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九年级上月考卷(1)

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科月考(一)试题(人教版)(上册,第一、二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评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答案序号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属生锈B、冰融化成水C、石蜡受热熔化D、酒精挥发2、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胶头滴管接触试管内壁缓缓滴入液体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检验O2是否收集满D、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右盘称量4、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氧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物质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光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量筒长期存放液体B.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C.将盛有溶液的烧杯直接加热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定位加热6、厨房中有许多化学物质,小芳列出了以下几种,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醋B.鸡精C.纯净水D.液化石油气7、下列关于氮气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A.制化肥的重要原料B.食品防腐C.制成各种电光源D.医疗冷冻麻醉8、某同学利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高度不足广口瓶容积的1/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实验时,将木炭代替红磷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瓶中氧气未反应完C.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已有部分空气受热逸出D.实验时,没有将弹簧夹夹紧9、用右图装置来制取的气体,满足了下列条件中的()①反应物是固体②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③反应需要加热④制得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②③10、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应填充()A.二氧化碳B.氮气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D.二氧化硫气体11、小丽对催化剂的认识不正确的有()A.催化剂参与化学反应过程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都可做催化剂D.某些催化剂能够加快化学反应速率12、工业上用的大量氧气,主要使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牛津版卷I 选择题(共90分)I听力(共20题,1至10每题1分;11至20每题2分,共30分)A) 听对话回答问题,录音读两遍。
5. What does the woma n think of the dress?A. She doesn’t like it at all.B. S he doesn’t like this color.C. The dressdoes not fit her.6. Where are the speakers?A. In a hospital.B. On a beach.C. In a street.7. Where is the tall man running?A. In the park.B. In the street.C. On the playground.8. What isn’t Mary allowed to do?A. Hang out on weekends.B. Choose her own clothes.C. Go out on school nights.9. What are the speakers doing?A. They’re climbing a mountain.B. They’re celebrating the man's birthday.C . They’re celebrating the woman's birthday.10.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 Buy a new car.B. Drive his car to work at once.C. Change a wheel(轮子) for his car.第二部分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计20分)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江苏连云港市)(化学中考真题含答案)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化学试卷(江苏连云港市)一、单选题1. “向污染宣战”是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禁止吸烟B 燃放鞭炮C 多开汽车D 乱扔垃圾2. 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木已成舟C 聚沙成塔D 百炼成钢3.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 加块状固体B 读液体体积C 闻气体气味D 给液体加热4. 今年5月上旬,一枚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其原子中含有77个质子和115个中子)在南京丢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2C 该原子的核外有115个电子 D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g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 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灭火 C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小6. 对于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2②Mg2+③SO2④⑤A ①可表示两个氮原子B 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C 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 D ④和⑤表示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7. 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
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柠檬酸属于氧化物B 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C 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8. 下列事实可用于判断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是①X能和稀盐酸反应而Y不能;②X能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③常温下X能与氧气反应而Y不能;④在化合物中X显+3价,Y显+2价。
A ①②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④9.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 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0. 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1.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B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C .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D .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2.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 .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 .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使用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C .在实验室里可用品尝的办法区别食盐和蔗糖晶体D .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3.化学变化多姿多彩,美丽如花。
下图中甲、乙、丙、X 分别是Fe 2O 3、C 、CO 、盐酸中的某一种,甲、乙、丙均能与X 发生化学反应,则X 是( )A.CB. Fe 2O 3C. COD.盐酸4. B5.盐酸先生闯迷宫(见下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B .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C .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D .尽量不要使用铝制餐具,因为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和老年痴呆7.无机盐也是人类所需的营养素之一。
下列有关人体中无机盐形式存在的 元 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无机盐形式存在的元素占人体质量的10%左右B.钙是人类所需的常量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C.钾、钠、铁、锌、碘等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D.食盐中加碘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10.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 氯化钠食盐B.Ca0 氧化钙熟石灰C.Na2CO3碳酸钠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烧碱11.某建筑工地发生民工食物中毒事件,经化验为误食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所致。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强度高B.能导电C.耐腐蚀D.抗震性好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酒精 B.冰水混合物C.清新空气 D.加碘食盐4. 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分子之间没有间隔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 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7、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8.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9.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10年上海世博会将实现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目标的是A.部分国家的展馆使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B.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C.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D.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11.某实验需要10.2g食盐,一位同学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他应该A. 添加砝码B.移动游码C. 添加食盐D.减少食盐1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C.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第1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第1I卷(非选择题共36分)二、填空题13(6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10或50)mL的量筒。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苏科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要使二次根式1x +有意义,字母x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 .x ≥1B .x >-1C .x ≥-1D .x >12.若一组数据1、2、3、x 的极差是6,则x 的值为…………………………………( )A.7B.8C.9D.7或-33.若a<1,化简212a a -+的结果是 ( )A.a -1B.-a -1C.1-aD.a+14. 在计算某一样本:12,16,-6,11,….(单位:℃)的方差时,小明按以下算式进行计算:()()()()[]Λ+-+--+-+-=22222201120620162012151S ,则计算式中数字15和20分别表示样本中的……………………( )A.众数、中位数B.方差、标准差C.样本中数据的个数、平均数D.样本中数据的个数、中位数5.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50°,则顶角为 ( )A .50°B .100°C .80°D .65°6.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含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⑤等腰三角形;⑥等边三角形.一定能拼成的图形是…( )A.①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③D. ②⑤⑥7.已知四边形ABCD 中,给出下列四个论断:(1)AB ∥CD ,(2)AB=CD ,(3)AD=BC ,(4)AD ∥BC.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两个作为结论,可以构成一些命题.在这些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6个8.如图,将一张长为70cm 的矩形纸片ABCD 沿对称轴EF 折叠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形状,若折叠后AB 与CD 的距离为60cm ,则原纸片的宽度为……( )A.20 cmB.15 cmC.10 cmD.30 cm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CD 、BC 上,且BF=CE ,连结BE 、AF 相交于点G ,则下列结论:①BE=A F ;②∠DAF=∠BEC ;③∠AFB+∠BEC=900;④AF ⊥BE 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6,AD =9,∠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BG ⊥AE ,垂足为G ,BG =42EF +CF 的长为 ( )A.5B.4C.6D.42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32分) 11.=-2)4( ;12. 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632m ;13.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6,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14.已知a 、b 满足____,023==-++a b a ,则 b =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1.(3分)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3分)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科学史上有多种观点.其中,“宇宙胚种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的其他天体,通过适当途径到达地球.近年来,对一些陨石成分的分析发现,在其他天体上存在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等.对一些彗星成分分析,也发现一些彗星中存在简单的有机物.你认为“宇宙胚种论”的观点是()A.正确的,应当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宙B.错误的,因为课本告诉我们: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地球上的非生命物质C.一种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猜想,没有任何科学价值D.一种事实根据很少的假说,至今既不能证否也不能证实3.(3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3分)下列实验过程与如图所示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A.表示水的电解B.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C.表示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在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D.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5.(3分)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C.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6.(3分)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7.(3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水蒸发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自行车胎充气过多爆炸D.节日燃放烟花8.(3分)如图表示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这个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全面】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全面】(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114 B.61 C.175 D.2892、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A.②④⑤①③B.⑤④②③①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与Fe2O3的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装置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B.加热前应先通入一段时间的CO以排尽装置内的空气C.NaOH溶液应改为Ca(OH)2溶液以检验产生的CO2气体D.反应后的固体是Fe和Fe2O3的混合物,可以采用加入盐酸并过滤的方法得到Fe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7、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8、化学方程式aC2H2 +bO2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A.15 B.14 C.13 D.109、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 + mSO2 + O2 = mCaSO4,则m的值是()A.1 B.2 C.3 D.410、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校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
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1.“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淘米 (B)洗菜 (C)苹果榨汁 (D)葡萄酿酒
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如图)的主体结构是用国产Q460钢制成的。
下列有关Q460钢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强度高
B.能导电
C.耐腐蚀
D.抗震性好
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 B.冰水混合物
C.清新空气 D.加碘食盐
4. 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分子之间没有间隔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 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 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7、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8.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
C.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水蒸气
9.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10年上海世博会将实现环保世博、生态世博目标,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目标的是
A.部分国家的展馆使用可降解的建筑材料
B.把世博会期间产生的垃圾焚烧或深埋处理
C.某些馆的外壳使用非晶硅薄膜,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D.停车场安装了催化光解设施,用于处理汽车尾气
11.某实验需要10.2g食盐,一位同学在称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他应该
A. 添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 添加食盐
D.减少食盐
1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A.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微粒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微粒总是不断运动的
第1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第1I卷(非选择题共36分)
二、填空题
13(6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10或50)mL的量筒。
(2)实验室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
(3)试管等玻璃玻璃仪器刷洗干净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 。
(4)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该反应既是反应,又是反应。
12. (4分)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现有下列七种物质:①部分结冰的蒸馏水②铁③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
有气体④过氧化氢⑤ 湖水⑥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后的剩余物⑦一种黑色的固体粉末,其中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
14、(8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
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
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
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
其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请说出氮气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8分)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1)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___ _ (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如右图所示)
①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指出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 _______,b ______ 。
③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④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
⑤学习小组的同学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
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
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分)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试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如果观察到------------------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