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周三清考试
河南省菁师联盟2024届12月质量监测考试语文含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纯文学破圈、出圈的话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如此,大概因为这一话题表达了人们对文学内部生产固化僵化的焦虑和文学外部传播深度广度的渴望。
②这种焦虑和渴望,几乎贯穿了文学活动——构思、写作、发表、评价、传播——的全过程。
如果再细想一下,这两个问题——破文学的艺术之圈与破文学的传播之圈——似乎如幽灵一般盘桓在现代中国文学百年的纵深之处。
比如,五四前后的“文学改良”“文学革命”破的是文学的“媚雅”之圈,强调文学的大众化和启蒙意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破的是文艺脱离群众之圈,强调文学的民族化和群众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破的是小说技艺形式单一的圈,解放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时代的文艺工作强调破圈,目的是推动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等。
③故而,从本质上说,文学破圈是文学在任何时代都可能面对的话题,换句话说,文学在各个时代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遭遇“圈子之困”,文学破圈是对“圈子之困”的某种反思和突围,也是文学之树常青的“法宝”。
④我们今日重提这一话题,盖因时代巨变、媒介革新、文化转型给文学这门古老行当的承续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焦虑和渴望。
“和物体相依为命的时代过渡到和信息相依为命的时代”(韩炳哲语),信息巨大的增量和流量让文学的信息(知识、见识和精神)传递本质在这个时代显得贫乏,文学的想象力日渐落后于火热的现实。
第一次周清考试卷考试卷

班 级 :
的直线
6.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
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 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 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2、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5、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的比值。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 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变化量为零的运动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 9、如图所示为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v一 t 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的是( )
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 D.③④
7、关于加速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则物体运动速度不一定增大 B.加速度一定,则速度变化一定 C.加速度为零,则物价一定静止 D.物体运动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人文常识集锦

人文常识集锦人文常识集锦文化中国四大名绣包括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和粤绣(广东)。
四大名扇包括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和绫绢扇(浙江)。
中国四大名花包括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和山茶(云南昆明)。
中国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和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中国十二生肖包括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和亥猪。
年龄称谓襁褓是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是指2-3岁的儿童,垂髫是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弱冠”),而立之年是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是指五十岁(又称“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是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是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是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是指一百岁。
明清科举考试明清科举考试起源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
院试(又叫“童试”)是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是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又叫“春闱”)是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是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考试内容包括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古代主要节日中国古代的主要节日包括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___))、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和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堽城镇中心小学教学“三清”实施方案

堽城镇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清”工作方案堽城镇中心小学二0一五年九月堽城镇中心小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三清”工作方案本学期教学工作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贯彻落实学校“向教学管理过程要质量”的工作思路,优化常态管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按照宁阳县教育局、镇教办教研室关于深化课堂改革的新精神和新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教学“三清”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地抓好教学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客观、真实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二、关于教学“三清”工作解读“三清”指“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1、“堂堂清”:学校把配套练习册作为堂清材料,责任人是任课教师,要求老师在每堂课新授课结束后,必须至少有10分钟的时间选择本节课配套练习册上的部分题进行课堂效果检测,以检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知识。
剩下的题目要在自习课或课下完成。
教师不但做到全批全改,而且要精心批改,要有批改记录(包括:出错对象、错题、错因、纠错措施等)。
2、“周周清”:本学期我们把单元过关题作为“周清”材料,有级部统一安排考试、阅卷,并安排好讲评(大约两周一次)。
对于没有过关的学生,在讲解完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重新过关。
检测完毕后,并以级部为单位召开质量分析会。
3、“月月清”:责任人是(学校)教导处,每三周组织一次考试,学校统一安排考试、阅卷、质量分析。
试卷由各备课组根据教学进度统一命制,题量及题型依据县教科研中心期末试题设定。
语文、数学、英语考试时间分别是80分钟、60分钟、40分钟。
期中语文中另设国学经典考题,统一批阅;英语要设计10分钟的听力题目。
考试形式采取同桌异年级,阅卷统一安排,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成绩统计由级部安排。
教师要对试卷及时讲评,没有过关的同学还要重新过关。
成绩统计完毕后,还要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找出问题,及时纠正。
届周周清训练卷(带标准答案)

2018届九年级语文基础过关周周清训练卷三一、基础过关。
(18分)(C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繁琐.狡黠.(xiá) 膂.(lǚ)力吹毛求疵.B.褶.皱荒谬.(miù) 慰藉.(jiè) 众目睽睽..C.销.魂尴.尬(gān) 悲怆.(chàng) 万惯.家私D.雾霭.黏.膜(nián) 魁梧.(wú) 不可名.状( B )2.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_____。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_____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 _____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 徘徊积聚披星戴月B 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 踟蹰积淀披星戴月D 踟蹰积聚废寝忘食( B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 陈一新指出,二季度和下半年是武汉瞄准发展着力点、做大发展增长极、实现发展新目标的关键阶段。
B. 昨日,由武汉市外事办公室、对外友好协会组织素材,集中在黄鹤楼公园展出了武汉23座国际友好城市的万种风情。
C. 武汉临空港经开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他们以“网上办”为重点,加大利用网络疏导群众排队办事的力度。
D. 我市2013年出台的加装电梯政策已过期,新政策还未出台,规划部门无法可依,居民们呼吁尽快出台新政。
( D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没有了我那笑得那么甜蜜、终于笑得流眼泪、笑的咳嗽得几乎透不过起来的、红脸盘的、快活的母亲,我怎么会笑呢。
(莫里兹《七个铜板》)B.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换个角度想一想,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C.电视剧《水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这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咋又多出了个罗贯中?D.欣赏诗意,先从欣赏生活着手,生活有自然的美,店舍无烟,美;关山有月,美;梨花满地,当然更美。
美术考试试题

美术考试试题一、填空题1、唐代著名的窑场南有越窑,以烧青瓷产品为主,北有邢窑,以烧白釉瓷为主。
2、所有的物体都有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还有近高远矮、近长远短、近宽远窄。
3、北宋(朝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4、中国第一位女军事家是妇好,在她的墓中出土有青铜礼器200多件。
5、我国佛教造像最著名的有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
它们都是中国的雕塑作品。
(注:大足石刻也似佛教造像,但不是石窟,请领会题目及空数。
)6、玉石种类很多大体分为细如凝脂的角闪石和清澈晶莹的辉石两大类。
7、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8、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重要的风格流派,自元代兴起,明、清朝以后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
它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9、《红色的和谐》是法国著名的画家马蒂斯所创。
10、用笔,中国画技法。
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勾、皴、点、染等方法。
11、毕加索是西班牙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立体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2、《椅中圣母》描绘的是宗教故事中的圣母和圣婴。
13、鼎,是我们祖先发明的一种蒸煮食物的器具。
14、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15、南唐先生李昇陵中出土的《男舞佣》着意表现了转身、弯腰、顿足三哥连贯的舞蹈动作。
16、雕塑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和园林雕塑。
17、于1914年被美国人偷走的《昭陵六骏》中的两件事《飒露紫》和《拳毛駉》。
18、唐太宗李世民鉴于历代“封土起坟”的陵墓易为人盗,始创“凿山建陵”法。
19、敦煌莫高窟修建于前秦二年,当时有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西游到了敦煌,在鸣沙山募人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20、敦煌莫高窟现在保存较好的有492个洞窟。
21、彩塑按照摆放位置与使用范围可分为四类,即:石窟彩塑、庙宇彩塑、陵墓彩塑、民间民俗彩塑。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审题人:廖妍南龙虹分值:120分时量: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要求;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6. 本学科试卷共21道题目,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1 道小题。
2. 本学科考试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中考在即,初2021级全体师生举行了百日暂师大会,小华同学作为校新闻站站长,为本次活动撰写了一段新闻稿。
请你阅读该文稿内容,完成1-4题。
东风送暖战鼓擂,伴随着新春的脚步,初2021级学子迎来了初中生涯的最后100天,①华益学子们在早春三月播下金榜提名的种子,打磨利剑去开拓精彩的六月。
②陈婧校长以“超越梦想,终须一试”发表讲话,勉厉初2021级学子,她表示,A《百日誓师大会》是为即将到来的“中考战役”做冲刺准备。
中考,于每一位同学而言,是一场不留遗憾的较量,更是一次对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挑战!③她说,每一位同学,其实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璞石,只有不断地琢磨、才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她建议同学们在这一百天里,沉下心来全力以赴,锲而不舍。
B今日所做之事,勿侯明天,自我所做之事,勿侯他人!勇敢面对困难、挫折、压力。
④每一次用尽全力的拼搏都是未来最好的敲门砖。
她建议老师们、家长们,在这百日冲刺的关键时期,前仆后继地把“爱、温暖、帮助、包容”这些能量词,送给即将征战的孩子们。
最后,【甲】她祝同学们笔锋所至,得偿所愿;落笔生花,圆梦今夏!【乙】1.下面是小益同学对这段文字做的字音字形及词义梳理的记录,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注意因形近造成的误写,文段中加点词语“金榜提名”应写成“金榜题名”。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 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尊重人的价值。 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科学)、尊重灵魄(宗教 )的价值。德、智、体全面发展。 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 界。重视自然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做人做事和为贵,恰到好处,为人坚持原则 以能团结和谐。 2.以人为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民为重、社稷次之、 君为轻。 3、肯定个体与心性向善、完美人格的培养:以德性修养为安 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的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 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陶器和玉器是文化的载体,史前陶器和玉器的制作是与史 前农业相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从陶器和玉器的产地分析 ,可用“西陶东玉”来表述。黄河流域上游的仰韶文化以 彩陶的制作为代表,东北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诸文化 则以五器最为发达。
炎黄时代的陶器和玉器涌现出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开始形 成中国造型艺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方向 。在中国文化中,玉器最初是装饰品。新后器时代中晚期 以后,小型玉器被大型玉器所取代,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意 义,渗透进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意识。往后,又发展 成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象征吉祥如意贵重器物,
中国文化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 精神。
中国文化形成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一、中国文化形成与存在的基础 1、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形成 •复杂的地理条件与中国文化的多样化 •优越封闭的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完整与独立 2、人种因素 3、经济与生产方式 •农耕与游牧两种经济类型 •以农业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周三清考试
命题人王老师2013-5-18
一. 选择题(30分)
1. 下列各角中与240°角终边相同的角为(C )
A.B.C.D.
2. 若角α终边在第二象限,则π-α所在的象限是(A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 把-1125°化成α+2kπ (0≤α<2π,k∈Z)的形式是(D )
A.B.C.D.
4半径为cm,中心角为120o 的弧长
为( D )
A.B.C.D.
5 若2弧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4cm,则这个圆心角所夹的扇形的面积是( A )A.4 cm2 B.2 cm2 C.4πcm2D.2πcm2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6 将下列弧度转化为角度:
(1)=15°;(2)-=-157° 30 ′;(3)=390°;
7. 将下列角度转化为弧度:
(1)36°=(rad);(2)-105°=(rad);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8. 将角从弧度化成角度
9求函数y=3+sinx的最大值、最小值
10写出y=1+2sinx 的单调区间
11判断函数y=1-sinx 的奇偶性。
12 求函数
y=3sin(2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