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_2013元月调考物理试卷 (五)
河北省保定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物理试题(带解析)

∆∅ ������
区间内
,电势沿电场方向均匀变化,因此该静电场是匀强电
场,A 对 B 错;在 O 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负电荷,负电荷向电势高处移动,所以将沿 X 轴正方
向移动,加速度不变,C 对 D 错。 20. 如图所示,两金属板间有水平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下的匀强 电场.一带正电的小球垂直于电场和磁场方向从 O 点以速度 v0 飞入此区域,恰好能沿直线从 P 点飞出此区域.如果只将电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则小球 做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1,经时间 t1 从板间的右端 a 点飞出,a 与 P 间 的距离为 y1;如果同时撤去电场和磁场,小球加速 度大小为 a2,经时间 t2 从板间的右端 b 点以速度 v 飞出,b 与 P 间的距离为 y2.a、b 两点在图中未标 出,则一定有 A. V0<VB. a1<a2 C. a1=a2D. t1<t2
【答案】B 【解 析】 X=0m 至 x=3m ,水平拉力 F =
������ ������
2
= 5������ ,滑动摩擦力 f=2N, 所以物体的加速度
a=
������−� 错 B 对; x=3m 至 x=9m 的过程中, 物体做匀速运动, 所以 D 错; x=3m
【答案】B 【解析】������ 2 = 2������������ t = vt − ������������ 2 = −������ 所以 a = −3g因此:电场力大小 Eq=4mg。所以从加
������ 2 ������ 1
mgh
电场开始到小球返回原出发点的过程中,小球电势能减少了 4mgh,A 错;加电场时,小球的 动能是 mgh,小球下落到最低点时,小球的动能为 0,因此小球动能减少了 mgh,B 对;从加 电场开始到小球下落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位移 s=2������ = 3 ������。因此,从开始下落到小球运动 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位移是3 ������,小球重力势能减小3 ������ ������ ������,C 错;小球返回原出发点 时的速度大小为 8������ ������,D 错。 第 II 卷(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 必须做答。第 33 题一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 22. (5 分>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 用到的最某本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 (2) 在找“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实验的基本思路是______;
广州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有答案)

广州市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2012年8月29日)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00分。
考试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一个人用力推水平地面上的木块,木块没有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木块受的摩擦力C.弹力、摩擦力只能存在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D.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2.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1 = 4.0N,方向向右,若其它外力都保持不变,只将F1的方向改变90 ,大小变为3.0N,则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是()A.3.0N B.4.0N C.5.0N D.7.0N3.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初速度为20m/s,关闭油门后前进100m停止,求火车速度减小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2 m/s2B、4 m/s2C、6 m/s2D、8 m/s24.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摩擦,则绳对A的拉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的大小分别为( )A.mg,(M-m)g B.mg,MgC.(M-m)g,Mg D.(M+m)g,(M-m)g5.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物体B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有:()A.B 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B 物体可能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也可能受到四个力的用C.B 物体必定受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D.B 物体必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6.有下列几种情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但尚未运动瞬间的火箭;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运行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④太空的空间站在绕地球匀速转动.对以上情景的下列判断和分析正确的是( )A .因为火箭还没有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 .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为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D .尽管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但加速度也不为零7.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是120sB .火箭前40s 上升,以后下降C .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 2D .火箭离地最大的高度是48000m 8.假设有一光滑小石子从楼顶上自由下落,除了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以外,知道下述哪些量,就可以求该高层建筑的高度,( )A .第一秒末的速度B . 第一秒内的位移C .最后一秒的位移D . 最后一秒的初速度9.如图所示,A 、B 两个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从同一位置出发的B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比B 质点运动得快一些C .在t=t 1时,两质点相遇D .从开始运动到t=t 1过程中,两质点各自走过的位移相等10.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重物的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方向向下的分力F 1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分力F 2,关于这两个分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1作用在物体上,F 2作用在斜面上B .F 2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大C .F 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D .F 1和F 2是物体重力的等效替代,实际存在的就是重力11.如右图所示,绳子质量、滑轮摩擦不计,物体M 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若倾角θ增大,物体M 仍然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绳子的拉力增大B .物体M 对斜面的正压力增大C .物体M 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增大D .物体M 受到的静摩擦力可能减小第Ⅱ卷(共61分)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12.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面上加速时和熄火后摩托车的加速度,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的500ml 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s 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匀加速到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如图是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是起点)。
2012—2013八年级物理月考试卷教科版

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写出科学探究的步骤_______________、猜想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与论证、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A 的长度是________cm ,其中准确值为 ,估计值为 。
3、某同学利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63.00cm ,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6.95cm 。
经查书,长江实际长度为6300km ,则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___________。
4、用拉长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填“偏大”、“偏小”、“一样大”)。
5、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 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 是以 为参照物.6、甲乙丙三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 甲=3.6km/h 、V 乙=5m/s ,V 丙=120cm/s ,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__ _ _。
7、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向乙地,(1) 如果前半程的速度为40km/h 后半程的速度为60km/h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2) 如果前半时的速度为40km/h 后半时的速度为60km/h8、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2)所示的标志牌其中40的含义为 ,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____ h 。
9、说明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1) 给蓄电池(俗称电瓶)充电 _________;(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渐渐长大 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0、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 的长度,以下几种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 )A .50.40mmB .50.5C .50.5mmD .5.050cm 11、下列数据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是错误的( )A.一张学生课桌的高为16.3dmB.一支铅笔的长度为0.175mC.一本字典的厚度为35mmD.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为1.9cm班级: 姓名: 考场 :第2题图1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13、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 .甲乙 B .甲丁 C .乙丙 D .丙丁14、请根据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 况( )A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15、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 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6米 B .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 .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2米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v=s/t 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 、根据v=s/t 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 、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 、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 17、如图,请你观察并判断两车的运动情况( )A .卡车运动,轿车静止B .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 .两车都运动D .两车都静止18、一列队伍长50米,行进速度2.5m/s ,经过一座100m 的涵洞,当队伍全部穿过涵洞时,总共需要( )A 60sB 40sC 50sD 80s1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荆门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荆门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元月调考理科综合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1—5页,第II卷为5—12页。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答题前请将答题卡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所有答案按规定书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蛙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所以可用来提取细胞膜B.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C.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D.同一生物体内非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信息分子(如:激素、淋巴因子等)来交流信息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精细胞、愈伤组织细胞、干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T和U两种碱基被大量利用时,表明细胞分裂正处于分裂间期C.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进入人体内的抗原都可能成为靶细胞的一部分3.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呼吸,实验设计如下。
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
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氧气的消耗量B.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C.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D.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4.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B.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第n次复制需要该脱氧核苷酸为m×(2n-1)个C.如果控制人的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D.囊性纤维病是编码一个跨膜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一种遗传病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B.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就使原来的物种变成了新的物种C.杂交育种通过不断地自交、筛选和淘汰使得纯合矮秆抗病小麦比例越来越高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6.下面三种曲线是同一生物在同样条件下的培养结果。
如皋初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如皋初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初二物理试卷亲爱的同学:物理是你们刚刚接触到的一门新的学科,相信你在领略物理的神韵时,也已经掌握了新的物理知识和能力,变得更加聪明,更懂得应用物理知识去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考场,仔细思考,认真作答,成功将属于你----物理学习的小主人!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 音调B. 频率C. 响度D. 音调及响度4.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5.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A.扇来的风是凉的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B .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C .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D .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6.如图1所示,大容器A 和小容器B 内均装有水,在容器A 底部加热使容器 A 内的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B 内的水 A .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B .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 .不能达到沸点,但能沸腾 D .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7.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的呼出“白气”,•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
元月调考

2011-2012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分析2011-2012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是武汉市学生面临到的第一次大型统一考试,其题型、题量、命题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中考走向,武汉巨人学校物理教研室对本次考试试卷进行了点评,希望对各大初三师生的冲刺复习有所帮助和指导。
元月调考物理和化学合卷,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其中物理答题时间约占70-75分钟。
本次考试为阶段性物理测试,因而考试范围仅限为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即本学期学生所学的所有物理知识。
物理共设置12道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共计36分;8道非选择题,包含填空、实验、作图、计算,共计40分。
整套试卷的设计难度为0.7,也就是让学生的平均分达到满分的70%。
从考试范围上看,本次物理测试范围比去年多一个单元,对于学生知识点的考察比去年更广,难度略微上升。
从各个章节的分数分布来看,选择题中《运动和力》章节所占分数最多,约为12分,非选择题中《功和机械能》章节所占分数最多,约为15分。
整套试卷将五个章节的所有知识点合理分布在题目中。
为了突出试题的定向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试题有以下特点:1.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学生对九年级上学期课程的掌握程度,没有人为设置繁、难、偏题。
2. 试卷中涉及到了部分最近几次大型考试的题目,只是略微在条件及设问上进行了修改,说明此后的四月调考乃至中考也会继续延续目前对大考试题进行修改的规律。
如试卷中选择题第17题可以在2011年武汉市元月调考的23题第四问可以找到对应原题;选择题第20题为2011年武汉市元月调考的24题的变形,略微修改了数据;本试卷中第26题对应2011年武汉市中考的第26题。
3. 试题多涉及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现象,选取材料鲜活,对现实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如第11题生活中的杠杆,第15题对“负压”的理解,第18题保护自来水管,第19题对跳台滑雪运动员在空中滑行的情景,第27题对救生艇的研究,第28题对挖埋水泥电线杆坑的应用。
武汉市2013年元月调考物理实验专题

武汉市2013年元月调考物理实验专题1.(2009•江苏)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___N,钩码总重G 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的结论?答:__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_________;②_________.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不考虑摩擦.(1)实验中,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_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η1为_________%.(2)将三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高时,该杠杆的机械效率为η2,则η2_________η1.(</=/>)(3)将同一物体分别悬挂在A、B两点匀速提高时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A和ηB,则ηA_________ηB.(</=/>)3.(2012•仙桃)如图是小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倾斜程度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为6N的木块分别沿倾斜程度不同的同一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实验数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额外功是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2)小明完成两次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其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你觉得他的结论___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_________.(3)斜面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盘山公路、镊子、螺丝钉、汽车方向盘中,应用了斜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4.(2012•沈阳)在影响机械效率的许多因素中,摩擦是一个重要因素.小丽将“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与“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相结合,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的空白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_________.②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沿斜面向上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③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及上升的高度h.④记录实验数据并填入表中.)该实验中采用了_________的研究方法.(3)计算斜面表面为棉布是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5.(2012•遵义)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___图做的.(选填“a”、“b”或“c”)(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___.6.(2012•肇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要提起图(甲)中的重物,请完成滑轮组的绕线(要求拉力最省).(2)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将图(甲)中的物体换成钩码,采用图(乙)所示的绕线方法,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下表所示.2=_________%(3)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如图的坐标中用光滑曲线画出η与G的关系图.(4)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随着提升物重的增加,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本次实验中,除物重外,影响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还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6)在某一次测量中,将图(乙)中F的方向改为图(丙)所示,其它条件不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改变.(选填“会”或“不会”)7.(2012•绥化)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B.可能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C.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过程中:(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_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3)如图乙所示把新鲜的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你会发现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了上述猜想_________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字母).8.(2012•宿迁)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 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法;(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有关.9.(2012•日照)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步骤示意图.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由四个图中_________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如果关系式_______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10.(2012•岳阳)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__;(3)在图乙(b)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杠杆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只需将右侧钩码移至第_________格;(4)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大树某处,静止后大树水平平衡,如图丙所示.现将大树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根据图乙可判断G A_________G B(选填“>”、“=”或“<”).11.(2012•营口)实验室有如下器材:天平、量筒、烧杯(2个)、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质量和体积不计)、足量的水(密度已知)、足量的未知液体(密度小于金属块的密度).(1)甲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_________mL;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a._________;b.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c.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_________g.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2)乙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没有天平),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液体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写出他们的实验过程.选用器材:_________主要实验步骤: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___(用字母表示)12.(2012•温州)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_________.(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_________.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_克13.(2011•广东)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_程度来确定.(2)分析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3)分析比较图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__.14.(2012•潍坊)小丽要研究金属圆柱体受的浮力与浸没在水中深度h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金属圆柱体,测出金属圆柱体的重力,然后让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水中,从圆柱体底面接触水面开始,到完全浸没水中(未接触容器底部),记录圆柱体浸入水中不同深度h时测力计的示数,并得到测力计示数F1和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图中能反映圆柱体受的浮力F2随h变化的图象是_________(填①或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金属圆柱体与水的密度的关系是ρ金_________2ρ水(填“>”“=”或“<”)。
2012-2013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丁沟中学月考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1、请仿照例句续写一句话,并正确、工整、美观地写在田字格内。
(3分)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它呼唤你勤奋,它呼唤你自信。
2、下面各组中注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分)A.确凿.záo秕.谷 bǐ盔.甲kuī颏.下 kēB.嫉.妒jì襟.怀 jīn 膝.盖xī屹.立 yìC.憎.恶zâng 振悚. sǒng 戏谑. xuâ潦.倒 liáoD.蹒.珊 pán 婀娜. nà譬.如 pì驯.良 xùn3、请选出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企望(期望)鉴赏(鉴别欣赏)雷霆万钧(形容威力很大)B.辟头(开头)方正(方方正正)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C.黄花 (菊花) 寂寥 (寂寞凄凉) 死乞白赖 (指纠缠个没完)D. 敛(收藏)絮说 (罗嗦地说)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4、下面各句中表达无误的一项是()(2分)A.同学们端正了学习目的。
B.他夺得百米赛跑第一名的桂冠。
C.在会上,他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
D.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5、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正确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开一块雪,出地面,用一支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便罩住了。
( A.撒 B.支 C.扫 D.露 E.拉 F.牵)6、下面的文学常识无误的一项是()(2分)A.《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
B.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C.《山行》的作者杜牧,字牧之,唐朝诗人,与李商隐并称“李杜”。
D.《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地理名著,保存了不少上古的神话传说。
7、古诗句填空(10分)(1)胜似春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物理试卷(五)武汉市物理组命制2012、12、25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全卷满分76分,试卷用时65分钟。
注意事项:1.如要作图(含辅助线)或画表,先用铅笔进行画线、绘图,再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
2.本卷中可能用到的物理量的取值如下:g=10N/kg水的密度ρ=1.0×103kg/m3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的是A.炒菜时,菜香飘满屋B.长期堆煤的墙皮内部也变黑C.踏水过河时,河水变浑浊D.水中加糖,整杯水都甜了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具有内能的物体也可以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大小也相等3、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容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比热容跟温度有关C.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与温度、质量无关4、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5、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该力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功分别为W1、W2、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W1<W2<W3 B.W1<W2=W3 C.W1=W2<W3 D.W1=W2=W36、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B.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C.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D.用同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7、一个滑轮组经改装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A.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B.机械效率提高,机械做功加快C.功率变大,机械做功更多D.总功减少,额外功增多8、关于功率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做功越多B.功率越大,做功越快C.功率越大,越省力D.功率越大,机械效率越大9、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离手后在空中运动.以下图线中,能反映小球动能EK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甲 F乙 1 8 0W/J3 6 0 54 07 2 00 t/s 2 4 1 3 砂筐10、频闪照片是研究物体运动的重要手段。
通常一只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
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过程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 位置的高度一样。
下 面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弹跳上升到最高点3位置时,瞬间静止,不受任何力作用B .小球在1、2 位置的重力势能相同,且机械能大小也相同C .小球在1、2 位置的动能相同,1位置时受到重力的方向向上D .小球在2 位置的动能比1位置时小,且机械能也比1位置时小11、图所示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携带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的情景。
关于这颗导航卫星 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C .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减少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12、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是125N,在10s 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 ,此时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动滑轮重是50N B .物体重是375NC .拉力F 的功率是25WD .拉力F 做的功是750J第II 卷 非选择题(共40分)13、(5分)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运 载火箭离开地面的上升阶段,“天宫一号”的动能 , “天宫一号”的重力势能 .运载火箭与空气摩擦导致 其内能 (以上三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此内能的改变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在这之后我国发 射“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验站空间成功对接.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它们必须保持相对 (填“静止”或“运动”)14、(3分)下图甲所示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所用动滑轮和筐受到的总 重力为20N 。
某次操作中,将重423N 的泥土以0.4m/s 的速度匀速提起,在此过程中工人的拉 力F 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细绳的质量忽略不计,g 取10N/kg 。
则: (1)、拉力F 做功的功率 ; (2)、利用该装置提升泥土的机械效率 ; (3)、在提起泥土上升3m 的过程中,拉力F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
15、(8分)如图是探究物质吸热性质的实验装置图,在两容器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
(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的目的:。
(2)、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个需要加热的时间长?答: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记录的数据。
请分析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液体名称实验次数 液体质量 m/g 液体初温 t1/℃ 液体末温t2/℃ 升高的温度t2-t1/℃通电时间t/min水 1 100 20 38 18 4 2 100 20 56 36 8 煤油3 100 20 29 9 1 41002056364①、比较1、2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 的热量 ; ②、比较1、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 ;(以上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③、比较2、4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4)、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2分) A 、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B 、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 、使用相同的烧杯16、(5分)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重2N ,测得 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钩码总重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测力计示数F/N测力计移动距离s/ m 机械效率h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40.21.41.057%(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1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第4次实验是用______图做的。
(选填 “a”、“b”或“c”) (4)、分析第1、2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 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
(5)、分析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__________。
17、(5分)下图是某小组同学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用木块将带有刻度的平木板垫起,构成一个斜面。
(1)、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从底端位置A 沿斜面匀速运动到位置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1N ,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2)、若将木块向右移,使木块左端与长木板90cm 处对齐,重复(1)中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0. 8 N ,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比较(1)、(2)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斜面的 有关。
(3)、若将小车四轮朝上倒置.重复(2)中的实验,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变 ,机械效率 变 。
比较(2)、(3)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接触面的 有关。
18、(5分)小明同学在研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对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状况很感兴趣,于是他找来频闪照相机对小球在斜面及其运动到光滑的水平面时的情况进行拍照,每隔 0.1s 的时间曝光一次,如图是小明做三次实验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小球从A 点运动到D 点,平均速度为 m/s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速度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的运动 (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b)所示,小明再换用质量较大的球重做实验,比较图(a)和图(b),你可以得出结 论: 。
(3)、小明又将图(a)实验用的小球放在 10.0cm 处,自由释放小球,拍摄出如图(c)所示的照片, 比较图(a)和图(c),得出结论: 。
19、菲律宾对我国领土“黄岩岛”的不断挑衅,中国“向阳红06”海监船已启程赴南海维权,如图所示。
“向阳红06”船总长91米、船宽14.7米、船底深7.6米,满载排水量4900吨,最大航速13.5 节(约25km/h ),续航力15000海里,是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合海监船。
(海水的密度为1.0 ×103kg/m 3,g 取10N/kg ) (1)、满载时,“向阳红06”船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若船底某处距海面的深度为6m ,则该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向阳红06”船在某处执行任务时, 以18km/h 的速度匀速航行6小时,巡航的路程为多少 km ?若巡航时海水阻力为1.0×106牛顿,则这一过程中船的推进力所做的功为多少?20、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原理图。
给空气能热水器供电,压缩机工作,压缩从蒸发器流出的制热气体,气体温度升高到120℃以上,高温气体流入冷凝器,加热冷凝器内的冷水,冷水温度升高到60℃,流入保温桶,同时流入冷凝器内的高温气体,放出热量液化,再进入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
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以下题目:(1)、冷水流过空气能热水器的冷凝器,水温度升高,这是利用______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
从蒸发器流出的制热气体,流经压缩机,气体温度升高,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
(2)、利用功率为1000W的电热水器,工作70分钟理想情况下能将20kg18℃的水加热到68℃。
①、求:电热水器电流做功(W=Pt)和水吸收的热量,从计算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②、若用1000W的空气能热水器,加热同样多的水只需工作20分钟,蒸发器从空气中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电流经压缩机做的功W,蒸发器从空气吸收的热量Q1,冷水从冷凝器吸收的热量Q2 ,存在这样的规律:Q2 = W + Q1,,热量损失不计)?③、从空气吸收的热量由完全燃烧焦炭来提供,相当于节约需要多少焦炭?(焦炭的热值为3×107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