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2011级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一、课程设置1.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1)计算机原理与技术: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知识。
(2)数据结构与算法:学习数据的表示和处理方法,以及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3)操作系统原理与实践:介绍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以及操作系统的实际应用。
(4)计算机网络原理与技术: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内容。
(5)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学习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包括数据库设计、管理和应用开发等方面。
(6)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介绍网络工程的设计原理和实践技术,包括网络规划、构建和管理等方面。
2.网络工程专业选修课程(1)网络安全技术: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网络攻防、加密技术等内容。
(2)云计算技术:学习云计算的相关原理和技术,包括云平台的构建和应用开发等方面。
(3)大数据技术:介绍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相关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内容。
(4)移动互联网技术:学习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包括移动应用开发、移动互联网安全等方面。
(5)网络性能优化与调优:介绍网络性能优化和调优的技术方法,包括网络优化工具和分析技术等内容。
3.实践教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和实际项目开发等环节。
(1)实验课:安排相关的网络工程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技术。
(2)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企业实习或实训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网络工程技术的应用和实践经验。
(3)实际项目开发:组织学生参与网络工程项目的开发和实施工作,让他们在项目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学科竞赛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竞赛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
1.国际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性的网络工程竞赛,比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际程序设计竞赛等。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及数学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从事计算机工程实践或计算机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具有一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与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⑴专业素质要求: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⑵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⑶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电工电子学、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等。
三、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网络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JAVA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连技术、TCP/IP协议族。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内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科技活动、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网络工程的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的培养方案第一部分培养目标网络工程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培养网络工程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网络工程师是企业和组织中重要的技术骨干,其工作范围包括网络规划、设计、实施、维护和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
为了培养具备网络工程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制定了如下网络工程培养方案。
第二部分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1)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2)网络基础内容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协议、网络硬件设备等。
(3)数据库基础内容包括数据库原理、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操作系统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原理、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
2.专业课程(1)网络通信技术内容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原理、网络传输技术等。
(2)网络安全技术内容包括网络安全原理、网络攻防技术、防火墙技术等。
(3)网络管理技术内容包括网络管理原理、网络监控技术、网络性能优化等。
(4)系统架构设计内容包括系统架构原理、系统集成技术、系统设计方法等。
3.实践课程(1)实验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库实验、网络安全实验等。
(2)项目实践内容包括网络规划项目、网络设计项目、网络安全项目等。
(3)实习实践内容包括网络工程企业实习、科研项目实践、技术交流活动等。
第三部分课程特色1.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网络工程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网络工程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调试、网络维护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3.注重专业实践网络工程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践和项目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网络工程企业的实习,参与网络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执行。
第四部分实践教学1.实验室建设网络工程培养方案注重实验室建设,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等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设计原理,熟悉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较强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应用、安全管理和维护的能力,能在教育、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安全和管理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特色本专业培养方案遵循“重基础、多模块、分类指导”原则,加强专业基础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以网络规划与设计为主线,采取多层次学习、逐级培养的教学体系,通过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新性与前沿性的综合实践、第二课堂教学、工程训练和课程设计的强化训练,为塑造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经四年学习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法规,了解信息产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6、英语具备听、说、写能力并达到国家四级水平;7、能获得一至两项职业资格证书,基本具备成功就业的能力;8、能胜任计算机信息产业、部门的网络系统应用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以及教育、政府部门、研究单位、金融、商业、通信等多种行业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
三、学制与学位修业年限:学制四年,学生也可在4-6年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工学士学位。
毕业最低学分:155学分。
毕业规定:本专业本科生在毕业时应达到德育培育目标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要求,获得毕业最低总学分155学分,其中课内必修课程84.5学分,选修课程42.5学分,独立开设的实践教学环节28学分。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况网络工程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以网络技术为主线,以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专业。
网络工程涉及计算机网络结构、网络系统与应用软件、网络设备及网络通信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网络技术人才的专业。
网络工程专业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培养具备网络工程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分析手段、管理、运维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网络设备与集成技术、网络系统运维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网络理论基础、系统开发与设计能力、系统实施与维护能力、网络规划与管理能力的网络工程应用专业技术人才;2. 培养具备熟练的网络配置、调试和维护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企业信息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3. 培养具备综合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管理与协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网络工程应用专业技术人才;4. 培养有良好的专业道德素质、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较强的承担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的现代管理人才。
三、培养方案(一)教学目标1. 职业素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身心素质,具备忠诚、诚信、勤奋、严谨、务实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2. 知识结构:学生应牢固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网络工程技术的专业方法和技能;3. 能力培养: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软件技术能力,具备良好的网络工程设计和实施能力;4. 创新意识:学生应培养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科研和学术发展潜力;5. 团队协作: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应围绕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与集成技术、网络系统运维技术为主线,同时兼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知识,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数学分析2. 大学物理3. 数据结构与算法4. 计算机组成原理5. 操作系统6. 编程语言与方法7. 计算机网络原理8. 数据库系统原理9. 信号与系统10. 通信原理11. 互联网技术12. 网络设备与集成技术13. 网络安全技术14. 网络系统运维技术15.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16. 信息安全技术17. 网络技术与服务18. 毕业设计(三)实践环节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二、培养内容1.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等基础理论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网络通信协议等课程,以及网络工程实践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种网络技术和协议,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实践教学: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
通过实验课程,学生可以体验网络技术和设备的操作和配置,锻炼实际应用的能力。
通过实训课程,学生可以在真实场景中进行网络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实施和维护,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实习实训:网络工程专业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和场所。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培养方式1.教学方式: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授课程、组织实验、指导实训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实践教学: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
3.实习实训: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和场所。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网络工程项目,锻炼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培养特色1.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
2.实践导向:设置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真实的网络工程实验室和实训场所,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实验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等方面知识,培养掌握先进的网络设计规划技术和科学的网络管理方法,能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设计与集成、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
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本专业将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网络系统设计与工程能力,使学生能主动适应计算机学科的动态发展和与其他学科(如通讯、自动控制)的交叉应用。
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规划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的能力,同时具备设计和开发应用软件的能力和应用系统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规格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和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网络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实践能力,通过四年的严格训练,毕业生将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1、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了解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4、了解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备研究、开发、调测计算机网络软件、硬件的基本能力;三、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字电路、电子线路、信号系统、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通信原理、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C++、JAVA)、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及应用、多媒体网络通讯技术、网络工程技术、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网络协议原理、网络安全技术等。
四、学制和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五、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网络工程专业(2011版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网络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将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通信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能力、开发计算机网络软件的能力和外语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的组织及实施;网络运行管理和分析;网络应用开发以及网络教学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1)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对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技术有较好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开发能力。
(3)了解最新网络技术研究的进展,培养较强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4)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性学习,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5)掌握一门外语,要求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三、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四、学科基础课程本学科的学科基础课为七门:1.计算机导论(1学分,16学时)2.程序设计基础(4学分,64学时)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学分,48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4.离散数学(3学分,48学时)5.电子技术基础(5学分,80学时)6.通信原理(2学分,32学时)7.计算机组成原理(4学分,64学时)五、专业主干课程本学科的专业主干课为七门:1.数据结构(4学分,64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2.计算机网络(3学分,48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3.操作系统(4学分,64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4.数据库系统(3学分,48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5.TCP/IP协议(2学分,32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6.网络工程(2学分,32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7.编译原理(3学分,48学时)六、专业方向课程网络应用开发方向:网络编程技术,网络性能评价与测试,无线网络(双语),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存储技术网络安全应用方向:信息安全概论,网络安全技术,密码学基础,安全编程技术,移动网络安全七、核心课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通信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TCP/IP协议,网络工程八、气象特色课程(除大气科学概论以外)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气象仪器,气象信息系统工程,气象业务自动化九、修业年限: 四年十、授予学位:(理、工、文、管、经、法、农等)工学学士十一、辅修专业说明(不开设)十二、课程体系关联图(附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关联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络及信息系统的研发与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开发、维护管理工作和计算机教育工作,或者继续学习并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
二、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与素质。
1.思想品德⑴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⑶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以及服务社会与国家的使命感。
2.基本素质⑴具有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勤于实践及勇于创新的能力。
⑵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地交流与沟通,能将个人行动与团队合作相融合,通过相互协作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
⑶具有信息检索、判断并正确选择的能力。
⑷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掌握一门外国语(英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
3.专业能力⑴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厚实的程序设计基础。
⑵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方法与技术,具有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具有对先进网络技术的敏感性与适应性,能够结合实际需求评估各种新兴网络技术的适用性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恰当的选择。
⑷至少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之一:①掌握先进的网络体系结构及主流的网络技术与应用方法;能够设计符合工程规范及实际需求的网络信息系统集成方案,组织方案的实施及系统的优化;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技术保证系统的高效、稳定与安全。
②掌握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与开发技术,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规范与方法;能够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与体系结构的选择,运用恰当的开发工具编写程序代码,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与维护。
③理解主流嵌入式系统硬件架构,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的基础知识及嵌入式软件编程技术,能够使用相关主流开发工具,从事相关领域嵌入式产品设计和开发,能按照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编码、单元测试和调试等工作。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
四、主要课程信息技术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安全与管理。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除课程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军训以及社会实践等传统内容外,还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课程针对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独立开设,重点是加强程序设计能力及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设计针对部分主干课程开设,帮助学生理解与课程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践问题的主动探索精神。
3. 学年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一般安排在第二及第六学期。
4.认知实习通过实际应用环境中的观摩与技术分析,加强学生对专业技术应用前景及需求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特定专业方向的理论认识。
5.专业素质拓展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安排专业素质拓展训练。
主要形式包括大学生实践与创新项目、专业竞赛、国际IT专业认证及学术研究等。
六、学制四年,修业年限可为3-6年。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毕业学分具体要求毕业最低总学分为180.5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最低94学分,专业选修课最低35.5学分,公共选修课最低10学分,实践环节最低学分41学分。
九、人才培养方案说明1.本教学计划包括以下各类表格:⑴教学进程总表,请见表一;⑵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请见表二;⑶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请见表三;⑷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请见表四。
2.课程结构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三部分组成,其中,必修课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方向选修课。
3.课程设置说明网络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大类招生,平台+方向”的原则而制定。
基本思路是第1~3学期开设共同的基础课程,第4学期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第5-7学期开设方向选修课程和相应的任意选修课程。
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本方案借鉴了Cisco认证网络技术课程、IBM ACE软件课程、Redhat认证Linux课程并将其中的部分内容纳入了专业培养方案。
十、主要课程简介1. 信息技术导论课程名称:信息技术导论学时:28学分:1.5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先修课程:无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前导性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掌握专业的学习方法。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专业方向,图灵模型与冯·诺伊曼模型,计算机运算基础,计算机系统概述,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基本思想,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介绍,专业主干课程介绍,网络工程专业学习方法探讨,面向市场的职业要求与职业选择,计算技术发展,等。
教材:佛罗赞,莫沙拉夫著,刘艺等译. 计算机科学导论.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2.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基础学时:56学分:3.5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先修课程:无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编写程序的兴趣,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能够熟练应用C语言编写结构化程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程序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程序的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算法的概念,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元素,C语言程序的基本结构,数据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类型与基本操作、基本的控制结构、基于函数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数组、指针及结构体等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文件及文件操作等。
另外,独立开设的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是本课程的配套与延伸,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程序开发环境(Microspft VC++ 6.0)的功能、界面与基本使用方法,程序的编辑与调试,程序设计方法等。
教材:何钦铭, 颜晖. C语言程序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颜晖,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3.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学时:48学分:3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原理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数字逻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对常用数字逻辑电路进行分析,在常用电子设计软件的支持下设计简单的逻辑电路。
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与EDA技术的基础知识,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常用的组合电路分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常用的时序电路分析,模数与数模转换电路等。
教材:余孟尝.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 数据结构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学时:64+16学分:4.5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算法概念及特性,算法设计基本要求、算法的度量与描述,线性表、栈、队列、串、数组、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定义、存储结构、相应的算法以及应用,典型的查找和排序算法及其分析,文件的结构与操作等。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实验以各种数据结构、查找与排序的主要算法的实现和应用为主要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训练,使学生能够理解算法及数据结构的重要性,掌握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思想,增强程序设计能力。
教材:严蔚敏, 吴伟民.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5. 计算机网络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学时:48学分:3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导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内容: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协议分层的思想与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数据通信模型与数据传输技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编码及协议,局域网体系结构、CSMA/CD及IEEE 802.3标准,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层的服务类型、路由算法与RIP、OSPF等典型路由协议,IP协议与IP地址,网络互联技术,传输控制协议TCP及其连接管理、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Internet技术与应用,网络管理与安全,先进网络技术概述,等等。
教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学时:48+24学分: 4开课学期:第三学期先修课程:数字逻辑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发展、层次结构与性能指标,运算基础,层次化存储的基本思想、半导体存储器与只读存储器,Cache与虚拟存储器,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指令执行过程、数据通路与控制器,总线的分类、操作和定时以及总线标准,I/O系统基本概念、外部设备、I/O接口、I/O方式,并行计算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并行体系结构等。
教材:唐朔飞.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7. 操作系统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学时:48+16学分:3.5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与分类,用户界面及其类型,进程的状态与转换、同步与互斥、进程通信,线程及其分类与执行,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与技术,设备管理的功能和任务、中断技术与缓冲技术,设备分配的原则与方法,文件的逻辑组织和存取方法、物理组织和存取方法,文件的空间管理与目录管理,虚拟存储、分布式存储、We b 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前沿技术简介。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及课程设计两部分。
教材:汤子瀛, 哲凤屏, 汤小丹. 计算机操作系统.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Abraham Silberschatz, Peter Baer Galvin, Greg Gagne 著,郑扣根译. 操作系统概念(OPERATI NG SYSTEM CONCEPTS)(第六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网络安全与管理课程名称:网络安全与管理学时:32+16学分:2.5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课程内容:本课程是网络工程的专业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