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正文
最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指导意见(精品收藏)

报告指导意见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指导意见(试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编制,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相应章节的内容应补充如下:1报告格式要求1.1标题与编号评价报告标题为“建设项目名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标题或评价内容应与批准文件和委托书一致。
如项目实际情况已与批文及委托书不一致,应及时变更批文及评价委托书调整。
如评价报告只是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一部分,评价报告应设副标题注明分期或分阶段。
报告编号用单位代号-报告类型代号—年份—月份—序列号,单位代号2位数字,报告类型报告指导意见代号2个字母,年份4位、月份2位、序列号9位数,例如:01YP2001。
1.2封面封面内容及格式符合要求、内页(公正性声明及投诉电话)、封面二(单位盖章)、单位资质彩色影印件、评价相关人员手签单(姓名、项目组职责、职称、资质证编号)及单位盖章。
报告书封面盖章注明正本与副本,正本至少三份,正本的手签单不得复印。
1.3正文三级目录,编号规范,含页眉(项目名称—报告编号—正文/附件)、页尾页数(第几页共几页),正文与附件要分别列出目录、页眉与页数,正文字体类型、字体大小、行间距、每行字数要与导则相符,正文插图不容许跨页,表格后文字应空一行,表格如跨页标题行要求重复。
1。
4附件含立项批复或备案意见表、委托书、专家评审意见、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说明、类比用人单位准予被类比声明等。
报告指导意见1.5附图区域位置图及周边单位示意图、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内功能分区示意图、设备布局图(可能)等,附图要求各个功能区及设备标识文字清晰可见。
项目类比现场调查的相关机械通风设施、岗位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个体防护、现场告知(如警示标识、公告栏)等影像图片。
1.6附MSDS化学物质MSDS摘录(主要的理化特性、摄入途径、毒理数据、接触限值等、补充职业病危害特性:致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治要点、所致职业病名称等)(MSDS应该由危险化学品供应商提供,无实际资料时,可查阅和摘录文献,应说明仅供参考)。
2023年度制药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2023年度制药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2023年度制药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一、前言制药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企业,其生产过程中可能涉及大量的化学品和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厂内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制药厂必须严格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出现。
本报告将对2023年度该制药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该企业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二、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该制药厂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1. 风险评估和管控。
该制药厂定期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和有害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发生。
2. 安全防护设施。
该制药厂设置了通风系统、废气处理设备、防爆电器等多种安全防护设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施正常运转。
3. 岗位操作规范。
该制药厂建立了岗位操作规范,对员工进行操作训练,并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教育。
4.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
该制药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监控职业病的发生情况。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1. 职业病发生情况根据制药厂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度该厂未发生职业病病例。
2.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该制药厂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和有害物质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在操作规范配合下,化学品和有害物质浓度都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威胁。
3. 员工健康监测情况该制药厂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员工的健康状况基本符合正常人群的情况,未发现职业病的症状。
4. 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反馈意见该制药厂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委员会对制定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并对职业病防治方案进行完善。
在2023年度的评价调查中,员工表示对于职业病防治方面的措施非常满意。
四、结论本次评估结果表明,该制药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未发生职业病的病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员工健康监测情况均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制药厂的职业病防治措施严谨详尽,得到员工的一致好评。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分析与评价
建设项目的运行与建设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状况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20
对拟设置的应急救援设施合理性与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21
提出的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建议是否与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导致急性职业损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和危害特点、可能发生泄露(逸出)或聚积的状况等具有针对性。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技术性审查要点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危害风险程度
职业病危害严重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资质等级
审查内容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审查形式
会审□函审□
审查会地点
审查专家姓名
职务/职称
专业
审查专家单位
联系电话
专家库类别
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
3、权重划分栏中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B项内容的审查意见按“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填写在审查意见栏中。B项中有11项以上(含11项)为“不符合”的,则预评价报告审查不予通过;B项中如“符合”项不足B项总数一半的(少于等于17项),则预评价报告审查也不予通过。
4、本评审要点不适用于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
序号
审查内容
审查要点
权重
划分
审查意见
一、合法合规性审查
1
项目合法性
有无相关部门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文件;无前期工作文件及无需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是否有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
A
2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书(完整资料)

第一部分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书1 评价目的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识别、分析与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确定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确定建设项目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2 评价依据我国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国家、行业、地方等标准、规范;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主管部门文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有关资料、预评价工作委托书等。
3 评价范围新建项目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原则上不包括建设期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和产生的后果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
5.2 检查表法依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等,通过对拟评价项目的详细分析和研究,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编制成表,逐项检查符合情况,确定拟评价项目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危害。
5.3风险评估法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风险评估,确定拟评价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承受水平,并按照承受水平采取防护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5.4 综合分析法采取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类比分析、经验推断、专家权重、定量分级等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从多层次、多途径、多方位对拟评价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6 评价程序6.1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项目的立项资料和技术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项目背景和企业概况描述清晰
10
现有企业概况描述清晰(改、扩
建项目)
10
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描述清晰
20
项目定员和工作制度描述清晰
20
2.工程分析
建设内容、项目性质和规模描述
清晰
30
生产工2流程及说明描述清晰
(存在利旧现象的,对工程利旧
情况说明清楚)
60
主要生产原料、辅料、产品名称
和用量描述清晰(含MSD等)
40
主要生产设备、布局及自动化生
产水平描述清晰
20
生产建筑基本参数描述清晰(含
建筑物间距、朝向、采光照明、
采暖通风等)
20
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建设、能源
消耗数量、总图运输等描述清晰
20
3.类比倜查
类比企业选择恰当、可比性(含
生产工2、设备、防护设施及管
理等)分析合理
40
类比企业调查内容合理、描述清晰(含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人员、制度、健康监护、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等)
10
评价依据应用正确
10
评价范围确定准确、描述清晰*
30
评价目的、方法、内容描述清晰
10
评价程序和质量控制方法清晰、合理
10
附图及附件内容设置合理
10
报告书技
术性要求
1.项目概
况内容
项目背景和企业概况描述清晰
10
建设内容、项目性质和规模描述清晰
10
项目建设内容描述清晰
20
项目选址和自然条件描述清晰
20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
评价单位:
审查内容
分
值
评
生物制药新建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正文

根据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本项目在建成投产 后,生产工艺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粉尘2种,结合职 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及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本评价将噪声 作为评价重点。 2.1.1.3 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
业卫生管理工作。公司将建立防护用品、健康监护和员工培训制度。操 作工人每年必须1次健康检查,必须接受1至2次的培训。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评价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2.1.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1.1.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对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以及作业场所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较全面地了解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
公司目前采用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通风相结合的混合通风方式,净 化空调全面通风,粉碎岗位产生的其他粉尘采用局部吸风罩(UF3001)收集。同时配备轻便型手推式工业用吸尘器,电机功率1.1kW,吸 气量360 m3/h,以减少车间空气粉尘的二次扬尘。 2.2.1.3 防噪设施
目前没有具体防噪设施。 2.2.2 防护设施评价 2.2.2.1 卫生工程防护措施
草皮和一些抗性
好的灌木,选择
不含油脂性和无
花絮的树种
拟建项目非生产 区在厂区东侧, 在园区二路和江 晖路的交叉地 点,由二期工程 综合楼、门卫和 集中绿化组成。 位于当地全年最 小频率风向的下 风侧;生产区由 对称布置在产区 西北部的两幢制 剂车间和车间三 组成,处于当地 全年最小频率风 向的上风侧,其 北侧为10m的预
存在的不足是尚未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
3. 综合性分析 3.1 总体布局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所导致的一种健康问题。
职业病的危害很大,并且是逐年增长的,这对社会和个体都会产生困扰和风险。
为了防止这种病发生,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是评价劳动者和职业环境之间可能存在的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劳动者的身体状况和职业环境的评估,对职业病的危害进行预估,以便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保护工人和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病的危害评估职业病预评价报告首先需要评估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所受到的危害,如噪音、毒气、放射性物质等因素。
通过对职业病危害的评估和分级,可以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二、职业病的风险评估在借助危害分级的基础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还需要对职业病的风险进行评估。
这里的风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职业病的概率和危害程度。
在确定危险等级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实现可持续的职业病防治的成本效益问题。
三、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编制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评估工作,更需要向生产、管理部门等提供可行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建议。
这些措施主要是基于危害评估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着重从职业卫生技术、良好的职业操作规程、设备改进等方面提出建议。
总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作为一项职业病防治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提高相关部门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意识、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和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它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展望的工作。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模板

目录1总论 01.1项目来源 01.2评价依据 01.3评价目的 01.4评价范围 01.5评价内容 01.6评价方法 01.7评价程序 (1)1.8质量控制 (2)1.9评价单元 (3)2企业概况 (3)3工程分析 (3)3.1工程概况 (3)3.2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
(5)3.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5)3.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5)3.5建筑卫生学 (5)4类比调查 (6)4.1类比企业的选择 (6)4.2类比调查内容 (6)4.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7)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7)5.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7)5.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8)5.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8)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8)6.1职业病防护设施 (8)6.2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8)6.3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 (9)6.4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9)6.5拟设置的辅助用室 (9)6.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9)7 职业病危害评价 (10)8 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10)9 结论与建议 (10)附件: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2、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3、总平面布置图4、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1总论1.1项目来源1.2评价依据1.3评价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1.4评价范围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竖向布置
该项目厂区内竖
向为平坡式,制
剂车间1、2均为
四层厂房,檐口
标高22m,建筑
层高5.5m。制剂车Fra bibliotek1为预留厂房;制剂车间2计
放散大量热量或有
2.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 2.3.1 拟采取的个体防护用品
对产生噪声强度较大的岗位作业人员配备防护耳塞,以降低噪声对 接触人员的健康危害;对粉尘较大的岗位作业人员配备防尘口罩。其他 一般操作岗位提供防护手套。 2.3.2 个体防护用品评价
以上各种防护措施可弥补卫生工程防护的不足之处,进一步降低职 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所提供的资料中未对防护用品种类和 数量配置作说明。 2.4 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 2.4.1 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
工业企业总平面布 置,包括建(构)
径9m;厂前区的
筑物现状、拟建建
GBZ 1-
绿化作为重点,
筑物位置、道路、
1.2
2010
符合
种植草皮及种植
卫生防护、绿化等
5.2.1.2
樟树、广玉兰等
应符合GB 50187
树种。沿厂区道
等国家相关标准要
路两旁和厂区周
求
围墙内是绿化
带,种植行道
树。建筑物四周
为绿化面,广植
本项目所在企业拟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救援组织机 构,并制定了包各种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拟配备应急救援物品,设置 有毒气体监测报警仪等应急设施设备。 2.4.2 应急救援设施评价
应急预案及应急处理程序的编制全面合理,符合本项目特点,并能 对各项应急处理程序系统演练。应急救援设施、设备能够针对项目特点 设备,可满足应急救援需要。
甲醇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
乙醇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氢氧化钠
化学性皮肤灼伤
盐酸
化学性皮肤灼伤
2.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 2.1.2.1 噪声
经过对类比企业作业场所噪声的测定和评定结果类推,拟建项目粉 碎和铝塑包装岗位属噪声轻度危害作业,制粒、混合、压片、包衣、双 铝包装岗位属安全作业。 2.1.2.2 粉尘
生产区宜选在大气 污染物扩散条件好 的地段,布置在当
留绿化带,距离 1.3 厂外道路大于
30m。两幢制剂
地全年最小频率风 向的上风侧;产生
车间均为四层。
并散发化学和生物
车间3位于制剂车 间2的南侧,为 27m×12m的三层
等有害物质的车 间,宜位于相邻车
车间;辅助生产
间当地全年最小频
区由布置在生产 区南侧的公用工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评价 3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3 2.2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4 2.3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分析与评价 6 2.4 应急救援设施分析与评价 6
3. 综合性分析 8 3.1 总体布局 8 3.2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11 3.3 建筑卫生学 12 3.4 辅助用室 13 3.5 职业卫生管理 15 3.6 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16
B 防尘设施 对于防尘,该项目拟采用全面机械通风和局部通风相结合的混合通 风方式:在车间除净化空调顶棚高效送风口送风,侧墙下部百叶风口回 风的气流组织形式外,对粉尘较大的制剂车间粉碎岗位产生的粉尘采用 局部吸风罩收集,经布袋除尘后达标排放。同时对产生粉尘较多的洁净 室,空调风均不回用,采用全排,并使排风经过滤筒式除尘器净化后排 入大气。车间配备轻便型手推式工业用吸尘器,电机功率1.1kW,吸气 量360 m3/h,以减少车间空气粉尘的二次扬尘。 C 防噪设施 该项目对空压机等产生噪声较大的设备等拟单独设间,远离作业人 群,并采取隔声消声措施。厂区车间拟使用消声器以减弱噪声对外界的 影响。 D 防毒设施 (1)污水处理防毒措施:该项目污水处理工艺过程中使用少量的 氢氧化钠和盐酸,提供的资料中未涉及相应的防护措施情况。 (2)实验室防毒措施:该项目在车间3二层暂时设置一间用于产品 检测的小型实验室,对实验室使用的乙酸、甲醇等化学试剂所产生的职 业病危害,拟设置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6次/h。 (3)车间空气臭氧消毒后,进行全面通风。对空气中臭氧的残留 量未进行检测。 E 其他措施 生产区装有烟雾报警器。
车间
生产岗位
工种
危害因素
工作日 作业方
接触时 法
间(h)
粉碎车
粉碎 破碎工 粉尘
机械
7
间
包装车
间 铝塑包装 包装工 噪声
机械
7
实验室质
质检室
质检员 甲醇等 人工
7
检
污水处
水处理 氢氧化
污水处理
机械
2
理间
工 钠、盐酸
表2-2 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因素
可导致的职业病
粉尘
尘肺
噪声
噪声聋
工业企业厂区总平
面布置应明确功能
分区,可分为生产
区、非生产区、辅
GBZ 1- 助生产区。其工程
用地应根据卫生要
2010
符合 求,结合工业企业
5.2.1.1 性质、规模、生产
流程、交通运输、
场地自然条件、技
术经济条件等合理
布局
厂家已经提供总 平面布置图,详 见附图。厂区道 路呈环形周边式 布置,采用城市 型道路水泥混凝 土路面。厂内道 路主干道宽为 6m,次干道宽为 4m。道路转弯半
4. 职业病防护措施及建议 17 4.1 工程防护 17 4.2 个人防护用品 18
4.3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18 5.评价结论 21
1. 建设项目概况 1.1 建设项目名称
xx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新建生产基地工程。 1.2 建设项目性质
拟建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1.3 建设项目规模
xx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 1500万元。该公司建成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多维片5000万片,西 洋参胶囊2000万粒和铁皮石斛颗粒500万袋。 1.4 拟建地点
工业企业的总平面 布置,在满足主体 工程需要的前提 下,宜将可能产生 严重职业性有害因 素的设施远离产生 一般职业性有害因 GBZ 1- 素的其他设施,应 2010 将车间按有无危 5.2.1.5 害、危害的类型及
符合 其危害浓度(强
之间设置相应的 卫生防护带
度)分开;在产生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 车间与其他车间及 生活区之间宜设一 定的卫生防护绿化 带
公司目前生产车间已建成10万级洁净区,车间设有净化空调,采用 整体式风冷热泵机组。设有人员净化设施和物料净化设施。人员入口设 有换鞋室、更衣室、洗手池,烘手器等。对于生产车间空气采用班后臭 氧消毒,臭氧消毒器安装于组合空调机内,通过风道输送臭氧进行消 毒,消毒后,进行全面通风。但对空气中臭氧的残留量无检测措施。 2.2.1.2 防尘设施
xx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期)项 目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编号:XX
XXX职业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2014年8月4日
(资质证书影印件)
声明 XXX职业安全服务有限公司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xx生物医 药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过程坚持客观、真 实、公正的原则,并对所出具的《xx生物医药公司生产基地(一期)项 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拟建项目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各岗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见表 2-1。
拟建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见附件8。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第63号文 和《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的规定,该项目产 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见表2-2。
表2-1 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A 通风设施
按《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和《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0073-2001)要求,建成3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生产区域设有 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全面通风次数不少于10次/h。原料仓库,包装 材料仓库,成品仓库设混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6 次/h。车间3设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6次/h。
序号 1
2
项目组成 主体工程
公用辅助工程
主要工程内容
多维素片,生产线西洋参胶囊生产 线,铁皮石斛颗粒生产线
本项目公用辅助工程包括供电、供 热、给排水、自动化控制工程及空 压机房、配电室、办公楼、宿舍、
餐厅等。
1.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该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拟设立在综合办公室内,暂定3人兼职负责职
评价机构:XXX职业安全服务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评价人员
姓名
项目 负责人
技术职 称
资质证书 号
签名
项目组 成人员
报告书 编写人
报告书 审核人
报告书 签发人
目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1 1.1 建设项目名称 1 1.2 建设项目性质 1 1.3 建设项目规模 1 1.4 拟建地点 1 1.5 建设单位 1 1.6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1 1.7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情况 2
业卫生管理工作。公司将建立防护用品、健康监护和员工培训制度。操 作工人每年必须1次健康检查,必须接受1至2次的培训。
2.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评价 2.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2.1.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2.1.1.1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通过对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和类比企业职业卫生调查以及作业场所职 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较全面地了解了本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
率风向的上风侧; 符合
程楼(含配电、
非生产区布置在当
机修等设施)、 锅炉房、消防水 池和厂区北侧的
地全年最小频率风 向的下风侧;辅助
污水处理池组
生产区布置在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