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8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题09201801060155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题09201801060155

2017天河区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09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杜甫很忙我们无须紧张最近,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图片爆红网络,而今年又恰逢唐朝大诗人、有着诗圣之称的杜甫诞辰1300周年,因而,这一组让杜甫“时而手端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的图片,让许多人痛心疾首,因为,被恶搞的是诗圣杜甫,是忧国忧民的杜甫,对这样一位心系百姓的诗中圣哲,我们怎能如此作践呢?但是,我们的这种紧张,是不是“反应过敏”了?从看到的“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中,我们不难发现,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在无中生有地为杜甫“添枝加叶”时,基本还是能够摆脱低俗的,他们更多地,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嫁接”到这位诗人身上,其中,将杜甫“洋化”成NBA球星形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而如果着眼于所添加的内容与课本中“原创头像”的关系,那天衣无缝的衔接与那独出心裁的构思,确实能够让我们惊叹于这些学生的想像力之丰富。

因而,当我们要批评这些年轻人的胡思乱想时,我们自身就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

一方面,我们哀叹今天的学生想像力严重缺乏,毫无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对他们稍微出格的表现又大加挞伐。

我们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这位被学生折腾成“很忙”的人是诗圣杜甫,不过,我们也不要忘了,去年就已经有人指出:“高中历史课本古人长相惊人一致。

”课本中秦始皇、光武帝、诸葛亮、唐玄宗、颜真卿竟然长得一样,统一的“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唯一的变化是胡须的形状与长短。

虽然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已经不再使用这些历史人物头像,但是,80 后之前的一代又一代人,对此依然是印象深刻,他们戏称:“上了这么多年学,所有人都被骗了。

”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杜甫其实只是一个符号,而不再是那位忧国忧民的诗圣,类似杜甫的辛弃疾等古人的头像,都被学生“添枝加叶”过。

事实上,这样的“添枝加叶”,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新鲜事,随便翻开一名学生的课本,几乎都能看到他们对课本中的人物或景物进行“改装”的情况,只不过,在网络的推助之下,“杜甫很忙”显得更为社会所知而已。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01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01

2017珠海市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01(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木屐》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

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

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

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雨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有一天,我爬上了老黄牛的背,而犁却驮上爸爸的肩膀。

雨声中,我反复聆听木屐敲击土地的声音,那是爸爸沉重的步履。

就在这颤抖的敲击中,我长大了。

转眼,我到了上学的年纪。

爸爸送我上学那天又下雨,我骑坐在爸爸的肩上。

然而,一条淹没小木桥的河水阻住了我们的去路。

爸爸卷起裤管,咬着牙涉过冰寒砭骨的春水,我分明听见他牙关的磕碰并体会到他身体的颤抖。

第一次,我感觉江南的雨天是惆怅的。

放学时,我冲出教室,却发觉雨地里微笑着的爸爸,他执意要让我骑“高马”,我拗不过,便再次爬上爸爸的肩膀。

路上,他喘着粗气将我放下休息,我回头时却见一行零乱、不规则的屐齿印。

看着爸爸苍白的脸,我眼泪夺眶而出,便再也不肯让他背了。

于是,我拥有了自己的木屐。

一天,有位同学穿着一双半旧的雨靴来上学,引起全校学生的羡慕。

回到家,我嚷着要一双雨靴。

为了达到目的,几天后我将我的木屐藏在一个山洞里,谎称丢了。

从不打骂我的爸爸恼怒了,扬起手打我,落下却轻轻的。

在他的天平上,一头是祖辈财物,一头是儿子。

当晚,堂屋响着不断的咳嗽声和斧头声,我失眠了,发誓再也不让爸爸生气,准备第二天取回木屐。

然而,当我从黎明的迷糊中醒来,却见一双新的,但做工粗糙的木屐摆在床前。

我看到套上牛准备去春耕的爸爸通红的双眼,我的眼泪悄悄地流了下来。

爸爸忽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珍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

”我呆呆地点点头,看着晨曦中爸爸远去的身影和他身后的一个个屐齿印……终于,我接到了那张从我梦想的地方寄来的录取通知书。

走的前夜,乡亲们来送我,屋檐下摆放着一排木屐。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清远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5道大题,17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真人秀:有意思也要有意义过去几年,真人秀这一从西方舶来的节目形态,在体验了超乎寻常繁华的同时,也深藏着隐而未现的危机——在不加节制和恶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始变得越来越“假”,甚至在公众言谈中成为“过气艺人”夺眼球、搏出位的“孤注一掷”。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是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预言,他所担心的正是文化演变成感官刺激和物质欲望的概念碎片,而真理则被掩盖于日常生活的琐屑狂欢之中。

电视节目是我们社会中最为活跃的文化粒子。

从规律上看,任何一种节目形态发展的过程都要解决三个问题:有人看,有意思,有意义。

目前中国的真人秀节目已较为顺利地完成前两个阶段的任务,我们看到《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节目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外国模式的移植和改造,并将自己打造为当代社会最显著的视觉奇观之一。

眼下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着力解决第三个问题,它不但最难解决,而且也最“性命攸关”。

“真人秀”的本质虽是“秀”,但特色在于“真”。

“真”,既包含节目形态设计上的真实性考量,即以“记录”而非“虚构”作为叙事和表现的主要手段,也明确要求节目在文化价值上承载一种不造作、不浮夸、不炫耀的本真的生活态度。

我们发现,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国家,真人秀是以普通人参与为主要形式的,明星真人秀并不是主流。

素人真人秀节目对普通人的人性、情感和存在状态的真实呈现,以及赋予普通人的生活更高的透明度和合法性,被广泛视为电视文化的一种高贵态度。

也许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中国的真人秀仍高度依赖“明星制”,在价值倾向上也极为倚重商业逻辑和消费主义。

【期末试卷】广东省湛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期末试卷】广东省湛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广东省湛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语文(必修①、②)试卷第I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①,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

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

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

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

《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

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

广东省湛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广东省湛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一级语文科试卷

湛江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一级语文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

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

《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作史实。

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

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

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

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

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

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

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牡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

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

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莱萸,饮菊花酒,宴集游乐。

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二百多年。

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锺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题02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题02

2017天河区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02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斗.牛之间(dǒu )修葺.(qí)双栖.(xī)外甥.(shēng)B.水波不兴.(xīn)先妣.(bǐ)如晤.(wù)笃.厚(dù)C.酾.酒临江(shī)垣.墙(huán)泠.然(lín)领衔.(xián)D.外强中干.(gān)眷.属(juàn) 艳羡.(xiàn) 镌.刻(juā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那边有座城池,六街三市,万户千门,来往行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B.整整十年,中国足协制造“国奥队”这一系统工程已被事实证明是“豆腐渣工程.....”。

对于我们纳税人来说,四年耗费几百万的国奥队失败,则完全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C.只有战略正确,细节才会有意义。

如果只顾细节,忽视战略,盲目执行,不管方向,那就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D.汪国新画马更具特色,骐骥骅骝,或振鬣奋蹄,或悲嘶怒鸣,多姿多彩,无一雷同,且与战将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3.下列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世界经济秩序和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各国的经济繁荣。

B.和大熊猫一样享有“国宝”之称的四川鹧鸪近年来不断减少,目前仅存两千多只。

C.中国电影非常像换季的美人,急于抢占时髦之先,换妆改颜,于是,难免陷入不顾自身条件强行起飞而遭致观众白眼的尴尬。

D.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4、排列语句顺序恰当的是 ( )①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②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XXX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答题卷、作文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好自己的座号、姓名;2)选择题按每题右侧所示的机读题序将答案填在机读卡相应位置上,填空与简答题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3)卷面保持整洁,书写要求工整端正;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卷、作文三项同时分别上交。

一、语文积累(共26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1】(2分)A.菲薄(fēi)窒息(zhì)撰写(zhuàn)目眦尽裂(zì)B.执拗(niù)攒射(cuán)搽粉(cá)叱咤风云(zhà)C.雏菊(chú)蠕动(rú)婆娑(suō)泪下沾襟(jīn)D.桀骜(jié)衖堂(nòng)彳亍(chì)百舸争流(gě)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2】(2分)XXX.峥嵘易帜步履稳健辉煌结采B.包袱巨辐涕泗交流不寒而栗C.喋血拷问陨身不恤短小精悍D.嚷骂殴打返璞归真衣服褴褛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机读题3】(2分)A.假若当初XXX能从善如流,接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乌江的下场。

B.行刺从来就不是甚么值得名誉的事,也不是甚么值得嘉赞的事,我认为,荆轲刺秦王,不足为训。

C.刚开学,XXX看到四周的同学会唱歌跳舞,能演讲主持,还是学霸,越发觉得本人别无长物。

D.《小狗包弟》中,艺术家被游街示众,认识他的人都不以为然,只有那只小狗对他一如既往地亲热。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机读题4】(2分)A.新诗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

新诗的“新”,是相对古典诗歌而言,“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格律的束厄局促,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B.《小狗包弟》选自XXX的《随想录》,该书收录的作品着重回忆作者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无情地解剖自己,也剖析当时的社会。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题07201801060153

广东省天河区普通高中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综合测试题07201801060153

2017天河区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07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崔嵬(wéi)少不更事(gēng)饿莩(pīǎo)间或一轮(jiān)B.歆享(xīn)人烟阜盛(fù)形骸(hái)群山万壑(hè)C.栅栏(zhà)气势磅礴(bé)湮没(yǎn)扪心自问(mén)D.草窠(kē)谪居卧病(zhé)朱拓(tuò)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残羹冷灸走头无路天有不测风云B.蛮横迫不急待放诞无礼胜败乃兵家常事C.仓皇礼上往来沸反盈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烟霭难以捉摸磨牙吮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的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①前不久,这里曾山洪______,致使公路堵塞,交通瘫痪,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②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______表现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艺术特色极为称道。

③湖上那些旧游之地,我都去看看,像学生温习功课似的,感觉最______的是苏堤。

A.爆发擅长舒畅B.暴发善于舒坦C.暴发擅长舒坦D.爆发善于舒畅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B.年逾古稀的两位老人,大学时代便情同手足,分别了将近半个世纪,今日邂逅分外激动,聊得不可开交,真是难舍难分。

C.学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应该让他们掌握一些鉴赏术语。

D.几年前,我们在广州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真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美国总统奥巴马从青年时代起就真正深入并密切联系民众,我们年轻人应借鉴奥巴马的成功之道,乐于并敢于把自己与民众的命运联系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08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娱乐时代的文学选择尽管有人无视他们的存在,有人轻视他们的作品,但却无法忽略这群“80后”作家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

前不久,一份由近十万名网民投票选出的“当代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名单上,既有李白、苏轼这样的古代文学大家,也有鲁迅、老舍这样的近现代著名作家,更有韩寒、郭敬明等受到年轻人追捧的青春文学写手。

毫无疑问,网络让文学加速进入了娱乐时代。

几年时间里,网络文学不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文学“神话”。

从描写青涩爱情的青春小说,到描写困惑和挣扎的成长小说,一阵阵风潮来而复去。

到2007年,以惊险、刺激见长的“盗墓小说”大行其道。

系列小说《鬼吹灯》至今已出版了多本,销量惊人。

某著名导演有意将这部小说拍成电影,希望能打造成中国版的《夺宝奇兵》。

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网络的平民化气质使文学更具娱乐性。

在网络上,这些年轻作家或网络写手如明星一般,可以拥有百万计、千万计的点击量。

不仅是他们的文学创作,哪怕只是生活纪录和个人言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能演变成公众话题。

网络给“80后”提供了舞台,更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学梦想。

没有题材和体裁的限制,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

于是以“一文成名”者并不鲜见,一些作品或以精彩的故事、或以鲜明的特色吸引了网民的注意力,也赢得了出版商的青睐。

网络上的原创作品,也成了出版商挖掘畅销书的“金矿”。

网络成就了文学的繁盛,同时也预示了传统文学的失落。

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摆在最显眼位臵的,大都是经营管理类图书和时下热门的“说史”图书。

而在畅销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也被讲述都市情感的通俗小说、网络小说所包围。

文学类书籍在书店里受了冷落,却不代表读书的人少了。

网络和通讯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有了电脑和手机,不但新闻、文学作品可以及时阅读到,连电影、电视节目都可以随时看到。

不少人觉得传统的纸质阅读不方便、购书成本高,而通过网络“点播”自己心仪的书籍则要方便快捷得多。

许多专业作家认为,现在传统文学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是,真正的好作品太少了。

一些作家创作脱离了现实生活,因此写出的作品不好看。

一些知名作家出现了“明星化”、“贵族化”的倾向,通过一两部作品成名之后,急功近利之心渐起,身为作家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感却越来越少。

有人戏称,现在一些作家,整日忙着做嘉宾当评委,剪剪彩题题词,越来越像明星;而明星则出书写成名故事、人生经历,越来越像作家。

出名要靠炒作、出书要靠运作,现在的文学界似乎越来越有娱乐界的味道。

娱乐时代并不是文学的洪水猛兽,年轻人的写作解构了过去狭隘的文学价值观,但是,正如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大放异彩一样,受众的口味和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青年作家在解构传统的同时也要建构更有责任的文化价值观。

1.下列属于现在传统文学衰落的原因的一项是()A.网络小说的走红让网络成为更多“80后”展示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B.书店里,纯文学书籍已经成为“配角”。

C.在畅销书柜台上,知名作家的作品被通俗小说、网络小说包围。

D.网络阅读方便快捷,网络写作限制少,而现在传统文学本身缺少优秀作品。

2.下列选项中关于网络时代文学的“平民化”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写作没有题材和体裁的限制,没有文字和内容的要求,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任何人都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网络上。

B.网络的“平民化”降低了写作的“门槛”,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文学”梦,都可以把网络当成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我的载体。

C.网络时代文学的“平民化”以娱乐的写作方式、自我的写作内容、自由的写作空间为特征。

造就了很多平民作家,甚至“一文成名”者。

D.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如明星一般,拥有百万、千万的点击量,他们的文学创作、生活纪录和个人议论,发表在博客上都可以演变成公众话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韩寒、郭敬明进入“当红读者最喜爱的100位华语作家”名单,说明他们写作水平足以比肩李白、苏轼等古代文学大家和鲁迅、老舍等近现代著名作家。

B.网络文学更具娱乐性,给“80后”作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就了许多平民写手的文学梦想。

C.网络和通讯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人们不再进行纸质阅读了。

D.时下一些娱乐晚会越来越不受欢迎,而学术讲坛类节目却能够大放异彩,这说明学术讲坛类节目更具有娱乐时代的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4~7题。

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朱公居陶,生少子。

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

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

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告其少子往视之。

乃装黄金千镒,臵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

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②。

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

”欲自杀。

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

”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藋到门,居甚贫。

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

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

”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

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故金至,谓其妇曰:“此朱公之金。

有如病不宿诫,后复归,勿动。

”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③某,此则害于楚”。

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

”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

”王乃使使者封三钱④之府。

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

”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

昨暮王使使封之。

”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

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

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

”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

”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

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

”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

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

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

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故为其能弃财故也。

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

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注】 ①朱公: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

②家督:长子,因长子有督理家事的缘故,故称家督。

③星宿:我国古代对星座的称谓,共分二十八宿。

④三钱:本指夏商周对钱币所分的三等:赤、白、黄。

黄为上,白次之,赤为下。

这里指钱库。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乃装黄金千镒,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②(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B.⎩⎪⎨⎪⎧①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②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C.⎩⎪⎨⎪⎧ ①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 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 D.⎩⎪⎨⎪⎧①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下列各项中,全都表现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的一项是(3分)(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②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 ③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④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 ⑤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⑥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故为其能弃财故也A .①④⑥B .②③⑥C .①②⑤D .③④⑤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朱公二儿子因为杀人要被处死,朱公大儿子请命要前去看望,临走之前,朱公私下又给了大儿子数百黄金。

B .庄生虽然居住在十分贫穷的小巷门户里,但他廉洁正直,至于朱公送的金钱,他也不是有意要接受,是打算事成之后,将金钱归还朱公,以表示其诚信。

C .当朱公大儿子拿走千金后,庄生十分羞愤,又入朝见楚王,说朱公大儿子贿赂了楚王的左右,楚王非常生气,下令杀了朱公的二儿子。

D .等到大儿子取得弟弟的尸体回来后,大家都很悲伤,而朱公却笑了,他认为事出有因,结果早在预料之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8~9题。

野步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8.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两首诗的第三、第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