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衰老研究进展
水稻三系紫叶标记不育系叶片衰老生理研究

,
L Yn. i,IN i n Z O eg,H UW iog ,A iu I ag u LA GS . g , H UM n3Z O eyn3G OLjn r hr a . -
( . un x A ae yo A r utrl c ne, un x N n ig 3 0 7 C n ;. gi l r o eeo unx U iesy G a gi a — 1 G agi cd m f gi l a i csG agi ann 5 0 0 , h a2 A r ut ecl g f agi nvri , unx N n c u Se i cu l G t
维普资讯
西
19 14
南
农
业
学
报
20 0 7年 2 O卷 6期
Vo. O 】2 Nn 6
S uh etC ia Ju n lo rc lua ce c s o tw s hn o ra fAgiutrlS in e
文章编号 :0 1  ̄2 (0 7 0 10 一 9 2 0 )6—19 0 14— 4
nn 30 5 C n ; . ieR s rhIstt,u gi cdm f cl rl ine, un N n ig50 0 , hn ig50 0 , h a3 Rc ee c tue G a x A a e yo i a ni n A ut a S ecsG a ann 30 7 C ia) u c
水稻 三 系紫 叶标 记不 育 系叶 片衰 老 生理 研 究
邓 国富 , 高兴。李杨瑞 梁世 荣。周 萌。周维永。高利军。 2戴 , , , , ,
(. 1 广西农业科学 院, 广西 南宁 50 0 ;. 30 7 2 广西大学农学院 , 广西 南宁 5 0 0 ;. 3 05 3 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广西 南 宁 50 0 ) 30 7
不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水稻基因型叶片衰老特性

Ab t a t Al o g x e s eu eo f r l e a e u t n t er p d d c e s f u ee l i n y a d o h rs rO Se v r n n sr c : t u he c si s f h v N et i rc n r s l i i e r a eo s f c e c n t e i U n i me t iz h a N @c ia un 1 e. : hn j r a n t a o . c
DOI 1 .7 4 S ..0 62 1 .0 4 : 03 2 / PJ 1 0 . 0 00 6 5
不同氮肥 吸收利用效率水稻基 因型叶 片衰老特性
魏海 燕 , 张洪程 2 马 群 2 戴其根 霍 中洋 , 许 轲 2 张 庆 2 2 , ’ , 2 2 , 黄 丽芬 2
p o lm s N ri z r sy t e mo t mp r n d lr e t n u d m c r d c i n P e i u s ac e a eb e e n r b e . f t ie e s o t t e l i h t i a a ag s p t n mo e r ep o u t . r v o s e e r h s v e n d mo — n i i i o r h s a e h tv rai n i u e e fce c x se mo g r e g n tp s Th r f r .i i f u g n mp ra c o eu i ae t e t t d t a a t n N s f in y e it d a n i e o y e . e e o e t s o r e ti o t e t lc d t h r i o i c n p y i l g c lme h im frc a s r t n a d u l ai n f ri c e sn u e e c e c . n t i e e r h i l x e me t h so o ia c a s o e N b o p i n t i to o n r a i g N s m i n y I sr s a c .f d e p r n n i o i z h e i wi 2 g h - h t 2 5 k a N e t ie p l ai n wa are u 0 6 o h a m f n g h u Un v r i , in s r v n e Ch n . fri z r a p i to s c ri d o t n 2 0 n t e f r o l c i Ya z o i est Ja g u p o i c , i a y
植物叶片衰老相关研究进展

作物 杂 志
Cos rp
植物叶片衰老相关研究进展
严 雯 奕 叶 胜 海 董 彦 君 金 庆 生 张 小 明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10 1浙江杭州 ;上海 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03 , 302 , 。 2 24 上海) 0
摘
要
有 重要 的理论 和 经济 意义 。
子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 了概述 , 对今后的研 究方
向作 了展 望 。
关键词
植 物 叶 片衰老 ; 影响 因素 ; 衰老相 关基
因; 子机 制 分
1 植 物 叶 片 衰 老 的 影 响 因 素
植 物 叶 片衰 老 不 是 一 个 简 单 的 过 程 。如 前 所
r o a e c mme ca i d a o n b o d Asa c u Ⅱ ii g o g i u t r Ch n a s b ih d s me c mp e e r il e t me a d a r a . o n y l n n a r l e, i a h s e t l e o o l t z h v c u a s
H ri 50 0 H in jn ,hn ) ab 10 3 , e og agC ia n l i
Absr c W i e d v lp n fta s e i e hn l g lr e q n iy o e e i d f d p a t n o u t ta t t t e e o me to r n g n c t c oo y,a g ua tt fg n tc mo i e l n s a d pr d c s hh i
述 , 物叶 片 衰 老 是 受 内外 因 素 共 同作 用 的结 果 。 植
植物叶片衰老及其调控研究

• 核酸含量下降 在叶片衰老时,RNA总量下降,其中rRNA 减少最明显,DNA含量也下降,但下降速 率小于RNA。核酸含量的下降趋势与蛋白 质的一致。
• 内源激素变化 在植物衰老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有明显 变化。研究发现,五大类植物激素都与植 物衰老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IAA、GA、 CTA可抑制衰老,在植物衰老过程中含量 逐步下降;而ABA、茉莉酸,特别是乙烯 对衰老有促进作用,其含量随衰老的进行 而逐渐上升。油菜素内 酯和多胺类物质中 腐胺、精胺、亚精胺等可抑制衰老。
3.水分 在环境因素中,极端水分供应是许多生态 系统中影响植物生命的主要因素。土壤水 分过多时渍水或土壤水分不足导致的干旱 均能明显增加植物内源乙烯含量,加速叶 片衰老。
4.矿质营养 氮肥不足,叶片易衰老;增施氮肥,能延 缓叶片衰老。钙离子能延缓植物衰老。银 离子能延缓水稻叶片的衰老。Ni离子和Co 离子则有抑制植物体内合成乙烯和ABA的 作用。
5.气体 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植物自身对衰老的调控 1.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调控植物叶片衰老 (1)细胞分裂素(CTK)调控植物叶片衰老 细胞分裂素(CTK)调控植物叶片衰老。CTK 在植物衰老代谢的过程中其含量一般处于 下降趋势,外源CTK的引入可以抑制植物 的衰老,减缓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2)乙烯和乙烯抑制剂调控植物叶片衰老 乙烯是人们所公认的果实成熟衰老激素。乙 烯是结构最简单的植物激素,植物对它非 常敏感。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产生了非常 复杂的生理变化,乙烯是通过对代谢的直 接或间接调节在植物衰老中起主要作用。 乙烯能明显加速植物的衰老,增加乙烯的 浓度,则促进衰老的发生;解除或者抑制 植物组织本身释放的乙烯,能够延缓植物 组织的衰老;乙烯抑制剂能抑制乙烯的形 成和作用,从而延缓植物离体叶片衰老过 程中植物激素与活性氧的代谢。
水稻早衰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能 停 滞 , 合产 物 运转 受 阻 , 株 营养体 生长得 不到 养分 补 光 植
在 乳 熟期 叶片 开 始 自下 而 上衰枯 , 叶数 急 剧下 降 , 株 叶 绿 病 色 最 初 呈橘 黄 色 或 棕 色 , 以后 逐 渐 枯 黄 , 尖 灰 白枯 死 , 叶 叶 薄 而弯 曲 , 看 一片 枯焦 。 远 同时 , 茎秆 失 绿变 软 , 削弱 了 功能 叶 片 的光合 量 , 少 了灌 浆物 质 来源 , 减 以致 稻 穗后 半部 灌 浆 不饱 满 , 瘪粒 增 多 , 干粒 重显 著 下降 , 而影 响产 量和 品质 。 从
根 系 的养分 , 而 引起 早衰 。 从
21 品 种 因 素 .
2 . 植株 不 够健 壮 。 2 .6 主要 表现 在 育 秧措 施 不 到位 , 苗 素 秧 质 不高 , 蘖 不 多 , 带 秧苗 不壮 , 系 不发 达 , 上烤 田偏 迟 , 根 加 无效 分 蘖 增 多 , 有长 期 深 灌 不断 水 , 系 活 力受 抑 制 . 还 根 以 致 后期 出现 早衰 现 象 。
2 早 衰 成 因
充 , 植 株 早衰 。 些 地 方 为 适 应 机 收 , 早断 水 期 到 l d 使 有 提 O 甚 至 l d以 上 , 样 就 不 同程 度 地 影 响 了根 系对 营 养 物 质 O 这
的吸收 与输送 , 从而出现 早衰现象。 灌水过深 , ② 可造成土
壤 严 重缺 氧 , 制 根 系 生长 , 至 腐 烂发 黑 . 片 吸 收 不 到 抑 甚 叶
断水 , 速 植株 早衰 , 加 增加 空秕 粒 , 低粒 重 。 降 23 .. 低温 寒潮 。 二 晚抽 穗灌 浆 期 , 日平 均 气温 连续 3 2 在 当 d 以 上低 于 2  ̄ . 低气 温 低 于 2  ̄ , 株 代 谢 能 力将 大 3( 最 2 0C时 植 幅降低 , 同化物 质 的 生成 和转 移 速度 减慢 , 失根 、 吸收 、 丧 茎 输 送 水 分 和 养 分 的功 能 , 处 于灌 浆 期 的稻 株 , 使 迅速 衰 枯 , 呈现 变 色而 早衰 。
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与衰老的关系

关 键 词 : 稻 叶 片 S AD值 ; 界 点 ; 老 水 P 临 衰 中图 分 类 号 :5 1 ¥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4 9 8l4( 0 2) 1 21 7 0 0 3— 1 2 1 l - 7 — 3
te d wa e e s d i ae tg s twa e n tae h t h g h o o h l c n e t g o p h d h g e oe a c o sr n ih r n s r v re n l tr sa e .I s d mo sr td t a i h c l rp y l o t n r u a i h r t lr n e t to g l t g t a o h o o h l c n e t g o p i a l l n s g h n l w c l r p y l o tn ru n e r f l g t e;h w v r yi i a o e e ,wh n S AD e r a e t b u 2,t e c l r p yl c n e P d c e s d o a o t 4 h hoo h l o —
Ab t a t n o d r t n l z h f c f n t r it n e l h n la e e c n e i ae g o t t g f rc , t e r lt n s r c :I r e o a a y e t e e f t o au e n e s i t o e f s n s e c n l t r w h sa e o i e h e ai — e g o
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变化_概述及解释说明

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变化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发挥着关键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然而,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会发生变化,导致叶绿素含量下降和一系列降解产物的积累。
了解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的变化对于揭示植物衰老机制、优化农业生产等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的变化。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过程,并分析影响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因素。
其次,我们将综述近年来关于叶绿素代谢产物与植物生理功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随后,我们将解释说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变化的机制,包括自噬与叶绿素降解的关系、氧化损伤对叶绿素降解的影响以及激素调控在叶片衰老中叶绿素代谢变化中的作用机制。
然后,我们将分析实验技术和方法在探究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变化中的应用,并讨论存在的问题。
最后,我们将对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变化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以及其应用前景和潜在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说明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的变化,以进一步促进对植物衰老机制和优化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理解。
该内容涉及多个领域的交叉,包括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在揭示相关机制、发展新技术方法以及探索应用前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代谢变化的要点2.1 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过程:叶绿素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其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随着光能的吸收,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a转换为激发态,并与附近分子发生共振能量转移。
然后,经历一系列酶催化反应,还原型胡萝卜素由长数组织发生缺失。
最后,在若干酶的作用下,形成可溶性和膜结合型叶绿素蛋白复合物。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的降解速度明显加快。
这是因为酵素活性增强、膜结构恢复障碍以及氧化损伤等因素导致了降解相关途径被激活。
水稻早衰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水稻早衰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摘要水稻早衰对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和持续增产极为不利。
对造成水稻早衰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水稻早衰的防治措施,对大面积防止水稻早衰,实现水稻全面增产和持续增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稻早衰;防治措施;高产稳产;持续增产水稻早衰是指抽穗后到成熟期间呈现茎叶枯萎、叶片未老先衰,致使籽粒充实不良、瘪谷增多而减产。
具体表现为抽穗至成熟期病株叶片初为纵向横卷,叶片顶端出现污白色的枯死状态,叶片薄而弯曲,远看一片枯焦。
根系生长衰弱软绵无力,甚至有少数黑根发生。
穗形较小,穗基部结实率提高,粒色呈淡白色,翘头穗增多。
1水稻早衰的主要原因水稻籽粒的营养积累,80%以上是来自于稻株倒三叶的光合产物积累直接运输到籽粒中所形成的。
因此,必须确保后期建立起高光效的群体结构,特别是合理的冠层叶结构,以提高倒三叶的最大有效总叶面积,并延长其光合作用时间和效率。
水稻后期由于叶到根的输导距离拉长,常常会导致根部缺氧;因土壤条件差,有机肥施用量少,后期氮素营养跟不上,落黄迅速,易引起根系生长减缓;由于后期稻株荫蔽,病虫害易迅速蔓延,致使稻株受到病虫危害而引起绿叶面积减少及叶片光合功能减弱等等,造成水稻早衰。
归结起来,造成水稻早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栽培管理不当栽植密度过大,个体植株生长细弱;前、中期施氮过多,而磷、钾以及微量元素供应不足,地上部生长过旺,叶片疲软,田间荫蔽,下层叶提前枯死;同时严重阻碍了根系生长,新根少而短,吸收能力大大削弱,从而引起早衰。
在长期淹水和肥料脱力时,也易发生早衰。
1.2土壤缺氧、板结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通透性差和还原性强的土壤中,因为缺氧和有毒的还原物质多,危害根系的生理机能、降低水稻根系活力,使水稻根系发育不良、变黑、腐烂、丧失吸收能力,或者影响根系吸收无机养分的能力,使根系和叶片提早衰老。
土质板结、通透性差,根系发育欠佳,生育后期易因养分不足而早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旦 衰 老 的程 序 被 启 动 , 进 入 衰 退 阶 段 : 胞 组 就 细
分 开始降解 , 各种蛋 白降解 系统被激活 , 营养 物质被重
的生物学 过程 , 对植物本身 的生存是必 需的 。
衰老 可 以发生在 分子 、 胞 、 织 、 官 以及整 体 细 组 器
新利用嗍 在这个 阶段清 除活性 氧的关键酶如抗氧化 酶 。 等含 量减少 、 活性 降低嘲 因此 , , 生物正常代谢 的活性氧
专论 . 究 与研
D I 1. 6 0i n10 - 0 2 0 叭. 3 O :0 9 9 .s. 6 8 8 . 1 . 0 3 s 0 2 1 0
中 国 稻 米 2 1 ,7 1 :- 2 0 1 1 ( )7 1
水 稻 叶 片 衰老 研 究进 展
翟 荣 荣 冯 跃 曹立 勇 程 式 华 吴 伟 明
cld a ,C , e et P D)是发 育的最终阶段 。它不仅受 到内部 l h
基 因 的表 达 调 控 , 同时 受 到植 物 生 长 外 部 环 境 的影 响 ,
段 ,植物将衰老 器官 中的营养 物质转移 到繁殖器 官或 其它发育 旺盛 的部位 , 营养 物质得 以充 分利用 , 以 使 所
生理 机 制 。 1 起 始 阶段 一 片 衰老 诱 导 . 1 叶
衰老是植物发 育 、生长 到一定阶段或 当植物达 到
一
定 生殖年龄 时的重要生理 过程 。即使植 物生活在 良
1 水 稻叶片衰老 的特征 与机理
衰老 是 叶 片 发 育 的 最 后 阶 段 , 赖 于 叶龄 进 程 , 依 也
好 的环境 中, 叶片也会 衰老。 于诱导衰老 的原 因已有 关 许 多理论或假说 , 中包括 营养亏缺假说 、 其 激素平衡 假
说 及 自 由基 伤 害 假 说 等 。
12 衰 退 阶段 一 子 降解 . 分
一
因各种环 境条件诱导 。 在衰老 的叶 片细胞 中 , 经过高度 有序地 降解和组装 ,代谢 产物如 营养物质又会 被重新 运输 到幼 叶或生殖器官 中。 因此 , 叶片衰 老是一个主动
衰老是植物正常 生长发 育所必需 的。 但在农业生产上 , 水稻等禾谷类作 物抽穗到结实期 间 , 由于 叶片早衰 , 缩 短 了叶片功能期 和籽粒灌浆 时问 , 干物质 积累减少 , 影 响籽粒发育并最终 限制 作物产量 和品质 的提 高 。早 期研究结果表 明 ,若 在水稻成熟 期设法延 长水 稻功能 叶寿命 1 , 理论 上可以增产 2 d %左右嗍 实际能增产 l , % 左 右[ M e] 出 , 5 a1 1 。 6 也指 成熟期 稻穗 中 6 %~ 0 0 9 %的碳是抽 穗 后叶片光合作用形 成的 。因此 , 究水稻 叶片衰老 , 研 特别是 生育后期 的功能性衰老过 程 ,探 明叶片衰老机 制 ,对 于 了解水稻早 衰及指导育 种都具有重要 的理论
得不 到及 时清 除 , 自由基增 加 , 氧 大量 的 自由基和丙二 醛攻 击蛋 白质 、 酸 、 核 脂类 、 叶绿素 , 引起进一 步 的过氧
收稿 日期 :0 0 1— 9 2 1— 0 1
水平上 ,正 常的衰老是植 物生长发育过 程 中的一 种器 官水平上 的程序化死亡 过程 ,并非是一 种退化过 程I l I 。
植 物 衰 老 是 一 种 程 序 性 的 细 胞 死 亡 ( rg m e Por m d a
积累 ; 水解酶 如核糖核 酸酶 、 白酶 、 蛋 酯酶 、 维素酶的 纤 含量 或 活性增 加 , S D 超 氧化物 歧 化酶 )C T 过 而 O ( 、A ( 氧化 氢酶 ) 含量 或活性 降低 , 导致 活性 氧含量 增加 , 膜 质过氧化 , 细胞通 透性增加等 。 叶片衰 老过程 中光合速
过早衰老 已经成为制约水稻发展 的重要 因素 , 究水稻叶片的早衰对水稻育种改 良具有重 要意义。本文综述 了近年 研
来 国 内外 有 关 水 稻 叶 片 衰 老 研 究 结 果 , 要 包 括 水 稻 叶 片 衰 老 的 机 理 、 征 、 响 叶 片 衰 老 的 因 子 、 用 的水 稻 叶 片 主 特 影 常
水 稻 衰 老 过 程 中 最 明 显 的 外 部 特 征 就 是 叶 片 由绿 变 黄 , 至 脱 落 。 在 水 稻 内 部 最 明显 的特 征 是 叶 绿 素 含 直 而
量增加 。
衰老是 生理 和分子 水平 的一 系列 连续 变化 过程 , N o e 等[将 叶片衰 老分为起始 ( iao )衰退 (e od n 7 1 i ttn 、 n ii d— gn rtn 和终末 (e n 1J 个 阶段分 析 叶片衰老 的 eea o ) i t mi ) . r a
( 国水 稻 研 究 所 国家 水 稻 改 良 中心 , 江 杭 州 3 00 ; 讯 作 者 , — al w 5 9 @16tm) 中 浙 10 6 通 E m i: mw 5 9 2 . o
摘
要: 叶片的衰老是植物生长发育的最后 阶段 , 是一种基 因编码 的程序性事件 。但 在农业 生产上 , 水稻 叶片 的
衰老的生理生化指标等 , 同时介绍 了近年来有关水 稻叶片衰老遗传研究进展 。
关键 词 : 稻 ; 片 ; 老 水 叶 衰 中 图 分 类 号 :5 S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0 6 8 8 ( 0 )1 0 0 — 6 10 — 0 2 2 1 0 — 0 7 0 1
与 实践 意 义 。
率和呼吸速率 下降 , 呼吸速率下 降较光合速 率慢 , 但 氧 化磷 酸化 逐步 解偶 联 , 生 的 A P数量 减 少 , 产 T 细胞 中 合成反应所需 的能量不 足 , 这更促使 衰老加剧 ; 核酸含
量也发生变化 , N D A含量下 降 ; R A、 N 同时 , 进生长的 促 细胞 分裂素含 量减少 ,而诱 导衰老 和成熟 的脱 落酸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