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和大师作品共31页
服装设计大师们的经典设计

服装设计大师们的经典设计 Alexander McQueen的骷髅。被用在了伞,丝巾,手拿包,衣服,鞋……各种地方的经典图案。 Saint Laurent的le smoking jacket。YSL本人成名之作,也是摄影师Helmut Newton的经典之作,吸烟装成功的模糊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界限。 Chanel的tweed suit,斜纹花呢套装。每年都能换着花样的翻出来重做几套,在Chanel的纪录片里,做斜纹花呢的工艺一定是要一位Chanel指定的年近古稀的手工艺人手工制作,老佛爷会亲自拜访对方。 Chanel条纹衫。没错条纹衫也是Coco发明的,不算是发明,因为本来是海军的制服,被她带到了日常穿着中。 Chanel小黑裙。小黑裙这个概念也是Coco本人提出来的。 Christian Dior的new look,将妇女从二战后的劳动服装彻底解放为充满女人味的裙装另外还有他提出的裙型的概念,i型裙a型裙y型裙。(lady dior戴妃包也算经典) Givenchy的小黑裙,在蒂凡尼的早餐中被赫本穿出名的小黑裙。不愧是穷到用白衬衫胚布做出一整个系列的神人啊 Alexis Maibille披风衣 Balenciaga的各种廓形外套。现在都流行茧形大衣,很少有人知道以一个机车包文明各大名媛网红圈的Balenciaga最开始是以各种对廓形的改造和诠释闻名的。 Vionnet的bias-cut。斜裁工艺的创始人。 Balmain的军装夹克。包括2012/13 fall那些勾引了无数人的钉珠款夹克,其实都万变不离其宗。MJ生前也很喜欢穿。 Philippe Plein的皮夹克。因为一件有施华洛世奇装饰的骷髅头图案夹克而受到了世人注意。 Jean Paul Gautier的束腰。差点忘了...可惜现在没有成衣系列了,不染应该是很值得收藏的。 Lanvin的裙子。一做就是一百多年。 Oscar de la Renta的礼服。几乎已成名媛明星的红毯战衣。 Elie Sabb的礼服。以色列设计师,每次走秀都会成为微博营销号转发热点。 Mugler的这件战服。Thierry Mugler擅长拿服装的结构说事儿,这件大家自己感受下就好了。 Etro的paisley花纹设计。 Paco Rabanne的“金缕玉衣”,上个世纪60-70年代他做了这样的一系列服装,在当时完全是很前卫的代表了。 Celine的性冷淡设计。想了想Celine出了鲶鱼包小箱子笑脸包好像没什么经典,但说起性冷淡,它自称第二的话,muji都不敢称第一。
服装设计与大师作品

裙的设计很有意思,在黑 色的统领下以斜裁的百褶 定型薄料形成一个无形的 聚焦点。利用斜裁后褶裥 长度的递变性营造一种节 奏美。可以从一起一伏规 律化的光影反射中一窥 “旋转设计法”之妙用。
将整个布局看做为以硕花 花蕊为圆心的一个偏心放 射形状。不单累叠交错的 花瓣向外扩张,连挂肩的 吊带、上身及下摆都有着 有形或无形的放射线集群。 上半身的“线集合”是通 过立体工艺达到的人为的 皱褶线,富于韵律的走向, 密而清晰。下裙的“线集 合”完全利用了面料自然 悬垂的本性,疏落大气, 是随意动感的美。
平衡在造型艺术中指的是整体内容形式因素之间的组合 关系给人以平稳、安静的感觉,往往是靠人们的视觉和心理 去感受的。处于平衡状态的形象能给人以舒适恬静的美感, 反之则使人感到不安。例如服装款式构成中的对称平衡与不 对称平衡、色彩应用的平衡等。例如设计一条门襟线将服装 分为左右两部分,对称的领型、口袋,不仅数量、质量相同, 且到中心点的距离也相等,则给人以朴实、安定的美感,多 应用于职业休闲服中,体现端庄、稳重、高雅的工作形象, 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可信度与成功率。平衡在服装配色原理中, 指色彩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产生的安定性,在视觉上除了色相、 明度、纯度外,还有冷暖、前后和轻重之感,如明度高的色 感觉轻,明度低的色感觉重;纯度高、明度高的色有前进感, 纯度低、明度低的色有后退感。因此作为设计者,在配色时, 需注意各个色彩之间的微妙关系,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等色彩 不平衡的问题。
设计大师 GAULTIER 的作品,采 用比较调和的色纱横 条,宽窄按一定比例 作阶梯式的逐渐移动, 显现出平稳柔和的过 渡节奏,这就是渐变 比例的应用。除色彩 外,形体从大到小或 从小到大,线条从粗 到细或从细到粗的渐 次推移,均可产生圆 润而舒展的美。
服装设计名师与品牌

20世纪标志性人物,设计师与他的作品及其特点1.保罗’布瓦列特(Paul Poiret,1879—1944年) 保罗·布瓦列特被誉为“全世界第一个时装设计师”。
1879年他出身于巴黎一个布商之家。
1904年在巴黎欧伯街独立开店营业,妻子丹妮丝是他设计灵感的源泉。
他主张放弃束腰造型和紧身胸衣,把服装设计重心放到女性身体的自然表达上,强调服装的支点不在腰上而在肩部。
“把女性从紧身胸衣的独裁垄断中解放出来”成为他时装革命的El号,这使设计师和着装者对服装开始有了全新的看法和体验,从而开启了服装自由化、个性化的新时代。
布瓦列特的设计改变了原来服装的基本结构,使女装轻松、自然,他提高了服装的腰线,衣领也越开越低,形成了和传统女装的巨大差异。
之后他相继推出的一系列简便、瘦长、外轮廓线呈直线条的服装,改变了女装的紧身造型,在服装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11年他推出了表现女性优雅而行走相当不便的霍布尔裙(hobble skirt)或叫蹒跚裙,风行于巴黎十多年。
霍布尔裙发表不久,为了步行方便,他又将霍布尔裙的下摆开衩,将设计的重点下移,也将人们的视线吸引到女性的腿部。
在服装色彩上,采用了强烈的色彩,取代了传统s形服装流行的淡色、粉色系列,图案也不再是以往的淡雅花卉,而是具有强烈表现色彩的花纹,并采用华丽的装饰,色彩鲜艳的刺绣、锦缎、流苏、珍珠和罕见的羽毛都是他广泛使用的装饰品。
布瓦列特另外一个重大的创造是他在服装设计中借鉴了日本、中国、印度和阿拉伯世界具有东方韵味的服装特点和风格。
如采用带腰带的长袖衣衫(caftans)、日本式样的和服(ki.monos)、东方宽大的女子长裤(pantaloon)、阿拉伯风格的女子束腰外衣(tunic)、面纱、穆斯林式样的头巾(turban),这些设计都非常典雅而流畅,加上鲜艳的色彩图案,引起巴黎和其他欧洲国家上层女子的喜爱。
同时布瓦列特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品自己香水的时装设计家。
服装设计经典作品赏析

and edited freely
•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在1993年成立,标志着一个行业的形成,也迎来 了时装设计师职业探索和群体形成时期。张肇达、刘洋、郭培等设计 师成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最早的一批成员。
• 1996年,对于设计师郭培来说,意义非凡。一个专业设计师,在毕业 十年之后,举行了她的第一个个人专场。也就是说,从《走进1997》 发布那一天开始,郭培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服装设计师。
• “龙的故事”的发布延续了郭培华丽、复杂、夸张的设计风格,用现 代设计手法演绎的中国传统嫁衣让人眼前一亮
• 龙、凤、牡丹、长袍马 褂、各种刺绣和装饰堆 砌出的中国元素。
• 中国嫁衣 的制作本 身也是对 民族精神 、文化和 手工艺的 一种“可 持续”的 传承。
• 充满视觉感的色彩 ,用极致华丽完美 的绽放让每一位观 众印象深刻,在向 我们讲述一段奢华 传奇的爱情故事。
造过的美好。”
——郭培
中国晚会定制装第一人
• 连续十年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主持 人和重要演员制衣。
• 作为中国最早定制礼服设计师之一的郭 培,她的作品代表了女性梦想,也因此 成为国内一线女星最早接触的高级定制 服装设计师。
• 2008年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章子怡设 计圣火采集仪式上的服装、2009年春节 联欢晚会上宋祖英的瞬间换装术……这些 让人过目不忘的设计,都出自郭培之手 。
• 章子怡雅典奥运圣火 采集
• 宋祖英奥运闭幕式礼服
服装设计师作品欣赏

范思哲的设计
范思哲的设计
范思哲的设计
范思哲的设计
范思哲的设计
设计师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的作品,具有东方文明的深厚底 蕴,强烈震撼着席卷全球的可口可乐和牛 仔文化。在三一生的品牌中,我们不仅看 到了新的思想,新的材料与款式,新的科 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东方不愿 唯西方马首是瞻,在融合与抗争中寻求自 我的独立与完整,摆脱自卑与崇洋,树立 自我形象的奋斗精神。
三宅一生的设计
三宅一生的设计
三宅一生的设计
三宅一生的设计
三宅一生的设计
三宅一生的设计
The End
迪奥的设计
迪奥的设计
迪奥的设计
迪奥的设计
迪奥的设计
迪奥的设计
设计师范思哲
范思哲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了他的品牌,而他的 品牌标志是希腊神话中的年蛇发女妖玛杜莎 (Medusa),她代表着致命的吸引力,她的美貌 Medusa),她代表着致命的吸引力,她的美貌 迷惑人心,使见到她的人即刻化为石头。范思哲 一身都在追求这种美的震慑力,他的作品中总是 蕴藏着极度的完美以至濒临灭绝的强烈张力。无 情的是,最终,他天才的生命,惊世的才情、狂 魔的个性、独特的爱恋方式也都化做一块冰冷的 石头——墓碑。谋杀把这位天才的完美感性悴然 石头——墓碑。谋杀把这位天才的完美感性悴然 间无情毁灭。
瓦伦蒂诺的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瓦伦蒂诺的设计
瓦伦蒂诺的设计
瓦伦蒂诺的设计
瓦伦蒂诺的设计
瓦伦蒂诺的设计
瓦伦蒂诺的设计
设计师迪奥
迪奥的名字Dior在法语中是“上帝” 迪奥的名字Dior在法语中是“上帝”和“金 子”的组合。半个世纪以来,这名字一直 是华丽与高雅时装的代名词,而以他名字 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简称CD,则象征 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Dior,简称CD,则象征 着法国文化的最高精神。
服装设计师作品欣赏32页PPT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服装大师作品 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麦克奎恩(MacQueen)优美、简洁、典雅是纪梵希最大特点,纪梵希品牌适应各个不同阶层、年龄的女性穿着,纪梵希注重剪裁技巧和线条表现,纪梵希也十分注重面料的选择,一流的优质面料,广泛的色彩主题使纪梵希品牌成为法国传统的富丽精致风格的代表之一。
而在纪梵希的盛典里,总有一个让我记忆由深的名字。
我喜欢他的设计,喜欢他的名字,喜欢别人给他的绰号——“鬼才”亚历山大·麦克奎恩(MacQueen)。
不仅仅他的设计出色,灵感来源也非常广泛。
亞歷山大.麥克奎恩(Alexander McQueen),原名Lee,出生于1969年,在倫敦長大,父親是倫敦出租車司機。
畢業于英國著名的聖.馬丁中央大學(Central St Martin)藝朮學系,獲碩士學位(MA)。
從16世紀的戲劇風格,到最近他個人獨創的典型直線風格,麥克奎恩共精通6種裁剪方式。
與日本設計師Koji Tatsuno和意大利設計師Romeo Gigli一起工作的經歷,使他不斷完善自己的藝朮創作。
1993年,亞歷山大在倫敦成立自己的設計工作室。
后來,在倫敦的一次時裝展中,亞歷山大被《Vogue》的著名時裝記者Isabella Blow采訪報導,使他從此走上國際舞台。
1994年,麥克奎恩在《The Face》上說:“有人認為我是設計女子高級時裝的,其實我做的是成衣系列,高級時裝應該讓約翰.加里亞諾(John Galliano )他們去做......”1996年,亞歷山大.麥克奎恩開始為法國著名的“紀梵希”(Givenchy)設計室設計成衣系列。
但他保持充分的創作激情,不斷將自己的個性注入自己的服裝品牌,盡管他的服裝品牌目前只能在英國和日本舉辦時裝秀。
1996年、1997年麥克奎恩均獲英國時尚獎(British Fashion Awards)最佳設計師獎。
当纪凡希1997~1998秋冬时装发布会结束时,一个设计师在众多模特的簇拥下走上T型台。
设计大师-汤姆·迪克森(Tom Dixon)

网
Tom Dixon 的新'网'为意大利家具制造商椅子,马 吉斯 ,加工制成的两个工具:金属网的迫切的座 位, 和铝挤压的框架。 '网'渴望几乎是无形的, 其半透明的结构。其视觉亮度和微妙的曲线使它 成为一个席位,
汤姆· 迪克森设计的桌椅--作品分析
S Chair
汤姆· 迪克森设计的桌椅--作品分析
作品分析 作品欣赏
作品分析
汤姆· 迪克森设计的灯--作品分析
蚀刻灯
'蚀刻'灯采用复杂的电子生产产品设计,如电路板,电气元件, 医疗设备。光的几何建拍本身不仅是装饰,而是非常薄的金 属板,交叉支撑结构。 发出的光效是由灯管内数以千计的微小孔的过滤,构成亮度。
作品欣赏
汤姆· 迪克森设计的灯--作品欣赏
英国工业设计师
汤姆· 迪克森
汤姆· 迪克森简介 2009新产品展欣赏 欣赏
汤姆· 迪克森设计的服装
(视频)
汤姆· 迪克森设计的灯
作品分析 作品欣赏
汤姆· 迪克森(Tom Dixon)20世纪80年代在伦敦自学成才为设计制作师,同时兼任哈比泰 (Habitat)家具连锁集团设计主管,现为芬兰家具制造商阿太克集团设计主管。他的设计生涯 是处处体现着创意和商业的结合。 在20世纪后期和英国的其他几位新生代设计师如拉古路夫、阿拉德、莫里森一起,有着与 法国著名设计师斯塔克一争高下的地位。 1990年前后迪克森用灯芯草料设计了几款椅子,它营造了一种窒息、制约的气氛。椅子的 古怪造型反映出迪克森在90年代早期的设计风格。 汤姆•迪克森进入设计界纯属偶然。当时他出了车祸,恢复期间无以打发闲暇时间。由于从 艺术学校中途退学,没有经历专业训练,他决定自学设计制作。修摩托车的时候,他观察 迪克森通过DIY进入设计界的方式符合80年代早期的后朋克倾向。通过制作和销售限量版焊 接家具S椅及派伦椅(Pylon Chair),他开始小有名气,但钱景依然不佳。于是,他尝试家具 零售,并开了一家名为“空间”(Space)的门店销售自己的产品 到了焊接法。1983年,他终 于成为一名设计制作师。 汤姆迪克森: 设计师们现在更为关心的是物体的形状以及他们自己的个性在这个形状内的演化。我还认为一名优秀 的设计师应设法整合所有元素,包括对材料的理解和对功能改善的信心,最后顺其自然地采用一种形状 2000年,汤姆· 迪克森因对英国设计界做出的杰出贡献被授予OBE( 大英帝国军官勋章)。 这是他新思维的顶峰吗?作为一个与创新永远同步的设计师而言,生命永无顶峰。一次,在米兰一所老教堂内的展示, 他把制作玻璃的机器搬入教堂,鼓励观众亲手制造自己喜欢的家具;又一次,伦敦设计节,他和发泡板公司合作,在特 拉法加广场放置几百张椅子,让观众免费索取,成功策划了一场皆大欢喜的混乱。 他的新奇念头武断粗暴的打破旧有形象和秩序,但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作品本身,无不显现惊人才气。结局总是令人赞 叹! 他的行事作风我行我素别具一格,却从不缺乏深谋远虑。早在1997年之前,一直作为独立设计师与欧洲最具盛名的 几家家具生产商合作的汤姆· 迪克森,毅然加入还在亏损的英国著名家居用品零售店Habitat担任设计总监。经过一番改 革后将公司从亏损拉回盈利。这无疑进一步显露他在经营领域的才华 2002年,这个不愿安分的设计师又开始尝试新事物,和David Begg合作,以Tom Dixon 作为设计公司名称,推出以 家具和灯饰为主的家居用品。不久后,又收购了由芬兰现代主义大师Alvar Aalto 于 1935 年创建的品牌Artek。 2006年,绝大多数欧洲顶级设计师来中国的目的还是寻找代工生产厂商,而此时Tom Dixon已经开始与资深建筑设计师郭 锡恩和胡如珊夫妇携手“设计共和”,将Tom Dixon品牌植入中国高端家具消费市场。 究其履历,这位当代英国设计界的灵魂人物并非科班出身。也许也正之于此,作品中永远抹不去的最打动人的核心,来 源于灵魂深处的感知和渴望,而非任何形而上的条条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