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沽的巨变与展望
塘沽历史

塘沽历史
公元1206年前后,塘沽“始有人焉”。
根据史书记载,塘沽是因为黄河改道,带来大量淤泥,使得“海退而陆成”。
“沧海桑田”展厅里用模型和投影沙盘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先民们的生活。
从北塘宁车沽采掘到的牡蛎化石也在这里陈列,这些在蓟运河沉睡了至少千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化石,不仅从地质学上考证出塘沽地理地貌的变迁及与黄河数次改道的渊源,同时更能体现塘沽海洋文化的形成契机和演变过程。
“盐”在塘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塘沽地底滩平,日照丰富,非常有利于发展盐业。
早在元代,塘沽便建立起了建丰盐场。
700余年以来,塘沽的盐田连绵扩展,盐业成为了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历史上,塘沽不仅以盐著称,畅通的漕运也使这一地区成为繁华的交通枢纽。
“盐兴漕畅”用数字投影和在解放路街出土的清代古钱币坨子等文物,再现了当年塘沽地区商业发达,车来船往,盐田连绵的景观。
.
在“海门古塞”里,一座大铁钟被陈列在了最醒目的位置上。
它就是大沽铁钟,1844年,为了纪念战死在大沽口炮台的直隶提督乐善而铸,曾被悬挂在乐威毅公祠里。
但是,1900年,大沽炮台沦陷后,铁钟被英军掠走,直到2005年,在多方努力之下,漂泊海外105年的大沽铁钟,终于回到了塘沽。
据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将铁钟放在如此显著的位置,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它坎坷的历史,同时,也希望大家看到从战争到和平,中英两国人民之间所建立起的崭新的友谊。
塘沽机场未来规划

塘沽机场未来规划日前,民航局正式批复塘沽机场总体规划。
塘沽机场将规划建设T3航站楼,新增东二跑道、卫星厅等。
新修编的总规按照满足近期20xx年旅客吞吐量5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40万架次,客运终端年2035年旅客吞吐量7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0万吨、飞机起降50万架次,远期20xx年货邮吞吐量300万吨、飞机起降52万架次的需求进行规划。
天津市发改委已会同塘沽机场成立工作专班,将有序推动规划落实。
飞行区规划塘沽机场现有两条跑道2条,长度分别为3600米、3200米。
到2035年规划为三条跑道,在现状东一跑道外侧规划东二跑道,长3600米。
机坪规划塘沽机场近期规划机位234个,其中客机位170个。
到2035年规划机位329个,其中客机位241。
航站区规划塘沽机场现有T1、T2航站楼。
近期在T2航站楼东侧规划T3航站楼,其中主楼、指廊分别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万人次、2000万人次的需求,同时在T3航站楼前设置停车楼;扩建T1航站楼指廊,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的需求;改造T2航站楼,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400万人次的需求。
综合交通规划在综合交通规划方面,塘沽机场现有地铁M2线在T2航站楼前交通中心设站。
近期将京津城际铁路联络线、京滨城际铁路引入T3航站楼。
将M2线东延至T3航站楼,引入城市轨道Z2线至机场交通中心。
拓宽机场进场道路,完善机场周边客货运道路系统。
到2035年将城市轨道机场快线Z1支线引入机场交通中心。
京滨铁路起自宝坻南站,终至滨海西站,与京唐铁路共同构成京津之间的第3条高铁通道。
线路长度约97公里,总投资238亿元,全线共设置宝坻南、宝坻周良、北辰、滨海机场、滨海西5座车站。
京滨铁路建成后,北京直达天津滨海新区只需57分钟,从宝坻南站到北京站仅需18分钟,宝坻到塘沽机场只需15分钟。
2月21日,京滨铁路全线已复工复产,预计20xx年9月30日开通。
聆听滨海新区沧海巨变

聆听滨海新区沧海巨变0804 张帅晨时光的变迁在不知不觉之间侵入我们的心灵,生长在阳光下的孩子如我们,并不能感受到一种叫做沧海巨变的东西,譬如新旧社会的交替一瞬,再譬如改革开放的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有的,或许只是坐享其成,抑或静静的听年长者的诉说,心灵悸动,但却不能在心中刻下深深烙印。
然而,今天的塘沽一行,让我却能深刻的感受、体会了那种深刻。
经过长时间的路程,公交和轻轨的拥挤,我们都已近疲惫。
但是,当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空气顿时变得清新可人,沁人心脾。
就像在耳边听长者的娓娓道来,一路走在塘沽繁华的街道,看着绿树成荫,看着高楼林立,看着过往洋溢着欢笑的行人,看着快乐,看着美好,看着幸福……外滩,不同于上海外滩的张扬跋扈,塘沽的外滩宁静而致远,岸边总能感受到那份只属于你自己的宁谧。
人们在岸边嬉戏,老少之间的欢声笑语,让你不得不卸下现代社会沉重的包袱,融入其中,体会那一份美丽和宁静。
)天津港,很早就听说天津港是吞吐量惊人的港口。
它代表了天津,代表了中国。
我们在天津港领略了一种从未领略过的宏伟,以及一种有内而生的自豪感。
天津港是中国大陆最早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它有便捷的立体交通网,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广阔的港口经济腹地,连接世界各地的班轮航线……不只这两个著名的标志,我们仍然到达了洋货市场、国际会展中心、金融街……领略了那里不同于市区的风采。
洋货市场别具一番风味,电子百货一应俱全;国际会展中心的宏伟建筑让人为之振奋为祖国而骄傲;金融界充溢繁华和时尚元素,我们流连忘返……对于一个陌生的地方,一般会有种迷茫的感觉,但是滨海新区却让人很有亲切的感觉。
我对天津滨海新区有如下了解: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和开发区、保税区、天津港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这里拥有世界吞吐量第六的天津港。
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信息通讯网络,在第一时间与世界相连。
这里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和中国面积最大、开放度最高的保税港区,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天津塘沽简介

天津塘沽简介天津市塘沽区位于天津市南部,东临渤海,涵盖面积118平方千米,是天津市面积第三大的行政区。
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著名于世。
塘沽区是天津市最早的商港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工业的起源地之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推进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塘沽区成功转型为拥有现代化工业基地、新兴服务业和宜居环境的现代城市。
本文将带您了解天津塘沽的历史、文化、产业和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化据考证,塘沽区周边地区在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
在史书上,塘沽在明朝时期已经作为港口社会形成。
从19世纪开始,塘沽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之一。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塘沽遭到全面破坏。
此后的近百年来,塘沽开始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商贸和服务业体系。
目前,塘沽区已成为中国的第四大港口之一,与国内外主要城市之间都有频繁的交流。
同时,塘沽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节点之一。
辛亥革命爆发后,曾在塘沽召开过辛亥会议,推翻了清朝统治,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新篇章。
此外,塘沽区还保留了一批历史文化遗址和古建筑,如尖山祖师庙、庄观古楼、塘沽城楼等。
二、产业塘沽区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以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为主导产业。
其中,化工业占据了整个工业生产的一半以上。
此外,塘沽区还有高新技术企业和信息产业基地,如“塘沽智谷”,孵化了众多科技创新和研发项目。
从旅游业的角度来看,塘沽区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区内的天津南海子国家森林公园、大屯山国际滑雪场、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等均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同时,塘沽区的美食文化也颇具特色,如咸肉丸、桥东鸭腰子火锅和梅州牛腩粉等特色小吃。
三、未来发展未来,塘沽区将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着力提高产业链水平,实现工业基地向现代产业转型。
同时,塘沽还将增强文旅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和宜居环境。
此外,塘沽区将加强生态环保和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
天津与塘沽沿线规划调研报告

引言环渤海地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是我国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核心城市为北京、天津、唐山。
环渤海经济区有很多优势,地理区位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扼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与海外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之称,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辐射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
而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紧紧依托天津、北京两大直辖市,拥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港口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
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东丽、津南区的一部分组成。
天津滨海新区是全国惟一聚集了港口、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运作区和大型工业基地的地区,具有体制创新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成为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战略发展布局,使之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可以这么说,滨海新区的发展紧密关系着环渤海地区乃至华北、东北经济圈的发展。
津滨轻轨的建成更促进了天津城区和滨海新区之间的商业、工业的交流,自2004年开始,每天运营12小时,市区中山门站与开发区东海路站双向对开,首班车为7:00,末班车为19:00。
从起点站中山门站到终点站东海路站,全程约46公里,途经14个停靠站,用时约47分钟。
在津滨地区已有的城市道路和地铁干线的交通体系下,为不同的城市组团建立起了更加立体的交通线路。
下图为津滨轻轨全线示意图。
从宏观角度讲,津滨轻轨的建成不单促进了天津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的交流,更拉近了天津城区与唐山、秦皇岛之间的距离,也把滨海新区通过天津城区与北京联系在了一起,在客流与物流运载的同时,成为了环渤海工业区的中心走廊。
从而津滨轻轨沿线的发展就不仅仅关系到津滨地区的发展,而是带动了环渤海地区乃至华北、东北经济圈的发展。
发挥区位优势 建设滨海新区——浅谈天津市塘沽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滨海新区——浅谈天津市塘沽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何滨海【期刊名称】《理论与现代化》【年(卷),期】1998(000)003【摘要】<正>天津滨海新区是环渤海链条上的一处闪光点。
渤海之滨一个现代化港口城区的崛起,是天津市跨世纪快速、平稳发展的希望之所在。
对于位于滨海新区的塘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正确认识区情,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激动人心的话题。
(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只有认识优势,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才是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的优势和应达到的优势。
塘沽的优势在于:一是地理位置独特。
如拥有60余公里长的海岸线,待开发利用;目前唯一的一家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在塘沽;近海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荒地、滩涂面积广阔,易于开发建设;海水含盐量高,是海盐生产理想地区;地热资源开采前景理想等等。
二是有人类改造自然积累的丰富成果。
如天津港有通航世界的黄金水道;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是对外发展的“窗口”。
天津港口与开发区、保税区互为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力雄厚,人才济济。
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外贸活跃,旅游业发达,社会秩序井然,人民生活稳定。
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勤劳的塘沽人民,构成发展建设塘沽的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
【总页数】1页(P46-46)【作者】何滨海【作者单位】天津塘沽报社【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相关文献】1.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与环渤海地区的历史性机遇 [J], 阎金明2.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区位优势,带动环渤海海洋经济发展 [J], 宋涛3.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建设和谐街道——记荣获2009—2011年度天津市文明单位称号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港西街 [J],4.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区域教师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J], 梁支宏;苏东强;苗利军5.思发展抓改革抢机遇占市场认真履行职责搞好供热工作天津市塘沽区房产供热公司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塘沽可行性研究报告

塘沽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塘沽是天津市一个位于海河河口附近的县级城市,属于港口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塘沽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加。
本报告将对塘沽进行可行性研究,以探讨该地区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可行性。
2. 目标和目的本报告的目标是评估塘沽在经济、人口、环境和社会领域的可行性,并分析其潜在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具体来说,本报告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塘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 - 塘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潜力; - 塘沽的人口状况和社会发展情况; - 塘沽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 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 文献研究: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塘沽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数据统计:收集和分析塘沽的经济、人口和环境数据,以获得相关指标和趋势。
- 实地调查:在塘沽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社会发展情况和民生状况。
- 专家访谈:与塘沽的相关专家进行访谈,获取专业意见和建议。
4. 研究结果根据对塘沽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研究结果: 1. 塘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等,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2. 塘沽的产业结构相对落后,主要以传统工业为主,需要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3. 塘沽的人口总量稳定增长,人口密度偏低,为其发展提供了人口红利。
4.塘沽的社会发展较为滞后,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5. 塘沽面临的发展机遇包括深化与天津市区的合作、加强对外开放和提升城市形象等。
6. 塘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5. 建议和措施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以实现塘沽的可行性发展:-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
-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加大对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塘沽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塘沽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塘沽战役被公认为是一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战役。
这场战役于1933年5月26日至6月2日在中国北方河北省的塘沽地区展开,对于中国军队的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塘沽战役的背景、战斗过程以及战后影响进行详细探讨。
一、背景塘沽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的初期,1933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企图占领中国河北省沿海地区,其中塘沽地区尤为重要。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而塘沽地区又是河北省的重要通道之一,是直通北京的重要路径。
掌握塘沽地区,对于日本军队来说,无疑是牵制北京以及东北地区的重要一步。
二、战斗过程1. 塘沽的防御体系塘沽地区被河流环绕,地势险要。
为了抵御日军的入侵,中国军队在这里防线的布置相当有利。
他们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包括堡垒、战壕、铁丝网等,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2. 中日军队的对峙日本军队意识到塘沽战役的重要性,派遣了大量的军力进攻。
对峙期间,无论是中国军队还是日本军队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装备。
中国军队奋勇抵抗,与日本军队进行了一系列惨烈的战斗。
3. 塘沽战役的转折点塘沽战役的转折点出现在战役的第五天。
中国军队在日本军队的猛烈轰炸下,损失了大量的阵地和人员,情况十分危急。
然而,中国军队没有放弃,他们在统一指挥下,进行了积极的反击,并成功地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4. 战斗结果经过七天的激战,战役以中国军队的胜利结束。
中国军队成功守住了塘沽地区,击退了日本军队的入侵。
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整个中国军队和民众的抗日斗志,为抗日斗争的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战后影响1. 提振国人士气塘沽战役的胜利对整个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一役,它充分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斗志和战斗力,极大地提振了国内民众的士气,增强了他们对胜利的信心。
2. 国际影响力提升塘沽战役的胜利也使得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和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塘沽的巨变与展望的调查报告
塘沽二中 七年九班 倪毓
一、调查目的:参观游览家乡,感受塘沽巨变。
二、 调查对象:塘沽
三. 调查时间:2011年8月
四. 调查方式:询问长辈、看新闻、上网查阅资料……
五. 调查内容:
作为90后的学生们,我们所看见的塘沽是已经变化了的,并且正在飞速发展。而
且已经被国家化为滨海新区了。
我们暂且不说塘沽的变化有多大,首先了解一下它的由来,我满怀着好奇心,上网
搜了一下:才发现原来塘沽地区在古时,海口北岸是一片沼泽地带,原为滨海退淤之地。
海口南岸是一个小的渔村名大沽,故海口称大沽口。大约1000年前,塘沽地区还是一
片汪洋,塘沽地区形成陆地的时间,约在元朝据今700余年。那时塘沽已是滨海低地,
并出现的贝壳堤,但仍是水网密布,有些地方芦苇丛生,已开始有人烟了。
大沽的名称由来据说和山东有关,古时的山东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难民到处流浪,
山东半岛上有条河叫“大沽河”,经常泛滥成灾,居民因难忍饥荒,外出逃生来到此,在
附近找块地方搭棚住下,为了生活,四处找寻生路,习惯称是大沽河人,这样大沽的名
字就叫起来了。大沽有了居民后,外地的灾民和劳苦的人民,陆续到达此地,有些出关
的难民也转道于此安家。或是织网捕鱼,或是“煮海为盐”,促使当地的渔盐业发展起来。
随后,临近各地的劳动人民,便来大沽谋生,人口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村落。这就是
塘沽的最早雏形了。
知道了塘沽的由来,再听听它的过去,这下我搬出了爷爷奶奶,他们饶有兴趣地讲
起了塘沽的过去:据说解放前,从天津港到新华路立交桥东侧有八华里,只有一条土路,
只能过马车,根本不能够过汽车,东路的西侧是盐池和污水坑。在新港地带没有平民住
房,到处一片荒地。东西沽一带当时只有二百多户人,尤其东沽一带以渔民为主,他们
的住房都是茅草屋,一部分人跑大船为生,一部分人以散工为生。每天早晨天还未亮就
起床,在三块板过河到塘沽,当时用木三板人力划过河。那时由于船很简陋,经常发生
翻船事故,经常有人溺水死亡,当时人称三块板为“死人板”。那时从新港路到于家堡中
间有一段乱尸岗被叫做“于家坟”,当时冻死饿死的人在街头用草席一捆就埋葬了。塘沽
那时只有一条大街,就是新华路到连塘庄一带,有一个卖菜的小巷,有一个卖粮的小巷,
从连塘庄到火车站是一片空地而没有一间房屋。塘沽的北部就是北塘,那里都是渔民,
他们从海上打来鱼到塘沽来卖,没有交通工具只得用人担着步行三十里来塘沽卖点钱,
以此为生。当时一进北塘满庄子臭气,根本谈不上清洁。那时人们的住房就更为困难,
一家几代人住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里,有的人口多还在房子里搭上小二层住人。还有
更穷的人只能用草席搭成窝铺住。塘沽的解放是在1949年1月,工人阶级当家作了主
人,人们开始过上幸福的生活。马路修成柏油路,还通了公共汽车,从塘沽车站到连塘
庄盖起了工人宿舍(叫工人新村),人们吃的饱穿的暖,脸上喜气洋洋,孩子们有学上,
老人有所养,看病有医院,买东西有商场。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再也看不到荒
凉,看不见贫困了。爷爷奶奶讲得越来越兴奋 ,不由得我也跟着开心地笑了。
而爸爸妈妈对于现在塘沽的发展说的更是头头是道: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
可以说塘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教育方面看,有初级和高级学校20多所,还有
了高等教育学校,小学学校按居民的居住设置。孩子们从小就能接受教育,九年制义务
教育全面落实。从环境方面看,绿树成荫,绿草如毯,街道整洁,高楼林立。每当夜晚
华灯初上,外滩公园把塘沽衬托得更加美丽,人们可以休闲的散步在步行街上,享受着
现代都市的生活。从交通方面看,一座座立交桥像一条条巨龙四通八达,公交车方便百
姓,出租车昼夜不停,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方便。从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看,宽敞的住
房,衣着的讲究,饮食的搭配,并且私有汽车的普及,更让人们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乐趣。
这些在过去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生活,现在已成为现实。这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听完他们的诉说,我走出家门,重新看看塘沽的变化,过去的塘沽一去不复返,一
个崭新的滨海新区正在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入住滨海新区,越来越多的外地
人来此购房定居,数以万计的人们来此旅游,即给塘沽带来商机,又带来人气,更带来
了经济上的腾飞。我庆幸生在这个年代,我骄傲我是一名塘沽人。我更坚信,等我们这
一代人成长起来以后,知识更加丰富,科学技术更加先进,网络技术更加发达,建设自
己的家乡会更有信心,而塘沽也将会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化经济大都市。
六. 调查感受: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明白了塘沽的巨变,离不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路线,以
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还有我们的前辈们不停地拼搏奋斗,我们应该更加懂得
去珍惜,而不去享受他们为我们创造的优越条件。作为中学生谈论如何建设发展塘沽可
能还为时尚早,但是我们要把他们作为榜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
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等我们长大后,能成为栋梁之才,为建设自己的家乡,贡
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也让我们的后代有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