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特殊性对翻译“可译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活动无处不在。

只要有不同文化和语言,就会需要翻译。

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影响翻译的因素错综复杂,涉及语言或文本因素,文化因素,语境因素以及译者个人因素等。

作为一位外语专业的学生,我想先谈谈影响翻译的主观因素,即译者的个人因素。

其中包括译者个人的能力(外语能力,文化掌握能力,文字驾驭能力),译者的翻译理念(是直译还是意译),译者的翻译动机(动机决定投入度,投入越大,译文质量相对越高)。

作为刚刚踏入翻译的新鲜血液,甚至可能才踏进去半只脚的翻译新人,首当其冲的影响因素就是译者个人能力,而能成就译者个人能力的就是热情。

对于新一代投身祖国翻译事业的青年一代,影响新青年译者最大的就是热情。

科技时代生活日新月异,同时选择诱惑也很多,有人说生命就是由无数的选择构成,你选择某时间跳舞,你的这部分生命就是舞蹈,你选择在某个时间玩乐,你的这部分生命就是玩乐,同样作为译者,当你在无数生命小碎块的时间中选择提高语言能力,钻研语言文化,翻译的质量也会随之增长。

近日,央视综艺《朗读者》受到广泛好评,其中译届泰斗许渊冲先生带给我们无数震撼,无数感动。

已经96岁的先生,在谈及自己曾经翻译的诗篇依然饱含深情,热泪盈眶,同时计划在100岁之前,把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全部译完。

这是怎样的热情使他在接近百岁之时依然坚持翻译。

在谈及翻译之时,先生眼中散发的光芒令我折服,那是渗透骨血的热爱。

大家之所以成为大家,根基便是对事业无限的热情。

译者的翻译能力都是靠平时长时间的积累促成的,以热情做支撑,才能在无数日夜为提高翻译能力而奋战。

其次,译者的翻译理念同样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翻译理论不断发展,翻译界大家辈出。

严复把老子的“信”和“美”的矛盾论发展为“信达雅”三原则。

林琴南不懂外文而从事翻译,不“信”,但实现了达,雅。

鲁迅倡导直译,求信,郭沫若则求美。

朱生豪倡导意译,译出诗意译作。

到了钱钟书,朱光潜,中国的翻译理论达到了最高峰。

语言学与翻译

语言学与翻译

语言学与翻译在全球化时代,语言和翻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现象的学科,与翻译密不可分。

经过长期的发展,现代语言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领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主要探讨语言学和翻译的关系,以及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

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语言学研究语言本身,而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含义和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化,历史和人类的许多领域。

语言学为翻译提供了一些基础,比如研究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语义,使翻译者更好地理解翻译中的语言现象。

同时,语言学还可以启发翻译者运用语言学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翻译。

不同语言的语言结构也会对翻译造成影响。

例如,有些语言可能没有特定的单词来表示某些概念或物体,这会对翻译造成挑战。

此外,汉语的字母表是不同于其他诸如英语等欧洲语言的,这会影响到汉语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可行性。

语言学在翻译领域的作用有许多方面。

比如,通过研究语言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本原理,翻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结构和语气,使翻译更加准确和流畅。

此外,翻译者在翻译时应该考虑目标语言的文化差异。

语言学研究也可以帮助翻译者研究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以更好地传达原始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和情感。

语言学的重要性语言是人类的基本工具之一,也是人类的主要交流方式。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起源,结构和演变,研究语言如何影响和反映文化和社会。

语言学的研究不仅是为了了解语言,还是为了了解人类本身。

语言学除了在翻译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外,还有多种应用。

例如,在教育、文学、技术和商业等领域,语言学研究的成果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文学领域,语言学家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结构和叙事方式,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在商业领域,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市场的语言和文化特征,从而更好地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此外,语言学在语言治疗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语言学家可以通过研究语言障碍,帮助患者恢复他们的语言能力。

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及解决方法

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及解决方法

管理创新○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及解决方法□李知娜延边大学吉林延吉133000摘要:由于不同的语言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翻译中难免存在不可译性因素。

本文对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及翻译中的方言、诗歌的不可译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不可译性;语言差异;文化差异;方言;诗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语言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翻译时,如果不考虑语言特征和地区、环境、制度、规则等不同性质的生活方式,就无法进行正确的翻译。

一个属于特定文化的人,理解其他文化,并翻译其语言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不可译性因素。

通过对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及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因素进行分析来探讨其解决方法。

一、不可译性存在的原因不可译性现象存在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语言上的差异和文化上的差异。

翻译是跨语言的活动。

由于不同的语言都在字形、语音、词汇、句法、文体风格等不同层面上表现出差异,若原语中的某些因素,在译语中无法找到对应的或相似的表达方式,此时则会产生不可译性。

翻译又是跨文化的活动。

由于受不同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生态等的影响,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同之处。

若原语中所要表达的文化现象,在译语中不存在表达这类文化现象的词语,表达这些文化词汇或文化观念就会变的非常困难,此时会产生不可译性。

二、方言的不可译性方言是指一种语言中根据其使用地区或社会阶层而分化的语言体系或只在某地区使用而不是普通话的语言。

方言一般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社会方言是由社会群体的不同性质而形成的语言变体。

方言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被广泛应用于诸多文学作品当中。

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方言是作者根据特定的意图构思出来的,因此在作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不考虑原文中方言所表现出来的语言、社会的意义而进行翻译,那么其译文的效果达不到原文所表现出来的效果。

且在原文所使用的语言和译文所使用的语言的方言体系不同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原文的特定方言与译文的方言相对应。

谈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品质的影响

谈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品质的影响

谈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品质的影响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

作为北京地区知名的翻译服务提供商,国译翻译深知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品质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语言文化差异如何影响翻译品质,并分享一些应对策略。

一、文化价值标准的差异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如果翻译人员不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就很难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恰当性。

二、审美取向的不同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体现在审美取向上。

不同的文化对于美的定义和追求是不同的,这也会对翻译品质产生影响。

翻译人员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审美取向的转换,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审美习惯。

三、生活方式的差异生活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语言表达上的差异。

例如,一些在源语言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在目标语言中可能并不存在或难以对应。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灵活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适应不同生活方式下的语言表达需求。

四、应对策略针对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品质的影响,国译翻译建议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二是注重审美取向的转换和适应;三是灵活运用语言表达技巧和方法;四是加强与客户和读者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综上所述,语言文化差异对翻译品质的影响不容忽视。

国译翻译作为北京地区专业的翻译服务提供商,始终致力于提升翻译品质和服务水平。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翻译服务,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

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
• 再如 • 做为古老的礼仪之邦 • , 中国一向推崇的是人的谦逊 • , 但在英美人眼中看来这是缺乏自信的表现 • , 对于褒奖 • , 英美人常愿坦率接受 • , 而中国人则是尽量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因此 • , 两者对习语的选择难免会有一些不小的差异。
文化因素
• 还有 • , 中国人见面时总习惯问 • “您吃了吗? • ”要是把这句话直译的话就是“ • Have you eaten? • ”这样的翻译多半会使以英语为母语的听者云里雾里 • , 不知所言。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 • , 这句话如果改用“ • How are you? • ”来表达的话则会准确和恰当得多。
文化因素
• 例如 • : 在方位的表达上 • , 虽然表达的是同一概念 • , 但中国人总是说“东西南北”而西方总是说
“北南东西” • , 所以汉语中的西北、西南、东北、东南 • , 翻译成英语分别是“ • northwest southwest northeast 和 southeast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
• 在翻译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的题目时,有人提出了两 种不同版本的译法,Outlaws of the Marshes 和
• 108 Heroes by the Marshes 。 • 虽然两种翻译都很难表达出原标题所蕴涵的真实含义,但
就意思的转述上, 后者更贴近一些。前一种翻译中所用 的Outlaws一词对应汉语的“亡命之徒”或是”违法之人 “在英语中多用作贬义, 把这样的一个词放在这里显然 是极不合适的。 • 同时也反映出译者缺乏对水浒历史的了解。其实,施耐 庵的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是有很深的寓意的,作者真正的 意图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 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 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是“官逼民反”,并讴歌历史上所涌现出的可歌可泣的英 雄。 • 在作者看来, 这些人决对不是不法之徒而是一帮不肯向 腐朽制度低头的侠盗义士。

语言的互补性与互释性对专业翻译的影响

语言的互补性与互释性对专业翻译的影响

语言的互补性与互释性对专业翻译的影响
可以肯定的是,在专业翻译中的确存在着个别词汇、词组、句子难以找到合理释义的现象。

365翻译相信,语言之间是互补的、是互译的,基本上不存在某个物体、某件事,用A国的语言可以解释,用B国的语言就无法解释。

关键是如何去翻译,而不是不能翻译。

翻译思想的发展。

一个时期的稿件翻译质量如何是受到当时社会思维水平的影响和限制的。

纵观各国的翻译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文学作品在30年前翻译不好或者基本无法翻译,在30年后则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译作。

同理,专业翻译也是这样。

这说明翻译思想的发展与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优秀译文的问世。

文化渗透性的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国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各个国家、各个名族的文化共性在不断扩大。

从长远来看,世界文化的多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译者素质的提高。

就像我们在上文中所谈到的,社会的进步与各国文化交流的加深,必然会提高译者的专业素质和审美能力,也必然会帮助译者突破各种翻译障碍,提高大家的专业翻译水平。

从语言层面看可译性的限度

从语言层面看可译性的限度

关键词 可译性 限度 语言不可译性 文化不可译性
词形与词义融为一体的翻译 内容时 , 往往会构成不可译 的难 题。 如:
() 1 假使“ 中心为忠” 那句唐宋相传 的定义没有错 , 李妈忠得不
1 引 言
可译性 问题 是翻译理论研究 中的一个基 本问题 。由于语 言文
忠, 因为她偏心。 鸿渐叫她做的事 , 她常要先请柔嘉核准。 《 ( 围城》 )
汉语中“ 和“ 合在一起 可构成“ , 中” 心” 忠” 原文作者借用 了汉字 独特 的构词规律 , 明 “ 就要 “ 说 忠” 中心 ” 也就是 不能偏心 , , 匠心独
字是文化 的载体. 一种语言文字是一定 区域 内国家、民族或部落 的
人群进行物质生 产、 社会 活动的特 征反映. 各区域、 各民族的人 由于 地理环境 、历史发展和文明程度 的不 同, 因而形成 了不 同的思维方
的汉语读者来说 , 根本就无法理解这则谜语 。
22 语 音 _
中的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词汇 或语法单位 共用一 个语言形式 ; 第二 , 原语单位 一词 多义在译语 中没有对应的形式 。例如 “ u l ce N rF s n ah
m e mnr o i. 中“ l c e ” fs ni e Us n ” Fa hn 一词有 两种 意思 : 子 ; 桶。 is r y e s 瓶 饭 而 “o ” rl 一词也包含两种意思 : 的 ; l 满 醉酒 的。因此这句话便可 以有 两种解释 :( ) 1只有瓶子总是满 的;( ) 2 只有饭 桶总是 醉的。这种德 语语言本 身所具 有的含混性无法 在汉语 中完整地表 现出来 。而文 化方面 的不可译 是因为社会 文化因素在 原语和译语 中属于不 同的
语言文字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

影响翻译的因素影响翻译的因素一、文本方面的因素1、语义理解障碍:阅读和分析原文阶段,原文的语义含糊性和句法复杂性是影响等值程度最主要的因素。

由于原文有意无意的语义含糊,译者很难确定原文的真实语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就产生不同的译文。

如,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常喜欢间接地或迂回地表达自己对一个男孩或女孩长相的看法,便说“她长得困难”——这就不能不给译者带来“别扭”的感觉。

如果直译为“She grows difficult.”老外读了可能费解;如果意译为“She looks ugly.”原文的风趣就丧失了。

要克服语义含糊,准确传达原文语义就要求译者对原语有较高的把握能力,尽可能综合考虑与原文语义相关的所有因素,挖掘出原文真实内涵。

即便如此也难实现绝对的“等值”。

原文句法过于复杂也是译者遇到的比较棘手的问题,翻译前译者不得不将复杂的句法重新梳理一遍,即先进行语内翻译,然后再转换成译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等值程度。

2、表达方式相异:分析完原文后,在原文转换成译文阶段,译者同样遇到很多影响等值的因素,大都与表达方式、文体风格有关。

原文里同一个句法单位,译文通常都有几种等值程度不一的表达方式与之对应(固定用法除外),表达方式的取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译文等值程度的高低。

我们的取舍原则是选择最自然的对等物,即采用最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及惯用语搭配的表达方式。

例如:(1) Shoe the goose. (A)给鹅穿鞋。

(B)对牛弹琴。

[徒劳无益](2) Teach fish to swim. (A)教鱼游泳。

(B)圣人面前念《三字经》[多此一举](3) All’s well that ends well. (A)凡是结果好的事就是好事(B)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的就是好猫。

经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每个英文词语的第二种[B]译法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汉语历史较长,其词语非常丰富多彩。

光一个“死”字至少有42钟说法[如,长眠、安息、登仙、圆寂、谢世、驾崩、见马克思去了……等等],英语或其它语种往往很难找到其“等值”的对应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a i e t r s rphc fau e . Ke y wor :ta saa lt u ta saa ii ds r n ltbi y; n r n ltb 1t i y; d g e fta l tb l y; ln u si a tc l rt s e e o r nsa a ii r t i g itc p riu a ii e
“ h g e f Tr n l t b l y ’ t e De r e o a sa a i t ’ i
DA0 Han yng —i
( oe n L n u g e at n ,X a e nv r t o e h o g ,X a n 3 1 2 ,C ia F ri a g ae D p r g me t i n U i s y f c n l y i m e i T o me 6 0 4 hn )
双语 的译 者 了。译 者 的 翻译 实 践 也证 明了在 多数 情 况下他 们 能有效 地 把本 国语 言译 成 其 他 国家 的
些学 者认 为 翻译 是 不 可 能 的。基 于语 言绝
对论 ,Spr 出 : “ ai提 人类 没有 完 全 活在 客 观世 界 中 ,也 没有完 全单独 活在 大家理 解 的社 会活 动中 ,


研 究背景
加 强 ,语 言 特殊性 导 致 的不 可 译 因素 可 能 有所 减 少 。然 而 ,这 不意 味 着不 同 国家 间 的交 流 已经不 受语 言特 殊性 的影 响 和 困扰 。一些 之 前不 可译 的 材料 可能 被译 出 ,但 译 者也 不 能 盲 目乐 观 ,因 为 随着社 会 的 发展 ,新 事 物不 断 出现 ,一 些 翻译 障 碍虽 能被 克服 ,不可译 的 因素也不 可能一起 消失 。
不 同的 字词 : 译 性 ;不 可译 性 ;可 译 度 ;语 言特 殊 性 可
中 图分 类号 :H 0 9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0 30 ( 00 2— 0 8— 04— 9 X 2 1 )0 0 6 0 4
I f n e fLi g itc Pa tc l rte n n ue c s o n u si r iu a ii s o l
第 4卷 第 2期
201 钲 0 0 4月
云南 农业 大学学 报
J u n l fYu n n A r u t r lU i e s y o r a n a g i l a n v ri o c u t
Vo. 14 No 2 . Ap . 2 0 r 01
语 言 特 殊 性 对 翻 译 “ 译 度 " 影 响 可 的
而是受特 有 的语 言控 制 ,他 们 使用 的语 言是 为 他 们生 活 的社会 传达 信 息 的媒 介 。如 果认 为人 们 可
以不 用语 言就 可 以适 应 社会 ,如果 认 为语 言 只是 解决 特殊 的交 流 或 思 想 问题 时 偶 尔 使 用 的工 具 ,
刀 喊英
( 门理 T 学 院 外语 系 ,福 建 厦 门 3 12 ) 厦 6 04
摘 要: 语言特殊性通常被看做不可译 ,它虽给翻译带 来不少障 碍 ,但 带有语言特 殊性 的源 语言仍有不 同程度 的 “ 可译度” 。能影响翻译 “ 可译度” 的语言特殊性很多 ,本文 只从两方 面 ,即修辞 如双关 、回文和头韵 和

自 V nH m o t 出语 言相对 论 和语 言决 定 o u b l 提 d 论 以来 ,可译 性/ 可译性 一直 是翻译 理论 的基本 不 争议 之一 。普 适 论认 为 , “ 然 人 类拥 有 相 似 的 既
思想 和情 感 ,无 论用 哪 种 语 言 ,人 与 人 之 间 的交 流就不应 有障碍 ” ¨ 。因此 ,不 同语 言之 间的翻译 也 一定可行 。此 观点 的合 理性 在 于 人类 具 有 相 似 点 ,因此不 同 国家 的人们 虽然 不能讲 彼此 的语 言 , 然 而 ,他们 仍然 可以仅仅 通过肢 体语 言相互 交流 , 如微笑 以示 友 好 ,皱 眉 以示 困惑 ,更 不 用说 掌 握
Ab t a t s r c :Li u si ri ua iis ae u u l o sd rd u ta saa e ng it patc lrte r s al c n i e e n r n ltbl.Th u h c u i g mu h ta s c y o g a sn c r n — l t n b rir ,t e s u c a g a e t l g itc p riu a iis silh v o e r e o rnsa— ai a re s h o r e ln u g s wih i u si a tc l rt tl a e s me d ge f ta lt o n e a ii b l y.W i a g u e fln u si a iu aii s h h ss d mo sr t sa d il sr t si fo t t a lr e n mb ro i g itc p r c lrte ,t e t e i e n tae n lu tae t r m h t t es e t e wo p rp c i s: s nc fg e f s e c s c s pu s p ln r me a d a l e ai n a d d f r n v o i urs o p e h u h a n , ai d o s n li r t s n i e e t i t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