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2doc
保护地蔬菜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J o u r n a l o f S e e d I n d u s t r y Gu i d e
保 护地 蔬 菜苗期 主要 病 虫害 防 治技 术
秦 寒露
( 南 乐 县农 业局 ,河 南 南乐 4 5 7 4 0 0 )
摘 要 :为提 高保 护地 蔬 菜 的经 济 效 益 ,介 绍 了蔬 菜 苗期 常见 猝 倒 病 、 立枯 病 、灰 霉 病 、 沤根 及
病 毒病 的病 害识 别 、病 害发 生及 条件 ,从播 种 前预 防 、应 用 育苗新 手段 等 方面提 出综合 防治措 施 。
关 键 词 :保护 地 蔬 菜 ;病 害 ;综合 防 治
中 图分 类 号 :¥ 4 3 6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3—4 7 4 9 ( 2 0 1 3 ) 0 2—0 0 2 7—0 2
少, 苗 床保 温性 能差 等 ; 病 毒 病 病 害 发 生 的 天气 条 件
为 日照 强 , 干旱 ; 栽培条 件为缺水、 缺肥 、 管理粗放。
该 病 多于幼 苗 3 ~ 4片 真 叶 期 发 病 , 茎 基 部 产 生
椭 圆形 暗褐 色病 斑 , 早 期 病 苗 白天 萎 蔫 , 夜 间恢 复 正 常, 病斑 扩 大绕 茎 一周 后 , 病 部缢 缩 , 幼 苗枯 死 , 但 死 而不 倒 , 病部 可 见淡 褐色 蛛丝 状的 菌 丝体 。
药剂浸 种 : 可用 0 . 1 硫 酸铜 浸种 5 mi n , 或 用 5 O 多菌灵 可 湿性 粉 剂 5 0 0倍 液 浸 种 l O mi n 。 药 剂
处 理后 , 种子 应用 清水洗 净 , 然 后催 芽播 种 。
蔬菜施药防虫害综合技术

蔬菜施药防虫害综合技术蔬菜虫害种类多,保护地蔬菜更为严重。
菜农为了防治病虫害,使用杀虫、杀菌剂比较频繁,不利人们健康食用。
为保持农业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生产无公害蔬菜,达到防虫治虫害目的,应采取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物理器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合理用药,以达到防治结合,发挥安全、高效、经济用药目的。
一、农业防治虫害技术农业防治是基础,即创造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保持农田良好的生态平衡。
1.选育抗虫品种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的品种,增强植物的抗性,从而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2.适时播种合理掌握播种期,以避开害虫为害的高峰期,为大白菜在2~4片真叶期与蛾发生高峰错开,从而减轻危害。
3.合理轮作、间作采用植物亲缘关系较远的菜种实行轮作换茬,葱蒜类与十安花科蔬菜间作,以减轻害虫种群数量。
4.精耕细作进行深耕、加厚耕作层,深沟高畦,利于灌排水,灌水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雨天要防积水。
5.科学施肥合理施肥能改善植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施足底肥,勤施追肥,适施化肥,结合喷施叶面肥,杜绝使用未腐熟的肥料。
6.清洁田园上季收成后蔬菜的残体老叶应及时收拾处理干净,并及时翻犁,以减少病源菌及菜粉蝶产卵繁殖的场所。
二、生物防治虫害技术生物治虫是发展方向,利于自然界中的益虫、微生物去捕食或寄生于害虫体内,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即消灭了害虫,又减少污染。
1.保护天敌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有六斑月瓢虫、七星瓢虫等瓢虫类、大绿食蚜蝇、食蚜蝇蚊、大草蛉、小花蝽等10余种。
寄生性天敌有蚜茧蜂,微生物天敌有蚜霉菌等。
菜粉蝶的天敌也很多,已知的有广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菜粉蝶绒茧蜂、微红绒茧蜂等十几种。
捕食性天敌卵期有花蝽,幼虫期、蛹期有黄蜂、食虫蝽等。
保护好天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施药时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不能随意加大药量及施药浓度,以确保天敌安全生存、繁殖,增加其种群数量,以帮助人类杀灭害虫,抑制害虫的生长发育,减轻害虫危害。
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图表

病害自下向上蔓延,先是下部叶片中午萎蔫下垂,早晚恢复正常,似缺水状,逐渐遍及全株,最后全株枯死。病株主蔓基部软化缢缩,先呈水浸状后逐渐干枯,基部常纵裂。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育苗土须消毒;③5年以上轮作;④种子要消毒;⑤嫁接;⑥有机肥要充分腐熟;⑦小水勤浇;⑧定植穴施多菌灵;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DT等药液灌根。
2、苗期立枯病
茎基部初生椭圆形栗褐色凹陷病斑,干枯缢缩,渐变为黑褐色、枯死,但不倒伏,在病部可见淡褐色蛛丝状霉。
同上
3、白菜霜霉病↑
为害子叶、真叶、花及荚。发病自下部叶片开始,先在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斑点,逐渐扩大为黄棕色,枯死后为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近圆形至多角形,潮湿时叶背或正面长出白霉,严重时病斑连成片,病叶枯死。
农业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虫品种;②留无病种;③温汤浸种;④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深耕、夏炕、冬冻;⑤合理排灌;合理控制田间湿度;⑥培育壮苗;⑦合理密植;⑧科学合理施肥,有机肥要腐熟;⑨适当嫁接换根;⑩及时清洁田园。
农药安全使用常识
①不得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②无公害农产品可用农药要按规定的安全使用浓度、次数和安全间隔期使用;③喷药时最好穿上保护服,戴上口罩,不要抽烟、吃东西、聊天;④严禁用手拌药,勿用嘴吹堵塞;⑤不在中午高温时施药。⑥连续喷药时间不宜过长;⑦切勿迎风施药,风大时要停止操作;⑧施完药后要用肥皂清洗手、脸等接触农药的部位;⑨妥善保管好农药;⑩剩余的药液及用药后的空瓶、空袋等农药包装用品应安全处理;(11)交替轮换复配用药,以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12)推广应用机动喷雾器。
①选用抗病品种;②适期播种;③实行2年以上轮作;④防止苗期表土高温干燥,灼伤幼根;⑤合理密植;⑥精细整地,施足底肥,细水勤浇;⑦用乙磷铝、瑞毒霉、杀毒矾、百菌清、甲霜灵、甲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等喷雾,重点喷叶背。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一、虫害(一)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1、农业防治在小范围内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对养苗田加强管理,及时防治,避免将虫带入本田;及时清除田园内残株落叶或立即翻耕,可消灭大量虫源。
2、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每3 0亩菜田设置1盏灭虫灯效果更好。
3、生物防治使用1.8%阿维菌素 2000-2500倍液或BT粉剂对小菜蛾有很好的防效。
4、化学防治防治适期:掌握卵孵化盛期到2龄前用药剂。
常用药剂:天剑(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5%菜喜悬浮剂1000-1500倍(多杀霉素)、安保1000倍、除尽1200-1500倍、15%安打3500-4000倍、1.8%阿维菌素(虫螨光、爱福丁、爱力螨克)2000-3000倍、BT苏云金杆菌1000-1500倍液、5%抑太宝2000倍液,或2 0%灭幼脲1号或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0-600倍液,也可用5%锐劲特2500倍或40%丙溴磷乳油40克效果更佳。
施药方法:圈点法进行叶背和叶心喷雾。
(二)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防治1、加强田间管理,清除杂草,减少虫源。
2、灭虫灯、黑光灯诱杀成虫效果很好。
还可同时诱杀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蛾等。
3、化学防治。
田间用药的关键时期是消灭幼虫于3龄以前,在傍晚施药效果最佳。
常用药剂:天剑(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20%杀灭菊酯乳油1500 -2000倍液;20%灭幼脲I号或III 号制剂500-1000倍液;鱼藤精500倍液;50%马拉硫磷800倍液;40.7%乐斯本乳油800倍液;5%抑太保乳油1000倍液;5%卡死克乳油1200倍液。
(三)棉铃虫的防治1、农业防治:摘除虫果压低虫口。
早、中、晚熟品种要搭配开,避开二代棉铃虫的为害。
2、生物防治: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使幼虫大量死亡。
3、化学防治:孵化盛期至二龄盛期,即幼虫尚未蛀入果内施药。
注意交替轮换用药。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Z i x u n t a i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把化学农药使用量压低到最低限度,把蔬菜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使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生产安全、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目的。
现笔者根据生产实际将蔬菜病虫害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办法。
不同的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差异很大,根据不同的气候重点防治对象,有针对性地引进良种。
由于抗性品种的表现因地而异,应用时需对其抗性和丰产性能综合评价,因地制宜选用品种;同时掌握新品种的栽培特性,充分发挥其抗性和丰产的综合性能。
并注意品种的抗性变化,一旦抗性丧失,要及时更新品种。
2、培育无病虫壮苗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
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
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
三是做好种子消毒。
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
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
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
四是苗床消毒。
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
五是加强苗期管理,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
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3、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
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
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
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蔬菜病虫害是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保障蔬菜产量和品质,种植者常常需要采取一定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农艺措施(1)合理选地、选种。
选择耕地的土质和排水条件良好的田块,选用耐病、耐虫的优良品种和规范种苗,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损害程度。
(2)保持田间卫生,勤换地。
在田间种植过程中及时铲除田间杂草,清除病虫害菌源和孳生地。
种植蔬菜的地块应适当轮作或者换土,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3)使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增强植株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4)科学浇水。
按照蔬菜的生长需要,给予适量的水分。
夏季高温天气下,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避免蔬菜凋萎和病虫害的爆发。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自然鸟类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从而保证生态平衡。
(1)天敌防治。
包括蚜虫天敌如瓢虫、草地蛉、眼子菜,鳞翅目天敌如飞虎、蚊子、感受器虫和捕食花蝽科等。
(2)微生物防治。
包括利用拟杆菌、厚壳菌、真菌、放线菌等微生物防治螨类、细菌、真菌等病虫害。
这些微生物都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3. 化学防治虽然化学防治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病虫害问题,但是也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常用的农药有有机磷、氨基甲酸盐、嗪骨素等,需要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谨慎使用。
(1)选择适量的农药。
使用农药时不可滥用,选择剂量合适的农药,按照标准操作。
(2)使用正确的施药器具。
农药的施药器具需要根据药剂的性质以及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和生长情况选择相应的施药器具。
使用过期、老化或者破损的施药器具,可能影响到农药的喷洒效果。
(3)加强安全防护。
使用农药时应该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如防护口罩、手套、工作服等,以保护皮肤和呼吸系统。
总之,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科学施策,才能实现蔬菜生产的高效、低成本和可持续发展。
蔬菜病虫害防治

蔬菜病虫害防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蔬菜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病虫害会给蔬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
1. 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病虫害防治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综合防治:采取多种方法综合防治,如机械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果。
预防为主:加强蔬菜的种质改良,选用抗病虫害品种,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细节管理:加强大棚和田间的卫生管理,清除病虫害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施药:使用农药时必须选择合适的药剂和方法,遵循农药使用的安全规范,保护生态环境和人员安全。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具有环保、安全的特点。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断根培养:在栽培蔬菜时,可以使用有益昆虫如瓢虫等,将其发育阶段的幼虫放置在生长病虫害区域,让其捕食病虫害。
引种和增殖:将有益生物引入到病虫害区域,通过增殖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常见的有益生物有寄蝇、寄生蜂等。
建立生态平衡:通过增加蔬菜田间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如混种、轮作等。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现在是最常用的一种防治方法。
但是,化学防治需要谨慎使用,遵循安全规范,以免农药残留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选择合适的农药:在使用化学防治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虫害情况选择适用的农药,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注意使用方法:使用化学农药时需要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遵循农药的稀释比例和喷洒量。
安全使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戴好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要将农药存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蔬菜病虫害防治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科学管控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才能保证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无公害蔬菜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无公害蔬菜苗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摘要针对无公害蔬菜苗期病虫害种类繁多、不易防治的情况,笔者从播种前、播种期、播种后3个时期阐述了无公害蔬菜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 s43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150-01蔬菜苗期病虫害种类繁多,如立枯病、猝倒病、灰霉病、疫病、枯萎病、烂根、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蛆、蛞蝓等。
往往几种病虫害相伴发生,单一措施很难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有时某种防治方法对一种病害或虫害有较好效果,但对另一些病害或虫害效果不佳或根本无效,并且单独防治某一种病害或虫害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保护菜苗的目的。
因此,蔬菜苗期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应统筹兼顾,综合防治,在育苗的各个环节上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苗期病虫害控制在最低危害限度。
1 播种前的预防措施一是选择苗床。
苗床的选择对于防治苗期病虫害十分重要。
苗床土壤应每年进行更换,用无病新土或风化后的河泥换取旧床土,以减少土壤中的菌源[1]。
二是深翻床土。
深翻床土可改善土壤结构,清除土壤中的病株残体,同时深翻时可捡杀土壤中的虫卵、成虫或蛹等,减轻苗期病虫的危害。
三是施用充分腐熟的无病肥料。
在充分腐熟的肥料中各种害虫的虫卵或其他虫体均已被杀死,植物残体腐熟分解后许多病原菌也随即死亡,且养分也易被菜苗吸收利用。
四是床土处理。
床土处理的方法很多,其目的在于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害虫,减轻为害。
①高温处理。
将床土翻松平整后,铺上10 cm厚的作物秸秆,然后点燃,待熄火后趁热翻动床土,再用麻袋或草毡覆盖,最后上面再盖1层塑料薄膜,几天后即可播种[2]。
②药剂处理。
床土药剂处理可用40%甲醛(福尔马林)[3],在播种前15~20 d进行,方法是首先将床土翻松平整,用福尔马林50 ml/m2加水2~4 kg(视土壤含水量而定,土壤含水量大时,加水应少些,反之加水应多些),均匀地浇于床土上[4],然后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4~5 d,后揭去覆盖物,并将床土隔3 d翻动1次,10~15 d 后待药液充分发挥后方可播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蔬菜苗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蔬菜苗期常见病害
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沤根、黑根病、灰霉病、疫病、病毒病等。
1、猝倒病
播种至2叶期均会发生,发病高峰期在抽第1真叶至1叶1心期,发病幼苗出现成急性倒伏,是猝倒病的主要特症。
幼苗出土前,染病引起烂种,出苗后发病,茎基部出现淡褐色水渍状病斑,病斑绕茎1周,后变软,表皮脱落,病部缢缩,茎呈线状。
该病发病迅速,病斑上部未及表现症状便折倒。
幼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发病多,大苗发病少。
湿度大时病部或其周围的土壤表面会长出白色棉絮状霉。
由腐霉菌等真菌侵染引起。
2、立枯病
与猝倒病相似,但症状不一样,立枯病发展缓慢,持续时间长能为害大苗。
刚出土幼苗可受害,尤以幼苗中后期发病重,病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凹陷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展至环茎1周。
幼苗白天萎蔫,早晚可恢复,致使幼苗茎基部收缩,地上部茎叶萎蔫枯死,和猝倒病区别是病苗直立不倒伏,如拔起病苗,有时病部可见到轮纹或淡褐色蛛丝状霉。
病部不长明显的白色菌丝,可与猝倒病区分。
二、蔬菜苗期常见害虫
常见的害虫: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蓟马等
1、蚜虫
(1)、分类:
十字花科蔬菜: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统称菜蚜。
桃蚜(烟蚜):多食性,寄主350种以上。
萝卜蚜(菜缢管蚜、菜蚜 ):寡食性,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
豆科:菜豆蚜
葫芦科:瓜蚜(棉蚜)
伞形花科:芹菜蚜
(2)、蚜虫危害特点
同翅目,主要以成虫、若虫密集在蔬菜幼苗、嫩叶、茎和近地面的叶背,刺吸汁液。
由于繁殖量大,密集为害,造成受害蔬菜严重失去水分和营养,形成叶面皱缩、发黄,严重时造成叶片“坍塌”,此外还可以传播病毒病。
2、温室白粉虱
(1)、危害特点
俗称小白蛾。
成虫和若虫吸取植物汁液,使叶片褪色、变黄、萎蔫,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果实和叶片。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蜡粉,
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淡绿色变褐色,覆有蜡粉。
若虫体长0.3-0.5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
(3)、生活习性
在北方,温室一年可生10余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危害。
成虫有趋嫩性,白粉虱的种群数量,由春至秋持续发展,夏季的高温多雨抑制作用不明显,到秋季数量达高峰,集中危害瓜类、豆类和茄果类蔬菜。
在北方由于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此虫世代重叠严重。
三、蔬菜苗期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1、苗床土消毒
取没有种过蔬菜的大田土与腐熟土的有机肥按6:4混匀,并按每100公斤苗床土中混入杀菌剂68%金雷水分散粒剂(甲霜灵+代森锰锌)20克的比例一起过筛混匀。
装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就可以避免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危害。
或适乐时(25%咯菌腈)200-300倍液在播种前喷洒苗床表面,再将种子播在含药的土壤中。
每平方米苗床用福尔马林30 -50毫升,加水3升充分摇匀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体散
尽后播种;或每平方米用54.5%绿亨3号3-4克,兑水后淋湿;或每100公斤苗床土加入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20—25克,一起过筛混匀备用。
2、种子消毒
温汤浸种:播前用55℃温汤浸种15分钟,并搅动使至自然冷却再按所需时间浸种。
药剂浸种:播前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1:1)浸种,30分钟,清洗干净后即可播种。
3、苗期蚜虫、白粉虱及病毒病的防治
用强内吸性杀虫剂阿克泰一次防治,持效期可达30天。
方法是在移栽以前1-2天,用阿克泰1500-2500倍液喷洒幼苗,使药液除喷叶片意外还要渗透到土壤中,平均每平方米苗床喷洒药液2公斤左右,对蚜虫、白粉虱、潜叶蝇、蓟马等有特效,同时能有效预防病毒病的发生。
或喷施阿维菌素进行防治,一般为1500倍液,对斑潜蝇有特效。
4、移栽前病害的防治
在幼苗1叶1心时或嫁接后,用达克宁(百菌清 )600倍液或者800倍液交替喷洒预防,每7-10天喷雾一次。
同时加植物营养素类,如绿丰源1000倍。
达克宁特别适合于幼苗期和开花期使用,由于其不含金属离子,因此对作物安全,不烧苗,不烧花。
移栽前1-2天,对幼苗喷施一次阿米西达(嘧菌
酯)1500倍液,可预防移栽后所有真菌病害,特别是对霜霉病和白粉病效果更加明显。
在移栽前1-2天用金雷800倍液和适乐时1500倍液在苗床上灌根,每株灌药液1-2两,防治根腐病和茎基腐病。
5、培育健康幼苗的要点
(1)注重菜田土壤管理
(2)合理施用化肥
(3)严格按照规定的播种期播种
(4)加强苗期管理
(5) 选用抗病品种
(6)选好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