大,网的可靠性愈高,建网费用也 愈高。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精度准则 可靠性准则 灵敏度准则 费用准则
2007-5-9
19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3.3.1.1 精度准则
一、总体精度准则
∑xx = [ s1s2
⎡λ1 ⎢ λ 2 ⎢ su ] ⎢ ⎢ ⎣
⎤ ⎥ ⎥ ⎥ ⎥ λu ⎦
T ⎡s1 ⎤ ⎢ T⎥ ⎢s2 ⎥ ⎢ ⎥ ⎢ ⎥ T ⎢su ⎥ ⎣ ⎦
二、 点位精度和相对点位精度 三、 未知数函数的精度 四、 主分量 五、 准则矩阵
2007-5-9
25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3.3.1.2 可靠性准则
定义: 控制网发现(或探测)观测值粗差的能力 (称内部可靠性)和抵抗观测值粗差对平差结果 影响的能力(称外部可靠性)。 作用: 可靠性准则可以提供衡量控制网内部观测值 相互控制、检核的量化数值和可能出现但不能被 发现的最大模型误差值。
12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特点: 1) 控制的范围较小,控制点的密度较大,精 度要求较高; 2) 使用频繁; 3) 受施工干扰大; 4) 控制网的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一致; 5) 投影面与工程的平均高程面一致; 6) 有时分两级布网,次级网可能比首级网的 精度高。
2007-5-9 13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2007-5-9
8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按其他标准划分: 首级网 加密网 特殊网 专用网(如隧道控制网、建筑方格网、 桥梁控制网等)
2007-5-9
9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二、作用 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 测量误差积累的作用。 三、建网步骤(略) 遵循大地测量学的原理,如: 要有坐标系和基准 要构成网 要逐级布设等。
第三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2007-5-9
1
第三章 工程控制网布设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内容
工程控制网的作用和分类 工程控制网的基准和建立方法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典型工程控制网 控制点的埋石与标志 控制测量内外业一体化
重点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2007-5-9 2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2007-5-9
37
3.3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
2007-5-9
38
3.4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 优化设计的任务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方法 模拟法优化设计
2007-5-9
39
3.4.1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分类
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一般分为四类,各类设计 的含义列于下表:
2007-5-9
47
“现代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 CODAPS 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 人工生成一个观测方案文件: 网名·FA2, 自动生成平差所需的观测值文件: 网名·IN2 平差计算: 根据精度和可靠性指标得到优化设计方案。
2007-5-9
48
3.5 典型工程控制网
隧道(洞)洞外GPS平面控制网布设示意图
3.1.1 测量控制网的分类 全球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
2007-5-9
3
3.1 工程控制网的分类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