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标准
日间手术准入标准

日间手术准入制度手术准入:手术病种的选择以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为标准。
具体包含九项:1.临床诊断明确;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的成熟术式;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5.气道受损风险小;6.术后疼痛可口服药物缓解;7.能快速恢复饮食;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医师准入:手术医师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
具体标准包含三项: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完成一定数量;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患者准入:病情不复杂,身体条件好,服务半径小,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1.意识清醒,无精神病史,围手术期有成人陪伴。
2.愿意接受日间手术,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理解并认可;患者及家属;理解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愿意并有能力完成出院后照护。
1.非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ASA分级III级但全身状况稳定三个月以上;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年龄65岁以下。
2.有联系电话并保持通畅,建议术后72小时内居住场所距离医院不超过1小时车程,便于随访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其他准入:患者需进行门诊输液,放疗、化疗,特殊检查,高风险检查等。
日间手术评估及随访制度1.入院前评估:患者根据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完成各项检查后,专科医生(可包括麻醉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的方可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2.术后评估: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
3.出院评估: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PADS评分量表完成打分;满分10分,评分≥9分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出院评估(附件3),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
对出院后仍需治疗的患者,医师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的性质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签字确认。
血栓性外痔(痔病)适合中医或西医,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告知单

8、完成术后病程记录及手术记录
1、上级医师查房
2、观察病情变化及引流情况
3、中医辨证施治
4、肛门部理疗等
5、伤口换药
6、注意排便情况,交待坐浴
1、上级医师查房、确定出院
2、完成出院小结交给患者
3、通知患者及家属出院
4、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随访日期
5、伤口换药(必要时)
护士的工作
1、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血栓性外痔(痔病)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告知单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住院天数
住院第1天
(手术日)
住院第1-2天
(术后第1日)
住院第2-3天
(出院日)
医生的工作
1、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2、开具术前检查单
3、完成病历书写
4、上级医师查房及术前评估确定手术
5、签署各项知情同意书
6、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2、入院护理评估
3、术前心理护理
4、入院宣教、治疗宣教
5、术前手术物品准备
6、术后生活和心理护理
7、观察术后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
8、指导患者手术手术后活动及坐浴
3、指导术后饮食
1、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2、出院指导
患者及家属
的工作
配合完成术前准备及完成手术
配合医生、护士工作,办理出院手续
患者或亲属签字:经治医师签字:
年月日
痔疮临床路径

..痔疮临床路径————————————————————————————————作者:————————————————————————————————日期: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一、痔(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WG000)。
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
3.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混合痔,有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症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疮临床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痔(混合痔)临床常见证候: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痔(混合痔)。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痔病(TCD编码:BWG000)和混合痔(ICD-10编码:I84.102)的患者。
2.有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5.患者同意并适合中医药治疗。
6.伴有以下情况患者不进入本路径(1)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
(2)混合痔伴有痢疾或严重腹泻患者。
(3)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或血液病患者。
(4)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
(5)孕妇。
(6)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证、舌、脉特点。
日间手术准入标准

日间手术准入制度手术准入:手术病种的选择以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为标准。
具体包含九项:1.临床诊断明确;2.为本医疗机构已开展的成熟术式;3.手术时间预计不超过2小时;4.围手术期出血风险小;5.气道受损风险小;6.术后疼痛可口服药物缓解;7.能快速恢复饮食;8.不需要特殊术后护理;9.术后经短暂恢复能够达到出院标准。
医师准入:手术医师准入原则为能力强、具备较强的医患沟通能力。
具体标准包含三项:1.聘任主治医师职称3年以上,具备相应级别手术的操作资质;2.相关手术操作技能熟练,并完成一定数量;3.具备良好的医德及沟通能力。
患者准入:病情不复杂,身体条件好,服务半径小,具体标准包含三个分项:1.意识清醒,无精神病史,围手术期有成人陪伴。
2.愿意接受日间手术,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理解并认可;患者及家属;理解围手术期护理内容,愿意并有能力完成出院后照护。
1.非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ASA分级III级但全身状况稳定三个月以上;全麻手术:ASA分级I-II级,年龄65岁以下。
2.有联系电话并保持通畅,建议术后72小时内居住场所距离医院不超过1小时车程,便于随访和应急事件的处理。
其他准入:患者需进行门诊输液,放疗、化疗,特殊检查,高风险检查等。
日间手术评估及随访制度1.入院前评估:患者根据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完成各项检查后,专科医生(可包括麻醉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符合日间手术纳入标准的方可进行日间手术治疗。
2.术后评估:患者术后即安排在麻醉复苏室苏醒,麻醉医生和复苏室责任护士根据标准对患者进行评估,符合标准者转各专科病房恢复。
3.出院评估:专科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者依据PADS评分量表完成打分;满分10分,评分≥9分的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完成出院评估(附件3),符合出院条件者方可办理出院手续;出院前需行出院指导,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及宣教。
对出院后仍需治疗的患者,医师应开具治疗方案,以出院医嘱的性质告知患者,患者理解并签字确认。
外痔临床路径

外痔临床路径一、外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外痔(ICD-10:I84.3/I84.4/I84.5)行外痔切除术(ICD-9-CM-3:49.46003)(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常在排便后,肛门缘皮下突起圆形或椭圆形肿块。
肿块色紫红,稍硬,可移动,位置表浅,触痛明显。
2.体格检查:直肠指检,必要时行肛门镜、电子纤维肠镜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治疗:包括增加水份摄入及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禁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治便秘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
2.手术治疗:外痔经一般消肿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
(四)标准住院日为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4.3/I84.4/I84.5外痔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OB;(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3)心电图。
2.必要时行电子纤维肠镜、心脏彩超、盆腔磁共振检查。
3.术前准备:(1)术前12小时禁食8小时禁水。
(2)术前备皮。
(3)签署手术同意书等各项知情同意书(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天。
1.麻醉方式:局麻。
2.手术方式为:外痔切除术。
(九)术后住院为入院第2天。
1.术后切口无疼痛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食。
2.术后用药:静脉用药:止痛、止血、补液、消炎等。
4.术后异常反应处理:(1)肛门口渗血处理:出血点压迫,使用止血剂。
血栓性外痔(痔病)适合中医或西医-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切口换药
□理疗
□观察术后病情
□出院评估,符合条件的予出院
□指导患者出院后功能锻炼、预防常识
□向患者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复查日期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通知出院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术前禁食
□二/三级护理
□酌情应用抗菌药物
临时医嘱:
□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
病情变异记录
□无□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血栓性外痔(痔病)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血栓性外痔(痔病)(ICD-10:I84.3)
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ICD-9-CM-3:49.4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天
时间
住院第1天
(急诊手术)
住院第1-2天
(术后第1天)
住院第2-3天
(出院日)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完善病历
□进行相关检查
□完成病历
□上级医师查看患者,制订治疗方案
□医患沟通,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通知手术室,急诊手术
□施行手术并完成手术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
□中医辨证施治
□观察术后病情:排便情况、有无便血、切口情况(分泌物、水肿等)
□心电图、胸片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混合痔的住院患者。
一、痔病(混合痔)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WG00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混合痔(ICD-10编码:I84.901 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手术编号: 49.4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临床常见证侯: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痔病(混合痔)。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痔病(混合痔)的患者。
2.有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手术适应证,且同意接受手术。
3.患者伴肛门周围有急性脓肿、痢疾或严重腹泻、严重心肺疾病、严重肝、肾疾病或血液病者;因腹腔肿瘤或门脉高压引起的混合痔、临产期孕妇、不能配合手术的精神病患者均不进入本路径。
4.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证、舌、脉特点。
注意证侯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尿常规、粪常规+潜血、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乙型肝炎五项、丙型肝炎抗体、血清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胸部正位片或胸透、心电图。
血栓性外痔(痔病)适合中医或西医,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标准流程

血栓性外痔(痔病)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血栓性外痔(痔病)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1.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痔病(TCD编码:BGW000)2.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血栓性外痔(ICD-10:I84.3)行血栓性外痔切除术(ICD-9-CM-3:49.47)。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年)。
1)临床表现:肛门不适、潮湿不洁;发生血栓时,肛门局部剧痛,起病突然。
2)体格检查:肛门直肠指检,必要时行直肠、乙状结肠硬镜或纤维肠镜检查。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痔病(外痔)协作组制定的“痔病(外痔)中医诊疗方案”。
痔病(外痔)临床常见证候:气滞血瘀证、湿热下注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痔病(外痔)协作组制定的“痔病(外痔)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痔病(外痔)。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增加水份及膳食纤维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会阴清洁等。
手术治疗:血栓性外痔通常伴有明显的疼痛,应急诊手术减压、去除血栓。
(四)标准住院日为≤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4.3血栓性外痔或痔病(TCD编码:BGW0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结缔组织性、静脉曲张性外痔,及合并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直肠炎症或狭窄、肛乳头肥大、肛窦炎等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痔日间手术路径
(2016试行版)
一、外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为外痔(包括血栓外痔、结缔组织外痔、炎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需要手术治疗者。
行外痔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肛肠学会肛肠专业诊治标准《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1.病史。
2.专科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肛肠学会肛肠专业诊治标准《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
1.符合手术适应症。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24小时。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外痔。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门诊准备。
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测定;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等);
(4)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胸片、彩超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头孢菌素,头孢唑啉。
(八)日间手术当日执行情况。
1.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后,无手术禁忌,提前一天通知患者住院,并提前一天通知手术室安排第二天下午手术,术日9点安排住院。
2.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局部麻醉或腰麻)。
2.手术方式:根据病情确定行外痔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
(九)术后24小时内出院。
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
(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2)止血、止痛药物(根据病情)。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伤口无渗血、严重水肿等异常。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外痔日间手术执行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外痔
行外痔切除术
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手术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