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小鲵内脏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娃娃鱼学名大鲵,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
那么娃娃鱼有什么营养价值吗?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希望对你有帮助。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娃娃鱼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动物,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娃娃鱼肌肉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
娃娃鱼肌肉中脂肪含量虽然不高,但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作用,是治疗烫伤、烧伤的特效药。
花生四烯酸既是人体大脑和视神经发育的重要物质, 也是前列腺素合成的前体物质。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至关重要。
食用富含PUFA的鱼油具有预防心肌梗塞、心律不齐、降低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功能。
娃娃鱼肌肉中富含微量元素锌, 含有一定量的硒, 娃娃鱼软骨中含有大量钙,肝脏中含有丰富维生素。
娃娃鱼肌肉中锌含量相当高,是常见淡水鱼和海水鱼类的数倍。
微量元素锌能够诱导金属硫蛋白(MT)的合成, 而MT能够与进入机体的有毒的重金属镉、汞、铅等结合, 从而使之失去毒性,这对处于镉、汞、铅污染地区的人们体内排铅排镉排汞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经常食用娃娃鱼肉能够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
娃娃鱼形态特征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
最近科学家研究:娃娃鱼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
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
娃娃鱼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
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
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
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
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
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
斑点叉尾触内脏粗鱼油的精制及其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

Ab ta t T e c u e f h o l r m h n e c t s a e n d b e u sr c h r d s i fo c a n l af h w sr f e y d g mmi g,n ur l i g l a h i i i n e t i n ,b e c ・ az
摘 要
安徽合肥
斑点叉尾鲴 内脏粗鱼油通过脱胶、 脱酸 、 色、 臭工 艺精 制后 , 脱 脱 外观 澄清透 明, 略显 淡黄 色, 并有淡淡
的鱼腥味 , 除碘 价低 于我国水产行 业精 制鱼油的一级标 准 ( C T 30 S / 52—20 ) 其 它各类指标 均符合精 制 鱼油的一 00 ,
级标准。对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 , 点叉尾蛔 内脏 精制 油含 有 1 斑 9种脂肪 酸 , 主要 是 由 c 一c: :组成 , 中 其
饱和脂肪酸 6种 , 单不饱和脂肪 酸 5种 , 多不饱和脂肪酸 8种 , 其含量分别为 2 .7 、5 2 %和 1.6 。 ∑n一3 0 3 % 6 .0 36% / ∑n一 6的比值也较 为合理 , 明斑点叉尾 鲴 内脏精 制油的脂肪 酸组 成有利 于人体健康 。 表 关键词 斑点 叉尾蛔 内脏 粗鱼油 精制鱼 油
Re ne e ,ph) io h mi a d f ty a i c m p sto a l i f i f m nt c c e c lan a t cd o s o ii n nayss o c u s o lf o t ic r fc n lc t s r de f h i r m he v s e a o ha ne a f h i i
i io u t ut S / 5 2— 0 0 xe th dn au .T e mps i dcne s f fhol f q a cid s ( C T3 0 2 0 )ec p tei ievle h o oio s n o t t o s a i n r y o c tn a n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娃娃鱼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食物,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下面是娃娃鱼的营养价值和作用:
1. 蛋白质:娃娃鱼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
蛋白质是身体构建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和强壮的肌肉非常重要。
2. 维生素D:娃娃鱼富含维生素D,这是一种可以增强骨骼健康的关键维生素。
它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
3. 不饱和脂肪酸:娃娃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Omega-3脂肪酸。
这些脂肪酸对心脏健康非常有益,可以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4. 矿物质:娃娃鱼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钾、磷和硒。
这些矿物质对于维持正常的心脏功能、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非常重要。
5. 提供能量:娃娃鱼同时也是一种低脂肪和低卡路里的食物,适合作为健康饮食计划的一部分。
它可以提供能量,同时不会增加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摄入。
总之,娃娃鱼是一种营养丰富且有益健康的食物。
除了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外,它还有助于心脏健康、骨骼健
康和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将娃娃鱼作为均衡饮食的一部分,有助于维持整体的身体健康和功能。
大鲵生物学指标测定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2期动物科学摘要利用生物学指标测定及生化手段,对大鲵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以评价大鲵的营养价值。
结果表明,空壳质量占体质量的比例为90.11%、肠体比为1.53∶1、内脏质量占体质量的比例为9.87%、皮肤质量占体质量的比例为4.90%;大鲵肌肉水分含量为81.20%,肌肉粗蛋白含量为16.79%,粗脂肪含量为0.83%,粗灰分含量为0.53%。
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为5.42%,占氨基酸总量的35.68%。
4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97%,占氨基酸总量的38.69%。
可见,大鲵肌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大鲵;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中图分类号S96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1)02-0185-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1.02.07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大鲵生物学指标测定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熊燕宋建宇王静*艾莎(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00)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Blanchard )俗名“蛙蛙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
隐鳃鲵科动物只有隐鳃鲵属和大鲵属2个属,共计3个种,其中:隐鳃鲵属(Cryptobranchus )仅有1个种,即北美隐鳃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 ),分布于美国东部;大鲵属(Andrias )的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us davidianus )和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分别分布于日本和中国[1],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
我国对大鲵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在《山海经》《史记》《本草纲目》《康熙字典》等诸多古籍中已有许多记载[2]。
大鲵肉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和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心血管疾病、贫血和肿瘤有一定的作用。
东北小鲵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An l sso ty Acd Co p n n si e h o y o i s e c i a y i f Fa t i m o e t Fls f n H n bu eh i l
现 其主要 分布 在朝鲜 半 岛 , 在我 国黑龙 江 、 宁 、 辽 吉林
等地 区也有 发现。东北小鲵一般 生活在海拔 2 0 8 0 0 ~0m
的群 1 密林 山沟里 ,常隐匿 在覆盖有 苔藓或 落叶的石 1 1
缝 、 隙内。 土 昼伏 夜出 , 以蚯蚓 等软体 动物 、 虾类和多种
收 稿 日期 :0 9 1 - 7 20— 20 作 者 简 介 : 坦 (9 2 )男 , 士 , 事 食 品 生 物 技 术 研 究 。 E m i bgi 18 @s a O 曹 18 一 , 硕 从 — al ibg 8 1 i . B. : mm nC 通 讯 作 者 : 广 (9 6 )E ma :昏a g 1 @13cr. 辛 16 一 , - i x ln2 2 6 . n l o
( , , h p dctey S l r c ) eed nie . h sl ae a e hoec aif rrah g eerha d x lt— 5 8 1 一 et ea inl uf i ai w r iet d T e euthv i t erta bs ra-ec i sac n poa 1 a r uc d i f r s ldh t i l so f nr e i
特 产 研 究
S ei i c n mi A i l a dPa t sac p c l l E o o c nma n l erh aW d n Re
子二代商品大鲵不同可食部位营养成分分析

( 阳学 院生物 与环境 T程 系,生物 控制与资源利用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贵 50 0) 5 0 5
摘 要 :对 f二代 商 品 大 鲵 可 食部 位 分 布 情 况 与 营 养 成 分 进 行 分 析 , 其 叶水 分 、 蛋 白质 、脂 肪 与灰 分 采 用 国标 的 J
收 稿 }期 :2 1 — 3 2 ] O 2 0 —4
荩金项 日:贵阳市科技计划项 目(2 1 ] [0 0 筑科农合 同字第 80 .4号;筑科 合N[0 10 ] 3号) 2 1 2 70 ;
贵州 省 农 业 科技 攻 关项 目( 科 合 NY 字 [0 03 5 号) 黔 2 1]04 ;国 家 星 火 计划 项 日(0 0 2 1GA80 0 ) 2 0 1; 贵阳 学 院 青 年教 师 项 日(0 0 2 2 1 1 1) 1 作 者 简 介 : 王 金 华 ( 9 0一 ) 18 ,女 , 讲 师 ,硕 十 , 研 究 方 向为 食 品 营 养 与 安 全 。 E mal . i:wa wa 5 8 1 3 CO m n n07 @ 6
作 用 【 。 民间 利用 大 鲵 治 疗烧 伤 、 消化 不 良等 的 偏 方应 7 J
川 、湖 北 、湖 南 、 陕西 、河 南 、,‘ 西等 1 7个 省 区 【 2。 11 _ 大 鲵具 较 高 的营养 和 药用 价 值 【 3 _ ,早 在李 时珍 名 著 《 本
草 纲 目 》 、 以及 《 草 拾 遗 》 等 药 典 中 即有 “ 痴 … 本 治
.
通 信 作 者 :李 灿 (9 9一 ) 男 ,教 授 ,博 士 , 研 究 方 向 为 生 物 资 源 利 用 。E mal ia 7 0 0 @1 3c 0 m 17 , — i:l n 9 1 8 6 c
5种贝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研究

收稿日期:2000207203作者简介:劳邦盛(19742),男,硕士,电话:(020)85290196,传真:(020)85290706,E 2mail :laobs @ 。
研究简报5种贝类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研究劳邦盛1, 盛国英1, 傅家谟1, 闻克威2, 张 干1, 闵育顺1(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摘要:用氯仿2甲醇法测定了广州海鲜市场上棕带仙女蛤、波纹巴非蛤、文蛤、栉孔扇贝和园华扇贝等5种贝类的脂肪含量,并用GC 2MS 法测定了它们的脂肪酸组成。
5种贝类鉴定出的脂肪酸都在99%(质量分数)以上。
它们的脂肪含量都大于1%(质量分数),园华扇贝的脂肪含量最高。
它们的ω2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ω2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基本上都大于2。
两种扇贝的廿碳五烯酸(EPA )和廿二碳六烯酸(DHA )含量都比较高。
分析结果表明,园华扇贝不仅脂肪含量高,而且EPA 与DHA 的含量也比较高,是EPA 和DHA 理想的提取原料。
关键词:气相色谱2质谱;贝类;脂肪;脂肪酸中图分类号:O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713(2001)022*******1 前言 海洋生物中含有丰富的ω23多不饱和脂肪酸(PU FA ),其中廿碳五烯酸(EPA )与廿二碳六烯酸(DHA )的含量较高。
EPA 与DHA 对促进生长发育、癌症及心脑血管病的预防等均具有特殊的作用[1,2]。
有关贝类脂肪酸的研究很少有报道,且报道[3~5]中或脂肪含量数据缺少,或鉴定出来的脂肪酸少,或贝类具体种属的鉴定缺少等,这大大地阻碍了贝类深加工的发展。
贝类深加工发展的滞后反过来又影响了贝类养殖业的发展。
我们用气相色谱2质谱法(GC 2MS )对广州海鲜市场上棕带仙女蛤、波纹巴非蛤、文蛤、栉孔扇贝和园华扇贝等5种贝类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用氯仿2甲醇法[6](即Bligh &Dyer 法)测定了它们的脂肪含量。
鱼类中的脂肪酸比例分析

鱼类中的脂肪酸比例分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食品的选择也变得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因素。
鱼类作为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以及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鱼类中的脂肪酸比例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鱼类中的脂肪酸比例进行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鱼类食品。
一、鱼类脂肪酸概述鱼类脂肪酸是指存在于鱼类体内脂肪组织中的一类化合物。
脂肪酸是人体内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体内重要的构成物质。
鱼类脂肪酸按照是否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人体必需脂肪酸又可以进一步分为ω-3和ω-6两大类。
二、鱼类中的脂肪酸比例1. ω-3与ω-6比例ω-3和ω-6脂肪酸在鱼类中的比例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方面,人体无法自行合成ω-3和ω-6脂肪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另一方面,这两类脂肪酸对于人体的健康都具有重要作用。
ω-3脂肪酸具有抗氧化、降血压、减少血液黏稠度等作用,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而ω-6脂肪酸则在人体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一般而言,人们认为鱼类中的ω-3与ω-6脂肪酸比例应该在1:1至1:4之间较为理想。
2. 不同鱼类的脂肪酸比例不同种类的鱼类含有的脂肪酸组成也有所差异。
一些研究表明,深海鱼类如鲑鱼、秋刀鱼、沙丁鱼等富含ω-3脂肪酸,其ω-3与ω-6比例较高,有利于人体健康。
而一些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鱼如鲤鱼、鳜鱼等则含有较高的ω-6脂肪酸。
因此,在选择鱼类食品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比例的鱼类。
三、鱼类脂肪酸比例与健康关系1. 心血管健康适当增加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鱼类有助于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这是因为ω-3脂肪酸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
而过高的ω-6脂肪酸摄入则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 免疫调节适当摄入ω-3脂肪酸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发挥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
而过高摄入ω-6脂肪酸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异常,容易引发过敏、炎症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5月第31卷第5期食品研究与开发2000[J],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6,25(10):1006-1015[4]K Z Brainina,N A Malakhova,N Y Stojko,Stripping voltammetry in environmental and food analysis [J].Fresenius.Anal.Chem.,2000,368:307-325[5]J Wang.Stripping analysis at bismuth electrodes:A review [J].Electroanalysis,2005,17:1341-1346[6]S B Hocevar,B Ogorevc,J Wang,B Pihlar,A study on operational parameters for advanced use of bismuth film electrode in anodicstripping voltammetry [J].Electroanalysis,2002,14:1707-1712[7]S A A Elsuccary.I ?vancara,R Metelka,et al.Application of bismuth film plat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in highly alkaline media [J].Sci.Pap.Univ.Pardubiee,Ser,A,2003,9:5-17[8]关皓.加压法速生豆芽品质好产量增[J].当代蔬菜,2004,7:29收稿日期:2010-03-18东北小鲵(Hynobius leachii ),属于两栖纲(Amphibia )滑体亚纲(Lissamphibia )有尾目(Caudata )小鲵科(Hynobiidae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2]。
目前发现其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在我国黑龙江、辽宁、吉林等地区也有发现,东北小鲵一般生活于海拔200m~800m 的群山密林山沟里。
刘坤、彭仁海等于2008年已对豫南小鲵、商城小鲵进行了脂肪酸的组成分析[3-4],但对于东北小鲵的研究仅仅限于繁殖生态、细胞结构及环境温度对其生长方面的研究[6-9],赵金星[5]等对东北小鲵肌肉生化成分做了分析,而关于其体内脂肪酸组成方面的研究目前少见报道。
本试验对其内脏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可为进一步开发东北小鲵经济资源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及试剂材料1.1.1仪器GC-MS 联用仪HP6980/5973型:美国惠普公司;东北小鲵内脏中脂肪酸组成分析曹坦1,2,辛广1,2,*,张博2,李书倩1,2(1.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辽宁沈阳110000;2.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5)摘要:粗脂肪经索氏提取方法提取后,甲酯化处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其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
结果共鉴定出15种脂肪酸成分,包括:6种不饱和脂肪酸和9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约62.43%,其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含量最多,分别达到了34.27%、11.84%、12.98%。
关键词:东北小鲵;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GC-MS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Fatty Acid in Visceral of Hynobius LeachiiCAO Tan 1,2,XIN Guang 1,2,*,ZHANG Bo 2,LI Shu-qian 1,2(1.Food I nstitute of S henyang A griculture U niversity ,Shenyang 110000,Liaoning ,China ;2.Anshan NormalUniversity ,Anshan 114005,Liaoning ,China )Abstract :The Rude Hynobius oil was obtained by the method of Soxhle Extraction,then methyl-esterfied with KOH-CH 3OH,and its composition was analyzed by GC-MS.The results show that 15kinds of fatty acids were identified,6kinds of un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9kinds of saturated fatty acid,of which unsaturated fatty acids accounted for about 62.43%,the content of Oleic acid,Linoleic acid,Palmitic acid each reached 34.27%,11.84%,12.98%.Key words :Hynobius leachii ;fatty acid;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作者简介:曹坦(1982—),男(汉),硕士,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研究。
*通讯作者!!!!!!!!!!!!!!!!!!!!!!!!!!!!!!!!!!!!!!!!!!!!!!!!检测分析1462010年5月第31卷第5期食品研究与开发相对含量0.520.672.102.342.3212.981.630.821.0811.8434.275.538.123.584.89表1东北小鲵内脏中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Table 1The results of types and contents of fatty acid invisceral of Hynobius leachi 出峰号123456789101112131415保留时间/min 8.959.8611.7612.6114.1114.3614.9115.1415.5816.4116.4716.5416.7418.2718.66脂肪酸(甲酯)癸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9-甲基十四酸棕榈油酸棕榈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4-甲基棕榈酸十七烷酸10,13-十八碳二烯酸10-十八碳烯酸8-十八碳烯酸十八烷酸5,8,11,14-二十碳四烯酸9-十八碳烯酸分子式C 11H 22O 2C 14H 28O C 15H 30O 2C 16H 32O 2C 17H 32O 2C 17H 34O 2C 16H 22O 4C 18H 36O 2C 18H 36O 2C 19H 34O 2C 19H 36O 2C 19H 36O 2C 19H 38O 2C 22H 36O 2C 19H 36O 2注:脂肪酸均为脂肪酸甲酯;质谱数据匹配度为80%以上。
旋转蒸发仪:赛多利斯科学仪器;电子天平:上海亚泰生化仪器厂。
1.1.2材料东北小鲵:2009年5月1日采集于辽宁丹东凤城龙山地区东北小鲵养殖基地。
1.1.3试剂石油醚(60~90)、正己烷、甲醇等均为AR 级试剂:均为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购买。
1.2小鲵油提取及其脂肪酸甲酯化1.2.1小鲵油提取及其脂肪酸甲酯化将东北小鲵在纯净水中饲养24h ,尽量排除体内废物,取其全部内脏,风干水分至恒重,研碎,称2g 放入250mL 索氏提取器中,加入100mL 石油醚,水浴回流5h ~6h ,分出石油醚层后再用40mL 石油醚提取,合并提取液,分别用饱和NaCl 溶液和蒸馏水各洗涤1次,再用无水Na 2SO 4干燥过夜。
用旋转蒸发仪蒸去溶剂,得到淡黄色的小鲵油。
分别用移液管吸取小鲵油0.2mL ,置于10mL 容量瓶中,加入乙醚-正己烷(2∶1,体积比)1.0mL 、甲醇1.0mL 、0.8mol/L KOH-CH 3OH 1.0mL ,摇匀,静置5min ,加蒸馏水至刻度,待萃取分层后,吸取上层脂肪酸甲脂。
1.2.2GC-MS 条件色谱条件:HP-5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 ×0.25mm ×0.25μm ;程序升温100℃(8℃/min )→250℃(10min ),进样口温度280℃;分流比20∶1;氦气为载气,载气流量为1mL/min ;接口温度230℃;进样量0.2μL 。
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 源;电离电压为70eV ,离子源温度280℃,倍增器电压1482eV ,发射电流34.6mA ;扫描范围30amu ~500amu 。
2结果与分析东北小鲵油组分的GC-MS 总离子流图见图1。
图1表明,通过GC-MS 分析在东北小鲵内脏中共测定出15种脂肪酸。
主要为:棕榈酸、棕榈油酸、十四烷酸、十八烷酸、油酸(十八碳烯酸)、亚油酸(十八碳二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利用面积归一化法对各组分含量进行计算。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占全部脂肪酸的62.43%,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34.27%、11.84%和12.98%。
东北小鲵内脏中脂肪酸含量见表1。
3结论东北小鲵内脏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达到15种,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占到了60%以上。
近些年的一些研究证明: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抗癌、提高记忆力、治疗前列腺及防脑疲劳等功效[12-16]。
例如,花生四烯酸是大多数前列腺素的前体,前列腺素是能调节细胞功能的激素样物质。
另外,在婴儿奶粉中添加花生四烯酸能显著提高婴儿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语言能力;亚油酸具有抗癌抗氧化作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并可作为生长促进因子,亚油酸也是人类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
所以,东北小鲵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滋补保健佳品,合理开发东北地区东北小鲵资源,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王丽文.环境温度对东北小鲵体温及热代谢的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1994,21(2):80-83[2]李丽研,王丽文,那杰,等.东北小鲵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学与组织学初步研究[J].四川动物,2005,24(3):287-290[3]刘坤,刘玉玲.豫南小鲵肌肉生化成分分析[J].四川动物,2008,27(5):876-877[4]彭仁海,张丽霞.商城肥鲵的含肉率及其肌肉生化成分分析[J].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9(1):115-116检测分析1472010年5月第31卷第5期食品研究与开发[5]赵金星,王者香.东北小鲵肌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分析[J].动物学杂志,1996,31(3):9-11[6]马德滨,韩媛媛,吴伟峰,等.东北小鲵繁殖生态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24(6):135-137[7]马德滨.东北小鲵和极北小鲵血细胞形态学参数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10):123-124[8]马连第,马德坤,高薏.千山产东北小鲵的早期发育[J].动物学杂志,1994,29(2):46-51[9]王勇,梁传成,王欢欢,等.岫岩与千山地区东北小鲵胚胎发育的比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26(1):95-97[10]祝洪艳,李洪波.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林蛙皮中的脂肪酸[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6,22(1):53-54[11]张兰杰,侯冬岩,辛广.泥鳅鱼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 研究[J].特产研究,2007,1(2):61-62[12]Ovesen L,Leth T,Hansen K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anishmargarines and shortenings,with specialemphasis on trans fatty Acids[J].Lipids,1996,31(9):971-975[13]Kinsella J E.Food lipids and fatty acids:importance in food quality,nutrition,and health[J].Food Technol,1988,4(2):124-145[14]Chantachum S,Benjakul S,Sriwirat N.Separation and quality of fishoil from precooked and non-precooked Tuna heads[J].Food.Chemistry,2000(69):289-294[15]Aidos I,van der padt A,Boom RM,et al.Upg ading of maatjes herringby products,production of crude fish oil[J].Agri Food Chem,2001,49(8):3697-3704[16]Darren J Holub,Bruce J Holub.Omega-3fatty acids from fish oil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2004,236(1):217-225收稿日期:2009-11-19利用蛋白质SDS-PAGE 电泳方法检测转基因大豆的初步研究金红1,孙琪1,张斌2,胡丽丽1(1.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天津300384;2.天津市食品研究所,天津301609)摘要:为建立利用蛋白质检测转基因大豆的较稳定的新方法,采用SDS-PAGE 蛋白质电泳方法对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进行检测,初步研究发现转基因大豆中大约45ku 蛋白带的表达量明显强于非转基因大豆中相对应的蛋白带,通过固定转基因大豆的上样量,逐渐增加非转基因大豆的上样量进一步验证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