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看高精度陀螺仪有哪些

带你看看高精度陀螺仪有哪些

带你看看高精度陀螺仪有哪些

对于陀螺仪,可能大家没怎么听过这样概念,但是你早已接触过陀螺仪带来的功能。就是在不锁定手机的情况下,进行手机的翻转,界面也跟着翻转;在玩精灵宝可梦的时候,你通过手机的偏转,画面进行的偏转,从而抓到你的皮卡丘。

陀螺仪的另一种叫法又称角速度传感器,从定义上来看陀螺仪是测量载体角运动或者角速度的传感器从应用的角度上来看,陀螺仪多用于导航、定位等系统常用实例如手机GPS 定位导航、卫星三轴陀螺仪定位,其陀螺仪的精度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高精度的陀螺仪直接决定了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以及制导和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品质。

现在随着陀螺仪的发展,技术越来越成熟,陀螺仪的结构和原理都有着很大的变化。由于设备对偏转度的要求越来越精准,已经出现了高精度陀螺仪这一概念,完全不局限在传统的机械陀螺仪当中,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近年来成功开发的高精度陀螺仪。

1.静电陀螺仪

虽然传统的机械陀螺仪已经满足不了用户、或是场景变换上的精度需求了,但并不意味着包含转子结构的陀螺仪已经完全退出了高精度陀螺仪队伍当中。其身为机械陀螺仪的升级版本,静电陀螺仪利用电场克服了转子旋转的摩擦力,大大提高了陀螺仪的精度。可惜生产难度较大,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

2.压电陀螺仪

对于经常接触传感器的人都会知道,在需要完成测压力这一任务的时候,我们基本会采用压电传感器。但对压电陀螺仪并不清楚,压电陀螺仪是一种振动陀螺,依靠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当角速度不同时,贴在不同方向上的压电薄片的电压也出现偏差,依此测量角速度。作为高精度陀螺仪,压电陀螺仪的抗干扰能力也十分强大,甚至经受的动态核爆实验也没有损坏,因此多用在军工方面。

3.光纤陀螺仪

光纤陀螺仪可谓顺应着时代的陀螺仪潮流而诞生,其具有精度高,体积小等特点,而且在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现状_周海波

2005年第24卷第6期 传感器技术(J o u r n a l o f T r a n s d u c e r T e c h n o l o g y) 综述与评论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现状 周海波,刘建业,赖际舟,李荣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6) 摘 要:根据光纤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光纤陀螺仪具有不同的分类。介绍了国外光纤陀螺仪的现状,预测了近期和长远的发展趋势,旨在对我国的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光纤陀螺仪;萨格纳效应;干涉型;谐振式;布里渊式 中图分类号:T N2,T 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87(2005)06-0001-03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t a t u s o f f i b e r-o p t i c g y r o s c o p e s Z H O UH a i-b o,L I UJ i a n-y e,L A I J i-z h o u,L I R o n g-b i n g (N a v i g a t i o nR e s C e n t e r,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 A e r o n a u t i c s a n dA s t r o n a u t i c s,N a n j i n g21001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T h ef i b e r-o p t i cg y r o s c o p e(F O G)i s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d i f f e r e n tt y p e sa c c o r d i n gt oi t sp r i n c i p l e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a t u so f F O G i si n t r o d u c e da n dt h es h o r t-t e r m a n dl o n g-t e r m t r e n do f F O G i s f o r e c a s t.I t w i l l b eb e n e f i t t o t h e c o u r s e o f o u r F O G. K e yw o r d s:F O G(f i b e r-o p t i c g y r o s c o p e);S a g n a c e f f e c t;i n t e r f e r o m e t r i c;r e s o n a n t;B r i l l o u i n 0 引 言 光纤陀螺仪属于第四代陀螺仪———光学陀螺仪的一种,其基本工作原理基于萨格纳效应,即在同一闭合光路中从同一光源发出两束特征相同的光,沿相反的方向进行传播,汇合到同一探测点,产生干涉。若存在绕垂直于闭合光路所在平面的轴线相对惯性空间转动的角速度,则沿正、反方向传播的光束产生光程差,该差值与角速度成正比。通过光程差与相应的相位差的关系,可通过检测相位差,计算角速度。它一般由光纤传感线圈、集成光学芯片、宽带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组成。与传统的机械陀螺仪相比,具有无运动部件、耐冲击、结构简单、启动时间短、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寿命长等优点。与另一种光学陀螺仪———环形激光陀螺仪相比,光纤陀螺仪不需要光学镜的高精度加工、光腔的严格密封和机械偏置技术,能够有效地克服了激光陀螺的闭锁现象,易于制造。 本文从光纤陀螺仪的原理和优点出发,着重对光纤陀螺仪的分类、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的光纤陀螺的研制和发展有所裨益。 1 光纤陀螺仪的分类 光纤陀螺仪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按结构可分为单轴和多轴光纤陀螺,光纤陀螺的多轴化正是其发展方向之一。按其回路类型可分为开环光纤陀螺和闭环光纤陀螺两类,开环光纤陀螺不带反馈,直接检测光输出,省去许多复杂的光学和电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价格 收稿日期:2004-11-20便宜、可靠性高、消耗功率低等优点,缺点是靠增加单模光纤的长度来提高陀螺的灵敏度,输入-输出线性度差、动态范围小,主要用作角度传感器[1]。闭环光纤陀螺包含闭环环节,大大降低光源漂移的影响,扩大了光纤陀螺的动态范围,对光源强度变化和元件增益变化不敏感,陀螺漂移非常小,输出线性度和稳定性只与相位变换器有关[2],主要应用于中等精度的惯导系统,对光纤陀螺的小型化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是高精度光纤陀螺研究的主要趋势。 按照光学系统的构成可分为全光纤型和集成光学器件型。全光纤陀螺成本较低,但实现高精度的技术难度较大,大多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和低成本的场合。集成光学器件光纤陀螺在信号处理中可以采用数字闭环技术,易于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是目前最常用的光纤陀螺构成模式。 按照性能和应用的角度可分为速率级、战术级和惯性级等3个级别[3]。速率级光纤陀螺已经产业化,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地下建造隧道、管道路径勘测装置和汽车导航等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日本、法国等国家研制、生产的这种精度的陀螺仪,已大批量应用到民用领域。战术级光纤陀螺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主要用于战术导弹、近程/中程导弹和商用飞机的姿态对准参考系统中。惯性级光纤陀螺主要是用于空间定位和潜艇导航,其开发和研制正逐步走向成熟,美国有关公司和研究机构是研制、生产该级别光纤陀螺的佼佼者,如H o n e y w e l l,N o r t h r o p等公司。 1

国内外光纤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光纤传感器的发展现状 2011-6-29 8:25:44 讯石光通讯咨询网作者:iccsz 摘要:本文将分析光纤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情况:光纤传感器原理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光纤传感器产品的应用与开发的现状。 本文将分析光纤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情况:光纤传感器原理性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光纤传感器产品的应用与开发的现状。前者报道了光纤光栅、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以及光纤传感网的发展,这些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后者介绍了光层析成像技术、智能材料、光纤陀螺及惯性导航系统、工业工程类传感器(其中包括电力工业用高电压、大电流传感器,利用光纤的弹光效应和FBG器件的应力传感器等)。最后介绍了新型光纤材料与器件、氟化物玻璃光纤,碳涂覆光纤、以及正在研究中的蜂窝型波导光纤、液晶光纤等。 一、引言 随着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技术和光时分复用OTDR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光纤通信技术正向着超高速、大容量通信系统的方向发展,并且逐步向全光网络演进。在光通信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光纤传感器作为传感器家族中年轻的一员,以其在抗电磁干扰、轻巧、灵敏度等方面独一无二的优势,已迅速成长为年成交额超过10亿美金,并预计将于2010年拥有超过50亿美金市场的产业。每年由美国光学工程师学会(OSA)主办的光纤传感国际会议(OFS)及时报道着光纤传感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光纤传感及其相应技术进行有益的研讨。 当前,世界上光纤传感领域的发展可分为两大方向:原理性研究与应用开发。随着光纤技术的日趋成熟,对光纤传感器实用化的开发成为整个领域发展的热点和关键。由于光纤传感技术并未如光纤通信技术那样迅速地获得产业化,许多关键技术仍然停留在实验室样机阶段,距商业化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性研究仍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由于很多光纤传感器的开发是以取代当前已相当成熟,可靠性和成本已得到公认,并已经被广泛采用的传统机电传感系统为目的,所以尽管这些光纤传感器具有如电磁绝缘、高灵敏度、易复用等诸多优势,其市场渗透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可想而知的。而那些具有前所未有全新功能的光纤传感器则在竞争中占有明显优势,FBG和其它的光栅类传感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当前的原理性研究热点集中于光纤光栅(FBG和LPG)型传感器和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两大板块。 FBG型光纤传感器自发明之日起,已走过了原理性研究和实验论证的百家争鸣阶段。目前成熟的FBG制作工艺已可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而研究的焦点也转向解决高精度应用,完善解调和复用技术,以及降低成本等几个方向上。另一方面,由于光纤传感器具有将传输与传感媒质合而为一的特性,使得沿布设路径上的光纤可全部成为敏感元件,因此,分布式传感成为光纤传感器与生俱来的优点。 对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主要有以下四大类:光(纤)层析成像技术(OCT,OPT)、智能材料(SMART MATERIALS)、光纤陀螺与惯导系统(IFOG,IMIU )和常规工业工程传感器。另外,由于光纤通信市场需求的带动以及传感技术的特殊要求,新型器件和特种光纤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 目前,我国的光纤传感器研究大多数集中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仍然未完成由实验室向产品化的过渡。其中,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清华大学光纤传感中心与总后合作研制开发的光纤油罐液位与温度测量系统,已经安装运行数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总装合作研制的光纤陀螺系统,目前指标为0.2°/hr ;中国计量学院研制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已有产品报道;华中理工大学与广东某公司联合研制的强电压、大电流传感系统。此外,在广东、深圳等地,还建立了许多光纤无源器件生产厂

中国光纤陀螺仪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光纤陀螺仪行业 市场调研投资分析预测报告

正文目录 第一章光纤陀螺仪行业概述 (19) 第一节光纤陀螺仪简述 (19) 一、定义及分类 (19) 二、产品特性 (20) 三、主要应用领域 (21) 第二节光纤陀螺仪的型号及用途 (21) 第三节光纤陀螺仪行业发展现状 (22) 第四节产业链结构分析 (25) 第五节光纤陀螺仪生产技术和工艺分析 (28) 第六节光纤陀螺仪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1) 第七节光纤陀螺仪行业的地位分析 (31) 一、行业在第二产业中的地位 (31) 二、行业在GDP中的作用 (31) 第八节2015-2020年光纤陀螺仪行业相关政策发展的影响展望 (32) 一、国家“十三五”产业政策发展的影响展望 (32) 二、相关行业政策的影响展望 (32) 第二章中国光纤陀螺仪行业政策技术环境分析 (34) 第一节光纤陀螺仪行业政策法规环境分析 (34) 一、国家“十三五”规划解读 (34)

二、行业“十三五”规划解读 (34) 三、行业税收政策分析 (35) 四、行业标准概述 (36) 五、行业环保政策分析 (36) 六、行业政策走势及其影响 (36) 第二节政策法规对光纤陀螺仪产品的影响 (37) 一、2014-2015年中国光纤陀螺仪环保政策执行影响分析 (37) 二、节能环保新政策对光纤陀螺仪市场的影响 (37) 三、新政策对光纤陀螺仪市场的影响 (37) 第三节光纤陀螺仪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38) 一、国内技术水平现状 (38) 二、国际技术发展趋势 (38) 三、科技创新主攻方向 (39) 第三章光纤陀螺仪生产技术分析 (41) 第一节光纤陀螺仪主要生产工艺技术 (41) 一、光纤陀螺仪生产工艺原理 (41) 二、光纤陀螺仪生产工艺流程 (42) 第二节光纤陀螺仪其他生产方法 (43) 第三节光纤陀螺仪生产工艺优劣势比较 (46) 第四节光纤陀螺仪工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趋势 (46) 第五节光纤陀螺仪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 (46) 第六节光纤陀螺仪质量指标 (47)

北斗-GPS高精度差分定位应用—港口车辆精确定位管理解决方案

港口车辆精确定位管理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北斗卫星差分定位技术来解决港口车辆高精度定位难题,包括工作原理、使用条件等。 一、背景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物流通道的枢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港口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呈现出专业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设备不厚实的现状。自动化设备不多及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不高,对港口运输车辆精确定位迫切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瓶颈。 二、建设目标 为配合港口自身发展的需求,建立完善高效的集疏装卸系统,帮助港口精确了解作业车辆的位置,为统筹调度提供准确,快速的位置信息资料。 1、对港口作业车辆进行厘米级定位 2、对港口运输车辆的轨迹一目了然,各种异常行为实时报警 3、电子围栏,可以为每台在港口作业的车辆划定行驶范围,避免管理混乱 4、驾驶员不良行为驾驶行为后台实时报警,规范驾驶行为,降低作业风险 后台自动生成各种报表,如行车报表,超出围栏警戒报表,司机不良行为驾驶报表 三、解决方案 (一)北斗定位系统

依靠美国的GPS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是存在巨大风险的,为此中国发展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用于抗衡美国的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除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在交通运输行业,我国9个示范省市的8万多辆旅游包车、大客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都安装了北斗车载终端系统,利用北斗“火眼金睛”加强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管。在气象领域,中国气象局开展了“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的大气、海洋和空间监测预警示范应用工程”,完成了北斗探空仪和探空系统的研发、生产任务,湖北、广东等省市北斗水汽电离层监测区域网已投入运行。初步验证表明,基于北斗的气象应用可大幅提升传统业务水平。 据悉,我国北斗车载导航终端技术已经成熟,导航型芯片模块定位精度、测速精度、可用性等关键性能指标已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总体性能相当于美国SIRF的第二代、第三代芯片水平,已具备进入车辆、手持设备的条件,目前正向批量生产过渡。北斗车载的应用将逐步进入大众消费市场。 (二)、北斗—GPS高精度差分定位系统 北斗差分定位系统由一个主控站,GPS卫星,卫星接收基站,监控终端、北斗定位系统和用户端组成。如图: 由于GPS和北斗系统是不同的定位系统,GPS接收机不能直接接收差分信息,因此必须开发兼容的用户专用定位软件。 (三)、系统设计理念 1、经济性 由于模拟系统功能的局限性,许多港口需要采购多重系统进行搭配,每一种系统只能完成其单一的功能(如数传等),一线操作人员需要使用不同的终端进行操作,在给操作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导致了资金的重复投入。 高精度差分定位系统作为一个强大的综合系统,由各种不同软硬件系统和各种不同的应用功能模块组成。因此,整个系统除了具有完善的软件体系结构和标准的内部模块接口,还需要满足各种数据应用服务的灵活配置,提供不同类型信息查询、数据分析功能,并可以通过工作门户视图和权限管理设定不同角色视图,不仅可以给不同角色提供不同信息,也可以灵活方便的进行信息安全控制。降低系统成本,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效益最大化。 2、可靠性 干扰严重:由于港口的业务量非常大,信道数量相对较多,普遍存在电磁干扰现象,

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

光纤陀螺寻北仪的发展现状 1光纤陀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 2 陀螺寻北仪的发展情况 (1) 1光纤陀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在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中,陀螺仪是极其重要的敏感元件。所谓惯性导航,就是通过测量运载体的加速度,经过计算机运算,从而确定出运载体的瞬时速度和瞬时位置。所谓惯性制导,则是在得到这些参数的基础上,控制运载体的位置以及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从而引导运载体飞向预定的目标。 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为敏感元件的惯性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是一种完全自主式的系统。它不依赖外部任何信息,也不向外发射任何能量,具有隐蔽性、全天候和全球导航能力。因此,惯性导航成为现代飞机、大型舰只和核潜艇的一种重要导航手段,而惯性制导则成为地地战术导弹、战略导弹、巡航导弹和运载火箭的一种重要制导方法。此外,惯性导航还可陆军炮兵测位、地面战车导航以及大地测绘等领域。由此可见,陀螺仪在航空、航天、航海、兵器以致国民经济的某些部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陀螺寻北仪的发展情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在船舶陀螺罗经的基础上,研制出矿用液浮式陀螺罗盘,这是陀螺寻北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德国的克劳斯塔尔矿业学院于1949年研制出液浮式单转子陀螺球,电磁定中心,陀螺电源频率333HZ,电压为100伏三相交流电,陀螺转速19000转/分。一次观测中误差06'' ±,定向时间4小时,仪器重量640千克。其型号为MWI,1955年和1959年相继研制出MW3和MW4a型。精度进一步提高,定向时间进一步缩短,仪器重量进一步减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金属悬挂带将陀螺灵敏部陀螺马达转子和陀螺房在空气中通过悬挂柱悬挂起来,悬挂带的另一端与支承外壳相固定并采用三根导流管直接向马达供电。这样构成了摆式陀螺罗盘。与第一阶段相比,仪器结构大大简化,全套仪器进一步小型化,重量大大减轻,由于电源频率稳定性大大提高,使陀螺转速稳定,减小了角动量脉动,提高了仪器观测精度。1963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现状

2005年第24卷第6期 传感器技术(Journa l o f T ransducer T echno logy) 综述与评论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现状 周海波,刘建业,赖际舟,李荣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6) 摘 要:根据光纤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光纤陀螺仪具有不同的分类。介绍了国外光纤陀螺仪的现状,预测了近期和长远的发展趋势,旨在对我国的光纤陀螺技术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光纤陀螺仪;萨格纳效应;干涉型;谐振式;布里渊式 中图分类号:TN2,T P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87(2005)06-0001-03 Devel op m ent status of fiber optic gyroscopes Z HOU H a i bo,LI U Jian ye,LA I Ji zhou,LI Rong b i n g (Navi gati on Res Cen ter,Nan jing Un iversity of Aeronau tics and A stronau tics,N an ji ng210016,China) Abstract:The fi ber opti c gyroscope(FOG)is c lassified i nto different types acco rd i ng t o its pr i nc i ple and character i sti c.The i n ternati onal status of FOG is i ntroduced and the short ter m and l ong ter m trend o f FOG i s forecast.It w ill be bene fit to t he course o f our FOG. K ey word s:FOG(fi ber optic gyro scope);Sagnac e ffect;i nterfero m e tric;resonan t;B rillou i n 0 引 言 光纤陀螺仪属于第四代陀螺仪 光学陀螺仪的一种,其基本工作原理基于萨格纳效应,即在同一闭合光路中从同一光源发出两束特征相同的光,沿相反的方向进行传播,汇合到同一探测点,产生干涉。若存在绕垂直于闭合光路所在平面的轴线相对惯性空间转动的角速度,则沿正、反方向传播的光束产生光程差,该差值与角速度成正比。通过光程差与相应的相位差的关系,可通过检测相位差,计算角速度。它一般由光纤传感线圈、集成光学芯片、宽带光源和光电探测器组成。与传统的机械陀螺仪相比,具有无运动部件、耐冲击、结构简单、启动时间短、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寿命长等优点。与另一种光学陀螺仪 环形激光陀螺仪相比,光纤陀螺仪不需要光学镜的高精度加工、光腔的严格密封和机械偏置技术,能够有效地克服了激光陀螺的闭锁现象,易于制造。 本文从光纤陀螺仪的原理和优点出发,着重对光纤陀螺仪的分类、国外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我国的光纤陀螺的研制和发展有所裨益。 1 光纤陀螺仪的分类 光纤陀螺仪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按结构可分为单轴和多轴光纤陀螺,光纤陀螺的多轴化正是其发展方向之一。按其回路类型可分为开环光纤陀螺和闭环光纤陀螺两类,开环光纤陀螺不带反馈,直接检测光输出,省去许多复杂的光学和电路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价格 收稿日期:2004-11-20便宜、可靠性高、消耗功率低等优点,缺点是靠增加单模光纤的长度来提高陀螺的灵敏度,输入-输出线性度差、动态范围小,主要用作角度传感器[1]。闭环光纤陀螺包含闭环环节,大大降低光源漂移的影响,扩大了光纤陀螺的动态范围,对光源强度变化和元件增益变化不敏感,陀螺漂移非常小,输出线性度和稳定性只与相位变换器有关[2],主要应用于中等精度的惯导系统,对光纤陀螺的小型化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是高精度光纤陀螺研究的主要趋势。 按照光学系统的构成可分为全光纤型和集成光学器件型。全光纤陀螺成本较低,但实现高精度的技术难度较大,大多用于精度要求不高和低成本的场合。集成光学器件光纤陀螺在信号处理中可以采用数字闭环技术,易于实现高精度和高稳定性,是目前最常用的光纤陀螺构成模式。 按照性能和应用的角度可分为速率级、战术级和惯性级等3个级别[3]。速率级光纤陀螺已经产业化,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地下建造隧道、管道路径勘测装置和汽车导航等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日本、法国等国家研制、生产的这种精度的陀螺仪,已大批量应用到民用领域。战术级光纤陀螺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和成本低等优点,主要用于战术导弹、近程/中程导弹和商用飞机的姿态对准参考系统中。惯性级光纤陀螺主要是用于空间定位和潜艇导航,其开发和研制正逐步走向成熟,美国有关公司和研究机构是研制、生产该级别光纤陀螺的佼佼者,如H oneyw el,l N orthrop等公司。 1

光纤陀螺仪的应用及发展

光纤陀螺仪的应用及发展 谷军,蔺晓利,何南,姜凤娇,邓长辉 (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纤陀螺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光纤陀螺的特点介绍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阐述了光纤陀螺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指出了光纤陀螺的发展趋势。从发展角度看,光纤陀螺仪将成为21世纪前期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光纤陀螺;现状;应用; 0 引言 萨格纳克(Sagnac)在1913年首先论证了运用无运动部件的光学系统能够检测出相对惯性空间的旋转的奇特现象,现在统称为萨格纳克效应。1976年Vali和Shorthill首次提出了光纤陀螺(Fiber optic gyro)的概念,它标志着第二代光学陀螺的诞生。光纤陀螺一问世就以其明显的优点、结构的灵活性以及诱人的前景引起了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普遍关注。国内对光纤陀螺的研究也有20多年的历史,经历开环到闭环的研究历程。在20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光纤陀螺的广泛应用前景已经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光纤陀螺作为惯性技术的核心器件,已经逐渐成为陀螺市场的主流产品。人类对光纤陀螺的需求也变得十分迫切。 光纤陀螺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基于Sagnac效应的原理工作的。作为继激光陀螺仪之后出现的新一代陀螺,各国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光纤陀螺仪的研制对惯性导航和控制领域十分重要,随着计算机、微电子和光纤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将取代传统的机械陀螺和平台惯导系统。与机械陀螺相比,光纤陀螺无运动部件、使用寿命长;全固化结构、抗冲击能力强;测量动态范围大、无预热时问、启动时问短;不受地球吸引力影响;工艺相对简单,价格便宜;对捷联应用有先天优势。与激光陀螺相比,光纤陀螺的成本低、性价比高;体积小、功耗低、应用灵活;克服了激光陀螺闭锁带来的负效应;随着工艺和信号处理方案的发展,精度也可以和激光陀螺相当。 1 光纤陀螺仪 光纤陀螺仪是光学陀螺仪的一种。所谓光学陀螺仪就是利用萨格纳克Sagnac)效应构成的陀螺仪。利用光纤线圈构成的干涉仪效应来敏感角运动的装置称为干涉型光纤陀螺仪(IFOG);采用光纤作为谐振器来敏感角运动的装置称为谐振型光纤陀螺仪(RFOG);利用布里渊光纤环形激光器的频率变化原理构成的测角装置称为布里渊光纤陀螺仪(BFOG)。由于光学陀螺仪不象传统陀螺那样,依靠自转子的动量矩来敏感角运动。所以国外学术界也把这类陀螺定义为非陀螺仪角运动敏感器。 1.1光纤陀螺仪的特点 光纤陀螺仪作为一种新兴传感器件,具有许多深受欢迎的特点:(1)无运动部件,仪器牢固稳定,耐冲击和抗加速度运动;(2)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价格低廉;(3)启动时间短(原理上可瞬间启动);(4)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高(可达10 -7rad/s);(5)可直接用数字输出并与计算机接口联网;(6)动态范围极宽;(7)寿命长,信号稳定可靠;(8)易于采用集成光路技术;(9)克服了激光陀螺因闭锁现象带来的负效应。 光纤陀螺最大的特点是可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光纤长度和线圈直径及不同的信息处理方法,可覆盖陆地、航空、航天、航海等所有陀螺仪应用范围。与传统陀螺仪(液浮

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市场研究报告

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市场研究报告 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 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015年4月

前言 这是一篇很好的报告,有质有量,很多数据来自于第一线,值得一读。高精度是卫星导航的特色,由于卫星导航利用的是原子钟技术,用时间来测量距离,所以达到了导航领域前所未有的高精度。有一句俗话:“卫星导航,玩儿的就是高精度”。近年来,高精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卫星导航的重要趋势,一是卫星导航系统本身的信号精度,在不断的提高,用户的无误差测距精度已经降到米以下,GPSIII的定位精度有望达到0.6米;二是国际GNSS服务(IGS)机构已经可以在网络上提供精密星历和星钟的时钟改正的实时服务;三是星基、地基的增强服务在逐步升级,提供更加精密优质的服务能力;四是在多系统兼容互操作与接收机方面进一步取得新的成果和发展,对于精度提升有明显意义。 值得指出的是,高精度定位的应用与服务产业与市场领域,在快速发展进步。最近,我国在北斗系统的推动下,高精度应用,已经逐步走出传统的大地测量测绘应用,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在精细农业、位移监测、高铁控管、驾考驾培、地下管网、车道级定位……等一系列领域出现新应用、新服务、新业态,值得大家关心。本报告有理有据、有观点、有想法,所持建议和想法很有参考价值。 曹冲 2015年4月15日

目录 一、卫星导航产业概述 (5) (一)卫星导航系统概述 (5) (二)卫星导航应用概述 (6) (三)全球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概述 (8) (四)中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概述 (10) 二、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现状 (13) (一)发展概况 (13) (二)产业链分析 (16) (三)行业利润情况 (19) (四)市场供需情况 (21) 三、卫星导航测绘仪器市场分析 (22) (一)市场规模 (22) (二)发展特点 (23) (三)竞争格局 (23) (四)影响因素 (24) (五)规模预测 (24) 四、中国GIS数据采集器市场发展分析 (26) (一)市场规模 (26) (二)发展特点 (27) (三)规模预测 (28) 五、卫星导航位移监测应用市场分析 (29) (一)市场规模 (29) (二)发展特点 (34) (三)竞争格局 (35) (四)影响因素 (35) (五)规模预测 (36) 六、卫星导航农业机械应用市场分析 (38) (一)市场规模 (38) (二)发展特点 (42) (三)竞争格局 (42) (四)影响因素 (43) (五)规模预测 (43)

车载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算法

车载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算法 马海波1,黄跃峰1,滕寿威1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理论和地图匹配技术的高精度车载导航系统定位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对联合卡尔曼滤波器的结构进行简化,简化后的联合滤波器能够较好的将全球定位系统(GPS)与航位推算系统(DR)获取的空间信息进行融合,不仅较大程度减小滤波计算量,而且避免了子滤波器间误差的互相干扰,提高了空间定位精度。另一方面提出了根据行车方向与位置匹配行车道路的技术,该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行车道路匹配效果,而且能够对各种行车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较好的满足车载导航系统对空间定位方法实时性及高精度的要求。 关键词:车载导航系统,联合卡尔曼滤波,信息融合,地图匹配,GPS/DR (1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导航事业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西路太伟科研楼B座3层邮编;100096) 1.概述 近几年,国内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如火如荼,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定位的导航系统几乎成了豪华轿车的标准配置。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各汽车厂商和GIS企业纷纷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车载导航系统的软硬件开发。作为车载导航系统的基础和核心,车辆定位获得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和热情。 本文首先结合车辆定位方式,阐述了全球定位系统和航位推算系统(Dead Reckoning, DR)相结合的组合定位方式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尤其从价格和精度方面考虑,GPS/DR将是未来车辆定位的最理想方式。 无论是独立GPS定位,还是组合GPS/DR方式定位,得到可靠的、精确的实时车辆位置是车辆定位的根本目的。结合实际应用,城市车辆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包括两个部分:1)针对定位传感器的滤波与信息融合,2)结合电子地图的道路匹配算法。 提高传感器定位精度的方法是降低甚至去除系统定位的随机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化结构的联合卡尔曼滤波器。采取独立定位方式时,该滤波器的作用相当于卡尔曼滤波,能去除定位系统的噪声干扰,获取更加有效的位置信息;对于GPS/DR组合定位方式,该滤波器有效地实现了两者的信息融合,并产生最优的位置信息,更进一步,结合GPS精度因子,自适应地调整信息融合时各子系统的权重,从而提高组合定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定位的稳定性。通过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该滤波算法的优越性。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精度的综合匹配算法,以实现车辆位置和GIS电子地图道路的完全匹配。该算法不仅确保了路口以及平行路况下的匹配准确性,而且具有很好的实时性。大量的真实路测实验也充分验证了这种匹配算法在效率、精度和稳定性上的优越特性和实用性。

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文献综述

陀螺仪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的文献综述 摘要 概述了陀螺的发展情况,论述了光纤、静电陀螺等几种现代陀螺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其中一些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光纤陀螺静电陀螺激光陀螺振动陀螺

作者简介: 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

1.陀螺的发展简史 陀螺仪器最早是用于航海导航,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航空和航天事业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自1910年首次用于船载指北陀螺罗经以来,陀螺已有近100年的发展史,发展过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滚珠轴承支承陀螺马达和框架的陀螺;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液浮和气浮陀螺;第三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干式动力挠性支承的转子陀螺;目前陀螺的发展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静电陀螺、激光陀螺、光纤陀螺和振动陀螺。[1] 2.光纤陀螺 光纤陀螺(FOG)是一种利用萨格奈克(Sagnac)效应测量旋转角速率的新型全固态惯性仪表。自从1976年Vali和Shoahil首次提出光纤陀螺的概念以来,引起了国内外人们极大的重视和强烈的兴趣,由于光纤陀螺与机电陀螺或激光陀螺相比有一系列优点,诸如体积小,质量轻,成本低等,特别引起海、陆、空三军的高度重视。在这短短的20多年里,光纤陀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外中、低精度光纤陀螺已经产业化,高精度的光纤陀螺的开发和研制也正逐步走向成熟。美国Honeywell公司的保偏型光纤陀螺的零偏稳定性已经达到0.00038°/h,是目前报道的最高精度的光纤陀螺,拟用于潜艇导航或深层空间飞行器。光纤陀螺现已在航空航天、武器导航、机器人控制、石油钻井及雷达等领域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内光纤陀螺仪研制水平已接近惯性导航系统的中、低精度要求,但大多数未到工程实用阶段,也没有可靠性数据。光纤陀螺仪属于所谓“敏感技术”,在目前复杂的技术环境中,很难从他人那里得到更多的借鉴和参考,只有靠我们自力更生走符合。 [2] 光纤陀螺采用的是Sagnac干涉原理,用光纤绕成环形光路并检测出随转动而产生的反向旋转的两路激光束之间的相位差,由此计算出旋转的角速度。 光纤陀螺就原理与结构而言,可以将其分为干涉式光纤陀螺、谐振腔光纤陀螺、布里渊光纤陀螺、锁定模式光纤陀螺及Fabry2Perot光纤陀螺等5种;从检测相位的方法看,也可将其分为开环光纤陀螺和闭环光纤陀螺两类;从其构成方式,可分为相位差偏置式光纤 陀螺、光外差式光纤陀螺及延时调制式光纤陀螺等等。[1] 3.静电陀螺 在宇宙航行中,对陀螺仪的精度要求很高,漂移误差约为0.001(°)/h,或更高。静电陀螺仪是能满足这种要求的陀螺仪之一。静电陀螺仪是利用静电引力使金属球形转子悬浮起来,是自由转子陀螺。其基本结构是一只金属球形转子,加上两只碗形电极壳体,壳体外为陶瓷,内壁上固定6只金属电极,将球形转子放在对称密封壳体内而形成陀螺组件。如图2所示。

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系统

第四章高精度定位与导航系统

本章小结 本章的学习目标你已经达成了吗?请通过思考以下问题的答案进行结果检验。序号问题自检结果 1 高精度地图与普通的导航地 图有哪些区别? 与传统地图相比,高精度地图信息的丰富性和 准确性都有显著的提升。高精度地图包含的信 息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道路参考线为了实现车道级导航、路径规 划功能,需要在原始地图数据中抽象道路结构, 形成由顶点组成的拓扑图形结构,同时为了优 化数据的存储,需要将道路用连续的曲线段来 表示。 (2)道路连通性除道路参考线外,高精度地图 还应描述道路的连通性。比如路口中没有车道 线的部分,需要将所有可能的行驶路径抽象成 道路参考线,在高精度地图数据库中体现。 (3)车道模型除了记录道路参考线、车道边缘 (标线)和停车线外,高精度地图数据库还需 要记录无车道道路的拓扑结构,且除车道的几 何特性外,道路模型还包括车道数、道路坡度、 功能属性等。 (4)对象模型记录道路和车道行驶空间范围边 界区域的元素,模型属性包括对象的位置、形 状和属性值。这些地图元素包括路牙、护栏、 互通式立交桥、隧道、龙门架、交通标志、可 变信息标志、轮廓标志、收费站、电线杆、交 通灯、墙壁、箭头、文字、符号、警告区、分 流区等。 2 高精度地图在智能网联汽车 应用领域的作用有哪些? 为导航系统提供更高精度的路径和更精细、精 确的交通信息,引导车辆达到目的地,将环境 中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提供给自动驾驶系统。满 足自动驾驶系统的导航、路径规划要求,用于 导航、路径规划,还可以为环境感知和理解提 供先验知识,辅助车载传感器实现高精度定位。

光纤陀螺仪与其他陀螺仪的比较

光纤陀螺仪与其他陀螺仪的比较 现代陀螺仪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国防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惯性制导仪器,它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工业、国防和其它高科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传统的惯性陀螺仪主要是指机械式的陀螺仪,机械式的陀螺仪对工艺结构的要求很高,结构复杂,它的精度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现代陀螺仪的发展己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1976年提出了现代光纤陀螺仪的基本设想以后,现代光纤陀螺仪就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激光谐振陀螺仪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光纤陀螺仪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等优点,所以目前光纤陀螺仪在很多的领域已经完全取代了机械式的传统陀螺仪,成为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和光纤陀螺仪同时发展的除了环式激光陀螺仪外,还有现代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集成式的振动陀螺仪具有更高的集成度,体积更小,也是现代陀螺仪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机械陀螺有静电、气浮、液浮等类型陀螺仪,其中静电陀螺仪的漂移率可以达到0.001°/h,甚至更高,能够满足惯性级的精度要求。但是无论是早期的滚珠轴承陀螺,还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液浮陀螺、挠性陀螺和静电陀螺,这些机械陀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采用高速转子。由于高速转子容易产生质量不平衡问题,容易受到加速度的影响,而且需要一段预热时间,转速才能达到稳定。同时,高速转子的磨损较快令其使用寿命有限。机械陀螺共性是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可靠性低,带宽和动态范围窄等问题。 压电振动陀螺有振弦、音叉、音片、H型、方框型、MF型、圆环型、杯型、圆管型、圆片型等结构形式,振动陀螺的一大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传统的机械陀螺有300多个部件,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也至少有十几个零件,而压电振动陀螺只有几个工作部件一振梁和换能器。它既无机械陀螺的转动部件,又无光纤陀螺和激光陀螺由于光藕合带来的许多麻烦,从而大大提高了可靠性。此外,它还具有许多优良特性;启动时间很短(<15),角速度测量范围宽,具有耐冲击和振动等恶劣环境的能力网。压电振动陀螺的缺点在于精度较低,主要应用于小型飞机的姿态控制、汽车的安全导航、舰船稳定控制等方面。 微机械陀螺存在诸多问题;精度不是很高,稳定性差和可靠性低,仅在一些低精度场合应用,它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牵引,其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它可以批量生产,因而,其价格低廉(在美国市场上微陀螺价格在50美元左右),具有很大的优势。 光纤陀螺是一种全固态的光学陀螺仪,它的主要优点在于;①无运动部件,仪器牢固稳定,耐冲击且对加速度不敏感;②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价格低廉;③启动时间短(原理上可瞬间启动);④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极高(可达10rad/s);⑤可直接用数字输出并与计算机接口联网;⑥动态范围极宽(约为2000°/s);⑦寿命长,信号稳定可靠;⑧易于采用集成光路技术;⑨克服了因激光陀螺闭锁现象带来的负效应;⑩可与环形激光陀螺一起集成捷联式惯性系统传感器。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光纤陀螺与其它陀螺相比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具体各种性能比较见下表。

2015-2020年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2020年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0f13409327.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二、内容介绍 《2015-2020年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针对当前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威胁,提出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发展投资及战略建议。 报告以严谨的内容、翔实的分析、权威的数据、直观的图表等,帮助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报告是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发展趋势,洞悉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文目录 第一部分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GNSS)行业特性研究 第一章2013-2015年产业研究范围界定及市场特征分析 第一节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市场类型 一、高精度GNSS行业 二、GNSS消费类行业 第二节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链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及应用

光纤陀螺仪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 作为光纤传感器的一种,光纤陀螺仪具有了更多的优点,它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工作可靠等等优点,就是因为这些优点,光纤陀螺仪在很多的领域已经完全取代了机械式的传统的陀螺仪,成为现代导航仪器中的关键部件。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纤陀螺仪的工作原理,特点,分类,应用及发展现状。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陀螺仪,光纤陀螺仪,导航系统。 Abstract: As one of the fiber sensors,FOG has more advantages.It has a compact structure,high sensitivity,high reliability and so on.Just because of these advantages,FOG nearly replace all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gyroscopes and become the critical component of moder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the features,sorts,usage and statues of development of the FOG. Key words: fiber sensors,gyroscopes,FOG,navigation system. 引言: 现代陀螺仪是一种能够精确地确定运动物体的方位的仪器,它是现代航空,航海,航天和国防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惯性导航仪器,

光纤陀螺调研报告

光纤陀螺仪调研报告 1、 光纤传感器原理及优点 光纤传感器是本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是光纤和光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与以电为基础的传感器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光纤传感器用光而不用电来作为敏感信息的载体;用光纤而不用导线来作为传递敏感信息的媒质。因此,它同时具有光纤及光学测量的—些极其宝贵的特点。 光纤传感器有很多优点,主要是电绝缘、抗电磁干扰、非侵入性、高灵敏度和容易实现对被测信号的远距离监控。其中利用光作为信息载体的光纤传感器的灵敏度很高,是某些精密测量与控制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这里的光纤陀螺仪就是应用光的灵敏度高和非入侵性,在高速旋转的弹体上还可以很精确的测出变化的特点。 光纤传感器由光发送器、敏感元件(光纤或非光纤的)、光接收器、信号处理系统以及光纤构成。由光发送器发出的光源经光纤引导至敏感元件。在这里,光的某一性质受到被测量的调制,已调制光经接收光纤耦合到光接收器,使光信号变为电信号,最后经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得到我们所期待的被测量。(如下图所示 ) 2、 光纤陀螺仪的原理 光纤陀螺是一种用来敏感相对于惯性空间角运动的装置。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惯性敏感器件,用于测量运载体的姿态角和角速度,是构成寻北仪系统的基础核心器件。光纤陀螺仪原理是基于萨格奈克(SagnaC)效应。 Sagnac 效应指; 当由一个光源发出的两束光在一个闭合的任意形状光路中沿相反方向传播时, 在环路沿其等效面矢量轴有一个转动时, 这两束光将产生一个正比于转速的位相差, 即Sagnac 相移, 可表示为; 2 4R V A c ω Φ= Ω (1) 式中; "R Φ 为Sagnac 相移; ω为光的频率; c 为真空中的光速;A 为面积矢量;Ω为 速度矢量。当用一个光纤环(如图1)来实现这个闭合光路时,上式可改写为; R 4c LD πλΦ= Ω (2) 式中; L 为所用光纤的长度; D 为光纤环的直径;λ为所用光源的平均光波长。这个位相差的变化可通过光的干涉转化为输出光信号的强度变化, 经光电转换便成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