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57页PPT
合集下载
《肿瘤放射治疗学》PPT课件ppt课件

常规两野放疗等剂量图
适形多野等剂量图
三维适形放疗
• 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通过采用立体定 位和三维计划,在直线加速器上附加特制铅 块或多叶光栅等技术实施非共面或共面不 规则野照射,使各野的形状在束轴视角 (Bheams Eye View,BEV)方向上与靶区形 状一致,使剂量辐射在三维空间分布上紧扣 靶区,使靶区获得大剂量照射,而靶区周围正 常组织的受量减少
钴源及 输 准送 直机 器 光构学系 治统疗床
臂架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 是利用微波电场沿直线加速电子,然后发 射高能X线(4~20MV)或电子线 (8~14MeV)治疗肿瘤的装置。其优点有: 1、可根据病变部位选择一定能量的X线, 对于体部肿瘤能达到较理想的剂量分布;2、 能发射不同能量的电子线,用于治疗浅表 部位病变,同时有效保护深部正常组织;3、 设野方便,照射野均匀性好。4、使放疗的 剂量深度和剂量分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治疗范围进一步扩大
低能机 中能机 高能机Βιβλιοθήκη X射线能量范围 及能量分档
4~6MeV,1档
8~10MeV,1档
6~10MeV, 15~25MeV,1档
电子射线能量范 围及能量分档
应用范围
无
深部肿瘤
5~15MeV,3~5 大部分深部肿瘤、
档
部分表浅肿瘤
5~25MeV,5~8 档
同上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由(1)加速系统, (2)辐射系统,(3)剂量检测系统,(4)机架及 治疗床运动系统,(5)电气控制系统,(6)温 控及充气系统六部分组成。
肿瘤放射治疗 学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晋刚
概念
• 放疗是放射治疗的简称,老百姓俗称 为“烤电”、“照光”、“电疗”, 它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所产生的α、β、 γ放射线及X射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 所产生的不同能量的放射线, 如电子射 线、质子射线、中子射线、负π介子射 线和其它重粒子射线等来治疗良恶性 肿瘤的一门科学。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总论-PPT

❖ 1953年 英国Hammer Smith医院安装第一台8MV固定 型射频微波直线加速器。1953年治疗第一位病人。
❖ 1953 氡效应概念。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60年代以后随着各类医用加速器得产生, 高能X线及 电子束治疗逐步替代了同位素钴[ 60 Co ] 治疗机及 普通X线。
❖ 适形 照射野得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 ❖ 每个与射野线束垂直得平面上,放射线得强度一直
3D-CRT实现方式: ❖ 非公面多固定野适形照射法 ❖ 同步挡块法 ❖ 循迹扫描法 ❖ 多叶准直器法(MLC)
适形调强放疗(IMRT)
❖ 适形要求放疗高剂量区得分布形式从三维方 向上与病变靶区形状一致,正常组织耐受量显 著减少。
❖ 标准源皮距(SSD)照射技术 放射源到患者皮肤表面得距离为100cm
❖ 等中心(SAD)照射技术 放射源到病灶中心得距离保持100cm
❖ 旋转(ROT)照射技术 与SAD相同,源瘤距不变,机架旋转代替机架成角
按射线束布局分类: 共面照射 、 非共面照射
常规放射治疗技术
照射野设计
❖ 单野照射 ❖ 两野对穿照射 ❖ 两野交角照射 ❖ 相邻野照射
❖ 原发肿瘤得局部控制就是肿瘤治愈得先决条件。大 约有60%~70%得恶性肿瘤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得地位
❖ 放射治疗几乎适用于所有得癌症, 而对部分癌症病 人而言, 放射治疗就是其唯一适用得治疗方法。
❖ 当前约有45%得恶性肿瘤可以治愈, 其中22%为手 术治愈, 18%为放射治疗治愈, 5%为药物治愈。
——至今仍就是指导临床放射生物学研究得基础
❖ 放射敏感性(rediosensitivity): ——第五个“R”。Steel提出。放疗个体化得基础
❖ 1953 氡效应概念。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 60年代以后随着各类医用加速器得产生, 高能X线及 电子束治疗逐步替代了同位素钴[ 60 Co ] 治疗机及 普通X线。
❖ 适形 照射野得形状与靶区形状一致 ❖ 每个与射野线束垂直得平面上,放射线得强度一直
3D-CRT实现方式: ❖ 非公面多固定野适形照射法 ❖ 同步挡块法 ❖ 循迹扫描法 ❖ 多叶准直器法(MLC)
适形调强放疗(IMRT)
❖ 适形要求放疗高剂量区得分布形式从三维方 向上与病变靶区形状一致,正常组织耐受量显 著减少。
❖ 标准源皮距(SSD)照射技术 放射源到患者皮肤表面得距离为100cm
❖ 等中心(SAD)照射技术 放射源到病灶中心得距离保持100cm
❖ 旋转(ROT)照射技术 与SAD相同,源瘤距不变,机架旋转代替机架成角
按射线束布局分类: 共面照射 、 非共面照射
常规放射治疗技术
照射野设计
❖ 单野照射 ❖ 两野对穿照射 ❖ 两野交角照射 ❖ 相邻野照射
❖ 原发肿瘤得局部控制就是肿瘤治愈得先决条件。大 约有60%~70%得恶性肿瘤病人需要接受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得地位
❖ 放射治疗几乎适用于所有得癌症, 而对部分癌症病 人而言, 放射治疗就是其唯一适用得治疗方法。
❖ 当前约有45%得恶性肿瘤可以治愈, 其中22%为手 术治愈, 18%为放射治疗治愈, 5%为药物治愈。
——至今仍就是指导临床放射生物学研究得基础
❖ 放射敏感性(rediosensitivity): ——第五个“R”。Steel提出。放疗个体化得基础
肿瘤放射治疗精选.ppt

1Gy=100cGy
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称为 剂量率,目前常用外照射剂量率在1001000cGy/min内,生物效应差别不大
.精品课件.
放射生物学
25
剂量学原则
• 肿瘤剂量要准确,照射野要对准靶区
• 靶区剂量要均匀
• 射野设计要尽量提高肿瘤剂量及减少照射区 正常组织剂量(优化)
X线治疗机 加速器
γ线
放射性同位素
电
离
辐
电子
射
中子
粒子辐射
质子
加 速
器
负π介子
重粒子
.精品课件.
LET
LET
远距离治疗 低
近距离治疗
射 线
高
远距离治疗
射 线
11
放射物理学及放疗设备
1. 电离辐射与物质作用 2.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设备 3. 放射剂量单位 4. 放射治疗剂量学四原则
.精品课件.
12
一.电离辐射和物质作用
肿瘤放射治疗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马晓洁
.精品课件.
1
目的要求
了解:现代放射治疗新技术 熟悉:常用放疗设备和放射治疗的质 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掌握: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 用
.精品课件.
2
肿瘤放射治疗学
1. 学科构成 2. 放射物理学基础及常用放射治疗设备 3. 放射生物学基本概念 4. 投照技术学 5.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为地改变这些反应的质和量。 3. 放疗技术学:研究具体运用各种放射源及设备治疗肿瘤病人,包括
射野配置、定位、体位固定、摆位操作等技术实施。 4. 临床肿瘤学:适应症的选择,放射反应的处理等。
.精品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称为 剂量率,目前常用外照射剂量率在1001000cGy/min内,生物效应差别不大
.精品课件.
放射生物学
25
剂量学原则
• 肿瘤剂量要准确,照射野要对准靶区
• 靶区剂量要均匀
• 射野设计要尽量提高肿瘤剂量及减少照射区 正常组织剂量(优化)
X线治疗机 加速器
γ线
放射性同位素
电
离
辐
电子
射
中子
粒子辐射
质子
加 速
器
负π介子
重粒子
.精品课件.
LET
LET
远距离治疗 低
近距离治疗
射 线
高
远距离治疗
射 线
11
放射物理学及放疗设备
1. 电离辐射与物质作用 2. 放射源与放射治疗设备 3. 放射剂量单位 4. 放射治疗剂量学四原则
.精品课件.
12
一.电离辐射和物质作用
肿瘤放射治疗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马晓洁
.精品课件.
1
目的要求
了解:现代放射治疗新技术 熟悉:常用放疗设备和放射治疗的质 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掌握: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和临床应 用
.精品课件.
2
肿瘤放射治疗学
1. 学科构成 2. 放射物理学基础及常用放射治疗设备 3. 放射生物学基本概念 4. 投照技术学 5.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
为地改变这些反应的质和量。 3. 放疗技术学:研究具体运用各种放射源及设备治疗肿瘤病人,包括
射野配置、定位、体位固定、摆位操作等技术实施。 4. 临床肿瘤学:适应症的选择,放射反应的处理等。
.精品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ppt课件

小,因此在正常组织损伤很小的情况下,根治了恶性肿瘤,这样既保证了患 者的生存又保证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治性放疗是放疗的主要任务,但也不 可忽视其姑息治疗的作用,如镇痛,开通由于肿瘤压迫或阻塞的管道使之再 通等。据Fletcher报告,50%的放射治疗为根治性放疗。
第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根治性放疗是指在足够剂量的放疗后肿瘤可治愈,患者可以获得长期 生存,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可发生一些放疗毒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亲自观察病人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治疗结束时书写 总结,对预后作出判断,亲自随诊病人,定期总结经验。
第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五、循证放射肿瘤学 循证医学的定义是“负责、明确、明智地应用临床证据为每一个病人
制定诊疗方案”。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差别见表1-1-1。
表1-1-1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差别
姑息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延长寿命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 放疗剂量较低,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应以不增加病人痛苦 为原则。
但有时在姑息治疗中肿瘤缩小较好,患者一般情况改善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二、放射治疗的历史 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1896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它的生物学效应很快就
第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四、放射治疗科与放射肿瘤医师 放射肿瘤学科(放射治疗科)是一个临床学科,它是用放射线治疗癌症,是
和肿瘤内科、肿瘤外科一样的学科。不同的是肿瘤内科是用药物治疗癌症, 肿瘤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癌症,而放射治疗科是利用放射线治疗癌症。 放射肿瘤医师和肿瘤外科医师及肿瘤内科医师一样,是一位临床医师,只是 所使用的手段不一样。Bushcke1962年指出,放射肿瘤医师全面且独立对病 人负责,和外科医师一样的治疗病人,这意味着放射肿瘤医师要亲自检查病 人,复习病理资料,必要时亲自取活体组织送检。放射肿瘤医师通过全面检 查,制定出治疗方案及计划,或请其他科室医师会诊。治疗期间直接处理病 人以及任何时间发生的急症。1975年Bushcke在美国放射肿瘤年会上再次强 调了这一观点。
第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根治性放疗是指在足够剂量的放疗后肿瘤可治愈,患者可以获得长期 生存,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可发生一些放疗毒副作用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内。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亲自观察病人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治疗结束时书写 总结,对预后作出判断,亲自随诊病人,定期总结经验。
第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五、循证放射肿瘤学 循证医学的定义是“负责、明确、明智地应用临床证据为每一个病人
制定诊疗方案”。 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差别见表1-1-1。
表1-1-1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差别
姑息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延长寿命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 放疗剂量较低,一般不会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应以不增加病人痛苦 为原则。
但有时在姑息治疗中肿瘤缩小较好,患者一般情况改善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二、放射治疗的历史 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1896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它的生物学效应很快就
第一章 肿瘤放射治疗学概述
四、放射治疗科与放射肿瘤医师 放射肿瘤学科(放射治疗科)是一个临床学科,它是用放射线治疗癌症,是
和肿瘤内科、肿瘤外科一样的学科。不同的是肿瘤内科是用药物治疗癌症, 肿瘤外科采用手术治疗癌症,而放射治疗科是利用放射线治疗癌症。 放射肿瘤医师和肿瘤外科医师及肿瘤内科医师一样,是一位临床医师,只是 所使用的手段不一样。Bushcke1962年指出,放射肿瘤医师全面且独立对病 人负责,和外科医师一样的治疗病人,这意味着放射肿瘤医师要亲自检查病 人,复习病理资料,必要时亲自取活体组织送检。放射肿瘤医师通过全面检 查,制定出治疗方案及计划,或请其他科室医师会诊。治疗期间直接处理病 人以及任何时间发生的急症。1975年Bushcke在美国放射肿瘤年会上再次强 调了这一观点。
肿瘤的放射治疗幻灯 cancer radiotherapy ppt课件

CTV:临床靶体积,包括GTV和需要杀 灭的亚临床灶的体积。
ITV:内在靶体积,包括CTV和因生理运 动的安全边界。
PTV:计划靶区, ITV加摆位误差。
.
11
放疗在常见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及作用
1、首选根治性放疗:颜面部皮肤癌、鼻咽癌、扁桃体癌、 口咽癌、喉癌、精原细胞癌、何杰金氏淋巴瘤、宫颈癌。
.
3
放射敏感性和治愈性
放射敏感性是指对放射线的效应,包括肿瘤退缩 速度和程度。与肿瘤细胞固有放射敏感性、肿瘤 乏氧状态、肿瘤细胞内克隆细胞数和肿瘤放疗后 修复能力等因素有关。一般可分为:
高度敏感:精原细胞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中度敏感:头颈部肿瘤、消化道、泌尿系 、妇科等 绝大多数肿瘤。
低度敏感:大部分脑瘤、软组织肿瘤、骨肉瘤及恶 性黑色素瘤。
4、回旋或同步加速器:高LET射线,具有Bragg峰物理 特性和相对生物效应高。深部肿瘤或其他治疗方法失 败的肿瘤。
5、后装治疗机: γ射线,易于在组织和自然腔道 内放置施源器的肿瘤部位。
.
10
肿瘤放射治疗体积规范:
GTV:大体肿瘤体积,通过临床或影像 学检查所获得的肿瘤大小、位置、和形 状。
.
4
肿瘤治愈性:是指通过放射治疗后所取得原发和(或)
区域性肿瘤控制状况,进而所产生的对患者生存率和 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
放射敏感性和放射治愈性不完全相同,通过放 疗能治愈的肿瘤肯定对放射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但对放射敏感的肿瘤不一定能治愈。放射敏感 的肿瘤常常是分化程度差,恶性程度高,易转 移的肿瘤。
.
6
肿瘤治疗量 精原细胞瘤:25-30Gy 何杰金氏淋巴瘤:45-50Gy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0-60Gy 鳞癌:60-66Gy 腺癌:66-70Gy 肉瘤:>70Gy 亚临床肿瘤:50Gy
ITV:内在靶体积,包括CTV和因生理运 动的安全边界。
PTV:计划靶区, ITV加摆位误差。
.
11
放疗在常见恶性肿瘤治疗的地位及作用
1、首选根治性放疗:颜面部皮肤癌、鼻咽癌、扁桃体癌、 口咽癌、喉癌、精原细胞癌、何杰金氏淋巴瘤、宫颈癌。
.
3
放射敏感性和治愈性
放射敏感性是指对放射线的效应,包括肿瘤退缩 速度和程度。与肿瘤细胞固有放射敏感性、肿瘤 乏氧状态、肿瘤细胞内克隆细胞数和肿瘤放疗后 修复能力等因素有关。一般可分为:
高度敏感:精原细胞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中度敏感:头颈部肿瘤、消化道、泌尿系 、妇科等 绝大多数肿瘤。
低度敏感:大部分脑瘤、软组织肿瘤、骨肉瘤及恶 性黑色素瘤。
4、回旋或同步加速器:高LET射线,具有Bragg峰物理 特性和相对生物效应高。深部肿瘤或其他治疗方法失 败的肿瘤。
5、后装治疗机: γ射线,易于在组织和自然腔道 内放置施源器的肿瘤部位。
.
10
肿瘤放射治疗体积规范:
GTV:大体肿瘤体积,通过临床或影像 学检查所获得的肿瘤大小、位置、和形 状。
.
4
肿瘤治愈性:是指通过放射治疗后所取得原发和(或)
区域性肿瘤控制状况,进而所产生的对患者生存率和 生存质量的影响程度。
放射敏感性和放射治愈性不完全相同,通过放 疗能治愈的肿瘤肯定对放射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但对放射敏感的肿瘤不一定能治愈。放射敏感 的肿瘤常常是分化程度差,恶性程度高,易转 移的肿瘤。
.
6
肿瘤治疗量 精原细胞瘤:25-30Gy 何杰金氏淋巴瘤:45-50Gy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50-60Gy 鳞癌:60-66Gy 腺癌:66-70Gy 肉瘤:>70Gy 亚临床肿瘤:50Gy
肿瘤放射治疗PPT课件

最大剂量:271cGy 最大剂量点:皮下1.5cm 180cGy剂量线未能包全对侧隐窝 同侧颞颌关节完全受到240cGy照射
28
29
放射生物学
30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发展
所需时间
电离辐射
10-16秒
能量吸收
10-5秒
分子的电离和激发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数秒至数小时
生物高分子变化 生化损伤
生理效应
如果放疗疗程过长、疗程后期的分次剂量效应将由于肿 瘤内存活干细胞已被启动进入快速再群体化而受到损害。
43
二 放射线对正常组织器官作用
正常组织耐受量(5年内) A 最小的器官损伤剂量(TD5/5) B 最大的器官损伤剂量(TD50/5) 早反应组织—快更新组织 α/ β:10 晚反应组织—慢更新组织 α/ β:1-3 区分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有利于临床上改变 分次照射方案的制定。
M期和G2末期敏感
S期敏感性低
G0neration)
M G1 G0
39
①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一a般d将ia细t胞io的n放射d损a伤n概m况a为g3e种)类型
亚致死损伤(sublethal damage):指受照射之后,细胞
的部分靶而不是所有靶内所累积的电离事件,通常指DNA的单 链断裂。它是一种可修复的放射损伤,对细胞死亡影响不大,
光电效应:<35keV低能射线的主要效应
入射光子把能量全部传递给轨道电子(主要是内层)
而释放出光电子,导致初级电离,光电子的能量等
于光子的全部能量减去该电子束缚能.它与吸收物
质的原子序数有关.
放射物理学
15
康普顿效应: 0.5MeV-1MeV
28
29
放射生物学
30
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发展
所需时间
电离辐射
10-16秒
能量吸收
10-5秒
分子的电离和激发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数秒至数小时
生物高分子变化 生化损伤
生理效应
如果放疗疗程过长、疗程后期的分次剂量效应将由于肿 瘤内存活干细胞已被启动进入快速再群体化而受到损害。
43
二 放射线对正常组织器官作用
正常组织耐受量(5年内) A 最小的器官损伤剂量(TD5/5) B 最大的器官损伤剂量(TD50/5) 早反应组织—快更新组织 α/ β:10 晚反应组织—慢更新组织 α/ β:1-3 区分早反应组织和晚反应组织有利于临床上改变 分次照射方案的制定。
M期和G2末期敏感
S期敏感性低
G0neration)
M G1 G0
39
①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一a般d将ia细t胞io的n放射d损a伤n概m况a为g3e种)类型
亚致死损伤(sublethal damage):指受照射之后,细胞
的部分靶而不是所有靶内所累积的电离事件,通常指DNA的单 链断裂。它是一种可修复的放射损伤,对细胞死亡影响不大,
光电效应:<35keV低能射线的主要效应
入射光子把能量全部传递给轨道电子(主要是内层)
而释放出光电子,导致初级电离,光电子的能量等
于光子的全部能量减去该电子束缚能.它与吸收物
质的原子序数有关.
放射物理学
15
康普顿效应: 0.5MeV-1MeV
肿瘤放射治疗总论PPT课件

放射治疗选择和目标(辅助性放疗)
• 辅助性放疗一般是指辅助手术或化疗,现
多归于综合治疗的范畴。 • 与手术结合包括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和术 中放疗。 • 与化疗的综合治疗 • 与热疗的综合治疗
放疗的适应症
• 1、头颈部恶性肿瘤 • 大多数头颈部恶性肿瘤都能有效接受放疗。鼻咽
癌以放疗为主,特别是IMRT的介入,使鼻咽癌的 放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鼻咽位置较深,周围要害 器官多且密集,照射靶区较大,常规放疗无法保 护和避开这些器官,加上其疗效好,生存期长, 对生存质量要就高。因此在不降低控制率的前提 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周围组织的受量是调强放 疗的优势之一)。
放射肿瘤学
临床
放射物理学
放射生物学
放射生物学
肿瘤放射生物学的最基本目的,是解释照 射以后所产生的现象并建议改善临床治疗 的战略,是肿瘤放射治疗的药理学。
分次照射的放射生物学基础
• 放射损伤的修复 • 细胞周期内细胞时相的再分布
• 组织的再群体化 • 乏氧细胞的再氧合
肿瘤放疗后的形态学改变
放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9、生殖泌尿系统损伤 • 10、心脏的损伤 • 11、肝肾损伤
基本概念
放射治疗流程图
适合的患者 体位确定及固定
准 备 阶 段
计划确定
计划设计
确定靶区
模拟CT扫描
治 疗
剂量验证
治疗验证
实施治疗
禁忌证
心、肝、肾 重要脏器衰竭
全身情况
严重感染、败血症 脓毒血症未控者 Hb低于80 g/L Wbc低于2.0*109/L
癌症晚期处于恶液质状态
肿瘤所在 脏器穿孔
放疗的适应症
6、神经系统肿瘤 • 脑瘤大部分要术后放疗, • 颅内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则以放疗为主 • 神经母细胞瘤手术后也要行放疗或化疗。 • 垂体瘤可放疗或术后加放疗。 对于不能手 术的脑瘤采用立体定向放疗也能较长期生 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