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复习三

合集下载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三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必修三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复习提纲必修33.1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生长素(IAA)的发现过程(B)①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现象:不生长,不弯曲弯向光源生长结论:生长和弯曲与胚芽鞘的尖端有关现象:生长,不弯曲生长,向光弯曲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向光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的伸长区。

原因: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使背光侧生长快,出现向光弯曲。

②1910年詹森实验现象:向光弯曲生长结论: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③1914年拜尔实验现象:对侧弯曲结论:尖端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④1928年温特实验现象:对侧弯曲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⑤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1942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具有生长素效应。

总结:实验中的几个重点:①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部的伸长区③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④生长弯曲的部位是:下端伸长区备注: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A)①产生:生长素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分裂旺盛的组织。

②运输:在胚芽鞘、芽、幼根中生长素只有依靠主动运输的方式由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即生长素的运输是一种极性运输。

而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③分布:生长素在植物体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生长素的生理作用(B)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①促进植物生长;②促进扦插枝条生根;③促进果实发育。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

自己供给的文档均由自己编写如成,如对你有帮助,请下载支持!2010年江苏省一般高中学业水平测试( 必修科目 ) 模拟试卷(二)思想政治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30 小题,每题 2分,共 60分 ) 。

1. 2009年 9月 15日至 18日,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全会审议经过了《中共中央对于______ 问题的决定》。

A.推动乡村改革发展若干重要B.增强和改良新局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C.深入行政管理体系改革D.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2. 2009年11月 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付天气变化工作,决定到2020 年我国控制 ______ 排放的行动目标及相应的政策举措和行动。

A.温室气体B.生活污水C.生活垃圾D.汽车尾气3. 2009年12月 26日,世界前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营运速度最快的______ 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营运。

A.京津B.京港C.京沪D.武广4.2009年 12月 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达位于北京地坛医院的北京______之家,探望这里的艾滋病感染者、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听取专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建议和建议。

A.红丝带B.蓝丝带C.黄丝带D.绿丝带5. 2009年 10月 3日, 2016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票决活动在丹麦国都哥本哈根举行。

______最后成为举办地。

A.芝加哥B.东京C.里约热内卢D.马德里6.2009年 9月 16日,中国人民银行刊行建国6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

该套纪念币在本质上是A. 一般等价物B.纸币C.信用工具D.商品7.钱币在执行以下图所表现的职能时是A.现实的钱币B.看法的钱币 C .价值符号D.以上说法都对8.若其余要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A.正比B.反比C.没关D.以上都不对9.一项检查表示,近 40%的青少年以为自已有好多只用一时便不再使用的东西。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模拟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模拟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模拟试卷物 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示数表示的是平均速度B .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C .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就是它各时刻速度的平均值D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2.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B .接触面间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C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弹力的大小成正比D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B .重力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C .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同一物体的重力势能是不同的D .严格说来,重力势能属于地球与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共有 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0v 水平抛出,落地速度为v ,那么运动的时间为A .g v v 0-B .gv v 0+ C .g v v 202- D .g v v 202+5.关于由小车实验得出牛顿第二定律ma F =的下列说明中,符合实际的是sA .同时改变小车的质量m 及受到的拉力F ,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B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只改变小车的拉力,就可得出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C .保持小车受力不变,只改变小车质量,就可得出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D .先不改变小车质量,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不改变力,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得到加速度、力、质量三者间的关系6.用水平力F 将木块M 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如图所示.若以N 表示墙壁对木块的弹力,R 表示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下列对F 、N 、R 判断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N 和R 的合力为零 B .F 和N 是一对平衡力 C .N 和R 是性质不同的力 D .F 和N 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7.物体从A 点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 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B .平均速度一定相等C .两次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D .所用时间一定相等8.质量为2kg 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运动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s 2后撤去F ,其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取2/10s m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力F 对物体做功150J ②.拉力F 对物体做功500J ③.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00J ④.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175J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为适应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火车第五次提速已迫在眉睫。

冲A一定行!2010届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3)

冲A一定行!2010届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3)

冲A一定行!2010届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3)历史第Ⅰ卷(非主观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2、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3、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责任内阁制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4、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国会被提案弹劾。

其中包括泰勒、哈里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A、中央集权B、责任内阁制C、分权制衡D、联邦制5、电视剧《乔家大院》的主人公乔致庸是晋商的主要代表人物,据此推测乔家大院的修建时间应:A、唐B、宋C、元D、清6、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中国悠久的文化。

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A.行书B.隶书C.篆书D.草书7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8、Science(科学)被提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下列图片与之直接有关的是:A B C D9、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物理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物理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试卷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生活中我们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的运动,下列成语中描述距离的是A.风驰电掣B.疾如雷电C.一箭之遥D.蜗行牛步2.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三个基本量是A.长度、力、时间B.速度、力、质量C.加速度、速度、长度D.长度、质量、时间3.下列v-t图像中,表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4.在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伽利略否定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论断B.牛顿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C.爱因斯坦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卡文迪许建立了狭义相对论5.马拉着车奔跑,马对车的拉力F和车对马的拉力F′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两力的大小关系是A.F>F′ B.F<F′C.F=F′ D.无法确定6.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

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行李箱重100N,手对行李箱竖直向上的拉力为80N,则行李箱对地面的压力为A.20N B.80NC.120N D.180N8.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做平抛运动的是A.竖直下落的篮球 B.水平击出的排球C.斜向上踢出的足球 D.从桌面上弹起的乒乓球9.我国于2010年3月5日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九号”,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该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大小A.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B.只与卫星的质量有关C.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有关 D.与地球和卫星的质量均无关10.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需要节能能源B.因为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可能发生能源危机C.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能量可以被消灭,也可以被创生11.如图所示,电风扇工作时,叶片上、两点的线速度分别为、,角速度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 ,C. ,D. ,12.自然界中有很多物体做曲线运动,在所有的曲线运动中,物体的运动速度A.方向一定改变B.方向一定不变C.大小一定改变D.大小一定不变13.如图所示,桌面高为,质量为m的的小球从高出桌面的A点下落到地面上的B点,在此过程中的B点,在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A.增加B.增加C.减少D.减少14.在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中,站在电梯里的人A.所受支持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B.所受支持力做正功,机械能减少C.所受支持力做负功,机械能增加D.所受支持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15.下列对电现象及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说明了电荷可以创生B.点电荷间的静电力随它们的距离增大而增大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D.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16.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处于电厂中,图中能正确表示该粒子所受静电力的是A.B.C.D.17.一段直导线悬挂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通以如图所示的电流后,该直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是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18.关于通电螺旋线管磁极的判断,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19.如图所示,在水平匀强磁场中数值放置一矩形线圈,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线圈绕其底边转过90°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是A.变大 B.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20.将一蜡块置于注满清水的长玻璃管中,封闭管口后将玻璃管竖直倒置,在蜡块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紧贴黑板面水平向右匀速移动(如右图所示),则蜡块相对于黑板的运动轨迹是21.小明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A.先匀速后减速 B.先加速后匀速C.先减速后加速 D.先加速后减速22.某同学为感受向心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做了一个小实验: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牵着在空中甩动,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绳长不变,增大角速度,绳对手的拉力将不变B.保持绳长不变,增大角速度,绳对手的拉力将增大C.保持角速度不变,增大绳长,绳对手的拉力将不变D.保持角速度不变,增大绳长,绳对手的拉力将减小23.质量为2kg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的斜面向上滑行,在向上滑行的过程中,其动能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返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取g=10m/s2)A.196JB.34JC.56JD.0二.填空题: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作答(本部分2小题,其中24小题4分,25小题6分,共10分)24.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择一题作答,若两题都作答,则按24-1题计分。

2010年江苏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2010年江苏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2010年江苏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部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第1题。

1.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D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2009年7月22日,我国迎来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天文奇观。

图为“日全食形成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图”。

读图完成2~4题。

2.主要由图示天体参与构成的天体系统有BA.1级 B.2级 C.3级 D.4级3.此次日全食发生时,地球位于图中的太阳直射点位置与移动的方向分别为AA.甲 B.乙 C.丙 D.丁4.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CA.与太阳距离太远B.无昼夜更替现象C.没有丰富的液态水 D.宇宙环境不安全图为“海地(西五区)地震示意图”。

读图完成5~7题。

5.地震发生时,当地的区时是 CA.12日4时 B.12日12时C.12日16时 D.13日21时6.此次地震发生的的主要原因是 AA.地壳运动 B.火山喷发 C.海啸 D.人类活动7.为尽快获取地震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信息,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四地中,四季更替最显著的是 CA.①B.②.③D.④9.①地比④年均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大B.海拔高度低C.晴天日数多D.陆地面积广图为“中低纬大气环流示意图”,判断10~11题。

10.图示时,Q地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温和湿润D.低温湿润11.P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C.湿热的低纬信风 D.干热的低纬信风图6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13.水循环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

2010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专题三 铝、铁、硅

2010年化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专题三 铝、铁、硅

专题三铝、铁、硅一、铝及其化合物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主要是以化合态存在,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

1.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固体,密度2.70g/cm3较强的韧性、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导电性。

(2)化学性质: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①与氧气反应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坚固的氧化膜,所以铝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4Al+3O2====2Al2O3。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常温下铝与浓硫酸、浓硝酸钝化。

③与强碱反应2Al + 2 NaOH + 2H2O===2NaAlO2+3H2↑(唯一的一个)④铝热反应:2Al+ Fe2O 3 2Fe + Al2O3 焊接铁轨,制难熔金属。

2.Al2O3 (两性氧化物)与硫酸反:Al2O3+3H2SO4==Al2(SO4)3+3H2O;离子反应方程式:Al2O3+6H+==2 Al3++3H2O与氢氧化钠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Al2O3+2OH-==2AlO2-+H2O3.Al(OH)3 (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离子反应方程式: Al(OH)3 +3H+==Al3++3H2O与氢氧化钠反应:Al(OH)3 +NaOH==NaAlO2+2H2O;离子反应方程式: Al(OH)3 +OH-==AlO2-+2H2O受热分解 2 Al(OH)3 Al2O3+3H2OAl(OH)3实验室制取:常用铝盐与足量氨水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AlCl3+ 3(NH3·H2O)== Al(OH)3↓ +3NH4Cl离子反应方程式:Al3++ 3(NH3·H2O)== Al(OH)3↓+3NH4+4.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2·12H2O] 易溶于水,溶于水后显酸性,是因为:Al3++3H2O==Al(OH)3+3H+,因此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使其下沉。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二)历史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2.“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

”这段材料可能出自() A.《新唐书》 B.《资治通鉴》 C.《元史》D.《明史》3.古代西方一直称中国为“seres”和“china”,它们的意思分别是“丝绸之国”和“瓷器”,可见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丝绸和瓷器就是古代中国象征。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丝织业和制瓷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B.唐朝时期我国的瓷器制作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明清时期洛阳是全国的“瓷都”D.明清时期丝织业开始使用专门织造花纹的花楼机4.如果一对父母在小孩子偷了东西的时候,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他们可能会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的糊涂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的,而是环境不好,应该择善而居5.“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6.“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孙中山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种思考引发了孙中山()A.创建黄埔军校 B.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革命C.领导北伐运动 D.进行一系列捍卫反对专制的斗争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必修)专题复习
——计算与论述题综合训练
第三部分会考压轴题演练2——圆周运动
【基础演练】
1.如图所示,在以角速度ω=2rad/s匀速转动的水平圆盘上,放一质量m=5kg的
滑块,滑块离转轴的距离r=0.2m,滑块跟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二者未发生相对滑
动).
⑴滑块运动的线速度大小;
ω
⑵滑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体系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

轻绳长度为L。

现在使物体在光滑水平支持面上与圆盘相对静止地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

⑴物体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T;
⑵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ω
O
【会考回顾】
(2008年会考试题28,7分)如图所示,水平转盘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盘上叠放着质量均为1kg 的A 、B 两个物块,B 物块用长为0.25m 的细线与固定在转盘中心处的力传感器相连,两个物块和传感器的大小均可不计.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N .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B 与转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且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转盘静止时,细线刚好伸直,传感器的读数为零.当转盘以不同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传感器上就会显示相应的读数E .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2F ω-图象. g 取10m/s 2.
(2009年会考试题28,7分)如图所示,V 形细杆AOB 能绕其对称轴OO ’转到,OO ’沿竖直方向,V 形杆的两臂与转轴间的夹角均为α=45°。

两质量均为m =0.1kg 的小环,分别套在V 形杆的两臂上,并用长为l =1.2m 、能承受最大拉力F max =4.5N 的轻质细线连结,环与臂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两者间弹力的0.2倍。

当杆以角速度ω转到时,细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取g =10m/s 2。

⑴求杆转动角速度ω的最小值;
⑵将杆的角速度从⑴问中求得的最小值开始缓慢增大,直到细线断裂,写出此过程中细线拉力随角速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⑶求第⑵问过程中杆对每个环所做的功。

第三部分 会考压轴题演练2——圆周运动
【基础演练】
1.⑴滑块的线速度大小 v r
ω= 代入数据得 v =0.4m/s ⑵滑块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 2f F m r ω= 代入数据得 4N f F = 方向:由所在位置垂直指向转轴
2.⑴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ω=

T
所以2πω=T
⑵绳子拉力F 提供物体向心力,有2
ω=F m L 【会考回顾】
(2008年会考试题28,7分)当B 物体与将发生滑动时的角速度为
1
112r a d /s 0.25
g r μω=
==;则,[0,2]ω∈;
当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时,A 将要脱离B 物体,此时的角速度由2
22
m r m g ωμ=得2
244r a d /s 0.25
g r μω=
==,则22
1220.52T m r m g ωμω
=-=-([2,4]ω∈), 此时绳子的张力为22
12
22240.2526N <8N T m r m g ωμ
=-=⨯⨯-=,故绳子末断,接下来随角速度的增大,B 脱离A 物体,只有A 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当A 物体与盘有摩擦力时的角速度为3ω,则
m a x 1
3
816r a d /s 10.25
T m g m r μω++===⨯, 则当角速度为,22
21
140.254N m r m g ωμ
=⨯⨯=>,即绳子产生了拉力, 则22
1
0.251T m r m g ωμω
=-=-,[4,6]ω∈; (2009年会考试题28,7分)⑴∵角速度最小时,f max 沿杆向上, 则m a x
s i n 45c o s 45N F f m g ︒+︒= 2
m a x 1
c o s 45s i n 45N F f m r ω
︒-︒= 且m a x 0.2N
f F =,2
l r = ∴ω1=10/3≈3.33rad/s ⑵当f max 沿杆向下时,有
m a x s i n 45c o s 45N F f m g ︒=︒+ ,2
m a x 2
c o s 45s i n 45N F f m r ω
︒+︒= ∴ω2=5rad/s
当细线拉力刚达到最大时,有m a x
s i n 45c o s 45N F f m g ︒=︒+ 2
m a x m a x 3
c o s 45s i n 45N F f F m r ω
︒+︒+= ∴ω3=10rad/s
∴20/5/0.061.5/10/r a ds r a ds F r a ds r a ds ωωω⎧≤≤⎪
=⎨
⎪-≤<⎩
拉1
0()3(5) ⑶根据动能定理,有22
31
1
1()()22
W m r m r ωω=- ∴W=1.6J
/N
F 22-2
/r a ds ω
5
8
6 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