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生物(人教版)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含解析

合集下载

生物试题 人教版必修2同步检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小节练习题

生物试题 人教版必修2同步检测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小节练习题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选择题1.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解释是( B )①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A.②④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③⑤[解析]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首先排除第④项。

第①项的实质是生物的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是在环境因素诱导下的定向变异,这与拉马克的观点是一致的,不符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下图是以长颈鹿的进化为例说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长颈鹿个体之间许多性状存在差异,如颈和前肢的长短不同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环境所能承受的数量而引起生存斗争C.颈和前肢长些的长颈鹿,在生存斗争中容易得到食物而生存并繁殖后代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使适应环境的长颈鹿个体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所解释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变异、自然选择、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的综合作用。

其中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自然选择使生物朝着适应环境、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向发展。

3.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环境是造成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4.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解析]抗生素不能诱导细菌发生突变,而是对具有不同耐药性的细菌进行选择,A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过关练习(Ⅱ) (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过关练习(Ⅱ) (含答案)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过关练习(Ⅱ)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研究种群中基因频率变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C.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源于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C.出现地理隔离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D.形成生殖隔离3、下列关于基因库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库是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中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4、下页左上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 D.④是物种多样性5、下列关于基因频率与生物进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性状的改变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6、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突变成S基因的频率增加7、下列关于隔离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生殖隔离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但二者存在生殖隔离8、下列说法不支持共同进化观点的是()A.有长着细长花丝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蓝藻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D.不同物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9、下列各项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A.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B.母马与公驴交配产生不育的骡子C.二倍体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D.桦尺蠖体色的基因S的频率由95%变为5%10、由于地震而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11、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经过地理隔离1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

2019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Word版含解析

2019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1.(2017·山东临沂期中检测)下列有关种群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适应环境个体较多的种群进化较快B.小种群进化速度比大种群快C.种群内个体间差异越大,进化越快D.个体的死亡对小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影响大解析:适应环境个体数越多,其变异程度越小,基因频率改变的程度越小,故种群进化较慢。

答案:A2.(2017·陕西省宝鸡市九校联考)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只有生殖隔离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会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地理隔离也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错误;自然选择只能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但不能导致突变,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物的进化,对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均产生影响,C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答案:D3.(2017·广东肇庆二模)生物在发生进化时()A.总是适应环境的B.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自然选择总是正向的D.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B4.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抗锈病(T)对易感染(t)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种群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A.50%和50% B.50%和62.5%C.62.5%和50% D.50%和100%解析:感染锈病前,T的基因频率=20%+1/2×60%=50%;感染锈病后,TT与Tt的比例为20%∶60%=1∶3,因此T的基因频率=1/4+1/2×3/4=62.5%。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加例题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加例题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加例题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内容①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导致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同时也是生物进化的原因。

(2)意义: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突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①原因:不断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①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②生物多样性1.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提示:自然选择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的进化。

(×) 提示:可遗传的变异中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提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与突变、重组、迁入与迁出和环境的选择等多种因素有关。

4.长舌蝠为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两者相互适应,共同进化。

(√) 5.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6.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提示: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单元评估检测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含解析

【世纪金榜】2018-2019学年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单元评估检测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含解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3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啄木鸟的长舌是啄食树洞中的昆虫时,经常伸长的结果B.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在杀虫剂的刺激下,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并将此性状遗传给后代,并且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C.洞穴中的盲鱼是定向变异的产物D.狼和鹿都很敏捷、善跑,这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的结果2.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大量后代B.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C.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D.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3.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B.种群内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C.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是一个种群D.一个树林里的全部杜鹃是一个种群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5.有关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就没有进化B.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不可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C.基因重组产生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但不能使有利变异积累下来6.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7.(2018·淄博高一检测)某植物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甲所示,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繁殖成功率如图乙所示。

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四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四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时作业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第四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选择题1.根据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的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会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解析: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可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A错误;生物进化是定向的,由自然选择决定,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基因频率改变后并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C错误;农药处理后,种群抗药性强的个体更多地保留下来,这些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正确。

答案:D2.(2017·河北廊坊监测)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C.由于环境污染,桦尺蠖的种群中黑色基因频率增大,所以产生了新物种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这种相互作用包括生存斗争、种间互助等,A项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通过对个体的选择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项正确;桦尺蠖种群中黑色基因频率增大,说明发生了进化,但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C项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D项错误。

答案:B3.以下关于生物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B.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C.由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生物进化后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D.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生殖隔离,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解析:抗生素的使用对病原体起到选择作用,而不能诱导其产生适应性变异;生物进化后出现生殖隔离才能形成新的物种,基因频率改变是进化的标志;有性生殖的出现实现了基因重组,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答案:B4.金鱼是重要的观赏鱼,品种众多,可观赏的性状多种多样。

2018届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word版含答案

2018届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课时跟踪训练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训练(二十四)一、选择题1.(2015·合肥二模)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它们就是两个物种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共同进化都是通过不同物种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实现的[解析] 基因突变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答案] C2.(2015·安徽皖南八校三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而种群的基因库可不发生改变B.自然选择对同种生物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C.若某性状有三种表现型,则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各等位基因频率之和大于1D.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往往都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即共同进化[解析] 生物进化过程中,由于自然选择,种群的基因种类和数量都会改变,种群基因库也必然会发生变化,A错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由于所处环境不同,对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B正确;一个性状不论有几种表现型,则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或复等位基因频率之和均为1,C错误;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不属于共同进化,D错误。

[答案] B3.(2015·山东潍坊一模)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C.进化过程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解析] 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A错误;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生物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产生了适应性,B错误;进化过程中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7单元第28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新课标2018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第7单元第28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28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④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①原因:不断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的基因。

②结果: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②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及隔离形成标志:生殖隔离1.(必修2 P122技能训练改编)判断湖泊里的两种鱼是不是同一种物种,可行的操作是( )A .分析二者DNA 的碱基排列顺序B .分析二者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C .显微镜观察二者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D .观察二者能否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答案:D2.(深入追问)(1)物种与种群有怎样的联系?提示: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

(2)如何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提示: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就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突破1 比较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异同点突破2理清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突破3把握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

(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染色体变异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

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
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1.(2017·山东临沂期中检测)下列有关种群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应环境个体较多的种群进化较快
B.小种群进化速度比大种群快
C.种群内个体间差异越大,进化越快
D.个体的死亡对小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影响大
解析:适应环境个体数越多,其变异程度越小,基因频率改变的程度越小,故种群进化较慢。

答案:A
2.(2017·陕西省宝鸡市九校联考)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
A.只有生殖隔离才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自然选择导致突变并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不会改变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解析:地理隔离也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错误;自然选择只能对有利变异进行定向积累,但不能导致突变,B错误;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从而导致生物的进化,对进化的速度和方向均产生影响,C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答案:D
3.(2017·广东肇庆二模)生物在发生进化时( )
A.总是适应环境的B.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自然选择总是正向的 D.生物的变异总是有利的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B
4.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抗锈病(T)对易感染(t)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种群
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
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
解析:感染锈病前,T的基因频率=20%+1/2×60%=50%;感染锈病后,TT 与Tt的比例为20%∶60%=1∶3,因此T的基因频率=1/4+1/2×3/4=62.5%。

答案:B
考点二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5.(2017·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测试)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多样性
B.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②③
C.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
D.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相同方向演化
解析: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表现型的差异(即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生物多样性层次中的遗传多样性,A正确;分析演化图表可知,四个物种中②和③由同一物种形成不同种群的时间最晚,两者亲缘关系最近,B正确;由于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形和气候条件复杂,若种群分布区域扩大,则有利于原种群间形成地理隔离,从而使⑥和⑦之间失去交配机会,C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不同方向发展进化,D错误。

答案:D
6.下列关于鸭跖草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鸭跖草种群数量增加,则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也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