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_田春荣

合集下载

2014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及数量

2014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及数量

2 4 9. 9 6 1 9 9 . 4 6
1 7 7- 3 3
0 . 81
1 93 7 O1 . 1 6 1 53 4 7 5. 7 7 1 3 6 3 9 5. 71
1 1 4 O o 0. 7 7
0 . 6 5 0 . 5 8
0 . 5 O
1 9 5 31 . 5 O
1 8 9 2 2. 81 1 1 91 o . 61
加拿大 巴拿 马 挪威 乍得 文 莱 巴布亚新 几内亚
巴 基斯 坦 其 他 合 计
2 0 . 0 8
1 4 . 6 0 1 4 . 31 8 . 1 9 7 . 7 3
蒙古
刚果 ( 9 6 . 9 4
78 3 o o. 9 9
72 1 7 5. 7 9
9 6 . 5 5 9 4 . 6 0
8 9 . 8 4 8 7 . 9 6
埃及 阿尔及 利亚
加 纳 厄 瓜 多 尔 墨 西 哥
委 内瑞拉
阿 联 酋
3 . 7 8 3 . 4 _ 4 3 . 21
2- 2 9 2 . 2 7
1 . 8 4
科威特
哥 伦 比亚 刚果 ( 布)
巴西
7 5 8 8 78 . 73 6 92 2 6 5. 8 9 5 1 8 0 7 2. 8 6 48 7 1 3 O. 63
沙特阿拉伯 安哥拉 俄罗斯
阿 曼 伊 拉 克 伊 朗
3 3 1 O . 8 2 29 7 434
2 8 5 8 . 0 o
1 0 . 7 4 9 . 6 5
9 . 2 7
24 9 97 9 4. 8 1
2 2 6 5 0 o 5 . 3 9 20 7 4 5 6 8 . 8 2

2014石油行业分析

2014石油行业分析

2014石油行业分析2014年是石油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这一年,全球原油价格经历了较大波动,市场需求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以下是对2014年石油行业的分析。

首先,2014年全球原油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在前几个月,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供应短缺的担忧。

尤其是由于乌克兰政治动荡和伊拉克内战的影响,市场对原油供应的预期变得更加悲观。

然而,在下半年,全球原油供应增加,特别是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大幅增长,导致原油价格急剧下跌。

此外,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欧洲经济复苏乏力,也进一步打压了全球原油需求,加剧了价格下跌的趋势。

其次,2014年石油行业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尽管全球原油价格下跌,但石油公司的投资规模并没有减少。

相反,为了保持竞争力并寻求市场份额的增长,石油公司加大了对勘探和生产的投资。

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快速增长,就是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的。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也加强了对石油行业的投资,希望通过资源开发来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2014年石油行业的环保压力加大。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对能源行业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

石油公司需要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和环境影响,并投资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

此外,2014年还发生了一系列石油泄漏事故,如尼日利亚和墨西哥的石油泄漏事故,加强了对石油行业的监管和管理要求。

最后,2014年石油行业亟待转型升级。

全球能源结构的变革、能源需求的变化以及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石油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石油公司需要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发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同时,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商业模式,加强国际间的能源合作,以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综上所述,2014年是石油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

原油价格波动、投资规模扩大、环保压力加大以及亟待转型升级都是这一年的主要特点。

对石油行业来说,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需要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适应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年年1-2月我国进出口情况

2014年年1-2月我国进出口情况

2014年年1-2月我国进出口情况2014年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0.9%。

其中,出口1.96万亿元,下降4.3%;进口1.91万亿元,增长7%;贸易顺差550.6亿元,收窄79.5%。

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53万亿元人民币,下降7.5%。

其中,出口6965.2亿元,下降20.4%;进口8363.1亿元,增长7%;贸易逆差1397.9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顺差934.3亿元。

按美元计价,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335.7亿美元,增长3.8%。

其中,出口3212.3亿美元,下降1.6%;进口3123.4亿美元,增长10%;贸易顺差88.9亿美元,收窄79.1%。

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511.8亿美元,下降4.8%。

其中,出口1141亿美元,下降18.1%;进口1370.8亿美元,增长10.1%;贸易逆差229.8亿美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顺差148亿美元。

春节因素导致月度增速剧烈波动以及月度逆差。

今年前2个月,受春节因素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再次呈现节前“抢时出口”、节后“进口先行”的经营习惯,导致1、2月份外贸同比增速波动剧烈。

其中,2月份当月,出口同比增速由1月份的增长7.6%逆转为下降20.4%,并由此导致贸易逆差1397.9亿元。

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

前2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1670.9亿元,增长8.6%,占我外贸总值的56%,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0078.8亿元,增长0.4%,占出口总值的51.3%;进口11592.1亿元,增长16.9%,占进口总值的60.7%。

一般贸易项下逆差1513.3亿元,去年同期贸易顺差122.4亿元。

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2123.2亿元,下降4.7%,占我外贸总值的31.3%,较去年同期下滑1.8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7677.1亿元,下降4.7%,占出口总值的39.1%;进口4446.1亿元,下降4.7%,占进口总值的23.3%。

我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

我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

我国2014年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2015.3按照海关总署公布,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此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的57%上升2.6个百分点。

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2014年全国石油产量2.1亿吨,净增长138万吨,同比增长0.7%,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1329亿立方米,净增长1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

全国油气当量3.3亿吨,净增长1193万吨,同比增长3.7%。

据国土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而言,2014年全国油气生产呈现主力油田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三大气区均保持快速增长,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度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获得重大突破等几个特点。

此外,昨日海关总署公布,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此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的57%上升2.6个百分点。

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卓创资讯分析师高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五年虽然国内原油产量从数据上来看是在增长,但增幅很小,一直维持在2亿~2.1亿吨之间。

依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中国石油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但最高年份也不过年产石油2.1亿吨,每年增幅有限。

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国主力油田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大庆、胜利、渤海、长庆、延长、新疆、辽河七大油田产量均超过1000万吨。

大庆油田石油产量连续12年保持4000万吨以上,胜利油田连续14年保持2700万吨以上,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快速攀上5568万吨的新高峰。

不过,2015年大庆油田将减产,这对2015年国内原油产量将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015年大庆要减产,国内原油生产总量可能会出现下滑。

大庆油田,2015年计划减产150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调减至3200万吨,年均减幅逾130万吨。

”高健表示。

昨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

利用Aspen Plus模拟焦炉煤气甲烷化过程及其热集成网络优化

利用Aspen Plus模拟焦炉煤气甲烷化过程及其热集成网络优化

利用Aspen Plus模拟焦炉煤气甲烷化过程及其热集成网络优化焦炉煤气甲烷化制备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焦炉煤气利用方式。

根据焦炉煤气组成,选择BWRS物性方法及LHHW本征动力学方程,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3段式固定床甲烷化反应器,结果与试验数据相近。

利用夹点技术进行热集成分析,消减了热负荷的消耗,优化余热回收过程,余热利用率从45.85%提高到88.42%。

标签: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分析;集成网络优化前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天然气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优质能源,其消费量持续增长[1],2014年国内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1800亿立方米,增幅9%,而前11月天然气产量只有1112.6亿立方米,增幅6.7%[2],对外进口依存度逐年增加。

焦炉煤气作为焦炭行业的工业副产物,每年产量约为1200亿立方米。

因此,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作为一种利用新技术,能有效减少天然气短缺压力。

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严格的机理模型使其在科研和生产中被普遍运用。

文章以某焦化厂焦炉煤气甲烷化工艺和相关动力学研究为基础,对甲烷化反应流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利用夹点技术完成热集成网络的优化,提高甲烷化余热利用率,为焦炉煤气制天然气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

1 实验部分1.1 甲烷化反应动力学甲烷化反应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反应:3H2+CO?葑CH4+H2OH2O+CO?葑CO2+H24H2+CO2?葑CH4+2H2OCO甲烷化反应和变换反应为独立反应,动力学模型假设碳化物为中间体,模拟采用LHHW型本征动力学方程。

r■=■r2=■其中,ki为反应速率常数(i=1,2);Kj为吸附平衡常数(j=α,C,OH),Keq为反应平衡常数。

1.2 甲烷化流程模拟文章采用文献中试验数据,原料进气量20619m3(STP)/h,温度30℃,压力2.2MPa,进料组成如下。

表1 焦炉煤气组成甲烷化采用绝热固定床反应器,不考虑轴向的返混、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采用一维平推流模型,选择BWRS物性方法。

2014年中国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4年中国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

2014年中国石油市场回顾与展望2000年以来,中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6.5%左右,世界平均增速1.2%左右,但进入2014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5.3亿吨,同比增3.4%(下表),进入慢速增长阶段,石油对外依存度由上年的59.3%增至60.4%,首次突破60%。

1 2014年我国石油市场的十大特点1.1 原油产量持稳,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的水平2014年我国原油产量为2.1亿吨(下图),同比略增0.6%,尽管增幅较过去两年有所下降,但产量依然为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中国石油原油产量11364万吨,同比增长104万吨;中国石化累计生产4378万吨,同比仅增长2万吨。

1.2 2014年原油加工量再创新高,首次突破5亿吨近年来,随着我国炼油能力的提高,原油加工量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2014年我国原油加工量为5.0277亿吨(下图),同比增长5.3%。

1.3 原油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3亿吨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原油进口量为3.1亿吨(下图),同比增长9.5%,远高于2013年4.1%的增幅,为2011年以来最快增速。

2014年原油进口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石油彭州炼厂以及中化泉州炼厂已经开始投产,中国化工集团自2014年5月开始使用其每年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配额。

此外,10月份以后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除了作为原料进入炼厂外,增量也主要流入原油储备库。

1.4 原油自美洲进口成为新增长点,哥伦比亚跻身我国进口来源前十强从进口地区来看,中东依然是我国进口原油的最大来源地,非洲位居第二。

2014年,除亚太外,我国从其他地区进口原油的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从美洲和中东进口原油数量增长较快,尤其是从美洲进口原油同比大幅增长18.6%,进口份额由2013年的10.0%增至10.8%,从中东进口原油数量同比增加9.6%,所占份额也由2013年的51.9%增至52.1%。

而从前苏联的进口量虽然较2013年增加6.6%,但所占份额却由上年的13.0%降至12.7%。

我国2014年进口石油3亿吨 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

我国2014年进口石油3亿吨 对外依存度逼近六成

昨日,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2014年全国石油产量2.1亿吨,净增长138万吨,同比增长0.7%,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产量1329亿立方米,净增长13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7%。

全国油气当量3.3亿吨,净增长1193万吨,同比增长3.7%。

据国土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而言,2014年全国油气生产呈现主力油田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三大气区均保持快速增长,煤层气勘探开发进度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获得重大突破等几个特点。

此外,昨日海关总署公布,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此推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的57%上升2.6个百分点。

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卓创资讯分析师高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过去五年虽然国内原油产量从数据上来看是在增长,但增幅很小,一直维持在2亿~2.1亿吨之间。

依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中国石油产量已连续五年保持在2亿吨以上,但最高年份也不过年产石油2.1亿吨,每年增幅有限。

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我国主力油田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大庆、胜利、渤海、长庆、延长、新疆、辽河七大油田产量均超过1000万吨。

大庆油田石油产量连续12年保持4000万吨以上,胜利油田连续14年保持2700万吨以上,长庆油田油气当量快速攀上5568万吨的新高峰。

不过,2015年大庆油田将减产,这对2015年国内原油产量将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2015年大庆要减产,国内原油生产总量可能会出现下滑。

大庆油田,2015年计划减产150万吨,到2020年产量将调减至3200万吨,年均减幅逾130万吨。

”高健表示。

昨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

如果按照2014年全国石油产量2.1亿吨,可以推算,2014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近年来不断走高,2013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7%,而到2014年该数据已经攀升至接近六成。

201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大盘点

201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大盘点

2014年中国天然气进口大盘点2014年向中国输往LNG的国家有17个,共计19,847,590吨LNG;向中国输往管道天然气的国家有4个,共计23,023,044吨。

两者之和为42,870,634吨。

东亚是天然气资源贫乏的地区,东亚国家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和蒙古。

东亚是世界上LNG(液化天然气)需求量最高的地区,早在1968年文莱生产LNG首次运往日本,而中国大陆于2006年才开始输入LNG,比日本晚38年。

中国管道输入天然气比欧洲晚半个世纪,但进口数量增大的速度很快。

表1反映从2010年起,中国LNG 和管道天然气进口数量。

从2012年起,管输天然气进口量已经超过LNG,而向中国输出天然气最多的国家是土库曼斯坦,占近半量。

中国进口天然气有“照付不议”合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缅甸等,其他均为现货供应。

从2014年6月起,国际原油价格高位下跌对欧盟和日本进口LNG有影响,但对中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影响不大,估计与签订合同的条款有关。

原文采用“吨”为单位,如果换算成立方米,可采用:1吨液化天然气=1360基准立方米天然气我国不习惯看价格$/MBtu,现如把汇率按1美元=6.14人民币换算,1 MBtu≈28.3 m3,得出¥/m3,列于表内。

为了避免表格沉长,表2和3只列出与中国有“照付不议”付款合同的国家,现货供应的国家可在表4看到。

本文根据英国路透社公布的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整理。

2014年向中国输往LNG的国家有17个,共计19,847,590吨LNG;向中国输往管道天然气的国家有4个,共计23,023,044吨。

两者之和为42,870,634吨(583亿立方米)。

管道天然气与LNG输入量相差23,023,044—19,847,590=3,175,454吨。

按照向中国输入天然气数量的比例来说,依次为土库曼斯坦(占43.72%)、卡塔尔(占15.71%)、澳大利亚(占5.96%)、马来西亚(占6.98%)、印度尼西亚(占5.96%)、乌兹别克斯坦(占4.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新建炼厂投产以及商业及战略石油储备需要的增加促使 原油进口在 2014 年提速,进口量增幅达 9.3% ,刷新历史 最高纪录。扣除60万吨的出口量,2014年原油净进口量占 国内炼厂加工量的比例升至61.9%,比2013年提高2.5个百 分点。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柴油和化工轻油需求减弱,但汽 油、航空煤油和LPG需求依然旺盛,使得炼厂加工量增速 达到5.3%,比过去两年明显加快。2014年中国原油和成品 油进出口额见表3。 1. 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3亿吨 2014 年国内原油进口量创纪录地达到 3.084 亿吨, 增幅达 9.3% ,是 4 年来增长最快的。国内炼厂在油品需
表3 2014年中国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额
求增长减弱的形势下加工量仍提高将近 2500 万吨,升幅 为 5.3% 。由于 2014 年新增炼油能力投产进度仍旧超过 油品需求增速,国内炼油产能过剩局面加重,开工率降 低和油价大跌给炼油行业利润带来严重冲击,炼厂不得 不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油品出口力度。根据中国石油集 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发表的《 2014 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 报告》, 2014 年上半年投产的两座新建炼厂,即中国石 油四川彭州炼厂( 1000 万吨 / 年)和中化集团福建泉州 炼厂( 1200 万吨 / 年),将国内炼油能力首次推升到 7 亿 吨 / 年以上,达到 7.02 亿吨 / 年。 2014 年新增原油一次蒸 馏能力 3950 万吨 / 年,比估计的油品需求量增幅高出一 倍多。
年度专稿 NNUAL FEATURES
2014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状况分析
田春荣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摘 要 2014年,国内经济和石油需求增速均低于预期,但在新炼厂投产和商储需求的支撑下,原油净进口 量首次突破3亿吨,增幅高达9.7%;石油净进口量增至3.205亿吨,进口依存度扩大至62.5%。炼油能力过剩的局面 加重,2014年成品油进口量缩减1000余万吨,净进口量降低到仅70万吨,为23年来最低水平。LPG市场迎来“第二 春”,化工原料需求推动LPG进口量达710万吨,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进口天然气市场的扩张势头明显减弱,进口 依存度升至31%。国际市场油气价格下跌利好中国增加进口,但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超过需求增长的油品 供应能力和利润下降的压力,将迫使炼油业继续调整产品结构,加速淘汰低效产能,并进一步扩大成品油出口量。 2015年中国可能重新变为成品油的净出口国。 关键词 中国 原油 成品油 LPG 天然气 进口 出口 2014 年,国内各行各业都在努力适应经济从高速增 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需求增幅减弱引起油品市场 销售不畅,而新建炼厂投产导致炼油能力过剩局面进一步 加剧。随着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速放缓至 7.4% ,估 计 2014 年石油需求增长率由 2013 年的 4.0% 放缓至 3.5% , 而在这之前的两个 5 年计划即“十五”( 2001 - 2005 年) 和“十一五”(2006-2010年)的年均增幅分别为7.7%和 5.9%。不过,2014年,原油和液化石油气(LPG)的净进 口量增加抵消了成品油和其他产品的减少,石油净进口量 增加1600余万吨,增长5.3%。 新增炼油能力投产和新建商业储备基地投用提高了进 口原油需求,2014年进口原油较上年增长超过2600万吨。 丙烷脱氢( PDH )迎来投产高峰,多座新建 PDH 装置投 产促使 LPG 进口量大增 270 万吨。炼油能力过剩和开工率 下降迫使炼厂增加成品油出口,并大量削减进口,使2014 年成品油进口量缩减将近1000万吨。制造业和建筑业萎缩 造成原材料和燃料需求疲弱,从而使得包括石蜡、石油焦 和沥青在内的其他石油产品进口量下降。 2014 年,包括 原油、成品油、LPG和其他产品在内的石油净进口量增至 3.205亿吨(见图1和表1),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即进口依 存度由2013年的61.4%扩大到62.5%(见图2)。在过去10 年里,中国的石油净进口量翻了一番多(见表 2 ),面临 的减排压力不断增大。 进口天然气市场继续扩张,但势头减弱。自2013年后 期以来,国内有3座新建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一 条新建的进口天然气管道投入运营,但2014年天然气进口 量增幅只有12.6%,是自2006年中国开始进口天然气以来 增速最慢的一年。价格调高等因素使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增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年
500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0% 2014 年
图1 2000-2014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变化
图2 2000-2014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
长放慢,在以两位数幅度持续增长11年后,2014年消费增 速放慢至约 9% 。 2014 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估计为 1785 亿 立方米,与5年前相比翻了一番。
1995年 -176 1025 -170 40 39 468 582 65 224 -27 -27 -17 13 1016 -
2000年 5983 978 -455 -56 46 -30 1392 81 480 -50 -100 -29 124 7384 -30.9
2005年 11902 1746 -563 -143 51 -94 2373 123 611 -70 -81 -60 314 14361 -29.3
消费量/净进口量(万吨) 55000
其他石油产品 LPG 成品油 原油
依存度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消费量 净进口量 进口依存度
2002
60.02 2927.60 498.39 13.11 1051.07 399.82 940.19 932.53 7.67 12.57 1.52 10.92 143.82 312.71 48.16 244.24 20.31 3444.14 25.71 25.71
注:①成品油中除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和燃料油外, 还包括液体石蜡和润滑油脂等;②LPG包括丙烷、丁烷和混合液化气。
2013年 28052 1107 -469 319 -385 -251 1212 681 295 -49 820 -118 315 30422 491.1
2014年 30776 70 -495 357 -660 -352 842 378 566 -47 417 -127 391 32046 557.8
表1 2014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进出口量
产品名称 石油(万吨) 原油 成品油① 汽油 石脑油 航空煤油 轻柴油 燃料油 5-7号燃料油 其他燃料油 润滑油 润滑油基础油 其他成品油 LPG② 其他石油产品 石蜡 石油焦 石油沥青 石油合计 天然气(亿立方米) 管道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 天然气合计 313.11 270.38 583.49 273.01 245.18 518.19 14.7% 10.3% 12.6% 30835.68 2997.67 3.39 369.77 391.44 47.39 1782.55 1768.97 13.59 31.77 270.99 100.37 710.13 946.98 0.99 534.97 411.02 35490.47 28214.40 3958.56 0.04 354.18 532.93 26.68 2346.74 2263.15 83.59 29.79 234.48 433.72 421.10 1268.31 0.89 935.33 332.10 33862.38 9.3% -24.3% 8132.2% 4.4% -26.5% 77.6% -24.0% -21.8% -83.7% 6.6% 15.6% -76.9% 68.6% -25.3% 12.2% -42.8% 23.8% 4.8% 进口量 2014年 2013年 增减 2014年
2010年 23627 1000 -517 204 -118 -287 1312 406 228 -51 246 -78 395 25367 122.8
2012年 26866 1553 -292 287 -219 -92 1517 350 206 -46 575 -105 264 29313 370.4
2013年 21954864 11.26% 146257 0.07% 3170028 1.63% 2451032 1.11%
净进口量 2013年 28052.37 1107.13 -468.72 318.77 -384.58 -251.48 1211.75 1202.47 9.27 18.26 231.93 431.22 295.26 967.69 -48.83 701.29 315.23 30422.46 245.96 245.18 491.15 增减 9.7% -93.7% 5.6% 11.9% 71.5% 40.1% -30.5% -30.4% -36.2% 5.1% 16.2% -79.3% 91.8% -34.5% -3.4% -58.5% 23.9% 5.3% 16.8% 10.3% 13.6%
单位:万美元
类别 原油 进口额 比例① 出口额 比例② 成品油 进口额 比例① 出口额 比例②
1995年 464123 2.80% 74755 0.38% 269806 1.63% 109538 0.56%
2000年 1486050 6.60% 211895 0.85% 365713 1.62% 210718 0.85%
一、原 油
经济增长放缓致使国内燃料和石化产品需求疲弱,
出口量 2013年 162.03 2851.43 468.76 35.41 917.51 278.16 1134.99 1060.68 74.32 11.53 2.55 2.50 125.84 300.62 49.72 234.03 16.87 3439.92 27.05 27.05 增减 -63.0% 2.7% 6.3% -63.0% 14.6% 43.7% -17.2% -12.1% -89.7% 9.0% -40.5% 336.8% 14.3% 4.0% -3.1% 4.4% 20.4% 0.1% -4.9% -4.9% 2014年 30775.66 70.07 -495.00 356.66 -659.63 -352.43 842.36 836.44 5.92 19.20 269.47 89.45 566.32 634.28 -47.16 290.73 390.71 32046.33 287.40 270.38 557.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