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大观金矿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简要汇报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实施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实施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实施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减少职业病危害,本报告旨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项大型工业厂房建设项目,涉及土木建筑、电力设备安装等多个专业。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特开展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

三、实施过程1.资料准备:收集项目的相关资料,包括建设规划、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等。

2.现场调查:派出工作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调查,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工序和施工方式。

4.危害评估:根据识别的危害因素,评估其对工人的危害程度和可能的影响。

采用数量化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项危害因素的危害等级。

5.风险分析:结合工人的工作流程、操作方法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对危害评估结果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可能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和高风险工序。

6.预防措施: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包括工艺改进、工作环境改善、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等措施。

7.编制报告:将实际的识别、评估、分析和防控措施等工作整理成报告,供相关部门和施工方参考和实施。

四、实施结果通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实施,我们发现了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根据预评价结果,我们制定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劳动者接触危害因素的机会和降低职业病危害的风险。

五、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相关资料收集不全面:部分资料缺乏或不完整,对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议:加强对项目的资料收集工作,确保对项目的全面了解和评估。

2.风险分析不够深入:在风险分析中,对一些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高风险工序没有充分考虑。

建议:加强风险分析的针对性和深度,确保对危害因素的风险有全面的认识。

3.预防措施缺乏科学性:对一些危害因素,预防措施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应急救援设施
分析与评价
建设项目的运行与建设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状况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20
对拟设置的应急救援设施合理性与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21
提出的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建议是否与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导致急性职业损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和危害特点、可能发生泄露(逸出)或聚积的状况等具有针对性。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技术性审查要点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危害风险程度
职业病危害严重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资质等级
审查内容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审查形式
会审□函审□
审查会地点
审查专家姓名
职务/职称
专业
审查专家单位
联系电话
专家库类别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3、权重划分栏中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B项内容的审查意见按“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填写在审查意见栏中。B项中有11项以上(含11项)为“不符合”的,则预评价报告审查不予通过;B项中如“符合”项不足B项总数一半的(少于等于17项),则预评价报告审查也不予通过。
4、本评审要点不适用于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序号
审查内容
审查要点
权重
划分
审查意见
一、合法合规性审查
1
项目合法性
有无相关部门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文件;无前期工作文件及无需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是否有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
A
2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内容
项目背景和企业概况描述清晰
10
现有企业概况描述清晰(改、扩
建项目)
10
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描述清晰
20
项目定员和工作制度描述清晰
20
2.工程分析
建设内容、项目性质和规模描述
清晰
30
生产工2流程及说明描述清晰
(存在利旧现象的,对工程利旧
情况说明清楚)
60
主要生产原料、辅料、产品名称
和用量描述清晰(含MSD等)
40
主要生产设备、布局及自动化生
产水平描述清晰
20
生产建筑基本参数描述清晰(含
建筑物间距、朝向、采光照明、
采暖通风等)
20
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建设、能源
消耗数量、总图运输等描述清晰
20
3.类比倜查
类比企业选择恰当、可比性(含
生产工2、设备、防护设施及管
理等)分析合理
40
类比企业调查内容合理、描述清晰(含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健康监护、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等)
10
评价依据应用正确
10
评价范围确定准确、描述清晰*
30
评价目的、方法、内容描述清晰
10
评价程序和质量控制方法清晰、合理
10
附图及附件内容设置合理
10
报告书技
术性要求
1.项目概
况内容
项目背景和企业概况描述清晰
10
建设内容、项目性质和规模描述清晰
10
项目建设内容描述清晰
20
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描述清晰
20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
评价单位:
审查内容


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煤矿职业病的危害进行预评价,以提供对煤矿工人健康保护的指导。

煤矿职业病是煤矿工人长期接触煤尘、有害气体等环境因素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本报告将采取逐步思考的方式,对煤矿职业病的危害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

2. 煤矿职业病的定义煤矿职业病是指由于长期接触煤尘、矽尘、煤矿有害气体等因素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尘肺病、矽肺病、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喉癌等。

这些疾病的发展过程较为缓慢,但患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

3. 煤矿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3.1 煤尘煤矿工作环境中煤炭破碎、运输和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工人长期吸入煤尘会引起尘肺病和矽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3.2 矽尘煤矿中的岩石、矸石等含有二氧化硅,工人长时间暴露在这些环境中会吸入大量矽尘,导致矽肺病的发生。

矽肺病是一种慢性职业性疾病,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3.3 有害气体煤矿工作环境中存在多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等。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爆炸、中毒等严重事故。

4. 煤矿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为了评估煤矿职业病的危害程度,需要进行以下步骤:4.1 收集煤矿工作环境数据收集煤矿工作环境中的煤尘、矽尘、有害气体等数据,包括浓度、工作时间、工作区域等信息。

4.2 评估工人暴露情况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评估工人在煤矿工作环境中的暴露情况,包括煤尘、矽尘、有害气体的接触剂量和频率等。

4.3 分析职业病发生风险根据工人的暴露情况,结合已有的煤矿职业病发生风险评价模型,分析煤矿职业病的发生风险,并预测可能导致的疾病类型和程度。

4.4 提出预防措施根据对煤矿职业病危害的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改进工作场所环境、加强个人防护、定期健康检查等,以降低工人患病的风险。

5. 结论通过对煤矿职业病的危害进行预评价,可以有效指导煤矿企业和工人采取相应的防护和预防措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一、前言。

职业病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有毒、有害因素,导致工人患上的疾病。

预评价是指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出现之前,对工作场所进行评价,以确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

本报告将对某工厂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以期为工厂提供科学的防护措施建议。

二、工厂基本情况。

该工厂位于XX省XX市,占地面积XXX平方米,主要生产XXX产品。

工厂共有员工XXX人,其中XXX人从事高温作业,XXX人从事化学品接触作业,XXX人从事粉尘作业。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1. 高温作业。

工厂内部存在高温作业环境,主要集中在炉炼车间和烘干车间。

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职业病危害。

建议工厂加强对高温作业环境的监测和控制,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具和饮水设施,合理安排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作业。

2. 化学品接触作业。

工厂使用大量化学品,如酸碱溶液、有机溶剂等,工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容易导致皮肤炎、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建议工厂加强化学品的管理,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口罩等,加强对化学品的使用培训,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化学品,并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3. 粉尘作业。

工厂的一些车间存在粉尘作业,如研磨、打磨等。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工人容易患上尘肺病、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建议工厂加强对粉尘作业环境的通风和除尘设施的管理,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尘眼镜等,加强对工人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

四、防护措施建议。

1. 加强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可控范围内。

3.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服、口罩、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人的安全防护。

4. 加强对工人的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五、结语。

通过本次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我们发现了工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

矿山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附报告)

矿山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附报告)

XXXXXX有限公司XXXXXX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开采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报告编号:浙江某某XYP[2016]00xx【资料性附件】浙江某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九月十五日附件目录附件1 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评价依据 (2)1.3评价目的 (5)1.4评价范围 (6)1.5评价单元 (7)1.6评价内容 (8)1.7评价方法 (8)1.8评价程序 (9)1.9质量控制 (11)1.10职业卫生接触限值 (11)附件2 工程分析 (16)2.1工程概况 (16)2.2产品和原辅料 (22)2.3总体布局 (24)2.4生产设备布局及设备自动化 (25)2.5开采方案与采矿工艺简介 (26)2.6施工过程分析 (30)2.7建筑卫生学 (30)附件3 类比调查 (32)3.1类比企业的选择 (32)3.2类比调查内容 (36)3.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44)3.4类比调查结论 (52)附件4 职业病危害评价 (54)4.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54)4.2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67)4.3拟设置的个人防护用品及评价 (70)4.4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及评价 (71)4.5总体布局分析及评价 (73)4.6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分析及评价 (75)4.7建筑卫生学分析及评价 (77)4.8辅助用室分析及评价 (78)4.9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分析及评价 (79)4.10职业卫生专项投资分析与评价 (80)附件5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及建议 (81)5.1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的补充措施及建议 (81)5.2职业卫生管理的补充措施及建议 (83)5.3个体防护建议 (86)5.4应急救援建议 (88)5.5警示标志设置建议 (88)5.6辅助用室设置建议 (89)5.7职业健康监护建议 (89)5.8建设项目施工期职业卫生管理建议 (89)附件6 评价结论 (91)附件7 其他附件 (95)附件1总论1.1 项目背景XXXXXX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为嵊泗中心渔港(新港区)扩建工程提供石料的工程性矿山,于2010年10月29日取得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开采规模177.34万立方米/年,矿区面积0.1708km2,有效期至2013年10月23日。

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一、前言选矿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矿山加工技术,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选矿工程人员面临着许多健康危害因素,这给工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所以必须对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进行控制。

本文是一份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旨在系统评价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整体效果,为今后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背景1. 职业健康状况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选矿工程中存在各种类型的职业病,其中最主要的疾病有尘肺病、职业性中毒等,这些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

另外,一些工人出现了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部分工人还出现了脱发、肝肾等其他疾病。

2. 目标本文的目标是从职业病危害控制的角度,系统评价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整体效果,为今后更好的预防选择工程职业病提供参考。

三、方法和数据来源1. 方法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文献资料收集的方法,集中搜集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相关资料,结合实地访问工人所在的矿山和选矿厂,根据工人和负责人的实际情况,获取相关数据信息。

2. 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前期工作的文献调查和分析。

(2)实地调查矿山和选矿厂工作环境情况,包括职业危害源及其分布、防护设施等。

(3)工人问卷调查,主要了解选矿工程从业人员的健康情况。

四、结果1. 危害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矿山和选矿厂现场情况,从防护设施、职业危害源的监测和管理等方面对危害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具体结果如下:(1)防护设施:逐渐得到运用,但大多存在不完善现象。

(2)危害源的监测和管理:设备维修、氧气、石墨等关键选矿厂部件得到更加严密的管理,相关危害源的监测和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工人健康状况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选矿工程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估,具体结果如下:(1)身体健康方面:选矿工程从业人员的职业病发病率较高,如尘肺病等,而且还有一定的新发病例。

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选矿工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将矿物从矿石中提取出来的过程,使原矿物变成可以直接使用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然而在选矿工程过程中,工人们长期被暴露在机械、化学、物理等不同种类的有害因素中,其职业病危害控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所以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选矿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评价报告。

一、职业病危害现状目前,选矿工程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主要包括有机化学物质、矿石灰尘、辐射、噪声等。

在这些有害因素中,矿石灰尘是选矿工程中危害最大的因素,它能够引起肺结核、尘肺、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疾病。

其次是有机化学物质,选矿工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中很多都含有有机物,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有机蒸气,这些物质会引起致癌、致畸等症状。

二、危害控制措施为了控制选矿工程中的职业病危害,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1. 矿石灰尘的控制:在选矿厂内部,我们增加了除尘设备,对于矿石灰尘的产生进行了有效防治,确保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不高于规定标准;2. 有机化学物质的控制:选矿厂内禁止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化学试剂,同时做好通风设施,防止有机蒸气累积到有毒麻醉浓度;3. 辐射的控制:在选矿厂内加装了防护装置,抑制辐射的传递,同时对于辐射值超标的采取了相应的措施;4. 噪声的控制:选矿厂内制定了相应的降噪措施,尽可能的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三、控制效果评价通过以上几项控制措施的投入,目前选矿厂内的职业病危害控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其中,矿石灰尘的排放浓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有机化学物质不合格品种大幅度减少,辐射值也进入正常范围,噪声也降低了很多。

同时,我们在选矿厂内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发现确实有很多工人的职业危害指标有所下降,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职业病危害控制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但是,在评价控制效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首先,矿石灰尘污染的防治还需加强,一些通风设备现状不佳,需要更换设备或者进行维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钻机、挖掘机、爆破、矿石破碎(液压锤破碎)、 泵站、空压机、排土、复垦等设施;
振动:凿岩、钻孔、破碎(液压锤破碎);
运输工序
粉尘、噪声
毒性气体(CO、NOX):爆破; 粉尘:装卸矿石、汽车运输; 噪声:装卸矿石、汽车运输;
评价单元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可能存在的生产工序或设备和来源
矿石堆浸生产工序
一、项目评价依据:
本次评价根据《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 AQ/T8008-2013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导则》(AQ/T8009-2007)的基本要 求进行编制,主要内容包括:
1、总论 2、企业概况 3、工程分析 4、类比调查 5、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6、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7、职业病危害评价 8、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整合) 露天开采建设项目
职业危害预报告
评审简要汇报
贵州荣基安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安云飞
2014年5月8日
各位领导、专家:上午好
• 下面由我代表贵州荣基安全科技有限责任 公司项目组对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整 合)露天开采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项 目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专 家提出宝贵意见。
接触限值 /dB(A)
85 88 91 94 97
粉尘 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按《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 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执行,具体限值见下表。本次对类比企业共检 测粉尘作业点14个点,每个点采3份总尘和3份呼尘样品,同时在堆浸场(灌 液池)采了3个样品测矽尘游离sio2含量为28.9%,对比表4-5可知,当10%≤ 游离sio2含量≤50%时,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mg/m3)为,总尘 :1 mg/m3,呼尘:0.7 mg/m3,
重点评价因子的确定
通过对类比企业的调查及结合本项目的原矿石的成分分析、 工艺设备、工艺特点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确定其可能产 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振动、爆破过程中 产生的有毒气体(CO、NOx)、化学剧毒物(氰化物)以及 空气中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等。工人操作液压破碎锤时 可能受到全身振动的危害,但设备经隔振处理后,产生的振 动较小,同时工人操作时间较短,非连续作业。故工人实际 受到的振动危害较小。爆破作业时炸药爆炸会产生氮氧化合 物和一氧化碳,但本项目为露天开采,不会造成有毒气体聚 集。因此,本次评价振动、有毒气体(CO、NOx)中毒不作 为重点评价因子。 综上所述,本次评价以粉尘、噪声、化学剧毒物(氰化物) 以及空气中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作为重点评价因子。
四、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矿石开采、破碎(液压破碎锤); 矿石运输、堆浸提金工序; 根据开采方案,本评价报告主要 针对本项目露天开采部分投产后 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 内容进行评价。不包括该矿后期 的井工(地下)开采、地面炸药 库等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 价。
五、评价方法选择
八、矿山位置和交通
• 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位于望谟县大观乡大观村 ,距县城东面平距约15km处,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06°13′49″~106°14′47″,北纬 25°10′11″~25°11′28″。有望谟—罗甸的县级 公路从矿区南部大观乡驻地经过,从大观乡驻地 到矿山有约3km的矿山公路相连接,西距望谟县 城公路里程21km,东距罗甸县城110km,交通 较为便利。
• 采矿:Ⅺ号矿体(一采区矿体)产于F1断层破碎 带内,矿体围岩为硅化破碎蚀变粘土岩、粉砂岩 ,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Ⅶ号矿体(二采区矿体 )产于吴家坪组顶部礁灰岩中,采用中深孔凿岩 爆破。采下的矿石用挖掘机装车,汽车运往堆淋 场。
选矿生产工艺 原矿破碎工艺:储矿场 汽车装车运输 破碎场地 原矿从储矿场经汽车运输至破碎场进行破碎。 堆浸氰化工艺: 将准备用于浸出的矿砂放入堆浸场,堆矿时要设法保证矿 堆有均匀的孔隙性和渗透性,氰化纳浸金的反应原理如下: 4Au+8NACN+O2+2H2O 4NaAu(CN)2+4NaOH 氰化时,用泵将浸出液压入喷淋管网淋入堆浸场中的原矿 表面,由落差端底部自流的含金溶液给入活性炭吸附塔, 以便被碳吸附,吸附后的脱金溶液(贫液)自留入贫液池 中,适量补充氰化纳和氧化钙使其浓度合符要求后再由水 泵打入堆浸场循环使用,不外排。 氰化后尾渣的治理: 经氰化处理的尾矿渣用工程车辆外运至尾矿库。
浓度。
十三、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防尘:本工程大部分作业环境为露天,对有粉尘产生的场 所的设备(主要是打孔凿岩设备),采用设置捕尘设施, 保持在负压下工工作,含尘气体通过布袋除尘器收尘后, 使气体含尘量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另外,定期为粉尘环境 下作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工作服,并以制度形式要求其 正确使用也能降低粉尘危害。 降噪:开采方案中本项目产生噪声的设备仅有少量安装在 室内,房间采取密闭措施,墙面采用吸声材料。对噪声较 大的发噪设备出口安装消声器,对振动大的设备安装减震 垫和柔性接头,能控制操作岗位噪声强度低于65dB(A)< 接触限值(85dB(A)。

化学物

质名称
1
CN-
OELS/(mg/m3)
PC-
PC-
MAC
TWA
STEL
1
-
-
备注 -
PC-TWA/(mg/m3) PC-TWA<1
1≤PC-TWA<10 10≤PC-TWA<100
PC-TWA≥100
最大超限倍数 3
2.5 2.0 1.5
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 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与PC-TWA的关系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 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40小时工作周的平 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分钟)接触的
工作场所空气中矽尘容许浓度
序号
游离sio2含量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
粉尘类型
备注
浓度PC-TWA(mg/m3)
1
10%≤游离sio2含
量≤50%
2
50%<游离sio2含
量≤80%
3
游离sio2﹥80%
总尘 呼尘 总尘 呼尘 总尘 呼尘
1
0.7
0.7
G1(结晶型)
注:G1为确认人类
0.3
致癌物
0.5
0.2
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在符合 PC-TWA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的2倍。
九、矿山总体布局
• 矿区主要设施设备、建筑物均建在一采区 的南面、二采区西面。
• 办公房、食堂、化验室、厕所均设在832m 标高,机修车间设在830m标高。一采区消 防、除尘水池设在840m标高,容积240m3 ,二采区消防、除尘水池设在796.7m标高 ,容积100m3。堆淋场设置在一号采点南 面约300m,标高767.6m,职工用房西南 面(高差约30m)。
十二、职业危害因素识别
•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按其来源主要分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 害因素、劳动过程的有害因素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三大类。
• 生产工艺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评价单元
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
可能存在的生产工序或设备和来源
粉尘:凿岩、钻孔、爆破、矿石的破碎(液压锤破碎);
采矿工序
粉尘、噪声、振 动、 CO、NOX
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分析方法
粉尘(总尘)
GBZ/T 192.1-2007
重量法
粉尘(呼尘)
GBZ/T 192.2-2007
重量法
噪声 CN-
GBZ/T 189.8-2007 GBZ/T 160.29-2004
等效连续A声级
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 法
工作场所噪声等效声级接触限值
日接触时间/h
8 4 2 1由原望谟县观海金矿与原望谟县红星 金矿整合而成。整合后的望谟县大观金矿于2012年3 月取得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换发的采矿许可证,采矿 证号:C5200002011034120112771,采矿权人:贵 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有限公司,开采矿种:金矿,开 采方式:露天/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石 品位0.67-0.73 g/t。 矿区面积:3.40km2,有效期限:自2012年3月至 2025年9月。 望谟县大观金矿行政区划属望谟县大观乡管辖,行业 管理隶属于望谟县黄金局管辖,企业经济性质为有限 责任公司。
化学剧毒物(氰 选矿工序 化物)
类比企业概况 望谟县杨家堡上金矿在采选规模同样为15万 t/a;工作制度为2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生产 工艺与拟建的“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整合) 项目”基本相同,生产设备、劳动定员也与之 相似。
劳动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劳动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指生产工艺有害因素之外 的生产作息制度、劳动负荷、劳动体位等生产管理,人 、机、环境三者协调性方面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生产岗位工人按“八小时白班工作制”配备,辅助 生产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也按日班配置。作业人员可得 到较为充分的休息,因劳动组织及作息制度不合理造成 的对作业人员的损害较小。 生产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根据该项目的气候条件,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 素主要为夏季高温。该项目部分生产工艺装置为露天布 置,在夏季作业人员在巡检人过程中可能接触到高温及 紫外线。
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⑴生产规模15万t/a金矿。 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开采有效期限:自2012年3月至
2025年9月。 拟建工程采用露天台阶式开采,
公路开拓,汽车运输,堆浸法提 金技术。
三、项目技术文件、资料(基础依据) 1、《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整合) 露天矿山建设项目(变更)开采方案》 (贵州华红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 司.2013.11); 2)《贵州省望谟县大观金矿(扩能) 15万t/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国 地质科学院水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 究所.20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