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哈师大附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山西的陶寺遗址挖掘中发现,其中大型墓随葬品丰富、精致,有鼍鼓、特磬等重要礼器;而占墓葬总数将近90%的小型墓,墓室仅能容身,死者身无长物。

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时期()A.音乐演奏技艺高B.私有制已经形成C.已出现早期国家D.宗法制开始萌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石器时代(中国)。

从随葬品和墓葬规格判断,陶寺遗址在墓葬随葬品方面存在明显的贫富不均现象,这说明陶寺文化时期私有制已经形成,B项正确;仅凭出土乐器不能说明音乐演奏技艺的高低,排除A 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有关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等,无法得出早期国家出现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陶寺文化时期具体的宗法继承关系,排除D项。

故选B项。

2.荀子称赞秦国:“观其风俗,其百姓朴,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古之吏也。

”但他却认为秦国与真正的“王者之功名”相比,却“不及远矣”。

这反映荀子()A.厚古薄今的历史观B.儒法道兼容的思想C.对儒家理念的坚守D.对变法图霸的推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

据材料信息可知,荀子对秦国的以法社会治理是给予称赞的,但对于统治者的功名却予以否定,说明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也存在法家思想和道家思想,B项正确;A项的表述不符合材料内容,荀子对今的秦国是称赞的,排除A项;秦国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的理念,材料对秦国的称赞,说明荀子思想不是单纯坚守儒家思想理念的,排除C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儒家不主张变法图霸,排除D项。

故选B项。

3.秦朝统一全国后,经群臣争议,秦始皇否定分封子弟的提议而全面推行郡县制。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1.周朝的东都洛邑(成周)既成,遂迁曾反对周朝的“殷顽民”于此;同时,封降周的商贵族微子于商朝故都宋地,以代殷商之后;封武王少弟康叔于纣都,成立卫国,赐以殷民七族;封周公长子伯禽以奄国旧地,成立鲁国,赐以殷民六族。

西周的这些举措A.扩大西周统治的社会基础 B.密切了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C.意在加强控制殷商旧势力 D.消除了商朝后代的反抗斗争2.在商朝,征伐、祭祀、施政等政治要务都要进行占卜;而到了西周时期,君主管理国家往往关注百姓的议论。

这反映出A.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 B.商朝政治制度已被西周抛弃C.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 D.西周的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3.郡守与县令都只是朝廷派遣下来的“命官”。

这些官僚们在指定的辖区内只能行使“有限委托”的行政管理权。

同时,所有的官员都必须无条件地接受皇帝的监督和处置。

由此可见,郡县制的实行A.适应了集权政治的需要 B.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C.完善了秦朝的官僚体系 D.激发了官员们的积极性4.汉初,东方各地特别是楚、齐、赵地的文化传统仍有很大势力,东西方各地文化习俗的差异和冲突明显。

为此汉政府在东部分封诸侯王,从俗而治;在西部沿用郡县制。

这表明郡国并行制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C.导致了国家分裂 D.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5.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其相似作用是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6.唐朝三省长官和其他参与决策的官员,都集中到政事堂议事,政事堂逐渐成为一个高于三省的决策机构。

三省长官实际上脱离了本部门,而副职左右仆射则成为三省实际的负责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有答案)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国王钱缪作<钱氏家训》,提出“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摩”“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治家思想。

《钱氏家训》的上述内容A.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B.体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C.彰显学优则仕的理想追求D.蕴含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25.明朝后期马铃薯传人我国后,迅速跻身官廷美食的行列,只有达官贵族方能享用。

到清朝中叶以后,马铃薯成为常见主食,走入寻常百姓家。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等级观念日益談化B.人口增长粮食短缺C.中外贸易不断扩大D.崇尚西方生活方式26.1877年,对西方持否定态度的刘锡鸿作为副使出使英国,抵达伦敦两个月后,他对英国政治评价道“无闲官,无群民,无上下隔阂之情,无残暴不仁之政,无虚文相応(应)之事。

”据此分析,刘锡鸿A.肯定了英国政体中体现的民主和法治精神B.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伦理和儒家价值观C.主张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进行全面的批判D.从反对学习西方向支持学习西方制度转变27.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

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给商勋章程》、《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等相关法规。

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B.积极扶植官僚资本企业C.奖励实业顺应时代潮流D.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28.在1930年夏,中共领导人李立三主持中共中央会议,通过《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决议,决定立即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以尽快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可见当时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中共党内的右倾错误起主导作用C.中共党内在革命的道路选择上有分歧D.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29.1950年,加拿大认为不需谈判即可与新中国建交,但在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态度后,加拿大遂搁置了此事,但在1970年最终与新中国建交。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_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制作年代尺是提升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

我国远古人类“元谋人”遗址应处于2.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水稻起源的专题片,下列选项中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河姆渡文化遗址D. 仰韶文化遗址3.有学者认为,文明社会是从有社会规则开始的。

据此判断,可作为文明社会标志的是A.制造石器工具 B.采集与渔猎食物C.农耕聚落形成 D.文字与法律产生4.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5.某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青铜铸造业规模小且组织松散B.青铜器主要为饮食餐具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青铜铸造工艺水平接近6.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世官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

下列哪一幅图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A.筒车B.铁农具C.都江堰水利工程D.牛耕8.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即“道”遵循客观规律,不任意妄为,所以无所不为。

它有别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

这表明道家思想A. 蕴含了科学和人文精神B. 反对征服和利用规律C. 不利于天人关系的和谐D. 符合当时的政治现实9.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

这说明孔子儒学思想A.注重社会和谐 B.强调以民为本 C.主张以德治民 D.宣传克己复礼10.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属于哪一时期的形势图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时期11.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及答案

2024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历史及答案

22441 .在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青台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发现是由九个栽立陶罐组成的“北斗九星”图案。

这一被天文学家确认为天文类祭祀遗迹的发现,将中国观象授时的历史提前了近千年。

这反映出,仰韶文化中晚期A .农耕文明领先世界B .诞生了早期国家C.开始萌生天人观念D.文明化程度较高2 .《孔氏家语》记载: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提出“隳三都”的政治主张:“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

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

乃使季氏宰仲由隳三都。

”孔子“隳三都” 旨在A.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C .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D .缔造四方臣服的专制主义3 .曹魏将东汉末年州牧制度固定化,州刺史(州牧)正式成为管辖地方的行政官。

并且自曹魏开始,州刺史多带将军号,“任重者为使持节都督,轻者为持节”。

不带将军号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

曹魏的这一做法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监察B .助长了地方割据的趋势C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D.推动了短暂统一的出现4 .唐朝统治集团内部成员中胡汉通婚较为普遍,同时朝廷众多文武官员也源自边疆各族(见下表)。

据表可知,这A .反映了唐代婚姻习俗变动B .展示了盛唐尚武风貌C .有利于协调处理边疆事务D.消除了民族隔阂偏见5 .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

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这说明A .江南商业环境恶劣B .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C .官府重视商税收入D .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6 .明初设置的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能够更好地统领地方,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而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

这体现了A .中央集权强化的要求B .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C .中央对地方的不信任D .政府监察体系的强化7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古人常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天子无妻(齐),告人无匹”,“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亲无将,将而诛焉”。这反映了
12.1950年,欧洲的商品出口额占其GDP比重为9.4%,1973年达到21%。到1973年,欧洲的出口额已升至二战结束初期的6.5倍,一些欧洲国家的出口额甚至达到了一战前的10—15倍。欧洲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推动B.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C.二战后的和平环境D.运输技术不断创新
C.全面移植了苏联的制度D.计划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9.特洛伊战争的获胜,引发了希腊人“力”与“身体”的意识觉醒。竞争精神催生了体育赛会,英雄崇拜激励个体追求卓越。体育运动以“公平竞争”的形式体现和维护了社会秩序。这反映了古希腊
A.战争成就了体育赛会B.体育竞争是维系社会的关键
C.公平竞争是体育精神D.人文精神是社会的价值取向
10.1791年,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美国不断发生各种恶性枪击案件,造成伤亡越来越大,严格限制甚至B.法律条款面临时代的挑战
C.宪法赋子的权利不容侵犯D.修正案是利益妥协的产物
4.明清时期江南女性大规模参与以仿效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等为内容的纺织工作,其织品称为女红。其作品具有温和、幽静、含蓄内敛的风格。深得读书人的赏识,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B.手工业劳动力的短缺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卷(新版)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卷(新版)

黑龙江省2020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讨伐)。

”这段材料反映了()A . 西周初年的分封制B . 西周末年周王室的衰落C .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D . 战国时期的群雄并立2. (2分)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 . 等级观念B . 宗法观念C . 法治观念D . 辈份观念3. (2分) (2020高一下·临清月考) 古希腊世界有48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邦,其中最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其面积和人口如下表所示。

此特点有利于()A .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B . 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C . 文化的交流与繁荣D . 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4. (2分) (2019高一上·南海月考) 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按照诚实、信用原则作出公正判决,无需拘于形式,恪守法规。

这一规定()A .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 说明古罗马法具有很强的随意性C . 维护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D . 与当时的商品经济发展需求一致5. (2分) (2019高一上·定远月考)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是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它们之间明显的区别是()A . 前者基于部落选出,后者基于等级选出B . 前者基于财产多寡,后者更注重家庭出身C . 前者基于等级选出,后者对所有公民开放D . 前者基于行政选区选出,后者基于部落选出6. (2分) (2019高三上·兴宁期末)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西汉前期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体制,皇帝任命官员管理与委托刘姓子弟统治一方并举: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通过授权品级较低的刺史代表皇帝巡查监督各地郡县官员和王侯;东汉后期刺史所辖州成为郡县之上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取代郡县二级制。

黑龙江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卷

黑龙江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卷

黑龙江省2021年高三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共15题;共44分)1. (3分) (2020高二上·宣化月考) 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

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候,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A .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B .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 .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 .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2. (3分)(2020·松江模拟) 下侧法国《时事画报》刊登的漫画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现象?()A . 五口通商B . 租界设立C . 瓜分狂潮D . 门户开放3. (3分) (2019高二上·黑龙江月考)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A . 李贽B . 顾炎武C . 黄宗羲D . 王夫之4. (3分)(2020·郑州模拟) 在曾国藩、李鸿章的努力下,朝廷终于同意从1872年到1875年间,每年派出三十名留美幼童,分四批,共计一百二十人。

但1881年清政府决定将所有幼童一律撤回国内,原因是幼童“以童稚之年,远适异国,路歧丝染,未免见异思迁”。

留学计划的破产从实质上说明了()A . 传统观念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B . 留学教育威胁了清政府的统治C . 顽固守旧派势力抵制留学教育D . 教育制度呈现半殖民地化特征5. (3分) (2019高一下·湖北期中) 陈启沅于1873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

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1.44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有1500多工人,95%都是女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