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著名歌唱家王昆座谈

合集下载

87版《红楼梦》经典音乐赏析

87版《红楼梦》经典音乐赏析

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过去,央视87版《红楼梦》已经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播出700次以上,每一次播出的收视率都排在前列。

而《红楼梦》的音乐和歌曲,也已经成为经典。

87版红楼梦歌曲演唱共有三人,为:陈力、叶矛和王洁实。

其中: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晴雯歌、叹香菱、分骨肉这十首为陈力独唱。

而红豆曲是陈力和王洁实合唱的。

叶矛独唱聪明累和好了歌两首。

20年后,由谁来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许多歌唱家都演唱过,但目前来看,陈力、郑绪岚和吴碧霞,应是其中佼佼者,因为不仅有她们对歌曲的完美演绎,还是她们各自颠沛流离如传奇般的人生故事,为本已一唱三叹的红楼梦组曲,增加了更多的唏嘘与感慨。

一、 王立平——泣血创作红楼梦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王立平非常喜欢《红楼梦》,30多岁时就萌发了写一部《红楼梦》音乐的念头。

梦想的实现得归功于导演王扶林已故的妻子,她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音乐编辑,一直想给王立平做一个音乐作品专辑。

在交往中,她透露王扶林正在筹拍《红楼梦》,王立平当即就表示“非常有兴趣”。

那是1982年,王立平刚过了41岁生日。

兴奋没多久,王立平就开始面临困惑。

“我很羡慕剧组里的编剧、导演、服装、道具,有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话,讲什么样的故事,曹雪芹写得分明。

唯独音乐,翻遍《红楼梦》,没有一个音符!只有我要创作的音乐,是真正的无中生有。

”当时,他的感觉就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脑子一片空白。

王立平老师近照王立平在这之前,曾创作了《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驼铃》《牧羊曲》《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等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他不愿重复这些歌曲的风格。

“我是在尝试创造《红楼梦》音乐的风格,这种音乐具有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

”凭着这股动力,他夜以继日,一遍又一遍地钻研《红楼梦》,“本来想写成悲欢离合、大喜大悲的,但是,反复研究了一个个人物形象后,又定位为惆怅、悲伤的情感基调。

”他认为,音乐不是用来说故事的,而是引导人们在品味、体味、解味音乐的过程中,进入音乐的最高境界。

王昆

王昆

王昆首席见证经典的走红作者:余玮来源:《中华儿女》2015年第19期歌剧《白毛女》家喻户晓,至今仍然传唱不衰。

王昆是中国新歌剧的第一代演员,也是《白毛女》中“喜儿”的首演者,多少重量级的首长因为观看她的演出而被感动得哭了。

王昆那天籁般的嗓音,富有民族特色的演唱风格,和她那具有艺术天资的表演功底给几代中国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喜儿”成就了王昆,使她成为中国民族唱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王昆这位《白毛女》首席“喜儿”,可谓中国民族唱法的“主角”。

一个下午,北京东三环十里河附近一个不显眼的院落。

记者与王昆相向而坐。

老人爽直、健谈,亦平和。

聊起过往的艺术人生,记忆的闸门仿佛被打开,很多故事和细节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金嗓子”结缘“喜儿”1945年4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4月28日晚,中央党校大礼堂灯火通明,由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艺术家们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首次亮相。

王昆清亮而凄凉的歌声,把人们带进了满天飞雪除夕夜穷苦人杨白劳家中……观众席上,700多名正式代表、列席代表完全被剧情所吸引。

毛泽东来晚了些,他不声不响地进入自己的座位。

朱德来了,刘少奇来了,周恩来来了,陈毅来了,叶剑英来了……王昆用她那民族、质朴的嗓音和她那贫家女的经历,淋漓尽致地诠释着善良、淳朴、勇敢抗争的贫农女儿喜儿在新旧社会的两种命运。

她在歌唱和表演中,超越和改变了固有民族、戏剧的歌唱方式,大大增强了戏剧性,使“白毛女”催人泪下又激励人奋起抗争。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白毛女”感人情怀的悲剧中,当黄世仁在白虎堂向喜儿施暴时,首长席后面的几个女同志失声痛哭。

《白毛女》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

剧本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提起这些,王昆深情地说:“这个故事,是我自己所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收集的。

咽音发展史及发声法

咽音发展史及发声法

咽音发展史及发声法一“咽音”(一)何谓“咽音”,“咽音”顾名思义就是从咽部发出来的声音。

这种声音的产生是将咽喉部原来的共鸣腔体拉长变细,并利用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的上拎,舌骨大角的后退与上提,使甲状软骨站定,会厌的竖起(由于舌骨的上提,迫使会厌形成半管状)咽部的微笑,如打哈欠,软腭的张紧力,下巴及二腹前腹的松弛,舌骨与甲状软骨的分离,在喉部建立一个起着保护声带作用的“基因管”由此管所共振动的声音被称为“咽音”。

“咽音”是意大利传统声乐用来称呼美声唱法的歌声中带有金属般刚强脆亮音质的一种声音。

它的特点为声音集中,并富有较强的致远力和穿透力。

通过解剖证明,咽喉部是由软骨,韧带,肌肉所组成,有很大的可变性。

另外,由于“基因管”的中心在于喉部,使它上接鼻腔,下连喉器,三者连为一体,所以不但能扩大音量,提高音域,而且还能增强它的持久力。

纯“咽音”声音是比较尖锐刺耳的。

它如同食盐一样,在做菜时不可缺少,但又不宜多放。

运用“咽音”也是如此。

如果能在发声时或者在演唱时带有“咽音”的成份,也就是“基音”和“泛音”结合为共鸣腔体,那么声音就变的脆亮,美妙动听,并且有很强的表现力。

(二)“咽音”发展史及咽音练声方法“咽音”练声法本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秘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被称为“秘方”的科学练声法,曾一度被人们忽略。

后来是我国医学博士,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林俊卿博士在四十年代跟意籍音乐大师梅百器学习后。

根据医学,生理学,解剖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并结合我国的语言,戏曲音乐,声乐等特点,又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实践探索,研究,继承和发展了一整套有理论根据并且有正确的发声方法及治疗嗓音疾病的林氏体系。

“咽音”练声法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他很好地利用了贝诺利和气体动力学的理论,使气体稳劲的通过声门,避免两侧声带受到强烈冲击,使双侧声带被动相吸而不产生摩擦。

除扩大音域音量外,还能美化音色,提高演唱能力。

“梦回1980”新星演唱会

“梦回1980”新星演唱会

王昆当年心里就有底30年后不停创新脚步 2010年09月13日16:44 北京晚报王昆(资料图)在喧闹嘈杂的十里河附近,有一个不显眼的院落,两层高的别墅外面是一小片茂密的植被,透过客厅里的落地窗户就可以把院子里的植物一览无余,这里就是老艺术家王昆的家,她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

尽管心脏不太好,今年85岁高龄的王昆依然忙于各种社会工作,最近她接受的采访增加了不少,作为顾问之一,采访的主题大多围绕着“梦回1980”新星音乐会30年纪念演出。

毫不犹豫同意三位歌手参演30年前新星音乐会中的8位新星中,朱明瑛、郑绪岚、远征都来自于东方歌舞团,就在很多艺术团体都顾虑重重之时,时任东方歌舞团团长的王昆毫不犹豫地同意三位演员参加演出,可以说新星音乐会的巨大成功和日后影响力与王昆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30年后回想往事,王昆并没有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我当时心里有底,别说三个,多要几个我也支持”。

在采访之前的电话沟通中,王昆多次对记者说,自己年纪大了,恐怕很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但真的和记者面对面聊起30年前的事情,记忆的闸门一打开,很多故事和细节就自然变得清晰起来。

要说1980年的新星音乐会,还要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开始,“那几年我们国家正处在大的调整时期,人们的精神也在调整,逐渐从过去那种封闭、动荡、颠倒黑白的状态中清醒过来”,王昆回忆,“那时候人们对老歌的怀念非常强烈,我们当时到各大体育馆演出,几乎每场演出都是万人规模的,群众反响十分热烈,那时每天都有巨大的变化,日子过得很不平常”。

公开表示不排斥邓丽君1977年东方歌舞团恢复,王昆成为东方歌舞团的新一任领导者。

那时朱明瑛、郑绪岚、远征都是东方歌舞团的演员,在王昆的带领下,东方歌舞团先后到泰国、新加坡、香港、澳门、马来西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印度等地交流演出,同时学习其他国家的民族艺术,正是这样频繁地对外交流令王昆和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们眼界大开,因此听说要举办新星音乐会的时候,王昆没有犹豫就同意三位演员参加演出,因为在王昆眼中,这样的演出形式没什么不好,“我们出国演出时看到人家的艺术家和观众走得特别近,有很多互动,不像我们,有时连演员的名字都不报,只报节目,演完转身就走,根本看不到任何交流”。

《知耻心可贵》阅读练习及答案

《知耻心可贵》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知耻心可贵(12 分)①前些时日看央视节目《开讲啦》,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讲的一段话令我深思。

他说他在上世纪80 年代话剧《九一三事件》中饰演林彪、90 年代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时,都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击减肥20 多斤的经历,靠执着追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认可与称赞,可在自己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时,就没有下决心再去减肥,尽管这部电影也在本世纪初获得第二十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但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幕上自己略微发胖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是从艺生涯中的羞耻,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

讲起这些,已是花甲之年的艺术家满脸愧疚,令人为之动容。

我在想,李雪健之所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与他因敬业而知耻的职业精神不无关系。

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把知羞明耻作为修身的先决条件,把孔子所说的“行己有耻”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意思是说,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羞耻的观念。

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视知耻为做人之根本,时时反省和检点自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知足知止的形象跃然纸上。

③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行为时刻有羞耻心,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地反省自己的错误,检点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行为中的失范之处。

这或许就是清代学者王豫在《蕉窗日记》中所言“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的真意。

④高尚者富有知耻之心。

许多功勋卓著的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原则,同时也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身经百战的彭老总看到群众自发地举着他的画像游行,当场让工作人员撕下来毁掉。

⑤自尊者方能知耻。

近日,“八一”厂老艺术家田华在畅谈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道,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来不做商业性广告,是因为演了一辈子“正面人物”,如果为了几个钱去到处做广告,就玷污了“党的女儿”的形象与名声。

κ

κ

魏荣庆:职教兴业教育报国作者:闫志刚刘宗华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7期魏荣庆: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山东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德州市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常务理事。

荣获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山东省首届职业教育名校长,“中华慈善总会十大慈善家”。

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记二等功,被德州市委、市政府记二等功。

对魏荣庆的采访是从等待开始的。

作为中职国家示范校中寥寥无几的民办学校的当家人,魏荣庆的忙碌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厚厚的文件资料叠放在办公桌上,出入办公室的人络绎不绝,而这几乎是魏荣庆的工作常态。

提起魏荣庆,许多人为他的机敏、豁达所折服。

谈起自己的事业、谈起职业教育,性格豪爽的魏荣庆却感触良多。

27年筚路蓝缕、矢志不移的追求,承载了他浓浓的职教情怀。

少年时埋下助人的种子魏荣庆是土生土长的德州人。

1959年,他出生在德州市陵县一个小乡村,父亲是普通的建筑工人,他是生在农村长在城里的孩子。

魏荣庆说:“虽然生活在城里,但总是吃粗粮,一个月2斤面,吃次水饺真的像过年!”为了补贴家用,读高中时,他曾推着独轮车去砖瓦厂干活,一块砖仅挣一分钱。

日子虽然贫苦,但魏荣庆却对这段时光充满感激,他说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经历,才使他在农村插队时,特别能吃苦耐劳,样样农活拿得起、放得下。

及至后来创办职业学校,他的学劲儿、干劲儿、韧劲儿都很足,抗挫折能力极强。

魏荣庆姊妹5个,他居中是老三。

因为上有父母兄姐辛苦养家,下有弟弟需要照顾,所以好吃的往往没他的份。

从初中到高中,早晨起来拿上一个馒头去上学,在魏荣庆看来就是最好的待遇。

然而这仅有的一个馒头,也时常进不了自己的肚子,热心肠的魏荣庆会主动将馒头分给比自己条件差的同学。

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小小年纪,便如此热心肠,这让他身边的人很是敬佩。

今年已经82岁的钟尔荃是魏荣庆初中时候的老师,对于魏荣庆当时的举动,钟老师至今赞叹不已:“有句老话说得好,…起小看大,三岁看老‟,魏荣庆能有今天的成就,做了那么多扶危济贫的好事,那是因为助人为乐的种子在少年时他的心里已经扎下了根。

田青先生的音乐世界

田青先生的音乐世界

田青先生的音乐世界作者:谢忠军来源:《音乐生活》2021年第08期田青先生是音乐学家,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并长期担任该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还曾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在田青先生的音乐世界里,有宗教音乐的梵音遗响,有文人音乐的山水之音,有民间音乐的天籁不绝。

田青先生在讲学时,常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作“三根柱子两层楼”。

所谓“三根柱子”,指儒释道;而“两层楼”,顶层是以文字为载体的精英文化,底层是以口头传承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田青先生“三根柱子两层楼”之论的苦心在于,一方面,提醒大家“释”与“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儒”有着同等重要地位,是儒、释、道共同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此论将包括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普通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智慧创造,敬奉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最高殿堂。

田青先生在他主编的《中国艺术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又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赞同把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并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交相辉映、碰撞激荡和流变转化,从而系统探析了中国传统音乐这座琼楼玉宇的山向、水脉、地基、梁架、榫卯,甚至捕捉了这座琼楼中那些微妙的响动。

田青先生与宗教音乐结缘,始于学生的疑问和几声鸟鸣。

1977年,他从天津音乐学院毕业留校任教,开设被称为“没有音乐”的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一名学生“我怎么能听到真正的唐代音乐”的疑问让田青先生沉思良久。

有一天,窗外传来几声鸟鸣,让他想起古印度佛教传说中能发出妙音的雪山神鸟“迦陵频伽”,由此想到天竺乐舞《迦陵频伽舞》传入中国唐朝时,名曰《婆罗门》,此后被唐明皇改成道教色彩的名字《霓裳羽衣舞》,由佛而道,改头换面,存世传世。

正是这几声“迦陵频伽”的鸣叫,让他突破了“《广陵散》于今绝矣”之类的成见定论,启迪他踏上去宗教音乐中寻找古乐遗音的“正信之途”。

此后他参五台、谒峨眉、拜九华、觐普陀、过秦岭、涉敦煌,造访前藏、后藏、安多、康巴数百所汉藏寺庙,寻找宗教音乐的根脉。

她的歌声独一无二——忆歌唱家王昆

她的歌声独一无二——忆歌唱家王昆
二、音色之纯真——真实纯粹的自然美 王昆的歌声高亢嘹亮,运腔简单平直,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她的音色可称之为“全真派”的。当我们今天从CD中听到她的《叫 老乡》、《农友歌》、《社员都是向阳花》时,依然能够身临其境 地感受到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大汗 淋漓地田野里,热气腾腾的生命力在飞扬。不管歌曲有多高多难, 她都保持住了自己的真声色彩,并且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自然 淳朴。这恰恰是她歌声动人的根本。《农友歌》的高音到g2;歌剧 《白毛女》中的选段《恨似高山仇似海》,歌曲的前半部分都是在高 音区盘旋。而王昆并没有混以假声,她的歌声如有力的板斧一样, 到了高音不假思索,直冲云霄。可能有人会质疑,这样用真声去唱 是不是会毁掉嗓子?但王昆在后来的一次访谈中说道,“1945年到 1946年在张家口演出时,我曾有六天中演九场《白毛女》嗓子不坏 的记录。(除感冒生病外,我不记得曾有哑嗓子的记录)”⑥ 在目前的声音训练中,像王昆这样的真声唱法已经几乎没人 敢去尝试。在各个声部的训练中,换声点的解决是高音能否解决的 关键要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真假声结合的混声唱法,而混 声唱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会掩盖人本质的声音色彩。有心的人会注意 到,似乎男歌手的声音还比较富有个性,女歌手的声音则比较难区
◎ 书评与述评
黄河之声 2018年第16期 总第517期
她的歌声独一无二——忆歌唱家王昆
张 建 华
(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摘 要:王昆是我国早期民族声乐的代表人物,她的嗓音高亢嘹亮,演唱风格鲜明,保留着原始的芳香和浓郁的田野 气息。她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的喜儿,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她独一无二的演唱风格,成为一个时代留给我们的 声音记忆激烈残酷的抗日战场唱到 新时期的大剧院,“革命的女儿”王昆,这位用一生为人民歌唱的艺 术家,这位国宝级的歌唱家,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开拓者、铺路 人,是我国早期民族声乐活化石般的人物。特殊的经历,极高的天 赋造就了这位个性鲜明的歌唱家。时至今日,我们探讨她的演唱风 格以及她为中国音乐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依旧是极具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0 私人影 集 丽
和著名歌唱家王昆座谈
◎ 赵 政 民
事业的发展会给人创造许多接触名人的机会 , 既
中展开了经营管理改革方面的探索 。这 “ 四个第一 ” 让不少单位负责人羡慕不 已,但我们的同志仍不满 足, 憋足劲要让事业再有新的发展。 那时我们认为 , 外 部环 境 的营 造 与事 业 的发展 是 相辅 相 承 的 , 有 好 的 没
外 部 环 境 , 单 位 在 外 界 没有 大 的影 响 , 业 的 发 展 本 事 将会 十分 困难 。 为 了进 一 步 扩大 我社 的社会 影 响 , 将 外部 环 境 营造 得更 好 , 委会 决 定邀 请 东方 歌 舞 团来 编
非歌唱爱好者 , 又非歌迷的我 , 能与全 国著名歌唱家 王昆在会议室里作长时间的座谈 , 就凭借了事业的发
太原演 出, 并将此次活动定 名为 “ 祝你奋进文艺演 出
周 ”。
造了 “ 四个第 一”: 第一个创办 了月发行量突破 10 0 万份的期刊,第一个主动放弃每年 4 0万元 国拨经费
而走上 自 负盈亏的道路 , 第一个将杂志社由一刊变 为 三刊一报的 自成系列的报刊集团, 第一个在报刊事业
18 95年 初 , 演艺 界 的 “ 穴 ”尚未 开 始 , 大 演 走 各
出团体工作都很正规 , 一个处级报 刊单位要请东方歌 舞团这样高规格 、影响大 的国家级演出单位到太原 , 是十分不容易的。我们知道 , 东方歌舞团是在周恩来
移 一 个人 必 须 经过 一 番 刻 苦 奋 斗 , 才会 有 所 成就 。— — 安 徒 生

( 图右 起 为 : 政 民 、 昆 、 总 编 副 社 长 宋 富盛 副 总 编 题 赵 王 副

沈闫祥)


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 演出的巨大成功 给我社赢来 了川流不息的购票

外妻艺苎体 和 动 过 人 ,来 访 新 记 也 天 断使 们 得 的 术、能 得 作 演 前 采 的 闻 者 天 不 ,我 不 大 团 国 尊请 王
?且 不请方舞耐长善和演召记 而 邀 东 歌 团 团 张 荣 名 员 开 暑
展。
我 和王 昆 同志 座 谈 ,是 在 18 95年 1月 1 日上 4
午 。那时 , 我是山西青少年报刊社总编辑 , 主持着 《 山 西青年 》 杂志 、 小学生 》 《 杂志 、 法制文摘 》 《 杂志和 《 山西青年报 》 “ 等 三刊一报” 工作 。 我们的事业当时
是 相 当兴 旺 的 , 已在全 省 和全 国地 方青 少年 报 刊 中创
委 书 记 李 立 功 走 上 舞 台接 见东 方歌 舞 团 的 于 终 r 了演出协议 。 于 月 6日早晨乘火车到达太原
成员 和 团省 委副 书 记 张海 流到 车站
定 给我社 赠送 了 5辆超 豪华 皇冠 卧 车, 8辆丰 田面包车 , 辆 客货两用工 2 具车, 我社 由此组成 了一支为青少年读者服务的豪华 车 队。

r 住宿生活条件要求不高 , 就住在湖
请东方歌舞团来太原演出和同王昆 同志座谈 已 经过去 2 0多年 了,可是只要想起来心 中还是会泛起 涟漪 的。事业是确立雄心的根基 , 事业是联接能人名
睾 内由原山西青年报办公楼改成 人的纽带 , 院 事业是激发想象力的源泉。愿我们长久地 下 , 午 就去能容纳 30 多人的湖滨 拥抱事业吧 , 00 事业的发展与成功 , 必将会使我们 的人 二天上午进行彩排 , 晚上 “ 祝你奋 生 变得 美好 和 充实 1 重开幕 。 20 0 6年 3月 2 日上 午 9 - 同凡响的高水平演 出! 台风如此严 表演如此 出众 , 真让太原观众大开

维普资讯

于 2 世纪 6 年代组建起来的 , 0 0 它以 人民的友谊为宗 旨, 中华 民族的优 把 外观众 又把亚非拉各国的民族歌舞 曾出 访过 4 0多个 国家和地区 , 并
, ,
. ,
了眼界 , 观看首场演 出的省委 省 人 大 、 省政 府 、 政 省 协的领导同志和坐在剧场的数千观众 对每一个节 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