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科学实验报告表单

科学实验报告表单

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时间指导老师日实验名称 : 室内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拟实验目的:比拟室内与室外的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填充图实验步骤:1、测量室内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2、测量室外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二 )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指导老师时间日实验名称 : 气温的测量实验目的:气温是指在室外阴凉、通风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实验器材: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黄昏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一支温度计。

实验步骤:1、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2、测量清晨、上午、中午、下午、黄昏的气温〔选择同一地点〕;3、把测得的气温填入表格。

观察到的现象:1、一天中〔〕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一天中的气温的变化是:〔〕实验结论: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时间指导老师日实验名称 : 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实验目的:比拟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温度实验器材:温度计、温度填充图实验步骤:1、测量向阳处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2、测量背阴处的温度,记住测得的温度和测量的地点;观察到的现象:1、〔〕的气温高;〔〕的气温低;2、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的地点。

实验结论: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四年级上册演示分组年月时间指导老师日实验名称 : 自制风向仪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实验器材:硬吸管、硬纸板、带橡皮的铅笔、大头针、透明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两端纵向切开约 1 厘米的缝隙;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一点的箭翼。

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用我们自制的风向标测量观察到的现象:1、风向是指〔〕的方向。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体验静电现象实验目的: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观察到的现象:摩擦后的塑料梳子吸上了。

实验结论:梳子摩擦后吸上了轻小物体,说明梳子摩擦后产生了。

科学实验报告单(2)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认识到短路的现象及其危害,学会检查电路装置,能区分断路和短路的异同。

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

实验结论:科学实验报告单(3)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连接带灯座的电路实验目的:经历让更多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并且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器材: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若干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观察到的现象:小灯泡亮了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连接电路,认清电池正、负极。

2、放置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4科学实验报告单(4)四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 连接串联电路实验目的:会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串联电路;会选择实验器材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若干根。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步骤: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实验步骤:1、在装有三分之二水的水槽里用敲击过的音叉马上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2、与同学讨论水面产生波动的原因。

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班级:第()组日期:年月日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66分)1.《听听声音》中描述声音有“高、低;强、弱;悦耳、刺耳”三组科学词汇。

下列声音中,属于刺耳的是()。

A.窃窃私语声B.钢琴声C.鞭炮声2.在下列乐曲中,音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1 2 3 4 5 6B.6 5 4 3 2 1C.4 4 3 3 2 23.小明用力按压鼓面,发现鼓不会发声,这是因为鼓面没有()。

A.发生形变B.发生振动C.受到外力4.轻轻敲击鱼缸的上沿,则会看到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鱼B.鱼缸→水→鱼C.空气→水→鱼5.耳朵中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部分是()。

A.耳郭B.听小骨C.鼓膜6.调节音箱上的声音旋钮,改变了声音的()。

A.音量B.节奏C.音高7.要让正在发声的音叉立刻停止发声,应该()。

A.不再敲了B.马上用手按住音叉,使它不再振动C.继续轻轻地敲8.用不同的力量拨动橡皮筋,橡皮筋的振动幅度不同,以下表示振动幅度最大的是()。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10.利用钢尺探究声音强弱的实验中,以下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11.敲击铝片琴时,小明先轻轻敲击最右边的铝片,后重重敲击最左边的铝片。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实验目的: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实验器材:白醋20ml、小苏打30g、瓶盖7个、白砂糖、实验、密封袋
实验步骤:
实验一:观察有气体产生的气体
1.准备6个塑料瓶盖,把它们分为两组,每组3个瓶盖。
2.在每组的3个瓶盖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白砂糖、食盐和小苏打。
3.在第一组的三个瓶盖中滴入水,在第二组的三个瓶盖中加入白醋。
4.观察哪个瓶盖内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收集气体
1.取一个能盛水的密封袋,在里面放入三勺白醋。
2.在一个塑料瓶盖中加入一勺小苏打,再把它小心地放进密封袋中。
3.封好袋口,打翻袋中的瓶盖,让小苏打与白醋混合,观察发生的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
实验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变化。
实验步骤:
1.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纸片分别代表太阳、地球和月球。
2.将三张纸片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3.在地球纸片上打上一个观察孔,让月球纸片和观察孔高度一致。
4.将月球纸片转到离地球纸片远近略有不同的两个位置上,通过观察孔观察 “月球”挡住“太阳”的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
月球纸片离地球纸片近的时候观察到____,离地球远的时候观察到____。
实验步骤:
1.找一张边长为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 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小球。
3.用投影仪的光从不同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我的记录:
观察角度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一步理解温度因素对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的调控作用。

实验材料:1. 大豆种子2. 温室3. 温度控制设备4. 温度计5. 水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营造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室环境,确保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相对恒定;b. 准备大豆种子并浸泡在水中24小时,以促进其发芽;c. 根据实验设计设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处理组和对照组。

2. 实验组设置:将温度控制设备分别设置为以下三个温度条件:a. 高温组:设定温度为40℃;b. 常温组:设定温度为25℃;c. 低温组:设定温度为10℃。

3. 对照组设置:将温度控制设备保持在室温(25℃)下,作为对照组。

4. 实验操作:a. 在每个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b. 每个处理组和对照组使用相同容量的水进行浇灌;c. 确保每个温度条件的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光照条件相同。

5. 实验观测:a. 每天记录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并进行比较;b. 按照实验周期记录每个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高度、根长、叶片数量等。

实验数据与结果:以下是实验期间观测到的数据和结果:1. 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在高温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为65%;在常温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为85%;在低温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为50%;在对照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为80%。

2. 植物的生长情况:在高温组,植株高度为15cm,根长为10cm,叶片数量为8片;在常温组,植株高度为20cm,根长为15cm,叶片数量为12片;在低温组,植株高度为10cm,根长为8cm,叶片数量为6片;在对照组,植株高度为18cm,根长为12cm,叶片数量为10片。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温度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植物生长具有显著影响。

2. 较高温度(40℃)下,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明显降低,植物生长受到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结论:磁铁有,能指示,同极相互,异极相互。
教师评价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1
课题
研究磁铁
实验名称
自制指南针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盘子、磁铁、缝衣针、泡沫小球。
实验过程:
1、用磁铁磁化小针的一端。
2、制作指南针。
3、检测自制的指南针。
我们的现:被磁化后的小针也能指示。
实验名称
制作潜望镜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同样大的小长方形镜子、硬纸盒、剪刀、硬纸板
实验过程:
1、在硬纸盒上剪出两个大小一样的长方窗口。
2、在硬纸盒子的两头剪出两个斜口。(45度角)
3、将镜面安放在两斜口上。(镜面相对)
我们的发现:在窗口的一端能看到外面的。
实验结论:平面镜可以光。潜望镜是根据制成的。
实验结论:自制的指南针同样可以指示。
教师评价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2
课题
电磁铁
实验名称
制作电磁铁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电池、铁钉、长导线、回形针若干
实验过程:
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大铁钉上。
2、接通电路后,用铁钉去吸收圆形针。
我们的发现:像磁铁一样能圆形针。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
课题
光的行进
实验名称
光的直线传播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1、把三张小孔板对齐摆好。
2、打开手电筒,照射在前面的一张小孔板上。
我们的发现:手电筒的光穿过。
实验结论:光是传播的。
教师评价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2
课题
照镜子
我们的发现:在白纸上能分别看见、、、四种颜色。
实验结论:色光可以被。
教师评价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6
课题
简单电路
实验名称
认识电路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电池、导线、灯泡
实验过程:
1、用导线连接电池和灯炮。
2、灯炮亮后画出线路图。
我们的发现:当导线把电池和灯炮连接后,灯炮亮了。
实验结论:可以控制电路。
教师评价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8
课题
简单电路
实验名称
简单的电路控制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两个不同颜色的电珠、厚纸板、金属图钉三枚、电池、导线若干、回形针一枚
实验过程:
1、准备材料。
2、制作开关。
3、安装电路
4、用开关控制红绿灯的亮和灭。
我们的发现:当圆形钉接触第二枚图钉时,亮了。
实验结论:电磁铁也有的功能。
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10
课题
研究磁铁
实验名称
探究磁铁性质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两块相同的条形磁体、环形磁铁若干
实验过程:
1、让吸起来的铁钉拔除。
2、用磁铁的不同部位去吸铁。
3、看磁极怎样指示方向。
4、把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
我们的发现:磁铁能吸回形针,能指示、相同磁极,不同磁极相互。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4
课题
研究透镜
实验名称
凸透镜和凹透镜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凸透镜、凹透镜
实验过程:
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我们的发现:凸透镜有的作用,能成像。凹透镜有的的作用。
实验结论:简单的线路是由、、组成。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7
课题
简单电路
实验名称
制作开关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小木块、回形针、图钉、导线
实验过程:
1、在一块木板上,用图钉固定圆形针的一端,另一端搭在另一只图钉上,让圆形针可以转动。(作为开关)
2、连接线路。
我们的发现:转动圆形针的另一端与图钉时,灯炮亮了。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的作用,能成像。凹透镜有的的作用。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5
课题
七色光
实验名称
滤光试验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三支手电筒、红、黄、蓝、绿四色玻璃纸
实验过程:
1、将3支手电筒各罩上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玻璃纸。
2、桌上放一张白纸。
3、分别用这3支手电筒照在白纸上。
当圆形钉接触第三枚图钉时,亮了。
实验结论:开关起到通过的作用。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9
课题
研究磁铁
实验名称
认识磁铁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不同形状的磁铁、铁钉、回形针
实验过程:
1、观察磁铁的形状,颜色。
我们的发现:磁铁的形状有:、、、。它们都能铁制品。
实验结论:不同形状的磁铁都的一边或一端涂上红色。并有性。
教师评价
小学学生科学实验报告册NO:3
课题
研究透镜
实验名称
光的折射
班级
五()班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小组长
组员
实验材料
玻璃杯、吸管、铅笔
实验过程:
1、倒大半杯水进玻璃杯。
2、把吸管或铅笔插入水中。
3、从侧面、上面看水中的吸管或铅笔。
我们的发现:吸管或铅笔在水与空气的交界处发生。
实验结论: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