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颈内静脉置管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word范文模板 (1页)

合集下载

输卵管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的手术抢救配合

输卵管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的手术抢救配合

输卵管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的手术抢救配合摘要输卵管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和积极抢救,可危及生命。

由于病情危急,多数病例需要立即手术止血,手术室内的抢救过程便是救治此类患者的“黄金时间”。

救治过程中,快速、合理、有效地补液和及时、有效的彻底止血是救治关键。

输液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早期、足量的液体输入,严密的疗效观察可以确保在黄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

关键词护理;休克;治疗异位妊娠输卵管异位妊娠常因输卵管破裂而导致盆腔内出血,失血量大的典型的病例可能因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而出现休克症状。

此类失血性休克使机体有效循环急剧减少, 而引起全身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 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神经功能紊乱等[1]。

其病情凶险,变化快,抢救稍不及时或措施不力,将导致死亡。

我院2002至2007年共收治了86 例宫外孕所致的失血性休克患者, 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康定县医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输卵管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86例,年龄18~42岁,平均28岁,所有病例均急诊入院,入院时均诊断为:1.输卵管异位妊娠,2.失血性休克。

有明显的休克症状并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入院后迅速送至手术室行剖腹探查术,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即刻进行急救准备工作,在患者进入手术间20~30分钟内完成准备工作开始手术。

术中在开腹探查、止血的同时由麻醉医生进行休克的液体复苏及相关的治疗。

术毕患者休克症状得以纠正,生命体征平稳,安返病房并痊愈出院。

2手术室内护理配合2.1接诊此类患者由于明显的休克症状,通常会得到妇产科医师的高度重视。

妇科医师在考虑行手术治疗时,通常会在送手术通知单的同时以电话告知手术室的麻醉医生及护士。

值班护士在接到此类电话时,首先应该简单询问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重点了解血压的情况,然后告知麻醉医生,并立即做好接病人的工作,而后迅速将患者接入手术间。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上的应用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护理应用情况进行探讨,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有效措施。

结果30例患者在护理当中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置管护理和预后护理等,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时间在15~45个月之间,其中1例患者由于感染迁延时间过长拔管之外,其他患者情况较为理想,术中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导管处渗血、导管栓塞及感染等,通过护理治疗后患者症状痊愈。

结论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可以有效的降低反复穿刺血管给患者带来的损伤,且不影响血液动力学,在临床上加强对并发症防治也可以减少对血透的影响。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临床应用;护理措施1临床资料对我院在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期间进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9~78岁,临床检查确诊中,30例患者病症为糖尿病肾衰患者11例,慢性肾小球引发肾衰患者12例,高血压肾衰患者7例。

在临床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手术操作当中,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患者24例,左侧境内静脉置管6例,患者护理方法相同,其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均为长期留置。

2护理方法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面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置管护理和预后护理,所有患者在护理的当中常规护理方法按照临床一般护理进行,包括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定时检测等操作,在其他护理当中,详细的护理方法如下: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身体组织较差,无论是糖尿病肾衰、慢性病症肾衰还是高血压性肾衰,其治疗当中患者的血管情况都较差,同时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在治疗当中非常容易出现消极、悲观心理,所以在护理当中加入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

心理护理从患者入院后就开始进行,对患者的家属、患者本人加强交流,了解掌握患者心理情况,对患者的各方面异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之后针对性的都对患者进行病症讲解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优势向患者进行解说,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从而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情绪,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1]。

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

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

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精选7篇)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体会论文篇1【关键词】异位妊娠休克护理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指子宫以外的妊娠,宫颈妊娠不包括在内,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抢救,可造成腹腔内大出血,发生急性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近来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

我院自2006年5月~2008年5月共收治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现将其围术期抢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例,年龄(33.6±4.2)岁,其中输卵管壶腹部妊娠56例,占82.35%;峡部妊娠2例,占2.94%;伞部妊娠8例,占11.76%;子宫残角妊娠1例,占1.47%;腹腔内妊娠1例,占1.47%。

出血量800ml以内的18例,占26.47%;出血量800~2 000ml 40例,占58.82%;出血量2 100~4 500ml 10例,占14.71%。

1.2 治疗方法68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15~30 min内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

病人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常规进腹,行宫外孕病灶切除。

2 治疗效果经补充血容量、手术去除病因等抢救,患者均痊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3 术前急救与护理3.1 迅速判断病情及配合抢救异位妊娠起病急,病情凶险,护士对于有停经、明显腹痛、阴道流血且有休克表现者,应迅速判断异位妊娠破裂的可能。

立即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应镇定自如,动作敏捷,有条不紊、及时、主动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护理工作。

3.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休克的关键。

因此,应及时用静脉留置针建立2~3条静脉通道。

尽快扩容,增加组织灌注量。

液体的选择以平衡液为主,辅以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同时尽快输全血和血浆。

3.3 体位护理和给氧置患者头高15°,下肢抬高20°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
颈 内静 脉 留置导 管 在 血液 透 析 中的应 用及 护 理
垫高 , 头后 仰 1 。~3 。 向左 侧 。常规 5 0转
周 洁
脉导管 留置过程 中要严密观察病情 , 体温
是 监 测 感 染 发 生 的重 要 指 征 J 。
消毒铺 巾, 穿刺 点局 部麻 醉 , 手 固定穿 左 刺针 , 右手沿 穿刺 针 尾部 引 入导 丝 1 5~
d i1 . 9 9 j i n 0 7 —6 4 . 0 o:0 36 /. s .10 s 1x 2 1 . 1
3 26 3. 6
如遇阻力 , 应接装与管腔容积等量 的尿 激
酶溶液 ( 2万 U m ) / 1 的注射 器 , 用力 抽 吸 缓慢放手 , 如此反 复多 次 , 尿激 酶缓 慢 使 进入管腔保 留 1~ 2小 时, 回抽 出被 溶解 的纤维蛋 白或血凝 块。如果 透析 中经 常 出现血流 中断 , 静脉造影显示导管侧 口处 有活瓣状 絮状 物 , 明导管周 围有纤维袖 说 套形成 , 可用尿激酶 2 l2 U m ) m ( 万 / ]缓慢 推入管腔中 , 留 1~2小 时。② 透 析结 保 束后用生 理盐水 冲管直 至双侧管腔透 明 , 再注入肝 素稀 释液 , 一边推一边关闭导管 夹, 确保正压封 管 , 防止血 液逆 流至 导管
稳 定 。 结 论 : 格 遵循 无 菌 原 则 及 规 范 的 严
余仍在使用 中。
护 理

接 管透析操作 , 精心的观察护理 , 内静脉 颈
置管是维持性慢性透析的可靠血管通路。
关键词
护 理
次无 效可重 复进行 , 使管腔 恢复通 畅 。
颈 内静脉 留置 导 管 血 液透 析
防管内凝 血 而堵 管 。发现 导管 血流 量不 足时 , 调 节 导 管位 置 , 可 将 导 管 的 先 也 “ 动静脉” 反向连接 。若 出现导 管内血 端 栓形成 , 可将尿激酶 1 0万 一 O万 u加 生 2

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病人采血中的运用论文5则范文

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病人采血中的运用论文5则范文

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病人采血中的运用论文5则范文第一篇:静脉留置针在失血性休克病人采血中的运用论文【摘要】[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

[方法]将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

[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血管的损伤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失血性休克病人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可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静脉留置针;静脉采血静脉采血是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时随着病情急剧变化,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发生相应的改变,往往需要频繁的采集血标本以动态监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

反复的外周静脉穿刺采集血标本,不仅造成血管损伤,增加病人痛苦,同时也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甚至影响到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经静脉留置针多次采血,可解决这一难题。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7年3月—2008年12月收治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5岁~45岁,均无输注化疗药物,均采用手臂肘关节至腕关节的背面为穿刺点。

两组病人性别、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材料对照组采用国产一次性采血针抽血,一次性真空采血管。

实验组采用BD生产的20G Y型静脉留置针、留置针肝素帽、敷贴、5 mL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生理盐水。

两组均有皮肤消毒物品。

1.2.2 操作方法对照组常规消毒皮肤后进行穿刺,采完血后立即拔去,下次采血时重新按静脉采血操作程序操作。

实验组用20G Y型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敷贴固定。

分别采用以下采血法:输液前采血法,即接5 mL注射器抽取血标本后,套上肝素帽,然后连接备好的输液器,调节好输液滴数。

输液中采血法,即停止输液1 min,抽取1 mL血液废弃,以免影响监测效果,再抽取所需血量。

封管期间采血,即从输液接口抽取1 mL血液并废弃,再抽取血标本,消毒肝素帽后抽5 mL生理盐水从肝素帽进行正压封管[1]。

留置针行颈内静脉穿刺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留置针行颈内静脉穿刺术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院前 抢 救 危 重 患 者 时 快 速 输 血 、 液 。 补 与 传统 经皮颈 内静脉穿 刺置管方 法相 比,
作 者 简 介 : 君 挥 ( 9 4一 , ( 族 ) 石 15 ) 男 壮 , ( 稿 日期 :0 0 0 — 收 2 1—21 ) 6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人 , 主任 医师 。 副
针 费用 低 廉 , 减 轻 患 者 经 济 负 担 。 院 处 为 颈 总 动 脉 , 内 静 脉 在 总 动 脉 外 侧 伤 小 、 者 痛 苦 小 、 用 低 廉 , 其 适 用 能 本 患 费 尤 颈
多 年 来 使 用 静 脉 留置 针 直 接 行 颈 内静 脉 约 0 5c 处 , 选 此 处 作 为 穿 刺 点 。 . m 可
4 例, 3 9 女 7例 ; 龄 78 8 . 年 . ~ 1 0岁 ; 创 感 , 回血 后 反 复抽 吸 注射 器 , 血 流 畅 患 者 赢得 了宝 贵 的 时 间 。 见 如 常见 的并 发症 有 : 刺入 颈 总 动 脉 、 误 伤 失 血 性 休 克 、 面 积 烧 伤 需 要 扩 容 通 无 阻 再 向 静 脉 管 内 进 1 2 c , 定 大 ~ m 固 4 例 , 中心 静 脉 压 监 测 3 3 需 O例 , 浅 静 内针 后 边 旋 转 边 送 人 外 套 管 , 出 内 针 局部 血肿 与渗 血 、 管堵 塞 、 穿 人 胸 腔 表 套 误 退 因此 需 注 意 。通 常 的 预 防 方 法 有 : 操 脉 穿 刺 困难 1 3例 。 置针 置管 时 间最 短 即连 接 输 液 器 或 中心 静 脉 压 监 测 装 置 , 等 , 留
为 3 7 , 长 为 1 。 . 5h 最 8d 1 2 操 作 方 法 .
刺 用 无 菌 保 护 膜 或 纱 布 固定 。输 血 或 补 液 作 时 要 准 而 快 , 人 颈 总 动 脉 时 应 立 刻 用 勿 结束后 , 可用 肝 素 帽 盖 紧 , 用 时 将 输 液 拔 除 穿 刺 针 , 消 毒 纱 布 局 部 压 迫 ; 使 使 套 管 扭 曲 受 压 ; 血 前 后 以 生 理 盐 水 充 输 分 冲 洗 输 液 管 , 除 可 能存 在 的 血 凝 清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

-
导管定植菌或污染菌
-
非CRBSI
编辑ppt
35
CRBSI预防措 施
编辑ppt
36
手卫生
容易产生遗漏
手掌
编辑ppt
手背
37
最大化无菌屏障预防措施
CVC置管、PICC置管或者更换导丝时采用最大化无菌屏障
最大化无菌屏障包 括:佩戴帽子、口 罩、无菌手术衣、 无菌手套以及全身 铺盖无菌消毒巾。
编辑ppt
3、血胸:颈内静脉穿刺尤其易损伤动脉,只要及时退针局 部压迫3~5分钟可止血。若同时穿破胸膜势必会引起血胸。 应提示外科医生及时打开胸膜探查,必要时从胸腔内缝合 止血。改换穿刺点或经锁骨上路穿刺锁骨下静脉。
3、液胸:在送管时将穿透静脉而送入胸腔内,此时液体都 输入胸腔内。此路输液通畅但抽不出回血。
编辑ppt
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
编辑ppt
1
20世纪60年代晚期,深静脉置管术应用于临 床,深静脉置管术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 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 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 输血、补液、留取血标本、完全胃肠外营养 (TPN)、中心静脉压监测(CVP)、危重患者抢 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且在血液透析、肿瘤患 者化疗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显示了其越来越
皮肤消毒
在进行外周静脉置管前使用消毒
剂(70%酒精、碘酒或者葡萄糖酸 洗必泰)消毒皮肤。
编辑ppt
41
穿刺部位敷料的应用
当置管部位敷料出现潮湿、 松弛或者有明显污染时应 及时更换。
对于短期中心静脉导管置 管部位的敷料,应每2天 更换一次用纱布敷料,每 7天更换一次短期CVC置管 部位的透明敷料,儿童除 外。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64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临床资料,探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及使用过程中的并发症及护理体会。

结果经颈内静脉建立长期留置导管,64例患者血流量流速稳定,无导管脱落、感染等现象发生。

结论应用颈内留置导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痛苦,促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应用;护理随着我国老年糖尿病和血透患者的不断增加,动静脉内瘘失败增加,临床效果较差,不能保证透析结果,在这种情况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以其安全性高、手术难度小、可长期使用等特点成为临床血液透析的首选方法。

现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64例患者施行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64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38.5岁;糖尿病肾病1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3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4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时间7~100 d,平均时间54.5 d;左侧颈内静脉留置管20例,右侧颈内静脉留置管44例。

1.2 方法1.2.1 颈内静脉留置导管方法患者行Trendelenberg体位[1],头向左侧,将锁骨头、锁骨及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围城的三角形顶点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麻,选择穿刺点。

穿刺针头和体表成45°角,斜面向下,沿颈内动脉外缘向下进针,边进针边抽回血,感觉回抽是否存在阻力,密切观察血液颜色,防止误入动脉。

当抽出暗红色静脉血时,确认血流通畅,之后,左右固定刺针,右手出拔出注射器,将导丝插至上腔静脉。

拔除穿刺针,于穿刺点出行0.5 cm切口,将导丝放入扩张管,扩开皮肤及组织,拔出扩张管,沿导丝放入留置导管,回血后,拔出导丝,抽出导管内空气,注入5 ml肝素生理盐水,缝针固定皮肤和导管,局部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固定导管,置管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颈内静脉置管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颈内静脉置管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以输卵管妊
娠最常见[1],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常伴腹腔内出血,出血过多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将危及生命,抢救失血性休克,紧急液体复苏是救治关键[2],201X年12月~201X年12月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抢救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42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 方法去枕平卧位,常规行心电图、血压、脉搏、呼吸、血
氧饱和度监测,在肩背部垫一小枕,头转向左侧45°,常规消毒铺巾后,取中
路为穿刺点,即锁骨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围成的三角形顶点,选用北
京天地和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型号MMCVCB1-16-20),长
20cm,直径16G,带中空内芯穿刺针针长8cm,导引钢丝长60cm,本组42例中
5例开腹术前局麻下穿刺置管,另37例全麻后静脉穿刺置管与开腹手术同时施行,先用5ml注射器试穿,进针与皮肤成30°~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
成功后改用穿刺针沿试穿方向进针回抽有血后,可根据穿刺针内压力及血的颜
色判断是否为颈内静脉,确定后置入导引钢丝,经导引钢丝置入导管,深度约
12~15cm,回抽通畅后,缝于皮肤固定,穿刺点用无菌敷贴固定。

2 结果
本组42例,置管时间5~10天,均保留至患者出院拔出。

穿破动脉1例,局部血肿1例,无气胸、淋巴管损伤、感染、导管阻塞及脱出发生。

3 讨论颈内静脉置管可短时间内快速输血、补液、及时用药,在抢救异位妊娠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非常实用,结合手术止血原发病,患者短期内可控制休克,住院时间短,置管时间也短。

[2]沈洪.创伤早期液体复苏的利弊.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X,11(2):136-137
[3]张励才.麻醉解剖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X.43
[4]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X.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