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法规
ES认证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和资料:

ES认证需做的准备工作和资料一、法规要求相关资料:<一> 环境体系EMS——ISO14001(GB/T24001)1.环评报告(或登记表)及环评批复,环保“三同时”验收报告;2.环境检测报告:涉及废水、废气、厂界噪声等(一年内有效)3.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合同)及转移单,处置单位资质证明4.厂区平面布置图、污水管网图5.纳管证明、排污许可证(适用时)6.灭火器、消防栓的配备,并有每月点检记录<二>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OHSMS——ISO45001(GB/T45001)1. 职业健康预评价报告,消防“三同时”验收报告;2.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涉及废气/粉尘、场内噪声等(一年内有效);3. 防雷设施检测报告、电工用绝缘手套/绝缘靴等检测报告;4.有害工种员工职业病体检报告(特别注意不是一般的健康体检)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强制性检验报告(叉车、行车、电梯、空压机、储气罐及压力表/安全阀、架空索道、锅炉及压力表/安全阀、压力管道、其他压力容器等)6.特种设备使用许可证(叉车、电梯、行车、储气罐等)7.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或其复印件、危化品供应厂家/经销商/运输单位资质证明、危化品运输驾驶员资格证等8.企业负责人安全培训证书,安全管理人员证书(资格证或安全工程师证)9. 食堂卫生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健康证<三> 体系相关资料:1.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2. 三级文件---如环保/安全设备操作指导书、环境/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危废的储存保管及场所环保要求/管理要求、危化品的采购、储存和领用的管理等;3. 危化品清单、危化品MSDS;4. 环保/安全设施运行记录及监视测量记录、日常运行的检查记录;5. 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调查表、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危险源识别评价准则; 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6. 劳保用品发放标准及发放记录7.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一览表)及合规性评价资料8. 应急预案及演练资料、应急物资的配备、9. 培训计划及记录、关键岗位(环保/安全设备、重大环境因素及重大安全风险相关工序/过程)人员能力确认10.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及持续改进的计划实施资料。
ES和HSE条款对应关系表

5.6.1绩效测量和监视
9.1.2合规性评价
9.1.2合规性评价
5.3.1法律法规及合规性管理
5.6.2合规性评价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5.6.3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5.6.3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10.2事件、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5.3.3目标指标和方案
5.3.3目标和指标
6.2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策划
5.3.3目标指标和方案
5.3.4方案
5.4组织结构、职责、资源和文件
5.4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5.3组织的角色、职责和权限
5.4.1机构和职责
5.4.1组织结构和职责
5.4.2管理者代表
7.5.2创建和更新
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7.5.2创建和更新
7.5.3成文信息的控制
5.4.6HSE信息化
5.4.7文件控制
5.6.5记录控制
5.5实施与运行
5.5实施与运行
Q7.1.3基础设施
Q7.1.3基础设施
5.5.1生产运行管理
5.5.8运行控制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8.1运行策划和控制
5.5.9健康管理
5.5.6职业健康
5.5.10环境保护
5.5.7清洁生产
5.5.11消防安全管理
5.5.12交通安全管理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8.2应急准备和响应
5.5.13应急管理
5.5.10应急准备和响应
5.6检查与纠正措施
ES审核常见的不符合项自查下吧

ES审核常见的不符合项自查下吧企业安全(ES)审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用于确保企业在环境、健康和安全方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然而,在进行审核时,常常会发现一些不符合项,这些项需要企业进行改进和调整。
本文将介绍ES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并提供一些自查的建议。
1. 员工培训不足员工培训是确保企业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常见的不符合项包括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无法正确操作设备或应急程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包括环境保护政策、应急计划和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
同时,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记录和监管机制,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2. 安全设备缺失或不足安全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是ES审核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常常会发现设备缺失或不足,或者设备没有得到适当的维护和保养。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企业应该进行设备清查,确保所有的设备都齐全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同时,应该制定一套维护和保养计划,并明确维护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指导。
3. 废物处理不规范不正确的废物处理是ES审核中常见的不符合项之一。
企业必须确保废物的正确分类、储存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废物的分类和处理要求,并培训员工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同时,应该加强对废物处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和处置。
4. 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完善风险评估是ES审核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企业常常发现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完善的问题,这可能导致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包括对潜在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同时,应该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复查,确保风险的及时发现和控制。
5. 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ES审核的目的是确保企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然而,有些企业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未能遵守这些要求。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档案,并进行定期的合规性检查。
ES法律法规清单180423

主席令第47号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主席第61号令
国务院 国务院令第557号
国务院 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令第682号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令第352号 国务院令第376号 国务院令第313号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务院
法律法规清单
收集部门:/
序号 名称 一、法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修正)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
GBZ/T195-2007
GB12348-2008 GBZ2-2007 GB 30871-2014
53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
54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5 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
16 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
1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3部分
18 体力搬运重量限值
19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20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21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2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
23
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 定标准(试行)
1991/1/1 2014/10/1 1998/1/1 2007/5/7 2006/11/1
2002/4/5
1995/10/1 1996/2/1 2012/12/1 2005/3/15 2008/12/1 1990/8/1 1996/2/1 2002/7/1
es 认证大纲

es 认证大纲ES认证大纲(教育部高等教育工程技术认证规定)是指由教育部或其委托机构明确出台的一系列要求和标准,用于对高等学校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进行评估和认证。
以下是ES认证大纲的相关内容。
一、认证目的和意义ES认证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高等学校工程专业的评估和认证,促进工程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于高素质和有能力的工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
二、认证范围ES认证范围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以及与工程相关的其他专业。
三、认证标准ES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教学管理与组织评估学校工程教育的管理与组织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并能够有效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教师队伍建设评估专业教师的数量、结构和素质,是否符合工程教育的要求,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估教学内容是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发展。
4.教学设施和师资评估教学设施的完善程度、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师资的素质和水平,是否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实践环节的完善性。
5.学生能力培养评估教学方案是否合理、完整并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
6.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水平,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情况。
7.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评估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科学,是否能够保证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四、认证流程1.学校自查和申请学校自行评估其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向教育部工程教育与认证中心提交认证申请。
2.教育部评估认证教育部工程教育与认证中心派专家评估组对学校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进行现场考察和评估。
3.报告撰写和反馈评估组将评估报告提交教育部,学校将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评估结果进行反馈,对评估结果进行申诉。
es 50040083标准

es 50040083标准标准es 50040083:改善能源效率与可持续发展能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能源的不可持续利用和低效率利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效率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标准es 50040083旨在提供一种方法和框架,帮助组织改善能源效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本文中,将逐步介绍标准es 50040083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首先,标准es 50040083鼓励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EnMS)。
这是实现能源管理和节能的基础。
其次,组织应该制定能源政策和目标,并明确负责人。
能源政策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包括改进能源性能、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的目标。
在确定能源政策和目标时,组织应该考虑相关的法规和法律要求。
接下来,组织需要进行能源方面的现状评估。
这个评估的目的是了解组织的能源使用情况、能源效率、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情况。
为了实施评估,组织应该采集和分析与能源管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评估的结果将有助于组织明确改进的方向和重点。
一旦现状评估完成,组织应该制定能源性能指标(EnPIs),以便监测和评估能源管理行动的效果。
这些EnPIs应该与能源政策和目标相对应,并能够量化能源性能。
此外,组织还应该制定能源消耗基准,并设定合理的目标,以便评估和管理能源效率改进的成果。
在制定能源计划和目标时,组织应该考虑不同的技术和措施,以提高能源效率。
具体而言,组织可以考虑改进设备和技术、优化能源利用、采用可再生能源、实施节能措施等。
这些措施应该根据组织的能源需求和现状评估的结果来确定。
然后,组织应该建立一个能源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能源管理计划。
该团队应该包括从不同领域和职能的成员,以确保计划的全面性和可实施性。
团队成员应该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以便有效地开展能源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能源管理的有效实施,组织应该建立一个监测和测量体系。
es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代码清单

Es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下简称ES认证)是指针对企业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方面的认证标准。
它是一项全面的认证体系,旨在帮助企业制定并执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管理水平,确保员工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在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探讨之前,让我们首先了解一下ES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
ES认证是一项国际性的认证体系,其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
该认证体系旨在通过帮助企业建立和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水平,减少事故和伤亡事件的发生,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行全面的评估,我们首先需要了解ES认证的基本要求和相关代码清单。
ES认证的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和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政策,确定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教育,设定绩效指标并进行监测和测量,进行内部和外部审核,持续改进等。
ES认证还包括了一些具体的标准和指南,如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
在撰写过程中,需要多次提及ES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相关内容,以确保文章能够涵盖深度和广度的要求。
除了对相关标准和指南进行详细解读之外,还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和企业经验进行分析和论证。
可以参考一些成功获得ES认证的企业,介绍其在认证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以及认证后对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在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部分,需要对ES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行全面的概括和分析。
我们需要思考这种认证体系对企业的意义何在,对员工和社会的影响如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展望。
除了对基本要求和相关代码清单进行全面解读之外,我还会共享我个人对ES认证的观点和理解。
我认为ES认证不仅是一种管理体系的认证,更是一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日本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特点及其启示

一
、
日本 循 环 经 济政 策 产 生 的 背 景
( ) 一 经济增 长与 资源短缺 的“ 需矛盾 ” 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 作为战败国的 日 , 本 为了改变一 贫如洗 的窘状 , 国内的各个 领域 在 实施一系列改革。其 中, 在经济方面实施了“ 追赶型” 赶超型” 与“ 的发展 战略。此战略 的实施 , 使 得日 本经济迅速崛起 。到 2 世纪 6 0 O年代末 , 日本 国民生产总值 已跃居世界前列 。可 以说 , 战后 日 本取得 了巨大的经济成 就。但 是另一方面 , 由于 日本是一个 国土面积狭小 , 自然资源匮乏的 且 国家, 根本无法承受经济持续增长 过程 中资 源的大量 消耗。因此 , 日本虽 然是一个 工业发 达 国 家, 但是其绝大部分 资源和多种 工业原料必须依 靠进 口解决 , 例如石油 、 炭 、 等 。可以说 , 煤 矿石 日本 国内经济 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了国际原料市场 的牵制 。因此 , 大力发展 以资源 的高 效 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循环经济模式 , 并推出相应 的政策及各项有效 的法律法规体系 , 自然就 成为 日 本政府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的“ 供需矛盾”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 ( 环境污染的加剧 与国民维权意识的增强 二) 在“ 追赶型” 赶超型” 与“ 的经济发展 战略实施过程 中, 日本 为了尽快缩短 与发 达国家之 间的 差距 , 采取了“ 生产优先” 的经济政 策 , 味片面地追求工业化 。虽然 日本取得 了巨大经济成 就, 一 但是政府却忽视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可以说 , 日本 2 世纪 6 0 0年代 的高速经济增长 , 以 是 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 、 破坏 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为代价 的。这种疯狂 的“ 大量生产、 大量消 费、 大 量废弃” 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 最终引发了诸多的环境问题。 日本各地河流、 大气 、 土壤污染及各 种公 害问题频繁发生 , 尤其是从工厂 、 山排 出的微量重金 属造成 了多起社 会悲剧 。如 15 矿 93— 15 96年的熊本县水俣病事件、9 4 95 的新渴县 阿贺野川流域 的有机水银 中毒事件均给其 16 —16 年 当地居 民带来 了无尽的痛苦 。不仅如此 , 由于工业废液和污水的大量排放 , 河流及其沿岸流域的 水质遭到严重污染 , 靠捕鱼为生 的渔民们无法进行 捕捞作业 , 生活失去保 障。为 了自己能有一个 安全 、 舒适 的生活环境 , 为了 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 了自己能有一个稳定 的经济收入来源 , 为 日本国民对 于公害问题 的意识 与关 心不断高涨 , 民的维权意识逐步增 强。这使 得政府在制定 居 “ 招商 引资” 收优惠政 策 的同时 , 税 也不 得不考虑 如何有效 解决人 口一资源一环 境之间 的矛盾。 在此背景下 , 如何建设资源一 产品一 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型社会并保 障其顺利实施 , 必然成为 日 本政府制定政策法规之际需考虑的头等大事 。 (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动 三) 2 世纪 9 0 0年代 , 全球推行可持续发展 战略 , 各国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环境 和保护资源 , 使环 境与发展之间达到一个平衡 。在这种形势下 , 作为二氧化碳第 四排放大 国的 日本 , 面对较大 的国 际压力 , 根本上改善经济体系 , 从 构建循环经济社会就成 为如何解决承担国际义务 与促进 国内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实施办法(修正) 55 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56 湖南省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57 湖南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 58 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59 湖南省消防安全管理条例 60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1997/6/4 1997/6/4 2002/3/29 2001/5/1 1997/12/30 1992/8/23 2008/8/1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湖南省政府 湖南省人民政府 令第141号
湖南省政府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环保部/发改委 科学技术部 国家经 61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01/12/20 济贸易委员会 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 6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2006/1/1 国家环保总局 6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6/1/8 国务院 64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06/1/24 国务院 65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2006/1/22 国务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 66 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 2006/3/17 公厅 关于发布《中国进出口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名录 国家环保总局 商务 67 2006/2/8 (第四批)》的通知 部 海关总署 国家环保总局 监察 68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2006/2/20 部 69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2006/3/1 卫生部 国家环保总局、发改 70 固体废物鉴别导则( 试行) 2006/4/1 委、商务部等 国家环保总局、质量 71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2005/11/1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72 消耗臭氧层物质替代产品 2006/1/1 国家环保总局 73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2007/5/1 商务部 关于环保部门现场检查中排污监测方法问题的解 74 2007/2/27 国家环保总局 释 75 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 2007/3/1 建设部 安全监管总局 76 环境行政复议与行政应诉办法 2007/2/1 国家环保总局 77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2007/1/30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78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 2008/5/1 关于未排入水体的企业废水征收排污费有关问题 79 2007/4/2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的复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80 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06/8/14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 关于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安 81 2006/4/30 务院国资委 国家安 全生产业绩考核的指导意见 监总局 82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2006/4/15 国务院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83 隔栅除污机装置 2006/6/15 84 关于征收污水废气排污费有关问题的复函 2008/4/28 环保部 关于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第73 条和第74 条“ 85 2008/6/13 环保部 应缴纳排污费数额”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86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2008/6/6 环保部 87 关于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 2008/4/21 环保部 关于加强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和防 88 2008/4/14 环保部 护工作的通知 89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2008/4/9 水利部 9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08/10/1 环保部 9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 2008/8/1 国务院 9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 2008/8/1 国务院 93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2008/10/1 国务院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及从业人员管理的通 94 2008/7/24 环保部 知 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 95 2008/8/25 发改委等 通知 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 96 2008/9/18 环保部 作的通知 97 关于发布《中国环境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的公告 2008/9/27 环保部 98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1997/1/1 国家环保局 GB16297-1996 99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1/1/1 国家环保局 GB13271-2001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保部 卫生部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保部 国家标准总局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保部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保部 公安部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中国国家标准化 管理委员会 国家技术监督局 国家环保总局、国家 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环保部 国家环保部
GB9078-1996 GB3095-2012 GB5749-85 GB3838—2002 GB8978-1996 GB3096-2008 GB1495-79 GB12523-2011 GB12348-2008 GB12349一90 GB18483一2001 GB22337-2008 GB4968-85 GB12268-90 GB15258-1999 GB15603-1995 GB18597-2001 HJ/T 364-2007 HJ/T 409-2007 HJ/T 414-2007 HJ/T 413-2007 HJ/T 410-2007 HJ/T 415-2008 GB 21523-2008 GB 16889-2008
GB 12523-2011 环发[2010]113号
113 危险货物品名表 114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11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116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117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2007/12/1 118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指南 2008/4/1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室内装饰装修用溶剂型 119 2008/4/1 国家环保部 木器涂料 12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再生鼓粉盒 2008/4/1 国家环保部 121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复印纸 2008/4/1 国家环保部 122 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 2008/5/1 国家环保部 123 杂环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008/7/1 国家环保部 124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2008/7/1 国家环保部 12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012/7/1 国家环保部 126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 2010/9/28 环境保护部 127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 2011/5/1 环境保护部 128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2011/7/1 国务院 129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 2007/11/22 国务院 130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2011/1/1 国务院 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修正) 2011/3/1 全国人大常委会 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12/29 全国人大常委会 1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修正) 2004/8/28 全国人大常委会 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 2013/5/1 商务部、发改委、公 134 安部、环保部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135 2012/8/1 理局 136 湖南省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 2012/5/7 湖南省环保局 137 湖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 2011/7/18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二 138 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2013/3/12 湖南省政府办公厅 2013/1/5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 139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管理工作的通知》 140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条例 141 株洲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编制: 审核: 2013/10/21 2010/3/1 国务院
1997/1/1 2016/1/1 1986/10/1 2002/6/1 1998/1/1 2008/10/1 1979/7/1 2012/7/1 2008/10/1 1990/11/9 2002/1/1 2008/10/1985/10/1 2005/7/26 1999/12/1 1996/2/1 2002/7/1
丰源水务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适用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颁布单位 联合国 联合国 联合国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国务院 国务院 劳部发(1995)322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20 关于印发《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通知 2003/5/23 理局 21 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1996/8/3 国务院 2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 1990/12/5 国务院 23 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 1997/4/14 国家环保局 国家环保局、国家档 24 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办法 1994/10/6 案局 25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1/11/19 国家环保总局 26 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1999/7/8 国家环保总局 27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2002/2/1 国家环保总局 28 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 1987/9/10 国家环保局 防止含多氯联苯电力装置及其废物污染环境的规 29 1991/3/1 国家环保局、能源部 定 3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11/29 国务院 31 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 1991/2/22 国家环境保护局 32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992/8/1 国务院 3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2007/7/1 建设部 34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2005/6/1 建设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财政部 国家环境 35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2003/7/1 保护总局 国家经济 贸易委员会 36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003/7/1 国务院 37 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 1988/3/20 国家环境保护局 38 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1992/10/1 国家环境保护局 关于调整超标污水和统一超标噪声排污费征收标 国家环保局、物价局 39 1991/7/1 准的通知 、财政部 4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 2010/5/1 国家技术监督局 公安部、技术监督局 41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 1999/12/29 等联合发文 42 工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7/1/1 劳动部、化学工业部 43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12/1 国务院 44 爆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定 1995/1/22 劳部发(1995)56号 45 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登记办法(试行) 环保部 2013/3/1 46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 1990/9/11 国家计划委员会 47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 1999/3/15 公安部 48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002/5/1 公安部 49 消防监督程序规定 1991/10/1 公安部 5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1993/7/1 建设部 51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1997/8/1 建设部 52 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 1997/12/1 国家技术监督局 53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 1996/5/20 国家环保局 巴塞尔公约 《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名称 实施日期 1992/8/20 2002/8/30 1989/12/10 2004/3/14 1989/12/26 2003/9/1 2009/1/1 2000/9/1 2005/4/1 2008/6/1 1997/3/1 2007/11/1 2012/7/1 2009/5/1 2008/4/1 2010/4/1 1991/7/1 2000/3/20 1995/10/1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