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天下“桥乡”属苏州》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赵州桥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引言赵州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之一,位于河北省赵县。
该桥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对赵州桥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辉煌成就。
第二部分:目标和任务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和任务:1. 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设目的;2. 掌握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工艺;3. 体会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价值和意义;4.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水平。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赵州桥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于桥梁的认识和了解,引导他们思考桥梁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知识讲解- 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设目的,解释桥梁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作用。
- 详细介绍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工艺,包括拱桥设计、石料运输等。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赵州桥所展示的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特点。
- 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4. 视频展示- 展示一段有关赵州桥的纪录片或短视频,加深学生对该桥的认识和理解。
5. 创作任务- 要求学生就赵州桥进行创作,可以选择写一篇短文、绘制一幅画作或制作一份海报。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赵州桥的理解和想法,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结束环节-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并对彼此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
- 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肯定和建议,鼓励他们在艺术创作方面持续努力。
第四部分: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可以进行以下形式的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作任务中的积极程度。
2. 创作成果: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展示出对赵州桥的准确理解和独特见解。
3. 口头表达:评估学生在展示和评价环节中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第五部分:延伸活动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的认识,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 参观其他古代桥梁,比较其与赵州桥的异同。
《赵州桥》教案

《赵州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事物把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3、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的方法。
2、难点(1)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独特之处。
(2)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著名桥梁的图片,如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桥梁的作用和特点。
(2)引出赵州桥,提问:“你们听说过赵州桥吗?想不想了解它?”2、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重点指导“洨河”“砌成”等词语。
3、整体感知(1)让学生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方面?(2)引导学生总结出赵州桥的历史、地理位置、建筑特点等。
4、精读课文(1)学习赵州桥的历史提问:赵州桥是什么时候建造的?介绍赵州桥的建造年代和历史地位。
(2)学习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赵州桥所在的位置。
理解赵州桥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3)学习赵州桥的建筑特点雄伟找出描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如“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通过数字和与其他桥梁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坚固分析赵州桥坚固的原因,如“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让学生理解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
美观引导学生欣赏描写赵州桥美观的段落,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赵州桥》教学教案设计

《赵州桥》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掌握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技术。
3. 了解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1.3 情感目标1. 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兴趣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1.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技术。
3. 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2 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赵州桥》。
2. 赵州桥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相关桥梁知识的资料。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 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赵州桥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3.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技术。
3.3 课堂讲解1. 讲解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分析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4 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赵州桥的文化价值。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课堂展示。
3.5 总结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赵州桥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
2. 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4.2 课后作业评价1. 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
4.3 综合评价1. 结合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2. 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第五章:教学策略5.1 情境创设1.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能力
专业知识扎实
我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赵州桥》这篇课 文。
教学方法多样
我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 果。
课堂掌控力强
我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效果
学生参与度高Leabharlann 通过我的引导,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 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赵州桥的建筑之美和历史文 化价值,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
认同感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
。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 学生为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
学生问题
理解难点
部分学生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 历史背景仍存在疑惑,需要进一 步解释和引导。
学习兴趣
少数学生对赵州桥的某些方面缺 乏兴趣,需要教师通过多样化的 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热情。
学生建议
1 2
增加互动环节
学生建议在课堂上增加更多互动环节,如小组讨 论、角色扮演等,以提高课堂趣味性。
实地考察
有学生提出希望能够组织实地考察赵州桥的活动 ,以增强对赵州桥的直观感受和了解。
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思考是否有更有效、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风格,是否有助于实 现个性化教学。
教学内容调整
内容完整性
01
评估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完整地覆盖了《赵州桥》主题的所有
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赵州桥教学设计《赵州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赵州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2、能力训练点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3、德育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2、解决办法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课件展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准备教师:赵州桥课件。
学生:收集关于桥和赵州桥的资料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1、师:昨天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桥梁的知识,现在请大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
(生汇报展示)2、师:世界各地的桥梁千姿百态,现在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赵县,那里有条洨河,(出示课件:洨河风光图片)风景优美,可是它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府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的方案被采用了。
因为古代的赵县叫赵州,这座桥就叫做赵州桥。
(出示课件:课题及赵州桥照片)二、自主感悟:1、师:让我们静静欣赏一下这座千年古桥。
同一座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独特的魅力,赵州桥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图片和预习中收集的资料,请你来简单介绍赵州桥。
(请一两位学生介绍)2、师:没有亲眼见到这座桥,我们已被它吸引,为它动情,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作者会用怎样的文字来讲述赵州桥的故事,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赵州石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画一画你认为重要的词句。
(1)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容易读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洨河、隋朝、石匠、砌成、桥墩、横跨、雕刻、缠绕、相互抵着、前爪)(2)没有思考的读书就像没有骨架的风筝,不能让我们的思维展翅高飞,在大家开始自由大声的朗读全文之前,听清我的问题:作者笔下的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生自由朗读课文)三、汇报所得:1 、出示课件:介绍李春。
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案7篇

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案7篇赵州桥教学设计优秀教案1一、提问导入(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不仅可以自然导入新课,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学问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充分运用电教设施,利用幻灯片呈现赵州桥风采。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直观的熟悉,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范读时给学生留有思索问题。
(设计意图:避开学生不仔细听讲讲。
)三、再读课文,认真品读1、此环节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设计意图:以使课堂变得活泼、新奇、吸引学生。
)2、奇妙提出问题,如:赵州桥的别名一问题采纳赵州桥有问题想考考大家的方式提出。
(设计意图:令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在猜谜中学习的。
用不同的方式将问题奇妙的提出可避开语文教学中的枯燥感,真正实现轻松学习。
)3、课文中消失的多音字,注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强调以引起学生重视。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重视、并有利于学生牢记。
)4、注意对学生进展写作手法的教育,如:其次自然段总写句的运用。
(设计意图:帮忙学生积存写作阅历。
)5、使学生通过读的练习,从语言的实践中来体会“既,又”这一对关联词语的并列关系。
(设计意图:避开讲语法术语,使学生更简单承受。
利用幻灯片将“既”和“又”后面内容的位置交换进展读的训练恰到好处。
真正做到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理解。
并让学生用这对关联词说句子,使他们做到会用。
)6、同样通过让学生读来突破对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承上启下作用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索我加以引导,以加深学生的记忆。
)7、利用幻灯片以不同挨次翻出描绘龙的句子让学生朗读,并要求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分号在句子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这样既使学生了解赵州桥外表的建筑美,又使学生懂得在书面表达中如何正确使用标点。
)8.课堂练习1.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2.“赵州桥的这种设计是一个创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清晰的告知教师“创举”是什么意思?3.“节约”是什么意思?“节约”的“省”还读什么音?4.课文里说“赵州桥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个“遗产”是什么意思?(板书:珍贵的历史遗产)这句话在全文占有什么地位?是这篇文章的什么句?9.作业安排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案)

《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赵州桥》诗歌;(2)理解诗歌中描绘的赵州桥的美丽景色和历史文化;(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横跨”、“石狮”、“凌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通过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学生对赵州桥形象的认识;(3)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桥梁建筑的美丽与智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3)学会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诗歌:《赵州桥》2. 教学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背诵,重点词语的理解,赵州桥的历史文化背景。
3.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境感受,赵州桥建筑特点的阐述,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桥梁建筑的美丽;(2)简介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3. 解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壮美;(2)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如“横跨”、“石狮”、“凌云”等;(3)讨论诗歌中所描绘的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诗歌《赵州桥》;2. 绘制一幅赵州桥的图片,并附上诗歌中的相关句子;3. 收集有关赵州桥的资料,与同学交流分享。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赵州桥》,对诗歌中描绘的赵州桥的美丽景色和历史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了培养;通过图片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学生对赵州桥的形象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通过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等方式,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得到了提高。
《赵州桥》教学教案设计

《赵州桥》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赵州桥》。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和技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敬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赵州桥》。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桥梁建筑技艺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赵州桥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赵州桥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解答学生的疑问。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的赵州桥的美景,体会课文的诗意。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赵州桥的感悟。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以及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赵州桥》。
2.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调查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桥梁建筑,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赵州桥的了解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对下一步教学做出调整。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赵州桥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壮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州桥》+《天下“桥乡”属苏州》教学设计
【课型】精读引领课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24个生字;随文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淀语感;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3.学习课文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相机认识过渡句。
4.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感受赵州桥的神奇、美丽,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2.学习课文如何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相机认识过渡句。
【教学过程】
一、整体回顾,初感“宝贵”
1.复习巩固字词。
2.浏览回顾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
3.面对赵州桥,作者这样感叹到:(出示句子,齐读)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品读感悟,细悟“宝贵”
过渡,出示自学提示:文中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赵州桥到底宝贵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看看你能体会到什么?
集体交流,相机梳理归纳,预设如下:
1.体会“历史悠久”,感受“宝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2)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体会“历史悠久”,指导朗读。
(3)质疑过渡:1400多年,这的确是悠久的历史了。
但我们知道在赵州桥之前肯定还有过很多很多桥。
而它们为什么没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呢?看样子,只是说年代久远这一点并不能完全说明赵州桥的宝贵,我们还得继续探究下去。
2.体会“雄伟”,再悟“宝贵”。
(1)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找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赵州桥非常雄伟。
(2)“雄伟”体现在哪?这段中有个长句子,谁想来挑战一下?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①指名读,正音。
②理解“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前人没有这样做过。
③“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里的“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呢?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
(3)感受“创举”,再悟“雄伟”。
①用自己简要的话概括这种“创举”?画画这座桥,并介绍自己画的赵州桥。
②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③对比原图,再次感受赵州桥设计上的“创举”。
设疑:同学们,仔细地看看这座桥,想一想,赵州桥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
①指名读句子,课文的这一句话清楚地介绍了“这种设计”的作用。
②认识并学会运用关联词(既……又……)。
(4)感受“坚固”,三悟“雄伟”。
过渡:一种建筑物能在世上存留几百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赵州桥却存留了1400多年。
想象一下,这1400多年的岁月里,赵州桥会经历哪些磨难?
①交流想象、总结。
②“雄伟”这个词能不能概括整段的意思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吗?(赵州桥非常雄伟。
)
(5)总结:看来,大家明白了作者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赵州桥的。
对,作者围绕着这句话,用数字写了桥长、桥宽、建桥材料以及桥的设计等,有条理地说明,显得很清楚。
3.体会“美观”,三悟“宝贵”。
过渡:“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一句话作者就过渡到了第三自然段,这就是过渡句的妙处: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下面,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能不能让我们感受到赵州桥的“宝贵”呢?
(1)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十分美观?
(2)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有的……有的……还有的……
①引导概括: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生动的画面吗?(美观)
②引导运用:赵州桥只有这三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吗?还有什么样的画面?你能仿照着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段话吗?
③指导朗读:能工巧匠们把龙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龙写活了,你能把这些文字读活了吗?读一读桥上这些精美的图案。
(3)点拨总结: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美观”。
文中哪句话将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对,刚才我们说了这是一个——过渡句。
很明显,第三自然段是围绕着第一句话来写的,作者采用排比的句式写了桥的美观,很形象,写得很清楚。
三、模拟介绍,深悟“宝贵”
1.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是不是能深切感受到赵州桥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了呢?用自己的话说说。
因为赵州桥________,它表现了_____,所以_____。
2.赵州桥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假如你是导游,能不能向游客介绍赵州桥呢。
(1)自己练习。
(2)同桌相互练习。
(3)指名介绍。
四、运用学法,寻找“宝贵”
过渡: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
我们能从很多途径去获得它们的知识,请同学们打开图书,自读《天下“桥乡”属苏州》。
1.学生自读,出示自学提示。
边读边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作者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怎么写清楚的?勾画出相关语句。
2.集体交流反馈,学生自由畅谈。
(1)苏州的桥多。
拱桥多,有最古老的桥,有最长的桥,有最短的桥,有最高的桥,有最有名的桥。
苏州的建桥艺术值得观看!
(2)作者采用数字和引用诗词说明桥多。
(3)小结:读了本文,相信大家不由得对我国的桥梁艺术赞叹不已。
的确,任何一项传统文化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宝贵之处,请大家课下查一查我国还有哪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五、布置作业
查一查我国还有哪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板书设计】
赵州桥
雄伟坚固美观
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