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重庆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重庆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犹如①______,激荡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怀,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那些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睿智的哲思,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

伟大民族精神,由无数中华儿女书写,又借历史之笔在一代又一代人中②______。

中华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犹如浩荡长河,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以其时代精神为这条长河注入新的活力。

这是传承积淀的力量,也是发展变化的力量。

割断了历史,就割断了这样的精神脉络,让我们的心灵无可归处。

我们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义,并不是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③______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

正如鲁迅所说:“有民魂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④______()母亲给孩子讲述远古寓言,惩恶扬善的观念在幼小心灵里生根:“说书唱戏劝人方”,杨家将、薛家将的故事⑤______数百年,忠孝节义的内核从未改变:团圆佳节里看似繁琐的“老例儿”,寄寓了对家人的深情、对物产的敬惜。

(1)依次填入文中①一⑤横线上的内容,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AB . BC . CD . D(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也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

B .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也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

C .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更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

D . 历史文化的滋养,既隐藏于人伦日用的点点滴滴。

更彰显在简牍文书的字里行间(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那些精巧的技艺、浩瀚的典籍、睿智的哲思,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B . 那些浩瀚的技艺、精巧的典籍、睿智的哲思,化作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成就了中国号巨轮前行的不竭动力。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请考生仔细阅读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及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对于中国并不贴切。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要材料,很少使用石材,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

19世纪以来,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

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

时至今日,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为什么直到明清,在技术条件完备,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依然是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

其次,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先进的玉石文化,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在中国古代,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

秦朝修建阿房宫,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

这种选择与华夏民族古老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与西方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筑的基本思考,是从“人本”出发的。

重庆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重庆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2)______,乞人不屑也。

(3)所以动心忍心,______。

(4)求之不得,______。

(5)《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行前高唱“______,壮士一去不复还!”(6)此中有真意,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红楼》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址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

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A. ①②④B. ①③⑤C. ②③⑥D. ④⑤⑥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法国尼斯的恐袭事件备受关注,事件发生几小时后,各个网络媒体关于这一事件报进的新闻的点击量都超过了6万次以上.B.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百城房价指数显示,2016年6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564元/平方米,环比在经历连续8个月下跌后,本月微涨0.21%.C. 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球队成绩不佳,俱乐部经过与亚森友好协商达成一致,从2016年7月15日起,亚森不再担任石家庄永昌主教练一职.D. 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4.依次排列下列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都流于苟且敷衍的风气,前途不堪设想。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学校姓名年班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 3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蓊.郁wěnɡ 流岚.lán 颓圮.qǐ 跫.音qiónɡB. 灰烬.jìn 彳.亍chì 静谧.mì 涮.羊肉shuàiC. 缱绻.juǎn 打夯.hānɡ 饿殍.piǎo 阻遏.èD. 戕.害qiānɡ 符箓.lù 慰藉.jiè 通衢.qú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竿,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B. 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汽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

C. 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D. 当我们的来复枪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 12 年。

B.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

C. 济南市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各项工作开展的绘声..绘色..,形象得到整体提升。

D.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喜人的变化,但同时一些不良现象也应运而生....,这是需要警惕的。

4.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二十四节气的与时令奇异吻合,名称具有东方田园美与古典诗意美。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上)半期考试语文试卷(注: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使文章的体裁样式增多,艺术水平提高,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可算骈文中的“双壁”。

中唐时期,一些士大夫迫切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与此相伴的是复兴儒学成为强大思潮。

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而与骈俪文相对立。

韩愈、柳宗元两人都是大散文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散文,在他们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骈文统治的地位。

文学史家称这场文体革新为唐代古文运动。

韩愈的散文,论说、抒情,记叙,各体擅长。

韩愈是司马迁之后又一语言巨匠,他善于创造性地使用古代词语,又善于吸收提炼当代口语成为文学语言,词汇丰富,绝少陈词滥调,句式结构也灵活多变。

韩愈的散文总体风貌是雄健深厚、气势磅礴、汪洋恣肆,曲折自如。

苏洵说他的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相对于韩文的阔大雄肆,柳宗元的文章析理透辟,清隽卓绝,以精密见长。

韩愈说柳宗元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迁)”。

柳宗元思想深刻,对人民富有同情心。

柳宗元的传记文在选取人物和材料方面极具匠心。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清新秀美,富于诗情画意。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继承《水经注》的成就,而又有所发展,为游记散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晚唐时期至五代十国,古文运动缺乏有力的后继者,以李商隐为代表作家的骈体文仍然居优势。

欧阳修在北宋中期再度发起古文运动,很快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包括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在内的文学集团,于是一度中断的韩柳古文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重庆市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2020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重庆市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说明: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总分值为150分。

2.考生请将答案填图到对应的答题卷上,在试题上答题一概不给分。

第I卷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9分)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巴中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巴中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巴中市2020-2021年度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20分)1. (2分) (2019高二下·宁德期末) 下列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驼业种树B . 欧阳子方夜读书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C .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非有能硕茂之也D . 礼天下之奇才而卒以祸2. (2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B .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C .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D .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3. (2分)下列各句与“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的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 .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B .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C .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D . 斯固百世之遇也4.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壮士听而下泪矣B .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于败堵从草处,探石发穴。

C . 呕者百千,声若聚蚊而奉行者即为定例D .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5. (2分) (2017高二下·福建月考) 下列划线字解释全对的一组是()A .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始:当初,原来故病且怠病:穷困B .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离:背离,远去舍瑟而作舍:舍弃C . 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着吾与点也与:和,同D . 比去,以手阖门比:并,一起吾妻来归归:回家6. (2分) (2019高二下·苍南月考)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凭借它对晋国无礼,并且对楚国有二心。

B .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努力飞翔,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上的云。

C .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没想到竟然默默地在这里,像个女孩子呢?D .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2021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

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

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

”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

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

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

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

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

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

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

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

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

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

盖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

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

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

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

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