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中药资源分布情况中国中药材分布北京:黄芩、知母、苍术、酸枣、益母草、玉竹、瞿麦、柴胡、远志等。
天津:酸枣、菘蓝、茵陈、牛膝、北沙参等。
上海:番红花、延胡索、栝楼、菘蓝、丹参等。
重庆:黄连、杜仲、厚朴、半夏、天冬、金荞麦、仙茅等。
河北:知母、黄芩、防风、菘蓝、柴胡、远志、薏苡、菊、北苍术、白芷、桔梗、藁本、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等。
山西:黄芪、党参、远志、杏、小茴香、连翘、麻黄、秦艽、防风、猪苓、知母、苍术、甘遂等。
辽宁:人参、细辛、五味子、藁本、黄檗、党参、升麻、柴胡、苍术、薏苡、远志、酸枣等。
吉林:人参、五味子、桔梗、党参、黄芩、地榆、紫花地丁、知母、黄精、玉竹、白薇、穿山龙等。
江苏:桔梗、薄荷、菊、太子参、芦苇、荆芥、紫苏、栝楼、百合、菘蓝、芡实、半夏、丹参、夏枯草牛蒡等。
浙江:浙贝母、延胡索、芍药、白术、玄参、麦冬、菊、白芷、厚朴、百合、山茱萸、夏枯草、乌药、益母草等。
安徽:芍药、牡丹、菊、菘蓝、太子参、女贞、白前、独活、侧柏、木瓜、前胡、茯苓、苍术、半夏等。
福建:穿心莲、泽泻、乌梅、太子参、酸橙、龙眼、栝楼、金毛狗脊、虎杖、贯众、金樱子、厚朴、巴戟天等。
江西:酸橙、栀子、荆芥、香薷、薄荷、钩藤、防己、蔓荆子、青葙、车前、泽泻、夏天无、蓬蘽等。
山东:忍冬、北沙参、栝楼、酸枣、远志、黄芩、山楂、茵陈、香附、牡丹、徐长卿、灵芝、天南星。
河南:地黄、牛膝、菊、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独角莲、栝楼、天南星、酸枣等。
湖北:茯苓、黄连、独活、厚朴、续断、射干、杜仲、白术、苍术、半夏、湖北贝母等。
湖南:厚朴、木瓜、黄精、玉竹、牡丹、乌药、前胡、芍药、望春花、白及(白芨)、吴茱萸、莲、夏枯草、百合等。
广东:阳春砂、益智、巴戟天、草豆蔻、肉桂、诃子、化州柚、仙茅、何首乌、佛手、橘、乌药、广防己、红豆蔻、广藿香、穿心莲等。
广西:罗汉果、广金钱草、鸡骨草、石斛、吴茱萸、大戟、肉桂、千年健、莪术、天冬、郁金、土茯苓、何首乌、八角茴香、栝楼、茯苓、葛等。
重庆长寿区中药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建议

重庆长寿区中药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建议目的基于第四次全国(重庆)中药资源普查,摸清重庆长寿区中药资源,为其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主要采取样地调查、线路调查及访谈调查等方法进行。
结果本次长寿区中药资源普查共采集到植物142科482属639种(包括亚种、变种),其中国家重点药材品种,即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119种,一般药材品种456种,共计575种药用植物。
该区无与中药产业相关的管理部门,中药栽培近于空白,无药材加工利用企业,药材质量不可控。
由于中药材生产成本日益增高,严重制约了该区的中药产业发展。
结论重庆长寿区中药材资源比较丰富,但中药产业却近于空白。
若要发展中药产业,还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CM resources in Changs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based on the fourth national census of TCM resources;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TCM resources. Methods Sample-plot survey,line survey and interview survey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Totally 142 families,482 genera and 639 species (including subspecies and varieties)were collected from the general survey of TCM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There were a total of 575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including 456 kinds of ordinary medicinal plants and 119 species of national key medicinal plant which were record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 But there was no department leader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and TCM cultivation was almost blank. Nowadays there was no TCM processing enterprise,and the quality could not be controlled. 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 production cost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ndustry. Conclusion TCM resources in Changs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are abundant,while the TCM industry is almost blank. The support and guidance from government are needed to develop TCM industry in this area.Key words:TCM resources;surve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Changs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长寿区作为重庆市一个中低海拔区县,其中药材资源蕴藏量并不丰富,但其中药资源概况是占川渝地区多数的中低海拔区县资源的一个缩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十大道地药材产区

道地药材产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变化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各个地区都形成了一批适合本地条件的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与地域是不可分的,根据我国中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和主要药材10 大道地产区介绍如下:(一)关药产区关药通常指东北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著名关药有人参、鹿茸、防风、细辛、五味子、关木通、刺五加、黄柏、知母、龙胆、哈蟆油等。
所产人参占全国人参产量的99%,人参加工品边条红参体长、芦长、形体优美;辽细辛气味浓烈、辛香;北五味肉厚,色鲜、质柔润;关龙胆根条粗长、色黄淡;防风主根发达,色棕黄,被誉为“红条防风”;梅花鹿茸粗大、肥、壮、嫩、茸形美、色泽好;哈蟆油野生蕴藏量占全国99%。
(二)北药产区北药通常指河北、山东、山西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和东部等地区所出产的道地药材。
主要有北沙参、山楂、党参、金银花、板蓝根、连翘、酸枣仁、远志、黄芩、赤芍、知母、枸杞子、阿胶、全蝎、五灵脂等。
山西潞党参皮细嫩、紧密、质坚韧;河北酸枣仁粒大、饱满、油润、外皮色红棕;河北连翘身干、纯净、色黄壳厚;河北易县,涞源县的知母肥大、柔润、质坚、色白、嚼之发黏,称“西陵知母”;山东东阿阿胶驰名中外。
(三)怀药产区怀药泛指河南境内所产的道地药材。
河南地处中原,河南的怀药分南北两大产区, 产常用药材300 余种,有著名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以及密(县)银花、茯苓、红花、全蝎等。
(四)浙药产区浙药包括浙江及沿海大陆架生产的药材,狭义的浙药系指“浙八味”为代表的浙江道地药材如白术、杭白芍、玄参、延胡索、杭菊花、杭麦冬、山茱萸、浙贝母,以及温郁金、温厚朴、天台乌药等。
浙江地处亚热带,产常用药材400 余种。
(五)江南药产区江南药包括湘、鄂、苏、皖、闽、赣等淮河以南省区所产药材。
江南湖泊纵横,素称鱼米之乡,道地药材品种较多。
湘鄂地区出产的著名药材有安徽亳菊、滁州滁菊、歙县的贡菊、铜陵牡丹皮、霍山石斛,宣州木瓜;江苏的苏薄荷、茅苍术、石斛、太子参、蟾酥等;福建的建泽泻、建厚朴、闽西乌梅(建红梅)、蕲蛇、建曲;江西清江枳壳,宜春香薷,丰城鸡血藤、泰和乌鸡;湖北大别山茯芩,鄂北蜈蚣,江汉平原的龟甲、鳖甲,襄阳山麦冬、板桥党参,鄂西味连和紫油厚朴、长阳资丘木瓜、独活,京山半夏;湖南平江白术,沅江枳壳,湘乡木瓜,邵东湘玉竹,零陵薄荷,零陵香、湘红莲、汝升麻等。
重庆中药的材区域分布

中药材区域分布湿润的气候, 复杂的地形地貌, 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典型的生物群落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
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 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其中,属道地药材和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
中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品种多、单品种规模小、发展潜力大。
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 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
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展品种。
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主要包括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州、城口等区县。
该区境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枳壳、半夏、冬花等。
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和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巫溪党参、天麻巫溪县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党参、天麻、独活等药材蕴藏量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早年曾获“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是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山庙党巫山庙党属川党参,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而得名,是全国"四大名党"之一,被列入《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据《中国药典》记载:“党参味甘平、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
”早在19世纪就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欧洲市场。
·开县木香开县的地理环境非常的适合云木香的生长,该县木香种植面积产量约占全国木香总产量的70%,年产量为5500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8.75%。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重庆湿润的气候, 复杂的地形地貌, 形成了重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典型的生物群落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 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和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
重庆中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品种多、单品种规模小、发展潜力大。
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 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
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展品种。
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主要包括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州、城口等区县。
该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胡、枳壳、半夏、冬花等。
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和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巫溪党参、天麻巫溪县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党参、天麻、独活等药材蕴藏量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早年曾获“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是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山庙党巫山庙党属川党参,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而得名,是全国"四大名党"之一,被列入《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据《中国药典》记载:“党参味甘平、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
”早在19世纪就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欧洲市场。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重庆湿润的气候, 复杂的地形地貌, 形成了重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典型的生物群落与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
重庆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 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与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
重庆中药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品种多、单品种规模小、发展潜力大。
除主城及潼南与万盛外, 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
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展品种。
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主要包括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州、城口等区县。
该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
气候温与,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胡、枳壳、半夏、冬花等。
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与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巫溪党参、天麻巫溪县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党参、天麻、独活等药材蕴藏量丰富,就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早年曾获“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就是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山庙党巫山庙党属川党参,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而得名,就是全国"四大名党"之一,被列入《本草纲目》与《中国药典》,据《中国药典》记载:“党参味甘平、功能就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
”早在19世纪就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欧洲市场。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重庆湿润的气候, 复杂的地形地貌, 形成了重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 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典型的生物群落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工种植历史悠久, 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和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
重庆中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品种多、单品种规模小、发展潜力大。
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 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
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展品种。
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主要包括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州、城口等区县。
该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胡、枳壳、半夏、冬花等。
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和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巫溪党参、天麻巫溪县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党参、天麻、独活等药材蕴藏量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早年曾获“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是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山庙党巫山庙党属川党参,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而得名,是全国"四大名党"之一,被列入《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据《中国药典》记载:“党参味甘平、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
”早在19世纪就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欧洲市场。
重庆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

重庆适合种植什么中药材重庆是中国四川省著名的城市之一,地处长江上游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以下将介绍几种适合在重庆种植的中药材。
1. 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养血、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它适合在重庆种植,因为重庆气温适中,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正好符合黄芪的生长要求。
黄芪喜阳光充足的环境,耐阴性较差,所以在种植时应选择阳光较好的地点。
2. 何首乌:何首乌是一种常见的补肝肾,养发黑发的中药材,在中医上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重庆地处山区,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是何首乌种植的理想地区。
何首乌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适合种植在海拔较高,气温适中的地方。
3. 菊花:菊花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花卉,也是中药中常见的材料之一。
重庆气候湿润,适宜种植菊花,而且菊花耐寒性强,适应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高,种植起来比较容易。
4. 川芎:川芎是一种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材,主要用于调经、止血等。
它在四川地区广泛种植,重庆作为四川的一部分,也具备种植川芎的自然条件。
川芎喜欢湿润的环境,喜欢光照充足的地方,因此适合在重庆种植。
5. 灵芝:灵芝是一种有益气血、增强免疫力的珍贵中药材。
重庆地区有比较丰富的山地资源,适宜种植灵芝。
灵芝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对气候要求较高,重庆的山区气候适宜灵芝的生长。
总的来说,重庆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许多中药材,尤其适合种植喜欢湿润环境的中药材。
此外,重庆的地理条件也比较适合一些山区中药材的种植。
种植中药材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因此,在重庆种植中药材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中药材区域分布
重庆湿润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重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多种生物共存,生物资源的种类多,具有明显的森林垂直分布、典型的生物群落和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现有中药种质资源5832种。
重庆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人
工种植历史悠久,自国家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其中,属重庆道地药材和大宗传统药材30多种。
重庆中药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品种多、单品种规模小、发展潜力大。
除主城及潼南和万盛外,重庆市各区县均有中药材种植,主要分布于石柱、丰都、巫山、巫溪、奉节、酉阳、秀山、江津、武隆、綦江、合川等20多个区县。
其中,黄连、木香、丹皮、白术、枳壳、款冬花、党参、小茴香、天麻、半夏、青蒿、厚朴、黄柏等为国家重点发展品种;金银花、银杏、佛手、红豆杉、辛夷、前胡等20多个品种为市级重点发
展品种。
三峡库区及大巴山药材区
主要包括巫山、巫溪、云阳、奉节、万州、城口等区县。
该区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占75%左右,海拔最低73米,最高2797米,相对高差达2700多米。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主要药材党参(庙党、板党)、太白贝母、贝母、云木香、味牛膝、银杏、杜仲、小茴香、玄胡、枳壳、半夏、冬花等。
主要名特道地药材有:巫山、奉节的庙党、开县的云木香,奉节的贝母,巫溪的天麻,云阳的小茴香,忠县和万州的野生半夏等。
•巫溪党参、天麻
巫溪县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党参、天麻、独活等药材
蕴藏量丰富,是全国中药材生产重点县,早年曾获“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称号,是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绿色中药出口基地”。
•巫山庙党
巫山庙党属川党参,因产于巫山县庙宇镇而得名,是全国"四大名党"之一,被列入《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据《中国药典》记载:“党参味甘平、功能是补中气不足,润肺止咳,尤以巫山庙党最佳。
”早在19世纪就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港澳台地区及欧洲市场。
•开县木香
开县的地理环境非常的适合云木香的生长,该县木香种植面
积产量约占全国木香总产量的70%,年产量为5500多吨,占
全国总产量的68.75%。
所以,开县是我国云木香产量最大的县,也是木香产量最大的县。
武陵山药材区
主要包括石柱、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区县。
该区海拔量低118米,最高1938米,地势起伏大,坡度陡,四季分明,季差大,日温差大,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植被生态垂直差异大,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主要药材有黄连、青蒿、白术、天麻、杜仲、半夏、银花、冬花等。
著名的道地药材有:石柱的黄连,酉阳的青蒿、吴茱萸,彭水的半夏,酉阳和秀山的白术、金银花等。
•石柱黄连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药材商品为“味连”,系常用名贵中药,石柱县是黄莲的原始产区、中国黄莲之乡,所产因品质优良,被确定为“国药” “地道黄莲”。
石柱黄连产量已占到全世界的40%同时,这里有全国惟一的黄连交易市场,黄连不仅热销全国,还“飘香”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酉阳青蒿
世界对中国的草本中药最认可的有两种,一个是板蓝根,另
一个就是青蒿。
青蒿在中国农村分布极广,普遍被用作猪草、
熏蚊子或中药。
后来,青蒿素因一场战争一举成为国防战备药。
重庆酉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享有“世界青蒿之乡”的美誉。
•秀山金银花
秀山山区海拔500米一1200米的地区,气候常年潮湿,一种叫忍冬的植物在此环境下生长,金银花就是忍冬的花蕊,所以金银花也叫金银忍冬。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
秀山金银花不仅仅是清热解毒的茶,还是抗炎解毒、凉血止痢、疏热散邪的中药。
•垫江丹皮
有2000多年牡丹种植历史的重庆市垫江县,太平、澄溪、新民、桂溪、沙坪5个乡镇种植约2万亩、60多个品种牡丹。
牡丹的根一一丹粉加工之后为丹皮,是名贵的中药材,垫江历来是我国出口丹皮的种植基地,素有“丹皮之乡”的美称。
渝中部低山药材区
主要包括涪陵、南川等区县。
该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山地占60%海拔最低150米,最高1900米,长江及其支流乌江、高滩河、大溪河、芙蓉江流经境内,水源丰富,降水量1300-1400毫米,气候温暖湿润,
日照短,无霜期长,土地肥沃。
主要药材有毛紫菀、玄参、鱼腥
草、云木香、丹皮、杜仲、黄柏、厚朴等。
南川:携手国药集团打造全市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据悉,南川中药材资源丰富,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一半以上。
1300平方公里的金佛山区,其土壤、气候等十分适宜中药材产业发展,常年生产中药材30余种。
渝西丘陵药材区
主要包括合川、江津、铜梁等区县。
该区海拔最154米,最高1973米,丘陵占59.2%。
区内江河纵横,水源丰富。
气候特征为春早气温多变,夏长伏旱频繁,秋季多绵雨,冬暖多雾,无霜期限长达310天,空气温度大,
相对温度77-83%,阴天多日照少,处于全国日照时数最少的地区。
主要药材有黄柏、杜仲、梔子、吴茱萸、枳壳、红梅、木瓜、巴豆、使君子、女贞子、苦丁茶等。
重点发展和种植的名特道地药材有:江津的枳壳、梔子,铜梁与合川的使君子,合川的补骨脂,綦江的红梅、木瓜,长寿的丹皮。
•合川葛根
合川葛产业发端于九、十年前,最初挖野葛到人工种植几十亩。
到2010年,合川区葛农成立了康友葛根专业合作社,并建起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美观的产品包装,还在种植基地建起
“合川葛专家大院”。
从此,合川近3000葛农有了自己的品
牌和“家”。
同时,该合作社投资近200多万元建成占地近10
亩的葛根酒加工厂,拥有800平方米酿酒车间、1200平方米的灌装车间和200平方米的藏酒地窖,并注册了“康友”商标。
据悉,葛根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但这种物质容易与铁产生化学反应,在加工葛根产业时,需全部采用不锈钢材质,有利于黄酮的保留。
•铜梁丹参、姜黄、黄梔子
铜梁县调整农业结构种植中药材丹参、姜黄、黄梔子,去年,
全村种植面积达650亩。
每亩收鲜丹参1300公斤,鲜姜黄2000 公斤。
据了解,丹参味苦,有益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功能及肝微循环,且具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
正因为丹参的广泛药用价值,市场上供不应求;姜黄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活血气,破瘀通经,止痛的功能。
7个区县推广种植7种重庆道地药材
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重庆山地区县道地药材良种及高效优质种植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正式启动。
该项目计划在3年时间内,全面提升重庆市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水平,7种重庆道地药
材将在7个区县进行推广种植。
据了解,该项目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牵头承担,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太极集团有限公司、重庆科瑞南海制药有限公司等多家
单位合作完成。
2013年获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立项支持,国拨经费达892万元。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介绍,该项目将立足于重庆市中药材资源优势和种植加工产业基础,结合山地贫困区县中药材发
展和促进药农增收致富的需求,在黔江、酉阳、秀山、巫山、石柱、涪陵、云阳等7个区县推广种植金银花、金养麦、青蒿、黄连、紫苏、川佛手、川党参等7种道地药材,其中金银花、
青蒿、紫苏均属于优良品种。
“以前,这7个区县也有一定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基础,但存在技术不规范、良种覆盖范围小等问题。
”李隆云表示,今后,
该项目将建设12个技术示范基地,构建一支约300人
的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团队,培训药农1万人次,通过集成示
范与推广道地药材良种繁育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高产优质种植
技术、药材饮片粗加工及药材提取技术等,使上述道地药材规范
化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且良种率达到50%以上,单位面积增产10% -40%
据估计,项目的实施将惠及药农超过10万人,户均增收3001
元以上,助推重庆市山地贫困区县中药材特色效益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