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流化床工艺优缺点
生物流化床

好氧生物流化床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可生化降解的有机废水处理, 主要用于去除中、低浓度的有机碳化合物, 以及好氧硝化去除NH3-N,对各类生活污 水及工业废水均有良好的处理效果。
应用好氧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效果
好氧生物流化床已用于多种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 的处理,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厌氧生物流化床
厌氧生物流化床的适用范围
厌氧生物流化床既适于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又适 于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它的有机容积负荷 (以BOD5计)可达2-10kg/(m3.d),由于所需氮磷 营养较少,尤适于处理氮磷缺乏的工业废水。处理 的工业废水包括含酚废水、α-萘磺酸废水、鱼类加 工废水、炼油污水、乳糖废水、屠宰场废水、煤气 化废水等,处理的城市污水包括家庭废水、粪便废 水、市政污水、厨房废水等。
2.加强高效优良菌种的筛选:既包括广普高效 菌种的筛选,又要重视专一菌种的选择,发挥其特 殊降解功能,利用遗传工程获得优良菌种。
3.生物流化床新设备的开发应注意的事项:优 化设计,降低成本,并加强工业化连续处理废水的 自动化成分。
好氧生物流化床是以微粒状填料如砂、焦炭、活 性炭、玻璃珠、多孔球等作为微生物载体,以一定 流速将空气或纯氧通人床内,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通过载体表面上不断生长的生物膜吸附、氧化 并分 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达到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 除。
好氧生物流化床按床内气、液、固三相的混合程 度的不同,以及供氧方式及床体结构,脱膜方式等 的差别可分为两相生物流化床和三相生物流化床。
应用厌氧生物流化床法处理废水的效果
厌氧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的研究与应用实例迄今 为止已比较广泛,而且已发挥了显著优势。
为使生物流化床发展成为高效、低耗、连 续处理大量废水的新型反应器,国内外又研 究开发了一些新型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生物流化床

生物流化床的优缺点
• 生物流化床的优点: 1、有机物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能
力强。 2、微生物活性强,处理效率高。 3、占地少,投资省。
• 生物流化床的缺点: 1、设备的磨损比固定床严重,载体颗
粒在流动过程中会磨损变小。 2、设计时还存在着生产放大方面的问
生物流化床设计注意点
• 1.生物流化床的设计意图不同,所处理废水 的侧重点也不同,只有针对性的选用适宜的 反应器,才能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该图反应的是无量纲 进水浓度ρi / Ks的 值为100的条件下, g1函数所反映的残余 函数率ρe /ρi对无 量纲停留时间倒数Q /Vμmax的变化关 系。
该图反应的是无量纲 生物量浓度ρbLas/ YKs的值为100的条件 下,g1函数所反映的 残余函数率ρe /ρi对 无量纲停留时间倒数 Q /Vμmax的变化 关系。
50 100 50 100
空床时水 的上升速 度 (m/h)
优缺点
2.95 6.90 84.26 160.50
吸附性强 挂膜容易
易碎
比表面积大 吸附能力强
易饱和
50
56
强度大
价格低
100
77
易饱和
50
53
吸附能力强
性质稳定
100
62
价格偏高
50
21.60 机械强度高
使用周期长
100
40
吸附能力弱
生物流化床的一些参数
D 。去除每kgBOD5所需要的氧量(kgO2/ kgBOD5)。 Q 污水水量,m3 /d。
以空气为氧源,往往需要采用较大的回流比,动力消耗较大,回流比r 值确定后还应观察在此流速条件下生物载体是否流化。
MBBR生物流化床工艺说明

MBBR™生物流化床工艺说明MBBR™生物膜工艺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份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
技术关键在于研究和开发了比重接近于水,轻微搅拌下易于随水自由运动的生物填料。
生物填料具有有效表面积大,适合微生物吸附生长的特点。
填料的结构以具有受保护的可供微生物生长的内表面积为特征。
当曝气充氧时,空气泡的上升浮力推动填料和周围的水体流动起来,当气流穿过水流和填料的空隙时又被填料阻滞,并被分割成小气泡。
在这样的过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搅拌并与水流混合,而空气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细小的气泡,增加了生物膜与氧气的接触和传氧效率。
在厌氧条件下,水流和填料在潜水搅拌器的作用下充分流动起来,达到生物膜和被处理的污染物充分接触而生物分解的目的。
流动床TM生物膜反应器工艺由此而得名。
其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因此,流动床TM生物膜工艺突破了传统生物膜法(固定床生物膜工艺的堵塞和配水不均,以及生物流化床工艺的流化局限)的限制,为生物膜法更广泛地应用于污水的生物处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专利技术的Kaldnes悬浮填料工艺打开了污水生物处理工艺的新领域。
该工艺是基于一种生物膜技术,其实质是微生物以膜状生长悬浮填料上。
该悬浮填料由聚乙烯材料制成,在水中自由飘动。
在悬浮填料上没有附着生物膜的情况下,其比重接近于1g/cm3。
在好氧反应器中由于曝气器的曝气以及缺氧单元中的机械搅拌而不断运动。
悬浮填料反应器内最大填料填充率可以达到67%,其有效生物膜面积可以达到350m2/m3反应器容积。
该工艺可以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完成生化好氧降解有机污染物(如BOD,COD)或完成生物脱氮,后者适用于预反硝化或后反硝化或者两者结合。
在后反硝化过程中在反应器中的总水力停留时间只要2.5-3小时就可以使脱氮率达到70%。
Kaldne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优点很多,例如具有高容积利用率,反应器形状灵活,无污泥回流的优点。
生物流化床技术的发展现状与革新

科 技 创 新
生物流化 床技术的发展现状与革新
康 健
( 哈 尔滨 市 市政 工程 设 计 院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生物流化床具有处理效率高, 抗冲击 负荷能力强等优点 , 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生物流化床 工 艺流 程和 充 氧 方式 的发 展 情 况 , 并 总结 了 目前 生 物 流化床 工 艺的 革新 情 况 , 为 生物 流 化床 的 发展 提 供 支持 。 关键 词 : 生 物 流化床 ; 工 艺流 程 ; 充 氧方 式 ; 革 新 生物流化床应用广泛, 可用于厌氧脱出废 水 中的氨氮 ,也可好氧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质, 包括生活污水, 制药废水, 印染废水 , 水厂、 肉厂、 粮食加工厂废水等。基本上具有可生化 性的废水都适合。 1生物流 化床不 同工 艺流程 的研 究 依据流化床中附着生长不同类型的微生 物, 生物流化床可分为好气床、 兼气床和厌气 床三类。主要工艺流程有以下几类 : 1 . 1以氧气为 氧源的生物 流化床 以氧气为氧源的生物流化床有机负荷可
,
出水
固定床区滤 勇
液封装置
流化 床区 接 触 氧化 床
流 化床
■气头
的 曩 纯 氧 犁 且 回 流 鲤 比 较 大 粤 蕉 皂 墨 鏖 登 孽 摹 晏 图1 环 流 生 物 半 流 化 床 因而在纯氧制造 和 回流 。 。 。
图 2自 充 氧内 循 环 三 相 复 合 生 物 流 化 床 ’~ 。 。 ’ ’ 一 。 ’ 一 一’ …一 ~
电力部分会消耗很多能源。 如果要使用空气作为氧气流化床的 氧源, 为 通过在氧气流化床前面添加—个厌气流化床工艺, 将污水进行完全的
生物流化床的工作原理

生物流化床的工作原理
生物流化床是一种常用于环境保护领域的生物处理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微
生物的附着和生长来降解有机废物。
生物流化床以其高效、低能耗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体废物降解等领域。
生物流化床的工作原理基于微生物的活性和生物附着。
床内充满了与废物相同
大小或稍大的生物颗粒物或其他支撑物质,微生物在此表面生长并附着。
当有机废物通过床层时,微生物利用其附着在支撑物上的酶来将废物降解成无害的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
生物流化床的实现依赖于流化床的工作原理。
流化床是将固体颗粒物与气流共
同悬浮在气体或液体介质中的一种技术。
在生物流化床中,介质和微生物的颗粒物随着流体的运动而流动,并不断与废物接触,从而促进了废物的降解过程。
在生物流化床中,关键参数包括溶解氧浓度、温度、pH值和床层混合等。
适
宜的环境条件可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和废物的有效降解。
此外,床层颗粒物的大小和密度也对流化床的工作效果产生影响,适当选择合适的颗粒物可以提高废物与微生物的接触频率,增强废物的降解效果。
生物流化床通过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实现废物降解,具有高效、低能耗等优点。
在环境保护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处理和固体废物降解等方面,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应用研究现状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应用研究现状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质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而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利用生物质的能源转化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就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一、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概述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是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对生物质进行气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气体燃料的一种技术。
在流化床内,生物质颗粒被高速气流悬浮并与气体直接接触,因此可以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实现生物质的完全气化。
同时,流化床内部的湍流和固体与气体之间的热和质量传递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资源丰富、可持续。
生物质是可再生资源,来源广泛,包括木材、农作物秸秆、林木剩余物、木薯渣等等。
2、环保效益好。
与传统能源相比,生物质气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经济效益明显。
生物质气化技术可以实现生物质的高效利用,产生的气体燃料可以替代传统的能源,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经济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1、研究进展在国内外,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大规模试验,对生物质气化反应的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流化床粒径、生物质种类等参数展开了研究。
在反应温度方面,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反应效率的降低。
研究表明,适宜的反应温度一般在800℃-900℃之间。
在生物质种类方面,各种不同的生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反应的效率受到生物质种类的影响。
研究表明,木材和秸秆等较为常见的生物质可以被有效气化。
2、应用场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在电力、燃气、化工等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应用。
其中,电力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在电力领域,生物质流化床气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的气体燃料发电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
生物循环流化床应用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优越性

内 蒙 古 科 技 与 经 济
I n rM o g l ce c c n lg & Ec n my n e n oi S in eTe h oo y a oo
N o. 0,t 2 h is e 1 he 21 t s u M a 01 y2 0
3 生 物 流 化 床 技 术 的 优 越 性 锡 林 热 电 厂 所 应 用 的 生 物 流 化 床 技 术 相 比其 他 生 化 处 理 T 艺 来 说 , 有 以下 优 越 性 : 可增 加 反 应 具 ①
内 蒙 古 能 源 发 电 投 资 有 限公 司 锡 林 热 电厂 生 活 污 水 处 理 工 程 采 用 的 工 艺 为 流 化 床 生 物 膜 法 , 将 是
1 工 作 原 理
充 , 载 体 的 比表 面 积 比 国 内 常 规 载 体 的 比 表 面 积 该 要 大 得 多 , 过 45 0 / , 具 有 很 好 的 弹 性 、 超 0 m m。 并 耐 磨 损 和 化 学 稳 定 性 , 于 其 密 度 较 小 , 以 流 化 床 能 由 所 耗 较 小 。该 载 体 与 一 般 载 体 相 比 , 具 有 附 着 性 好 , 还 表 面 生 物 菌 属 多 的 优 点 , 以 对 负 荷 冲 击 有 较 强 的 所 适 应 性 。混 合 液 中 的 微 生 物 和 生 物 膜 微 生 物 共 同 分 解污染 物质 , B 使 oDs 理 量 达 到 4 g 2 k / m 。 处 k 0g( ・ d) 是 活 性 污 泥 法 处 理 量 的 1 , 0倍 以 上 。 由 于 处 理 效 率 高 , 构 紧 凑 , 生 物 反 应 设 备 的 占地 面 积 仅 为传 结 使 统 设 备 的 1 4 /。
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推广方案(四)

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推广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水污染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中的难题,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通过利用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达到高效、低成本、低能耗的废水处理效果。
为了推广该技术,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二、工作原理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的废水处理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污水进入生物反应器,与复合粉末载体接触。
2. 微生物在复合粉末载体上附着,形成生物膜。
3.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4. 处理后的水经过过滤等工艺,达到排放标准。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调研:对目前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瓶颈。
2. 技术改进:根据调研结果,对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进行改进,提高其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3. 实验验证:在实验室中进行小规模试验,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
4. 示范工程:选择一个污水处理厂作为示范工程,进行大规模应用和推广。
5. 培训推广: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监测评估:对示范工程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技术。
四、适用范围复合粉末载体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特别适用于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
该技术可以有效降解有机物质,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
五、创新要点1. 利用复合粉末载体替代传统的生物载体,提高附着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2. 优化生物反应器的结构和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3. 引入先进的过滤技术,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六、预期效果1. 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2.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3. 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七、达到收益1. 政府:减少环境治理成本,改善民生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物流化床工艺优缺点生物流化床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膜法工艺,生物流化床将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引入化工领域的流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
生物流化床是以微粒状填料如砂、活性炭、焦炭、多孔球等作为微生物载体,将空气(或氧气)、废水同时泵入反应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反应器内固、液、气充分传质、混合,污水充氧和载体流化同时进行,通过载体表面上不断生长的生物膜吸附、氧化并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颗粒之间剧烈碰撞,生物膜表面不断更新,微生物始终处于生长旺盛阶段,高效地对废水中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
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小由于BFB采用颗粒、甚至粉末填料,比表面积大,故流化床内能维持极高的微生物量(40-50g/l);由于生物膜表面不断更新,微生物始终处于高活性状态,加之良好的传质条件,废水中的基质在反应器中与均匀分散的生物膜充分接触而被快速降解去除。
BFB容积负荷可高达6-10kgBOD/m3.d,是一般活性污泥法高10~20倍。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能适应各种污水在BFB中,污水和填料之间充分循环流动、传质混合,使反应器具有极大的稀释扩散能力,废水进入反应器后被迅速地混合和稀释;BFB生物膜更新速度快,使其保持着良好的生物活性,废水中的基质在反应器中与均匀分散的生物膜充分接触而被迅速降解而被稀释,从而对负荷突然变化的影响起到缓冲作用;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形式存在,对原水中毒性物质抵抗能力强,从而使系统具有很强的抗冲击复合能力,当出现冲击负荷时,COD去除率开始可能会下降,但很快就恢复正常,通常情况下不需要设调节池。
氧传质效率高:氧是一种难溶性气体,其从气相向液相转移过程中,传质阻力主要来自于液膜,液膜厚度是氧向水相转移的主要限制因素,BFB通过填料对气体切割,大气泡被切割成无数的小气泡或微小气泡,增加接触比表面积,延长气体在水相停留时间,明显压缩液膜和气膜厚度,大大提高氧船只效率;和普通接触氧化生物膜相比,BFB载体表面的生物膜较薄,有利于氧气和有机物等的传质,提高氧利用率;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载体的投加降低反应器悬浮污泥浓度和粘度,使系统氧转化效率提高。
在正常的载体填充量范围内,随着载体填充量及生物浓度增加微生物耗氧速率加快,可随氧气向水中的传递系数增大得到补偿,避免由于生物浓度增加而造成好氧废水生物处理中溶解氧不足的不利影响。
但如果填料投放量过大,填料在水中流化效果差,紊动程度也降低,使得氧传递速率下降,氧利用率降低,加上填料本身对水中溶解氧的有一定吸附作用,这会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
生物膜厚度可控,系统更稳定:BFB可通过曝气量控制填料剪切力,而控制生物膜厚度,而接触氧化生物膜厚度不可控;BFB结合了载体的流化机理、吸附机理、生物化学机理,将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优势结合起来,使系统既具有接触氧化法高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高容积负荷、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占地面积小,又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传质效率,系统稳定,同时还具有氧转化效率高,生物膜厚度可控等优点,可适应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污水处理。
BFB始于70年代初,推广远不如活性污泥和接触氧化,原因在于其自身的一些瓶颈问题:如能耗大,虽然氧传质效率高,但曝气不仅是要生物降解提供溶氧,还必须保持载体流化状态;流化床内部的流态化特性十分复杂,对其流体力学特征研究严重不足,给放大设计造成了困难;泥水分离靠重力作用,载体易流失,出水水质较差。
最大问题还是在于流化本身,载体在反应器内,依靠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处于流化状态,其床体膨胀行为、载体颗粒特征、反应器中流体力学特征等,对反应器设计和运行关系重大,否则就会出现填料堆积、局部流化不均等问题。
目前对表征流化床性能的反应器流体力学混合特征、传递特征,反应器布气、三相分离、导流区、膨胀特征、流化填料及挂膜特征、操作系统优化控制等参数研究不足,设备设计放大的基本参数严重不足,实际工程设计时还必须通过大量试验来优化反应器的构造和水力特性,降低能耗。
这严重限制了BFB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从池体结构上看,目前BFB主要包括圆筒式、锥筒式、导流筒式、逆导流筒式、侧循环式、外循环式等。
其中导流筒式流化床(或称内循环流化床)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流化床结构,它在传统三相流化床内设置了导流筒,提高了反应器内反应介质的混合程度,目前,对其流体力学特征研究较为深入,近年来,已有生活污水、印染废水等领域成功的工程案例,但导流筒式流化床结构十分复杂,必须要在工厂预先加工,其加工、运输、安装等均存在一定难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BFB在污水处理中应用。
解决BFB流化问题,关键在载体,载体生物膜的核心,也是生物流化床工艺运行的关键,优良的BFB载体,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生物膜附着;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废水和微生物的侵蚀,不溶出有害物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水利学特性、足够的机械强度、表面粗糙、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合理、成本低廉等。
载体比表面积决定反应器生物量,是BFB运行效率的重要参数,比表面积与载体的粒径和表面粗糙度有关,粒径愈小,比表面积愈大,表面多孔粗糙载体比表面积比相同粒径的实心载体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载体粒径越小,其生化处理效率越高。
载体的流化特征决定反应器混合传质效率,载体的流化动力与载体密度和粒径有关,密度和粒径越大,流化所需动力大,导致运行费用高;密度和粒径越小,球形度越好的载体,其动力学特征越接近活性污泥,流化所需动力越小,而且可以降低水力剪切力,有利于载体的挂膜。
从这个意义上说,载体粒径越小,密度越低,其混合传质效率越高,只要载体比重接近废水,其粒径足够小,反应器流体力学特征就可以接近于活性污泥,反应器设计就无需及其复杂的结构,而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池取而代之。
小粒径和密度载体,虽然解决了反应器流化、能耗等问题,但载体挂膜后易随出水流失,出水水质较差,固液分离成为小粒径和密度载体BFB应用瓶颈。
二、膜生物反应器优缺点: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工艺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由于MBR采用膜分离系统,固液分离效率高,无需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零;微生物完全保留在反应器中,实现了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 HRT) 和污泥龄(SRT) 的完全分离,无污泥膨胀的风险,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比,其运行控制更加灵活、稳定;由于运行过程中排泥少,微生物浓度高,有机物分解效率高,降低了F/ M 值(kgBOD5/(kgMLSS.d),使系统耐冲击负荷,特别是针对难降解有机物,由于污泥吸附和膜截留作用,强化氧化分解;膜的截留能将世代时间长、增值缓慢的硝化菌截留在反应器中,减弱了异养菌与硝化菌对溶解氧的竞争,提高了硝化效率;系统占地面积小,工艺设备集中,可采用PLC 控制,可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
MBR主要问题是膜污染和能耗高。
膜污染缩短了膜的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成本;MBR工艺中,曝气不仅要保持活性污泥的充分传质混合、为生物降解提供溶解氧,还需要保持稳定的膜驱动压力,以减缓膜污染,而后者所需的曝气动力远大于前者,而且MBR中ML SS高,粘度大,水中氧的传质效果差,必须加大曝气量以满足要求,MBR要求的气水比往往为25:1以上,有时甚至高达40:1,造成运行过程中能耗大,成本高。
三、膜生物流化床工艺:膜生物流化床是将膜分离技术与流化床工艺相结合的一项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它既保留了普通膜生物反应器固液分离效率高、反应器设计简单、产泥量少优点,而载体的投加使着生微生物(生物膜)远大于悬浮态微生物量(活性污泥),从而降低混合液粘度,大大提高反应器氧转化效率;载体可吸附EPS(胞外聚合物),使悬浮液中EPS 浓度的减小,从而减缓膜污染,延长膜组件的反冲洗周期,提高膜的使用寿命。
膜生物流化床也保留了生物流化床生物量大、容积负荷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氧转化效率高的优点,由于采用粒径和比重小的载体,其流体力学特征就可以接近于活性污泥,因此和普通的BFB相比,反应器结构简单、能耗小;由于载体比表面积大,反应器生物量更大、生物多样性更高,更有利于提高生化反应效率;由于采用膜分离系统,彻底解决了BFB载体流失、出水水质差的问题。
MBFB主要优点:容积负荷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由于采用高比表面积载体,生物量大;反应器中载体之间充分传质混合,摩擦碰撞,活力高,载体表面的老化生物膜及时脱落可保持微生物的较高活性,解决了MBR 中由于长泥龄的维持而致污泥活性逐步降低的问题,提高了生物反应器的降解效率;载体、污泥间传质混合,使污水在反应器中很快的到稀释降解,使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出水水质好,不存在载体流失由于采用膜分离系统,出水SS和浊度几乎为零,载体也不会因为排泥而流失。
膜的截留在有效提高流化床中的污泥浓度的同时而不需要考虑混合液的泥水分离效果会影响出水水质。
硝化效率高,具有反硝化脱氮功能载体的导入和膜的截留能将世代时间长、增值缓慢的硝化菌截留在反应器中,而具有吸附氨氮功能的特种载体应用,强化硝化细菌的生长,减弱了异养菌与硝化菌对溶解氧的竞争,提高了硝化效率。
载体表面按好氧层、缺氧层、厌氧层依次分层的生物膜结构,增加了反应器中的缺氧和厌氧的体积,为反应器中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进行提供了条件。
针对低浓度有机物,降解更彻底对于低浓度有机废水,由于活性污泥浓度过低,容易解絮,悬浮污泥不易沉降,不适合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保持一定生物量和强化微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功能是低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关键,MBFB中膜的截留作用和载体生物膜功能使系统能维持一定生物量;载体对有机物、微生物和溶氧的吸附,提高载体-液界面基质浓度,使反应器中形成大量以载体为核心的有机物(底物)、微生物(反应主体)和溶氧(电子受体)富集区,形成局部生物氧化分解高效反应系统,有利于微生物获得底物和氧气,促进微生物对微量有机物快速分解,同时载体的吸附作用有利于生物膜的稳定性;载体的存在为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提供很好的附着条件,使系统食物链长,营养级增加,原生动物会捕食游离细菌,后生动物捕食原生动物,每一级的能量传递过程都会有能量损耗,使系统有机物降解的更加彻底,同时降低剩余污泥,减少游离微生物,对减少膜污染、维持膜通量稳定性有一定帮助。
氧传质效率高,能耗低载体的加入降低了活性污泥的粘度,有利于氧气高效传质;曝气的作用下,填料条件下,载体在反应器内流化,对气泡有切割作用,大气泡被切割成无数的小气泡或微小气泡,加大了气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体积传质系数,对氧的传递也起着促进作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较薄,有利于氧气和有机物等的传质;MBFB中采用低粒径、低密度的轻质粉末材料,无需强烈曝气即可实现系统流化,故能耗远低于普通MBR和BFB工艺;悬浮微生物浓度较低,减小了MBR 中通过加大曝气量来解决MBR 中ML SS高传质较差而消耗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