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专利转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对策探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大众对科技创新的日益重视以及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求的增加,都需要高校进一步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及对策,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转移转化的途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主要包括技术转移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技术转移是指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进行应用;技术创新是指高校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进行推广。

以下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途径:1. 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与企业开展合作,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移给企业,以达到产业化应用的目的。

这种合作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协作人员可以把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将科技成果转移到市场上。

2. 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手段。

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和鼓励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例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中小企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等政策,为高校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3. 实验室交流高校可以与其他科研机构或企业签订实验室共享协议,以利用各自的实验室设施进行研究。

这种方式可以扩大研究的范围,共享研究资源,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 学术交流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或举办学术会议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向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介绍自己的科技成果。

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科技成果的传播和知名度,从而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5. 科技展览高校可以参加专业科技展览,向企业用户展示自己的科技成果。

通过参加科技展览,高校可以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体,增加科技成果的曝光率,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高校要想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实际应用,必须采取一些对策,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对策:1. 加强工程实践教学高校应该在教育中引导学生进行工程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补充和协调。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指将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或商业化产品的过程。

它是高校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那么,高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途径及措施是什么呢?1、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与企业等单位合作,共同研发科技、技术成果,实现成果的转移转化。

此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优势,让企业从中获得科技创新支持,也可以为高校带来专业应用领域的实践经验。

2、专利引进模式:高校利用授权专利、专利技术来吸引、引进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实现成果转移转化。

此模式易于用户采用,且对高校成果的保密性要求相对较低。

3、孵化器模式:高校建立孵化器,吸引创业团队共同入驻,帮助开始研发新产品或服务。

此模式可以为创业团队提供资金、场地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并为高校赢得社会和人文沟通的先机。

4、交易市场模式:高校通过将成果转化为交易市场的投资项目,引资大量人才和资金,通过市场化的交易模式实现成果的转化。

此模式可以吸引更多行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和企业参与,且转化过程的规模化程度比较高,易于形成成熟的交易市场。

1、科技成果评估:高校应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选择科技成果最有价值的部分加以保护和转化,为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2、技术应用研讨会:高校可以通过技术应用研讨会邀请产、学、研等各界人士参加,广泛征求行业和市场的反馈信息和建议,发现和解决成果发掘、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3、政策引导:政策引导可以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鼓励和支持,政策引导包括财政、税收、人才等多种政策工具,可以有效激发科技转化的积极性。

通过以上的措施和途径,可以提高高校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水平,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推动高校科技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发挥教育、科技引领社会创新与变革的作用。

产学研角度浅析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

产学研角度浅析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

产学研角度浅析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目前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四川省拥有众多高水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大部分科技成果仍然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年来,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有了一定进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和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但整体效果尚不尽如人意。

当前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 科研人员重视科研而忽视产业需求。

在科研评价机制中,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被看作是科研人员个人能力的体现,而忽略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价值。

2. 产业界和科研界之间的合作机制不够紧密。

在实际合作中,由于各自利益驱动,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合作进展缓慢,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

3. 缺乏孵化平台和资金支持。

科技成果要想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有相应的孵化平台和资金支持,但目前四川省的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和资金支持相对薄弱。

1. 科研人员个人评价机制的调整。

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性较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的科研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应当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改变以发表论文和专利申请数量为主要评价标准,更多地考量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价值。

2. 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

四川省高校应当与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三、建议3. 加大孵化平台建设力度。

四川省应当建立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同时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力度,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更多的保障。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
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其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如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1.1 知识产权的定义与分类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内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

这些权利的保护,对于鼓励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1.2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管理体系不健全、转化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质量。

二、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2.1 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高校应加强对师生的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全校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2.2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高校应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知识产权的申请、登记、维护等工作,确保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

2.3 完善转化机制
高校应积极探索与产业界的合作模式,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

三、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案例
在此部分,我们将通过分析一些成功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案例,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结论
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转化机制,才能充分释放高校科研成果的创新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或商业化产品的过程。

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只有科技成果得到全面应用,才能够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然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在实践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问题:1.科研成果实用性差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第一个问题是实用性差。

由于大学研究的科研问题往往与理论有关,因此缺乏实际应用性。

有些研究成果对商业化产品的开发来说并不具有足够的实用性,导致没有获得资本市场的资助。

2.人才流动性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第二个问题是人才流动性低。

高校的科研团队缺乏身临其境、近距离学习产业的机会,不了解市场需求,不会对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应用。

与此同时,科技企业和实体产业也缺乏一些在实践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

3.管理机制不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第三个问题是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般来说,大学视科研成果为学术成就而不是商业机会,缺乏可持续的管理机制,这就导致了迅速转化成为商业发明的高水平科研成果缺乏支持。

对策:为了进一步协调高校研究的方向,政府可以成立科研成果市场化专项管理机构,这可以有效地培养高校人才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实现科研与市场相结合的目标。

2.搭建平台促进交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政府组织的规范化学术交流活动来促进。

政府可以搭建一些交流平台,如科技展览、研讨会等,让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推动成果转化。

3.培养科技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高校可以加强专业设置和企业访问计划,促进学生的实践与实习,将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当中。

这样可以通过增加实践学习机会和实质支持将人才培养成为学术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4.加强管理机制为了完善成果转化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管理制度,完善专利申报和各类联系管理制度,方便科研成果的采用和流通。

总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在与时俱进,结合市场对社会发展所需对科技成果的实际需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综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综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正成为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环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将高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企业经营活动和社会服务的过程。

本文将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影响因素和对策三方面进行综述。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近年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成果数量上,2017年全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目达到1.4万个,取得了430亿元的利润和税收。

在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从单纯的技术转移,逐渐转向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高校创新创业团队数量不断增加,创业教育也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众多的影响因素,其中包括政策环境、科技评价和授权机制、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和市场环境等。

政策环境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需要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及为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措施。

科技评价和授权机制是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需要加强科研成果评价和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质押和出售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是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需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和商业价值。

市场环境是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关键因素,需要加强与市场的对接,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市场适应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培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其次,要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

第三,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保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对接。

最后,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协同发展。

总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面对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建议高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培训和政策支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和市场适应度,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的双赢。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

64 2021.040 引言为了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国政府颁布了多条法律法规,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成为指导科技成果转化的纲领性文件。

201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此法进行了重新修订,2016年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印发实施<中华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经济学视角1刘若囡(南京中医药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南京 210023)概 要:近些年我国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客观上来说,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还很低。

本文以经济学最基础的供需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症结,提出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主要着力点为均衡各方利益诉求问题,结合政府干预和市场自行调节,实现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供给;需求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objectively speaking,at present,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ill very low.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theory of economics,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rux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t last puts forward that the main focus of solv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in combination with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market self-regulation,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Supply;Demand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的通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三部曲”,为破除以往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保障和激励科技工作者的权益、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转型发展的联系提供了最新的法律保障[1]。

浅论高校知识产权资本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高校知识产权资本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其外延也就越 窄 ’ 的逻辑反 变关系 ” 。
难以承受, 借鉴美国“ 知识风险公司” 的模式 ,
我 国可 以在高校成 立知识产 权转化 基金会 , 促 进转化 : 政府或者 有实力 的企业成 立基金 或者 会 , 专利现 行购买 , 将 然后再加 以转化。 ( ) 学校科 研评价 体 系 - 转变 将 科研成 果 的转化 纳入到 科研 工作 的评 否 运用 到 实际 的生 产 之 中产 生经 济效 益 为标 准, 对科研 人 员进 行绩 效考核 . 并将 考核 的 结 果 作为 奖励 的依据 。 如此便 能促 进科 研工 作
四、 总结
高校作为知识的发源地,已经成为经济
增 长 的一大助 推 力 ,所 以加 强高 校知 识产权
( ) 二 专利申请经验不足 由于我国专利事业起步较晚 ,科研人员
对专利 知识 了解 不透彻 ,所 以在进 行专 利 申
三 、如何加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 的资本转化 , 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 对于 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的资本转化
权利 要求书和说 明书方面把握 不够。 在一 项专利 申请 中 ,包括 了许 多的技术和 成分 , 此
1制定大学知识 产权转化条例。其中应 明 . 确知识产权的归属 ,以及 由此而产生 的经济 效 益的的分酉 问题 , 注薏相 关人 员的利益平衡 。 2促 进高校 知识产权 转化基金 会 的成 立。 . 知识产 权 的转 化可 能会涉 及 到其他 技术 的融 合, 而这个过 程所产 生的费用 有时知识 产权人

背景
“ 谓 知识 产权 是 智 力成 果 的创 造人 和 所 工 商 业 标 记 的所 有人 依 法 享有 的权 利 的 总 称 。” 谓知识产 权资本 转化 , 《 所 在 中华人 民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n d me a s u r e s .
Ke y W o r d s: Un i ve r s i t i e s Pa t e n t l Co n v e r s i o n Ra t i o l Co u nt e r me a s u r e s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专利 转化的 质量 代表 着一个 地区 , 乃 至 整 个 国家 科 学 技 术 水 平 的 高 低 。 高 等 院 校 为 社 会 培 养 大 批 专 业 人 才 的 同 时 也 产 生 了很 多 专 利 技 术 , 如 何 将 专 利 实 际 应 用 与 转化 , 不 仅仅 关 乎 经 济 和 社 会 效 益 的 实 现 , 更 是 衡 量 国家 科 技 水 平 高 低 的 重 要 标 志 。 切 实 提 高 科 技成 果 的 转化 率 是 高 校 、 政府 、 企业 , 甚 至是 社 会 的 重 要 职 责 。 随 着 专 利 法》 颁 布 和 知识 产 权战 略 实 施 , 我 国 高 等 院 校 凭 借 其 人 才 和 技 术 优 势 产 生 了 大 量 高 质 量的 专利技术 , 并且 逐年增长 , 增速 明 显 。 但是 高校专利转 化率 由于种种原 因 , 一 直 很低 , 这 与 欧 美 等 发 达 国 家 的 专 利 高 转 化 率 之 间 存 在 着 明显 差 异 。 本 文 旨在 通 过 对 近 年 来 我 国高 等 院 校 专 利 的 申请情 况 以 及 授权情 况的分析 , 针 对 我 国 高 等 院 校 专 利 数 量 增 长 迅 猛 以及 转 化 率 低 的 现 状 , 从 政 府、 高校 、 企业 、 市 场 等 多 角 度 分 析 问题 存 在的原 因, 并提 出可能的建议和对策 。
c o n ve r s i o n r e ma i n s v e r y l o w e v e n d e c r e a s i ng. Th e p a p e r b a s e d o n r e s p e c t i v e o f g o v e r n me n t , u ni v e r s i t i e s, e nt e r p r i s e, c 0 mp r e h e n s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t h e s t a t u s o f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p a t e n t a n d e x p l o r e d t h e r e a s o n s o f l o we r c o n v e r s i o n r a t e. At l a s t w e p r o p o s e d p o s s i b l e s ug g e s t i o n s
Res e a r ch o n Si t u a t i on an d Pr obl ems of Uni ve r s i t y Pa t e nt Tr a n sf or ma t i on
He Ya n l i n g Yu a n J i e
( G u a n g z h o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Mo d e r n I n d u s t r i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 u a n g z h o u G u a n g d o n g , 5 1 1 4 5 8。 C h i n e )
1 我 国高校专利 申请 、 授权及转 化现

1. 1 我 国高校 专 利 申请 及授 权现 状 从1 9 8 5 年专 利 法 开 始 实 施以 来 , 我 国专 利 申请 以 及 授 权 数 量 年 年 攀 升 。 截 至2 0 1 0 年, 我 国受 理 专 利 申 请 量 共 计 1 2 2 2 2 8 6 件,
Ab s t r a c t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t he n umb e r o f un i v e r s i t i e s p a t e nt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l i c e n s e e x p e r i e n c e a r a p i d g r o wt h wh i l e t h e r a t e o f p a t e n t
科 教 研 究
C h l n a E d u c a t l 0 n — I n n o v a … t i o I I — n H … e r a l u d
我 国 高等 院 校 专 利 转 化 现 状 分 析 及 对 策研 究 ①
何 燕玲 袁杰 ( 华南 理工大 学广州 现 代产业 技术 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 1 1 4 5 8 ) 摘 要: 近年 来我 国高等 院校存在 的专 利 申请 和授权 数量 增长迅 猛 , 但专 利转化率 较低 , 本文从 政府 , 高校 、 企业 、 市 场等 多角度 出发, 综合 分析 高校 专利转化 率偏低 的原 因, 进 而提 出提 高高校专 利转 化率 的对 策和建议 。 关键 词 : 高校 专利 转化率 对策研 究 中图分类 号 : G6 4 7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3 ) 1 2 ( b ) - 0 O 2 3 -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