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制燃油流化床反应器工作安全性研究
流化床反应器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物油特性的试验研究(打印)_百.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流化床反应器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生物油特性的试验研究姓名:吴汉靓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态学指导教师:刘荣厚20090101摘要本研究属于国家863项目计划“基于改善生物油品质的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液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资助项目(2008AA05Z404中的一部分,利用自行设计研制的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主体的系统进行了生物质快速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试验研究,同时对木屑生物油、甜高粱茎秆残渣生物油和稻壳生物油的理化性质、化学组分、老化特性以及和柴油乳化应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首先详细归纳了国外及我国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国内外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现状,对几种典型的生物质热裂解的装置进行了介绍和性能的对比分析。
本实验室自行开发的流化床反应器,主要由惰性载气以及生物质物料唯入系统、反应器、产物收集系统组成的,生物质喂入率为1~2kg/h,气相滞留期为0.8~1.2s 。
在相同的工艺下进行了三种生物质原料的热裂解试验,包括了杨木木屑,甜高粱茎秆残渣以及稻壳,获取了三种不同的生物油。
本试验对流化床反应器上快速热裂解制取的生物油的水分、热值、运动粘度、密度、灰分、残炭进行了测定,同时分析了生物油的粘温性质。
结果表明,生物油的水分较高,热值较低,密度大于石油等常规燃料,灰分和残炭的含量也较高,呈现明显的酸性。
随着温度的升高,三种生物油的运动粘度均明显下降,表现出典型的牛顿流体特性。
本试验对比了以上三种生物油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木屑生物油的水分较小,为25.01%,小于稻壳和甜高粱茎秆残渣生物油(均大于40%),其热值也相对较高为20.6MJ/kg,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质裂解油。
此外,本试验还利用现代精密仪器对试验所制取的生物油进行化学组分的分析,综合采用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比较了不同原料所生成生物油成分的组成情况。
结果表明,三种生物油均含有含有醇、酚、醚、酯及芳香烃类物质,需要进行分级处理后才能进一步利用。
浅谈生物质快速热解反应器应用研究进展

浅谈生物质快速热解反应器应用研究进展作者:朱晨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20年第22期摘要随着新能源的推广应用,特别是生物质能源在替代传统能源和改善环境质量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生物油制备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热解反应器,在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的各种工艺中,反应器类型和加热方式的选择是各种技术路线的关键环节。
本文介绍了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反应器的应用现状,指出依然存在关键技术问题未解决,尤其是管道结焦问题。
关键词生物质快速热解;反应器;管道结焦生物质快速热解是当今世界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前沿技术之一,其主产物是棕黑色的生物质油,热值20-22MJ/kg,在旋转燃烧器里可直接作为燃料使用,也可经精制成为化石燃料的替代物;副产物为焦炭和可燃不凝性气体,焦炭可作为肥料使用,不凝性气体可作为热解反应的热量来源。
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逐渐减少,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技术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在生物质快速热裂解的各种工艺中,反应器的类型及其加热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物油的产率和热值。
目前生物质热裂解反应器有旋转锥反应器、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烧蚀式反应器、内胆式双热型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多级热解反应器、蓄热式生物质热解反应器和斜板槽式生物质裂解反应器等形式。
下文将分别介绍其应用现状。
1 主要反应器应用情况(1)旋转锥反应器。
转锥式生物质闪速热裂解液化装置主要由旋转的外锥、静止的内锥和绝热密闭的外壳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主轴带动外锥旋转,生物质颗粒与过量的惰性载热体颗粒一起进给到外锥的底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生物质颗粒一边沿着外锥内壁面作螺旋上升运动,一边被惰性热载体颗粒以很高的加热速率加热升到发生热解气化的温度,热解气化成生物燃油蒸气,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冷凝处理即可得到生物质油。
王述洋[1]设计了锥式生物质闪速热解反应器,为经济、高效、环保地利用每年被巨量浪费的农业秸秆、谷物壳皮和林业剩余物等废弃生物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可行的技术方法和模式。
流化床生物质快速裂解制液体燃料_任铮伟

文章编号:0254-0096(2002)04-0462-05流化床生物质快速裂解制液体燃料任铮伟,徐 清,陈明强,张素萍,颜涌捷,李庭琛(华东理工大学能源系,上海200237)摘 要:在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生物质快速裂解制液体燃料的研究。
实验装置包括加热、反应、分离和控制等部分。
设计生物质最大处理量为5kg/h。
反应在常压和420~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以木屑为生物质原料,以二氧化碳为流化气,石英沙为加热介质。
在适当的裂解条件下液体产率可达70%,气体和焦的收率均为15%左右。
研究了反应温度,流化气流量、固体进料速度等对气液固产率及产物气体组成的影响。
关键词:生物质;快速裂解;流化床;液体燃料中图分类号:T K6 文献标识码:A0 前 言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人类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类能源,造成这些资源的逐渐枯竭,另一方面又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且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也造成了温室效应。
为此人们开始寻找替代能源,生物质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
但生物质只是低品位能源,能量密度也较低,这使其利用受到了限制。
通过快速裂解制取液体燃料是利用生物质能的有效途径[1]。
快速裂解是在高加热速率、中温和短停留时间条件下,通过热化学方法将生物质直接转化为高品位,高能量密度液体燃料的过程。
其特点是反应速度快,处理量大。
所得油品基本上不含硫、氮和金属成分,可看作绿色燃料。
对环境气候也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裂解中产生的少量中热值气体及固体焦可作系统内部热源,无污染问题。
生产在常压和中温下进行,工艺简单,成本低。
装置容易小型化,产品便于运输,存储。
这样就可考虑把工厂分散建在原料产地附近,把液体产品收集后再集中处理,从而避免了生物质原料运输困难的问题。
而且生物油含有较多的醇类化合物,作发动机用油不必为提高辛烷值而外加添加剂。
欧美发达国家在生物质裂解液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进行全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已建立了相应的实验装置[1-3]。
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技术研究

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技术研究随着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物质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再生能源形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物质利用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将生物质通过热解反应转化为气体,从而得到可用于发电等方面的燃气。
本文将从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技术的原理、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技术的原理生物质是指一切来自于生物的原始物质,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在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中,生物质通过在高温和缺氧条件下的加热分解,产生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CO、H2和CH4等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可以直接用于发电或者作为替代化石燃料使用。
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生物质中的大分子物质会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同时会释放出水和气体。
2. 生物质热解反应的基本原理:在缺氧条件下,将生物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生物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会发生热解反应,产生可燃气体。
3. 反应机理:生物质中的主要可热解组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其热解反应机理主要包括裂解、异构化和缩合等过程。
二、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技术的方法1. 固定床热解技术:该技术是将生物质放置于密闭的反应室中,通过加热来进行热解反应。
热解产生的气体在反应过程中会不断冲刷或者从反应室中流出,然后被分离和收集。
2. 旋转炉热解技术:该技术是将生物质放置在旋转的反应室中,通过加热和旋转来增加生物质与反应介质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产气速率。
3. 流化床热解技术:该技术是将生物质通过气流向上喷射到一定高度的反应器中,使其进入流化状态,然后通过高温和缺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来生产可燃气体。
三、存在的问题虽然生物质热解制气反应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如可再生、环保、资源广泛等,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生物质类型和含量的影响:不同种类和质量的生物质对热解反应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生物质的类型和含量进行精准的控制。
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能源不断稀缺,地球的环境也受到了威胁,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重要。
一个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是氢能源,而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是实现可持续氢能源生产的有前途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探讨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定义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可以将生物质(如纤维素、木材等)转化成氢气和一些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这种技术主要基于生物质气化反应,其主要过程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热裂解、甲烷化、重整、流化床等。
由于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生物质资源,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生物质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氢气和化学品,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主要以生物质热裂解为主。
然而,由于热裂解过程中,产品含杂物比较多,很难得到高纯度的氢气,同时热量效率也相对较低。
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先进的流化床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生物质气化反应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气化效率和产气率,同时还可以实现一些催化反应,如乙醇重整反应等。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后,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新型的反应器,比如微型反应器和纳米材料催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先进的反应器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选择性,同时还可以实现高效的还原反应。
三、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方向目前,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 催化剂的合成与优化催化剂是生物质催化制氢技术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氢气生成率和选择性。
现在,有多种催化剂应用于生物质催化制氢反应中,包括镍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铜基催化剂和贵金属催化剂等。
研究人员在不断探索新型催化剂,并通过优化这些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提高了生物质催化制氢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2. 生物质气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生物质催化制氢反应,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生物质气化反应的机理。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问题研究

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问题研究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因其燃料适应性广等特点而广泛适用于生物质电厂,生物质燃料的特性决定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也存在很多特殊性。
基于此,探讨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给料;受热面积灰;高、低温腐蚀;结焦引言与化石燃料相比,生物质燃料碱金属、氯、氧含量高,硫含量低,挥发份、水分高,灰分低,固定碳低,热值低。
基于生物质燃料特性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倍率高、蓄热量大等特点,可知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以下特点:炉膛燃烧温度低,一般控制在800℃以下;燃料适应性广,可实现不同品质的生物质燃料的燃烧;燃烧效率高;循环物料少,会出现循环物料不足的现象;受热面积灰、高低温腐蚀问题严重,易结焦。
1 燃料储存及给料不稳定生物质燃料受地域、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燃料供应不足的现象,需提前大量储存。
一台75t/h的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年需燃料在250万吨左右,自然堆积所需场地较大,同时要注意防火。
生物质燃料含水量较大,含水量增加会导致锅炉热效率降低,电厂经济性下降,故应尽量避免淋雨,加强通风,减少燃料储存过程中湿度的增加。
由于生物质燃料质量轻、易蓬堵、易钩挂、流动性差的特性,给料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料仓蓬堵、给料不畅的现象,在给料量较大、负荷增加时会更加频繁,影响机组稳定运行。
可采用螺旋蛟龙给料机,运行时加强监视,发生堵料及时疏通。
2 受热面积灰及高温、低温腐蚀在高温环境下,生物质燃料中的碱金属会在受热面表面形成含有碱金属氯化物的高温粘结灰,同时,由于碱金属会降低灰的熔点,使灰更容易沉积在受热面上,造成受热面的积灰,影响传热。
生物质锅炉受热面的腐蚀主要是来自燃料中的氯和烟气中的氯对受热面管壁造成的高温腐蚀和低温腐蚀。
其中高温腐蚀主要发生在壁温大于470℃的过热器的高温区,一是因为过热器壁温处于易腐蚀区域,二是因为过热器管子表面生成的粘结灰会与烟气中硫化物和氯化物发生反应,对受热面管壁造成腐蚀。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应用研究现状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质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利用生物质的能源转化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就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概述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是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对生物质进行气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气体燃料的一种技术。
在流化床内,生物质颗粒被高速气流悬浮并与气体直接接触,因此可以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实现生物质的完全气化。
同时,流化床内部的湍流和固体与气体之间的热和质量传递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资源丰富、可持续。
生物质是可再生资源,来源广泛,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木薯渣等等。
2、环保效益好。
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气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经济效益明显。
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生物质的高效利用,产生的气体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能源,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1、研究进展在国内外,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大规模试验,对生物质气化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流化床粒径、生物质种类等参数展开了研究。
在反应温度方面,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反应效率的降低。
研究表明,适宜的反应温度一般在800℃-900℃之间。
在生物质种类方面,各种不同的生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反应的效率受到生物质种类的影响。
研究表明,木材和秸秆等较为常见的生物质可以被有效气化。
2、应用场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在电力、燃气、化工等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应用。
其中,电力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在电力领域,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的气体燃料发电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
生物质裂解制油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维 素 在 Z Cl中液 化 的生 物 油 得 率 最 高 , n 为 3 %, 硝 酸 盐 中 液 化 的 生 物 油 得 率 为 5 在
0 热 解 生 物 油 的 得 率 随 温 度 的 升 高 呈 先 。
( H= .7 。 2 ~l O ℃范 围内 , 着 2 1 裂解 温 度及 升 温 速 率 的影 响 p 30 ) 在 5 0 随 。 温 度 的 升 高 , 屑 生物 油 的 运 动 黏 度 明 显 木
Z ag Fn h n ag
Hu z o g n v r iy o S in e a d e h o o y W e h a Co g W u a 4 0 7 a h n U ie s t f c e c n T c n l g nu l e l e hn 304 Ab ta t o s p r l s s i s n o t e e e r h o u e o b o s e e g . i l a d o o ii n f i ma s y oy i o l r s r c I ma s y o y i o l o e f h r s a c f c s s f i ma s n r y Y ed n c mp st o o b o s p r l ss i Bi i a e
22 4
科技创新 导报 S in e a d T c n lg n o a i e ad ce c n e h oo y I v t n H r l n o
型
Q:
学 术 论 坛
Sci c d en e an Tec ol I ov i n hn ogy nn ato Her l ad
热 解 技 术 有 助 于 提 高 生 物 油 的 品 质 , 质 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单 台流化 床 反应 器生 产 能力 多 处于 实验 室试 验研 究 阶段 ,产 能 不能满 足 规模 化 生产 1 要求 ,需 要进行 工业 放大 。
() 其 它反 应器 在规 模 化 生产 中存 在着 配套 装 置复 杂 ,生产 的连 续 性 、规 模化 也 受到 制 2
必要 的【 0生 物质 热 裂解 过程 . 生物 质 在热 解 过程 中 生成气 、液 、 固三种 产 物 ,其 中气 、 固体 产物 分别 为 热解 气 和热 解 反应 发 生后残 留在 反应 器 内的半 焦 ,液态 产物 则包 括冷凝 下 来 的热解 水和焦 油 。
对低 成 本 、 大规 模 生产 生物 燃 油 技 术 推 广 应 用 提供 装 备 上 的保 障 。 关 键 词 : 生物 燃 油;流 化 床 反 应 器;进 料 器;吸 热量 ;安全 性
中图分类号: T 2 K6
文献标识码: A
利 用 生物 质制 成 生物燃 油来缓 解 石油 能源 短缺 ,被认 为 是一种 有 效 的途 径 。对于 反 应器
生 物质制燃油流化床反应器工作 安全性研 究
张 恩 惠 ,王 述 洋
( 北林 业 大 学 机 电工 程 学 院,黑 龙 江 哈 尔滨 10 4 ) 东 5 0 0 摘 要 : 针 对 生物 质 制 燃 油 流化 床 反 应 器工 作 中 生物 质 进 料 与 热 解 能 量 补 充 对 连 续 生 产 可 能
的选择 和设 计是 生物质 热 裂解制 油试 验研 究 的关键环 节 。 生物质 闪速 热裂解 制取 生物 燃油 工 艺
主要 是为 了获得 最大 化 的高 品质 的生物燃 油产 率 。闪速热 裂解 反应器 最 主要 的特 征有 :① 很
高 的加热 和传热 速 率 ; 中等温 度和精 细 的温度 控制 ;③ 裂解 气迅速 冷 却 。具备 这些特 征 的 ② 反应 器很 多 ,如流化 床 反应器 、烧蚀 反应 器 、循环 流化床 反应 器 、引射流 反应 器 、旋转锥 反应
能源研究与信息
第2 8卷 第 2期
En r y Re e r h a d I f r ai n eg s a c n o m to n V 1 2 No 2 2 o. 8 . 0 1 2
文 章 编 号 : 10 — 8 7 2 1 )2 0 1 60 0 8 85 (0 2 0 — 0 0 — 5
带来的不安全 因素 ,分析 了其引起不安全的原 因,对 生物质进料 结构 上采取 了螺旋进料 器并
辅 以 流化 风 实现 ;对 热 解 反应 的 能 量补 充采 取 了 流化 气预 热 与 反 应 器外 壁加 热相 结合 的 方 法 ,
有效地解决存 在的技术 矛盾 ,消 除了连续 生产存在 的不安全因素。设 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能
约 的 问题 。
() 生 物质 热裂 解制 取 生物 燃 油 的规模 化 生产 技术 装备 的研 制滞 后 ,经 费投入 少 ,是 制 3 约 我 国这 项技 术应 用推广 的主 要 问题之 一 。
收 稿 日期 :2 1- 1 1 020—2
作者简介 :张恩惠 (9 5 ) 16 一 ,男 ( ,博士后 ,副教授 ,eh i @s a o 汉) n uz i . m h nc
相 关研 究表 明 ,在 实验 温 度 范 围 内,随着 温 度升 高 ,对 于 不 同 的生物质 原 料 ,其 液态 产 物产 率演 化相 似 ,即都呈现 一 个先 上升 后下 降 的变化趋 势 ,其 液态 产物 产率 在 50 60C之 间 0~ 0  ̄ 达到 最大 ,而后 ,随着温 度升 高 ,液 态产 物产 率 降低 。当热解温 度 高于 60 0 ℃时 ,液态 产物 发 生二 次裂解 反应 ,产 生 大量 的气 体L z , 。 生物 质 的热 解产 物在 不 同热 解 温度 下 的产 率 分布 规律 表 明 :生物 质 在热 解 过程 中主 要存 在着 生成热 解气 、 焦油 和结 炭三 个反 应 的竞争 和 随后 的焦油 二次裂 解 反应 , 据裂解 温度 条件 依 决定 哪一种 反应 占主 要地 位 ,从 而得 到完全 不 同 的产 物产 率分 布 。生物 质 受热 时 ,首先进 行 的 是一 级热 分解 。当裂 解温 度 相对 较低 时 (50 ,主 要 存在 的是 焦 油 的生成 和 自由基 发 生缩 < 0 ℃)
基 金 项 目: 黑龙 江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2 12 ) E 0 0 5
第 2期
张恩惠,等: 生物质 制燃 油流化床 反应器 工作安全性研 究
本 研 究属 于 生物质 能 源利 用 技术 领 域规模 化 生 产装 备 的研 究 ,将 解 决当 前我 国生物质 能 源 开发利 用技 术领 域 中有关 生物 质液 化制 生物 燃油 技术 推广 应用 工程 中 的技术 矛盾 , 为生 物质 闪速 热 裂解 生产 生物燃 油 开发 出一种 既 能简化 生产 配套 装 置 , 能规模 化 生产 的实用 的流 化床 又 反应 器 ,为我 国低成 本 、 模化地 生 产实用 的高新 能源 生物燃 油提 供关 键技 术及 装备 的设 计理 规 论 依据 ,以缓解 我 国经济 建设 石油 供应 不足 、农林剩 余物 巨量 浪 费和农 业增 产不 增 收的 巨大压 力 。因此 ,本 研 究具有 能源 安全 、节 能环 保意 义和 非常 可观 的推 广应用 前 景 。但 是 ,设备 的安 全 可靠运 行是 必要 的前 提条 件 , 实现 安 全性 与经 济性 的协 调统 一 , 障生产 与公 共安 全是 十分 保
器 、输送 床 反应器 和真 空移动 床 反应器 等 。在这 些 反应器 中 ,流化床 反 应器 工艺 实现起 来较 简 单 ,而且 设计 技术 较成 熟 ,更重要 的是 成本 投入较 低等 【 ] l。 之 但 目前我 国生 物质 热裂 解 液化 制 生物燃 油 技术 中的流 化床 反应 器在 规模 化 生产 中存在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