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基础知识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一上册的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些知识点逐渐变得熟悉和掌握。
下面将对初一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回顾。
一、古代文学与诗词鉴赏1. 《论语》与《孟子》是两本重要的文学著作,通过学习这些著作,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圣贤的智慧和道德观念。
2. 古代文学中的诗词创作是一门艺术,通过学习《古诗十九首》、《十七种梅》等古诗词,我们可以欣赏到古人对自然、爱情、家国等主题的表达。
二、现代文学与阅读1. 现代文学是对当代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作品,通过阅读《飞鸟集》、《草房子》等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
2.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还需要学会分析、理解、抒发个人观点,并学会运用一些阅读技巧来提高阅读效果。
三、修辞与演讲技巧1. 修辞是一种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来进行美化和修饰的表达方式,在修辞学中,我们学习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运用这些手法,我们可以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2. 演讲技巧是一种通过言语和表演来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的技巧,在学习演讲技巧时,我们需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手势的协调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流畅等要素。
四、写作与应用文1. 写作是一种通过书面表达来传递信息和观点的方式,通过学习写作规范和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初一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叙事文、议论文等不同的写作形式。
2. 应用文是一种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通过书面形式给他人传递信息或请求帮助的文体。
通过学习应用文的写作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实际生活中的写作需求,如写求职信、写请假条等。
五、阅读理解与写作素材积累1.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种提高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并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2. 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观点和资源,使自己的写作更加富有内涵和亮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概述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提供一个概述。
以下是
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一、课文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各篇课文,包括课文的背景、情节、主要人物
等要素。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掌握其意思和用法。
3.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结构和句型,了解其构造和运用。
二、基础知识复习
1. 复习词语的词义、拼音、词性等基本知识。
2.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能正确书写常用汉字。
3. 熟悉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能正确运用词语进行表达。
三、阅读理解
1. 练习阅读短文或文章后回答相关问题。
2. 分析短文或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3. 掌握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推理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能力
1. 练习书写短文、作文等,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2. 学习合理组织语言,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3. 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避免语言错误。
五、背诵和默写
1. 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子或段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默写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巩固记忆和运用能力。
六、其他技巧
1. 注重语音语调的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坚持进行复习。
3. 多做习题和模拟试卷,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概述,希望能对复习工作有所帮助。
祝您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要点
一、课文内容复习
1. 复习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 总结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
3. 理解每篇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故事情节,并能够简要概括。
二、词汇复习
1. 复习每篇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词组。
2. 根据课本提供的词汇表,掌握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
三、语法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学习的语法知识,包括句子结构、动词时态、介词用法等。
2. 掌握每个单元中的重点语法知识,能够正确运用在自己的写
作中。
四、写作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写作要求,包括写人物描写、写景描写等。
2. 练习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阅读理解复习
1. 复习每个单元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
2. 阅读课外书籍或文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课外拓展
1. 阅读其他相关领域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 参加语文俱乐部或写作班,与他人交流学习。
3.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的要点,希望能够帮助你顺利
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祝你成功!。
初一上语文期末知识点、重难点、必考点归纳(全)人教最新版

初一上语文期末知识点、重难点、必考点归纳(全)人教最新版一、基础知识词语辨析•近义词辨析:–感受、感触:感受是客观存在打动主动,感触是主观经验感受的心理反应。
–表现、描写:表现是态度、感情、意义、思想等的呈现,描写是用文字描绘形象。
–考究、推敲:考究是细心、周详地研究审察,推敲是推想酝酿。
–饱含、充满:饱含是指情感、意义、思想等丰满得占全部,充满是指填满了空间、容器等。
–天然、自然:天然是指自然的、没有人工痕迹的,自然是指不做作、不造作。
–特征、特点:两者均表示所具备的独特性资格或特性,特点强调在一定条件下所显现的突出方面。
•近反义词辨析:–安静、喧哗:安静指无声或轻声细语,喧哗指声音大或杂乱无序的聚合。
–平凡、非凡:平凡指普遍,非凡指超出常规。
–平和、沉稳:平和指人的情绪稳定,沉稳指人的心态稳定。
–轻松、紧张:轻松指轻松自在,紧张指处于压力和紧迫的状态。
句子成分•主谓宾:简单句的基本结构,由主语、谓语、宾语三个成分构成。
主语和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不定式等。
•主语:句子中共同出现的几个元素,按其重要性、影响范围或语序等排序,如:时间、场所、方式、原因、结果等都可以成为主语。
•句子成分的转换:在变换句子中,只有主语、谓语、宾语是确定不能变动的。
而同位语、定语、状语则可以变换状语、定语、同位语等被动句式,从而增加句子表达多样性。
二、重难点修辞•修辞手法:修辞是一种将普通的文学语言重新组织,变得美感、优美、高雅的艺术技巧。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双关、排比等。
•比喻:比喻是将两个表面不相同而本质相同、或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的事物进行暗示或直接的摆明,为了进一步强调和阐释所要表达的内容。
比喻可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比喻成有形有态的生命,增强文字的真实感和可感性。
拟人可以拓宽表达空间,加深表达效果,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
•双关:双关是一种语言游戏,指一种词语或语句,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常出现在浅显幽默的文学作品中。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知识点作为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者,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期末考试即将到来,我们有必要复习一下这些知识点,以确保我们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课本阅读
这一章中讲述了课本阅读的重要性及技巧。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需要了解如何认真阅读课本,掌握标题、段落、关键词、图片等内容,提高我们阅读理解的能力。
第二章:汉字拼音
这一章主要教授汉字拼音。
我们需要掌握基本拼音规则、常见词语的拼音、拼音与音调的关系等内容,以便于我们能够准确地读、写、说出一些常见的汉字。
第三章:语法基础
语法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这一章中主要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等基本语法。
我们需要掌握这些语法的用法及常见错误,以便我们正确地使用语法,写出连贯的句子。
第四章:修辞方法
修辞方法是语文中美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章教授了常用的修辞方法,如比喻、象征、反问等。
了解修辞方法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同时也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第五章: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涵盖了文学作品、文学名句、文学知识等方面。
我们需要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知识,了解文学常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的主要知识点。
在复习期间,我们应当加强理解、记忆,多做一些练习,以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
只有用心地学习,才能强化语文学科的基础,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文文化素养。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归纳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的知识点归纳,供您参考:
一、基础知识
1. 掌握汉语拼音,会用拼音拼写汉字。
2. 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规范书写汉字。
3. 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类、句子成分、单句类型等。
4. 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5. 了解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二、阅读理解
1. 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2. 掌握常用的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精读等。
3.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
4. 了解常见的文体特点,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5. 学会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三、写作训练
1. 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常见文体的写作技巧。
2. 学习写作提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作文结构要素。
3. 培养写作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 学习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5. 练习写作各种类型的文章,如叙事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四、古文学习
1. 学习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2. 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和语法结构。
3. 理解古文的文意和思想内容,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学习古文的翻译技巧,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5. 背诵一定数量的经典古文篇目,提高古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一、基础知识复习1. 文言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2. 现代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二、文学常识1. 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2.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名著和文学名篇的作者和内容三、写作能力1. 作文基础知识-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的组织方法-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2. 作文写作技巧- 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技巧四、阅读能力提高1. 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文章,把握主旨和细节- 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2.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的掌握和提升- 阅读中的注释和标记技巧五、听说能力训练1. 听力理解- 听取口头信息并作出回答- 根据听到的对话或短文进行判断和推理2. 口语表达- 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 运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六、诗词鉴赏1. 古代诗词选读- 鉴赏并背诵古代名篇- 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现代诗词选读- 鉴赏现代诗词作品- 理解现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七、其他复习要点1. 词语拼写和运用2. 古代文化知识3. 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4.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5. 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以上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希望同学们按照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语文的基本概念
1.语文的定义和作用: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和载体,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2.语文的性质:语文是一个系统的符号系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言两个方面。
3.语文的特点:语文具有发展性、多样性、标准性、使用性和创造性。
二、语言文字基础
1.语音:国际音标及其发音规则,字音、音节、声调等基本概念。
2.词汇:词的基本概念、词的分类、词义的辨析等。
3.语法: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修饰功能、时态和语态的变化等。
三、词语的使用
1.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区别和用法。
2.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扩展用法,如衍生词、派生词等。
四、作文写作
1.写作的基本要素: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
2.写作的常用技巧: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作文的类型和特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以上仅是对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一个大致归纳和总结,具体而言,还涉及课文的理解与分析,阅读理解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
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能力。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通过课文的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和运用,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基础知识作者:佚名试卷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05 更新时间:2005-7-9姓名班次学号一、你一定能顺利完成下面的两项工作。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hùn( )间庸1ù( ) gū( )负 zhù( )立小qì( ) chú( )形静mì( ) téng()萝滑jī( ) gōu( )火 zuàn( )紧 dǎo( )告蹂lìn( ) zhuó( )越 mián( )延 xī( )戏2.给下列汉字注上正确的拼音。
迸.( )溅屡.( )次连缀.( ) 女娲.( ) 糟蹋.( ) 慷慨.( ) 劫掠.( ) 哀号.( ) 蜕.( )变酝酿.( )骸.( )骨堕.( )落虬.( )枝头衔.( ) 霎.( )间二、你有一双火眼金睛,一定能发现下面各题中的错误。
3.下面各项加点字的注音都有一个错误,找出并订正。
A.荡漾.yàng 干涸.gù蝴蝶.dié( )B.窗扉.fēi 狩.sh6u猎细菌.jūn ( )C .虐.nuè杀怦.怦pēng 裹.guǒ藏 ( )D.富贵.guì炫.xuán耀应和.hè ( )4.找出下面一段话中写错的字词并订正。
我们进入中学以经半年了,老师们精精业业地工作,同学们克苦努力地学习;校园里文明礼貌尉然成风,校荣校貌涣然一新,真是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
5.下列成语中有6个错别字,先在错别字下面画横线,然后在下面的方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
水泻不通刻骨铭心碌碌无为津津乐到见义思迁明查秋毫问心无愧耀武扬威德高望众晦人不倦塞翁失马海枯石烂时过境迁苦心孤诣夜色苍茫订正:[ ][ ][ ][ ] [ ][ ]6.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运用不恰当,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课堂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再也看不到老师一堂课里从头至尾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学生只知道津津有味地做笔记的现象,而更多地看到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互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常常听到骇人听闻的提问、千姿百态的答案,学生们在老师苦心孤诣创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了相应的培养和提高。
7.下面的朗读节奏划分有一项不正确,请找出来。
(1)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D.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A.断肠/人在天涯。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出自:喜欢的理由: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分类复习(基础知识)参考答案一、1.瞬碌辜伫憩雏谧藤稽篝攥饰祷躏卓皱绵嬉2.略二、3.A涸gù-héB狩shǒu-shòuC.虐nuè-nuèD.炫xuán—xuàn4.以一已精精一兢兢克一刻尉一蔚校荣一校容涣一焕兴兴一欣欣 5.泻一泄到一道义一异查一察众一重晦一诲 6·“津津有味”改为“专心致志”,“骇人听闻”改为“有价值”或“令人深思”,“千姿百态”改为“精彩纷呈”,“苦心孤诣”改为“用心良苦”。
7.(1)D (2)A 8·(1)忠一衷(2)德高望重 (3)将“所有的同学”改为“其他同学” (4)将“;”改为“,”三、略四、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4.为有源头活水来15.稻花香里说丰年16风正一帆悬17.却话巴山夜雨时 18.青山郭外斜待到重阳日 19.烟笼寒水月笼沙20〃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怡然自得21.日中不至对子骂父22.吹面不寒杨柳风23.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健壮的青年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24.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25.学而时习之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人不知而不愠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6.日月之行星汉灿烂27.断肠人在天涯28.谁家新燕啄春泥29.老骥伏枥30.曲径通幽处31.随风直到夜郎西32.似曾相识燕归来33.惊起一滩鸥鹭34.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五、35。
①③②④36.一个天真的小孩说:“像奶奶的白发。
’’(一个精明的商人说:“像我的货物,从天上运来。
”一个健壮的牧羊人说:“像我的羊群。
”)(缺少“饥饿”之类的修饰限制成分扣分,人物身份与说话内容不一致,不用比喻者,均不得分) 37.(1)答案一:甲河流矢志不渝,勇往直前,不畏困难(或甲河流急于求成,不够慎重)答案二:乙河流审时度势,讲究策略,不盲目行事(或乙河流谨慎有余,缺少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或创造机会的精神)(意思对即可)(2)略38。
略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模拟测试题命题:七年级乙组总分:100分姓名班次学号亲爱的同学们,殷殷的期盼中,新学期、新课标在金色的秋天开始了!如今,金秋已过,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吧!第Ⅰ卷基础知识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小憩(qì) 迸溅(jiàn) 档案(dàng) 伫立(zhù)B.洗濯(dí) 猝然(cù) 树杈(chà) 匿笑(nì)C.骸骨(hái) 喑哑(yīyǎ)飞甍(méng) 爵士(jué)D.呈报(chéng) 狩猎(shǒu)嫌恶(wù) 孪生(1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焦燥不安小心翼翼蹂躏清冽B.走投无路险象迭生伶仃葱笼C.无微不至骇人听闻辨别诀别D.踉踉跄跄兴高彩烈庇护潺潺3、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歌声的低音得到了加强,这个音乐会怎么说不起眼,十分不起眼的。
在我的耳边,就有十来个蝈蝈在低声演唱,它们的声音不强,我耳朵的鼓膜不都能捕捉到这微弱的声音。
A.虽然却就是尽管但并B.虽然却都尽管可还是C.尽管不管还是虽然可并D.尽管不管就是但是虽还是4、下列标点符号有误的一项是()(2分)A.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轻轻的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的排列着……B.这一切都使我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C.“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D.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低回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寓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启示。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者非生物。
B. 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
58字以内为小令,《西江月》和《天净沙·秋思》都属于词中的小令。
C.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D.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每句一分,共4分)(1)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2)形容煞费苦心的钻研或经营。
()(3)形容比对方稍微胜出一点。
()(4)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7、填空题。
(每题1分,共8分)(1)《纸船》一诗的作者是,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春水》、《寄小读者》。
(2)《山市》选自《》,作者是蒲松龄,字留仙,世称“”。
(3)《〈论语〉十则》中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的一句话是:,。
(4)《〈论语〉十则》中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5)在《观沧海》这首诗中,描写植物生长繁茂的句子是,。
(6),江春入旧年。
(7)半亩方塘一鉴开,。
(8)曲径通幽处,。
8、仿照例句句式,为另一旅游胜地写一广告语。
(2分)例:让人心醉的海南,热风,碧浪,使无数游人留恋忘返。
第Ⅱ卷阅读理解(26分)(一)①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着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那些轻盈、站在最高的云,叫卷云。
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卷云丝丝缕缕地漂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
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
都是很美丽的。
9、给语段①括号处加上标点。
(1分)10、文章的第二段在文中起着的作用(1分)11、文段③划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特点。
(2分)12、本选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至少写出两种)(1分)13、波浪线语段中加点字“一般”和“常”是否能去掉?理由是(2分)(二)静夜(1)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2)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14.本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极为相似:都是在的基础上,转而进入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与神往。
(1分)15.诗中借“”的传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1分)16.诗的第(1)节中的“漏”字若改成“露”字,好吗?为什么?(2分)答:17.面对月亮和白云,你会产生怎样的联想?任选一个仿照例句写出你联想的对象,并写出联想的过程。
(1分)例:草原---足球草原---青草---草坪---足球场---足球(三)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吾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这则故事选自《》,是由南朝宋彭城人组织人编写的。
(1分)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①期日中()②相委而去()③去后乃至()④元方入门不顾()20.下列加点字古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1分)A、待君久不至B、相委而去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D、陈太丘与友期行2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添上省略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