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导学案
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 初三年级 化学学科 第五单元第 1 课题学案一、课题名称:质量守恒定律(P92~P98)二、学习目标1、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解释某些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
2、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进行解释,并能结合具体实例推测某种物质的粒子构成。
3、知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变化的语言。
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即物质的关系)、各物质间量的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现象等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
4、能从“质”与“量”的角度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根据化学方程式列举化学反应的有关信息。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三、 学习内容及程序(一)温故知新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选项前的括号中画“√”或“×”。
(相对原子质量O -16,Cl -35.5,Ca -40) ( )A .Ca(Cl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002165.3540216⨯⨯++⨯ ( )B .CO 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 .右图所示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常显的化合价为+2价( )D .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3 个硫原子 ,1 个铝离子 ,8 个水分子 ,氧化铁(二)学习新知识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和有没有发生改变?引入:火柴燃烧最后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后连灰烬都没有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 你的猜想: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可能 。
2、设计并进行实验阅读书本P92—93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气球 。
铁钉表面 , 溶液由 变成 。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各物质 质量总和 符号表达式3、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一课时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第十一课时 10的加减法人教新课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十一课时,内容是10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1. 理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学会用实物和图片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2. 能够运用实物和图片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3. 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实物(如苹果、小球等);2. 图片(如数字卡片、加减法算式等);3. 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实物,如苹果或小球,并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苹果或小球分成两组,每组有几个,总共又有几个呢?”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回答问题。
2. 例题讲解:我会用图片和实物来展示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例如,我会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6个苹果,然后再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4个苹果,我会问学生们:“我们怎样才能得到10个苹果呢?”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和讨论来找到答案。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实物或图片来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计算方法讲解:我会讲解10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例如,如何从10中减去几个数,如何将几个数加到10中,并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5. 巩固练习: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用黑板和粉笔来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0的加法:10 + 1 = 1110 + 2 = 1210 + 9 = 1910的减法:10 1 = 910 2 = 810 9 = 1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实物或图片进行1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将结果写在作业本上。
第五单元 小蝌蚪的成长试一试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小蝌蚪的成长试一试导学案一、背景数学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导学案作为一种常见的教育工具,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目标学生通过小蝌蚪的成长,掌握数数、分类和图形等数学概念,发展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数学运算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兴趣并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内容本文主要以小蝌蚪的成长为主题,介绍数数、分类和图形等数学概念,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提高学习的效果。
1. 数数当我们要统计同一类物品的数量时,需要数数。
数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品的数量和进行比较。
例如,我们经常数一数自己的零花钱,了解自己有多少钱可以花费,或者数一数自己拥有的玩具的数量,了解自己有哪些玩具可以玩耍。
2. 分类分类是将不同的物品按照其共同特征分成相同的类别。
例如,我们经常将玩具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分类。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了解物品的特征,学会分类不仅可以增强认知能力,还能培养出学生的整体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图形图形是表示某个物体或者概念的形状和特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形,比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等。
学生通过认识不同的图形能够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
例如,在积木游戏中,学生需要建造各种图形,从而锻炼了他们的多维空间感知能力。
四、实践活动通过学生们喜欢的小蝌蚪来学习和掌握数学概念,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兴趣,以下是几个实践活动。
1. 数数游戏让学生自由出示一些物品,例如纸张、铅笔、书本等,并要求学生分别数出这些物品的数量。
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数能力,同时也可以发展其观察能力,在日后的生活中学生也可以利用数数来掌握和管理自己的物品。
2. 分类游戏让学生自己收集一些自然物品,比如树叶、石子、贝壳等,让他们根据这些物品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
这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物品特性,增加对事物的整体观察力,并培养创造性思维。
Unit5 Period 5 第五单元导学案

根据文章完形填空。 例句:她和她姐妹一起看电视。 Hello, we are students f______ Thailand, and we want to She ________ ______ with her sister. s_________ the elephants, The elephants is o_______ o____ With 做介词还有“带有...;有...的”之意,其后面接一个名词构成介词短语修饰前 Thailand’s s___________.our first f________ had a white 面的名词。例句: elephant on it.this is a s_________of good l__________. 那个长头发的女孩是我同学。 Elephants are s_________ animals. They can play s_________ The girl ____ ____ ____ is my classmate and m__________.they can also d________ very well.people say that “an elephant never f_________.”elephants can w________ 翻译:有水和食物的地方 for a long time and never get l___________. They can also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remember places with f________ and w__________. This h_________them to l__________. 6. forget (v.)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ut elephants are in g__________ danger. People cut d_________ many trees s___ elephants are losing theirs 常用短语 h__________. People also k________ elephants for their forget to do sth _________________ (言下之意,事情还没做); i___________.today there are only about ___________ forget doing sth ______________(事情已做,但是忘了。) elephants .we must s_________ the trees and not b_________ things made of ivory. Remember that March 13th is thai E__________ Day.
九年级第五单元导学案

九年级第五单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的用法。
3、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4、培养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拓展国际视野。
二、学习重点1、重点词汇:如“be known for”“no matter”“produce”等的用法及辨析。
2、重点句型:如“It seems that”“What ismade of/from?”等的结构和运用。
3、语法知识: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三、学习难点1、理解一些复杂句子的结构和含义,提高阅读技巧。
2、正确运用被动语态进行写作,注意时态和语态的一致性。
四、知识梳理(一)词汇1、“be known for”意为“因而出名”,例如:China is known for its long history (中国因悠久的历史而出名。
)辨析:“be known as”意为“作为而出名”,如:He is known as a great writer (他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而出名。
)2、“no matter”意为“不论;无论”,其后常接“疑问词+ever”,如:No matter how difficult the problem is, we will try to solve it (无论问题有多难,我们都会尽力解决。
)(二)句型1、“It seems that”意为“似乎;好像”,如:It seems that he is very happy (他似乎很开心。
)2、“What ismade of/from?”用于询问物品的材质,“be made of”表示能看出原材料,“be made from”表示看不出原材料,例如:The desk is made of wood (这张桌子是由木头制成的。
) Paper is made from wood (纸是由木头制成的。
)(三)语法1、被动语态的构成:“be +过去分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第五单元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导学案导学目标: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导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难点:1.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导学准备: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制定计划。
活动板块学案导案个性修改一、预习检测1.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
你们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2.打开书,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3.揭示内容。
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这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学生谈自己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二、合作探究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导学案导学案:生活万花筒【导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万花筒”的寓意和意义。
2. 学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3. 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和积极主动的行动力。
【导学过程】导入: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五彩斑斓、多姿多彩。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体验和感受呢?引导:生活的万花筒里有快乐、有困难,有挫折、有成功,甚至还有失败和失望,但人生就是这样多彩多姿。
正因为有这些丰富的经历,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真谛,才能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人。
示例一:快乐的万花筒快乐是生活的一种美好体验。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平时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寻找快乐的呢?作业一:以“快乐的万花筒”为题,写一篇自己的作文,描述你们生活中的快乐经历。
字数不少于150字。
示例二:困难的万花筒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而困难给我们的是成长的机会。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曾经面对过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作业二:以“困难的万花筒”为题,写一篇自己的作文,描述你们曾经面对的一次困难及如何解决的过程。
字数不少于150字。
提醒:在写作文时,要提炼出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情节,描述清楚事件的经过,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收获都写进去。
【导学总结】同学们,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五彩缤纷。
在快乐的万花筒中,我们要懂得珍惜,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天的生活;在困难的万花筒中,我们要勇敢地挺身而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信的人。
作业的要求是写作文,大家要注意在写作文时,要提炼出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的情节,描述清楚事件的经过,把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收获都写进去。
同时,作文要做到有主题,条理清晰,语言简练,表达准确。
慢慢来,相信大家一定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魅力。
【拓展练习】练习一:列举生活中的一些快乐和困难,你是如何应对的?练习二:生活就像一面万花筒,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你有什么想要告诉自己的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活动,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万花筒”的寓意和意义,并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

课题:少年闰土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崔凤娟学生姓名: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与由生字组成词语;2、初识闰土,体会外貌描写方法。
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字词;体会外貌描写方法学习过程一、导语入题:二、展示图片,介绍时代背景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
2、介绍时代背景:三、初读,生字词1、提出自学要求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注意:“窜、刺〞是平舌音,“厨、畜〞是翘舌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猹:值年:许下愿:五行:祭祀:装弶:秕谷:无穷无尽:四、小组合作1、细读课文,思考、答复:〔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2〕这篇课文怎样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五、初识闰土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时候,首先认识与了解这个人什么方面呢?那我与闰土初次见面,闰土长什么样呢?快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2、闰土外貌有什么特点?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闰土外貌段落、语句。
六、课堂小结1、课文首先介绍了作者第一次与闰土见面情形,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怎样闰土呢?2、作者在课文中回忆了几件雨润土有关事情?七、达标测验形近字组词捏〔〕钮〔〕允〔〕扭〔〕纽〔〕充〔〕八、课下作业:课练1-5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再识闰土,体会用具体事例表示人物方法;2、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重、难点:同上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导:上绝语文课我们认识了闰土,他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带一个明晃晃银项圈,是一位年少安康、活泼得意浙江绍兴农村孩子。
课文还给我们讲了闰土几件是,又展现了闰土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
二、再识闰土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什么特点呢?三、合作学习1、看课本插图,画面上人是谁?你怎么知道他就是闰土?看图中少年,你觉得他怎么样?2、我们一起看看文中是怎么写?请一名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写了什么?请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难点:抓关键词句,体会“台风”和“卫星”这两个形象。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并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说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
学具准备
先学卡、课件
资源整合
儿歌:台风大,卫星小,卫星跟着台风跑。
台风叫,卫星笑,台风气得跳跳跳。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出示填空)
我们的脚掌,在沙漠里;
小红马的脚掌,在沙漠里。
学生:骆驼的脚掌虽然又大又厚,很难看,没有小红马的秀气小巧,可是在沙漠里行走不会陷进沙里去。
让学生自己说,读一读“无边无际的沙漠、茫茫的沙漠”
师生创造情境进行对话。
出示填空:
我们的驼峰,在沙漠里;
小红马,在沙漠里。
指名学生看着画面说一说,先让全体学生读风沙的句子引过去
(3)我们一起来做回越来越狂的台风,一组朗读一段。
●体会卫星的“执着”
(1)交流描写卫星的句子。
出示:
A“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B“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C“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2)齐读三句话。
台风跑,卫星报,台风的行踪早知道。
台风气,卫星自豪,小卫星的本领可真不小。
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设计
学生自主探究
一、导入揭题,先学反馈。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跟踪台风的卫星》,板书课题,齐读。
2.课题中的“跟踪”是什么意思?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4.先学反馈
▲暴跳如雷嘲笑惊慌
▲盯住气象卫星谈笑风生波浪滔滔泄气
(3)妈妈说:”(出示妈妈说的话,指着一名小朋友当妈妈,读妈妈说的话。)
(4)(老师当小骆驼)“妈妈,我们渴了怎么办?”“妈妈,我们要多少天走出这沙漠呀?”“要这么多天呀,我们驼峰里的养料和水会不会用完呀?”“咦,妈妈,要是小红马来会怎么样?”
(5)难怪妈妈说——(再次齐读妈妈的话)听了妈妈这么说,小骆驼明白了——
3、写话。
骆驼有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自豪的地方。现在请你写几句话,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
4、总结:我们看别的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看它的外表,也不要因为自己外表难看而委屈,我们有很多长处呀,这些长处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读题)
小红马对小骆驼说:“。”
理解“喷着响鼻”的意思。
1、学习第3节第一层,了解脚掌的作用。
(1)小骆驼跟着妈妈第一次走进了茫茫的沙漠,他低头一看,呀,脚下全是——(松散的沙子)。
(2)妈妈指着脚下的沙子对小骆驼说——(指名读妈妈说的话。)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3)真的像妈妈说的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放骆驼沙漠行走的动画)
(4)小结:小骆驼,现在还觉得自己的脚掌难看吗?我们的脚掌作用那么大,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此时,你想对气象卫星说些什么?
●台风和卫星较量的结果
(1)引读:面对这样一颗小卫星,台风终于――只好――。气象卫星——,又紧紧地……
(2)你能一个词来形容此时的台风吗?
●分角色读课文
14.水上飞机
教学反思:
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导学设计
备课日期:月日教学日期:月日
课题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单元
第五单元
学习内容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分角色地朗读课文。
2.学会字词,理解词语意思,能用“谈笑风生”造句。
3.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我们的睫毛,在沙漠里;
小红马的睫毛,在沙漠里。
学生分着练一练,读一读。
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编一编。
板书设计: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脚掌又大又厚不陷进沙漠
两个肉疙瘩贮存养料
两层睫毛抵挡风沙
委屈自豪
教学反思:
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导学设计
备课日期:月日教学日期:月日
课题
15.《水上飞机》
单元
第五单元
学习内容
五、拓展练习。
1、启发想象。
一天,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又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小骆驼难看。想一想,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同桌两个同学,一个演小红马、一个演小骆驼,看哪一组同学想象丰富,演得生动?
2、介绍骆驼。
其实,小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很多。同学们都看过《沙漠之舟》这篇短文,请同学们用“我感到自豪的是——”的句式,选择短文中的内容自由地说说骆驼值得自豪的地方。
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导学设计
备课日期:月日教学日期:月日
课题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单元
第五单元
学习内容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课时
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的方法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第3节第2层,了解驼峰的作用。
(1)小骆驼凭着自己又大又厚的脚掌,放心地在沙漠上走着。可是,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远,他看到的还是——(出示沙漠的画面)(相机介绍沙漠的情况:干燥,白天气温高,很少水源,要走很多天等)
(2)就是呀,小骆驼看着(无边无际的沙漠),担心地问——(出示小骆驼问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角色语言,了解水上飞机的特殊用途和种类,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2.学习课文语言表达方式,能用相关句式仿写。
学具准备
先学卡、课件
资源整合
关于水上飞机的相关资料。
课文中的相关插图。
学习过程
教师导学设计
学生自主探究
一、导入课文,先学反馈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学生说完,引导读一读课题)
4、学习第5小节
(1)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在回来的路上会想些什么呢?(出示第5小节,齐读)
(3)“那么大的用处”,究竟有怎样大的用处呀?所以,我——(引读题目)
四、总结全文。
1、小骆驼的心中充满了自豪,小骆驼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由委屈变得自豪呢?
2、我们看一个事物的时候,并不能仅仅看外表,有用才是真正的美。看来,这趟沙漠旅行的收获可真不少呀!让我们再次回顾这次沙漠之旅(分角色读:老师读旁白,一生读小红马,一生读小骆驼,其余读妈妈)
(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一样,你们有没有想到一些相关的词语?
(3)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感到怎么样?它为什么会“好奇”呢?
(4)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联系句子选一选:
【出示究竟的三种解释:①结果、原委;②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③副词,毕竟,到底。】
(5)在了解了“究竟”的用法后,你也能用“究竟”来说话吗?
(学生每说完一个,就引导读一读题目)
3、学习第4节,了解两层睫毛的作用。
(1)小骆驼听了妈妈的话,正自豪着呢!说话间,突然——(放风沙的画面),这沙漠里的风沙——(指导朗读“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
(2)可是骆驼妈妈很镇定,妈妈让小骆驼——?(出示第4小节)
(3)(出示画面、配风沙的音乐)
(3)小骆驼睁开眼睛,真的一点沙也没有,真神奇呀!小骆驼可兴奋了!
板书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惑?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这种特殊的飞机。
4.先学反馈。
★救援救护
★汲水遇难佩服
二、整体感知
1.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了解了水上飞机的哪些知识?
2.指名交流。
三、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
让我们先来看看水上飞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交流:
(1)指导学生抓住“奇怪”这一关键词读读描写水上飞机外形的句子。
①水上飞机还有哪些特殊的本领?文中用什么句式把它们组织起来的?
②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完成《一课一练》“聪明泉”。
③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如果让你长大了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能把你们的想法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吗?
抓住“渐渐地”是什么意思?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板书设计:
B“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
评:我仿佛看到台风正狂暴地猛扑过来。
我仿佛看到这个台风要跳起来了。
C“哼,我要把你甩掉!”台风呼呼呼地朝大海的深处奔去。
D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
(2)从刚才交流的句子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台风的“狂”。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这三段话,你能从中找出描写台风“狂”的词语来吗?仔细揣摩这三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一、导入课文。
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读题)。题目中的“我”就是(小骆驼)。
二、学习第一段(1、2节)。
1、创设情景,比较小红马和小骆驼的外形。
小骆驼正在小溪边“照镜子”呢,他可喜欢照镜子了!小红马看见了,对小骆驼说些什么呢?(出示填空)
2、分角色读。
(一人当小骆驼,带头饰,指名2、3人当小红马嘲笑小骆驼。)
卫星是怎么跟踪监视台风的?你是怎么理解“时刻”的?
(3)指导学生读出台风恼怒和威胁的语气,卫星自信和坚定的语气。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过渡:那么卫星又是如何跟踪、监视台风的呢?
●体会台风的“狂”
(1)指名学生交流描写台风的句子。
出示:
A“小东西!”台风狂怒地嚷着,“你可知道我的厉害?鱼儿见我钻入深水,船儿见我避进港湾,树儿见我把腰弯。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