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合集下载

关于屈原的故事(通用7篇)

关于屈原的故事(通用7篇)

关于屈原的故事(通用7篇)屈原的故事篇1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

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

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

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关于屈原的简介

关于屈原的简介

关于屈原的简介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今天店铺就来告诉你关于屈原的简介,欢迎阅读。

关于屈原的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关于屈原的轶事典故屈氏家族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和楚王一样,芈姓,但楚王是熊氏。

该姓出自黄帝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阳(也就是现在河南淅川)。

这就是屈原的故乡。

春秋初期,约公元前7世纪,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为氏了。

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类似的,还有春秋时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战国时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够从春秋前期一直延续到战国后期,一直处于楚国的高层,这个家族可谓经久不衰。

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务。

与屈原有关的故事

与屈原有关的故事

以下是与屈原有关的故事:
1.屈原投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非常爱国,但因为
主张改革而受到朝廷中的保守派反对,最终被流放。

在得知国家陷入其他国家的控制后,他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身殉国。

2.楚国复国:在屈原的故乡秭归,有一个传说称屈原并没有死
去,而是通过一个神秘的方式重新回到了楚国。

他带领楚国的人们打败了敌人,最终实现了复国。

3.写《离骚》:屈原在流放期间,写下了著名的《离骚》这首
诗。

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
怀,也表现了他个人的感情和思想。

4.神鱼救屈:据传说,屈原在投江后被一条神鱼救起,这条鱼带
着他游遍了楚国的各个河流和湖泊,最终将他带到了安全的地方。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也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屈原个人简介

屈原个人简介
中年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晚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 奠基人。
“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 “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 响。

代表作品
Work report refers to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general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work that has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第一部诗歌总集,开辟了现实主义创 作的源头
《楚辞》——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风骚” “骚人”

人物素材
Work report refers to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general insp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work that has been done in a certain
政治理想: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为楚怀王招魂: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出自《楚辞·招魂》
流放: 忠何罪以遇罚兮,亦非余心之所志。——出自《楚辞·九章·惜诵》
迷茫: 天命反侧,何罚何佑?——出自《楚辞·天问》
爱国: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自《楚辞·渔父》
楚辞鼻祖
period of time
屈原——“楚辞鼻祖”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 名正则,字灵均。

屈原的名诗10首

屈原的名诗10首

屈原的名诗10首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

他以其深情的作品、悲壮的诗调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而闻名于世。

这里将为您介绍屈原的十首名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心灵世界。

1.《离骚》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2.《天问》
问天地好在,问人间情长。

问何方神圣,问何处天堂。

3.《卜居》
黎明即起,日昃勤劳。

悬车六百,散麋十九。

4.《九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5.《渔父》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目所闻所见,如此皆非。

6.《楚江怀古》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7.《千秋岁》
千秋岁,拂彩衣。

地色苍茫,山河萧条。

8.《渔歌子》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9.《九章》
曰予惟无贵乎天子,富乎四海之内。

相属于天,何必亲予之人。

10.《远游》
远游倚遥山,乘云以神还。

青桂与白蘋,蹑然空中安。

以上是屈原的十首名诗,每一首都展现了他独特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这些诗歌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国家的忧思和对自然的赞美。

屈原的诗歌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成为后世文人的学习对象和艺术源泉。

通过欣赏屈原的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人民的情感和智慧,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与魅力。

爱国诗人屈原的个人简介

爱国诗人屈原的个人简介

爱国诗人屈原的个人简介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诗人为后世所景仰。

他那深厚执着的爱国热情,在政治斗争中坚持理想、宁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对现实大胆批判的精神,给后世作家作出了示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爱国诗人屈原的个人信息相关介绍,供大家参阅!屈原诗人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人物评价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

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上述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

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班固评论屈原辞赋”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

评价屈原其人”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屈原简介

屈原简介

屈原简介屈原简介(一):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用心影响。

生平介绍: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群众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

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理解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

楚国诗人屈原——个人简介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

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诗人屈原——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

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著作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

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

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

《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晁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遥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欢之汋约兮,【讠甚】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原进兮,妒被离而鄣之。

尧、舜之抗行兮,了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忼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自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译文】
上天的变化反复无常啊,为什么要使百姓动荡遭殃?人民都妻离子散不能相顾,正当仲春二月向东逃难。

离开故乡郢都而奔到远方,沿着长江和夏水到处流亡。

出了国都的城门啊心怀悲痛,甲日早晨我上路而行。

从郢都出发离开旧居啊,我惆怅恍惚无以复加。

桨儿齐摇船儿却徘徊不前啊,可怜我再也不能见到君王。

望见故国高大的楸树我不禁长叹啊,泪落不断象雪粒纷纷坠落。

经过夏水的发源处又向西漂行啊,回头看郢都东门而不能见。

内心缠绵牵挂不舍而我无比忧伤啊,渺渺茫茫不知落脚在何方。

顺着风波推移随着江流漂泊吧,于是飘流失所客居他乡。

乘着漫无边际的阳侯大波啊,船只随波涛起伏一上一下将停止于何处!心中郁结苦闷而无法解脱啊,思绪萦绕纠缠难以舒畅。

将要驾着船顺流下航,因此南上洞庭再东入大江。

离开长久居住的故国之地,如今飘泊渐来东方。

魂牵萦故都总欲归去,哪里有一时一刻忘记回返!背离夏口心头仍挂念西方(的郢都),故都日渐遥远真叫人悲伤。

登上江边的高丘举目远望啊,姑且以此来舒展一下我忧愁的衷肠。

伤心江汉平原人民还过着平安欢乐的日子啊,江畔地区还保持着的淳朴民风。

面对着波涛浩渺不知道去向哪里啊,大水茫茫也不知道南渡到何方?怎料想宗庙宫室竟成荒丘,谁说郢都两东门就任其荒芜? 心中久久不悦啊,忧愁还添惆怅。

想起到郢都道路如此辽远,长江夏水涉渡多么艰难。

突然遭放逐不被信任啊,不能回郢都至今已有九年时光。

惨恻郁闷襟怀不能舒展啊,惆怅失意心中悲戚满含。

小人顺承楚王的欢心表面顺从柔情媚态啊,实际上软弱无能难以依赖。

良臣忠心耿耿愿意进身为国效力啊,嫉妒者便纷纷设置障碍百般阻挠。

唐尧虞舜都有高尚的德行,高远无比可达九天云霄。

众多谗诌小人嫉妒群起诋毁,说他们不爱儿子
横加罪名。

楚王憎恶内心忠诚而不善于文词的美德之士啊,却爱好那些能说会道的奸佞之徒。

那些小人奔走钻营天天进用于君前,修美的贤能者却越来越远地被驱逐。

尾声:放开我的眼光向四方环顾啊,希望什么时候能返回郢都一趟?鸟雀飞翔都要归还故土,狐狸死时头一定向着出生的山丘。

确实不是我的罪过却遭放逐啊,何日何夜我会将故国遗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