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笔顺安排的规则
国家规定汉字笔顺规则大全

国家规定汉字笔顺规则大全"忄"先写点和点,最后写竖。
"匕"先写撇,后写竖弯钩。
"万"先写横,再写横折钩,后写撇。
"母"字的最后三笔是点、横、点。
"及"先写撇,再写横折折撇,后写捺。
"乃"先写横折折撇,再写撇。
这个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笔顺完全不同。
"火"先写上面两笔,即点和撇,再写人字。
"登"的右上角先写两撇,再写捺。
"减"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右边的"咸"字"。
"爽"先写横,再从左到右写四个"×",最后写"人"。
"讯"右半部分的笔顺是:横斜钩(不是横折弯钩)、横、竖(不是撇)。
"凸"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短横和竖,然后写横折折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凹"第一笔先写左边的竖,接着写横竖折折,然后写竖和横折,最后写下边的长横。
"出"先写竖折,然后写短竖,再写中间从上到下的长竖,最后是竖折和短竖。
"贯"上边是先写竖折,再写横折,第三笔写里面的竖,最后写长横。
"重"上面的撇和横写后,紧接着写日,再写竖,最后写下面两横(上短下长)。
"脊"字上边的笔顺是先写左边的点和提,再写右边的撇和点,最后写中间的人。
"义"先写点,再写撇和捺。
点在上边或左上边的要先写,如"门、斗"等;点在右边或字里面的要后写,如"玉、瓦"等。
"匚"形字,先写"匚"上面的横,然后写"匚"里面的部分,最后才写"匚"最后的折,例如"匹、区、臣、匠、匣、匿"等。
汉字的笔顺规则

同学们, 再会!
4.世界上各种文字多到数以千百计,却惟有中国的汉字 才蔚成书法。
5.大凡引进汉字 作为自己书面语言交际工具的其他国 家和民族,也多崇尚书法艺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书法艺术的兴盛,是在汉字扬
弃了其形象性之后
1. 汉字对书法艺术的促成,过去常被简单地归功于其形 象性。
2.书法作为一门独立艺术而形成,并很快兴盛起来,是在 汉字很大程度地扬弃了其形象性以后。
1、点在左上,先写点:为 斗 头 问 2、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点:我 成 叉 丹 3、上右或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内:司 厅 4、左下包围结构,先内后外:这 道 延 建 5、左上右包围结构,先外后内:同 网 间 周 6、左下右包围结构,先内后外:画 凶 函 幽 7、上左下包围结构,先上后里再左下:医 匠
2.古代汉字以文言虚字充作“标点集”, 更加维护了 汉字组字成篇的均衡匀称性。
3.均衡匀称趋向,也体现于汉字的单字构形之中。 4.均衡匀称趋向体现在单字构形中,使汉字产生了牺 牲表词明确完整性的 “省形” 和 “省声”之类的现 象。 5.汉字单字构形中所产生的“省形” 和 “省声”现 象, 为书法艺术本色添加了一道浓彩。
“八仙庆寿”对联(译文)
钟离点石把扇摇,果老骑驴走赵桥; 洞宾背剑清风客,国舅瑶池品玉箫。 彩和手执云杨板,拐李先生得道高; 仙姑敬奉长生酒,湘子花篮献蟠桃。
四、汉字构形的独立整一,在组字成篇
时, 形成了均衡匀称的艺术效果
1.渊源于物象描摹的汉字,各自构成独立整一的形体 画面,便于形成组字成篇的均衡匀称性。
一、重温汉字笔顺规则
(一)基本规则 1、从上到下,例字:三 王 音 慧 2、从左到右,例字:信 到 树 谢 3、从外到内,例字:月 同 周 旭 4、先横后竖,例字:十 青 其 博 5、先撇后捺,例字:人 八 入 全 6、先中间后两边,例:水 小 办 承 7、先里头后封口。例:田 回 团 国
汉字笔顺规则

1 汉字笔顺的规则旧规则一、基本规则1先横后竖例:十(一十)2先撇后捺例:人()3从上到下例:三4从左到右例:仁5先外后里例:问6先外后封口例:国7先中间后两边例:小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边或左上,先写。
例:衣穴为斗2点在右上或字里,后写。
例:发我瓦叉3两面包围结构的字⑴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例:司厅⑵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例:远延4三面包围结构的字⑴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
例:凶⑵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
例:同⑶缺口朝右的,先上后里再左下。
例:区新规则1 笔画交叉和不交叉汉字笔顺新规则是把组成汉字的笔画和笔画之间的关系,分为交叉和不交叉两种情况分别确定笔顺。
笔画交叉是指两个笔画互相穿过。
如“十、丰、艹、扌、丈”。
笔画不交叉是指两个笔画不互相穿过。
如“三、工、厂、人、川”。
许多汉字中,笔画之间有的交叉,有的不交叉。
如“大”,第一笔“横”与第二笔“撇”是交叉;第二笔“撇”与第三笔“捺”是不交叉;第一笔“横”与第三笔“捺”是不交叉。
如“丰”,第一、二、三笔“横”分别与第四笔“竖”交叉;第一、二、三笔“横”之间是不交叉。
2 位置关系不交叉的笔画在平面上有三种位置关系:1.上下关系。
如“三、工”。
2.左右关系。
如“八、川”。
3.两种关系。
指两笔画之间同时具有上下关系和左右关系两种。
如“厂”:“横”在“撇”的上面,是上下关系;“撇”在“横”的左面,是左右关系。
两笔画之间是两种关系。
如“刀”:“折”在“撇”的上面和右面,两笔画之间是两种关系。
不交叉的笔画能进行独立完整的分割,能独立完整地指明谁在谁的哪个方位,因此能利用位置关系确定笔顺。
不交叉的笔画有四句笔顺规则。
第一句:上下和两种,从上到下。
意思是两个:1、上下关系的,笔顺从上到下写。
2、两种关系的,只依据上下关系的部分笔形,来确定笔顺从上到下写。
第二句:左右和提折,从左到右。
意思是两个:1、左右关系的,笔顺从左到右写。
如:川、人。
笔顺见下图。
2、提折是指有提(即反时针的“钩”)的折笔画。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一、一般规则: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延伸阅读(一)笔画笔顺易错字:一、横1末笔为二: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一、一般规则: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延伸阅读(一)笔画笔顺易错字:一、横1末笔为二:冉(再、苒)——笔顺:竖、横折钩、\[中\]竖、末笔写二。
里(理、童)——笔顺:先写甲,后写二。
重(踵、董)——笔顺:撇、横、写曰,\[中\]竖、再写二。
垂(捶、棰、锤)——笔顺:先写千、后写艹,再写二。
▲注意:并排三、四横者不按此规律:堇jǐn(谨、槿)——末二笔为竖、横。
汉字的笔顺规则

汉字的笔顺规则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一、一般规则: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汉字书写笔顺规则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
汉字的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如:“干”),先撇后捺(如:“八”),从小到大(如:“主”),从左到右(如“林”),先进后关(如:“田”),先中间后两边(如:“水”),从外到内(如:“回”)等。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丶。
笔顺是否正确,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一、一般规则:1、先撇后捺:人八入2、先横后竖:十王干3、从上到下:三竟音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5、先外后里:问同司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二、补充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同用风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写字笔顺口诀: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注释: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 “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 “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汉字笔顺规则表

汉字笔顺书写规则如下:
1、先撇后捺:人,八,入。
2、先横后竖:十,王,干。
3、从上到下:三,竟,音。
4、从左到右: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问,同,司。
6、先外后里在封口:国,圆,园,圈。
7、先中间后两边:小,水。
8、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衣,立,为。
9、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发,瓦,我。
10、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厅,座,屋。
11、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远,建,廷。
12、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凶,画。
13、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同,用,风。
14、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右上有点后补;上包下时先外,下包上时先内;三框首横末折,大囗最后封底;分歧遵照《规范》,做到流畅美观。
笔顺规范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的组成部分。
国家语委、国家新闻出版署曾在1988年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以下简称字表),规定了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笔顺安排的规则
汉字有单笔字和复笔字之分,单笔字只有“一”、“乙”两个,其余均为复笔字,复笔字均有笔顺问题。
复笔字笔顺安排应遵照《规范》。
笔顺规则或是约定俗成的,或是统一规定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笔顺书写的正确与否,因此必须认真学习与遵守。
笔顺安排的基本规则有:
1.先横后竖:十、于、丰、干、丁等。
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木、芋、艳、刊、花、羊等,也是如此。
2.先撇后捺:人、八、入、木等。
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如大、分、树、艾等,也是如此。
由于汉字中没有捺起笔的字,所以撇与捺不论是相交、相离、相接,书写时都是先撇后捺。
3.先上后下:二、丁、立、李、昌、亨等。
部分独体字和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的字一般遵从此规则。
4.先左后右:一些独体字、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从左到右。
如川、州、旧、构、部、树、衍、樊(上部)等。
5.先外后内:汉字的部分独体字和包围结构的字,绝大多数是先外后内。
如月、母、同、凤、凡、用、叉、厅、历、虱、氢、勉、毯、赴、旭等。
6.先中间后两边:小、水、办、承、业、率、兜、燕等。
这里要注意的是“火”和“肃”,它们的笔顺不是先中间后两边,而是相反。
此外“脊(脊)”也是如此。
7.先进入后关门(即先外后内再封口):一般是全包围结构的部件和字,先写上面三框,再写框内部分,最后封口。
如回、田、目、国、圆、面、囱、卤等。
除了上面的基本规则外,还有一些补充规则。
在我看来,这些规则更应该重视。
因为基本的东西人们往往都能掌握,却常常在一些细节上失误。
这些补充规则有时是推行汉字笔顺规范的难点甚至是关键。
补充规则有:
8.后写右上点:汉字中一些带有右上点的字或部件,一般后写右上点。
如犬、术、戊、书、发、尤、求、代、械、找等。
9.后写内部点:内部点是字主形内部的点,一般后写。
如叉、凡、为、勺、瓦、丽、兔、雨、势、玉等。
但有些字如义(义)、丹(丹)、母(母)、戍(戍)、卵(卵)、逐(逐)等例外,必须加以注意。
10.先右后左:一些特殊的偏旁,如“ 、”,不是先左后右,而是先右后左:,。
含有这些部件的字如陈、阳、陂、郊、都、耶、即、叩等,也是如此。
11.先内后外:“下包上”结构的字,先写上内,后写外。
如凶(凶)、凼(凼)、幽(幽)、山(山)、鬯(鬯)等。
含“ 、”包围结构的字,一律先写右上,后写和。
如延(延)、廷(廷)、建(建)、过(过)、远(远)等。
从“ ”与“丁”包围结构的字与部件笔顺较为特殊。
既非先内后外,也非先外后内,而是内外交错进行。
“ ”属左、下包围结构,先写上内,后写左下。
如匹(匹)、医(医)、匡(匡)、匾(匾)等。
“丁”属于上、右下包围结构,先写上内,后写右下。
如可(可)。
12.先撇后折:有撇、折组成的部件和字,多数先写撇,后写折。
如匕、、、、、、、儿、几、九等。
含上面的部件或字的字,如老、旨、句、甸、欠、饭、月、用、同、内、凤、狐、獾、倪、元、机、旭等都是如此。
但有些部件和字例外,要先写折后写撇。
如刀(刀)、力(力)、乃(乃)、万(万)、皮(皮)、女(女)、方(方)、虎(虎)、发(
发)等,含上述字或部件的字,也是如此。
这些字须特别留心,不能与先撇后折混淆。
13.先竖后横:竖笔笔末与横笔相接时,最后一个横笔与竖笔相接时,先竖后横。
如土(土)、工(工)、共(共)等。
横笔笔首与竖笔相接,先竖后横。
如“ (占字头)”。
长竖与短横相接,先竖后横。
如“ (北字旁)”、“”
和“”(非字旁)。
含这些部件的字都是如此。
另外一些特殊的字要记住:丑(丑)、贯(贯)、里(里)、垂(垂)。
以上13条规则是汉字笔顺的常见规则,但还不能覆盖所有规则。
其实,较为复杂的汉字的笔顺往往是这些规则的综合运用,如“赢”字就包含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撇后捺、后写内部点等规则。
汉字是复杂的平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形体特征,掌握了这些规则并不一定就能正确书写全部汉字的笔顺。
这就需要在书写过程中不断记忆、琢磨和钻研,特别是一些笔顺特殊、结构复杂的汉字,尤其要注意。
只要不断地练习和实践,相信每个汉字的笔顺都不难掌握。
汉字笔顺原则的根据
国家已发布了许多关于汉字笔顺规范的文本,笔顺规范有许多具体的规则,那么这些规则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有何内在的依据?探讨这些问题对正确书写汉字笔顺、认识汉字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等等都有重要价值。
(一)汉字笔顺规则是遵从人们的书写习惯的,这是它最重要、最本质的根据。
笔顺是按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的特点而约定俗成的,或者说,是使用汉字的人群写字经验的总结。
人们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笔顺规则,从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约定俗成。
人们在书写过程中,碰见这个字,就会习惯性地按该字的固定形式的笔顺写出来。
笔顺规则之所以被许多人掌握和接受,就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人们的书写习惯,习惯的东西写起来当然得心应手。
事实证明,笔顺的“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等规则是经过了历代无数人的实践和长期的优化选
择积累传承下来的,是习惯使然,当然有道理和规律可循,理应成为汉字笔顺的规则。
(二)汉字的笔顺规则与书写的便捷性、书写时手执笔是否便利、前一笔过渡到后一笔是否顺当密切相关。
笔顺与书写有关,书写是人手的一种活动,从而书写笔顺必然受到人手的生理机能的影响。
因此,笔顺必须以是否便于人手的书写动作为取舍依据。
易洪川将之称为“手治”。
人书写时一般是右手执笔,写横向笔画时,从左到右,写竖向笔画时,至上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