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考察分析报告
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考察分析报告

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考察报告————————————————————————————————作者:————————————————————————————————日期: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旅游考察报告阅读人数:5384 来源:普陀区旅游局发布日期:2004-3-2普陀区旅游考察团为了学习先进地区发展旅游的经验,走出去宣传舟山旅游形象,推介普陀旅游产品,以进一步拓展我区的客源市场,11月14日至22日,在“2003全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召开之际,普陀区旅游局组织了旅游局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全区部分乡镇旅游分管领导和有关旅游企业负责人赴云南进行了一次旅游考察和宣传促销。
此次行程的主要线路有西双版纳、丽江、大理、昆明等在云南乃至全国旅游业比较发达,旅游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
考察团全体人员先后考察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风情园、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大理古城、洱海、天龙八部影视城、路南石林等著名景区,并和当地一些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进行了交流和洽谈。
考察后,20日至22日全体考察人员在昆明国际贸易中心参加了2003年全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通过这次考察和促销活动,大家都觉得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大家一致认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总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如浙江,但是他们发展旅游的一些新思路,新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值得东部发达地区学习,特别是值得仍属长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的舟山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等地区发展旅游的先进经(一)旅游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在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云南的许多地区旅游发展起步较早,一些旅游目的地(如西双版纳、大理、路南石林等)知名度比较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成为长盛不衰的黄金旅游热线。
这些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在搞好自身的规划管理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同时,能够迎合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形式,十分注重区域旅游合作,以联合和协作的优势来构筑旅游竞争力。
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既有传统意义上小范围的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跨行政区域的大范围的合作,如相邻区域共同塑造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共同进行宣传促销、共同进行旅游规划等。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云南大理调查报告调查地点:云南大理调查时间:8月18日,XXXX-8月21日,XXXX调查成员: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调查了解云南大理的民俗风情,找出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
丰富检查人员的设计视野,设计灵感,提取地方特色元素,然后研究地方特色与我公司相关产品设计整合的可行性,调查金银市场的具体情况大理,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社区。
其他白的住处都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也有最朴素的白族民俗,朴素的服饰,既不失民族特色,又具有地域特色大理苍山早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就为世人所熟知。
段的古城大理给现代旅游城市大理带来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大理是一座浪漫的城市,苍山如屏,洱海如镜,奉化的起源是薛岳(下关风、上官华、苍山雪、洱海月),还有五朵金花的故事。
蝴蝶泉的传说...大理不仅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象征。
历史上的大理早在汉代就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大理实际上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白族独特的建筑、美丽的扎染、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丰富的周边景点,融为一杯青梅酒,一种独特的大理产品,醇厚而清新。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张家花园、洱海、大理西洲住宅楼(颜佳院)、双朗等地。
第一站(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临苍山,终年绿色,形成“苍山一水环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它已有1XXXX年的建筑历史。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在明初扬子坝城的基础上恢复的。
这座城市是正方形的,有四个门,上面建有塔楼,下面是卫城,南北三条溪流是天然屏障。
城墙的外层是砖做的。
这座城市从南到北穿过五条街道,从西到东穿过八条街道。
整个城市都是棋盘式布局。
古城店无处不在,出售各种民族服饰、特色食品、羊皮纸画、玉器、饰品等五颜六色、种类繁多的物品,其中饰品多为银饰、银饰(手镯、耳环、项链、银锁等)。
)、玉饰、佛珠手镯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银饰在这一带很普遍,质量相对较低,玉饰比较常见,金饰相对较少。
询问当地的主人,这可能与消费水平和当地的旅游情况有关。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

旅游考察报告范文最近我有幸前往云南省大理市进行了一次旅游考察,这趟旅程让我对这个美丽的地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大理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云南省最具魅力的旅游胜地之一。
在这次旅行中,我深入体验了大理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少数民族风情,收获颇丰。
首先,大理的自然风光让我印象深刻。
大理地处高原,气候宜人,四季如春。
我游览了苍山、洱海等自然景点,被其壮丽的景色所震撼。
苍山山势雄伟,峰峦叠嶂,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而洱海则是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泊,湖水清澈见底,湖畔风景如画。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领略了大理的独特魅力。
其次,大理的人文历史也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理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曾是南诏国的都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
我参观了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剑川慈恩寺等古迹,感受到了大理古代文明的瑰宝。
大理古城是大理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城内古建筑风格独特,古街巷道保存完好,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古代。
而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地标性建筑,是大理国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这些古迹不仅展示了大理的历史沧桑,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最后,大理的少数民族风情更是让我着迷。
大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当地的主要民族。
我参观了白族村落,欣赏了他们的传统歌舞表演,品尝了地道的白族美食,体验了白族的独特生活方式。
白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的民俗风情、服饰、建筑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与交融,也增进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次旅游考察让我对大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大理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少数民族风情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大理会因着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也会因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繁荣。
希望大理能够保持其原汁原味的风貌,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这片美丽的土地。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doc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doc云南大理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和背景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云南大理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探索该地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大理地处云南西北部,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优美,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考察内容1. 自然景观考察:我们先后前往了洱海、苍山和大理古城等地,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
洱海是云南最大的高原湖泊,湖水清澈碧蓝,周围山峦起伏,景色优美。
苍山位于大理城的西面,海拔高,山势险峻,是一个理想的徒步旅行目的地。
2. 文化考察:我们还参观了大理市和周边的一些少数民族村落,了解了这里多民族、多文化的特点。
大理古城是云南省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古迹,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传统建筑,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3. 旅游资源调研:我们考察了当地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了解了旅游业在该地的发展状况。
大理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在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考察结果和发现1. 自然景观丰富:大理地区的自然景观非常丰富,洱海、苍山等地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可以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2. 文化特色显著: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是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加强保护和宣传来吸引更多的游客。
3. 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大理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但需要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和提升服务水平。
四、建议和措施1. 加强自然景观保护:大力开展洱海和苍山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强湖泊水质监测和治理,同时加强对苍山的生态保护,禁止砍伐和滥捕滥猎。
2. 加强文化旅游宣传: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推出特色产品等方式,加强对大理地区民族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
3.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提升设施的档次和质量。
五、总结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云南大理地区的自然景观、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有了深入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大理旅游实习报告

大理旅游实习报告一、前言大理,位于我国云南省中部偏西,是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此次实习,我有幸来到大理,对其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了解,现将实习经历和感悟总结如下。
二、实习内容1. 大理古城:大理古城分为四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古城街上随处可见穿着白族服装的人们在说说笑笑。
这里的房子只有两种颜色,青色和白色,象征白族人的祖先希望后代做人青青(清清)白白。
2. 洱海:洱海就像金花的柔情;苍山就像乔峰的刚强。
连绵起伏的苍山让我遐想到《天龙八部》里的乔峰闯荡江湖的情景。
碧波万里的洱海让我幻想到五朵金花在洱海边翩翩起舞。
3. 大理石:大理不但风光美,还盛产大理石。
将一块大理石切开,横截面的花纹正好像一幅山水画,真是美丽极了!难怪云南十八怪”中有一怪叫石头当画卖”。
4. 三道茶:我们还喝了有名的三道茶,爸爸说,我们的人生就像大理的三道茶一样:少年时期的拼搏与努力充满了辛苦,当事业有成时就能享受到甜蜜和欢乐,年老时,我们回味这一生是多么的精彩。
三、实习感悟1. 旅游资源丰富:大理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有古城、洱海、苍山等自然景观,还有大理石、三道茶等特色文化。
这些旅游资源为大理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民族文化独特:大理是白族人的聚居地,这里的民族文化独特,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直爽性格,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3. 旅游产业发展成熟:大理的旅游产业发展较为成熟,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品质较高。
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一些旅游景点,感受到了大理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4. 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在大理,我看到了当地政府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环境,如洱海治理、苍山生态环境保护等。
这让我认识到,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四、建议1. 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高大理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2. 深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农业、文化、体育等,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大理古城最新现状分析报告

大理古城最新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白族风情,自古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然而,近年来古城的旅游业发展遭遇了一些问题,本报告将对大理古城最新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古城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一. 旅游资源的优势1. 文化遗产丰富。
大理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古城墙、古街巷、寺庙等,这些都是游客感受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
2. 白族民俗风情。
大理是白族的聚居地,白族文化独特而丰富,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和白族风味美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民族文化。
3. 自然景观秀丽。
大理周边有苍山、洱海等自然景观,拥有独特的自然美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观光、休闲和户外活动的机会。
二. 问题与挑战1. 过度商业化。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大理古城商业化程度过高,街道上的商铺过多,给游客带来嘈杂和喧闹的感觉,影响了游客体验。
2. 老旧建筑维护不善。
大理古城的建筑大多为明清风格,但由于维护不善,许多建筑面临破损和腐蚀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和修缮。
3. 环境卫生问题。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古城面临着环境卫生问题,如垃圾处理不规范和卫生设施不足等,需要加强管理和改善环境质量。
三. 解决方案1. 合理规划发展。
制定合理的规划,控制商业化程度,保持古城的文化原貌,提升游客体验。
2. 加强建筑维护。
加大投入力度,修缮老旧建筑,加强防治腐蚀和破损,保持古城建筑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3. 改善环境卫生。
增加垃圾桶数量,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提升公共卫生设施,保持古城的清洁整洁。
四. 推广与宣传1. 组织特色活动。
举办白族文化节、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与,提升古城知名度和吸引力。
2. 利用新媒体宣传。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推广大理古城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观。
3. 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服务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大理旅游古城现状分析报告

大理旅游古城现状分析报告引言大理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大理的古城是其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古老的建筑风格,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本报告旨在分析大理旅游古城的现状,以期为进一步发展和改善该景区提供参考。
1. 概述大理古城建于唐代,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座城市的特色建筑是白族的传统建筑风格,建筑之间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美不胜收。
这里还有白族民俗文化的体验项目,如白族传统舞蹈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
2. 优势大理古城有以下优势:1.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大理古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这里保存了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
2. 独特的建筑风格:大理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以白族传统建筑为主,给人一种儿时梦境般的感觉,成为摄影爱好者的热门拍摄地点。
3. 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在大理古城,游客可以欣赏到白族传统舞蹈表演,参与手工艺品制作等,体验到浓厚的白族民俗文化。
3. 发展潜力虽然大理古城具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改善。
1. 城市管理不足: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大理古城的城市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街道的清洁程度、游客秩序维护等等。
2. 游客体验问题:由于游客数量增加,游客在古城中的体验感受不如以往好。
人流拥挤、商业化程度提高等问题成为了游客的痛点。
3.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如何在保护大理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4. 控制措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提高大理古城的竞争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城市管理:加大对大理古城的管理力度,加强对街道的清洁和环境卫生的管理,维护游客秩序,提高整体城市形象。
2. 限制游客数量:限制大理古城的游客数量,以保证游客在古城中的游览质量和体验感受。
可以通过限定进入古城的游客数量,或者设立高峰时段控制措施。
3. 提升游客服务:加强对游客的服务,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交通指引、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提高游客的整体体验。
大理古城考察报告

大理古城考察报告1. 引言大理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大理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对大理古城进行考察,并对其历史、建筑和文化进行介绍。
2. 考察目的和方法本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大理古城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和文化传承。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选择了以下方法进行考察: - 研究历史文献和资料,了解大理古城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 实地考察大理古城,观察其建筑风格和布局; - 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对大理古城的认知和传承情况。
3. 大理古城的历史背景大理古城建于公元738年,是古代南诏国的都城。
南诏国是云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政治中心,曾经繁荣一时。
大理古城的建筑风格和规划布局充分展现了南诏文化的特点。
在历史上,大理古城还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站点,吸引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
4. 大理古城的建筑特点大理古城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白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大理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以独特的屋顶形状和精美的雕刻工艺为特点。
古城内的建筑多采用木结构,结构稳固耐用。
另外,古城内还有许多古代寺庙和府邸,这些建筑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
5. 大理古城的文化传承大理古城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建筑,还传承了独特的文化。
在古城内,我们观察到了白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过程,如纺织、刺绣和木雕等。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示了当地居民的智慧和技巧,还传承了白族的文化传统。
此外,大理古城还举办了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奏、舞蹈表演和民俗游戏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6. 考察心得通过对大理古城的考察,我们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理古城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名城,通过其独特的建筑和文化传承,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魅力和智慧。
在今后的旅行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对历史城市的考察和了解,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文化修养。
7. 结论大理古城是中国云南省的一颗明珠,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
————————————————————————————————作者:————————————————————————————————日期:
2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云南大理
考察时间:2014年8月18日——2014年8月21日
考察成员:
本次考察的目的:考察了解云南大理地区的民俗、民风,寻找云南地区特色民族文化元素,丰富考察人员的设计眼光,设计灵感,提取地方特色元素,进而研究地方特色与我公司相关产品设计的融合的可行性,以及考察金银市场具体情况。
大理,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别样的白族民居,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还有最淳朴的白族民风,简洁的服装,不失民族特色,却同样具有地域特色。
大理苍山,早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为世人所熟知,段氏的大理古城,更给大理这个现代化的旅游城市带来了浓厚的历史色彩,大理是个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城市,苍山如屏,洱海如镜,风花雪月(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由来,五朵金花的故事,蝴蝶泉的传说……
大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成为一种象征,历史中的大理,早在汉代就是古西南丝路的交通要塞,现实中的大理,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富有特色的白族建筑,美丽的扎染,还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周边丰富的景点,这其中的种种,混合成一杯大理特产的青梅酒,香醇而清新。
本次主要考察的目的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张家花园、洱海、大理喜洲民居(严家大院)、双廊等地
考察第一站(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古城店铺满目,售卖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特色食品、羊皮画、玉器、饰品挂件等多彩多样的物品,其中饰品售卖比较多的是银摆件、银饰品(手镯、耳饰、
项链、银锁等)、玉饰品、佛珠手链等。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该地区售卖银饰品较普遍,品质相对略低,玉饰品较普遍,而金饰品相对较少。
询问当地师傅得知可能跟消费水平和当地旅游状况有关。
考察第二站(崇圣寺三塔)
始建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崇圣寺三塔可谓千古奇观,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首,前一后二,呈等腰三角形排列。
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始建于南诏国劝丰佑时期(唐),为16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典型的唐塔的建筑风格。
前有石砌照壁,照壁上嵌有明万历11年黔国公沐英之孙沐世阶手书的“永镇山川”四字。
南北小塔,在大塔西南,西北角,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即大理国段正严(段誉)﹑段正兴执政时期,为八角形11级楼阁式空心砖塔,为典型的宋代佛塔建筑风格。
经过询问了解得知,从三座塔的风格造型和地区宗教文化分析,大理不仅继承了唐以来佛教的遗风,又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是一个佛文化比较融合的地区。
考察第三站(张家花园)
张家花园座落在建水城西十三公里的团山村,建于清代末年,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系张氏私人住宅。
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为建水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的平面形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两组三进院和花园祠堂,是一组规模较大、建筑质量较好、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
整组建筑造型幽美,斗拱正檐,屋角起翘,屋面反曲有举折呈流线型,一色的灰调文,给人舒适之感;雕梁画栋,名人书画无一不备,极富装饰性;雕镂精巧的花格门窗扇,古色古香、铺地、柱础、窗下坝墙、门垛和照壁都很有特色。
总之多而不繁、艳而不俗、朴实而不呆滞、简单而不粗陋,具有建水民居的主要特点。
考察第四站(洱海)
洱海堪称云南省著名的高原湖泊,海拔将近两千米,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于大理市下关,面积为二百多平方公里。
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
由于少受污染,湖水清澈,透明度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暇美玉”。
到了洱海,最应该到附近的白族渔村里去看看,50年代著名的电影《五朵金花》就是反映这里的生活。
洱海位于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形如一弯新月,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
洱海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
环境历史价值洱海北起洱源县江尾乡,南止大理下关,洱海发源于洱源县的芘碧湖,是中国第七大淡水湖。
因为湖的形状酷似人耳,故名洱海。
洱海共有3岛、4洲、5湖、9曲。
三岛:金梭岛、赤文岛、天儿岛;四洲:青莎鼻、大贯础、鸳鸯、马帘;五湖:南塘湖、北塘湖、联株湖、龙湖、波洲湖;九曲:莲花曲、大激曲、皤肌曲、凤翼曲、萝肘曲、牛角曲、波垠曲、高岩曲。
洱海还有许多美丽的海湾,其中较大的有海东湾、挖色湾、康榔湾、双榔湾。
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经过考察我们得知洱海不仅风光秀丽,湖水清澈,民风朴实,与湖畔的现代式建水民居交相辉映,形成一种一道灰瓦、白墙、碧水、青山的独特风格。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考察第四站(大理喜洲民居)
严家民居旅游公司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总占地面积五千多平方米。
严家民居设计和建造的风格,传承着白族民居传统建筑形式;传承着白族建筑精美的木雕、泥塑、石刻、书法、彩绘等艺术手法。
大理喜洲严家民居,就是以白族建筑艺术、民风民俗旅游文化这一窗口向世界各国以及全国各地,传播着白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了解大理!
考察第五站(双廊)
洱海东北岸,距下关35公里,古称“栓廊”。
栓廊之东有丽玲峰,南至青,有长约七公里的弧形海岸称为“莲花曲”;北至红山岛,有长约五公里的弧形海湾称为“梦莳曲”,二曲形如长廊,是洱海有名的九曲之中“二曲”。
清咸丰年间,人们认为“二岛”、“二曲”皆为“双”,故将“拴廊”改为“双廊”。
置身双廊,远眺如黛的青山,近观碧蓝的海水,形成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由于考察的时间有限我们主要针对以上几大景观进行参观考察,通过本次的考察参观让我们时时在在的感受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独特民俗民风,采集到了不少的民族特色元素,比如洱海的环境艺术价值、云南地区品种多样的花草植被、
白族银饰品的独特多元、独具特色的羊皮画、特色的建水民居,以及朴实的白族民风形成无形人文景观等等。
学会了用不同的审美眼光看待地区特色。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价值观追求和审美追求,要学会为不同文化地区做出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开发方案和产品推销理念。
在生活上,在本次四人组成的小组团队中。
我们不仅学会了更加注意集体出行的安全性,更学会了集思广益发挥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把任务顺利完成,也学会了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习惯,在外出的情况下,齐心协力,团结互助,大家相互关心把公司领导的指导思想做到位,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和贡献,展现我们新的精神风貌。
2014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