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总结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提纲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气凝结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辉映下)弥漫着白气,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上上下下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乘坐的小舟一叶,以及舟中的两三粒有影罢了。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着妻子儿女退房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渔人外面)现在是什么时候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

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没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憎恨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1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14、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非常惊讶。

再往前走,想走完这遍林子。

15、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方案还未实现,不久病死了。

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2024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传承:文化的传播》知识点1.了解文化的本质和意义,知道文化的种类;2.了解文化交流的渠道,掌握文化适应的技巧;3.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和基础。

重点难点1.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形成文化自信?2.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的意义,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文化适应?3.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方式,文化传播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考查要点1.回答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2.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个人如何进行文化适应?如何处理文化冲突?3.学习清朝禁书和经典的故事,思考禁书、流传、共享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单元《改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比与融合》知识点1.了解改革改变的意义、内容和价值,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2.了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比,掌握对比分析的技巧;3.了解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重点难点1.改革: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改革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关系;2.对比分析: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批判性思维;3.文化融合:了解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过程,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考查要点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最重大的历史转折点?2.与西方文化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价值?3.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点,探究文化融合的难点和途径。

第三单元《启示:生命的故事》知识点1.掌握古代寓言、神话、传说的套路和示意;2.了解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价值、命理文化的内涵;3.探究生命的意义,了解人生的价值和创造生命的方式。

重点难点1.古代寓言:掌握古代寓言的套路和特点,理解寓言的教育价值;2.民间故事:掌握民间故事的套路和共性,了解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3.生命意义:思考生命的意义,探究人生的价值和创造生命的方式。

考查要点1.分析古代寓言如《聪明的狐狸》和《老夫子》等,解读其寓意和教育价值;2.阅读《西游记》中的故事,思考其中“命运”和“道德”等主题的内涵和价值;3.思考人生的意义,探究人生的价值和实现方式。

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

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

2023年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笔记归纳第一单元:词语积累与运用- 词汇记忆:通过词语记忆和运用巩固词汇量,特别是在朗读、写作和翻译中应用所学的词汇。

- 词义辨析:研究词语的多义和辨析,掌握不同语境中的正确用法。

- 词语运用:学会将词汇应用到不同的句子和场景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单元:作文写作技巧- 基本要素:研究作文的结构、段落划分和标点符号的运用,确保作文的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 内容表达:培养写作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运用丰富的细节和感情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 修辞技巧:研究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作文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技巧- 预测猜测:通过题目、标题和段落首句预测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 主旨概括:学会从文章中找出主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 推理判断: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和判断,进一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脉络。

第四单元:课文阅读与赏析- 精读课文:仔细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 阅读理解:通过课文的阅读,掌握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 作品欣赏: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第五单元:修辞与写作- 修辞手法:研究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加强对文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创意写作: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 文字修饰: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学修饰,使写作更加精彩生动。

第六单元:听力技巧与口语表达- 听力理解:通过听力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写准确度。

- 口语表达:研究正确的发音、语调和口语表达方式,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 对话交流:通过与他人的对话和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七单元:文学常识与写作- 文学作品:了解和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拓宽文化视野。

- 文学常识:研究文学史、文学流派和著名作家的基本常识,了解文学的演变和发展。

- 写作技巧:通过研究文学作品,借鉴文学创作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复习纲要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讲课时间 : 月日第一单元【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结构的三因素中路军 :纷繁败退毫无斗志新闻的三个特点西路军 :与中路军同样记述的六因素东路军 :较为坚强但一举击溃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第一层 :导语第二层 :背景我军主动第三层 :回首敌军必败第四层 :预知如何阅读叙事性作品1, 认识梗概 :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2, 区分层次 ,理出线索 .3, 归纳段意 ,画出重点语句 .4, 归纳中心 :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为何写 .5, 剖析写法 :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剖析.典范 1 如何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剖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 .要快速认识新闻的主要内容 ,是看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从渡江兵力能够感知战斗的壮阔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景 .能够想象 ,千里江面上 ,万船齐发 ,冒着炮火 ,奋勇挺进 ,直取对岸的情况 .能够想象 ,日昼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b5E2RGbCAP2,要比较详尽地认识新闻的内容 ,是看导语 .从导语还能够知道渡江地区 ,西起九江 (不含 ),东至江阴 ,长达一千余华里 .从导语还能够知道战斗的全局 ,敌阵业已突破 ,战斗获得了决定性成功 .p1EanqFDPw3,要更为仔细地认识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导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以下 :时间兵力渡过兵力中路军安庆—芜湖20 昼夜— 21 昼夜30 万 30 万西路军九江—安庆21 日 17 时— 22 日 22 时 35 万三分之二东路军南京—江阴21 日 17 时— 22 日 22 时 35 万大部主体部分还剖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由,我军是勇敢善战, 锐不行当 , 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崩溃了斗志 .DXDiTa9E3d解答 :这篇新闻真切地报导了我军渡江战况的场面 .RTCrpUDGiT有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1,新闻 ,又称信息 ,往常分为动向新闻,宣布认识放战争已获得决定性成功,综合新闻 ,典型报导和新闻述评四类,公民党反动政府已面对完全崩溃.此中 ,动向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导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要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5PCzVD7HxA2,新闻的因素 ,也就是记述因素,包含人物 ,时间 ,地址 ,事件发生的原由,经过 ,结果3,新闻的特点 :立场 ,看法鲜亮 ,内容真切 ,详细 ,反应快速 ,语言简洁正确.4,新闻的写法 :以表达为主 ,有时兼有谈论,描绘 .典范 2 如何整体掌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剖析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掌握全文内容,需要区分层次.第一层 ,导语 ,概括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 ,背景资料 ,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三层 ,回首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第四层 ,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从而回首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获得的伟大成功.这一层又分三点详细报导获得的主要成绩.jLBHrnAILg第五层 ,预知南阳逃敌王凌云前程黯淡.读这一则新闻,能够感知 , 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攻击阶段此后,我军完好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勇敢奋战 ,蒋介石三军崩溃之势已成 ,败局已无可挽回 .xHAQX74J0X解答 :这则新闻 ,重点报导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状况 ,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域军事局势的重要变化 ,反应蒋军必败 ,我军必胜的大好局势 ,激励解放区军民乘胜行进的斗志 .LDAYtRyKfE解题方法链接1,看标题 : 标题多数能揭露新闻的主要内容 .2,看导语 : 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简要地揭露新闻的核心内容 .3,看主体 : 这是导语以后对内容作进一步表达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 ,深入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 :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 .5,看结语 : 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 ,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 .2芦花荡情节传奇色彩芦花荡——美人物立体美真切美环境诗情画意老头子性格特点 :老头子是一个抗日英豪的形象,他泾渭分明 , 有勇有谋 ,自信自尊 ,老当益壮 .他是千千千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 ,这一形象表示 :中国人民是英豪的人民 ,中国人民是不行战胜的 .Zzz6ZB2Ltk 3 蜡烛母亲的眼泪戴黑色的围巾老太婆红军战士儿子的勇敢用成婚的喜烛表现血肉情深中心思想 :经过写南斯拉夫老太婆育乞西和苏联红军烈士的故事,赞叹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月用血肉凝固起来的友情,歌颂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dvzfvkwMI1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世界奇观 " 赞叹 "褴褛惊人杰作嘲讽 , 斥责人道 ,正直 ,公正 ,明辨是非珍爱人类文明成就怜悯 ,尊敬中国人民中心思想 :雨果以人类的良心严苛斥责本国匪徒政府,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尊敬和怜悯, 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成就的珍爱.rqyn14ZNXI第二单元【散文】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讲课时间 : 月日5亲爱的爸爸妈妈记忆深重看纪念演出漂亮到达纪念地回首历史参加会谈会观光纪念馆呼喊和平面向现实中心思想 :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哀悼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忍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久不要有战争了!EmxvxOtOco6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的由来地位低下切切察察饶舌多事"大" 字睡相不拘细节过年吃橘朴实和善长毛故事无知愚笨《阿长与》是一篇情思隽永 ,蕴涵深刻的佳作 .在这篇文章里 ,鲁迅经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找寻《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况的追想细腻而饶有幽默地表现了" 我 "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 ,颂扬了劳感人民的优异品质 ,表达了作者深切的之情 .SixE2yXPq5作者在安排资料时 ,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 " 不大钦佩—不耐烦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照映托中获取充足的展现 .6ewMyirQFL7 背影朱自清第一次――点题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2.踉跄的背影线索背影第三次――离其余背影 3.困难努力的背影第四次――想念中的背影本文以 "背影 "为线索 ,以车站送别为中心睁开 .第一部分 (第一段 )开篇点题 ,最难忘父亲的 "背影 ".第二部分 (第二――六段 )追想与父亲在车站离其余情况,详细写 " 背影 ",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 (第二 ,三段 )写送别时的家境 ,为写 "背影 "衬着凄凉的氛围 .第二层 (第四 ,五段 )写分别前父亲对 " 我 " 的仔细关照 ,为写 " 背影 " 作铺垫 .第三层 (第六段 )描绘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 ", 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 (第七段 )写别后想念 ,再现 " 背影 ", 抒发深切的想念之情 .《背影》是传统课文,从中我们能够感觉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喜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怀,这是人间至情.8 台阶李森祥造新屋特别要强老实老实不甘人后父亲是一个特别要强的农民 ,他有志气 ,不甘人后 ,他要自立于受人尊敬的队列 ,他有长久的生活目标 ,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老实的农民 ,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 ,不怕含辛茹苦 .同时 ,父亲自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独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心思坐上去. kavU42VRUs9 老王伛(yǔ): 弯(腰 )曲背 . 攥 (zuàn):握 . 惊恐 :慌张惧怕 . 荒僻 (pì): 荒芜荒僻 ..滞笨 (zhì):呆塌败 (tā): 塌陷破败 . 撤消 (dì): 明令撤消或严禁. 骷髅 (kū lóu):枯竭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滞蠢笨 . 愧怍 (kuì zuò):愧疚 .y6v3ALoS891." 常坐 "," 说着闲话 "( 总说 )2." 失群落后 "," 单干户 "," 破旧三轮车 "( 状况 )3.一只眼是 " 瞎的 ",另一只眼也有病(相貌 )4." 荒僻的小胡同 "," 破败落落的大院"," 塌败的小屋 "( 居住环境 )5." 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 "," 最老实 "( 老实 )6." 送钱先生看病 ,不要钱 "," 拿了钱却还不放心"( 和善 )7." 将就 " 着 " 保持生活 "," 病了 "" 总不见好 "( 生活困难 )8— 21.送香油 ,鸡蛋 (详写 )22." 总感觉心上不安"," 一个好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作者的和善是鉴于同等看法和人道主义精神.各人天分条件,成长条件 ,生理条件不一样,因此造成生计状况的悬殊 ,可是人是生而同等的,好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原由,这样才能同等对话,相互尊敬作者的和善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老王在那个动乱年月,仍旧尊敬作者夫妻俩,是由于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他固然出身卑微 ,可是精神上没有受就任何污染 ,坚持做人的道德良心 ,是极其纯朴的和善 .本文语言看起来平平庸淡 ,但平庸中包含深刻 ,语重心长 .有点琐碎的小事 ,闪耀着和善的性格美 ,即劳感人民的难能难得的老实老实 .读杨绛的散文 ,就仿佛在看生活录像 ,全部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 ,既不贬损 ,也不夸张 .相反 ,假如本文写到杨绛常常到老王家去献爱心,那么老王感觉到的不过是恩赐,就不会从心里深处产生真切的感谢之情,并且文章也毫无神韵了.这其实不是说献爱心不好,而是写散文应当追求真切,是两码事 .由于 " 善" 与 "美 ",假如离开了 "真",就会大打折扣 .M2ub6vSTnP10 信客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诚信无私终年跋涉 ,特别辛苦 ----- 不辞辛苦收入菲薄 ,生活贫困 ----- 待人宽容信客身上有不辞辛苦,诚信无私 ,待人宽容 ,和善老实等优异质量 .表达方式功能特点方法分类记述交代时间 ,地址 ,人物和事情的因由,经过 ,结果 .谈论针对案例或现象发布看法 ,常用以点明要旨 . 摆事实 ,讲道理说明对事物或事理讲解 ,令人有所知 . 下定义 ,举例子 ,作比较 ,打比方 ,分类型 ,列数字等描绘仔细刻画 ,使对象详细化 ,生动化 . 环境描绘 ,人物描绘抒怀表达心里感觉 ,感情 . 直接抒怀 ,间接抒怀第三单元【说明文】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 .讲课时间 : 月日说明文的阅读 ,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 ,掌握其文体特点 .一 , 说明文的看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 ,功能 ;或说明事理 ,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0YujCfmUCw二 ,说明文的分类 :依照不一样的标准 ,说明文可分不一样的类型 .1.往常 ,依听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一样,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详细事物 ,说明目的是使读者认识 ,认识这个或这种事物的特点,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 ,《中国石拱桥》等;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说明目的是使读者理解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 ,如《死海不死》 ,《向荒漠进军》等 .其实 ,在一篇说明文中 ,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常常是交织使用的.eUts8ZQVRd2.我们还根听说明语言的不一样特点,表达方式的使用状况的不一样,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 .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sQsAEJkW5T三 ,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 : 所谓特点是这一事物差别于其余事物的标记.只有抓住特点才能说理解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到之处 .GMsIasNXkA四 ,说明的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点求情楚,或许把事理阐释理解 ,就要使用适合的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犹如下 9 种 .1.举例子 2.分类型 3.列数据 ( 子)4.作比较 5.下定义 6.打比方 7.画 (列 )图表 8.作解说9.摹状貌TIrRGchYzg 1.举例子 :为了说明事物的状况或事理有光阴从道理上讲, 人们不太理解 ,这就需要举些既平常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如 (中国石拱桥 ) 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拥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长 ,成就的优异作了说明 .7EqZcWLZNX2.分类型 :要说明事物的特点或事理,从一方面常常不简单求情楚,能够依据形状 ,性质 ,成因 ,功能等方面的异同 ,把事物或事理按必定的标准分红若干类,而后依照类型 ,逐个加以说明 .如《向荒漠进军》一文将荒漠攻击的方式分红 "游击战 "和 " 阵地战 " 两类 .lzq7IGf02E3.列数据 :数字是从数目上说明事物特点或事理的最精准,最科学 ,最又说服力的依照.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因此浮力大的原由,特别清楚 .zvpgeqJ1hk4.作比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平常易懂,有时能够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 利用人们生活中熟习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 ,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取一个深刻的印象 .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 " 语言 " 与 "人类的语言 " 作比较 ,得出 " 只有人类才有真切的语言"的结论 .NrpoJac3v15.下定义 :为了突失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 常常用简洁简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点或事理 ,揭露事物或事理的实质的一种方法.如《兼顾方法》一文,开头就给 " 兼顾方法 " 下了定义 :" 兼顾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度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了然 " 兼顾方法 " 的实质 --数学 ,也指了然 " 兼顾方法 " 的应用特点 --安排工作进度 .这样 ,就把兼顾方法和其余的数学方法差别开来了.1nowfTG4KI6.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事理变得详细,生动 ,形象 .如《中国石拱桥》中"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石拱桥的特点.fjnFLDa5Zo,能够令人们不认识的事物或抽象的,就像虹 ",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了7.绘图表 :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可以使读者理解,这就需要附上表示图,或按比率精准绘制图 ,如产品设计图 ,军事行动路线图等 .有时 ,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许多 ,也可拟订统计表 ,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 ,令人看了了如指掌 .如《兼顾方法》一文 ,画了三幅箭头图 ,配合文字说明 . 使兼顾方法更为详细可信.tfnNhnE6e58.作解说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解说的差别是:定义要求完好,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好地揭露看法的所有内涵;而解说其实不要求完好, 只需揭露看法的一部分内涵就能够了,并且解说的对象与做出的解说外延也能够不相等.作解说不单能够用来解说看法,定理 ,定律等 ,也能够用来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 ,功用和原由等 .作解说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洁 ,正确 ,平常易懂 .如《死海不死》一文 "这大体就是 "死海 " 得名的原由吧 ."用的即是作解说的说明方法,这里的 " 死 " 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 ,由于死诲咸度很高 ,生物不可以生长 ,因此叫 " 死海 ", 这就部分地揭露了死海的特点 .HbmVN777sL9.摹状貌 :就是经过详细的描绘揭露事物的特点,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详细,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 ,有的母子相抱 ,有的低声密语 ,有的像聆听水声 ,千态万状 ,栩栩如生 ".这样的说显然得十分生动 ,开朗 .V7l4jRB8Hs答题基本模式: 运用了 ** 说明方法 ,说了然 ** 的特点 (特点 ),把 ** 说明的正确详细(生动形象 )等 ,拥有 ** 的作用或利处 .83lcPA59W9五,说明的次序 :井然有序地说明 ,才能把事物的特点或事理介绍清楚.常有的说明次序有 . 1.时间次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次序mZkklkzaaP1.时间次序 :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此后安排说明次序,从而写失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这种次序一般用于人物的平生介绍,科学察看记录,说明事物或事剪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如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是按古往今来的时间次序写的.《活板》一文是按活板制作的程序写的.AVktR43bpw2.空间次序 :即依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 ,或从上到下 ,或以前到后说明次序 ,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特点 .如《人民英豪永世长存》一文到高 ,先周围后正中 ,先台阶后碑身,碑座等挨次进行介绍.ORjBnOwcEd ,或由远及近挨次进行说明,依照仰望的路线由远及近.这种,由低3.逻辑次序 :即依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次序.逻辑次序主要分红12 种——从原由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部分,从归纳到详细,从现象到实质,从详细到一般,从结果到原由,从次要到主要 ,从部分到整体 ,从详细到归纳 ,从实质到现象 ,从一般到详细 .(专心记着它 )2MiJTy0dTT这三种次序第一考虑时间次序和空间次序,最后考虑逻辑次序 .逐段归纳重点 ,理清说明次序 :归纳重点时 ,要重视首括句 ,尾结句或发问式语句的作用, 重视给看法下定义或讲解的语句的作用.阅读时能够把这些语句勾勒出来 .归纳重点时最好用完好的句子,意思要简洁简要 .在逐段归纳重点的基础上,用 " 同类归并 " 的方法 ,把全文区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归纳出每部分的粗心 ,把每部分的粗心挨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次序了 .gIiSpiue7A六 , 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正确,简洁 ,生动 ,正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 ,空间 ,数目 ,范围 ,程度 ,特点 ,性质 ,程序等 ,都要求正确无误.说明的适用性很强 ,稍有差错 ,会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 .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常常表现了说明语言的正确性.如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各处都有",此中 "几乎 " 对 " 各处都有 " 作了限制 ,意思是靠近于 " 各处都有 ", 由于事实上不行能各处都有.在正确的前提下 ,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 ,有的以生动开朗见长 .uEh0U1Yfmh答题基本模式 : 先解说原词的含义,再剖析在本文的作用 ,更正确严实 (生动形象 )(详细可信 )(简洁简要 )的说明了 ** 的特点 ,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正确,简洁 ,生动的特点 .IAg9qLsgBX七 ,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常用的结构模式 .①并列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②连接式 :各层之间依照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时间为线索 )前后相互承接 .③递进式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由现象到实质 .各层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 .④总分式 :这种结构形式大概有三种情况:A. 总——分 B. 分——总 C.总——分——总 .考试复习中还要注意新知识和有关知识的累积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的试题的累积.11中国石拱桥归纳说明一般 :形式优美 ,结构牢固中国 :历史悠长 ,形式多样详细说明 (举例 )赵州桥 :现存最古老独拱米(当时最长)设计科学,施工奇妙.卢沟桥 :联拱 ---265 米石狮千态万状,栩栩如生 ,拥有纪念意义本文先谈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再归纳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整体状况,接着以赵州桥,卢沟桥为详细实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曾获得的绚烂成就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 (第 1-2段 ):归纳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长大小不一 ,形式多样多而广 .第二部分 (第 3-9段 ):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结构牢固 ,形式优美 ),获得的光芒成就及其原由 .第三部分 (第 10 段 ):介绍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腾发展,表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胜 .12桥之美芦苇石桥—感觉愉快细柳拂桥—令人销魂桥在不一样的环境中桥之美长桥卧龙—犹如史诗拥有不一样的美学成效风雨廊桥—形式独到.WwghWvVhPE13 苏州园林总分课文从旅行者的角度来归纳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 :务必使旅行者不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老是一幅完满的图画 .文章第一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托,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的方面来详细说明这个特点的.asfpsfpi4k14 故宫博物院第一部分 (1):归纳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 (2— 21): 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 ,规模及布局特点.第三部分 (22— 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总 : 地点 ,整体布局 ,整体特点故宫博物院分 :详细说明故宫主要建筑的布局及特点总 : 历史 ,现状 ,规模及布局特点15 说屏防止直视屏的作用 : 艺术点缀能够挡风说屏屏的分类:按屏风建筑资料及其华美程度来分巧屏的设置 :需就地取材第四单元【说明文】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3,掌握主要的技法.讲课时间 : 月日16大自然的语言.第一部分 (1~ 3 段 )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 (4~ 5 段 )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 (6~ 10 段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到临的因素.第四部分 (11~ 12 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板书设计物候现象 ----- 大自然的语言----------- 用来研究生产(逻辑次序 )17《奇妙的克隆》克隆的含义奇妙的克隆克隆实验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利处人类对克隆技术的思虑说明对象说明次序实验对象研究成就时间说明方法克隆——无性生殖来自一个先人,经过无性生殖产出的一群个体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 按生物进化 ,由底到高 )——克隆造福人类逻辑次序鱼类鲫鱼1979下定义作解说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鲤鲫鱼两栖类爪蟾蜍1962黑斑蛙1978哺乳类鼠多利羊1996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撞击说不得恐龙灭绝被压扁的沙子火山说19生物入侵者是什么生物入侵者怎么样逻辑次序怎么办20你必定会听见的蒲公英梳头的声音你必定会听见的蚂蚁小跑步的声音专心听你会发现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雪花飘落的声音第五单元【文言文】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 .讲课时间 : 月日21桃花源记(1). 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娇艳漂亮芳草鲜美今义 :(滋味 )新鲜交通古义:交织相通阡陌交通今义 :交通运输妻子古义:妻子子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一、作文1. 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议论文的开头、主体和结尾的写法•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的运用•议论文的逻辑推理和说理过程2. 记叙文•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的写法•记叙文的描写技巧和语言表达•记叙文的情节安排和写作思路3. 说明文•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和结构•说明文的分类和写作方法•说明文的条理清晰和用词准确•说明文的事例和图表的运用4. 应用文•写作各类应用文的格式要求•应用文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应用文的语言简练和准确•应用文的相关礼仪和用语二、词汇与语法1. 词汇•掌握八年级上册教材中重要词汇及词组•学习词汇的拓展和运用•记忆、理解和应用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丰富词汇量,提高词汇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2. 语法•复习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常见语法知识点•学习语法的构成和运用规则•记忆、理解和应用语法规则•锻炼语法运用的能力和准确性三、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技巧•掌握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和准确性•分析阅读理解题干和选项的关系•加强对文章主旨和细节的理解和把握2. 阅读材料分类•阅读各类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阅读新闻报道和科普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阅读广告和公告的理解和应用•阅读说明书和图表的理解和运用四、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了解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和作品•认识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点•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解读和评价的能力2. 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学习古代文人的诗词和文章•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五、写作技巧1. 纸上谈兵•学习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提高写作的逻辑与说理能力•分析、解读和评价优秀的作文范文•锻炼写作的思维和创造力2. 标准规范•学习书写规范和格式要求•检查作文的语言表达和标点符号•加强对语法和词汇的检查与修正•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纠错能力以上提纲包括作文、词汇与语法、阅读理解、文学常识和写作技巧五个方面的复习内容。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三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三篇】

2、划分层次,理出线索。

3、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

4、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

5、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

范例1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分析1、这是一篇新闻稿。

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

这是人类战争空前的奇观。

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

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

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

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时间兵力渡过兵力中路军安庆—芜湖20日夜—21日夜30万30万西路军九江—安庆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三分之二东路军南京—江阴21日17时—22日22时35万大部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

解答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

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范例2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分析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提纲挈领梳理版(16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总复习:提纲挈领梳理版(1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1课《消息二则》1.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芜湖(wú)击溃(uì)督战(dū)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港(dí)摧枯拉朽(iǔ)歼灭(jiān)要塞(sài)杜聿明(yù)锐不可当(dāng)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颁发(bān)仲裁(hòng cái)遗嘱(hǔ)巨额(é)第3课《“飞天”凌空》1.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重点归纳一、文言文阅读本学期的文言文阅读部分主要涵盖了《红楼梦》中的相关内容。

重点归纳如下:1.古文阅读技巧:–阅读前要通读全文,抓住主题和大意。

–注意文言文的词语用法和词序。

–善于运用注释词典,理解句子中的生词和生字。

–理解句子的句法结构,尤其是短语、修饰成分和补充成分的作用。

–注意文中的比喻、夸张和夸张修辞手法。

2.重点文词句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描写景物和环境的词句,如荣府、贾府、薛府的描写等。

–描述情感和心理的词句,如爱情、友情、家族关系等。

–诗词和歌谣的分析,如《金玉良缘》、《葬花吟》等。

二、现代文阅读本学期的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涵盖了散文、小说和诗歌。

重点归纳如下:1.散文阅读技巧:–阅读前要透彻理解标题和引言,抓住文章的主题。

–注意散文的行文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

–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方式。

–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如赞美、批评、反思等。

2.小说阅读技巧:–阅读前要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注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细节。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主题的转变。

–分析小说中的对话和心理描写。

3.诗歌欣赏:–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理解诗歌中的比喻、象征和意象。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三、作文写作技巧本学期的作文主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重点归纳如下:1.记叙文写作技巧:–要有清晰的故事情节,突出主题和人物形象。

–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合理运用描写、对话和叙述手法。

–注意结构的合理安排,如开头、过渡、高潮和结尾。

2.说明文写作技巧:–要明确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

–结构要清晰,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论证来支持观点。

–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议论文写作技巧:–分析问题,明确立场和观点。

–提出有力的论据和例证来支持观点。

–反驳对立观点,展示批判性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它们一片连着一片,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点缀海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
②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它生长在淤泥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淹没于水中,仅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时,一棵棵红树带着海泥的芳馨,婀娜多姿地重现在滩涂上,又成了一片“海上森林”。
模块三:课内阅读
一、简答题略二、精读语段略
模块四:说明文阅读
一、文体知识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总的来说,21世纪人类会有更个性化的住处,因此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想象力,让自己住得舒服,住得有新鲜感。
1.文中绿色住宅指的是、、和
等几类。
2.标题“绿色住宅”中的绿色指的是什么?



3.请概括回答“小气鬼”是如何利用太阳能资源的?
答: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
④如何才能考虑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呢?这就要靠遍布各地的环境监测站多年来采集的数据。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影响我国沙尘暴的沙源很大部分在境外,所以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对于监测和控制沙尘暴有重大的意义。
⑤最近,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在传统的天气预报计算模式中引入了沙源地的地表因素,包括沙粒大小、地表温度、地表植被和积雪覆盖等,研制了“嵌套网格空气品质实时预报系统”即沙尘暴预报系统,实现了沙尘暴的精确数值预报。科学家可以提前4天预报未来沙尘暴发生的地点、强度、路线和持续时间。2003年4月6日,在“9355沙尘暴”10周年到来前夕,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沙尘暴预报系统成功预报出4天后在我国北方发生的今年第一场沙尘暴。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三、精选练习
(一)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
什么是SARS致病原因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或衣原体。这就是各种抗菌素对此病无效的原因。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比细菌、衣原体的组成简单得多,仅由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包在其中的遗传物质核酸分子(DNA或RNA)组成。而细菌是完整的单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多糖、蛋白质、DNA和RNA核酸分子等。衣原体的结构类似细菌,但比细菌稍小。细菌的大小通常为0.5到5微米,衣原体为0.3到1微米,而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100多倍。在生存能力方面,细菌能在自然界独立存活并繁殖;衣原体虽能在自然界存活,却必须进入被感染生物的细胞后才开始繁殖;而病毒却在自然界中无法独立生存,它们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因此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与宿主能够共存,不会引起明显的疾病。
⑥科学的脚步从未止歇,人类总在不断进步。但愿那场“黑风”带来的悲剧不要重演。
1.通读全文,你认为要准确预报沙尘暴应考虑哪两个方面的因素?
A、B、
2在预报沙尘暴应考虑的两个方面的因素中,作者重点说明了哪个方面的因素?为什么?
答:
3.文章第③段划线句子“由此看来”中的“此”指代哪些内容?
答:
4.文章第③段横线上应填入的恰当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德国柏林的新议会大厦也采取了“绿色建筑”设计,所有房间都可以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而其中消耗的能源,98%都来自太阳能。也有人提出下世纪要住在“摩天城市”,来解决越来越拥挤的人口问题。学者们说,这种城市其实就是一座高达千米以上的摩天大楼。据说美国有人正打算筹建528层、1500米高的建筑物,可供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在上面居住。
如果你喜欢自然,喜欢绿色,就来关注一下刚刚诞生在澳洲的“生态住宅”。这一款被澳洲的植物学家和生态建筑师视为澳洲人的世纪房屋,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一切空间栽种各种植物,室内顶棚空间种植着下垂式倒挂草本植物,室外平缓宽大房顶或外墙壁爬满藤本植物。从外部看,整个房屋与周围地面连成一体,完全成绿色。预计本世纪中期将全面普及“绿屋”,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将变成绿色植物编织的城市,而堪培拉每个新建房住户都可得到一份市政府的丰厚“绿礼”:15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和30丛灌木。并在新居落成之日,由身穿绿色制服的志愿者帮助栽种。
(选自2003年5月7日《大河报》,有改动)
1.选出填入第2段括号中最哈当的词语。( )
A.出现B。表现C.呈D.浮现
2.选文第1Biblioteka 从以下两方面将细菌、衣原体和病毒进行比较:
①从方面
②从方面
3.作者将生物细胞比作病毒的“家”,是因为病毒
。(用原文回答)
4.根据上文,可以推测第1段中的“宿主”是指
5.在防“非典”期间,假如你母亲去超市购物,准备戴—个只有6层纱布的口罩,你如何溯艮她戴上12层纱布的厚口罩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提示:①说明理由时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说话要得体;③不超过40字。)
④然而,更大的忧虑还在后头,二氧化碳有一种奇怪的特性,就是能产生温室效应。农民和园林工人为了在冬天栽培作物和花卉,就用玻璃建造暖房。红外线能通过玻璃照进暖房,却不易通过玻璃散射出去,这样暖房的温度就比较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也有这种作用,它能容易地让红外线照射到地球,却不让红外线散射到太空。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使地球的大气温度在不断升高。据估计,今后10年间,气温将升高2摄氏度;到了2050年,气温将升高9摄氏度。
⑤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气候的变暖将使两极的冰山融化。如果冰山全部融化,地球的海平面将升高2—4米。这时,全世界大片大河流域肥沃的平原,如尼罗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恒河三角洲,都将成为汪洋泽国;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如纽约,开罗,上海等,都将成为海底城市,成为游鱼的乐园。这将给人类带来不少灾难啊!
⑥二氧化碳增加所引起的后果,引起了国际科学界的关注。例如,日本科学家正在研究用遗传工程方法培植大量利用二氧化碳的生物,通过它的作用,来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地球大气的稳定。
答:
5.请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自己设计一套“住得舒服”、“有新鲜感”、“富有个性化”的未来住宅。(要求用图设计住宅,对住宅的主要设施配上文字提示,设计图画在下边空白处)
答:
(四)预报沙尘暴
①沙尘暴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遍布各地的气象检测网站提供的测量数据,又需要卫星云图和巨型计算机的加盟。有人说,沙尘暴预报的复杂程度要比天气预报高出10倍,这并非夸大其词。
②天所预报一般要考虑气温、气压、温度、风力等因素,这些都是大气层本身变化的结果,只要掌握这些因素,通过计算机的计算就能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的趋势。沙尘暴作为一种特殊的天气现象,同样要考虑上述气象因素。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天气条件。但是,除此之外,“沙尘”恶魔的现身还需要一些其他特殊条件。
③悬浮在空气中的沙尘来自地表,地表的情况直接影响沙尘暴的发生。在同样的风速下,(1)的地表的沙粒比较大,它的传输距离(2)相对较近;(3),沙粒的传输距离较远。另一方面,如果沙源地的地表植被比较丰富,尽管具备了形成沙尘暴的气象条件,也未必形成大规模的沙尘暴。一块沙地上如果有50%的植被覆盖,起沙量就会减少70%-80%。此处,影响沙尘暴形成的地表条件还包括地表温度和积雪覆盖等因素。由此看来,即使具备了形成了沙尘暴的天气条件也未必会形成沙尘暴;即使形成了沙尘暴,其强度、持续时间、途径路线也还需要考虑沙源地的地表情况。
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的名称来源于此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 )出的一种花冠状外围的形态。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疾病,最典型的是通常于冬季或春季在人群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冠状病毒还有引发胃肠道感染的可能性。在动物中,冠状病毒会引起啮齿动物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猪的胃肠炎。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为60—220毫微米,这就是预防SARS需要戴12层以上的厚口罩、杀灭SARS病毒需要选用能使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失活的消毒剂的道理。
答:
(二)①在自然界的历史年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着平衡。生物的腐烂和呼吸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一得一失,大体相抵。因此,自然界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比例一直保持着某个水平,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②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千百万吨煤炭从地下开采出来,千百亿吨石油分馏各种燃料,他们又成为汽车、飞机、拖拉机等的动力,人类冶炼着数亿吨钢材和其他金属,煅烧千百万吨石灰以制造石灰等建筑材料。所有这些活动,同时生产着
① ② ③
5.请你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短语的表达作用。
据气象学家分析,强冷空气带来的大风天气、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回升是形成沙尘暴的必要天气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