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肩,肘,腕,髋,膝,踝,足三关节融合
中国舞蹈古典舞身韵教材法

1.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包含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拧、倾、仰”等10种。
2.横拧是髋关节固定在一个水平面上,以腰部为中心,向左或右作水平横向转动的动作元素。
3.穿手亦称“穿掌”,穿手的形象含义是包含了钻和穿这两层意思,一般地讲,“钻”是指它的运动路线是和“含”的元素联合在一同,“穿”是指它的运动感觉是有向外放送的形象。
它的动作特色倾向于干脆,利落的。
4.“云肩转腰”是武术上的叫法,本质上,它是综合了“提沉、冲靠、含、腆、移”的七种基本动律元素,并将其串起来,使腰部作横向水平转圆的一种运动形式,他是中国古典舞的全部平圆动作的基础,也是古典舞风格性,神韵性集中表现的动作之一。
解析题5.穿手是一个系列动作,它包含了单臂穿手、双臂交错穿手、平穿手、反平穿手、斜上穿接背手穿、横拧反平穿、反平穿接背手下穿等形态。
它的动作特征,包含“穿”与“钻”,动作使劲特色倾向于干脆、利落。
6.云手的教课要求:1云手整个过程要绵延不停,保持圆弧线的运动轨迹。
2在开端后,向来要有揉球的形态和运动路线。
3身法,眼要协调地与之相随。
7.燕子穿林动作重点:1前一动律是后一动律的铺垫和对照,如冲、靠、含均是“穿”—仰的铺垫,仰、旁提正是后一动律蹲,横拧的准备。
2整个燕子穿林动作的达成要绵延不停,行云流水,一呵而就。
3大开大合,高低起落是它的特色,所以,就要求有一个优异的重心支撑,要求要掌握它的动势特色。
8.圆场有快,慢之分,关于初学者,一般以慢圆场“开法儿”,不论是慢,快圆场都要求在前进过程中,膝关节以下的废弛和裸关节的放松。
归纳起来膝关节的微弯是走好圆场保持安稳的重点,勾,压脚掌是形成圆场中国风格的外形所在,腿部(膝关节以下),裸关节的放松是圆场灵巧,拥有行云流水般愉快的重点。
9.古典舞身韵训练的方法和步骤是:以腰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云肩转腰为重点。
“三园”路线为运动路线为运动轨迹,以传统典型动作为依照,组合为归宿的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方法。
手术讲解模板:足三关节融合术

手术资料:足三关节融合术
术前准备:
其存在而不予纠正,虽作三关节融合,畸 形仍可再发(如胫前肌瘫痪,术后仍可再 发足的跖屈、外翻、外展畸形),也应在 术中同时或术后施行辅助性的肌腱转移手 术。因此,在术前不但要对骨的畸形,还 要对肌力、局部软组织、步态和邻近关节 功能等情况详细检查与研究,而后才能订 出完善的手术计划。
手术资料:足三关节融合术
术前准备:
2.长期足的畸形会引起邻近骨与关节的继 发性畸形(如膝内、外翻及胫骨旋转性畸 形)。这些畸形,最好在术前先予以矫正, 才能使足畸形得到正确的矫正;如不能在 术前矫正,也应安排在术后短期内进行, 不然会影响三关节融合术的效果。
手术资料:足三关节融合术
术前准备: 3.在踝关节不稳定时不适宜作单纯的三关 节融合术,须加行踝关节融合,否则术后 会再发畸形。
手术资料:足三关节融合术
概述:
对上述的各 种联合畸形作三维矫正。足的畸形种种不 同,程度不一,因此,三关节的切骨程度、 固定方法也各不有同。术前应充分研究, 对不同的畸形作出不同的设计;术中还 应根据发现的情况,随时调整,才能收到 满意效果。
手术资料:足三关节融合术
适应证:
1.由于关节外伤、炎症、退行性变等原因 发生对应关节面不相称,引起严重的关节 功能障碍,或顽固的关节疼痛,影响工作 和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又不适合用 其他手术来保留关节动度者,宜施行关节 融合术。例如下肢关节内骨折引起的严重 损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后周围软组 织有大量瘢痕,不宜行关节成形术等手术 者。
手术资料:足三关节融合术
注意事项:
4.腓肠肌力弱者宜将舟骨切除,使足向后 方移位1~1.5cm,增长后半足的力矩[图 51-8],以增大肌收缩的效果,达到稳定 足部及预防畸形再发的目的。
疼痛诊疗学(医学高级):疼痛相关风湿病题库三

疼痛诊疗学(医学高级):疼痛相关风湿病题库三1、单选非甾体抗炎药是通过抑制以下哪个介质的产生而起到镇痛、解热、消肿的作用()A.T淋巴细胞B.免疫复合物C.白介素-1D.前列腺素E.肿瘤坏死因子-α(江南博哥)正确答案:D2、单选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剂量和用法正确的是()A.10mg,每周一天,分一次或两次服B.50mg,每周一天,分一次或两次服C.10mg,每日,分一次或两次服D.50mg,每日,分一次或两次服E.100mg,每日,每4周静脉注射一次正确答案:A3、单选急性肾盂肾炎的治愈标准是()。
A.全身及局部症状消失B.尿常规正常C.尿细菌培养阴性D.尿菌落叶数培养≤104/mlE.停药后每周尿常规和培养一次,共2~3周,以及第6周再复查一次均阴性正确答案:E4、单选?男性,43岁,农民,反复多关节肿痛伴晨僵6年,初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长期服中药和布洛芬等消炎止痛药治疗,仍逐渐出现双手掌指关节半脱位和尺侧偏斜,近1年关节疼痛加重并出现反复上腹疼痛,空腹及夜间明显,6个月前曾呕吐过咖啡样物。
查体:上腹部轻压痛,右手第3及左手第2、3近指关节肿,右膝关节肿胀,屈曲畸形。
X线示右膝关节多处骨质缺损,关节间隙消失,化验便潜血(-)。
下列关于患者上腹疼痛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B.与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有关C.最可能是慢性胰腺炎D.最可能是胃癌E.不影响患者本病治疗正确答案:B5、单选改变病情抗风湿药的作用是()A.缓解该病病情,并有阻止关节结构破坏的作用B.在一定疗程后达到治愈C.很快控制症状D.减轻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E.促使关节骨破坏的愈合正确答案:A6、单选提示慢性肾炎预后不良的是()。
A.颗粒管型B.蜡样管型C.红细胞管型D.透明管型E.白细胞管型正确答案:B7、单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早期症状是()。
A.神清淡漠、嗜睡B.厌食、恶心、呕吐C.呼吸深大、咳嗽D.口腔氨臭味、腹泻E.皮肤瘙痒、紫癜正确答案:B8、单选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正确的是() A.能迅速缓解关节症状,阻止关节骨破坏进展B.严重关节外系统损害的病人可以大剂量冲击治疗C.可作为慢作用抗风湿病药物起效前的过渡治疗D.一般使用剂量每天不超过15mg,长期服用副作用大E.对于全身病情稳定,个别顽固性关节炎可以关节腔内注射使用正确答案:A9、单选以下哪项不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性表现() A.晨僵B.腕掌指关节肿痛C.近端指间关节肿痛D.远端指间关节肿痛E.手指关节的半脱位畸形正确答案:D10、判断题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表现为滑膜炎正确答案:对11、单选能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药物是()。
外科手术教学资料:腕骨融合术讲解模板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肢体血运。早期摄x线片,观察 情况。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并发症:
1.畸形矫正不足、过度或复发 ?Coventry报道单侧间室骨关节炎内翻畸 形的病人施行胫骨上端高位截骨术后,最 常见的并发症是畸形的复发,导致关节再 度疼痛。其原因可能是:①术前 X 线测量不够精确,术中截骨时产生误差; ②固定不牢,包括内固定物安放位置不当、 不够坚强或石膏外固定维持不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术前准备:
6.如关节有软组织挛缩,在术中畸形将不 易被矫正,关节复位也会有困难,即使勉 强复位也难以保持稳定;如术中强力矫正, 会引起神经、血管等的损伤,也会引起术 后肌肉的痉挛,甚至造成再脱位等并发症。 因此,术前应先行牵引,尽量克服挛缩; 并设计在术中解除挛缩的步骤。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并发症:
4.有80%膝内翻、70%膝外翻的病人,经截 骨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术后膝 关节功能的恢复需一定时间,故手术疗效 应在手术1年后评定。10年后随诊,疼痛 减轻和功能恢复者超过60%。手术疗效不 佳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中畸形纠正不足或矫 正过度。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腕骨融合术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腕骨融合术
科室:骨科 部位:腕骨 麻醉:硬膜外麻醉,仰卧位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概述:
腕关节对发挥手的灵活性十分重要,参加 腕关节活动的有桡腕、腕骨间、掌腕关节。 因此,腕关节融合分:桡腕(桡、舟、月 骨)、腕骨间(舟、月、头骨)、掌腕 (腕和掌骨)、全腕融合术。
手术资料:腕骨融合术
并发症:
2.神经血管损伤 ?腓总神经位置表浅,紧贴腓骨颈走行, 在显露和切除腓骨上端时或术后石膏、绷 带束缚过紧均易将其损伤。血管损伤少见, 多发生在使用钢针、钢板螺丝钉行内固 定 或做软组织广泛剥离时,如损伤胫前 动脉,可造成前筋膜间室综合征。偶有报 道损伤腘动脉者,如果术中屈曲膝关节, 使腘部血管处于松弛状态则可避免损伤。
骨科手术分级

骨科手术分级第一篇:骨科手术分级五原县医院手术分级制度一、手术分类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1、甲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
2、乙类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丙类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丁类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专业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进行分级。
1、住院医师(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硕士学位、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主治医师(1)低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或获得临床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有博士学历、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任命或受聘主任医师岗位工作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丁类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乙类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现场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可主持甲类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手术分级与管理制度

外二科手术分级与管理制度一、手术分类1、甲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2、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重大手术。
3、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4、丁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且执业地点在本院。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
1、低年资住院医师:大学本科毕业三年以内,大专毕业四年以内,中专毕业取得医师资格七年以内。
2、高年资住院医师:大学本科毕业三年以上,大专毕业四年以上,中专毕业取得医师资格七年以上。
3、主治医师:取得主治医师任职资格并被聘任者。
4、正副主任医师:取得相应任职资格并被聘任者。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1、低年资住院医师可担任丁类手术(普通常规中小手术)的术者、丙类手术(中度难度较大手术)的第一助;高年资住院医师可担任丙类手术的术者,一部分乙类手术(难度比较大的手术)的第一助手;主治医师可担任乙类手术的术者及指导住院医师进行丁、丙类手术;正、副主任医师担任甲类手术(重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的术者,并指导主治医师进行乙、甲类手术及科内新开展的手术。
2、科主任有权限制各医生的手术范围,不可扩大各医生的手术范围。
四手术审批权限1、正常手术: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审批。
2、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须经科室认真进行术前讨论,经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必要时经院内会诊或报主管院领导审批。
但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主管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拯救时机。
(1)手术可能导致毁容或致残的;(2)同一患者因并发症需再次手术的;(3)高风险手术;(4)本单位新开展的手术;(5)无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纠纷的手术;(6)被手术者是外宾、华侨等特殊人士;(7)外院医师参加手术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急诊骨科

急诊外科(创伤骨科)四级手术:1.全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及返修术(膝、髋、肩、踝)2.带血管指趾再造术3.特殊部位骨关节巨大肿瘤切除术4.骶骨肿瘤切除术5.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6.脊椎前路手术(颈、胸、腰)7.颈肋切除术8.脊柱侧弯矫正术9.疑难复杂手术、科研手术10.上颈椎后路手术11.骨盆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12.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术13.半骨盆切除术14.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15.骨延长术(含小儿)16.脊柱前后路返修手术17.颈柱管狭窄颈椎板成形椎管扩大术18.其它疑难复杂手术及新开展的各种手术三级手术:1.脊柱侧弯矫形术(含小儿)2.先天性髋脱位手术3.半骨盆、底胛带及上下肢截肢术4.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骨关节肿瘤切除及重建术6.断肢(指、趾)再植7.脊柱后路椎板减压及椎弓根内固定的应用8.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9.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10.胸椎管狭窄减压术11.B超引导下的穿刺活检12.四肢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术13.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修复术14.关节融合手术(肩、肘、腕、髋、膝、踝关节)15.四肢大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16.骨感染(化脓性、结核性)病灶清除术17.肘内翻截骨矫形术(含小儿)18.髋关节脱位莎氏手法(含小儿)19.骨盆截骨术(含小儿)20.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21.神经探查修复术(含小儿)22.椎间盘镜下行单纯颈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23.髋肩关节切开复位术(含小儿)二级手术:1.肌腱移位术、跟腱延长术2.腱鞘囊肿切除术3.拇指外翻矫形术4.四肢闭合性骨折复位固定术5.四肢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6.低毒性骨脓肿病灶清除术7.截肢(指、趾)术8.关节融合术9.三翼钉固定、拔钉术10.骨疣切除术11.良性骨肿瘤刮除植骨术12.腘窝囊肿切除术13.先天性肌性斜颈矫治术(含小儿)14.儿麻后遗症肌腱移植术(含小儿)15.骨髓炎引流术(含小儿)16.神经探查修复术(含小儿)17.肘关节脱位、骨折切开复位术(含小儿)18.马蹄内翻软组织松解术(含小儿)19.四肢骨折及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含小儿)20.良性骨肿瘤切除植骨术(含小儿21.并指植皮术(含小儿)22.跟腱断裂修复术(含小儿)一级手术:1.关节脱位手法复位2.关节腔切开引流术3.骨牵引术4.常见骨折手法复位术5.植皮术6.筋膜间隙综合症切开减压术7.截指(趾)术8.关节脱位复位术(含小儿)9.常见骨折手法复位术(含小儿10.多指切除术(含小儿)11.腱鞘囊肿切除术(含小儿)12.13.(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14.。
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T192—2021

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方性氟骨症的诊断依据、诊断原则和诊断分度。
本标准适用于地方性氟骨症的诊断及分度、病情调查和监测、预防和治疗效果评定。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地方性氟骨症endemic skeletal fluorosis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居民,因摄入过量氟化物而引起的以四肢大关节、颈和腰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以及骨和关节X线征象异常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骨病。
2.2四肢大关节big joints of four limbs肩、肘、腕、髋、膝、踝关节。
2.3休息痛rest pain在非劳动、持重或运动状态下仍感疼痛。
2.4运动障碍dyskinesias关节活动度受限和/或由于继发性神经损伤而导致的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
3诊断依据3.1临床表现3.1.1骨和关节持续性休息痛症状四肢大关节、颈和腰等3个及以上部位具有不受季节、气候变化影响的持续性休息痛症状。
3.1.2关节活动受限或继发性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肘关节屈曲畸形,屈肘时中指不能触及同侧肩峰,经枕后中指不能触及对侧耳廓,经后背中指不能触及对侧肩胛下角,臂上举不到180度;下肢伸膝受限,下蹲困难,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颈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受限;腰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受限,脊柱变形。
继发性神经损伤表现为:因椎管、神经根管以及椎间孔狭窄造成的疼痛、麻木、肢体无力、跛行、大小便障碍、瘫痪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
3.2骨和关节典型X线征象氟骨症患者可出现骨质硬化、骨质疏松、骨质软化、肌腱韧带附着处骨化、关节退行性改变等一般性X线征象,各征象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
典型X线征象特指:桡骨嵴增大、边缘硬化、表面粗糙;尺桡骨间膜骨化;胫腓骨间膜骨化;闭孔膜骨化;旋前圆肌附着处骨皮质松化;比目鱼肌肌腱骨化;骶棘韧带骨化;骶结节韧带骨化。
地方性氟骨症X线拍摄要求见附录A。
4诊断原则患者应具有明确的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生活史,具有明确临床症状、体征和典型X线征象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证]1.由于关节外伤、炎症、退行性变等原因发生对应关节面不相称,引起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或顽固的关节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又不适合用其他手术来保留关节动度者,宜施行关节融合术。
例如下肢关节内骨折引起的严重损伤性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后周围软组织有大量瘢痕,不宜行关节成形术等手术者。
2.成人全关节结核,关节面破坏,估计不能保留关节功能,可在病灶清除的同时施行关节融合术;并有畸形者,可同时矫正畸形。
3.由于神经病变或损伤而致肌肉瘫痪,引起关节严重不稳,影响整个肢体功能,而单纯肌腱转移又不足以维持关节稳定和恢复足够的有效功能,固定局部关节可以改善肢体功能者,宜施行关节融合术。
如脊髓前角灰质炎后遗三角肌瘫痪,上肢不能上举,若将肩关节固定于功能位,可借肩胛胸间的滑动而改善上肢的功能。
4.先天或后天性脊柱畸形(如半椎体、脊柱侧凸、腰椎滑脱等),为预防畸形发展,早期可施行椎板融合术,或在畸形矫正后施行。
[禁忌证]除一般择期手术的禁忌症以外,有下列情况者也应禁忌融合:1.邻近关节已有骨性强直者,不宜作关节融合术。
如髋关节融合后,其活动可由正常的腰椎及膝关节来代偿,以适应工作与生活活动的需要。
若下腰椎或膝关节已经僵硬,髋关节融合将会给病人造成极大困难。
2.两侧肢体的相同关节中,一侧已有强直者,对侧不宜施行关节融合术。
如髋关节两侧均融合,起、卧、行、坐均会有很大困难。
3.儿童关节软骨丰富,关节融合不易发生骨性融合,还容易损伤骨骺,影响生长发育;同时,儿童在肢体发育阶段和肌肉的持续作用下,融合了的关节可以再发生变形。
因此,年龄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不宜施行关节融合术。
[术前准备]1.关节融合术实际上可能包括病灶清除、关节融合、骨移植、矫正畸形等一系列手术,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手术。
所以,应根据这些手术要求决定手术方案,全面考虑,尽量争取一次手术、一个切口解决问题,务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效果。
2.关节融合后活动丧失,会引起病人的思想顾虑,术前应予释疑:融合一个影响肢体功能的关节,会改善整个肢体的功能。
3.肩、髋等大关节的关节融合术中出血较多,有发生休克的可能,术前应配好一定量的血液备用。
肘、膝以下关节施行手术时,应用充气止血带,保持术野清晰,以利手术进行。
4.炎性关节病变(如结核性、化脓性)应于术前应用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以控制感染或防止业已静止的病灶复发。
5.如关节有软组织挛缩,在术中畸形将不易被矫正,关节复位也会有困难,即使勉强复位也难以保持稳定;如术中强力矫正,会引起神经、血管等的损伤,也会引起术后肌肉的痉挛,甚至造成再脱位等并发症。
因此,术前应先行牵引,尽量克服挛缩;并设计在术中解除挛缩的步骤。
[麻醉]上肢关节融合术可选用臂丛麻醉或全麻;下肢的多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脊柱融合术可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需要时选用全麻。
肩关节[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头转向健侧,病侧肩胛部及躯干下垫以沙袋,使病肩离开手术台[图1 ⑴]。
2.切口、显露用肩关节前内侧切口(见肩关节前内侧显露途径)。
切口后端沿三角肌后缘适当后延4~5cm,以扩大显露。
沿切口走向将三角肌在起点下0.5cm处从锁骨、肩峰及肩胛冈上切下,连同皮瓣向后下翻转。
在分开三角肌后缘时,应注意避免损伤经小圆肌下缘穿出的腋神经和旋后动脉,在前侧应保护在喙突及联合腱内后方下行的腋动、静脉及神经干。
而后切开肱横韧带,分离并拉开肱二头肌腱长头[图1 ⑵],沿肱骨纵行切断肩胛下肌,再横行切开腱袖及关节囊,充分显露肱骨头与肩胛盂[图1 ⑶]。
3.切除软骨面、关节内融合如关节有病变,先外旋上臂,将关节脱位,切除有病变的滑膜及关节囊后,凿除肱骨头及肩胛盂的软骨面[图1 ⑷];冲洗伤口,清除残留的软骨屑,复位关节。
如关节面不对立,则尽量修整骨面,使粗糙的骨面能保持密切接触。
如关节面有缺损,或对应面大小很不相称,复位后很不稳定,可用1~2根克氏针或螺钉,从肱骨大结节穿过肱骨头直达肩胛盂内,内固定关节在功能位。
4.关节外骨移植加强融合骨膜下剥离肱骨大结节,沿矢状面不全凿开大结节(保持其基底部与肱骨的连续性),以备植骨嵌入用[图1 ⑸]。
然后,在骨膜下剥离部分肩峰及肩胛冈后缘。
剥离时须注意避免损伤位于肩胛切迹部的肩胛横动脉与肩胛上神经,将肩峰表面凿毛,而后凿下一长、宽度与大结节凿开的裂口相应的骨片,向下滑行嵌进大结节的裂口内,形成肩峰与大结节间的桥状连结[图1 ⑹]。
此后,肩关节应由专人保持在功能位,关节间及移植骨片下的空隙用取自肱骨或髂骨的松质骨碎骨填充。
检查无明显出血,关节融合位置合适后,即可复位肌肉瓣,钢针内固定的针尾弯屈、切断于骨外,逐层缝合。
5.外固定术后立即用外展支架或胸肱石膏固定病肢,保持肩关节于功能位(外展45°~60°、前屈15°~25°、外旋25°)及肘屈90°位。
[术中注意事项]1.切开关节囊前,应仔细辨认喙突及起于其上的肱二头肌短头和喙肱肌的联合肌腱。
在其内下方有血管、神经束通过,应注意避免损伤。
清除病灶时更应注意。
2.肩关节融合后,上肢活动将依靠肩胛胸壁间的滑动完成,故既要保证上肢有充分的外展、前屈功能,又要使上肢在术后能靠拢胸壁,获得良好休息。
如肩关节融合的外展角度过大,上肢不能靠拢胸壁,日久容易引起肩胛后翘及前锯肌劳损。
如肩关节融合的前屈、外旋的角度过大,会影响病肢向下和外后方的活动。
因此,肩关节融合应置于功能位。
3.肩关节盂浅,本来不很稳定,切除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后更不稳定,容易脱位。
因此,保持肱骨头与肩胛盂间的密切接触与稳定须予重视。
方法有:①用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肱骨头在肩胛盂上。
②应有专人保持关节于功能位置,直至外固定完成。
最好术后先用上肢外展架固定,如有位置不妥,尚可及时调整,待拆除缝线后再换胸肱石膏外固定。
③可在手术前预先制备躯干部位的石膏,分为前后两半,手术结束后,合拢躯干石膏,即时加作上肢石膏,既节省时间,又可减少肩关节活动。
4.术中出血较多,保证输液,输血通畅,以防休克。
[术后处理]1.严密观察病肢远段的血运,特别是石膏外固定的病人,可能因切口渗血、肿胀、石膏过紧而压迫血管,如有缺血性疼痛或血运障碍,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肩关节脱位仍是术后应注意防治的一个重要问题。
用外展支架暂行固定的病人,病肢要用枕头或沙袋垫好,以防位置变动,并需在石膏固定前摄X线片检查,如有变位,可用手法矫正。
3.早期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以减少肿胀,防止肌肉萎缩。
4.外固定10~12周,摄X线片检查证实骨性愈合者,进行理疗及锻炼。
肘关节肘关节固定后,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较大,只有在关节病变伴周围软组织有过多的瘢痕,不宜用其他方法处理时,才考虑行肘关节融合术。
[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病肘置于胸前。
如病肘僵硬于伸直位,则将病侧躯干稍垫高。
也可采用侧卧位,病侧在上,上肢前伸,置于侧面小手术台上。
2.切口、显露上臂置充气止血带。
作肘后侧纵切口(见肘关节后侧显露途径)。
切开后,首先分离尺神经(如瘢痕粘连较多,应在近端正常组织中找出,然后顺延向下分离),用胶皮条拉开保护。
对肱三头肌有挛缩者,应将其腱膜作舌状切开,以便延长。
紧贴皮质骨作骨膜下剥离,显露肱骨下端、鹰嘴和桡骨头。
在剥离肘关节前侧时,要注意避免损伤前侧血管、神经,并填入纱布隔离保护后才能继续以后的关节内操作。
关节内有粘连的,可用骨刀分离。
对关节呈骨性强直者,应用骨凿凿开,不要用暴力屈曲,以免骨质折裂,造成手术困难。
关节分离后,屈肘即可显露关节组成骨。
3.切除软骨面和桡骨头如关节腔有病灶,应先作清除,然后凿除肱骨滑车及鹰嘴的软骨面(图1 ⑴]。
再用线锯(或凿)在桡骨颈部切除桡骨头,锉平其残端,用周围筋膜缝合覆盖[图1 ⑵],以保证前臂旋转功能。
4.关节外融合将肘屈曲于90°位,在滑车上部的肱骨下段后面凿一长4cm、宽2cm的纵行浅骨槽,在骨槽延长线上相应的鹰嘴顶部凿一短槽[图1 ⑶],取大小合适的植骨片嵌入槽内,两端用螺钉内固定于肱、尺骨上,取松质易碎片填充关节间和植骨片下的空隙[图1 ⑷]。
松开止血带,彻底止血。
缝合肱三头肌腱膜;挛缩者给以延长。
肘关节位于上肢中点,杠杆作用大,容易造成植骨片骨折或关节变位,操作过程中需有专人保持位置。
5.前移尺神经将尺神经向上、向下扩大分离,并移至肘关节的内前方皮下,以防止迟延性尺神经麻痹的发生[图1 ⑸]。
然后,冲洗伤口,逐层缝合切口。
作前、后长臂石膏托外固定肘于功能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
下载(14.42 KB)2008-10-4 22:03基本同肩关节融合术。
10~14日后折线,改用上肢筒形石膏固定,用三角巾悬于颈部,直至骨性愈合为止。
腕关节腕关节包括3排关节,即桡骨与近排腕骨之间、近排与远排腕骨之间、远排腕骨与掌骨基底部之间的关节。
临床常见的腕关节结核多累及全部关节,融合时也应包括全部3排关节。
但如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舟状骨折引起的损伤性关节炎等,病变仅累及近端1~2排关节时,只需有限融合该排关节。
这样可以保留腕关节的部分活动。
术中对不需融合的关节,应注意避免损伤。
[手术步骤]1.体位仰卧位,上肢外展、旋前放在手术台旁小桌上。
2.切口、显露腕背正中纵切口或S形切口,从桡骨尺缘腕上5cm至第3掌骨基底。
切开腕背韧带,将伸拇长肌、伸指总肌腱分向两侧拉开,即可见腕关节囊(见腕关节背侧显露途径)。
3.切除软骨面纵行切开桡骨下端的骨膜,并作骨膜下剥离。
切除腕关节的关节囊,显露关节组成骨。
凿除桡、腕、掌骨的软骨面,彻底清除病灶[图1 ⑴]。
腕骨小而多,四周均为关节面,严重结核病人的软骨面掌浮于骨上,比较容易清除。
但在损伤性关节炎等疾病,软骨面基本正常,凿除比较费时,可利用相应的圆凿耐心细致地凿尽,以免影响愈合。
同时,由于手术野的限制,操作须仔细,防止损伤掌侧的软组织。
桡尺下关节应注意保存,如有病变已呈僵硬,应同时做尺骨远端切除术(见尺骨远段切除术),以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4.关节外融合将腕置于功能位(背屈20°~25°、第3掌骨与桡骨在同一轴线上),由专人保持位置。
在腕骨和第2~4掌骨基底部的正中线上,用凿凿一宽1.5cm、深0.5cm的骨槽[图1 ⑵]。
在桡骨下段取6cm长、与骨槽等宽的骨片,向远端作滑行嵌入移植[图1 ⑶]。
关节间隙及承受骨与植骨之间的缝隙,用碎骨片紧密填充。
缝合腕背韧带,即可稳定地固定植骨片,最后缝合皮肤。
[术后处理]术后自肘上至掌骨头部作石膏托外固定于屈肘90°、前臂中立位和腕关节背屈20°~25°位。
如第1掌骨与腕骨间关节被融合,需将此关节固定在对掌位。
2周后拆线,改用前臂筒形石膏固定,直至骨性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