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加固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桥加固总说明word版

桥加固总说明word版

加固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述XXX桥位于XXXXXX平清路上的一座桥梁。

桥梁建成时间为上世纪80年代。

桥梁结构形式为实腹式拱桥和预制吊装空心板桥,桥跨布置为12×10m(拱桥)+1×7.3m(空心板)+16×10m(拱桥),全长364.7m。

桥面宽10m,桥梁横向布置为:1m(含防撞栏杆)+8m(车行道)+1m(含防撞栏杆)=10.0m。

主跨拱圈采用悬链线形式。

主拱矢跨10m,矢高2.8m,拱圈厚0.5m,拱顶拱背至桥面厚0.6m,主拱圈宽9.4m,由条石砌筑而成。

拱桥为实腹式结构。

桥梁在第12跨上跨XXX铁路,第12跨桥梁结构形式采用7.3m预制吊装空心板,空心板桥两侧桥台为条石砌筑。

桥梁横向共计13片预制空心板。

该桥梁始建于1990年,后经过多次维修。

现场调查发现桥梁第10跨主拱全为外包钢筋砼结构加固,桥面增设有波形防撞护栏,现状桥面铺装为在原桥梁桥面上加铺沥青砼层。

因该桥建于1990年,无任何设计资料和竣工资料,加固设计结构尺寸及参数依据以XXXXXX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编制的《XXX2012年省、县道桥梁定期检查》(2012.1)(以下简称《检测报告》)为准。

全桥立面、平面及断面示意见图1.1~图1.3所示。

图1.1 XXX桥全桥立面示意图(单位:cm)安富清江图1.3XXX桥断面示意图(单位:cm)图1.4 桥梁现状照片该桥梁于2008年进行过一次病害治理,主要针对拱圈砂浆砌缝、桥面铺装及桥梁栏杆进行了病害治理。

病害对砂浆砌缝通过混凝土封闭,桥面铺装在原有桥面上铺装了10cm素混凝土及5cm沥青混凝土面层,栏杆采用在1m人行道上设置波形防撞护栏。

根据《检测报告》,目前桥梁病害严重,主要病害为主拱圈渗水泛碱,石料风化,主拱圈与拱上连接处脱裂,第9、11、13、14跨主拱圈石料断裂,形成纵向裂缝;拱上侧墙被桥面渗水污染侵蚀,石料风化,侧墙外移;简支板底部砼连接处渗水,主梁被渗水污染侵蚀。

结构加固总说明一

结构加固总说明一

结构加固总说明一(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设计总原则1.1工程概况龙南医院综合楼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总建筑面积约14978.30平方米。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48.700m,室内外高差0.90m.本工程为龙南医院综合楼改造工程,原有结构:高层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桩基础,裙房部分1-10轴为框架结构,天然地基独立基础;11-16轴为砌体结构,天然地基条形基础。

1.2本工程的主要建筑结构改造内容如下:部分混凝土墙体开洞,部分楼板增加荷载引起的结构加固改造。

抗震加固改造。

1.4结构设计等级1.4.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1.4.2结构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1.4.3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建筑场地类别I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45s。

1.4.4结构抗震等级:主楼(框架剪力墙)三级。

1.4.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1.4.6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

1.5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在长期亲水的条件下无腐蚀性,在干湿交错的环境下有弱腐蚀性。

1.6 本工程施工与1996年,原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已投入使用19年,经本次加固后使用年限为30年。

1.7本工程标高以米计,其余均为毫米计。

1.8本工程检测所留孔洞应用高强度等级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

1.9本施工图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必须经审图机构审查通过方可施工。

1.10物业管理部门在本工程结构使用期间进行正常维修,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认可,不得改变结构用途和使用环境。

1.11本图纸应与建筑改造图纸、原结构施工图、原结构竣工图等相关资料共同阅读。

1.12本工程必须校对及密切配合建筑、给排水、机电设备施工图,施工图应进行设计交底,如有疑问与设计人员联系,防止错、漏、碰、缺等问题的发生。

结构加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结构加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

结构加固建筑设计方案模板引言:在建筑领域中,结构加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现有建筑结构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制定合适的加固方案,以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文中,将提供一个结构加固建筑设计方案的模板,以便在实际项目中使用。

1. 项目背景描述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建筑物的类型、年限、现有结构的问题等。

2. 目标与要求列出项目的目标和要求,明确项目的加固目的和加固后的要求。

3. 结构分析与评估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包括结构材料、结构形式、荷载条件等因素的考虑。

4. 加固方法选择根据结构分析的结果,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详细描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5. 加固方案设计根据选择的加固方法,制定详细的加固方案。

包括结构图纸、材料清单、工序安排等内容。

6. 施工计划制定施工计划,明确施工的时间、步骤、人员安排等,以确保加固工程的顺利进行。

7. 资金预算根据加固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资金预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等。

8. 安全措施描述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9. 合同与签约明确加固工程的合同条款和签约细节,包括工期、支付方式、保修期等,确保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10. 工程实施按照加固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工程实施。

包括施工监督、质量检查、进度管理等。

11. 质量保证制定质量保证计划,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12. 完工验收与结算进行加固工程的完工验收,评估工程实施的效果,并进行最终结算。

结论:通过对现有建筑结构的加固设计方案模板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加固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结构分析、加固方法选择、施工计划等。

只有在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情况下,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确保加固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希望本模板能为结构加固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加固方案设计分析说明

加固方案设计分析说明

加固方案设计分析说明一、引言随着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的增加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基础设施的加固工程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介绍加固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种有效的加固方案设计方法。

二、加固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加固方案设计是基础设施加固工程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一个科学合理的加固方案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设施的抗震、抗风等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并减少维修成本。

因此,加固方案设计对于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三、加固方案设计的方法1.调查研究:在进行加固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加固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包括结构的材料、优点及缺点、使用年限、运行状况等。

同时,还应对周边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评估,了解加固方案所需的条件和约束。

2.强度评估:通过对基础设施进行强度评估,确定其现有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等级。

这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测试等方法来完成。

强度评估是制定加固方案的基础,可以帮助设计师了解结构的脆弱点和瓶颈,并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3.加固策略:根据强度评估的结果,确定合适的加固策略。

常见的加固策略包括加固结构的一些部位或构件、增加结构的纵、横向连接、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等。

加固策略的选择应考虑到结构的特点、加固目标和预算等因素,既要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又要尽量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

4.加固设计:通过计算、模拟等方法,对选定的加固方案进行详细的设计。

加固设计应包括构件的尺寸、材料、连接方式、施工方法以及具体的施工步骤等。

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的方便性和可行性,并确保加固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5.施工监管:在加固方案设计完成后,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

监管人员应对施工质量、材料使用、施工方法等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加固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同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变更,保证加固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加固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1.安全性:加固方案设计必须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为首要目标。

2019B001-PS030701-PS23加固设计说明

2019B001-PS030701-PS23加固设计说明

暗涵及支汊流整治工程本图适用于铁石片区小微水体加固内容1、设计依据、技术标准1.1设计依据、技术标准(1)《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3)旧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5)新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2、桥梁病害、分析及处理方案经过维修加固后,使暗涵的养护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级。

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满足汽-15级要求,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满足汽-15级要求。

为确保加固施工质量,减小车辆振动对结构加固效果的影响,建议从粘贴钢板开始封闭交通,粘贴完毕待粘钢结构胶达到强度后即可解除交通封闭。

为顺利完成该暗涵的加固工程,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做好施工准备,优化施工方案。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合理配备劳动力、施工机具,做好施工中的管理调度工作。

粘贴钢板过程中需要临时封闭交通,可以通过绕行的交通贯通。

3、施工要点3.1 裂缝封闭处理对所有宽度小于0.15mm的裂缝,先用钢丝刷清除缝口表面浮浆并打毛,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尽缝口浮尘。

用工业丙酮清洗缝口后,重新采用环氧胶泥刮抹,要求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相近,外观平整。

3.2 裂缝灌浆处理1. 对所有宽度大于等于0.15mm的裂缝进行灌浆处理,要求采用的灌浆胶性能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A级相应规定。

2. 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清除松散灰浆、砂粒、油垢,使混凝土表面保持干净。

灌缝过程中,裂缝宜处于干燥状态(灌缝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加固设计说明

加固设计说明

加固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竣工图文件》;2)《检测报告》。

二采用规范(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3)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3—85(4)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GB50367-2006(7)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8)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10)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11)《桥梁结构用碳纤维片材》(JT/T 532-2004)三原有桥梁检测1、原桥主桥支座扭曲变形。

2、引桥空心板部分板底出现纵向裂缝,最大裂缝宽度达0.15mm,影响结构耐久性。

3、盖梁底面及侧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裂缝,最大宽度达0.5mm,远远超过规范限值;表面破损严重,影响结构耐久性及美观。

4、盖梁挡块在主桥垮塌过程中被撞掉。

5、立柱出现严重的环状裂缝,最大宽度达8mm,严重影响结构承载能力。

具体详见《检测报告》。

四加固设计本设计以《检测报告》为依据,加固施工前应对病害进行核对,根据病害核对结果,按设计文件中加固处置原则实施,数量应按实际计量,如果发现新病害或病害有较大发展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

具体加固处置方案如下:1、空心板板底纵向裂缝加固:加固方式:先对于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0.15mm:采用压力注浆法进行修补,然后采用粘贴碳纤维的方式进行加固。

2、帽梁横向裂缝加固:加固方式:先对于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0.15mm:采用压力注浆法进行修补,然后采用碳纤维并在盖梁跨中增设钢筋砼结构支撑墙的方式进行加固。

3、挡块采用重新浇注的方式处置:加固方式:先凿除部分盖梁混凝土,然后植入钢筋,绑扎钢筋,重新浇注混凝土。

4、墩柱环状裂缝加固:加固方式:先对于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0.15mm:采用压力注浆法进行修补,然后外包混凝土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

加固设计说明范文

加固设计说明范文

加固设计说明范文加固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结构的要求和实际工程需要,采用合理的加固方法和措施,改善和增强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关于加固设计的详细说明。

首先,加固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来确定加固方案。

对于混凝土结构,可以采用增加混凝土截面尺寸、增加钢筋数量或者加设新的钢筋等方式来进行加固。

对于钢结构,可以考虑增加钢材的强度和刚度、加设新的钢结构构件或者通过连接件加强节点的抗震性能等方式进行加固。

对于砖木结构或者砖混结构,可以采用增加砖墙或者钢筋混凝土墙的厚度、设置加劲墙等方式进行加固。

其次,加固设计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功能要求来确定加固方案。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和重要的公共建筑,应该采用更加严格和细致的加固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和安全性。

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建筑物,如古建筑、文物建筑或者保护建筑,需要根据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和文化价值,制定相应的加固设计方案。

另外,加固设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

地震区域和高风区域的建筑物,应采用更加严格和全面的加固设计,以提高其抗震和抗风性能。

对于土质较差、地基沉降较大或者有地质灾害的区域,需要加强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设施,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加固设计中,还需要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的控制。

选用合适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高韧性钢材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和抗剪承载能力。

同时,合理的施工工艺也是确保加固效果的关键,需要保证加固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标准化,以确保加固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加固设计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算和审查。

加固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同时,加固设计还需要进行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以确保加固后的结构能够满足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要求。

综上所述,加固设计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环节。

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说明[2021通规版]

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说明[2021通规版]

结构加固改造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天津市东丽区中建玖樾府项目二标段工程A地块,位于天津市东丽区霞宏道南侧,地上部分为行政办公。

地下为汽车库、设备用房。

地下一层,地上6层,框架结构,层高均为3.9米,建筑高度23.800m,地基采用桩基础,基础采用筏形基础。

该项目目前处于施工尚未竣工状态。

拟在本项目竣工后对该项目进行改造,改造后功能为卫生及服务用房;需加固工作包括:经过结构检测需加固的构件;建筑功能调整造成的承载力的构件; 抗震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构造做法不满足要求等。

2、本工程结构加固改造包括一下内容:1.3 建筑结构设计标准1.3.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1.3.2 该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为加固施工竣工后算起为50年(C类)。

1.3.3 使用胶粘方法或掺有聚合物材料加固的结构及构件,应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检查时间宜为6~8年,不应迟于10年。

1.3.4 在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且不得超过设计使用荷载。

1.4 本工程自然条件1.4.1 基本风压:0.55kN/m2,本项目风压采用0.55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

1.4.2 基本雪压:0.40kN/m2。

1.4.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等级如下:地下: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框架、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1.4.4 建筑场地类别为IV类,特征周期:0.75s。

1.5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本工程室内正常环境为环境类别一类;消防水池、卫生间所有构件环境类别二a类, 基础、地下室外墙、临土地下室顶板室外露天的雨蓬、排水天沟等结构构件环境类别二b类。

二.设计依据及技术指标2.3 设计选用活荷载标准值如下(业主应注意使用时不应超过此限值):门诊 2.5kN/m2 病房、办公 2.0kN/m2餐厅 2.5kN/m2 卫生间 2.5kN/m2手术室、牙科门诊、检验室:3.0 kN/m2 DR室:5.0KN/ m2储藏室、药库、药房 5.0kN/m2 走廊、候诊 3.0kN/m2电梯机房 8.0kN/m2 消防疏散楼梯 3.5kN/m2档案室 5.0kN/m2 配电室 5.0KN/m2门厅、电梯厅 3.5kN/m2 上人屋面活载标准值2.0kN/m22.0kN/m2 不上人屋面活载标准值 0.5kN/m2注: a.未注明荷载均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2012年版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固设计说明1 项目概况1.1 桥梁概况花鱼洞大桥位于贵州省贵阳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清镇市内,跨越红枫湖,起讫桩号为K28+172.5~K28+462.5,桥梁全长290m。

全桥跨径布置为5×15m+150m+4×15m,桥梁主跨为150m预应力混凝土桁式组合拱桥,边跨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

主拱计算矢跨比为1/8,桥面净宽为9.0(行车道)+2×1.5m(人行道),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荷载为3.5kN/m2。

该桥自1991年建车通车以来,经过17年的运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

为确保桥梁的运营安全,大桥管理部门于2006年对该桥采取了限载管理措施,禁止7座以上客车和货车通行。

花鱼洞大桥立面图(单位:cm)1.2 科研项目概况由于已建的桁式组合拱桥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交通部西部项目管理中心于2005年7月正式启动了以我院为主共六家单位共同的研究《桁式组合拱桥病害成因和加固方法研究》科研项目。

根据项目研究的需要,结合花鱼洞大桥的实际情况,在业主的大力支持下,将花鱼洞大桥加固工程确定为课题加固的依托试验工程。

2 加固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和资料2.1 设计依据1、《贵黄公路花鱼洞大桥检测、加固设计》合同。

2.2 取用的规范及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JTG H11—2004);9、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l一200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200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1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4—95);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粘结修补技术规程》(JTJ/T 271—99);1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桥梁结构用碳纤维片材》(JT/T 532—2004);1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阻锈剂》(JT/T 537—2004);17、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2004)2005年修订版;18、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38:2004);19、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YB/T 9261—98);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2000);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2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46:2003);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

2.3 其他参考资料l、《贵(阳)—黄(果树)公路·花鱼洞大桥工程竣工图》,贵州省桥梁工程公司,一九九一年三月;2、《贵(阳)—黄(果树)公路·花鱼洞大桥及引道工程竣工资料》,贵州省桥梁工程公司,一九九一年三月;3、《贵州省贵黄高等级公路花鱼洞大桥桥梁检测报告》,重庆交通学院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二00六年六月;4、《桁拱课题依托试验工程花鱼洞大桥加固工程方案设计》,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0八年三月;5、《桁式组合拱桥调研报告》,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0八年六月;6、《桁式组合拱桥病害成因分析报告》,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0八年十月;7、《花鱼洞大桥病害成因分析――结构计算分析报告》,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二00八年五月。

3 加固设计标准1、荷载等级:汽车-20级,挂-100,人群荷载3.5kN/m2。

2、桥面宽度:9.0m(行车道)+2×0.5m(波形护栏)+2×1.0m(人行道)+2×0.23m(人行道栏杆)=12.46m4 桥梁结构现状4.1 主体结构病害4.1.1 拱座、拱座立柱主要病害清镇岸拱座立柱以及拱座存在严重开裂。

立柱前缘(拱顶侧)和后缘(清镇岸侧)均有十多条竖向裂缝,大多数宽度超过0.2mm,部分超过0.5mm,最大达到2.5 mm;拱座后缘(清镇岸侧)也有较多的网状裂缝,局部破损,部分裂缝宽度超过1.0mm;拱座前缘(拱顶侧)也发现较严重的竖向和横向开裂,宽度多数超过0.2mm,最宽为0.6mm;在拱座上、下游两侧面发现较多斜向裂缝和网状裂缝,最大裂缝宽度达到1.57mm。

平坝岸拱座立柱和拱座也存在清镇岸类似的病害,但程度相对要轻些。

4.1.2 下弦主要病害清镇岸拱脚附近下缘有部分纵向裂缝,双竖杆处的下弦下缘局部存在纵向、横向裂缝,该部位斜杆预应力筋锚具封锚不彻底,部分锚具外露,有水浸出,表面混凝土龟裂;箱间部分接缝质量差,存在空洞、缝隙、异物填充、钢筋锈蚀等缺陷;在该部位还发现多处露筋和钢筋锈蚀、混凝土不密实、局部混凝土破损等病害。

全桥拱背表面不平整,水蚀较严重,混凝土大面积劣化;拱背有纵向裂缝,且多处露筋;清镇侧拱背中箱与边箱高差较大,最大高差达13cm。

4.1.3 实腹段主要病害实腹段在上、下游两侧腹板均有多条纵向、斜向裂缝,局部受力主筋外露并锈蚀。

尤其在空、实腹交接处附近区域,裂缝宽度较大;在拱顶附近两侧区域有多条纵向、横向裂缝;局部有渗水区域;底板中箱与边箱接缝处错台较严重,部分接缝不密实,有异物填充,存在渗水现象,在拱顶偏黄果树侧中箱底板有明显“鼓肚”现象。

4.1.4 上弦主要病害1、裂缝上弦中箱顶板下缘存在大量纵向贯通裂缝,多数裂缝宽度超过0.2mm,部分超过0.5mm,最大达到0.6mm,伸缩缝附近顶板严重破损,顶板渗水严重,箱内有积水。

中箱底板不同程度出现多条纵向裂缝,桁片上有横向、斜向裂缝。

2、渗水全桥上弦主梁有多处渗水,渗水处均有白色钙化物析出,尤其是腹孔第4孔实腹段附近半跨主梁底板渗水较严重,其他腹孔主梁底板也有局部渗水痕迹;进入箱梁内部检查,顶板渗水也较严重。

3、空洞、混凝土不密实。

4.1.5 拱上竖杆、斜杆、横系梁主要病害:1、混凝土局部破损、露筋全桥拱上竖杆、斜杆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局部露筋,露筋处钢筋锈蚀较严重:部分露筋处钢筋锈涨,混凝土表面破损、脱落。

2、竖向、横向、环向、斜向裂缝双竖杆,短竖杆和部分斜杆出现环向、半环向、横向、斜向裂缝,横系梁多处出现环向裂缝,特别是系梁端部与斜杆连接处,环向裂缝较大,局部断裂。

3、竖杆、斜杆接头病害竖杆、斜杆接头处混凝土不密实,局部存在空洞;接头钢板外露,锈蚀。

4.1.6 挑梁病害全桥挑梁受桥面渗水侵蚀较严重,挑梁接头钢板、箍筋外露较多,且锈蚀较严重。

4.2 桥面系病害4.2.1 桥面桥面存在非常严重的纵向开裂,也发现有横向开裂,局部破损严重的现象。

纵向裂缝呈长达数十米的贯通缝,裂缝宽度大多在1~5mm,最大超过10mm;桥面开裂以引跨部分较为严重,其中平坝岸引跨更甚,主跨两伸缩缝之间的桥面部分破损程度相对较轻。

4.2.2 伸缩缝病害全桥共设置两道伸缩缝,均存在严重病害:从桥面看,伸缩缝变形严重;钢构件断裂、破损;橡胶条断裂、缺失;伸缩缝附近混凝土破损;铺装层破损严重等;从桥下看伸缩缝两端破损严重,主梁完全抵死,梁端混凝土破损,锚具外露、锈蚀。

4.2.3 人行道栏杆病害全桥混凝土人行道栏杆总体完好,但局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钢筋锈涨、开裂等。

4.2.4 排水设施病害全桥排水管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老化、锈蚀、堵塞现象,排水不畅,直接侵蚀梁体。

5 结构计算复核及加固设计计算要点5.1 模型建立将大桥简化为平面杆系结构进行计算,计算软件采用同济大学的桥梁博士(V3.10),计算时假定结构始终处于弹性阶段,即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同时不考虑结构变形对内力和挠度的影响,即结构受力后杆件计算轴线保持不变。

考虑顶、底板的吊装顺序及分阶段参与受力。

桥面铺装、栏杆、牛腿及箱内接头和横隔板按作用荷载考虑。

主要材料:桁片、顶底板、横向联系、桥台、锚固墙、桥面铺装为50号混凝土,拱座和拱座上立柱为40号混凝土,预应力钢筋为40Si2v冷拉Ⅳ级钢筋,所有预应力钢筋放张前张拉控制应力σk=637.5MPa,放张后张拉控制应力σk=600MPa。

预应力钢筋均考虑了以下几项预应力损失:管道摩擦损失,锚具变形损失,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损失,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损失,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损失。

对结构进行离散时,充分考虑结构的特点、截面突变、控制断面、施工工艺、病害状况等因素,结构离散为529个单元,579个节点,结构的计算简图见下图。

1228920219719118510627211594结构计算模型5.2 运用课题研究成果后的验算在对桁式组合拱桥结构体系研究后,结合病害分析成果所取的各项参数,对结构进行了计算。

纵向计算结果表明:短斜杆、二段斜杆、双竖杆、短竖杆、新拱脚附近、实腹段拱顶部分以及上弦的部分墩顶和跨中位置承载能力不满足“公路钢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85规范”要求;横向计算结果表明:上弦及实腹段的顶、底板和腹板不满足“公路钢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85规范”要求。

结合2006年7月对该桥进行的全面检查,花鱼洞大桥结构构件的裂缝开展宽度和方向与本次复核计算结果较为吻合。

5.3 典型位置加固前后强度对比对桥梁的拱顶、二段斜杆、双竖杆、短竖杆、新拱脚等典型部位按“公路钢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85规范”进行加固前后验算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全桥的加固措施切实可行,加固后的桥梁能满足使用要求。

加固前后强度对比表6 加固设计要点6.1 拱座加固处理根据现场检测结果,该桥拱座基础两侧存在与拱轴压力线近似垂直的斜裂缝,拱座前面存在横向水平裂缝,同时拱座帽背存在大量的网状裂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