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传统)
1986-1993中学(初、高)语文书目大全

1986.9-1993.6中学语文书目大全(人教版) 1986.9-1988.6初中老教材时代第一册一《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二*《天上的街市》形声字三《一件珍贵的衬衫》四《老山界》五《草地晚餐》六*《红军鞋》记叙的要素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一面》九*《同志的信任》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一〇《香山红叶》一一《济南的冬天》一二《春》一三*《海滨仲夏夜》观察和记叙一四《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一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六《人民的勤务员》一七《驿路梨花》一八《截肢和输血》一九*《挺进报》记叙的顺序二〇《纪念白求恩》二一*《谈骨气》双音的合成词二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二三*《皇帝的新装》二四*《渔夫的故事》二五《寓言三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黔之驴二六《为学》二七《伤仲永》二八《故事三则》两小儿辩日乐羊子妻卖油翁二九《狼》三〇《诗八首》敕勒歌鸟鸣涧*静夜思*蚕妇回乡偶书凉州词*江畔独步寻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附录汉语拼音方案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第二册一《伊索寓言》二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二《古代英雄的石像》三*《美猴王》四*《两棵奇树》词和词组(一)五《我的老师》六《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七*《任弼时同志二三事》记叙的中心和材料八《小桔灯》九《社戏》十《最后一课》一一*《夜走灵官峡》一二《梅岭三章》一三*《回延安》词和词组(二)一四《梁生宝买稻种》一五《分马》一六*《求雨》记叙的详略一七《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八*《想和做》一九《荔枝蜜》二〇《小麻雀》二一《猫》二二*《挖荠菜》前后一贯,首尾一致二三《大自然的语言》二四*《看云识天气》二五《论语》六则二六《扁鹊见蔡桓公》二七《周处》二八《口技》二九《观巴黎油画记》三〇《诗八首》卖炭翁*长歌行*芙蓉楼送辛渐*秋浦歌*江南春绝句*惠崇《春江晚景》*江南逢李龟年附录字典和词典现代常用汉字表第三册一《一件小事》二《七根火柴》三*《鞠躬尽瘁》阅读提要和写作提纲四《背影》五《茶花赋》六*《记一辆纺车》陈述和陈述的对象七《故乡》八《在烈日和暴雨下》九*《制台见洋人》描写和说明一〇《中国石拱桥》一一《苏州园林》一二*《春蚕到死丝方尽》一三《宇宙里有些什么》一四《食物从何处来》一五*《奇妙的激光》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六《牛郎织女》一七*《孟姜女》一八*《连升三级》肯定和否定,全部和部分一九《放下包袱,开动机器》二〇*《批评和自我批评》形容、限制和补充二一《周总理,你在哪里》二二*《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谈谈诗歌二三《愚公移山》二四《童区寄传》二五《李愬雪夜入蔡州》二六《大铁椎传》二七《冯婉贞》二八《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二九*《图画》三〇《诗词八首》木兰诗*望天门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石灰吟*杜少府之任蜀州*春夜喜雨*忆江南*渔歌子附录书信第四册二《死海不死》三《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四*《故宫博物院》说明的方法五《井冈翠竹》六《听潮》七《谁是最可爱的人》八*《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九*《第二次考试》谈谈散文一〇《诗三首》青纱帐——甘蔗林*黎明的通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一一《蜘蛛》一二《统筹方法》一三*《石油的用途》记叙?说明?议论一五《论雷峰塔的倒掉》一六*《最后一次讲演》复杂的单句一七《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葛洲坝安然无恙长江洪峰抵沙市词义一八《多收了三五斗》一九《老杨同志》二〇《变色龙》二一*《筑路》二二*《杨修之死》词的不同色彩二三《核舟记》二四《活版》二五《桃花源记》二六《小石潭记》二七《马说》二八《卖柑者言》二九*《黄生借书说》三〇《诗词八首》观沧海石壕吏*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如梦令*西江月附录汉字形体的演变1988.9-1989.5初中新教材时代第五册第一单元《沁园春雪》《有的人》《海燕》《革命烈士诗三首(口占一绝、狱中诗、南京书所见)》《你,浪花里的一滴水》第二单元《事事关心》《给青年们的一封信》《关于写文章》《论各尽所能》《骄必败》论点和论据第三单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怎样写读书笔记》《想象的作用》《珍珠》第四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朱德)《藤野先生》《哥白尼》《祖冲之》《潘虎》第五单元《反对自由主义》《青年必须掌握科学》《两种习惯养成不得》《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鸟飞鱼跃的联想》论证第六单元《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生于安乐)》《捕蛇者说》《活板》《诗话二则(诗词改字、推敲》《伤仲永》第七单元《孔乙己》《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我的叔叔于勒》《坚强的战士》《范进中举》谈谈小说第八单元《岳阳楼记》《少年中国说》《干将莫邪》《工之侨献琴》《赵将括母》汉语知识句群(一)句群(二)句式的变换附录:古代诗歌《羽林郎》《十五从军征》《杂诗》(陶渊明)《黄鹤楼》(崔颢)《月夜》(杜甫)《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买花》(白居易)《行宫》(元稹)《泊秦淮》(杜牧)《夜雨寄北》(李商隐)《淮上与友人别》(郑谷)《山园小梅》(林逋)《浣溪沙》(苏轼)《池州翠微亭》(岳飞)《朝天子咏喇叭》(王磐)《论诗》(赵翼)第六册《挥手之间》《菜园小记》《二六七号牢房》《地质之光(节选)》《澜沧江边的蝴蝶会》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第二单元《说谦虚》《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节选)》《怀疑与学问》《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应该敢提“俭”字》第三单元《人类的语言》《晋祠》《从宜宾到重庆》《说明文二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美洲“彩蝶王”)》《听觉的作用》第四单元《白毛女》选场《龙须沟》选场《陈毅市长》选场《林则徐(节选)》《高山下的花环(节选)》谈谈戏剧第五单元《“友邦惊诧”论》《太阳的光辉》《华队公会的供状》《“旁观者”未必清》《“人比人,气死人”吗》立论和驳论第六单元《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童区寄传》《刘东堂言》《孙权劝学》《普通劳动者》《竞选州长》《果树园》《卖蟹》《醉人的春夜》第八单元《出师表》《登泰山记》《醉翁亭记》《马说》《乐工罗程》附录:古代诗歌《关睢》(诗经)《陌上桑》《迢迢牵牛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子夜吴歌》(李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乌衣巷》(刘禹锡)《题菊花》(黄巢)《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其一)》(黄庭坚)《武陵春》(李清照)《小重山》(岳飞)《约客》(赵师秀)《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别云间》(夏完淳)《舟夜书所见》(查慎行)1990.9-1991.6高中老教材时代第一册(1990年秋版)第一单元议论文一、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二、拿来主义……鲁迅三*如何用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对待党的领导……《红旗》杂志特约评论员四*恰到好处……杨述五*作家要铸炼语言……唐弢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记叙文六、雨中登泰山……李健吾七、长江三峡……刘白羽八、*难老泉……吴伯箫九、*海燕……郑振铎十、*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记叙文十一、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十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十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穆青陆拂为廖由滨十四*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郑文光十五*朱自清先生……冯至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说明文十六、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十七、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十八*一个好树种——泡桐十九*蝉……法布尔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散文二十、散文二篇……朱自清荷塘月色绿二十一、灯……巴金二十二*蒲公英……壶井荣二十三*故乡的榕树……黄河浪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十四、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二十五、赤壁之战……司马光二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二十七*记王忠肃公翱事……崔铣二十八*三元里抗英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十九、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三十、石钟山记……苏轼三十一*芙蕖……李渔三十二*苦斋记……刘基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八单元文言文三十三、察今……《吕氏春秋》三十四、师说……韩愈三十五*察传……《吕氏春秋》三十六*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常用文言实词表注:篇目前标有*的是自读课文第二册(1991年春版)第一单元议论文一、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二、崇高的理想……陶铸三*《呐喊》自序……鲁迅四*简笔与繁笔……周先慎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记叙文五、包身工……夏衍六、琐忆……唐弢七*荷花淀……孙犁八*依依惜别的深情……魏巍九*壮士横戈……彭荆风、丁小平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记叙文十、猎户……吴伯箫十一、土地……秦牧十二、*黄山记……徐迟十三、*幼学纪事……于是之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说明文十四、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十五、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十六*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十七*人类的出现……李四光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散文十八、风景谈……茅盾十九、天山景物记……碧野二十、*时钟……高尔基二十一*故都的秋……郁达夫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十二、鸿门宴……司马迁二十三、苏武(节选)……班固二十四*谭嗣同……梁启超二十五*海瑞传……《明史》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十六、五人墓碑记……张溥二十七、梅花岭记……全祖望二十八*病梅馆记……龚自珍二十九*与妻书……林觉民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八单元文言文三十、劝学……荀况三十一、答李翊书……韩愈三十二*问说……刘开三十三*《梦溪笔谈》二则……沈括采草药雁荡山三十四*训俭示康……司马光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现代汉语词语表文言常用实词表注:篇目前标有*的是自读课文1991.9-1993.6高中新教材时代第一册(1991年秋版)(必修本)第一单元记叙文一雨中登泰山··李健吾二长江三峡··刘白羽三*难老泉··吴伯箫四△我的空中楼阁··李乐薇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记叙文五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七*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穆青陆拂为廖由滨八△火刑··郑文光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议论文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江泽民十拿来主义··鲁迅十一*恰到好处··杨述十二△作家要铸炼语言··唐弢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说明文十三暴泰蓝的制作··叶圣陶十四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十五*一个好树种——泡桐十六△蝉··法布尔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散文十七散文两篇··朱自清绿荷塘月色十八灯··巴金十九*蒲公英··壶井荣二十△故乡的榕树··黄河浪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二十二赤壁之战··资治通鉴二十三*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二十四△记王忠肃公翱··崔铣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十五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二十六石钟山记··苏轼二十七*芙渠··李渔二十八△与朱元思书··吴均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一现代汉语词语表二文言常用实词表三简化字总表第二册(1992年春版)(必修本)第一单元记叙文一包身工··夏衍二琐忆··唐弢三*荷花淀··孙犁四△依依惜别的深情··魏巍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记叙文五汨罗行··戈宝权六过万重山漫想··刘征七*黄山记··徐迟八△幼学纪事··于是之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议论文九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十崇高的理想··陶铸十一*《呐喊》自序··鲁迅十二△简笔与繁笔··周先慎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说明文十三眼睛与仿生学··王谷岩十四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十五*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钱学森十六△人类的出现··李四光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散文十七风景谈··茅盾十八天山景物记··碧野十九*故都的秋··郁达夫二十△时钟··高尔基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十一劝学··荀况二十二师说··韩愈二十三*问说··刘开二十四△病梅馆记··龚自珍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十五鸿门宴··司马迁二十六五人墓碑记··张溥二十七*谭嗣同··梁启超二十八△与妻书··林觉民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一现代汉语词语表二文言常用实词表第三册(必修本)第一单元议论文一别了,司徒雷登··毛泽东二讲讲实事求是··邓小平三义理、考据和辞章··施东向四*纳谏与止谤··臧克家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记叙文五为了忘却的记念··鲁迅六内蒙访古··翦伯赞七*雄关赋··峻青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小说八祝福··鲁迅九守财奴··巴尔扎克十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十一母亲··高尔基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小说十二药··鲁迅十三项链··莫泊桑十四夜··叶圣陶十五△一碗阳春面··栗良平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文言文十六《梦溪笔谈》两则··沈括十七察今··吕氏春秋十八*训俭示康··司马光十九△梅花岭记··全祖望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十《论语》两章二十一《孟子》两章二十二*五蠹··韩非子二十三△庖丁解牛··庄子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一现代汉语词语表二文言常用实词表第四册(必修本)第一单元议论文一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二个人和集体··刘少奇三*错字小议··吕叔湘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议论文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五反对党八股··毛泽东六*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孙犁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戏剧七雷雨··曹禺八屈原(节选)·郭沫若九*窦娥冤··关汉卿十△茶馆(节选)·老舍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诗歌十一词两首··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十二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十三*中国当代新诗两首就是那一只蟋蟀··流沙河致橡树··舒婷十四△外国诗歌两首致恰达耶夫··普希金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小说十五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十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十七*明湖居听书··刘鹗十八△灌园叟晚逢仙女··冯梦龙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六单元文言文十九《指南录》后序··文天祥二十信陵君窃符救赵··司马迁二十一*左忠毅公逸事··方苞二十二△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十三过秦论··贾谊二十四六国论··苏洵二十五*伶官传序··欧阳修二十六△论积贮疏··贾谊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一现代汉语词语表二文言常用实词表第五册(必修本)第一单元议论文一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茅盾二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三*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朱光潜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诗歌四《诗经》两首伐檀硕鼠五涉江··屈原六孔雀东南飞(并序)七△陶渊明诗两首··陶渊明归园田居饮酒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小说八阿Q正传··鲁迅九群英会蒋干中计··罗贯中十*警察和赞美诗··欧·亨利十一△党员登记表··峻青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文言文十二促织··蒲松龄十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孙文十四*柳敬亭传··黄宗羲十五△毛遂自荐··司马迁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文言文十六殽之战··左传十七治平篇··洪亮吉十八*阿房宫赋··杜牧十九△项脊轩志··归有光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现代汉语词语表文言常用实词表应用文例文一、请示二、工作计划三、简报两则四、调查报告1.南国佳果何以畅销全国2.对307名中小学生“离家趋势”的调查分析五、总结1.发扬“为民精神”,办好日夜商店2.个人工作总结六、合同1.棉花定购合同2.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七、贺信贺电八、起诉状起诉书应用文的主旨和语言第六册(必修本)第一单元议论文一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泽东二杂文两篇··鲁迅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三*杂文四则··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欢迎“杂家”不求甚解学问不可穿凿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二单元记叙文四威尼斯··朱自清五娘子关前··周立波六*汉堡港的变奏··柯岩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三单元说明文七语言的演变··吕叔湘八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陈宏天九*我国古代的车马··古代汉语单元知识和训练第四单元诗歌十唐诗三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十一宋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十二宋词两首雨霖铃··柳永扬州慢··姜夔十三△[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单元知识和训练第五单元文言文十四荆轲刺秦王··战国策十五屈原列传··司马迁十六*张衡传··范晔十七△祭妹文··袁枚单元知识和训练附录我国的现代文学我国的古代文学现代汉语词语表文言常用实词表。
少时得志大不幸的道理论据

少时得志大不幸的道理论据宋仁宗(1010~1063)时期,江西金溪有一个叫做的方仲永的人。
他在5岁的时候,就哭喊着要笔墨纸砚,父母亲在疑惑中从邻居那里给他拿来里这些东西。
然后方仲永当着大家的面挥笔而就,写下了一首思言绝句,还在落款的地方题上了自己的名字。
再看诗句的内容,是以传统的孝顺父母以及团结宗族为主题。
这在当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社会背景看,是很符合潮流的。
此后方仲永诗性难忍,时不时就来上一首诗。
他的父母为了测试孩子的潜力,也经常指物给他,让他即兴作诗,而方仲永也不负所望,每次都能顺利达成,且在保持数量的同时,还保证了质量。
这一事迹不胫而走。
周围的邻居以及同县的人渐渐便因为此事而对方仲永的父亲尊敬之至,礼待有加,常常花费金钱来请方仲永作诗。
方仲永的父亲觉得此事有利可图之后,便带着儿子四处作客,宣传孩子的诗文作品,以此换取钱财。
但并没有让方仲永继续学习。
比方仲永小一岁的王安石也知道了此事,他在明道年间跟着父亲回到家乡,见到了方仲永后,让对方作了一首诗。
从成品看,这诗的水平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又过了几年,王安石从从舅舅那里听说到一个消息——方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和普通人已经没有区别了。
感慨之下,王安石写下了《伤仲永》这篇文章。
并在文章末尾由衷地感叹道:“天资聪颖的人,后天不受教育,尚且会沦落为普通人;而很多本就天资一般人,如果再不学习,成为了普通人难道就结束了吗?”意思是后天学习非常重要。
即便你是个神童,如果只仰仗先天给予的资质,而后天不努力的话,那早晚也将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再延伸一下,我们还可以从这个故事里得出另外一个结论。
那就是少年得志,实乃人生之大不幸。
让我们再从《伤仲永》这篇文章中找一些角度独特的地方来解析一下,看看其中怎么蕴含了少年得志乃人生之大不幸的道理。
传统的阅读解析里,方仲永最终沦落为普通人的罪魁祸首,首当其冲的是他那目光短浅的父亲。
毕竟王安石这颇具写实风格的散文里,明确记载了仲永父亲干扰儿子学习的具体方式——他为了贪图短暂的利益营收,就带着方仲永四处走穴捞金的事实。
初中语文古文赏析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文与赏析(附作者简介)一、作者介绍(吴汝煜)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谥文,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自幼随做地方官的父亲王益转徙于新淦、庐陵、新繁、韶州等地,至景祐四年(1037),全家始定居于江宁。
早年的播迁生活,使他较为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产生了“心哀此黔首”(《感事》)的感情。
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
”(《答曾子固书》)年十七八,即以稷、契自命:“才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忆昨诗示诸外弟》),表现出不同凡响的志趣。
庆历二年(1042)登杨窴榜进士第,签书淮南判官。
庆历七年(1047)调知鄞县,便着手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受到人民爱戴。
嘉祐元年(1056)为群牧判官,后历官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等。
任度支判官时,受同僚宋敏求委托,在家藏唐人诗集的基础上编《唐百家诗选》。
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
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增强。
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复拜相,进《三经新义》,立于学官。
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
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
王安石事迹,见《宋史》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宋诗纪事》《宋人轶事汇编》《宋稗类钞》等。
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早在庆历三年(1043),他就抨击西昆派的代表人物杨亿、刘筠“以其文词染当世,学者迷其端原”,批判他们的文风“无文章黼黻之序”(《张刑部诗序》)。
后来他的文学观随着变法思想的形成而明显地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
中华传统小故事

1、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
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9、黄香温席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
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新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9 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共38张PPT)演示课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会 一岁除:旧的一年过去了。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 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路上/行人/欲断魂。 独在/异乡/为异客,
谁家?____中__秋_____。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一答 牧童遥指杏花村。
雨中赶路 雨中问路
层次梳理
清明
自然环境:雨纷纷 愁闷
行人心境:欲断魂
解决途径:问酒家 振作
询问结果:杏花村
主旨归纳
《清明》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活灵活现的清明 节雨中问路图,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的愁苦和望 见酒家,想借酒消愁而期望振作起来的情感。
遥知兄弟登高处, 想象,思念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时节,诗人独在异乡,想象远方的家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
疏通字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雨绵绵不绝 的样子。
欲:快要,想要;断魂:心 情低落伤感。
释义: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的行 人看上去都是悲伤愁苦的样子。
何处:什么地方,哪里。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牧童:放牛、羊的孩子。 遥指:指向远方。
释 向人打听哪里有卖酒的人家,只见牧 义 童伸手指向远处杏花盛开的村庄。
层次梳理
元日
点燃爆竹 欢乐气氛
饮屠苏酒
九下语文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经过初中两年多的学习,九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朗读表演能力等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枯燥的翻译、呆板的分析又最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文本中语气词的朗读把握是个难点,需要学生熟练把握文本,细致分析。所以,我准备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表演为辅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5、理解人物言行,学习“士”之精神。
1、能够直译文章
2、能够概括故事情节
3、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4、解读“士”的精神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再读课文,知晓背景
3、分角色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4、小组合作分析人物形象
5、补充“士”的故事,学习“士”的精神
1、直译文本
2、概括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
1、搜集“士”的故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唐雎不辱使命》
1.教学内容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精彩的对话描写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个性化的语言,传神的细节,让唐雎的形象栩栩如生,光彩照人。它能使学生在兴味盎然的品读中受到“士”的精神的激励和感染,同时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探寻“士”文化的窗口。本单元第一篇课文《鱼我所欲也》教给学生在生与义面前如何理性选择,本课进一步探讨在国家利益面前如何做出选择,一脉相承。
(3)本单元《鱼我所欲也》议论文基本知识,《唐雎不辱使命》语言描写突出,《送东阳马生序》对比手法突出,《词四首》豪放派词特点突出。针对以上篇章知识结构,对比手法可以在三篇文言文整合运用,对于豪放派词的特点,在四首词中可以整合运用。
(4)在讲授《鱼我所欲也》时拓展《宋史 文天祥传》,从不同表现手法展现理性抉择的话题;在讲授《唐雎不辱使命》时,拓展《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从不同人物展现士这个阶层的精神;在讲授《送东阳马生序》时,拓展王安石的《伤仲永》,从对比手法角度展现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在讲授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时,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对比词人的豪放;在讲授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时,补充《江城子 记梦》,在豪放与婉约中重新认识苏轼施展报国之志的同时又对亡妻绵绵不尽的哀伤与思念的饱满形象;在讲授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补充《青玉案 元夕》让学生在豪放与婉约的对比中认识到辛弃疾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无比惆怅却又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在赏析《满江红》时,补充秋瑾《鹧鸪天 祖国沉沦感不禁》,再次体会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篇目完整版

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篇目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篇目一、基本篇目(120篇)1 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2 关雎《诗经》3 蒹葭《诗经》4 大道之行也《礼记》5 大学(大学之道)三纲八目《礼记》6 《论语》六则(1)“温故而知新”(《为政》)(2)“学而不思则罔”(《子罕》)(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卫灵公》)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8 鱼我所欲也《孟子》9 逍遥游(节选)庄子10 离骚(节选)屈原11 劝学荀况12 伯牙鼓琴《列子》13 愚公移山《列子》1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15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16 长歌行汉乐府17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18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19 短歌行曹操20 观沧海曹操21 赠从弟(其二)刘桢22 戒子书诸葛亮23 陈情表李密24 兰亭集序王羲之25 归园田居陶渊明26 饮酒(其五)陶渊明27 木兰诗北朝民歌28 敕勒歌北朝民歌29 与朱元思书吴均30 三峡郦道元3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2 滕王阁序王勃33 山居秋暝王维34 杂诗(君自故乡来)王维35 过故人庄孟浩然3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7 黄鹤楼崔颢38 行路难李白39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40 将进酒李白41 春望杜甫42 登高杜甫43 望岳杜甫4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46 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47 游子吟孟郊48 师说韩愈49 春江花月夜50 次北固山下王湾51 小石潭记柳宗元52 琵琶行(节选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5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4 乌衣巷刘禹锡55 陋室铭刘禹锡56 锦瑟李商隐57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58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59 阿房宫赋杜牧60 商山早行温庭筠61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6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63 秋声赋欧阳修64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欧阳修65 醉翁亭记欧阳修66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67 雨霖铃柳永68 岳阳楼记范仲淹69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7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7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72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73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7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75 赤壁赋苏轼76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77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78 鹊桥仙秦观79 爱莲说周敦颐80 苏幕遮周邦彦81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82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83 满江红岳飞84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85 清平乐村居8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87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88 书愤陆游89 钗头凤陆游90 卜算子咏梅陆游91 正气歌文天祥92 过零丁洋文天祥93 虞美人蒋捷9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95 天净沙秋白朴96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97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98 临江仙杨慎99 满井游记袁宏道100 项脊轩志归有光101 湖心亭看雪张岱102 增广贤文(节选) 《增广贤文》103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104 黄生借书说袁枚105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林则徐106 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107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地图108 与妻书林觉民109 送别李叔同110 野草题记鲁迅111 自嘲鲁迅112 白杨礼赞茅盾113 匆匆朱自清114 背影朱自清115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116 自立歌陶行知117 我爱这土地艾青118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119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20 黄河颂光未然二、拓展篇目(80篇)1 为无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2 氓《诗经》3 子衿《诗经》4 桃夭《诗经》5 博学《礼记·中庸》6 教学相长《礼记·学记》7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8 庖丁解牛庄子9 橘颂屈原10 国殇屈原11 上邪汉乐府12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13 陌上桑汉乐府14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15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16 龟虽寿曹操17 白马篇曹植18 桃花源记陶渊明19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0 西洲曲南朝民歌21 隆中对陈寿22 使至塞上王维2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4 渡荆门送别李白2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6 石壕吏杜甫27 新婚别杜甫28 蜀相杜甫2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30 燕歌行(并序)高适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 卖炭翁白居易33 长恨歌白居易34 劝学孟郊35 旅宿杜牧36 菩萨蛮韦庄37 商山早行温庭筠38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李煜39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李煜40 伤仲永王安石41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42 望海潮柳永43 八声甘州仙吕调柳永4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45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46 定风波苏轼47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黄庭坚48 鲁山山行49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50 满庭芳秦观5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52 熟读精思朱熹53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54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5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5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57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58 病起书怀陆游59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60 青玉案贺铸61 扬州慢姜夔62 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63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64 长亭送别(元杂剧《西厢记》)王实甫65 问说刘开66 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67 为学彭端淑68 过虎门林则徐69 风筝鲁迅70 我的母亲老舍71 再别康桥徐志摩72 黎明的通知艾青73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74 沁园春雪毛泽东75 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76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77 乡土情结柯灵78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79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80 致橡树舒婷。
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篇目

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篇目一、基本篇目(120篇)1 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2 关雎《诗经》3 蒹葭《诗经》4 大道之行也《礼记》5 大学(大学之道)三纲八目《礼记》6 《论语》六则(1)“温故而知新”(《为政》)(2)“学而不思则罔”(《子罕》)(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卫灵公》)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8 鱼我所欲也《孟子》9 逍遥游(节选)庄子10 离骚(节选)屈原11 劝学荀况12 伯牙鼓琴《列子》13 愚公移山《列子》1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15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16 长歌行汉乐府17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18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19 短歌行曹操20 观沧海曹操21 赠从弟(其二)刘桢22 戒子书诸葛亮23 陈情表李密24 兰亭集序王羲之25 归园田居陶渊明26 饮酒(其五)陶渊明27 木兰诗北朝民歌28 敕勒歌北朝民歌29 与朱元思书吴均30 三峡郦道元3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2 滕王阁序王勃33 山居秋暝王维34 杂诗(君自故乡来)王维35 过故人庄孟浩然3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37 黄鹤楼崔颢38 行路难李白39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40 将进酒李白41 春望杜甫42 登高杜甫43 望岳杜甫4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4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46 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47 游子吟孟郊48 师说韩愈49 春江花月夜50 次北固山下王湾51 小石潭记柳宗元52 琵琶行(节选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5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54 乌衣巷刘禹锡55 陋室铭刘禹锡56 锦瑟李商隐57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58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59 阿房宫赋杜牧60 商山早行温庭筠61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6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63 秋声赋欧阳修64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欧阳修65 醉翁亭记欧阳修66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67 雨霖铃柳永68 岳阳楼记范仲淹69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70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7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72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73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74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75 赤壁赋苏轼76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77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78 鹊桥仙秦观79 爱莲说周敦颐80 苏幕遮周邦彦81 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82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83 满江红岳飞84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85 清平乐村居8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87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88 书愤陆游89 钗头凤陆游90 卜算子咏梅陆游91 正气歌文天祥92 过零丁洋文天祥93 虞美人蒋捷9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95 天净沙秋白朴96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97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98 临江仙杨慎99 满井游记袁宏道100 项脊轩志归有光101 湖心亭看雪张岱102 增广贤文(节选) 《增广贤文》103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纳兰性德104 黄生借书说袁枚105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林则徐106 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107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地图108 与妻书林觉民109 送别李叔同110 野草题记鲁迅111 自嘲鲁迅112 白杨礼赞茅盾113 匆匆朱自清114 背影朱自清115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116 自立歌陶行知117 我爱这土地艾青118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119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20 黄河颂光未然二、拓展篇目(80篇)1 为无为《道德经(第六十三章)》2 氓《诗经》3 子衿《诗经》4 桃夭《诗经》5 博学《礼记·中庸》6 教学相长《礼记·学记》7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8 庖丁解牛庄子9 橘颂屈原10 国殇屈原11 上邪汉乐府12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13 陌上桑汉乐府14 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15 北方有佳人李延年16 龟虽寿曹操17 白马篇曹植18 桃花源记陶渊明19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0 西洲曲南朝民歌21 隆中对陈寿22 使至塞上王维23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4 渡荆门送别李白2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26 石壕吏杜甫27 新婚别杜甫28 蜀相杜甫2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30 燕歌行(并序)高适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32 卖炭翁白居易33 长恨歌白居易34 劝学孟郊35 旅宿杜牧36 菩萨蛮韦庄37 商山早行温庭筠38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李煜39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 李煜40 伤仲永王安石41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42 望海潮柳永43 八声甘州仙吕调柳永44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45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苏轼46 定风波苏轼47 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黄庭坚48 鲁山山行49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50 满庭芳秦观5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52 熟读精思朱熹53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54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55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5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57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58 病起书怀陆游59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60 青玉案贺铸61 扬州慢姜夔62 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63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64 长亭送别(元杂剧《西厢记》)王实甫65 问说刘开66 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67 为学彭端淑68 过虎门林则徐69 风筝鲁迅70 我的母亲老舍71 再别康桥徐志摩72 黎明的通知艾青73 念奴娇昆仑毛泽东74 沁园春雪毛泽东75 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76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77 乡土情结柯灵78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79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80 致橡树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